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帮助怎么参加朗读者读

  前两天,闲暇之中,回看了第一期《朗读者》。我家的电视机都装了网络机顶盒,连在互联网上,可以随时回看放过的任何节目。  第一位朗读者濮存昕还没有开始读,我就发现了问题,或者说我就有点懵了!  濮存昕读的文字是老舍的《宗月大师》。前面的主持人董卿和朗读者濮存昕,在说到老舍的时候,都说的是“老shè”(第四声),但是在董卿介绍完老舍以后,一位男士,我看到打出的标签是中国某协的副主席李XX,说的是“老shě”(第三声)!  老舍,究竟应该读做什么呢,我懵圈了!  以前,在偶尔和朋友们谈起的时候,或者在自己私下里的意识中,都是说的第三声,老shě。因为我知道老舍的名字是叫舒庆春,字是舍予,而老舍是他的笔名。于是想当然地认为,“老舍”这个笔名,是从“舍予”这个字而来的。而舍予的舍,肯定是读第三声的。当然,以前也有过怀疑,这个字在这儿,到底是读第三声还是第四声,但是,一直不知道找谁去问,到哪儿去问。  这一次,《朗读者》开播,应该是百分百正确的了。然而,朗读还没有开始,这样重要的人的名字,却出现了给观众和听众两种读音怪现象!我忽然觉得,该认真研究一下了!  上网一查,却发现,老舍这个名字的读音问题,早就有之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连老舍自己的儿子,都搞错了!  老舍的儿子在自己的文章《老舍的关坎和爱好》中说:“老舍”的“舍”字有两种念法:一种是念第三声shě,好像是把“舍”当名词,“老舍”就是“老房子”;另一种是念第四声shè,好像是把“舍”当动词,“老舍”就是“好施不倦”。这两种念法基本上势均力敌,念shè的稍多于念shě的。老舍自已虽是一直念shè,显然是取“舍予”中的原本含义,但也犯不上为了“老房子”而和朋友们伤了和气,于是,同意两种念法都可以,谁爱怎么念就怎么念,全成。其实,舒乙自己已经把这两个音的意思完全弄反了!读第三声的时候,是动词,读第四声的时候是名词!所以,他的这篇文字就应该不能作为证据了。  但是,如果我们翻看新华字典,就会发现,“舍”这个字,在读第三声的时候,舍字后面,跟着一个括号(捨),而在读第四声的时候,后面没有跟这个括号!细翻新华字典,就会发现,如果一个字是由繁体字简化而来的,那么在它的后面都会跟着一个带括号的繁体字,而这个字如果有两种读音,那么在两种读音出现的地方,简化汉字后面都会跟着带括号的繁体字!而这个“舍”字,只是在第三声的那个舍的后面,跟着繁体的(捨),而在第四声的“舍”字后面,没有跟这个繁体的(捨)!这就意味着,“舍”和“捨”,在文字改革、简化以前,完全是两个字,从意思上根本不相同的八竿子也打不到的两个字,只不过是文字改革的时候,把繁体的“捨”字捨弃掉了,变成了舍弃!  “老舍”的笔名,是舒庆春在192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使用的笔名。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改革,他取名老舍,显然是第四声的那个舍。如果是第三声的,他应该取名“老捨”!当时老舍给自己取这个“舒舍予”的字的时候,就是从字面上把自己的姓“舒”字拆开来的,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两个不相干的字,绝对没有现在的“舍予”这个词的含义,因为那时候,如果要有现在的“舍予”的含义,那么应该是“捨予”!老舍那时候绝对没有先知先觉地知道,后来会进行文字改革会把“捨”字删减为“舍”。  所以,我以为,董卿和濮存昕,读对了,那位官员,读错了!《朗读者》这样的节目,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错误!《朗读者》应该给听众和观众一个解释!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为什么我看不到回复?明明上面显示有4条回复的?!
  长见识. 看到了么?
