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推算遗传因子的组成,获得性状遗传表现及比例

您好,经查实,提问者提问的问题不完整,无法解答,请纠正后再提问.感谢您对菁优网的支持!
&&&&,V2.34068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名师课堂导学设计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名师课堂导学设计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新人教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145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1.55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了解 1.遗传学中一些基本概念的含义
2.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
理解 1.基因的分离定律
2.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应用 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3.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
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和方法
(1)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2)人工异花传粉的一般步骤:
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3)常见的遗传学符号及含义:
符号 P F1 F2 ×
含义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高茎×矮茎
茎(显性性状)
∶矮茎(性状分离现象)
    3 
∶1 (性状比)
(1)P具有相对性状。
(2)F1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3)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约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提出的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单个存在的。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
F1♀配子F2F1 ♂配子 ○D ○d
  ○D ○DD ○Dd
  ○d ○Dd ○dd
(1)F2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DD∶2Dd∶1dd。
(2)F2性状表现及比例为3高∶1矮。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模拟内容: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隐性状的数值比为3∶1。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即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测交实验图解
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产生D和d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五、分离定律
(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一、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优点及方法
1.阅读教材P2~3,分析图1-1、1-2、1-3,讨论下列问题:
(1)结合花的生长过程,人工异花传粉过程中去雄和传粉各在什么时期处理?
提示:去雄:在母本花未成熟前;传粉:在雌蕊成熟时进行。
(2)人工去雄和传粉后还要进行怎样的操作?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套袋隔离。避免外来花粉干扰。
2.判断正误:
(1)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因此,难以进行人工杂交。(×)
(2)人工去雄时,要去除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进行套袋。(√)
(3)豌豆的不同品种之间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根据相对性状的概念,对下列实例进行分析判断,并说明理由。
①狗的长毛与兔的短毛。
提示:不是。狗与兔不属于同一种生物。
②玉米的早熟与晚熟。
提示:是。早熟与晚熟是玉米成熟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根据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若F2共获得20株豌豆,矮茎个体一定是5株吗?说明原因。
提示:不一定。样本数量太少,不一定完全符合3∶1分离比,孟德尔实验中的比例是在实验材料足够多的情况下得出的。
(2)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该现象属于性状分离吗?为什么?
提示:不属于。因为性状分离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根据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提示:正确。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相同类型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
(2)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提示:错误。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全为杂合子。
(3)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
提示: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各占1/2。
2.假如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的,F2中还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吗?
提示:不会。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的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3.阅读教材P6实验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模拟实验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并且摇匀使彩球混合均匀的原因。
提示:原因是使代表雌雄配子的两种彩球被抓出的机会相等。
(2)为了保证不同配子间结合机会均等,且所得结果与理论值接近,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①抓取小球时应随机抓取;②双手同时进行,且闭眼;③应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桶;④重复多次。
4.判断正误:
(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且F1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
(2)双亲为显性,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子,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及分离定律
1.观察分析教材P7图1-6,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用测交的方法能证明F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提示:因为隐性个体所产生的配子中的遗传因子为隐性,它不会影响F1产生的配子中所含遗传因子的表达,所以测交后代决定于F1所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根据测交后代就可反映出F1产生配子的情况。
(2)测交实验除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外,能否测定其他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
提示:能。
2.结合教材中自交、测交、杂交等方法的描述,完成下表。
确定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 ①________
判断显隐性 ②________
提高纯合度 ③________
判断纯合子和杂合子 ④________
提示:①测交 ②杂交、自交 ③自交 ④测交、自交
3.连线:(将下面相对应的因果关系用线连接)
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设A、B为一对相对性状)
(1)定义法(杂交法):
①若A×B―→A,则A为显性,B为隐性。
