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流通过fluent多孔介质实例速度应该怎么变化

12.4.3 可压缩流动的求解策略
可压缩流动求解中速度、 密度、 压力和能量的高度耦合以及可能存在的激波导致求解过程不稳定。有助于改善可压缩流动计算过程稳定性的方法有
(仅适用于基于压力求解器)以接近于滞止条件的流动参数进行初始化(即,压力很小但不为零,压力和温度分别等于进口总压和总温)。在迭代过程的最初几十步不求解能量方程。设置能量方程的亚松驰因子等于1,压力的亚松驰因子0.4,动量的亚松驰因子0.3。求解过程稳定后再加入能量方程的求解,并将压力的亚松驰因子提高到0.7。
设置合理的温度和压力限制值以避免求解过程发散。
必要时,先以较低的进、出口边界压力比进行求解,然后再逐步升高压力比直到预定工况。对于低Mach 数流动,也可以先求解不可压缩流动,然后以所得到的解作为可压缩流动的迭代初值。
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先求解无粘性流动作为迭代初值。
2.5 无粘性流动
在高Re数流动中,惯性力相对于粘性力而言起支配作用,可忽略粘性的影响。例如高速飞行器在空气动力学方案分析阶段可以采用无粘性流动计算初步确定外形,然后进行粘性计算,将流体粘性和湍流粘性对升力和阻力的影响计入。 无粘性流动计算的另一个用途是给复杂的流动提供好的迭代初值。对于特别复杂的问题有时这是唯一能使求解过程进行下去的方法。
无粘性流动的计算求解 Euler 方程。其中质量方程与粘性流动的相同:
其动量方程与粘性流动的相比,没有粘性应力项
粘性耗散项能量方程与粘性流动相比,
式(2.34) ~ 式(2.36)中符号的意义与粘性流动控制方程的相同见(2.1.1 ~ 2.1.3 节)。
2.6 多孔介质模型
多孔介质(Porous Media)模型可用于模拟许多问题,包括流过填充床、滤纸、多孔板、布流器、管排等的流动。多孔介质模型在流体区上定义(见17.2.1 节)。
此外,一个被称为多孔阶跃面(porous jump)的多孔介质模型的一维简化可用于模拟已知速度?压降特性的薄膜。多孔阶跃面在界面区上定义。多孔阶跃面比多孔介质模型更健壮,收敛性更好.应 ANSYS FLUENT 参考手册 12首选采用。
2.6.1 基于表观速度的多孔介质动量方程
对于单相介质和多相介质,多孔介质模型可以使用表观速度或物理速度形式的公式。
基于表观速度的多孔介质模型根据多孔介质区中的体积流量率计算表观相速度或混合物速度。基于表观速度的多孔介质模型能够较好模拟多孔介质区内部的压力损失。但是在多孔介质区与非多孔介质区的交界面处的表观速度与的速度是相同的,不能反映实际速度变化所引起的动量变化,对计算精度不利。
多孔介质模型通过在动量方程中增加源项来模拟计算域中多孔性材料对流体的流动阻力。该源项由两部分组成即 Darcy 粘性阻力项和惯性损失项
其中,D 和 C 分别为粘性阻力和惯性损失系数矩阵。 这个负的动量源项导致多孔介质单元中的压力降。同时,在全部变量的输运方程和连续性方程中,瞬态项变为,其中 γ 为孔隙率。
对于简单的均匀多孔介质,分别在系数矩阵D和C中对角线项代入1/α和 C2,而其它项为零,则有:
其中为渗透率C2为惯性阻力系数。
也可以用速度大小的幂函数来模拟阻力:
式中C0和C1为经验系数,且 C0的单位为SI制。采用幂函数时压力降为各向同性的。
2.6.2 Darcy 粘性阻力项
多孔介质中流动为层流时,典型情况下压力降与速度成正比, 即多孔介质模型简化为 Darcy 定律:
于是,在三个坐标方向上的压力降为
式中1/αij为系数矩阵D 的项Δni为多孔介质在三个坐标方向上的厚度。
2.6.3惯性损失项
当速度比较高,或模拟多孔板和管排时,有时可忽略渗透项.只保留惯性损失项,则多孔介质方程简化为
或写成三个坐标方向上的压力降:
式中,C2,ij为系数矩阵C中的项Δni为多孔介质在三个坐标方向上的厚度。
2.6.4 多孔介质中能量方程的处理
对多孔介质修正了扩散项和瞬态项的能量方程为
其中Ef为流体总能;Es为多孔介质基体固体总能r为孔隙率;为流体焓的源项,keff为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采用流体导热系数(包括湍流有效导热系数)kf与多孔介质中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ks的体积加权平均:
采用 UDF 可以定义各向异性的有效导热系数。
孔隙率 γ 定义为多孔介质区中流体的体积分数,也就是介质中空的部分所占的比例。孔隙率影响传热计算、输运方程中的非稳态项、以及介质中的化学反应和体积力。如果希望模拟介质为全空(即没有固体介质)的情况,应给定孔隙率等于1。
2.6.5 多孔介质中湍流的处理