  @17-03-02 09:30:39  长见识. 看到了么?  -----------------------------  这条回复我看到了,但是我的跟帖的前面几条,看不到。
  看到了,前面的四条回复是“已删除”。想必是说了什么敏感的话……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朗读者”中说“朗读”_凤凰资讯
“朗读者”中说“朗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濮存昕朗读《宗月大师》,回忆相遇与感恩;郑渊洁朗读《父与子》,徐静蕾朗读《奶奶的星星》,追忆往昔故事;“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朗读《陋室铭》,感受先贤哲思;李亚鹏朗读《背影》,柳传志、麦家带来给子女的书信,感念血脉亲情……央视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通过邀请嘉宾登台朗读,令观众从中感受温暖与力量。此节目推出以来,各方好评不断,在豆瓣评分、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上均赢得不俗口碑,收获了观众“零差评”,被追捧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
有位观众在其文章中述及,他是一个晚上用电脑看完了四期“朗读者”节目,看完天亮了,也并不困。在文化综艺节目泛滥,已引起许多人审美疲劳的今天,“朗读者”以其“重拾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渴望”为己任,精心烹饪文化盛宴奉献给观众,使观众得缘找回内心最深处那份久违的感动,它的成功,与其说是主持人、嘉宾默契配合,做到了完美演绎,毋宁说,它顺应了观众需求,填补了文化消费的现实空档。
其实,对朗读投之以“桃”,朗读会报你以“李”。欣赏“朗读者”节目,打动我们的固然是朗读的人、所涉的事,可谁又能说,不是朗读本身独具的魔力加深了我们的内心体验,令我们备受感染?我的一位朋友,自幼喜好朗读,他常感慨,朗读令其获益匪浅。从初中、高中、大学,到攻克博士学位,在求知路途上朗读与其始终不离不弃。他说,条件许可之时,朗读一段文字,既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沉浸进去,又锻炼了口才,使心肺进一步复苏,朗读带来的享受,“妙不可言”。
“朗读者”节目嘉宾、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套用此言,可不可以说,“阅读并不是你读了多少文字,而在于你彻悟了多少文字”?从文字中彻悟的方式不一而足,如果,朗读恰好给予你以助益,那么,珍视它,“毋相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336280
播放数:2578493
播放数:2651875
播放数:652039杭报集团主办
A09:深夜读书馆
本版主要新闻
技术支持 :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进朗读亭做个朗读者是什么感觉?
朗读亭昨天转战浙图,人气继续火爆。摄影 夏阳
昨天体验朗读者的快报记者戴维 摄影 浙图工作人员
