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传播学的角度怎么看待纸媒将死唱衰

纸媒传播:是内容困境,还是平台困境?-中国社会科学网
纸媒传播:是内容困境,还是平台困境?
日 10:06 来源:《西部学刊》
作者:范以锦
内容摘要:纸媒传播:是内容困境,还是平台困境?一味唱衰纸媒不行,但坚守并不是死守,应在坚守中对纸媒进行创新,同时也要在向新媒体转型中找到创新之路。
关键词:纸媒;传播;学刊;困境;西部
作者简介:
  当今纸媒困境的话题很多:内容困境、平台困境、经营困境,不一而足。这里先从传播的角度看一看困境在哪里,然后再分析一下是否因为碰到平台传播困境、经营困境纸媒就得关门倒闭。  为了说清问题,应将纸媒的内容生产、内容传播和平台传播分别进行分析。如果从内容生产来说,至今纸媒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专业媒体人依然是新闻原创内容的主要生产者,别看自媒体人也生产和传播了大量信息,但总体来说依然是碎片化的,且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民众对自媒体的传播当然也很感兴趣,但最终还要看权威专业媒体怎么说,经过认真比较之后会得出自己的看法。因此,纸媒等传统媒体为强化权威性和公信力,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实事求是的报道,在内容传播方面占据舆论高地。从这些年来看,尽管新媒体发展很快,自媒体的庞大队伍也非专业媒体队伍能相提并论,但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活动、社会上的重大事件、重大民生问题,都是纸媒等传统媒体中的专业媒体人采写的。原因很简单,专业媒体有强大的靠山,拥有丰厚的政府和社会资源,媒体人有国家有关部门授予的记者证,而且他们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具有娴熟的采访能力。无论自媒体人还是商业互联网公司的传播平台,都不具备这些优越的条件。如果纸媒真的都停了,新媒体能很快成为替代品去承接纸媒的责任和使命吗?  从内容传播来看,纸媒生产的有影响力的内容的传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大,不仅自身办的纸媒、新媒体在传播,商业互联网公司和自媒体人构建的传播平台也在积极传播,这是互联网还未发展起来之前的传统媒体时代从来没有过的。笼统地说纸媒传播力弱了,那是混淆了内容传播与平台传播的区别。从平台来看,纸媒传播力是弱了。传统媒体人办的纸媒订户在下滑,传阅率下降,即便订阅者也不如以前在纸媒上停留时间长。新媒体传播平台尤其是商业互联网公司的一些传播平台,更具有强大的传播力。现在中国只要有重大事件发生,很快就会形成强大的传播力,那是纸媒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以及各类民间舆论场形成合力的结果。这种现象依然会长期存在下去。  既然现阶段纸媒与各种形态的新媒体都各具优势,谁都无法取代谁,何必就断言谁该死去呢?纸媒不断萎缩是肯定的,但并不会像一些人说的很快就消亡。近期有人重提纸媒的消亡问题,理由无非是近年纸媒广告发生了“断崖式”的下滑,而绝大部分纸媒的正常运作又主要依靠广告,既然支撑不下去了,那么自然就得关门了。然而,这种简单的逻辑推理,脱离了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态环境和媒体运作的现实情况的科学把握。如果说因为纸媒自身赚不到钱了就得关门,那么互联网的商业门户网站自身又有几个能赚到钱的,岂不都要关门?当然关门的已不少,但坚守的也很多。有些门户网站虽然赚不到钱,但有了大量流量和用户,从其它领域变现产生了效益。同样的道理,相当多的纸媒自身亏损了,但并不意味着就要关闭,纸媒也可以学习某些商业互联网公司的“延伸领域变现”的路子,走出单纯依赖广告的困局,从纸媒品牌辐射出去的项目或产业中获利反哺报业的发展。当然,具体路径与商业互联网公司不同,但理念是可以学的。  从中国国情、社会政治生态环境来看,有着深厚背景的党委机关报和党的刊物,无论如何都要确保其生存和发展,从中央到省再到各地市的党委机关报都肯定会坚持办下去。这是强化内容传播力的需要,是国家必力保的主流舆论阵地。从国家层面来看,纸媒的内容生产能力和内容传播力是最为重要的,至于是由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或是自媒体人来传播,都应欢迎。打通两个舆论场本来就是国家提倡的。只要将主流声音传播出去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对国家来说就达到传播的目的了。至于纸媒因平台传播力的弱化出现的经营困境那是另一码事。为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研究商业互联网公司的传播理念和模式,进行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转变经营模式,寻找新的商业模式、赢利模式。就党报、党刊而言,可以通过政府直接拨款、项目经费扶持、资源配置、调整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层次等办法,确保正常运作。习近平总书记说:“对新闻舆论工作者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这是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里说的“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当然主要是指党媒,就纸媒来说就是各级党委机关报和党的刊物。