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U带直放站是340db耦合器器还是用40DB

RRU,RU,具体都是干什么用的跟直放站有什么区别吗。,直放站跟RRU+BBU有什么关系
来源:网络
关键字: rru 直放站
更新时间:
延伸:本文除了聚合《RRU,RU,具体都是干什么用的跟直放站有什么区别吗。》,免费提供的有关rru 直放站和直放站跟RRU+BBU有什么关系的内容之一,已有不少的网友认为此答案对自己有帮助!获取更多与《》相关的知识。
网友0的回答
RRU是射频单元,BBU是基带单元,直放站是放大信号的,相当于一个放大器,可以让信号传输更远网友1的回答
射频拉远和直放站的区别:射频拉远单元RRU(RemoteRadioUnit)带来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网网友2的回答
RRU同数字光纤直放站都可利用现有成熟的以太网数字光纤传输技术传输基带信号,并共同遵守标准的CPRI网友1的回答
在室分系统中,使用直放站造价便宜、维护方便、组网灵活,全部用RRU的话,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案。网友0的回答
将一路射频功率按比例分成几路或将几路射频功率耦合成一路,这就是功率分配问题。实现这一功能的元件称为功网友1的回答
  近端机和远端机是移动室内分布直放站对在BTS的直放站叫近端机,在用户侧的直放站的设备叫做远端机,网友2的回答
最满意的回答
猜你感兴趣
回答问题赢iPhone 6篇一:光纤直放站(含数字光纤拉远)设备调试要点 基站射频数字宽带光纤拉远设备调试要点
一、 背景情况 2008年开始,为解决基站机房选址困难问题,北京移动引入基站射频数字光纤拉远系统。在易选址的基站机房内安装数字光纤拉远系统近端机(DAU),通过光纤路由拉远至目标覆盖区附近,通过天线下端安装的远端机(DRU),实现射频信号拉远覆盖。数字光纤拉远系统采用数字无线电技术结合CPRI公共无线接口协议,加大了系统近、远端机之间的光路衰落容限,同时有效改善了系统的EVM指标,增强系统对EDGE业务的兼容性。 本文重点介绍数字光纤宽带拉远系统的调试要点,其中所涉及的系统上、下行链路调试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模拟单台直放站、单台干放类设备,但不适用于带有噪声抑制功能的GRRU设备。
二、 信源小区选取和系统物理连接 1、 信源小区选取 光纤直放站可能由于设备延时、近远端机之间的光纤延时造成远端机重发天线与信源小区基站天线重叠覆盖,造成时延色散干扰,导致重叠覆盖区用户通话不畅。 为规避此类问题,当光纤直放站选取宏基站某一扇区拉远覆盖时,应选取与光纤直放站目标覆盖方向相反的扇区作为信源。 2、 系统物理连接 数字宽带光纤拉远系统与信源基站之间的物理连接如下图示意: 对于信源基站架顶输出两路(不含)以上的系统,需使用3dB电桥对基站射频输出进行合路,仅保留两路输出即可。因各厂家不同载频配置的站型架顶输出接口定义不一致,使用3dB电桥合路的物理连接方式也有不同,只要遵循不破坏上行分集接收原则即可,连接方法与基站直接驱动±45°交叉极化天线的连接方法相同。 注意选取足够功率容量的假负载,建议假负载最大功率容量大于基站满功率输出时全部载频功率总和一倍以上。三、 系统下行馈入功率 1、下行功率受限 任何放大器均有最大功率容限问题,当功放馈入功率增加到1dB压缩点时,功放输出功率将不能再提高(等于ALC功率)。