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的住宿条件怎么样?床是什么样的?房间有插头吗?每人一张桌子坐6人吗?怎么吃饭的?怎么洗澡的?

学生带床书桌1个回答伏特加_0175
带书桌的学生床报价为:¥,运用红色与蓝色结合设计,体现出儿童的活泼可爱。利用衣柜、书桌、床一体化设计的床组合,节约空间且整体美观,再搭配收纳柜和转角地柜,增加了房间的收纳功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以上价格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7个回答q3764601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西昊 生活诚品 童舒房 佳蓓儿 康朴乐 这几个牌子都挺不错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有助于您
4个回答红尘一滴水abc
西昊家的儿童学习桌设计是比较人性化的,可以随着孩子长大来调节高度,能做到这一点,就不怕浪费了,家里大人小孩都可以用,价格现在市面上一般在一千多一点。
1个回答樱花Oq81
学生书桌电脑桌该选购看看桌子的材质,和死角有没有坏点,都仔细检查一下,应该买实木的,环保的,健康的。 有的是新型设计的,不妨参考一下。只是提个建议,书房不要搞太慢,东西越少,注意力越能集中~ 摆放方式取决于个人喜好,这个还是不要听别人的。 建议增加软性隔断,坐下之后目之所及东西越少越好
3个回答吴吴丫头
个人觉得学生带飞迪手表比较合适,价格实惠,质量硬配。学生应该拥有手表,并不是为了看时间,只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服装的完美搭配,彰显你不一样的个性。男生戴上手表,显得稳重,女生戴上手表,显得更加文艺。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3个回答风遁改oU
买个质量不错的电脑桌椅价格应该在400-500元。买电脑桌凳一定要让孩子亲自去感受一下,看坐起来趴着会不会舒服,一定要适合孩子,同时对孩子的坐姿也有积极影响。
3个回答李先生_4938
学生宿舍电脑桌价格详情如下:
1、广州市浚邦家具有限公司,报价:600元
2、佛山市禅城区鑫铭五金家具厂,报价:500元
3、淄博东阳家具有限公司,报价:980元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
价格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3个回答望夜者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如果您想买可以折叠的简易的小桌子几十块就能买到了,如果您想买实木的学生小桌椅要一两百块钱,具体的还是看您需要买哪种了。
3个回答就看他哭
你好,这样子的话你可以试试看下面的方法介绍
创想是中国学习桌的第一个品牌。
1997年孟凡刚先生发明了(创想)学习桌,原名叫书桌和读写桌。由于卖点好,筹划好,创想招商成功了。但是创想专利申请不当,接着众多厂家跟仿,创新内容不多,没有突破性的功能出现。学习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除了外观变了漂亮一点外,两个关键功能----高度调节和固定斜面,仍然没有什么改变,高度调节的3.2厘米档距还是一样的,没有缩小,大多数固定斜面只是从15度变成了12度,总的来说,实质性的东西始终没有革新,大家的“优点”类似,“缺点”也都类似,严重地模仿导致了大家的功能不是大同小异,而是一模一样。
6个回答彼岸的下雨天
屏风办公桌的价格比较多,看你的需求了。有的配置,工艺好点,有的是一般用。一般来说你要对自身的需求有一个认识。使用年限,希望的实用性,美观性。对售后质保的要求等。--和源办公桌品牌
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秒以后自动返回&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cec9934099bbd_b.jpg& data-rawwidth=&1214& data-rawheight=&8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cec9934099bbd_r.jpg&&&/figure&&p&最近几个月看了不少书,觉得有几本甚是不错,如干货满满的《编程风格》,概念普及中的《Serverless架构:无服务器单页应用开发》。便撰文一篇,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几本书。&/p&&p&推荐的这几本书,都是一些系统性思考的书籍。因此,形如《深入理解 ES6》这种偏向于技术细节的书,建议大家按自己的需要去阅读。&/p&&p&&br&&/p&&h2&干货推荐:《编程风格》&/h2&&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9e3abc7a7cacde68c979d9ad171437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9e3abc7a7cacde68c979d9ad1714379_r.jpg&&&/figure&&p&&br&&/p&&p&《编程风格:好代码的逻辑》 是我在最近看的一本书,这本书蛮有意思的。它让我联想起了 GoF 的《设计模式》,只是《设计模式》一书多以 C++ 以例,并且对新手来说过于抽象。好了,扯远了。 GoF 总结出了 23 种设计模式,这些设计模式都会在日常的代码设计中体现。而《编程风格:好代码的逻辑》一书,则更侧重于讲述在代码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思想。&/p&&p&如果让我们对这些编程概念应用,进行一个按层级的划分,从顶层到底层应该类似于(按个人理解):&/p&&p&&b&DDD -& 微服务 -& 应用架构 -& 设计模式 -& 编程风格 -& 算法与数据结构&/b&&/p&&p&按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书中的编程风格很有意思,在某些地方与设计模式重合,在哪些地方又偏向于代码实现设计。