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拉舒曼电影钢琴的主板是什么材质的呢?

克拉拉-舒曼_德国
克拉拉-舒曼
克拉拉-舒曼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维也纳的音乐界可谓群星灿烂――李斯特让听众热血沸腾,“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颠倒众生,塔尔贝格能让钢琴歌唱;“音乐诗人”肖邦的忧郁气质与李斯特的大气磅礴形成强烈的对比……
就在这时,一个年仅十九岁的女孩子登上了维也纳的乐坛,连续举办了数场钢琴独奏音乐会,专门演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她那完美的技巧,秀丽的容貌和略带羞怯的少女风姿一下子征服了维也纳的听众。要知道,维也纳人的音乐素养极高,要得到他们的认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位天才少女名叫克拉拉-威克(Clara Wieck),就是日后的舒曼夫人。对西方古典音乐略有所知的中国人大概都知道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的大名,他的《梦幻曲》、《桃金娘》、《曼弗雷德序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可是对于克拉拉•舒曼的成就许多人就知之甚少了。她的画像印在联邦德国一百马克的纸币上,(右图:面值100元的马克纸币上的克拉拉画像)可是有些德国人经手过无数张一百马克纸币也未必知道这个美丽的女人是谁。实际上,克拉拉的成名并不比舒曼晚,她的成就也不是舒曼的光环所能遮盖的。
克拉拉-舒曼于1819年出生于德国的莱比锡,娘家姓威克(Wieck)。据说她五岁才学会说话,可是八岁就能开独奏音乐会。克拉拉的父亲威克先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音乐老师,因他在克拉拉年幼时即与妻子离异,所以加倍疼爱并且刻意栽培这个从小就失去母爱的孩子。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克拉拉小小年纪就崭露头角,还获得了大文学家歌德的赞美。听过小克拉拉演奏的人都说,这个小姑娘似乎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精灵。
当年少的克拉拉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憧憬着成为一流钢琴家时,一位年轻的音乐家闯入了她的世界。这就是她未来的丈夫罗伯特•舒曼。舒曼当时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曲家。他以威克先生的学生和朋友的身份住进他的家里,一住就是两年。很快,早熟机敏的克拉拉和长她九岁的舒曼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克拉拉十六岁那一年去法国巡回演出,回来以后,舒曼向克拉拉吐露衷情,两个人的友情终于升华为爱情。威克先生像是被人当头打了一记闷棍,他对掌上明珠本来有一番伟大的计划,在他看来,克拉拉若是和舒曼结婚就是自毁前程。于是他断然决定要拆散这对情侣。克拉拉1去欧洲各地举办音乐会,舒曼遭到威克先生的监视和威胁。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下,二人还是断断续续地通信。在这些信件中我们可以读到,两人曾经怎样在绝望和希望之间摇摆挣扎。
后来他们终于通过法律手段得到了结婚许可。对此,克拉拉在她的日记中写道:“我感到我每一分钟都爱你(指舒曼)多一点。可以说现在我就生活在你里面。”
轰轰烈烈的恋爱落下帷幕后,婚姻生活的挑战随之而来。两个天才的结合注定了他们不同于一般的夫妻,其实他们两个更像是合作伙伴。克拉拉没有做全职主妇,她仍然是活跃于德国音乐舞台的钢琴家,而舒曼的创作热情也是空前高涨。因为克拉拉经常举办音乐会,舒曼就得花很多时间在家里照看孩子们。克拉拉需要每天长时间练琴才能保持专业水准,可是舒曼作曲的时候也需要用琴,这时总是克拉拉自动把钢琴让出来,尽管她心里有点难受。在他们的婚姻生活最平静也是舒曼的创作成果最丰硕的那段时间,克拉拉的日子却彷佛被无穷无尽的家务填满了――他们有七个孩子,主持这样的一个大家庭是不会轻松的。克拉拉有时候觉得家庭似乎成了她的事业的障碍。