在多孔介质中,当介质的渗透性很大且介质的几何尺度与湍流涡的尺度不发生相互作用时,可以认为固体基体对湍流的生成和耗散率没有影响。但其它情况下应降低多孔介质中湍流的影响。 当采用湍流模型时(LES 除外),可通过将多孔介质指定为层流区(Laminar Zone)。而使湍流粘性μt为零来抑制多孔介质区中湍流效应。此时,进口湍流量被输运穿过多孔介质区,而其对流体混合及动量的影响被忽略,同时介质中湍流生成被置为零。
2.6.6 粘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
阻力系数一般是基于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表观速度定义的。
阻力源项的计算可以采用相对速度或绝对速度。选择 Relative Velocity Resistance Formulation(相对速度阻力公式),选项可以更精确计算有动网格和运动参考坐标系时的源项。
对于高度各向异性的多孔介质,当使用基于压力求解器时,选择 Alternative Formulation非常规公式,选项可以使求解过程更稳定。采用非常规公式时,通过多孔介质的压力损失取决于速度矢量第i 个方向分量的大小
计算粘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的方法如下:
(1) 已知压力降,计算基于表观速度的阻力系数
使用多孔介质模型时,FLUENT假定单元中没有多孔介质的固体基体,即单元是100%开孔的(100% open),且所给定的阻力系数值是基于这一假设的。在已知流体流过实际设备中多孔介质的压力降Δp与速度的关系时,可计算 C2。流体流过开孔率为open%的多孔板时,基于实际流动速度的压力损失系数 KL定义为
式中V%open为流过多孔板的实际流速。
对于 100%开孔时的压力损失系数值,有
式中 V100%为流过开孔率 100%多孔板时的流速。而在相同流量下,速度与开孔率成反比,将 KL折算为100%开孔时的压力损失系数值
阻力系数 C2为单位厚度多孔板的压力损失系数
式中Δn为多孔板厚度。
(2) 使用 Ergun 公式计算通过层床的阻力系数
在湍流时,层床用渗透率和惯性损失系数模拟。对于多种类型的层床,在较宽的 Re 数范围内阻力系数可以采用半经验的Ergun 公式计算:
当层床中为层流时,忽略式(2.51)中的第二项,可得 Blake - Kozeny方程: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图书馆v5.0书目检索系统
把本书分享到
单击书架名称,收藏到该书架
收藏此书的书架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5 借阅次数:0
题名/责任者:
/宋鹏云, 焦凤, 朱孝钦等编
出版发行项:
北&#x4:化学工业&#x51版社,2016
ISBN及定价:
978-7-122-25777-2/CNY25.00
载体形态项:
101页:V26cm
个人责任者:
个人责任者:
个人责任者:
-高等学校-解题
中图法分类号:
有书&#x76 (第101页)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是与《过程流体力学》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对《过程流体力学》一书的所有习题&#x8行解答。全书共有9章,包&#x62&#x7&#x8、流体运动学、理想流体力学、&#x9性流体力学、射流与撞&#x51流、多相流、流体通过多孔&#x4质的流动、非牛顿流体的流变性与流动、计算流体力学。
使用对象附注:
高等学校教材
全部MARC细节信息>>
总体评价: (共0人) &&&我的评价:
第二借阅室
第二借阅室
第二借阅室
第二借阅室
第二借阅室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您可能感兴趣的图书(点击查看)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推荐期刊投稿
&&&免费论文
&&&收费论文
&&&浏览历史您现在的位置是: &
阐明了揭示岩体中爆炸与冲击真实的变形与破坏过程必须继续研究基于微观物理原理和细观物理力学的理论。建立简单工程实用的介质在爆炸和
冲击作用下的统一的分阶段连贯的不同时空尺寸的动力构模型,必须研究材料爆炸和冲击下的在不同的特征能量尺度及其传输速度下统一的分阶段连贯的动力破坏过程和动力破坏准则。
概述 了三区理论的基本内容,论述了相对平面波及相对平面判据,得出了相对平面度的实用计算方法并将应力波作用分区的划分应用工程设计研究中。并进行了相应模拟实验,对应力波作用下的地下结构物呈现的若干问题列举了相对平面度的实用计算方法,得出三区理论中的支护参数。
介绍了硬岩中大当量地下爆炸应力波 的测试技术,分析了对测量系统的频响要求,提出了自由场应力波测量探头的布设原则,讨论了应力测量的失配问题,给出自由场应力峰值的衰减规律。