快报记者昨天排了三个半小时队录了三分钟 告诉大家一个亲身经验—— 首先要保存体力,朗读时一定要专注 记者 戴维 昨天,正在杭州录制节目素材的央视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把专用的朗读亭拉到了浙江省图书馆。 现在全杭州都知道朗读亭有多红了。我第一个感觉是:很久没有一桩文化事件像召唤神兽一样,把所有本地媒体都集齐了,又看到了久违的“长枪短炮”。 昨天最早一名朗读者8点半就到了现场(正式要10点开始),他是特地前一天从温州赶来的盲人大学生郑荣权。陪他来的陈老师告诉我,小郑的阅读量很大,他朗读的诗文是食指的名篇《相信未来》,而且他发挥得很好。到第三家媒体准备采访小郑时,我在旁边看到小郑在偷偷噘嘴。后来他终于按捺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只是一名普通学生,喜欢朗读,想来体验一下,仅此而已。”小郑和陪同的两名老师录完节目,就打车去了火车站,准备坐最近的一趟车回去。如果顺利的话,他还能赶上下午的课。 昨天,快报的官微也发了《朗读者》前天在浙大爆棚的报道,网友的评论点赞最多的两条是:“他们应该明白啥叫杭儿风了吧。”“杭州人最不怕排队了,吃个饭,随随便便就要排两三个小时了。” 没错,昨天的我也排了三个半小时的队,然后花了三分钟亲身体验了一把朗读者的角色。 今天亭子不走 仍在浙图 时间从上午10点到晚上8点半 观众排队累,编导更累。昨天说下午5点半结束,但一拖就拖到晚上9点。虽然对不住没排上号的朗读者,但编导说,这已经是尽最大努力了。今天朗读亭地点不动,仍在浙图录制,而且时间从上午10点一直到晚上8点半。这个时间段里,他们都会在浙图恭候各位杭州的朗读者。 节目组的一位制片感叹,没想到在杭州的外拍任务,赶得上拍微电影的强度了。比起之前在其他城市缺朗读者的状况,杭州的火爆场面让他们喜出望外。 比编导累的是机器。因为朗读亭里的录音和摄像设备都是不停机的,现在节目组就怕内存卡不够用,每次做完节目赶紧往电脑里倒素材,给第二天腾出足够的内存卡。 本周六的第二期《朗读者》 就该有杭州的镜头了 大家最关心的本周六央视1套20点的第二期《朗读者》会不会有杭州的镜头。这位制片透露,看过第一期的人都应该知道,片子前面会放朗读亭在不同城市的录制画面。第一期有北京和广州的朗读亭内的画面,第二期当然也会出现杭州的朗读者,至于哪几条朗读会被选中,外拍组也不知道。“这得北京的后期编导定,不过留个悬念,不是也挺好吗?” 1 朗读什么 这几天,我差不多每天来朗读亭这边,和编导也混了个脸熟。昨天一大早,我在微信上和节目组的编导小费说想体验一下朗读者的角色,她就提醒我:估计今天来的人会很多,排队很辛苦。我说:有点小紧张。她说:加油。 紧赶慢赶,上午10点,我到浙图时,朗读亭前的队伍已经排成了一条钱塘江潮水一样的横线。尽管如此,我像很多人那样心存侥幸,想中午吃饭时人会不会少一点。根本不可能。12点半,我咬咬牙,排在了队伍最后面。 过了一刻钟,有个之前采访过的读者下午上班时间要到了,等不牢,就把位子转让给了我。我差点没乐出来,我一下子超过了17个人,大举进步,有种玩跳棋的快感。 编导小费走过来,和我聊了下,问我要朗读什么。我之前和她提过一嘴,想读一篇《跑步日记》。但中午吃汉堡时和一个朋友商量,又想读写给孩子的一首诗。犹豫不决,请小费帮忙看看。我想起小费是个马拉松爱好者,我说读跑步日记是不是更合适。她说:你不用考虑这些,只要问自己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小费大名费株株,是一名90后,但声音特别沉稳。她说在片场也得装着沉稳些,才压得住场子啊。