无论如何他们夫妻两人能够一直互相扶持和互相欣赏。克拉拉从很小的时候起就专注于她的钢琴事业,她的父亲忽略了她的文化教育。舒曼帮助她补上了这一课。在舒曼的督促和指点下,克拉拉读了很多古典名著和当代诗人的作品,这使她的心灵逐渐丰富起来。她开始钻研古典大师1的作品,过去她所不能体会的1的深度和广度现在她能够慢慢理解了。(右图:1853年,已成为舒曼夫人的克拉拉)
1850年舒曼举家从德累斯顿迁往杜塞尔多夫,因为舒曼在那里得到了一个乐团指挥的职位。几年后,舒曼出现语言障碍,并饱受幻听之苦。后来他终于精神失常。是坚贞的爱情支撑着卡拉拉度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的丈夫,却不能挽救他的生命。一次自杀未遂后,舒曼被送进精神病院,这时克拉拉生下了他们的第八个孩子,这是一个男孩子。两年以后,舒曼与世长辞了。
舒曼病重期间,他的学生勃拉姆斯始终陪伴在克拉拉身边,帮她处理琐事照看孩子。勃拉姆斯默默地仰慕了克拉拉很多年,没有说出口的爱使得他们的关系维持在好朋友的状态。在舒曼死后勃拉姆斯突然离开杜塞尔多夫,没有人知道是为什么。后来克拉拉搬到柏林。克拉拉和勃拉姆斯仍是好朋友,他们经常见面,书信往来,可是他们的关系再也恢复不到从前的亲密无间了。勃拉姆斯不时让克拉拉伤心,他看不惯克拉拉一场接一场地举办音乐会,说她的生活中除了音乐会再没有别的东西。可是当克拉拉需要帮助时,他会立刻伸出援手。有一段时间克拉拉经济困难,勃拉姆斯借祝寿为名送给克拉拉一万五千马克。勃拉姆斯一生没有结婚,当然和克拉拉大有关系。终其一生,勃拉姆斯始终是克拉拉的“最亲爱的朋友”。
克拉拉五十九岁时受聘于法兰克福一所高等音乐学院,成为这所学校的第一位女钢琴教师。在这之前她的右臂就开始持续性疼痛,可是她仍然接受了教职,一直工作到疼痛使她无法再坐在琴凳上。她的两个女儿深得家传,也在这所学院执教。
舒曼去世四十年后,克拉拉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她死前几天,勃拉姆斯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四首最严肃的歌》。勃拉姆斯在写给克拉拉的女儿马利亚的信中说:“您演奏不了这部作品,因为您不可能理解它。请您把它作为一件祭品献给您的母亲吧。”
这就是克拉拉-舒曼丰富而辛劳的一生。她是妻子、母亲也是艺术家。这三个角色要扮演好任意一个都不简单,而她居然身兼三职而都做得非常出色。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她的身边有两位志同道合的天才音乐家相伴,一个成为她的丈夫,另一个为了她的缘故一生没有结婚。
六十五岁的勃拉姆斯坐错了火车,没能赶上克拉拉的葬礼。当他终于赶到时,已经见不到克拉拉最后一面了。他一个人站在坟前,把小提琴架在肩上,拉了一首无人知晓名字的小提琴曲。【历史今日/钢琴家】克拉拉·舒曼
舒曼去世四十年后,他的妻子克拉拉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日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在德国法兰克福去世,享年76岁。
六十五岁的勃拉姆斯坐错了火车,没能赶上克拉拉的葬礼。当他终于赶到时,已经见不到克拉拉最后一面了。他一个人站在坟前,把小提琴架在肩上,拉了一首无人知晓名字的小提琴曲。
她是妻子、母亲也是艺术家。这三个角色要扮演好任意一个都不简单,而她居然身兼三职而都做得非常出色。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她的身边有两位志同道合的天才音乐家相伴,一个成为她的丈夫,另一个为了她的缘故一生没有结婚。
克拉拉从小便接受父亲佛列德?维克的严格训练,并遗传自母亲玛丽安娜的钢琴才华,12岁便在布商大厦以“音乐神童”之姿首次公开演奏,之后就以天才少女钢琴家扬名于音乐界了。 克拉拉精湛的钢琴弹奏技巧,除了在少女时代接受指导,并奠定良好的基础之外,还经历了非常专业的训练。 克拉拉在8岁时遇到比她年长十岁的舒曼后,由于彼此的爱慕,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份感情在克拉拉的父亲百般阻挠下,两人尝尽了相思之苦,终于在1840年有情人终成眷属。当时因为克拉拉经常外出演奏旅行,两人难得见面,于是藉由书信往返以维系情谊。