运用线弹性理论推导了无限岩土中多层厚壁圆筒和多层厚壁球形抗内爆结构在等效静载相等条件下的结构动力响应相似性,并对外层介质变化效应、内层厚度不变其它部分壁随爆室半径同比例缩放的效应、主要结构层厚度不变而只放大爆室内半径的效应进行了讨论,由此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供抗爆结构设计参考。
通过6次现场岩体爆破试验,测量出与爆源不等距离处的36组地震波形。通过统计与频域分析发现:爆破地震波
在爆源近区的衰减比中、远区要大得多;用萨道夫
斯基经验公式估算出的爆源近区质点振速远大于实际值;爆破地震波的传播具有不可逆性,岩石质点振动主频率与药量、距离成反变关系;地震波作用时间与爆破药量成正变关系,而与距离成反变关系。
基于工程观测资料,采用现场试验数据综合分析、小比例化爆模拟实验和岩石脆性破坏模型的三维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深埋岩石洞室在爆炸应力波荷载作用下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的破坏效应。
运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充分考虑岩石非均匀性等复杂的岩石力学性质,对爆生裂隙带、爆炸空腔构成的爆破卸压带维护巷道的作用机理进行模拟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在巷道维护方法中的认识。
回顾穿地弹的问世和发展。评述实验研究在穿地弹研制和穿地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的作用。分析压缩轻气炮在穿地弹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介绍 利用压缩轻气炮研究混凝土侵彻的部分成果。
利用山东地震台网记录到的构造地震与塌陷地震所激发的地震波横波(S波)波列中的最大振幅随距离的衰减进行研究。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计算,得出S波最大振幅随距离的关系式。
具有分段装药结构炮孔的缓冲孔爆破是边坡控制爆破方法之一。通过对分段装药炮孔中填物的轴向压缩运动分析。计算出了爆破作用初期炮孔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缓冲单孔和普通单孔的台阶爆破漏斗试验,以及带缓冲孔的爆区和普通孔生产爆区爆后的坡面裂隙调查都证明了,由于分段装药缓冲孔的初期压力较低,减轻了对孔壁的破坏,对边坡的完整及稳定大有好处。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建立了根据测试系统动力响应观测数据反演爆炸冲击荷载参数的数值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爆炸冲击荷载参数随机反演方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观测噪音能力。当
测试系统的观测相对误差为10%时,参数反演结果的误差小于4%。所建立的参数反演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主要介绍了切缝药管对软岩的定向断裂控制爆破作用。通过水泥砂浆模型实验,得到了理想的名义不偶合系数与切缝宽度,测试分析了不均匀的动态应变场。在大雁矿区强度小于10MPa的软岩巷道中的工业试验获得了半眼痕率大于835,超欠挖小于100mm的好成绩。
分形的基本特性为自相似性和稳定的分形维数。本文用Dubuc算法计算地震波的分形维数。认为地震波具有分形特性。本文尝试着将非线性科学的最新热点-分形论应用于结构振动领域,从新的角度对地震波的特性进行了
初步的研究,是对分形理论和结构工程相结合的初步尝试,取得了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意义的成果,具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特色。
分析了半松散介质覆盖下的爆破动力的特征,阐述了建立半松散介质下的爆破动力学模型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结合崩落法的生产实际和实验研究,初步揭示了
崩落体形态的生成受爆破参数、装药结构和覆岩应力状态等因素影响的规律,并分析了应用计算机模拟研究爆破动力学特性的可行性。
将剪切梁层间失效模型用于分析地震的发生。将岩体简化为由弹塑性向夹层粘结在一起的剪切梁;考虑了侧压力沿竖向的变化;将地层深部产生的反平面剪切载荷作为诱发地震的原因;分析了岩体的位移和应力分布规律,得到了层间裂纹产生及其扩展规律,建立了地震发生的条件,提出了一种预报地震的方法。
