高职院校诊改工作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份谁做的更好些

相关链接 related links
指导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发展处
承办单位:系统研究与开发小组
您是本网站第 1358690 位访问者高职院校诊改工作的内容和特点-教学督导室
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视,促使高职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创新发展成为主旋律,另一方面生源数量逐年下降,稳规模、强内涵、提质量成为主要任务。
2015年底,教育部出台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号)。诊断内容包括5个项目、15个要素、37个诊断参考点(如表所示)。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及诊断要素(部分)
体系总体构架
质量保障理念,组织构架,制度构架,信息系统
专业质量保证
专业建设规划,专业诊改,课程质量保证
师资质量保障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师资建设诊改工作
学生全面发展
育人体系,成长环境
外部环境运行,质量事故监控,质量保障效果,体系特色
此次诊断改进工作特点
第一,诊断改进工作与传统教学评估有联系,也有区别。首先,目的不同。虽然目的都是推动学校教学建设和内涵发展,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能否有效运行是当前关注的重点。其次,标准不同。前两轮高职院校评估都强调达到一些硬性标准,此次强调的是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再次,组织不同。此次诊断改进工作是以学校为主体,各省组织实施。
第二,体现第四代教育评估理念。高等教育评估有“四代评估”理论,其中第一代强调测量,第二代强调鉴定,第三代强调过程管理,第四代强调协商共同构建。此次诊断改进工作特别强调学校是质量保障和评估的主体;持续改进机制;协商共同建构;尊重利益相关者诉求,以学生为本位,关注产出导向。
第三,与本科院校开展的审核评估有相通之处。对比本科审核评估方案可以看到,首先,两者均有评估范围;其次,均没有硬性指标;第三,都特别关注“四个如何”——如何规划?如何实施?效果如何?如何改进?
审核评估的结论是写实性报告。报告中包括值得赞扬之处、需要改进之处、必须整改之处。与诊断改进抽查的结论:有效、异常、待改进有相同之处。
第四,诊改的核心是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促进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自我质量保障机制。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点
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定义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以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把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将教学和信息反馈的整个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切因素控制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可以说,只有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目前,很多大学都在建立本校的内部质保体系,体系在构建时有如下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学生、社会更满意。
◆过程方法的原则——使教学管理更流畅。
◆全员参与的原则——使全校上下形成合力。
◆持续改进的原则——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当前,高职院校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组织机构不健全,质量职责不明确;大多数高职院校可能没有独立设置组织架构。
◆未能覆盖质量的全过程和参与质量活动的全体人员。
◆监控内容不全面,多为督导组和领导对理论课程的听课,实践教学监控不够。系统的自我评估制度尚未建立。
◆重监督轻控制,重形式轻改进,重规范轻激励。
2.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共性规律
(1)目标和标准设定是质保体系建设的前提
第一,不同的质量文化有不同的培养方案。每所大学都有不同的质量文化,高职院校的质量文化和本科院校也不一样。要根据不同的质量文化制定自己的培养方案、质量标准,并且要保证主体,兼顾多样需求。
第二,要找出影响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建立各关键控制点的有机联系和制衡。
第三,制定每一个关键控制点的具体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例如某地方院校制定了8个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分别是:
◆备课——备内容,备学生,备方法,备进度。
◆理论教学——上课,辅导,作业。
◆实验教学——实验准备,实验教学,实验报告,实验考核。
◆实习——实习准备,实习指导,学生实习,实习总结。
◆实训——实训准备,实训过程,考核与总结,文件管理。
◆课程设计——准备,实施,效果。
◆考试——组织,命题,监考,成绩评定,试卷分析与归档。
◆毕设/论文——计划与准备,选题与开题,研究过程,成果,答辩,总结与归档。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规章制度简单地代替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应该是可操作、可检验的。
(2)条件保障是质保体系建设的基础
当有了目标和标准,就需要相应的条件作为工作向前推进的保障,包括:
第一,管办评分离,学校应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第二,教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
第三,教学经费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第四,实验、实习、实训条件满足培养方案要求。
第五,条件保障也包括教育信息化建设。
(3)过程管理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点
首先,人才培养是一个过程,不能简单地用目标管理代替过程管理。如果每一个关键控制点都做到位,质量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其次,规章制度能看出学校管理水平,其中既要有规范,也要有激励;要注意规章制度的系统性、科学性。建立规章制度容易,但更重要的是落实。