小费昨天高兴地说:“今天秩序很好,不用她操心排队的事,她可以四处走走,和人聊聊天,寻找好故事。”从主持人董卿到编导小费,节目组都贯彻同一个宗旨,就是朗读者=朗读+人+故事+情感。 然后我看到有个穿红衣服的阿姨拉着小费在唠嗑。走近看,阿姨还热泪盈眶。年轻的小费的手则紧紧抓住阿姨胳膊肘那里的衣服。 2 我的排友 昨天虽然没下雨,但天还是阴的,风还是冷的。气象预报显示:室外气温5℃,北风二级。在冷风里站三个小时,绝对是种没法言说的体验。我吸取了前天在浙大受冻教训,出门时戴着厚厚的毛线帽,围了两圈羊绒围巾,裹得严严实实的,但还是感到了春寒的刺骨。 前后左右的排友(排队之友),大多都是90后,还有00后。队伍这个小小的空间,压缩了人际距离,也让不同的人开始了交流。 想开素食馆创业的文艺青年莫语(他说这个网名在莫言获诺奖前就叫开了),是个算内行的诗歌爱好者,能报出一连串喜欢的诗人名字:金子美玲,海桑、北岛、辛波斯卡……他在周梦碟的两首诗《我选择》和《不怕冷的冷》之间纠结不已,他最后选的是《不怕冷的冷》,因为里面的诗句很应景:“而冷是不怕冷的!” 风度很好、戴着一顶圆礼帽的于阿姨,12点就来给读高中的女儿小周排队。一点多,小周来了。和她的谈话,我深深感到了代沟。小周一会儿要朗读的书叫 《十字弓》,作者是她的偶像:恒殊。我完全没听过这个名字。而小周不停地问我:姐姐,郭敬明的小说都拍电影了,为什么恒殊的作品没人拍? 我转过身,用手机查了下:恒殊,北京人,国内吸血鬼文化的奠基人,青年作家……小周凑过来问:姐姐,她是不是特别牛? 和我们排在一前一后的,还有一位七十多岁的奶奶,她给上小学的孙女排队,外面风大,她就让孙女去图书馆待着,自己一个人站在外面吹风。 还有一个年轻的妈妈,抱着三岁不到的女儿来朗读。女儿叫糖糖,这个妈妈就自己做了一本《糖诗》,里面仅有两首诗,也是糖糖目前会背的,一首是骆宾王的鹅鹅鹅,一首是王维的红豆生南国。 3 进亭一读 我们这个矩阵慢慢向前移动,离朗读亭越来越近。两个多小时就在插科打诨中过去了,大家好像已经是老朋友那样,谈天说地。 最后轮到进入朗读亭朗读时,大概是三点半。一位黑衣编导过来告诉我们,待会儿到亭子里怎么说,“进去以后,关上门,等两三秒,就可以对着话筒说了。先说一下你是谁,读的是什么,是想读给谁听,然后就可以读了。”这几天一直是这个黑衣帅哥做现场维护秩序的场务。 离小亭子越来越近,有些人忽然有些小紧张,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出来挨个送热水,快进亭子的我们前几个人也没人接。然后最活泼的小邓第一个进去,出来时他有点沮丧,说自己读得不够理想。 下午4点整,终于轮到我了。我差不多筋疲力尽,又被冷风吹得肠子发抖,进朗读亭的那股好奇,完全被疲惫所包裹。 进亭子的第一感觉,居然是真暖和。关上门,世界突然安静下来,原本透明的外墙也瞬间变成隔绝外界的毛玻璃。 这时,小小的亭子里只有你一个人,有一种奇妙的真空感蔓延。虽然你知道导演可能在监视器里盯着你,却有一种可以唯所欲为的错觉。同事问我像不像大牌歌手进录音棚,这个我说不上来,但对着话筒一个人嘀咕,还真的是需要朗读训练的。规定的录制时间是三分钟,不过稍微超一点,没有人真的会把你拉出来。 我念了一首写给孩子的诗歌。说来丢人,当时我大脑一片空白,设备也放大了声音的瑕疵,自己那还算可以的杭州普通话,在真空环境里听简直是难听死了。 我给大家一个录制节目的经验:要想录音表现好,首先要保存体力。前期不要和人聊太多天,那不仅是体力的消耗,也对朗读需要的充沛情感是种损耗。总之,朗读时的专心和执念很重要。
[] [] [] []
进朗读亭做个朗读者是什么感觉?