边坡的地震稳定性预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边坡的岩土特性、地形、地震强度、地震地质条件及降雨量的大小等因素都对其起作用。本文 试图用神经元网络的方法建立这些因素与地震稳定性的关系,并利用此关系对边坡地震稳定性进行预测。对滑坡 实例的分析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简述了国内外矿井冲击地压的发生历史及现状,对冲击地压的预测、防治技术进行了综合阐述,指出使用电磁脉冲进行预测和水力钻孔割缝进行防治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岩石峰值强度后破坏过程的持续时间长短,反应了岩石破坏的剧烈程度和能量释放特性,也反应了岩石发生爆的倾向性。本文在常规
单轴压缩加载条件下,测定了凡口铅锌矿几种矿岩石峰值强度后的动态破坏持续时间,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岩石发生岩爆的倾向性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发生岩爆的倾向性。
从岩石工程破坏的角度现象出发,提出岩石力学系统的定义及其边界、结构、参数、反馈、功能等基本问题,并就岩石力学系统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岩石力学系统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表示出来的性质、功能和功效等。
以具有坚硬顶底板,倾斜软煤层顶板初次实稳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通过对岩石沿结构面裂纹生成与扩展而形成的岩梁初次失稳破坏形式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通过室内1:1大煤样水力割缝抽放瓦斯的实验研究,揭示了水力割缝过程中煤与瓦斯突出现象,依据煤体特性、应力状态、应力水平、水射流压力、瓦斯压力等实验结果,并结合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水力割缝中煤与瓦斯的突出机理。
针对目前国内外对煤与瓦斯突出三个无法解释的现象,本文提出采用孔隙瓦斯压力局部化及射流理论来讨论煤与瓦斯突出问题,通过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验证了煤体变形局部化,并把煤作为多孔介质射流模型给出了瓦斯射流的相关计算式和
初步估算了发生突出时的煤与瓦斯抛出量和射流流速,对研究煤与瓦斯突出提出了一种新的探讨。
针对北京矿务局大安山矿房山采用四槽煤发生冲击地压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指明了该煤层发生冲击地压的主原因是其特殊的地质特点和应力特点。并得出房山矿煤层是属于无冲击倾向的软弱煤层,而冲击地压发生是由于层间滑动失稳破坏引起。
在57mm气炮上采用与电磁粒子速度计相结合的正向冲击和反向冲击两种
实验构形及其相应分析技术,研究了方解石晶体(初始密度为2.714g/cm^3)的冲击压缩特性,获得了0.35-1.41GPa下方解石晶体的雨贡纽数据,确定了冲击波速度D与粒子速度u的关系。
叙述电磁辐射产生机理及测试原理,并利用电磁辐射对煤(岩)破坏前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在我国的许多煤矿上的现场应用,检测了电磁辐射技术的可行性及可靠性,证实了该技术对煤矿安全生产、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有极大的意义。
利用ANSYS分别模拟了煤层倾角为10°、20°、30°、40°、50°、60°的采区工作面,探讨了煤层倾角对冲击地压危险状态评定的影响,为一定地质条件下,错动煤层的冲击危险评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介绍了采用高频地质雷达探测敦煌莫高窟壁画厚度的试验研究。
利用超声检测技术确定出莫高窟北区洞窟的岩壁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洞窟岩壁的纵波波速、横波波速、动弹模随着洞深的增加而增加;洞窟窟顶的力学参数低于洞窟侧壁的力学参数;顺岩层波速高于切层方向波速。
