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药祛风除湿的中药方子效果好,有没有祛风除

当前位置: >
常用祛风湿中草药有哪些
常用祛风湿中草药有哪些?风湿性疾病多为慢性病,治疗目的是改善疾病愈后,保持其关节,脏器的功能,解除有关症状.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奈普生,阿斯匹林,布洛芬,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等.
& & & 常用祛风湿中草药有哪些?风湿性疾病多为慢性病,治疗目的是改善疾病愈后,保持其关节,脏器的功能,解除有关症状.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奈普生,阿斯匹林,布洛芬,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等.
& & &&1.独活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关节炎、镇痛。
& & &&2.威灵仙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 & &&3.桑寄生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常用祛风湿中草药有哪些
& & &&4.五加皮功能与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弱乏力,水肿,脚气。
& & &&5.白花蛇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 & &&6.海风藤功能与主治:祛风温,通经络,止痹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 & &&7.络石藤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喉痹,痈肿
& & &&8.老鹤草祛除风湿、舒筋活络,适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关节不利等症
& & &&9.虎杖祛除风湿,且能活血通络止痛,也可用于风湿痹痛
& & &&10.臭梧桐有祛除风湿、止痛之功,用治风湿痹痛之症
& & &&11.防己祛除风湿,利水消肿12.秦艽祛风湿、舒筋络,常用于风湿痹痛、关节拘挛、手足不遂等症中药分类 常用的祛风湿药有哪些
祛风湿中草药主要是指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行气、通痹止痛、补益肝肾、杀虫止痒等作用的一类中草药。
此类中草药主要治疗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引起的肢体、肌肉、关节疼痛、酸楚、麻木、沉重以及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等症,或年老体弱、肝肾不足、筋骨无力、拘挛疼痛,或筋骨折伤后期,或风湿热引起的瘾疹、湿疹、疥癣、皮肤痉痒等。根据作用不同,祛风湿剂可分为祛风散寒除湿剂、祛风清热除湿剂、祛风除湿强筋壮骨剂、祛风除湿杀虫止痒剂。
&& & 祛风湿药:凡以祛风除湿,解除痹痛,用治风湿痹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
&&& & 药性分析
1、性味:多为辛温香燥
2、归经:主入肝、肾,次入脾
3、分类与功用
①祛风湿散寒药—多辛苦温—祛风湿,散寒止痛,舒筋通络—治风湿痹痛属寒者
②祛风湿清热药—多辛苦寒—祛风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者
③祛风湿强筋骨药—多苦甘温—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治风湿日久或肝肾虚损之腰膝无力,亦治肾虚腰痛或中风半身不遂等。
4、常用配伍
①据感邪偏重不同配伍:
·风痹(行痹)关节游走疼痛:祛风力强+活血养血药
·寒痹(痛痹,疼痛明显):温性大+温经通阳药
·湿痹(着痹,肢体重着麻木):温燥药+健脾运湿药
·热痹(红肿热痛):苦寒性药+清热燥湿药
②据病位:
·病邪在表或偏上部:配祛风胜湿解表药
·病邪入里:配活血通经
③风湿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不足:配补肝肾药养血药
常用的祛风湿药:
1、威灵仙&
【来源】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棉团铁线莲C.hexapetala或东北铁线莲C.manshurica的根及根茎。
【性味归经】味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骨鲠。主治痛风顽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腰膝冷痛,诸骨鲠咽&&
【主要成分】威灵仙根含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和多种三萜皂甙等。棉团铁线莲根含生物碱、白头翁素、肉豆蔻酸等。东北铁线莲根含多种三萜皂甙
【用法用量】煎服,6~10克。骨鲠可用至30克,以醋煎,徐徐饮服
2、木防己(土防己)&&
【来源】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trilobus的根&&&&
【性味归经】味苦、辛、寒。归膀胱、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利消肿。主治风湿痹痛,水肿,脚气&& 含木兰碱、木防己碱、异木防己碱、木防己胺、木防己宾碱、木防己新碱等&&&&&
【用法用量】煎服,6~12克&&&
3、松节(油松节)&&&&&&
【来源】松科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或马尾松P.massoniana等枝干上的结节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燥湿,活血通络止痛。主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转筋挛急,胃脘疼痛,跌打伤痛&&&&& 含纤维素、木质素、挥发油(松节油)和树脂(松香),油中主要含α-蒎烯和β-蒎烯及з-蒈烯&&&&&&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
4、徐长卿&
【来源】萝藦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的根及根茎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利水消肿,活血解毒。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牙痛,胃痛,水肿,腹水,毒蛇咬伤,癌肿疼痛,风疹,湿疹,顽癣&&&&
【主要成分】根含牡丹酚、黄酮甙、氨基酸等。全草含牡丹酚甙类、醋酸、桂皮酸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不宜久煎&&&&