朗读亭昨天转战浙图,人气继续火爆。摄影 夏阳
昨天体验朗读者的快报记者戴维 摄影 浙图工作人员
快报记者昨天排了三个半小时队录了三分钟 告诉大家一个亲身经验—— 首先要保存体力,朗读时一定要专注 记者 戴维 昨天,正在杭州录制节目素材的央视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把专用的朗读亭拉到了浙江省图书馆。 现在全杭州都知道朗读亭有多红了。我第一个感觉是:很久没有一桩文化事件像召唤神兽一样,把所有本地媒体都集齐了,又看到了久违的“长枪短炮”。 昨天最早一名朗读者8点半就到了现场(正式要10点开始),他是特地前一天从温州赶来的盲人大学生郑荣权。陪他来的陈老师告诉我,小郑的阅读量很大,他朗读的诗文是食指的名篇《相信未来》,而且他发挥得很好。到第三家媒体准备采访小郑时,我在旁边看到小郑在偷偷噘嘴。后来他终于按捺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只是一名普通学生,喜欢朗读,想来体验一下,仅此而已。”小郑和陪同的两名老师录完节目,就打车去了火车站,准备坐最近的一趟车回去。如果顺利的话,他还能赶上下午的课。 昨天,快报的官微也发了《朗读者》前天在浙大爆棚的报道,网友的评论点赞最多的两条是:“他们应该明白啥叫杭儿风了吧。”“杭州人最不怕排队了,吃个饭,随随便便就要排两三个小时了。” 没错,昨天的我也排了三个半小时的队,然后花了三分钟亲身体验了一把朗读者的角色。 今天亭子不走 仍在浙图 时间从上午10点到晚上8点半 观众排队累,编导更累。昨天说下午5点半结束,但一拖就拖到晚上9点。虽然对不住没排上号的朗读者,但编导说,这已经是尽最大努力了。今天朗读亭地点不动,仍在浙图录制,而且时间从上午10点一直到晚上8点半。这个时间段里,他们都会在浙图恭候各位杭州的朗读者。 节目组的一位制片感叹,没想到在杭州的外拍任务,赶得上拍微电影的强度了。比起之前在其他城市缺朗读者的状况,杭州的火爆场面让他们喜出望外。 比编导累的是机器。因为朗读亭里的录音和摄像设备都是不停机的,现在节目组就怕内存卡不够用,每次做完节目赶紧往电脑里倒素材,给第二天腾出足够的内存卡。 本周六的第二期《朗读者》 就该有杭州的镜头了 大家最关心的本周六央视1套20点的第二期《朗读者》会不会有杭州的镜头。这位制片透露,看过第一期的人都应该知道,片子前面会放朗读亭在不同城市的录制画面。第一期有北京和广州的朗读亭内的画面,第二期当然也会出现杭州的朗读者,至于哪几条朗读会被选中,外拍组也不知道。“这得北京的后期编导定,不过留个悬念,不是也挺好吗?” 1 朗读什么 这几天,我差不多每天来朗读亭这边,和编导也混了个脸熟。昨天一大早,我在微信上和节目组的编导小费说想体验一下朗读者的角色,她就提醒我:估计今天来的人会很多,排队很辛苦。我说:有点小紧张。她说:加油。 紧赶慢赶,上午10点,我到浙图时,朗读亭前的队伍已经排成了一条钱塘江潮水一样的横线。尽管如此,我像很多人那样心存侥幸,想中午吃饭时人会不会少一点。根本不可能。12点半,我咬咬牙,排在了队伍最后面。 过了一刻钟,有个之前采访过的读者下午上班时间要到了,等不牢,就把位子转让给了我。我差点没乐出来,我一下子超过了17个人,大举进步,有种玩跳棋的快感。 编导小费走过来,和我聊了下,问我要朗读什么。我之前和她提过一嘴,想读一篇《跑步日记》。但中午吃汉堡时和一个朋友商量,又想读写给孩子的一首诗。犹豫不决,请小费帮忙看看。我想起小费是个马拉松爱好者,我说读跑步日记是不是更合适。她说:你不用考虑这些,只要问自己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小费大名费株株,是一名90后,但声音特别沉稳。她说在片场也得装着沉稳些,才压得住场子啊。