&/p&&p&这本书使用的是 Python 语言,书中的内容是:&b&以 33 种代码风格来实现一个业务功能&/b&,即词频统计。这就好比是,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题下去了,然后 33 个人交出了不同的答案。两三年前,当我开始阅读公司面试的代码作业,总会看到一些新奇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每每如此,总会感慨一下,为什么我想不到这个方法。&/p&&p&因此,这就是这本书的可贵之处:&b&一个功能的 33 种实现&/b&。如书开头的时候,是以早期资源受限(内存)的风格讲起,在今天多数时候我们并不会考虑内存问题。随后,又介绍了 Forth 风格的词频统计算法,即以堆、栈的形式来进行计算。一步步按不同的风格演示,直至越来越高级的 MapReduce、MVC 风格、RESTful 风格。&/p&&p&尽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是一本非常有&b&价值&/b&的书,不能帮助你完成工作。但是,它是启发我们进行更多的代码级思考。&/p&&p&&br&&/p&&h2&干货推荐:《JavaScript 框架设计 第2版》&/h2&&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2c4c7ad3b2c4fc301f930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2c4c7ad3b2c4fc301f9302_r.jpg&&&/figure&&p&&br&&/p&&p&如果你是一个工作 1~2 年的前端工程师,那么相信在完成工作方面,你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正在琢磨怎么深入前端领域(又或者,开源、KPI、升职加薪),那么你可以试试阅读这本书。&/p&&p&记得我刚工作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本书的第 1 版,于是自己就去造一些前端的轮子,即多年前的 Lettuce。与阅读开源软件相比来源,自己去造一个相似的轮子,是一个更有效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会去剖析一些现有的轮子,从中 GET 到一些新的技能。&/p&&p&而与上本书相比,《JavaScript 框架设计 第2版》与时俱进地添加了更多的东西。在上一版的时候,诸如 class、选择器等等的东西保留了下来,又增加了一些诸如 React、Virtual DOM,以及作者的 Avalon 等等的内容。这些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框架背后的思考,能帮助我们造出更好的轮子。&/p&&p&&br&&/p&&h2&概念推荐:《Serverless 架构:无服务器单页应用开发》&/h2&&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ed1ab22ce08d701fc81ee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ed1ab22ce08d701fc81ee5_r.jpg&&&/figure&&p&&br&&/p&&p&(PS:如标题所说,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概念,就来看看吧)&/p&&p&作为一个程序员,你可能会时常想着自己做一个产品。而如果你只是一个前端工程师,那么你可能会对后端感到一丝丝恐惧。这个时候,你不妨试一试 Serverless,即:&b&你的后台运行在 Web 服务之上,而不是 Web 服务器&/b&。&/p&&p&传统的后台,我们需要自己登录到服务器,然后部署上我们的应用。因此,我们要关心的不仅仅是应用本身,还有服务器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服务等等,以及数据库和系统的可扩展性。而 Serverless 则是,我们使用 Lambda 服务编写一些业务逻辑,并设置好数据库、认证授权、日志等等的一系列服务,那么我们再去完成前台部分的逻辑即可。&/p&&p&这本书主要是以云计算的老大 AWS 而介绍的,这本书可以让你对未来有一些更好的看法,尝试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当然了,你最好有要一个 AWS 账户,AWS 提供一年的免费试用,前提是你有 VISA 账户。&/p&&p&&br&&/p&&h2&概念推荐:《 Spring Cloud 与 Docker 微服务架构实战》&/h2&&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0a9fb38bc3ae8c3b3190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0a9fb38bc3ae8c3b3190_r.jpg&&&/figure&&p&&br&&/p&&p&(PS:如标题所说,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概念,就来看看吧)&/p&&p&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是,这本书的一些内容和我们公司之间的 workshop 有很多的内容是重合的。这是一本&b&写给新手&/b&看的微服务书籍,建议有经验的读者就不要考虑了,网上的资料有很多。当然如果你有钱,又没有时间,那么你就可以买、买、买。&/p&&p&毕竟这是一本主要以介绍 Spring Cloud 为主的书,而不是一本介绍微服务的书。因此,只是实践 Spring Cloud 或者理解概念,那么这本书相当的不错。