再次,要认识到规范管理是基础,可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运行,能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但不能提高质量。提高质量必须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师生内在积极性。
最后,需要发挥二级院(系)的作用,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是目前高校普遍需加强的工作。
(4)完善的自我评估制度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
自我评估制度的创建体现了学校是质量保障与评估的主体理念,是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自我评估的范围要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估。并且学校是质量保障与评估主体的理念应该延伸到二级院系、专业和每一位教师身上。
高校需要定期开展院系评估、学科专业评估、实践教学评估等专项评估,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评价;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发挥教学状态数据的常态监控作用;依据自我评估和状态数据形成年度质量报告。总之就是重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强调学生本位和强调产出导向。
(5)四种教育评估模式的比较与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模式
合格评估的认证模式,制定标准,达不到就通不过
高职院校第一轮的水平评估,大学排行榜均属该类型
强调“高校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
强调产出如何,办学效益如何
(6)反馈、调节、改进是质保体系落脚点
高校需要建设校院两级督导队伍;课程评价实现全覆盖;各二级院系和职能部门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形成质保体系关键环节的有机联系和制衡;最后还要关注质量监控“最后一公里”的落实。
(7)形成年度质量报告和诊断改进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学校应将每年诊断改进工作情况反映在年度质量报告中;每三年形成一份综合报告报教育主管部门,接受抽查和复核。
(8)质保体系须形成闭环(PDCA循环)
一个大的PDCA环代表了学校质量保证体系,经过一年或者三年完整循环一圈,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调节(Action),使学校整体质量上一个台阶。大环里套小环(小环可以是专业建设、毕业设计等),相互促进,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实现阶梯式上升。
关注几个高教评估的发展趋势
1.关注学生和学习产出的评价。如OECD(经合组织)推出的“高等教育学习产出评价”,对学生“21世纪基本素养”指标进行测试,其中包括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目前集中在经济学和工程学领域)。通用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分析性推理、解决问题、书面表达、团队协作等。与之理念类似的还有清华大学推出的“中国大学生在校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以及麦可思正在开展的高职在校生成长全程评价、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等。
2.凸显特色、分类评价。如欧盟全球大学多维排名,从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知识转化、国际化程度、地区贡献度5个维度,进行院校整体和学科领域2个层面的排名,揭示了不同大学的表现差异。这个思路值得借鉴参考。比如某所高职院校整体综合实力不一定最强,但如果教学质量好或是社会贡献度高,也能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力。
3.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第一,由“学生单一评教”转变为“四方评教”,具体包括自我评估、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第二,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重视“过程性评价”;第三,由“评教师”转向“评教学”;第四,由“评课程”转向“评学生收获”;第五,由“单一评价指标”评价转变为“多样性”评价。【来源:麦可思(节选)】校园新闻您当前位置:
我院赴兄弟院校考察学习诊改工作
发布日期:日&&&&&&
编辑:张涛&&&&&&
供稿人: 任健 &&&&&&
浏览: 142次
&&& 3月13日&15日,学院教务处雷献文处长、质控中心刘宝英、任健一行3人,前往国家诊改试点院校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学习诊改工作。
&&& 在三天时间里,学院考察组一行重点就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规划标准建设、规章制度建设、专业课程诊改、质量管理与控制等方面与兄弟院校的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并考察学习了两所院校的质量管理中心。在考察学习中,兄弟院校对此次我院考察组来访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做了精心安排和准备,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全程陪同,确保了考察学习取得实效。
&&& 通过考察学习,加强了与其他兄弟院校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提升质量理思路、质量监控查问题、推进诊改见实效等提供了很好的思考与借鉴,对学院内部诊改和质量监控工作以及各项教学建设都将会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Copyright & 2012&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地址:陕西省商洛市商鞅大道西段丹南新区
院办电话: &招生电话:400-860-0112&ICP备案号:
执行时间64m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改试点省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