克拉拉21岁嫁给30岁的舒曼,婚后生活虽然充实却很辛苦。她在16年之间生了8个孩子,还要照顾受病魔折腾的丈夫,再加上经济困难,不得不再重新开始巡回演奏以维持家计。这时舒曼因为精神衰弱问题而无法继续工作,于是他们全家迁至莱茵河畔的杜塞道夫。不久,20岁的勃拉姆斯登门求教,三人深厚的友谊从此扎根。舒曼曾称赞勃拉姆斯为“贝多芬再世”,后来勃拉姆斯也不负舒曼的期望成为浪漫乐派的巨星。勃拉姆斯一直到去世前,一有新作完成,就会先请克拉拉批评指教。 37岁便失去丈夫的克拉拉,苦难并未因此停止。孩子的病痛和死亡仍不断的考验着她。但因有勃拉姆斯及小提琴手尤阿席姆等人支持,同时她常藉弹琴来安慰自己的精神,在往后的四十年间,她又将生活重心转移到演奏。勃拉姆斯担心克拉拉的风湿病情,曾劝她停止奔波的演奏生涯,但克拉拉却因此受到伤害,并寄了一封信给勃拉姆斯:“我一停止演奏,心情就会变得非常不好。对我来说,钢琴演奏等于是我的生命。”虽然有许多传说,中伤勃拉姆斯和克拉拉之间的种种,但他们周遭的朋友都认为他们只是因音乐结缘的好朋友。勃拉姆斯倒不是惧怕那些闲言碎语,而是因为,他越来越感到他的爱情是道义所不容许的,而且,这种爱情也不可能填补克拉拉失去舒曼的精神缺憾。这种感情与理智、感情与道德的冲突越来越尖锐。不能忘却的爱情和难以逾越的道德,在他心灵里撕咬着,使他感到莫大的无法解脱的痛苦。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Clara S Romances for Violin and Piano op.22: Romances for Violin and Piano op.22
Philippe Graffin - Violin C Violin Sonata No.2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Clara Schumann: Klavier Trio G-Moll op. 17 - IV. Allegretto
Hyperion-Trio - Klaviertrios
03/11 18:20
法国钢琴家.指挥家阿尔弗雷德·德尼·科尔托(Alfred Denis Cortot)日生于瑞士Nyon, Vaud. ▲&肖邦:圆舞曲& (1934) 科尔托从小就显示出弹奏钢琴的天赋.9岁时他来到巴黎音乐学院少年钢琴班旁听,一年后才正式入学,不久即获得&具有特殊才能&的评价,还获得学院钢琴比赛一等奖.&唯一优等生奖&. 毕业后,科尔托潜心研究瓦格纳的作品.他在巴黎创办了歌剧节协会,在巴黎水塔剧院上演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12/07 22:05
俄罗斯犹太裔作曲家.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Anton Gregoryevich Rubinstein)日生在波多尔斯基省与别沙拉比亚之间的维赫瓦齐涅茨镇上一个有文化的犹太人家庭. &第三钢琴协奏曲& 鲁宾斯坦六岁时随家庭迁居莫斯科.鲁宾斯坦的非凡的音乐才能自幼便已显露,十岁时(1839年)公开举行钢琴演奏会,年间,到西欧许多城市巡回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这期间,小鲁宾斯坦得以认识西欧的一些大音乐家,如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和梅耶贝尔等.此后,鲁宾斯坦在柏林
04/28 13:47
俄裔美国钢琴家朱利叶斯·卡琴(Julius Katchen)日因癌症在巴黎家中去世,终年仅42岁. 卡琴祖先是俄国移民,11岁在广播电台因演奏舒曼作品崭露头角,1941年入哈特福德学院,攻读哲学与英国文学.19岁毕业后得奖学金到巴黎留学,不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艺术节中,11天举办7场音乐会,轰动一时. &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Rhapsody in Blue MJulius Katchen
12/06 02:29
犹太血统的美籍波兰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日在纽约去世,享年68岁. 戈多夫斯基&华尔兹诗/为左手而作&(Takeo TCHINAI) 戈多夫斯基日生于立陶宛扎斯勒.最初学习小提琴,后转向钢琴.14岁赴柏林学习,并很快成为杰出的音乐会钢琴家.1886年,他从美国巡演归来,希望师从李斯特,但李斯特此时已不幸病逝.后来他访问巴黎,与圣桑结为亲密好友,据说圣桑曾想收他为养子,但被戈多夫斯基拒绝了.