5、八角枫&
【来源】八角枫科植物华瓜木Alangium chinensis或瓜木A.platanifolium的侧根及须状根
【性味归经】辛、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通络,镇痛。主治风湿痹痛,麻木瘫痪,劳伤腰痛,跌打损伤&&&&&&
【主要成分】华瓜木根含消旋毒黎碱、喜树次碱及甙类
【用法用量】煎服,侧根3~6克,须根1.5~3克。须严格控制剂量,并从小剂量开始。饭后服&&&&&&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小儿及老年体弱者慎服
6、马钱子(番木鳖)&&
【来源】马钱科植物云南马钱Strychnos pierriana或马钱S.nuxvomica的成熟种子&&&&&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主治风湿顽痹,麻木瘫痪,咽喉痹痛,痈疽肿毒,跌仆伤痛&&&&&
【主要成分】主要含吲哚类生物碱——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并含多种微量生物碱&
【用法用量】0.3~0.6克,炮制后入丸、散服&&&
【注意事项】本品有大毒,须控制用量。孕妇忌服
7、海风藤&
【来源】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 kadsura的藤茎&&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脉拘挛,关节不利&&&&
【主要成分】含细叶青蒌藤素、细叶青蒌藤烯酮、细叶青蒌藤醌、细叶青蒌藤酰胺,及甾醇类、挥发油等。油中主要成分为蒎烯。莰烯、柠檬烯&&&&
【用法用量】煎服,6~12克&&&
8、寻骨风&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的根茎或全草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胃痛,牙痛,跌打损伤&
【主要成分】含生物碱、挥发油、内酯、糖类等&&&&&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
9、接骨木(木蒴藋、续骨木)
【来源】忍冬科植物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的带叶茎枝
【性味归经】甘、苦,平,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腰腿痛,跌打瘀肿,创伤出血&
【主要成分】茎皮含白桦脂酸、白桦脂醇,α—香树脂醇、β—谷甾醇、蜡醇&&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10、秦艽&&&
【来源】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或小秦艽G.dahurica的根
【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主治风湿痹痛、筋骨拘挛,骨蒸劳热,小儿疳热,湿热黄疸,小便不利&&&&&
【主要成分】秦艽根含秦艽生物碱甲、乙、丙,挥发油和糖类等&&&&&
【用法用量】煎服,6~10克&&&
11、木瓜&&&
【来源】蔷薇科植物贴梗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的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酸,温。归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化湿和胃。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水肿,吐泻转筋&&&&
【主要成分】含苹果酸、酒石酸、维生素C、皂甙及黄酮类等。贴梗海棠新鲜果实还含过氧化氢酶等多种酶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12、老鹳草&&&&&&
【来源】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或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等的全草&&
【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清热利湿解毒。主治风湿痹痛,筋骨酸痛,肌肤麻木,跌打损伤,湿热泻痢,湿疮瘙痒,痈肿&
【主要成分】牻牛儿苗含鞣质、挥发油、槲皮素和其他色素。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牻牛儿苗醇&&&&&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
13、豨莶草&&&&&&
【来源】菊科植物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或腺梗豨莶S.pubescens的地上部分&&&&&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主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腰膝酸软无力,中风半身不遂,疔疮肿毒,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主要成分】豨莶含豨莶苦味甙,腺梗豨莶含豨莶苦味甙和左旋16、17-二羟基—16β-栲利酸&&&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
14、臭梧桐&&&&&&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Clerodendron trichotomum的嫩枝及叶
【性味归经】苦、甘,凉。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平肝潜阳。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主要成分】含黄酮甙、内消旋肌醇、生物碱、刺槐素、7-二葡萄糖醛酸甙以及多种苦味质
【用法用量】煎服,9~15克&&&
15、络石藤&&&&&&
【来源】夹竹桃科植物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的带叶藤茎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喉痹咽痛,痈疮疖肿,跌打损伤&&&&&
【主要成分】茎含牛蒡甙、络石糖甙、罗汉松树脂酚甙、橡胶肌醇、β-香树脂醇及其乙酸酯、加拿大麻糖等&
【用法用量】煎服,6~15克&&&
16、伸筋草(舒筋草)
【来源】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的全草&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消肿,活血舒筋。主治风寒湿痹,筋脉拘挛,肌肤麻木,跌打损伤,水肿胀满&&&&&