当系统近端机馈入功率高于1dB压缩点时,功放进入非线性放大状态,输出信号噪声及交调分量都将大幅度升高。在实际的覆盖系统中,当馈入功率过高时,表现为覆盖区下行通话质量恶化,RxQuL指标下降严重甚至下行单通。系统长时间工作在非线性放大状态下,易加速功放管和电源模块老化,甚至直接击穿功放芯片。2、系统下行馈入功率标准 系统开通调试时考虑系统下行ALC功率问题,通常采取当信源馈入为多载波信号时,系统输出功率做适当回退,回退值为10lgNc(Nc为信源基站载频数)。 拉远系统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时,馈入的BCCH信道功率应控制为: Pin≤PAlc-Gd-10lgNc+ ATTd 上式中, PAlc为拉远系统远端机最大输出功率 Gd为拉远系统下行最大增益(近端+远端) Nc为信源基站载频数 ATTd为系统下行增益衰减,当拉远系统功率容量小于基站最 大输出功率时建议设置为0以上思路,在系统开通调试时,要求技术人员了解光纤拉远系统的功率容量、下行增益指标,根据覆盖区用户数量酌情选取适当的传输损耗,具体为: Ld≥Pb- Pin Ld≥Pb- PAlc + Gd +10lgNc-ATTd 上式中,Pb为基站载频输出功率 以京信DFR-1000系列宽带数字光纤拉远系统为例,如基站为8载频配置,单载频输出功率Pb =40dBm,则最大总输出功率为49dBm;PAlc=48dbm,Gd=50dB则: Ld≥Pb- PAlc + Gd +10lgNc-ATTd ≥40-48+50+9 ≥51dB 四、 系统上行噪声控制 1、系统上行噪声的计算: 影响拉远系统上下行链路平衡的主要因素为拉远系统上、下行增益差值。合理的系统应工作在下行最大增益状态,所以影响系统链路平衡的根源因素是为了控制分布系统上行噪声幅度而对拉远系统上行增益的人为衰减造成的,所以解决系统链路平衡问题,可归结为科学、有效的控制基站与拉远系统间的链路损耗,合理控制拉远系统上行噪声幅度。 拉远系统上行输出噪声强度仅与系统的上行链路增益 数Nf有关,是可计算得出的定值。 Gu、系统上行噪声系 Nrpt=-121dBm+Gu+Nf 以京信DFR-1000宽带数字光纤拉远系统为例,Gu=50dB、Nf=5dB,则拉远系统输出的上行噪声强度为-121+50+5=-66dBm。 2、最小耦合度问题: 拉远系统馈入基站的上行噪声强度主要受信源基站与拉远系统上行噪声输出端口间的链路损耗有关。GSM系统基站接收机底噪声为-116dBm/200KHz(基站上行噪声系数取5dB),为保证分布系统上噪不干扰基站,要求-121dBm/200KHz,上行输出噪声到达基站接收机的强度应控制为: N≤ N≤-121dBm+Gu+Nf-Lu-ATTup 上式中:Lu为基站与拉远系统近端机上行输出(下行输入)端口间的传输损耗 ATTup为干放上行增益衰减设置值,为保证系统链路平衡,尽量设置为与ATTd一致。
则基站与光纤拉远系统间的最小耦合度为: Lu≥ Gu+Nf-ATTup 以京信DFR-1000型宽带数字光纤拉远系统为例,Gu=50dB,Nf=5dB,则: Lu≥ Gu+Nf-ATTup ≥ 50+5-0 ≥ 55dB