②若A×B―→B,则B为显性,A为隐性。
③若A×B―→既有A,又有B,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只能采用自交法。
(2)自交法:
①若A既有A,又有B,则A为显性,B为隐性。
②若B既有A,又有B,则B为显性,A为隐性。
2.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
(1)隐性纯合子:表现为隐性性状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
(2)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设一对相对性状中,A为显性性状个体,B为隐性性状个体)
①自交法:
a.若亲本AA,则亲本A为纯合子。
b.若亲本AA、B均出现,则亲本A为杂合子。
②测交法:
a.若亲本A×B―→只有A,则亲本A很可能为纯合子。
b.若亲本A×B―→A、B均出现,则亲本A为杂合子。
③花粉鉴定法:
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取亲本A的花粉,加一滴碘液。
a.若花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亲本A为杂合子。
b.若花粉全为橙红色或全为蓝黑色→亲本A为纯合子。
[特别提醒]
(1)要根据题目给定的实验材料,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对于植物体,杂交法、自交法和测交法,均可采用;而对于动物体,无法采用自交法。
(2)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但不同纯合子杂交,后代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后代中有纯合子出现。
(3)杂交后代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若数目较少,则无法确定显、隐性关系。
3.分离定律的验证
(1)测交法:
杂种F1×隐性纯合子
    ↓
后代出现两种不同性状个体,且比例为1∶1
    ↓
证明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2)杂合子自交法:让杂合子自交(若为异性个体,采用相同遗传因子组成的杂合子相互交配),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约为3∶1。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计数,可直接验证分离定律。
[特别提醒] 上述方法均可验证分离定律,但有的操作简便,如杂合子自交法;有的在短时间内可作出判断,如花粉鉴定法;对于动物,常用测交法,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
[例1] 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将A、B、C、D、E、F、G七棵植株进行交配实验,所得结果如下表。从理论上说,子代高茎豌豆植株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  )
交配组合 A×B C×D E×F G×D
子代 高茎植株 21 0 20 29
矮茎植株 7 25 19 0
A.10%           B.25%
[解析] 本题考查亲子代遗传因子组成、性状表现及比例互推,其思路流程如下:
根据后代性状表现推测亲代遗传因子组成
(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必定为杂合子,即Bb×Bb=3B_∶1bb。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必定为测交类型,即Bb×bb=1Bb∶1bb。
(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BB×__。
(4)若后代中有隐性个体bb,则双亲均至少含有一个隐性基因b。
[例2] 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和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由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B.自交后代中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由交配产生的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解析] 无尾猫相互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说明无尾为显性性状,有尾为隐性性状;由题意知,自交后代中出现有尾猫是性状分离所致;亲本相互交配,后代显隐性之比为2∶1,而不是3∶1,显性性状减少了1/3,减少的应为显性纯合子,说明显性纯合致死,生存的显性个体均为杂合子;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交配,后代显隐性各占1/2。
概率计算方法
(1)实例:两只白羊交配生了两只白羊和一只黑羊,如果它们再生一只小羊,其毛色是白色的概率是多少?
(2)分析:两只白羊所生的后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则新出现的黑色为隐性性状,且双亲均为杂合子。设用B、b表示遗传因子,则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Bb,子代白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或Bb,黑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
①用分离比直接推出:
Bb×Bb―→1BB∶2Bb∶1bb,可见后代毛色是白色的概率是3/4。
②用配子的概率计算:Bb亲本产生B、b配子的概率都是1/2,则
a.后代为BB的概率=B(♀)概率×B(♂)概率=1/2×1/2=1/4。
b.后代为Bb的概率=b(♀)概率×B(♂)概率+b(♂)概率×B(♀)概率=1/2×1/2+1/2×1/2=1/2。
所以,后代毛色是白色的概率是1/4+1/2=3/4。
注:课时知识小结栏目为教师用书独具,目的是方便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网络化、系统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后同)
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授粉前的处理是(  )
①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
解析:豌豆是闭花受粉,在进行异花授粉之前,必须保证雌花没有受粉,因此在花蕾期去雄。
2.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
A.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
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
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
D.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
解析: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两种性状的现象。
3.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统计过的小球都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
A.保证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
B.避免小球的丢失
C.小球可能再次使用
D.避免人为误差
解析:小球重新放回,能保证每次抓取小球时,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小球)。
4.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① 甲(顶生)×乙(腋生) 101腋生,99顶生
② 甲(顶生)×丙(腋生) 198腋生,201顶生
③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A.顶生;甲、乙
B.腋生;甲、丁
C.顶生;丙、丁
D.腋生;甲、丙
解析:③的结果说明腋生为显性性状,顶生为隐性性状,则甲是隐性纯合子,丁是显性纯合子。①和②子代表现型接近1∶1,说明乙和丙是杂合子。
5.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F2性状分离比是3∶1
C.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解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指体细胞中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
6.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隐性类型→测F1遗传因子组成
B.通过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性状表现反向推知的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解析:测交必须是利用隐性纯合子与被检验对象杂交,目的是通过分析其后代以推知其遗传因子组成。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对象是F1,其遗传因子组成决定了基因分离定律的正确与否。