【主要成分】含石松碱、棒石松碱、棒石松洛宁碱、石松灵碱等生物碱,香荚兰酸、阿魏酸、杜鹃花酸等酸性物质,以及α-芒柄花醇、石松醇、石松宁、伸筋草醇等三萜化合物&&&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
17、透骨草&&&&&&
【来源】大戟科植物地构叶Speranskia tuberculata的地上部分&&&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舒筋。主治关节疼痛,筋骨拘挛。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癣肿毒&&&&&& &&&&&&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外用,煎水熏洗局部&&&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18、海桐皮&&&&&&
【来源】豆科植物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var. orientalis的树皮&&
【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止痒。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跌打损伤,疥癣,湿疹&&
【主要成分】刺桐皮含刺桐灵碱,氨基酸和有机酸&
【用法用量】煎服,6~12克&&&
19、雷公藤&&&&&&
【来源】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的全株
【性味归经】苦,寒。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麻风,神经痛等
【主要成分】含雷公藤碱、雷公藤定碱、雷公藤晋碱、雷公藤青碱等生物碱。还含雷公藤甲素、雷公燕乙素、南蛇藤醇、卫矛醇、山海棠素等&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注意事项】心、肝、肾有器质性病变、白细胞减少及孕妇忌服。不宜过量久服
20、金钱白花蛇(小白花蛇)&&
【来源】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幼蛇去除内脏的全体
【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搜风通络,定惊止痒。主治风湿顽痹,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偏头痛,麻风疥癣,食管癌,胃癌、肝癌。&&&&
【主要成分】含蛋白质、脂肪、鸟嘌呤核甙。银环蛇毒中含α-和β-环蛇毒素,还含多种酶&
【用法用量】煎服,3~5克;研末服,0.5~1克。
21、白花蛇(靳蛇)&&&&
【来源】蝮蛇科动物白花蛇Agkistrodon acutus除去内脏的全体&
【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搜风通络、定惊止痉。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肌肤麻木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麻风,疥癣&&
【主要成分】含蛋白质,肽类、脂肪。头部毒腺中含血液毒及少量神经毒,微量溶血成分和促凝血成分
【用法用量】煎服,3~5克;研末服,0.5~1克。
22、乌梢蛇(乌蛇)&&&&
【来源】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去除内脏的全体&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搜风,通络,止痉。主治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麻风,破伤风,风疹,疥癣,小和麻痹后遗症&&&&&
【主要成分】含蛋白质、脂肪&&
【用法用量】煎服,5~12克;研末服,1.5~3克
23、桑枝&&&
【来源】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的嫩枝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消肿。主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屈伸不利,中风偏瘫,水肿,脚气&&
【主要成分】桑枝含鞣质,多种糖类。茎皮含桑素、环桑素、桑色烯、环桑色烯、白桦脂酸&&&&&&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
24、蚕沙(蚕矢、原蚕沙、晚蚕沙)&&&&
【来源】蚕蛾科昆虫家蚕蛾Bombyx mori幼虫的干燥粪便&&&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和胃化浊。主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吐泻转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主要成分】含植物醇、聚异戊二烯醇类、蚕沙酮、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胆甾醇、麦角甾醇、羽扇豆醇,又含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杂茁长素、铜等&&&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25、五加皮(南五加皮)&&&
【来源】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的根皮&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主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腰膝痿软,小儿行迟,水肿,脚气,跌打肿痛&&&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紫丁香甙,异贝壳杉烯酸,鞣质棕榈酸,亚麻酸,维生素A、B等&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26、香加皮(北五加皮、杠柳皮)&
【来源】萝藦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的根皮&&&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有毒。归肝、肾、心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无力,小儿行迟,心悸气短,水肿,小便不利&&&&
【主要成分】含杠柳毒甙、杠柳甙K1、H1、H2、E。还含4-甲氧基水杨醛、α-和β-香树脂醇及其乙酸酯,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
【用法用量】煎服,3~6克,用量不宜过大