成都至上海高速公路四川段河店路堑高边坡高度78.5m,由侏罗系紫红色厚状泥岩与灰色巨厚层状长石栎岩互层构成。泥岩软弱,砂岩坚硬且发育两组近垂的陡倾节理,其中一组走向与边坡走向另平行,而另一组与之近垂直。边坡结构及边坡变形现状如何是边坡设计所关心的问题。为此,利用物探方法对边坡岩体结构和边坡变形特征进行了测试,本文根据测试资料对该边坡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与钻孔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岩体中节理普遍松弛或张开,控制节理发育岩体的继续变形,保持整体稳定是该边坡设计的关键。
作为一种岩土工程勘探的新手段,瞬态瑞雷波法尚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本文对传统计算相位 差的方法进行了修正,即对瑞雷波振相提取方法和相位差计算方法的加以改进。同时强调了震相分析的重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瑞雷波相速度提取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岩石声发射活动主要是由岩石内部裂纹的产生、扩展及断裂产生的。采用二维裂纹构形,动用断裂力学理论,导出了加载速率与裂纹扩展的关系。理论推导表明:对于岩石裂纹扩展产生的声发射活动,试验加载速率越大,裂纹越容易实现失稳扩展,声发射活动越强烈。试验证实了理论推导结果。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岩体应力状态和地应力特征,合理有效地采用技术措施预防矿井动力现象,合理确定采矿采场布置及回采顺序。本文采用空芯包体方法地应力测量表明吕家坨井田是水平应力场, 测量结果为矿井采场合理布局、巷道布置选择和锚杆支护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简要介绍了花岗岩材料的动态压缩实验结果,同时建立了花岗岩材料的裂纹模型,并基于断裂力学以及纲以细观力学的相关理论,模拟了花岗岩材料的在动态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强度特性,建立了花岗岩材料在单轴动荷载作用下的本构模型。这些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结合某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采集组成边坡的软岩试样若干,在室内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单轴压缩流变试验、三轴压缩流变试验,从而揭示了所研究软岩的力学作用规律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并对边坡石膏角砾岩的流变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应注意水对岩石的结构、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对单轴压缩破坏面的第一台阶应用Mohr-Columb准则进行分析,得到的C、φ值与三轴压缩的结果一致。三轴压缩试件分岔分析表明:有限变形分岔分析可用于较高围压时试件破坏的分析,对称性群论分岔分析可用于较低围压时的分析。
为了治理冲击矿压灾害,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井巷周围煤岩体的力学特性对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周围煤岩体的体积弹模、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对应力分布有较大的影响。根据这个结果,可采用卸压爆破的方法,改变应力分布状态,减小或消除冲击矿压危险。
采用煤岩截割综合实验系统对刀型割煤岩的截割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刀型齿截割过程有关参数的变化规律曲线,这对于提高刀型齿截割效率,对于有效地提高采掘机械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声波层析成像方法在岩石力学研究、混凝土质量检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其原理、方法做了详细介绍,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特点和效果。
对四种岩石进行了超声波测试。从同一岩块加工的试样尽管宏观上没有明显差异,但超声波通过时间的差异最大可以达到9%。将岩样间具有相同性质的长度相抵后,可以认为时间差只是发生在局部材料,即岩样由力学特性差异极大的材料构成的。而岩样的动态、静态参数是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岩样内部材料的力学性质,因而不会相等。由超声波速度计算的泊松比变动范围较大(最大43%)。难以运用:动态模量总是大于变量模量,而与弹性模量的差异可以达到±15%以上。