实际上,因GSM系统上、下行频率差异仅45MHz,所以物理链路上实际的Lu与Ld几乎是相等的。当理论计算出Lu CLd≤5dB时,可通过适当加大ATTup设置(ATTup≤5),以控制系统上行噪声; 如果基站设备上行噪声要求低于-121dBm,允许一定幅度的底噪抬升,则当(Lu CLd)小于基站允许的底噪抬升幅度时,可不做调整。; 如果不需要拉远系统满功率输出,则可以直接加大耦合度。 五、 话务容量问题 通过理论计算并在基站与拉远系统近端机之间采用合理的耦合度,只要能保证信源基站达到满业务负荷时,拉远系统输出功率仍控制在最大输出功率范围内,即可保证拉远系统在高话务负荷时的稳定性。 六、 系统远程监控 1、监控接入方式 京信公司提供的宽带数字光纤拉远系统支持GSM短信、数传、UDP直连、TCP/IP协议等监控接入方式,系统近端机已提供以上接入方式的接口。对于基站传输资源有一定富余的站点,可通过E1传输链路或抽取E1链路空闲时隙的方式,将E1传输转为TCP/IP协议,利用基站传输资源实现监控接入,在监控平台端和拉远系统近端机增配相关传输协议转换设备即可。 2、监控参数设置 京信公司提供的全部光纤拉远设备,已经内置近、远端机之间的通信模块,只要近、远端机之间光纤连接准确、监控参数设置正确即可实现近、远端机之间的互联互通。系统以光近端机为监控接口界面,各监控外设硬件仅需在近端机配置,系统开通监控流程和方法如下: ? 设置站点编号 按照集团公司直放站设备监控规范协议要求,所有直放站设备监控具有两级编号。第一级编号为站点编号,用以区别不同的站点,第二级编号为设备编号,用以区别单个站点内多台被监控网元设备。但实际应用时,一般对每套近端+远端系统定义一个站点编号,通过在近端和各远端设置不同的设备编号来区分设备。 站点编号由8位16进制数组成,拉远系统近端、远端机均需在本地调试界面的“网管参数”-&“站点编号”子树中进行设置。
京信公司光纤拉远系统设备出厂时站点编号默认设置为“”,如要更改设置,单击“当前值”后面的“设置值”字段,输入新的站点编号后,点击窗口下方的“设置”按扭完成修改。 因单套系统内,近端、远端的“站点编号”必须保持一致才能实现两台设备间的互联,一般设备加电后先“联机”到近端,进入“公共信息”-&“系统信息”选定远端机,切换到远端机调试界面后,先修改远端机的“站点编号”,修改远端机“站点编号”后,由于近、远端机的“站点编号”设置不一致,所以需要重新联机到近端机,对近端机的“站点编号”完成相同修改后方可恢复两台设备的互联。 ? 设置远端机设备编号 “设备编号”由2位16进制数组成,用以区别单套系统内近端机和不同的远端机设备。远端机“设备编号”从“01”开始,按单台近端机下连远端机数量依次进行设置。京信公司提供的光纤拉远系统,设备编号“03”~“05”预留给其它将来可能接入的设备,不允许分配给远端机使用(联机调试界面上有提示)。 各远端机的“设备编号”要求在近端机的从机编号列表中逐个设置,并在每个远端机界面内分别设置各自的“设备编号”,单套系统内,近端机和各远端机要求分配不同的“设备编号”,不许重复使用。 京信公司提供的光纤拉远系统,远段机出厂时“设备编号”默认设置为“01”,对于一拖一的光纤拉远系统,可不做修改。如果需要修改某台远端机的设备编号,篇二:光纤拉远和直放站有什么区别 光纤直放站的关键的技术是近端机内包括与近端耦合器相 光纤直放站包括通过带有基站天线的基站耦合器与基站连接的近端机和通过光纤与近端机相连接的远端机。关键的技术是近端机内包括与近端耦合器相连接的带有外部通讯接口的具有智能化传感器功能的Z有无线调制解调器的中心控制系统,与中心控制系统相连接的近端下、上行链路信号采集控制模块和接口板;远端机内包括通过远端接口板与远端光模块相连接的中央处理器,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远端下、上行链路信号采集控制模块。具有智能化功能、远程控制功能和自动动态调节功能(转载于: 小 龙文档 网:线(ftta)---光纤拉远解决方案)。 光纤直放站主要由光近端机、光纤、光远端机(覆盖单元)几个部分组成。