27、千年健(一包针)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Homalomena occulta的根茎&&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消肿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无力,胃痛,跌打损伤,痈疸疮疡&&&&&&
【主要成分】含芳香性挥发油,内有α-和β-蒎烯,芳樟醇,柠檬烯,α-松油醇、橙花醇、牻牛儿醇、丁香油酚等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28、桑寄生&&&&&&
【来源】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或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的枝叶&&&&
【性味归经】苦、甘,平。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通络,养血安胎。主治腰膝酸痛,筋骨痿软,风湿痹痛,肢体偏枯,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主要成分】桑寄生萹蓄甙、槲皮素。槲寄生含齐墩果酸、β-香树脂醇、内消旋肌醇、黄槲寄生甙A和B、肉豆蔻酸等&&&
【用法用量】煎服,10~20克&
29、石南叶
【来源】蔷薇科植物石南Photinia serrulata的叶&&&&&&
【性味归经】辛、苦,平。有小毒。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主治风湿痹痛,腰背酸痛,脚弱无力,偏头痛,脚弱无力,偏头痛,风疹瘙痒&
【主要成分】含氢氰酸、野樱皮甙、熊果酸、皂甙、挥发油&&&&&&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当前位置: >
凡以祛除风寒湿邪,治疗风湿痹症为主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适用于风湿痹痛、肢节不利、酸楚麻木以及腰膝痿弱等症,有的偏于祛风湿,有的偏于通利经络,有的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作用,可根据病情适当选用。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咸;归膀胱经。
【功效应用】
祛除风湿、通络止痛、冶骨鲠。
【使用禁忌】
易耗正气,气虚血弱者及孕妇慎用。
【饮食宜忌】
宜与糖、醋同用
威灵仙味咸软坚,与白糖、醋同煎后慢慢咽下,可以软化鱼刺、缓解骨鲠咽喉,同时松弛咽喉、食道平滑肌,促使骨刺松脱。
宜与酒同用
能增强威灵仙的辛温走窜之性,具有通经络、祛风湿、除痹痛之功。可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咏拘孪、关节屈伸不利者。
威灵仙辛温走窜,通行十二经脉,以发挥其追风逐湿作用,而面汤多食则湿气盂。服用威灵仙时食面场将影响疗效,
威灵仙辛温磐走,能化在里之湿,为驱除风寒湿痹重要药物;而茶昧苦性寒,增加水湿,服用威灵仙吲饮茶会妨碍威灵仙功效的发挥。
忌食高盐、豆豉、酱类
盐、豆豉、酱类食物会增加其成寒,属于十分湿气的食物,同用会降低威灵仙的效果。
忌辛辣、油炸食物
辛辣、油炸食物性温燥,与威灵仙同服,会加重人体燥热损伤人体真阴。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苦;有大毒;归心、脾、肝、肾经。
【功效应用】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治跌打损伤。
【使用禁忌】
妊娠期女性忌用。
【饮食宜忌】
宜与葱、婆、酒热服
与葱,姜、酒热服,可以增强川乌祛风的效果。
忌过量服用
毒性较大,很少用于内服,仅对沉寒痼冷,但用量宜轻,且宜久煎。过量食用可导致中毒,可使用甘草、浮萍等药物解毒。
忌与某些药物同用上一篇: 下一篇:【祛风除湿的中药】_风湿_症状_原因_中药方法-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祛风除湿的中药有哪些
健康的身体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季节的变化每到寒冷的冬天特别容易出现一些疾病,风湿病会严重的影响着女性身体的健康,而且会给患者带来比较严重的疼痛感,但是治疗风湿病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其中中药治疗风湿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并且对身体没有任何的副作用,下面一起了解下祛风除湿的中药有哪些。
祛风除湿的中药有哪些
1.独活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关节炎、镇痛。
2.威灵仙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3.桑寄生功能主治:补肝,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不安;。
常用祛风湿中草药有哪些
常用祛风湿中草药有哪些
4.五加皮功能与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弱乏力,水肿,脚气。
5.白花蛇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6.海风藤功能与主治:祛风温,通经络,止痹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7.络石藤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喉痹,痈肿
8.老鹤草祛除风湿、舒筋活络,适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关节不利等症
9.虎杖祛除风湿,且能活血通络止痛,也可用于风湿痹痛
10.臭梧桐有祛除风湿、止痛之功,用治风湿痹痛之症
11.防己祛除风湿,利水消肿12.秦艽祛风湿、舒筋络,常用于风湿痹痛、关节拘挛、手足不遂等症
上面就是对祛风除湿的中药有哪些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一风湿病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治疗的药物有很多种,并且中医治疗对身体没有任何的伤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治疗的效果虽然比较好,但是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有明显的效果。
3302阅读3585阅读4649阅读3285阅读3618阅读4079阅读4774阅读
3212阅读4336阅读3340阅读4116阅读3646阅读3463阅读3148阅读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祛风除湿的中药方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