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对煤和岩石加载直至破裂过程中的红外辐射信息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发现:煤和岩石的红外辐射温度场随应力状态的改变而发生显著变化,破坏前这些变化表现出前些前兆信息特征。这将为预测、预报地震及煤岩灾害动力现象研究提供依据。
应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程序分析了侧压对预制两个平行裂纹岩样中岩桥区裂纹的扩展、贯通和相互作用机制的影响,并对岩样。受载状态与其特征应力和峰值强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模拟结论与相关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研究岩土材料形成过程中其化学、物理、力学性质的演化规律及岩土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其裂隙分布分维、破裂点及声发射空间分维、裂纹扩展或断裂表面生成分维、孔隙壁生长分维、颗粒破碎分维等一系列能用分形几何来描述的现象随时间的动态演化规律,进而揭示岩体材料受力变形过程中的应力状态、力学性能、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演化与分维值的相关关系,从而初步建立岩土材料的分形动力学理论框架,简述了分形动力学理论的工程应用。
高拱坝坝肩岩体动力稳定性分析是高拱坝抗震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从高拱坝的抗震设防标准及动力稳定安全判定准则、坝肩岩体的结构和动力特性、坝肩岩体动力稳定性分析的刚体极限平衡法、离散元法、刚体弹簧元法、拉格朗日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数值流形方法等方面对高拱坝建设实践的需要,应对高拱坝坝基岩体动力稳定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论述了时间序列分析法并将其引入到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预测当中,建立了ARMA(2,1)模型并编制了应用程序,对现场观测数据进行了等时性和平稳性处理,应用逆函数进行了预测分析,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为软岩巷疲乏支护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以及工程实践都表明,人为地扩大采空区的面积可以诱导顶板岩石的崩落,而且可使冒落分阶段发生,大片的采空区可以很快地扩散岩石冒落产生的冲击气浪,从而降低冲击气浪的危害,对于保证大采空区下采矿的安全性,扩大采空区的暴露面积是行之有效的。
传统的边坡锚固与地下水排水斜孔方向,是根据施工方便等要素而计算出的所谓最优锚固角。最后, 据此设计了一种方向一种倾角和一种模式的斜孔。这种设计方法无法考虑多变的地质条件,因而存在着不可避免地先天性缺陷。本文在全面考虑岩体内软弱结构 的前提下,寻找出了能穿越更多结构面的排水、岩体加固斜孔方向。
柘林水电站扩建工程堆积体边坡是已滑动过的古滑坡处开挖形成的。施工期间产生了三次不同程度的边坡变形,根据监测信息,及时采取了回填压脚、设置深孔锚杆束、抗滑桩、压坡混凝土以及加强边坡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及时有效地扼制了边坡变形,增强了边坡的稳定性。
就近年来 发展起来的微结构的应变梯度塑性理论产生、发展及其应用进行了回顾,并对其中的主要的三种应变梯度塑性理论:CS、SG及MSG理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该理论在岩体中的应用给出了简介。
针对目前顶煤变形分区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膨(碎)胀率分区的概念和相应的计算方法,以现场实测资料为依据对顶煤的变形演化过程进行了量化分区,从理论上验证了不同厚度、硬度煤层放顶煤工作面顶煤的变形特点,为进一步量化煤体可放程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采用FLAC^3D,对试样的尺寸效应、二块体地震模型、五块体地震模型和厚壁圆筒模型进行了变形局部化数值模拟研究。所获得的模拟结果是合理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自然灾害中的变形局部化形象。