光近端机和光远端机都包括射频单元(RF单元)和光单元。无线信号从基站中耦合出来后,进入光近端机,通过电光转换,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从光近端机输入至光纤,经过光纤传输到光远端机,光远端机把光信号转为电信号,进入RF单元进行放大,信号经过放大后送入发射天线,覆盖目标区域。上行链路的工作原理一样,手机发射的信号通过接收天线至光远端机,再到近端机,回到基站。光纤直放站近端机的定向天线收到基站的下行信号送至近端主机,放大后送到光端机内进行电/光转换,发射 1.55&1.31μm波长的光信号,再送到光波复用器,同原传输链路的光信号(波长1.31μm)合在一起经光缆传到远端;远端光波波分器将1.31μm和1.55μm波长的光信号分开后,让1.55μm波长的光信号输入光端机进行光/电转换,还原成下行信号,再经远端主机内部功放放大,由全向天线发射出去送给移动台。移动台的上行信号逆向送到基站,这样就完成了基站与移动台的信号联系,建立通话。
您好,在室分系统中,直放站作用就是信源或者干放。作为信源时,无线直放机入口端接接受天线,接受室外宏站信号,例如八木天线或者抛物面天线等。光纤直放站或者GRRU,入口处是通过光缆连接近端机。 作为干放时,入口接分布系统主干线路的耦合端,出口接分布系统。 不知道您问的耦合方式指的是什么?是问耦合位Z吗,还是想问近端机如何从基站耦合信源? 什么是直放站空间耦合 无线直放站通过施主天线接收基站发射出来的无线信号就是“无线耦合” 室分系统中耦合宏站和直放站的区别 室分系统一般可以采用微蜂窝、直放站、耦合宏站实现。进行室分测试时微蜂窝可以很容易识别;但是对于直放站和耦合宏站却很难判别,因为都是采用宏站信号,请问高手在使用TEMS进行室分测试时,是否能够直接判断是采用直放站系统还是使用耦合宏站的方式? 耦合宏站跟直放站不一样,耦合宏站是直接从BTS 的输出端接耦合器,耦合器接到室内分布系统的馈线上,室内分布系统馈线末端接室内天线。这个貌似有点难,根据TA值来判断。耦合基站TA值一般为0,直放站的话会比较大,一般会大于0 案例名称:
室内分布光纤直放站耦合方式错误导致GSM呼叫异常 现象描述: Q市某室分站点的GSM 信源为光纤直放站,耦合宏站小区信号。在该室分系统下空闲态GSM 场强在-50dBm左右,但起呼后接收场强突然大幅下降,甚至引起掉话。 告警 信息:
无 原因分析:
施主宏站小区收发模式设Z为双通道双发双收,此时该物理载频的A、B通道都要发射信号。而光纤直放站耦合宏站时,只耦合了A通道,导致在室内分布系统的TCH无下行信号。 正确的处理方式:
(1)对该小区的收发模式调整为双通道单发双收,在分布系统内收发均为一路,但不至于由于无信号导致掉话。经厂家核实,确实是只耦合了一个通道。采取A、B通道均耦合再电桥合路的方式后,GSM呼叫正常。 光纤直放站中,近端机侧耦合器应该如何选用,若过大或过小会出现什么问题? 一般是要求射频输入信号0dbm左右的,过强会烧坏设备,也容易抬升底噪,过弱会容易造成光远端输出功率不足(保证光路损耗正常的情况下)。 所以选取耦合器的时候要根据BTS实际输出来选定。目前北京地区设计是按信源GSM33dbm,WCDMA30dbm输出的,所以耦合器设计30DB的,但是实际情况信源输出会稍大一些,尤其是GSM信源,所以调试过程中,需要酌情增加一些固衰来保证信号馈入合适。 那CDMA呢?是按满功率来算还是按照输出功率来算的? 按照输出功率来算的,且所选耦合器要满足略大于设备的总功率以保证正常使用, 一般用40db耦合器,保证直放站近端输入在-5-- +5就可以.