&/p&&p&&br&&/p&&h2&概念推荐:《 Cloud Native Go: 构建基于 Go 和 React 的云原生Web应用与微服务》&/h2&&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6eba53daea5efa4ff2ed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6eba53daea5efa4ff2edd_r.jpg&&&/figure&&p&&br&&/p&&p&(PS:如标题所说,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概念,就来看看吧)&/p&&p&听闻公司在推荐学习 Cloud Native,吓得我去买了本 Cloud Native 书,然后我就后悔了:Cloud Native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b&是一些最佳实践的合集&/b&——微服务、DevOps、持续交付等等。&/p&&p&同样的,这也是一本概念性 + 实战的书籍,只是用的是 Go 语言,不过只有最后一章讲到 React。因此,建议 1~2 年经验的开发者可以试试,如果是多年经验的,那么建议阅读《十二要素方法》。&/p&&p&&br&&/p&&h2&无理由推荐:《拍出绝世美姿》&/h2&&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b1aa87dc82_b.jpg&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3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b1aa87dc82_r.jpg&&&/figure&&p&&br&&/p&&p&下个月就是国庆节了。&/p&&p&如果你有女朋友的话,那么你一定需要这本书。&/p&&p&如果你没有女朋友的话,那么你更需要这本书。&/p&&p&啊哈哈~~,论怎么出去勾搭妹子。&/p&&p&&br&&/p&&p&怎样,来份关注?&/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ff611f254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p&
最近几个月看了不少书,觉得有几本甚是不错,如干货满满的《编程风格》,概念普及中的《Serverless架构:无服务器单页应用开发》。便撰文一篇,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几本书。推荐的这几本书,都是一些系统性思考的书籍。因此,形如《深入理解 ES6》这种偏向于技…
看了几位的回答,感觉都没讲到点子上。&br&我们先来看看电容C乘以电阻R等于什么:&br&&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CR%3D%5Cfrac%7BQ%7D%7BU%7D+%5Ctimes+%5Cfrac%7BU%7D%7BI%7D+%3D%5Cfrac%7BIt%7D%7BU%7D+%5Ctimes+%5Cfrac%7BU%7D%7BI%7D+%3Dt& alt=&CR=\frac{Q}{U} \times \frac{U}{I} =\frac{It}{U} \times \frac{U}{I} =t& eeimg=&1&&&br&也就是说,电容与电阻的乘积是时间。&br&对于稳压电源的滤波电容来说,有如下关系式:&br&&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t_%7Bk%7D+%3DCR_%7BL%7D+%5Cgeq+%283%5Csim+5%29%5Cfrac%7BT%7D%7B2%7D+%5CRightarrow+C%5Cgeq+%5Cfrac%7B5TI_%7BL%7D+%7D%7B2U_%7BL%7D+%7D+& alt=&t_{k} =CR_{L} \geq (3\sim 5)\frac{T}{2} \Rightarrow C\geq \frac{5TI_{L} }{2U_{L} } & eeimg=&1&&&br&在这个式子中,&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R_%7BL%7D+& alt=&R_{L} & eeimg=&1&&是等效负载电阻,它近似等于输出电压&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U_%7BL%7D+& alt=&U_{L} & eeimg=&1&&除以输出电流&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I_%7BL%7D+& alt=&I_{L} & eeimg=&1&&;T是工频周期,其值为0.02s,C就是滤波电容。&br&设输出电压为15V,输出电流为500mA,代入上式,得到:&br&&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C%5Cgeq+%5Cfrac%7B5%5Ctimes+0.02%5Ctimes+0.5%7D%7B2%5Ctimes+15%7D+%5Capprox+1.67%5Ctimes+10%5E%7B-3+%7D+F& alt=&C\geq \frac{5\times 0.02\times 0.5}{2\times 15} \approx 1.67\times 10^{-3 } F& eeimg=&1&&&br&也即滤波电容为1670微法,取为标称值2000微法。&br&这就是串联稳压电源滤波电容的计算方法。&br&======================&br&看了评论区的内容,我来解释一下3到5倍T/2是怎么来的。&br&我们看下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dec4e69d2fddc909ecae_b.jpg& data-rawwidth=&752& data-rawheight=&5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dec4e69d2fddc909ecae_r.jpg&&&/figure&图3是完整的串联稳压电路,图4是将调整电路给忽略掉,并且将C2和C1合并为C的电路。之所以如此合并,是因为计算滤波电容时考虑的是总体的等效负载电阻。