应用剪切梁理论,研究了在常侧压力和周期性的反平面剪切载荷共同作用下,岩层层间界面载荷突变及能量释放特性。由于宏观裂纹前方损伤 过程区的存在,当卸载过程不能覆盖加载过程筛过程造成的损伤区时,会产生“应力锁死”现象。而当后续再加载过程区的前峰与“应力锁死区”相接时,会产生载荷突变,从而导致冲击载荷的发生。
分析研究了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的热弹塑力学特性,研究了岩石的加、卸载过程,根据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推导了温度作用下岩石热弹塑性力学特性本构方程。由于岩石的损伤演化规律和塑性应变的演化规律不完全独立,所以本构方程中只需引入塑性变形的屈服准则。
结合岩体的结构性、两相性、具有初始应力、不确定性等特性,对岩体 结构的类型划分为完整块状结构、层状结构、软弱夹层结构、碎裂结构、散体结构等,对岩体质量提出了评价原则,即定性描述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多因素综合评价、针对控制岩体变形和稳定的内在因素进行通用性评价等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分级。
在含有面的岩石微元体中,弱面的倾角不同,岩石力学系统的结构形式就不同,其力学特性随着弱面倾角的变化而变化;弱面的力学参数的变化也是控制整个岩石微元体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弱面的粘聚力越大,微元体系统承能力越大,并且承载能力随弱面内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加。
我国的厚冲积层区分布广泛,通过大量的观测站数据分析及大量厚冲积层矿区地表移动特性研究,系统提出了厚冲积层矿区地表移动参数、规律的特点,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计算公式。在分析地表产生在非连续
变形机理的同时,提出了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力学分析法。研究成果对于厚冲积矿区“三下”压煤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随着油田开发,地层内孔隙压力逐步降低,岩石骨架所受到的有效应力随之增大,岩石的物性参数也随之改变,主要表现为渗透率降低,孔隙度减小。本文主要研究了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体积压缩系数与作用在岩石上的有效应力的关系实结果表明有效应力对渗透率的影响较大,产生不可逆伤害,而对孔隙度的影响较小,孔隙压缩系数仅仅是有效应力的函数。
基于岩石力学与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承压含水层中应力与渗流耦合问题的力学模型, 研究了渗流与应力的耦合规律,对承压含水层中孔隙压力分布在耦合与非耦合气相的条件下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并给出了实现耦合分析有限元方法,最后通过算例检验了耦合分析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油井暴性水淹是裂缝性砂岩油田开发的普遍特征,这主要是开发过程中注水引起裂缝开启、扩展所致。根据有效压力变化对孔隙度、渗透率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结果,给出了储层渗流场和岩土变形场耦合关系式,考虑裂缝渗流的各向异性特征,给出裂缝性低渗透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的简单计算方法,利用油藏流固耦合理论,对一五点井网先采用衰竭式开采,后注水的开发过程中,孔隙度、渗透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于合理确定注水压力及井网的合理布置,防治水窜及暴性水淹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油井暴性水淹是裂缝性砂岩油田开发的普遍特征,其中很多是由注水引起裂缝失稳扩展所致。本文根据砂岩储层的物理力学特征,运用断裂力学理论,给出了储层裂缝的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定量地分析了开发过程中储层裂缝失稳扩展的判据、裂纹扩展方向。对于合理确定注水压力及井网的合理布置,防治水窜及暴性水淹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煤层甲烷运移包含解吸、扩散和渗流过程,同时又存在渗流场、变形场和应力场的动态耦合作用。本文建立考虑解吸、扩散过程的气、水两相渗流场与煤岩体变形场以及物性参数间耦合作用的多相流体流固耦合渗流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试井资料的实际数据与流固耦合模型的数值模拟的结果比较表明流固耦合模型比较接近实际。