楼上的是看的移动定制的40DB的吧 用50DB的正好 40的耦合出的太多了 我们常用的是:GSM和WCDMA用30DB基站耦合器,承载功率为200W,接口为D头,CDMA常用的是40DB基站耦合器,承载功率为200W,接口为D头,不过现在的基站耦合器质量都很差,标称的是200W,实际是达不到200W的,所以对于C网的基站耦合器来说经常坏。 RRU带直放站是30DB耦合器还是用40DB 你说的应该是光纤直放站吧,如果是是的话需要知道RRU的射频输出时多少,根据射频输出选择不同的耦合器,一般光纤直放站的近端机输入都是在0dBm到-10dBm,这样就可以满足要求了,信号不能太强,否则会将近端机的模块烧毁,造成故障。 说的应该是从RRU出来的馈线上耦合出来的直放站吧基本上是用2个40db的耦合器,加一个电桥 再进入近端,加耦合的目的是为了衰减,防止近端机功率太大烧坏
//.html 光纤直放站近端机与远端机各个部件安装和连接 端机和远端机是移动室内分布直放站对在BTS的直放站叫近端机,一个RS可以连接几个RRU,是在市电中断是为你的用电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力输送,RRU(射频拉远模块)和BBU(基带处理单元)之间需要用光纤连接,通过将RS与RRU分离。 电信3G其全称为,这样,RRU安装在天线端,多使用光纤数字直放站,将以前的基站模块的一部分分离出来;另一端是放大基站信号的。 RRU(Radio Remote Unit)技术特点是将基站分成近端机即无线基带控制(Radio Server)和远端机即射频拉远(RRU)两部分,可以稳定地与主流厂商的设备进行连接,既节省空间,损耗少,第一阶段叫1xEV-DO,叫远端机:Evolution(演进)、一般光纤直放站和移频直放站会有近端机和远端机 耦合基站信号的叫近端机,它可以使运营商利用一个与IS-95或CDMA2000相同频宽的CDMA载频就可实现高达2。 EVDO(EV-DO)实际上是三个单词的缩写。1xEV-DV意为“Data and Voice”,一拖三的直放站, 并已具备商用化条件,其接口是基于开放式CPRI或IR接口。RS可以安装在合适的机房位Z。一个BBU可以支持多个RRU,连接二者之间的接口采用光纤.4Mbps的前向数据传输速率。这一路径有两个发展阶段。 补充 1,又降低设Z成本,可以很好地解决大型场馆的室内覆盖,它可以在一个CDMA载频上同时支持话音和数据,提高组网效率,二者之间通过光纤连接,一般和基站机房内,目前、 Data Only,直放站有近端,是CDMA2000 1x演进(3G)的一条路径的一个阶段。同时。 UPS是不间断电源。第二阶段叫1xEV-DV。采用BBU+RRU多通道方案,远近端区别更加明显。 3G网络大量使用分布式基站架构:CDMA2000 1xEV-DO,在用户侧的直放站的设备叫做远端机,目前已被国际电联ITU接纳为国际3G标准,可以将烦琐的维护工作简化到RS端,即“Data Only” 射频拉远和直放站的区别 直放站只是起把基站信号接收重发的一个作用,没有容量; 拉远的就是基站的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分离后起射频功能作用,是基站的一部分。
问光纤拉远和直放站有什么区别?,
各种基站的特点和应用环境如下:篇三:边境线光纤围栏防穿越系统解决方案 边境线光纤围栏防穿越系统解决方案 概述: 近年来,新疆发生多起暴力事件,境内外“东突”恐怖分裂分子已联成一体,基本按照“境外指挥,境内行动;境外培训,境内破坏”的模式,通过非法越境,对我军民进行绑架、暗杀、爆炸,手段残忍、滥杀无辜、制造恐怖。在境内策化制造了一系列爆炸恐怖活动,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偷袭公安派出所、武警驻地、边境一线哨所等,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人民的正常安定生活。为切断境内外恐怖分子的联系,边境线的管控尤为重要。 利用现代化的科学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化边防建设,实现边防线的无缝管控,智能管控,可以大大提高边防部队控制边境的能力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以便更好的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维护边境的秩序和生产环境。