&br&再看下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09f42e0e9b945f588db0c79_b.jpg& data-rawwidth=&551& data-rawheight=&4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09f42e0e9b945f588db0c79_r.jpg&&&/figure&这是整流后的电压,注意到脉动直流的脉动周期是10毫秒,其实就是半个工频周期。&br&从图4可以看出,电容C和负载电阻RL构成了积分电路。因为充电曲线相对放电曲线要短,故电容C上的电压变化周期可按放电曲线考虑:&br&&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U_%7BC%7D+%3DU_%7BF%7D+e%5E%7B-%5Cfrac%7Bt%7D%7B%5Ctau+%7D+%7D+%3DU_%7BF%7D+e%5E%7B-%5Cfrac%7Bt%7D%7BR_%7BL%7D++C%7D+%7D+& alt=&U_{C} =U_{F} e^{-\frac{t}{\tau } } =U_{F} e^{-\frac{t}{R_{L}
C} } & eeimg=&1&&&br&我们知道,当时间t=(3~5)&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5Ctau+& alt=&\tau & eeimg=&1&&的时间内,电容上的电压基本放完。例如上式中,当取&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t%3D3%5Ctau+& alt=&t=3\tau & eeimg=&1&&和&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t%3D5%5Ctau+& alt=&t=5\tau & eeimg=&1&&时,有:&br&&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U_%7BC%7D+%3DU_%7BF%7D+e%5E%7B-%5Cfrac%7B3%5Ctau+%7D%7B%5Ctau+%7D+%7D+%3DU_%7BF%7De+%5E%7B-3%7D+%5Capprox+0.050U_%7BF%7D+& alt=&U_{C} =U_{F} e^{-\frac{3\tau }{\tau } } =U_{F}e ^{-3} \approx 0.050U_{F} & eeimg=&1&&&br&&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U_%7BC%7D+%3DU_%7BF%7D+e%5E%7B-%5Cfrac%7B5%5Ctau+%7D%7B%5Ctau+%7D+%7D+%3DU_%7BF%7De+%5E%7B-5%7D+%5Capprox+6.74%5Ctimes+10%5E%7B-3%7D+U_%7BF%7D+& alt=&U_{C} =U_{F} e^{-\frac{5\tau }{\tau } } =U_{F}e ^{-5} \approx 6.74\times 10^{-3} U_{F} & eeimg=&1&&&br&我们取时间t=T/2,这里的T就是工频周波20毫秒,半个周波即为T/2=10ms。再由此推得滤波电容的计算式:&br&&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C%5Cgeq+%5Cfrac%7B5TI_%7BL%7D+%7D%7B2U_%7BL%7D+%7D+& alt=&C\geq \frac{5TI_{L} }{2U_{L} } & eeimg=&1&&&br&这个式子,在模电的串联型稳压电源的计算中肯定有,只需要大家自己去查阅一下就可以了。&br&我们从这个式子中可以看出,滤波电容的容量与电源的输出电流成正比,与输出电压成反比。输出电压越高,滤波电容的取值反而会降低。&br&&b&另外,我们注意到滤波电容有两个,分别位于整流桥的输出端和调整管射极输出端。因此计算得到的滤波电容值也要按两部分来分配。一般地,整流桥输出端的滤波电容值略大,或者取两只滤波电容等值。但总的原则是:两只滤波电容值的和等于计算值即可。&/b&&br&&b&参考书是:任何一本《模拟电子技术》教材。&/b&&br&&b&评论区中说参考《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是不对的,开关电源配套的滤波电容其计算方法与串联型稳压电源滤波电容的计算方法不同。两者的频率相差较大,后者为工频。&br&&/b&============&br&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理解电路分析的结论是多么重要。&br&电路分析会在不经意间冒出来考验我们的灵活运用能力。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这已经成为常态了。
看了几位的回答,感觉都没讲到点子上。 我们先来看看电容C乘以电阻R等于什么: CR=\frac{Q}{U} \times \frac{U}{I} =\frac{It}{U} \times \frac{U}{I} =t 也就是说,电容与电阻的乘积是时间。 对于稳压电源的滤波电容来说,有如下关系式: t_{k} =CR_{L} \g…
确实不够,而且差的很远。&br&最近比较闲,干脆长篇大论一番得了!&br&&br&04/29 更新了一些引力波起源的内容和一些探测器图片。&br&=====================================&br&分为以下几个部分:&br&0. Prelude&br&1. 高能中微子&br&2. 引力波&br&3. 多波段天文&br&4. 多信使天文台网络,AMON (Astrophysical Multimessenger Observatory Network)&br&&br&&br&&b&0. Prelude&/b&&br&&br&感觉天体物理的发展方向将是the conjunction of mutimessenger signals. 将来天文学的研究将不仅仅依赖于电磁波的观测,同时高能中微子,引力波也将要被用来研究天体物理过程和天文现象。目前来说,与电磁波的多波段观测相比,高能中微子的观测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至于引力波的观测,今年二月份LIGO才首次宣布直接探测到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事件(PRL 116, 061102)。