分析了地下流体矿藏在开采过程中渗流流动复杂性机理,介绍了粘塑性流体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均匀介质和分层均匀介质中的渗流流动规律,并定性研究了粘塑流体在非均匀介质中的流动特性。
建立了简化成二维定常不可压缩流体的离心泵叶片的边界层方程,并对相关量进行了分析。强调构造边界层内速度分布函数并设法得到边界层厚度的迭代式式对求解边层动量积分方程的重要性。
结合我国数十处煤矿山开采的实际,提出如何划分我国煤矿山深浅部界线,通过现场和理论分析,探讨了矿山深浅部界线划分的依据及划分的必要性。
运用灰色系统的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阜新市环境噪声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阜新市环境噪声的因素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城市机动车数量,其次是基建施工。
控制井下通风机的噪声污染是目前采矿工程中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应用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对通风机的消声器进行动态优化设计,用有限元法研究了结构动态响应,经模态分析、灵敏度分析和结构动力修改,最终设计出通风机的二级消声器,生产出的样机经动态测试数据表明:该消声器具有消声量大(大于17分贝),空气压力损失小(小于2%),尺寸小适合于在矿井下使用等优点,是动态优化设计的一个成功实例。
(王明洋 戚承志 等)
(李志康 王万鹏 等)
(张继春[1] 彭琼芳[2])
(陈剑杰[1] 林俊德[2] 等)
(陈寿峰 刘殿书 等)
(林俊德 徐建波)
(林怀存 李永红)
(吴从师[1] 齐宝军[2] 等)
(肖广智[1] 李守巨[2] 等)
(单仁亮 胡文博 等)
(赵春艳 谷峻松)
(张国建 郭连军)
(李忠华[1] 杨金明[2] 等)
(高艳平 王余庆 等)
(王来贵 刘向峰 等)
(朱月明 孙可明)
(冯增朝[1] 康健[2] 等)
(潘一山 杨小彬 等)
(宋维原 章梦涛 等)
(王占江 褚玉成 等)
(李成全 王玉富 等)
(邓利民[1] 于华[2] 等)
(黄理兴[1] 高鹏飞[2] 等)
(李俊如 黄理兴 等)
(祁生文[1] 孙进忠[2] 等)
(万志军 李学华 等)
(张宏伟[1] 李建民[2] 等)
(李海波[1] 赵坚[2] 等)
(赵法锁[1] 张伯友[2] 等)
(徐松林[1] 吴文[2] 等)
(窦林名 何学秋)
(王春华 李贵轩 等)
(石林珂[1] 孙懿斐[2])
(尤明庆 苏承东 等)
(董玉芬 杜洪贵 等)
(沈海鸿[1] 黄明利[2])
(王永岩 马士进 等)
(马国彦 崔志芳 等)
(严忠祥 熊飞)
(陈刚 潘一山)
(富强[1] 吴健[2])
(王学滨[1] 马瑾[2] 等)
(沈新普[1] 邢怡文[2] 等)
(徐燕萍 刘泉声 等)
(石长青[1] 肖用海[2] 等)
(姚再兴 刘向峰 等)
(高树生 熊伟)
(苏荣华 梁冰)
(刘建军[1] 曾流芳[2] 等)
(张永利[1] 刘建军[2] 等)
(孙可明 梁冰 等)
(邰英楼 高雷阜 等)
(朱玉才[1] 刘建成[2] 等)
(付艳丽[1] 王基才[2] 等)
(王平 郑大为 等)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主  编:邵良彬
地  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324信箱
邮政编码:123000
电  话:
国际标准刊号:issn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379/n
单  价:15.00
定  价:105.00
金月芽期刊网 20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omsol 多孔介质渗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