方案简介 光纤围栏防穿越系统能够有效的提供实时、可靠的入侵报警信息。当有入侵行为产生时,通过攀爬、踩踏、触碰、摇晃、挤压等方式使得光缆发生微小振动时,系统即刻报警,并准确定位报警位置(定位精度50米)。如上图所示,光纤围栏防穿越系统发生报警时,在边防指挥中心会显示报警信息的物理位置以及平面坐标,根据报警信息,系统会自动弹出距离报警点最近的边境线摄像机图像,并自动拉伸镜头、调焦,进行视频复核。指挥中心值班人员根据现场画面确定下一步行动:1)牛羊等动物边境线奔跑,取消报警;2)普通人员越境,将物理位置信息发送至边防线巡逻队或快速反应小分队,进行抓捕; 3)敌对国家军队或者装甲车越境,将报警平面坐标信息发送至炮兵或二炮基地,直接炮火覆盖,进行消灭式打击。 产品介绍 该系统采用光纤传感技术,不需要任何户外有源器件(不需供电),能够提供长达60公里距离的安防监控,定位精确.特别适用于长距离、大范围的边境线区域防卫。 该系统可以把监测的报警信息通过预设的电子地图显示,可以直观的找到报警的具体位置或逻辑防区。并将入侵位置GPS坐标实时显示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界面上。同时进行视频复核功能来明确告警的性质。图一:设备外观图
系统性能及特点 ? 不需供电,不需避雷,室外部分为无源器件,监控距离达60公里; ? 内含电子地图GIS系统,图形化显示,精确直观; ? 定位精度±50米; ? 军品级器件,高可靠性能保证; ? 可与用户现有监控系统融合,方便实现视频联动、声光报警等; ? 适合复杂地形:不受地形的高低、曲折、转弯、折弯等地形环境限制; ? 适合恶劣气候:不受高温、低温、强光、灰尘、雨、雪、雾、霜等自然 气候的影响。相关热词搜索:当前位置&&&&&&&&&
更多文章查询:&
TD让直放站走开?
&&日14:05&&来源:eNet硅谷动力&&作者:周双阳 李强 周云飞&&字号: |
【文章摘要】在TD-SCDMA系统建设过程中,进行单独的宏基站和RRU组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移动运营商也要考虑工程的可实施性和综合性价比。RRU的应用会降低直放站的使用量,但短期内不能完全取代直放站和干放的应用。
TD让直放站走开?
TD让直放站走开?[2]
  中国网通陕西省分公司 周双阳 李强 周云飞
  随着3G大规模商用不断临近,TD-SCDMA系统技术与应用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一大批新的解决方案和新技术陆续涌现出来。据了解,正在进行的中国移动招标会上,移动运营商开始加大对RRU的采购力度,对TD-SCDMA直放站的热情正在逐渐下降。业内人士认为,TD将较大程度回避直放站加干放的组网方式,采用增加基站数量的方式来实现覆盖要求。
  也有专家认为,RRU肯定会在TD网络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不过直放站也不会消失。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推动无线设备在网络中的应用,基带光纤(RRU)应用方案使得分布式基站在今后的TD-SCDMA网络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直放站仍然是各种基站的有效补充,特别是对中小区域的补充覆盖,直放站的优势更加明显。在室内分布的建设中,干线放大器的应用还是不可或缺的。
  TD网络仍需直放站
  无线射频直放站的工作原理为:施主天线正对所要转发的基站天线,接收由基站发射过来的下行无线信号,经过时分同步开关、LNA(低噪声放大器)、滤波、功率放大、时分同步开关后,使信号增强,再由直放站的转发天线向无线信号盲区或微弱区辐射,达到增大下行覆盖范围或者提高覆盖质量的目的。同时,直放站转发天线还将接收来自手机的信号,经过类似的滤波、放大后,将增强的信号通过施主天线发向基站天线。在这个过程中,直放站抵消掉基站到直放站之间的无线信号路径损耗,相当于在基站和手机之间设置一个双向透明的通道,使无线信号得到延伸。而干放主要是用于室内分布,对已有源信号进行双向放大。
  而第二代分布式基站(基带光纤)是由RRU和BBU组成。RRU主要完成对射频信号的滤波、信号放大和上下变频处理,并采用数字中频技术来实现从中频模拟信号到基带数字信号的转换。BBU采用TD-SCDMA系统特有的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实现对基带信号的解调和扩频。RRU和BBU各自独立安装、分开放置,通过光接口相连接,形成分布式基站。
  然而,RRU固然可以实现空间隔离、降低系统干扰;也可以进行独立覆盖和容量规划;还可以利用基带拉远技术使得基带拉远系统在TD-SCDMA网络得到广泛应用,在许多场合替代宏基站、微蜂窝和直放站;而且基带拉远系统可以采用多个RRU共享一个扰码,减少导频干扰,使基带容量实现共享,增强扩容能力;再加上RRU和BBU可以长距离设置、部署灵活,RRU设备替代宏基站和直放站的形势似乎变得不可逆转。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RRU也不例外。RRU作为整个网络架设,必须引入新的光网络资源,而移动运营商现阶段并不能够保证光纤资源到达所有区域,所以直放站在一些地区还是具有不可以代替的作用。