事实上,大部分党报、党刊其经营困境并没有市场化媒体大。发行量有保障,报价也可以再提高,并将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用好,以其特殊的运营方式,能使其得以生存下来。  总之,纸媒不能因为平台传播力弱了和碰到经营困境,就弱化自己的内容生产能力和内容传播力。无论从媒体自身的发展,还是从国家舆论安全来考虑,纸媒还得坚守。一味唱衰纸媒不行,但坚守并不是死守,应在坚守中对纸媒进行创新,同时也要在向新媒体转型中找到创新之路。&&&& (本文刊于《西部学刊》2016年4月下)&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时晓莉)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酒香也怕巷子深,做南京微信营销,该怎样脱颖而出_珍藏百科
酒香也怕巷子深,做南京微信营销,该怎样脱颖而出
编辑: &&&来源:用户发布&&&发布时间:&&&查看次数:22
帮帮我,酒香也怕巷子深了完,做南京微信营销,该怎样脱颖而出?谢谢哇。
该问题暂无回答。
其它百科相关
本文相关文章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任何侵权、造谣信息请将网页地址和有法律效力的侵权造谣证明或判决书发往QQ:小时内删除。
苏ICP备号-1&武汉刊博会:纸媒被唱衰中看上海期刊如何突围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接受荆楚网记者采访 记者张城摄
专程从上海运来ARJ21国产飞机1:10仿真模型 记者张城摄
  荆楚网消息(记者张城)2016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9月23日拉开帷幕。上海受邀担任本届刊博会主宾省(市),120余种上海各类精品期刊抱团参展,充分展示上海&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和一百多年海派期刊的风采。在场馆设计上,充满上海科创中心的现代气息、又蕴含海派文化的浓郁刊香。
  一走进主展馆,远远的就可以看到一架飞机仿真模型。走进一看,才知道是来自上海的《大飞机》杂志为配合&科创先锋&板块展,专程从上海运来ARJ21国产飞机1:10仿真模型,堪称上海馆镇馆之宝。
  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现场介绍,在历年刊博会的基础上,上海期刊团此次将以&百年上海精品期刊荟萃&为主题,分&红色源流&&文化传承&&科创先锋&三大板块展示120余种上海各类精品期刊,呈现上海期刊业创新转型的阶段性成果。
  根据上海市期刊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海市目前共有期刊626种,其中社会科学类期刊267种,自然科学类期刊359种;中央部属单位在上海出版的期刊218种,上海地方期刊408种。期刊年营业收入近15亿元,利润总额逾2亿元。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今年6月公布的60种2016年全国优秀少儿报刊推荐名单中,上海有《娃娃画报》、《十万个为什么》等9种期刊入选。《十万个为什么》为了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读者需求,与美国 《国家地理学习》进行版权合作,继续扩大新媒体的应用和展现,利用&国家地理&强大的多媒体资源,推出对应的全媒体PAD版。杂志利用增强现实技术(AR), 在移动端 (手机、电脑或 IPAD)呈现数字媒体的音频、视频等内容,实现期刊的多媒体出版。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网络新媒体的冲击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以《萌芽》为代表的上海期刊依然开拓创新。一方面深挖自身潜力、找准定位,加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面对市场科学分析读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读者为根本,探索期刊发展的新路径。2016年初,创刊60周年的《萌芽》大胆改版,在纸媒的被普遍唱衰中,反其道而行之,将期刊页码由80页扩增至112页。与此同时,调整内容布局,所收录的文学作品呈现&阶梯式&的分布,除了采用目前作者群体的稿件,大幅增加成熟作家的作品,并配以文学评论家对作家的访谈。此外,《萌芽》与知名80后作家韩寒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和韩寒旗下的新媒体合作,致力于打造新的文艺平台,挖掘新生代作家,为文化产业提供新鲜血液,以互融发展汇聚新生代文学和阅读的资源,产生新的创造力。
  据悉,在接下来,《儿童文学选刊》、《故事会》、少年儿童出版社等杂志社和出版单位将在上海馆中心活动区举办专场活动。
59100509863568960466410378
海西经济区高规格、高水平的电机盛会,欢迎参展参观!
中国特许加盟展已连续举办十八年,在特许加盟类展会中以权威性著称,欢迎您参展参观!
6931361525082237221221121868186216331571
174866839292101303173931441191859100
5171022768574327318346375471429
17486683921303173931441191855872260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看待唱衰中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