7.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一对相对性状,仔细观察下列实验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__。在此实验中用做亲本的两株豌豆必须是________种。
(2)操作①叫________,此项处理必须在豌豆________之前进行。
(3)操作②叫________,此项处理后必须对母本的雌蕊进行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当年母本植株上所结出的种子为________代,其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若将其种下去,长成的植株表现为________茎。
(5)若要观察豌豆植株的性状分离现象,则至少需要到第________年对________代进行观察。出现的高茎与矮茎之比约为________,所对应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比例接近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矮茎豌豆 高茎豌豆 纯
(2)去雄 自然传粉
(3)人工授粉 套袋处理 防止其他豌豆花粉的干扰
(4)子一(或F1) Dd 高
(5)三 子二(或F2) 3∶1 DD、Dd、dd 1∶2∶1
8.某校高三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年级为单位调查了人的眼睑遗传情况,对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亲代类型子代类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双亲全为双眼皮 双亲只有一位双眼皮 双亲全为单眼皮
双眼皮 120 120 0
单眼皮 74 112 全是
请分析表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第________组婚配调查,可判断眼睑性状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________。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上述各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遗传因子组成:
第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5号个体)所在家庭眼睑遗传系谱如图,试推测3号与4号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三组亲本中,第三组亲子代表现一致,第二组亲子代均有两种性状表现,这两组均无法用于判断。第一组双亲表现一致,而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
(2)在各婚配组合中,显性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AA或Aa,隐性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一定是aa。第一组表现相同的双亲的婚配组合可能是AA×AA、AA×Aa、Aa×Aa,因此后代并未出现3∶1的分离比。同理可推知第二组婚配组合有AA×aa、Aa×aa,第三组为aa×aa。
(3)由系谱图可见,双亲1号和2号均为双眼皮,而女儿5号为单眼皮,则1号、2号遗传因子组成为Aa,5号遗传因子组成为aa,4号遗传因子组成为1/3AA或2/3Aa。4号与3号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几率为:2/3×1/2=1/3,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几率为:1-1/3=2/3。
答案:(1)一 单眼皮 (2)第一组:AA×AA、AA×Aa、Aa×Aa 第二组:AA×aa、Aa×aa 第三组:aa×aa (3)2/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杂交时,需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需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解析:杂交时母本要保留雌蕊,否则就不是母本了。
2.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
A.自交、杂交和测交    B.测交、自交和杂交
C.杂交、自交和测交
D.杂交、测交和自交
解析: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是利用豌豆进行实验时发现的,实验时先让豌豆杂交获得F1,再让F1自交得F2,发现问题并提出假说,最后用测交实验证明其假说。
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解析: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验证演绎推理的结论。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若假说成立,则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会分离,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接近1∶1的性状。
4.采用以下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的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解析:鉴定某生物是否为纯种,对于植物来说可采用自交和测交的方法,自交方法最简便,对于动物则只能用测交方法。要区分某种生物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可让某生物进行杂交,若是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分离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不断地自交可明显提高生物品种的纯合度。测交可鉴定显性性状个体的遗传因子的组成。
5.下列杂交组合(遗传因子E控制显性性状,e控制隐性性状)产生的后代中,会发生性状分离的组合是(  )
解析: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由于EE为显性纯合子,不管其与哪种个体交配其后代均表现为显性性状。
6.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
一 红花A×白花B 全为红花
二 红花C×红花D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
A.红花为显性性状
B.红花A的遗传因子组成一定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D.白花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解析:红花A与白花B杂交后代全为红花,说明红花为显性性状,红花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白花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红花C与红花D杂交,后代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都是Rr。
7.水稻某些品种茎秆的高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对一个纯合显性亲本与一个纯合隐性亲本杂交产生的F1进行测交,其后代中杂合子的几率是(  )
解析:假设茎秆高矮由一对遗传因子D、d控制,测交后代中Dd∶dd=1∶1,杂合子占50%。
8.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解析:由图示可知:高茎∶矮茎=3∶1,由此可推知,亲本必为杂合子。
9.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3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的小球组合是DD的概率是(  )
A.1/4          B.1/2
解析:每次抓取的小球组合是DD的概率均是1/2×1/2=1/4,第4次抓取的小球组合情况与前3次无关,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即第4次抓取的小球组合是DD的概率还是1/4。
10.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在毛桃的植株上授以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应为(  )
C.毛桃的概率为1/3 D.光桃的概率为1/3
解析:因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而子房壁是母本的一部分,因此发育成的果皮只表现母本的性状。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1.(8分)豌豆是良好的遗传实验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豌豆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下表是豌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回答:
组合 亲本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1 紫花×白花 405 401
2 白花×白花 807 0
3 紫花×紫花 413 1 240
(1)由表中第________个组合实验可知________花为显性性状。
(2)表中第________个组合实验为测交实验。
(3)第3个组合中,子代的所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率是________。
.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将A、B、C、D、E、F、G 7种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说明:
杂交后代实验组合 高茎 矮茎 总数
A×B 210 70 280
C×D 0 250 250
E×F 190 190 380
G×D 300 0 300
(1)豌豆C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豌豆G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
(2)上述实验结果所获得的高茎纯合子植株占高茎植株数的________。
(3)所得总株数中,性状能稳定遗传和不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为________。
解析:.由表中第3个组合实验可知紫花为显性性状,其亲本均为杂合子,故其后代中纯合子占的比率为50%。表中第1个组合实验为测交实验。
.由表中数据分析知A、B、C、D、E、F、G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为 Dd、Dd、dd、dd、Dd(或dd)、dd(或Dd)、DD,因此只有A×B组合的高茎后代中有1/3的纯合子,其他组合中的高茎后代均为杂合子,则实验结果所获得的高茎纯合子植株占高茎植株数的比值为(210×1/3)/(210+190+300)=1/10(或10%)。纯合子的性状能稳定遗传,杂合子的性状不能稳定遗传,隐性性状均为纯合子,所以性状能稳定遗传和不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为(210×1/3+70+250+190)/ (210×2/3+190+300)=58/63。
答案:.(1)3 紫 (2)1 (3)50%
.(1)dd DD (2)1/10(或10%)
12.(12分)玉米幼苗的绿色(A)对白色(a)为显性,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观察其性状分离现象,以杂合体自交产生的种子做如下实验:将1 600粒杂合体自交产生的种子随机分成两份,其中800粒播在有光处,另800粒播在黑暗处,数日后种子萌发成幼苗。
结果是:在黑暗处长出798株幼苗,全部白色;而在有光处长出796株幼苗中有598株绿色和198株白色。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
(1)从理论上推断: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理论上讲,所得幼苗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结果是否符合(2)中的理论比例?若不符合,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实验目的改为“探究光对叶绿素生成的影响”,设计对比实验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将遗传因子组成相同、数量相等的两份种子分别种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环境中,观察对比种子萌发后的幼苗表现情况。
解析:(1)杂合子(Aa)自交,产生的子代其基因型有AAAa∶aa,比例为12∶1。
(2)从理论上讲,杂合子(Aa)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白色=31。
(3)上述实验一组在光下进行,一组在黑暗中进行,光照影响植物幼苗叶绿素的形成,会导致AA、Aa个体也不能形成叶绿素而出现白化。因此实验结果偏离理论比值。
(4)实验若改为探究光对叶绿生成的影响应严格控制实验的单一变量光的有无即可。因此,选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种子数量相等、在其他生长条件完全相同条件培养,观察幼苗的性状表现即可。
答案:(1)1AA2Aa∶1aa (2)绿色白色=31 (3)不符合。性状的表现在受遗传因子控制的同时也受环境条件因素的影响 (4)有光 无光(黑暗)
13.(10分)玉米是遗传实验经常用到的材料,在自然条件下既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为探究一高茎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所结子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某同学选取了该玉米果穗上2粒种子单独隔离种植,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后代植株的性状,结果后代全为高茎,该同学即判断玉米果穗所有子粒为纯种。有人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为什么?写出你的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以自然种植多年后收获的一批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的种子为材料,通过实验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甲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分别单独隔离种植,观察子一代性状:若子一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表现出的性状为________性状;若子一代未发生性状分离,能否直接判断出显、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乙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种植,杂交,观察子代性状,请帮助预测实验结果及得出相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同学只选取两粒种子作为实验材料,由于选取的样本太少,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代表全部子粒的遗传因子组成,因此结论不科学。可通过设计自交实验,据子代的性状表现推断结论。
(2)植株自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为杂合子,其性状为显性;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为纯合子,其性状为显性或隐性,不能直接作出显隐性判断。
将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杂交,在统计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若后代只表现一种叶形,则表现出的叶形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叶形为隐性性状,若后代两种叶形均有,则不能作出显隐性判断。
答案:(1)因为选择的样本太少,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代表全部子粒的遗传因子组成。 用该玉米果穗上的全部子粒作为亲本,单独隔离种植(自交),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子代植株的高矮。
(2)显性  不能
在统计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若后代只表现一种叶形,则该叶形为显性性状,另一种为隐性性状;若后代既有常态叶又有皱叶,则不能作出显隐性判断。
[教师备选题]
14.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15.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呈深绿色;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呈浅绿色;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成熟后代的性状为深绿色或浅绿色,且比例为11
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
D.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不适应环境被淘汰
解析:浅绿色植株自交,其后代中AAAa∶aa=12∶1,深绿色浅绿色黄色=12∶1,但由于aa的个体幼苗阶段死亡,在成熟后代中只有AA和Aa,且比例为12。若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即Aa×AA,则后代中AAAa=11,深绿色浅绿色=11。浅绿色植株自交,即Aa×Aa,则成熟后代中AAAa=12,杂合子的概率为2/3,连续自交n次的杂合子所占比例应为()n。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高考学习网:
高考学习网: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量性状遗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