&br&&br&尽管引力波和高能中微子的观测刚刚起步,但是这些里程碑式的进展却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一些高能过程的认识,比如,2012年IceCube团队发现了能量高达2PeV(&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2%5Ctimes10%5E%7B15%7D& alt=&2\times10^{15}& eeimg=&1&&electronvolt)的中微子(arxiv: ),这个中微子所携带的能量比地球上大型强子对撞机所产生的高能质子还要高300倍,如此高的能量应来自于高能宇宙线的碰撞过程. 在另一方面,LIGO探测到的引力波其频率范围在&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35-250%5Crm+Hz& alt=&35-250\rm Hz& eeimg=&1&&之间,引力波张力幅(我也不知道怎么翻译比较好,英文Gravitational-Wave Strain,其实是黎曼度规相对于平直时空的一阶微扰) 达到&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10%5E%7B-21%7D& alt=&10^{-21}& eeimg=&1&&,其波形符合双黑洞的绕转、并合和ringdown过程,信号的置信度达到了&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5.1%5Csigma& alt=&5.1\sigma& eeimg=&1&&。这一发现证实了存在质量高达30个太阳质量的恒星级黑洞,并且我们可以在Hubble时间内观测到这种现象。&br&&br&每当一种新的观测手段的出现,我们总能得到令人振奋的发现。&br&&br&&br&&b&1. 高能中微子&/b&&br&&br&目前,IceCube是天体物理高能中微子的主要探测器,它位于Amundsen-Scott南极站,是一个体积达立方千米的中微子探测器,深达冰下2500m. IceCube利用高能中微子与冰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的切伦科夫辐射来探测中微子能量和方向。&br&&b&IceCube的结构:&/b&&br&冰下数字光学模块,digital optical modules (DOMs),共有5160个。每个光学模块上有一个10英尺的光电倍增管。光学模块悬附在与冰面垂直的“悬线(String)”上,分布在冰下1450m到2450m之间。所有的悬线都部署在一个正六边形之中,每个悬线之间间隔为125m同时每个悬线悬挂60个光学模块,光学模块的垂直间隔大约17m. 中心区域的悬线更加紧凑,水平间隔缩短到70m,垂直间隔缩短到7m。这种分布将探测器的能量阈值降低到10GeV,将有可能研究中微子振荡。&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1eeacdef5db856_b.pn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eeacdef5db856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ec313d46fec646f1b372b5_b.png& data-rawwidth=&1224& data-rawheight=&12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ec313d46fec646f1b372b5_r.png&&&/figure&(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icecube.wisc.edu/science/icecube/detecto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etector&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对于天文学,&/b&IceCube对于高能中微子的观测可以用于研究宇宙线的起源和加速机制。IceCube高能中微子只能产生于强子参与的相互作用,因此相关的天体可能是黑洞和中子星。这样,相关的研究将有可能揭露新的天体物理的源或者为现有天体的物理过程提供一个更新的认识。下图为三年的IceCube中微子事件在银道坐标系中的分布,高纬度点源的存在说明了这些源分布在河外(不然的话应该集中在银道面上)。&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6ee0b39a80e4ebeac949066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ee0b39a80e4ebeac949066_r.jpg&&&/figure&(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icecube.wisc.edu/news/view/22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 growing astrophysical neutrino signal in IceCube now features a 2-PeV neutrino&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同时这种各项同性的分布暗示了与Fermi观测的Isotropic gamma-ray background(IGRB)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用来约束彼此的起源,这也是多信使天文学的一个具体的例子。&br&&br&举一个我正在做的例子吧!&br&&br&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研究IceCube高能中微子和IGRB的起源。下图为Fermi 研究团队得到的IGRB的Flux,其中较为明显的阴影区域就表示扣除了点源之外的各向同性的成分(Ackermann, M, 2015, ApJ 799:86)