小费昨天高兴地说:“今天秩序很好,不用她操心排队的事,她可以四处走走,和人聊聊天,寻找好故事。”从主持人董卿到编导小费,节目组都贯彻同一个宗旨,就是朗读者=朗读+人+故事+情感。 然后我看到有个穿红衣服的阿姨拉着小费在唠嗑。走近看,阿姨还热泪盈眶。年轻的小费的手则紧紧抓住阿姨胳膊肘那里的衣服。 2 我的排友 昨天虽然没下雨,但天还是阴的,风还是冷的。气象预报显示:室外气温5℃,北风二级。在冷风里站三个小时,绝对是种没法言说的体验。我吸取了前天在浙大受冻教训,出门时戴着厚厚的毛线帽,围了两圈羊绒围巾,裹得严严实实的,但还是感到了春寒的刺骨。 前后左右的排友(排队之友),大多都是90后,还有00后。队伍这个小小的空间,压缩了人际距离,也让不同的人开始了交流。 想开素食馆创业的文艺青年莫语(他说这个网名在莫言获诺奖前就叫开了),是个算内行的诗歌爱好者,能报出一连串喜欢的诗人名字:金子美玲,海桑、北岛、辛波斯卡……他在周梦碟的两首诗《我选择》和《不怕冷的冷》之间纠结不已,他最后选的是《不怕冷的冷》,因为里面的诗句很应景:“而冷是不怕冷的!” 风度很好、戴着一顶圆礼帽的于阿姨,12点就来给读高中的女儿小周排队。一点多,小周来了。和她的谈话,我深深感到了代沟。小周一会儿要朗读的书叫 《十字弓》,作者是她的偶像:恒殊。我完全没听过这个名字。而小周不停地问我:姐姐,郭敬明的小说都拍电影了,为什么恒殊的作品没人拍? 我转过身,用手机查了下:恒殊,北京人,国内吸血鬼文化的奠基人,青年作家……小周凑过来问:姐姐,她是不是特别牛? 和我们排在一前一后的,还有一位七十多岁的奶奶,她给上小学的孙女排队,外面风大,她就让孙女去图书馆待着,自己一个人站在外面吹风。 还有一个年轻的妈妈,抱着三岁不到的女儿来朗读。女儿叫糖糖,这个妈妈就自己做了一本《糖诗》,里面仅有两首诗,也是糖糖目前会背的,一首是骆宾王的鹅鹅鹅,一首是王维的红豆生南国。 3 进亭一读 我们这个矩阵慢慢向前移动,离朗读亭越来越近。两个多小时就在插科打诨中过去了,大家好像已经是老朋友那样,谈天说地。 最后轮到进入朗读亭朗读时,大概是三点半。一位黑衣编导过来告诉我们,待会儿到亭子里怎么说,“进去以后,关上门,等两三秒,就可以对着话筒说了。先说一下你是谁,读的是什么,是想读给谁听,然后就可以读了。”这几天一直是这个黑衣帅哥做现场维护秩序的场务。 离小亭子越来越近,有些人忽然有些小紧张,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出来挨个送热水,快进亭子的我们前几个人也没人接。然后最活泼的小邓第一个进去,出来时他有点沮丧,说自己读得不够理想。 下午4点整,终于轮到我了。我差不多筋疲力尽,又被冷风吹得肠子发抖,进朗读亭的那股好奇,完全被疲惫所包裹。 进亭子的第一感觉,居然是真暖和。关上门,世界突然安静下来,原本透明的外墙也瞬间变成隔绝外界的毛玻璃。 这时,小小的亭子里只有你一个人,有一种奇妙的真空感蔓延。虽然你知道导演可能在监视器里盯着你,却有一种可以唯所欲为的错觉。同事问我像不像大牌歌手进录音棚,这个我说不上来,但对着话筒一个人嘀咕,还真的是需要朗读训练的。规定的录制时间是三分钟,不过稍微超一点,没有人真的会把你拉出来。 我念了一首写给孩子的诗歌。说来丢人,当时我大脑一片空白,设备也放大了声音的瑕疵,自己那还算可以的杭州普通话,在真空环境里听简直是难听死了。 我给大家一个录制节目的经验:要想录音表现好,首先要保存体力。前期不要和人聊太多天,那不仅是体力的消耗,也对朗读需要的充沛情感是种损耗。总之,朗读时的专心和执念很重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朗读者节目怎么报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