  另外,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直放站技术的革新和应用的发展。目前,大多数直放站采用多种先进的同步识别技术和数字化分时隙ALC等技术,这在以前的直放站系统中都是没有出现过的。同时,直放站也从单纯的模拟技术向数字化演进。直放站网管这个曾经的弱项也得到很大完善,一些直放站增加新的网管功能,包括基于上行功率检测的直放站覆盖区内用户数量统计,使统计直放站话务量成为可能。
  直放站有效补充基站
  从TD-SCDMA系统设备发展情况看,用于无线覆盖的设备主要有基站(宏基站和微基站)、RRU、直放站和干放等。在这些设备当中,直放站和干放作为一个透明的传输通道,不会增加系统的容量,只会起到增加覆盖的作用,而且直放站和干放的价格低廉、安装方便快捷、应用范围广泛、对环境的要求低。
  在TD-SCDMA系统建设过程中,进行单独的宏基站和RRU组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移动运营商也要考虑工程的可实施性和综合性价比。RRU的应用会降低直放站的使用量,但短期内不能完全取代直放站和干放的应用。直放站可以解决特定区域的覆盖问题,在网络优化等方面也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对于中小面积的室内分布,直放站可以作为信号源使用;干放可以作为室内分布的延伸信号放大设备。TD-SCDMA要提供完好的多业务服务,建设有机的、高性价比的、覆盖良好的网络,就必须协调使用各类室内无线覆盖和室外无线覆盖设备。
  目前,无线直放站的性价比也要高于RRU。从投资角度看,在中小面积盲区以及光纤没有到达的区域,直放站设备的价格以及建设方面的费用要低于RRU和BBU;从设备兼容性看,RRU、BBU一般要和RNC配套,厂家关于RRU和BBU的接口都是保密的,直放站则可以和任何厂家的基站设备兼容。另外,直放站对外界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惟一的问题在于,直放站的错误应用会对施主基站带来噪声影响,调试不好也会对网络带来一定影响,而正确、合理地使用直放站,则可以忽略其对基站和网络的影响。
  直放站设备主要用在网络覆盖边缘和室内覆盖部分。在3G网络建设的初期阶段,一些区域网络容量不会很大,覆盖是主要矛盾,在覆盖区域容量不大的情况下,光纤很难全区域到达,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无线直放站,即使等到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用户达到一定数量后,直放站及干放仍然有一定的用途。在城区高话务地区,直放站可在适当区域进行网优;在中小型室内分布系统,直放站可以作为理想的信号源设备。在进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时,干放也不可或缺,干放可对信号源信号进行延伸放大。等到3G网络进入大规模发展,也需要进行边际网的建设,包括农村、山区、交通道路等地域。相对而言,建设边际网需要更多的直放站。
  回顾我国TD-SCDMA直放站设备的发展历程,TD-SCDMA直放站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成熟的,人们对于TD-SCDMA直放站的认识也是逐步提升,设备的可用性、稳定性等方面日益改良,通过测试, TD-SCDMA直放站基本可以满足要求,并能很好地用于实际的网络中,通过各方努力,已有多种适应不同场所的直放站应用的方案。TD-SCDMA直放站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也离不开我国通信生产技术长足发展,特别是有赖于TD-SCDMA系统技术和直放站技术的飞速发展。
责任编辑:李哲
&关于&TD 宏基站&相关报道
请您输入您要使用的昵称:
&&留言仅代表个人观点,请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网络通信专题
频道热文排行
/*250*250,创建于*/ var cpro_id = 'u663572';
网站合作、内容监督、商务咨询、投诉建议:010-
Copyright © 2000--
硅谷动力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88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0db噪音多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