02/24 17:33
11/04 13:29
美藉匈牙利女钢琴家莉莉·克劳斯(Lili Kraus)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去世,享年83岁. ▲ 舒伯特格雷泽幻想曲 D. 605a 莉莉·克劳斯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8岁进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师从达伊与巴托克,1922年以成绩毕业后,到维也纳音乐学院师从施托伊尔曼和施纳贝尔深造.1925年在维也纳音乐学院任教6年后开始演奏生涯.25岁起与小提琴家戈登伯格合作二重奏,受到欧洲乐坛注目. 1942年日本占领印尼,她在爪哇演出被逮捕囚禁3年.二战结束后到新西兰定
10/18 12:31
埃米尔·吉列尔斯(Emil Grigoryevich Gilels ),前苏联钢琴家,日出生于乌克兰的奥德萨. ▲&莫扎特幻想曲 K397& 吉列尔斯的演奏柔和明亮.表情细致,与里希特并誉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传人.1954年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还曾获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匈牙利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名誉音乐博士学位.吉列尔斯的演奏特色是'钢铁般的触键',由此而形成幅度与力度.吉列尔斯演奏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其力度变化上,被认为是施纳贝尔之后的最好选择,他与约夫姆和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布
05/26 09:02
杰出的前苏联钢琴家尤里·伊戈诺夫(Youri Egorov)日出生于卡琴. ▼ 舒曼&狂欢节& 日,伊戈诺夫在阿姆斯特丹的家中死于艾滋病并发症,年仅33岁.人们常常将他与李帕蒂相提并论,不仅因为两人的最后一次登台皆在33岁,而且两人都因各自致命的疾病死于33岁.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Nocellettes, Op.21 (2000 Remastered Version): VIII Yuri Egorov - Yuri
02/02 01:10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Fantasy In F Minor, Op.49 John Ogdon - John Ogdon Plays Chopin 英国钢琴家.作曲家.作家.曾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音乐天才约翰·奥格登(John Ogdon)日生于曼斯菲尔德. 斯克里亚宾&第三钢琴奏鸣曲& 奥格登生于诺丁汉郡的曼斯菲尔德伍德豪斯(Mansfield Woodhouse),在年在北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之前,就读于曼彻斯特文法学来源: 作者:宋方方;
克拉拉·舒曼与她的钢琴三重奏
克拉拉·舒曼()是浪漫主义大师罗伯特·舒曼之妻,德国女钢琴家、作曲家。克拉拉5岁随父亲学钢琴,年随父首次旅行演出,1840年,克拉拉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与舒曼结婚,后定居柏林,在法兰克福高等音乐学院教授钢琴。克拉拉早期以演奏贝多芬的作品闻名,后期以演奏肖邦和舒曼的作品著称,其演奏格调高雅、内在沉稳,为此博得乐坛的敬重和“女祭司”的美名。作为一名作曲家,克拉拉主要作品有钢琴协奏曲、特性曲、艺术歌曲等,创作于1846年的钢琴三重奏是克拉拉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一、克拉拉的演奏之路克拉拉·维克·舒曼生于德国莱比锡,父亲维克是一位钢琴兼声乐教师。维克很早就看出了克拉拉的天赋,极力把她培养成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在克拉拉5岁时,维克便开始对其进行系统的训练,在接下来几年的时间里克拉拉学会了声乐、钢琴、总谱阅读、配器、作曲理论、即兴演奏等各种技能。在维克严格的训练下,克拉拉终于在11岁崭露头角,成为当时德国音乐界的小神童,并开始在欧洲巡回演出,成为当时演奏圈的闪亮巨星,被认为是19世纪音乐最佳的诠释者,经常为新曲与新音乐家如肖邦、门德尔松、......(本文共计2页)
       
         &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年04期
《视听技术》1999年04期
《演艺科技》2013年S2期
《发烧友》1994年04期
《视听技术》1997年07期
《视听技术》1999年07期
《家庭影院技术》1999年06期
《视听技术》2008年09期
主办:南京师范大学
出版:文教资料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