&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9e77fdc9bfc07d830b086_b.png& data-rawwidth=&1354& data-rawheight=&12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e77fdc9bfc07d830b086_r.png&&&/figure&&br&然后与IceCube的TeV中微子观测数据放到一块得到&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2e43e31e3b0dd23f630d_b.png& data-rawwidth=&1570& data-rawheight=&12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7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2e43e31e3b0dd23f630d_r.png&&&/figure&(来自我的毕业论文,in preparation)&br&&br&可以看出这两种各项同性的成分在流量上是可比拟的。实际上,在我的这个题目研究的是恒星形成星系SFG和星暴星系SBG中超新星(supernovae,SNe)和更高能的对应体HNe(hypernovae)的贡献。&br&&br&通过第一级Fermi激波加速的宇宙线(主要是质子)与星系中的气体、星系团之间的介质发生pp碰撞产生&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5Cpi& alt=&\pi& eeimg=&1&&介子,然后衰变产生gamma光子的同时产生中微子。gamma辐射经过宇宙学距离之后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和红外星光背景(EBL)发生双光子湮灭,在高能段产生一个cutoff,同时湮灭产生的正负电子对与CMB-EBL发生逆康普顿散射,产生EM cascade导致在gamma-ray低能段流量增加。我的工作便是在宇宙学时间上模拟这一系列过程,下面便是一个实例,这里不再深入地探讨了。&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25f3b27b1b085c41c7d754061bee42f8_b.png& data-rawwidth=&1610& data-rawheight=&12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1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25f3b27b1b085c41c7d754061bee42f8_r.png&&&/figure&&br&(来自我的毕业论文,in preparation)&br&&br&通过这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IceCube的中微子数据确实能够为天文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相信以后也会有更多有趣的科学。&br&&br&现在呢,IceCube可能将要迎来一个新的升级(希望能申到钱啊!),PINGU,在IceCube的底部一个更小的区域将光学模块加密,这样便可以提高能量分辨率,同时降低能量阈值。也许将来IceCube将可以用来探测低至MeV量级的中微子,同时可能会用来研究中微子的震荡,探测中微子参数(CP破坏相角、混合角、质量平方差、绝对质量 etc)&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281d1b3d269df60ae7bd6e_b.png& data-rawwidth=&1318& data-rawheight=&10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1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281d1b3d269df60ae7bd6e_r.png&&&/figure&&br&(来自:&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icecube.wisc.edu/science/beyon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eyond IceCube&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在今年的4月17号到18号,我参加了在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JUNO中微子天文和天体物理研讨会。中国也将要建设中微子探测器用于研究天体物理中微子和中微子物理。会上了解到,江门中微子探测器(JUNO,Jiangmen Underground Neutrino Observatory)的基础设施预计年完成,2020年便可以采集数据。相信到时候会有更加令人振奋的发现!(那时候PhD预计快要毕业啦 !!)&br&&br&&b&2. 引力波&/b&&br&&br&目前用于探测引力波主要探测器有advanced LIGO (aLIGO, in USA), aVirgo (in Italy), 将来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器有欧空局的eLISA(Evolved 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 中国的天琴(TianQin)和欧洲的地基探测器Einstein Telescope. &br&&br&Einstein Telescop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62e356c9d7422efb68bfcad_b.jp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5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62e356c9d7422efb68bfcad_r.jpg&&&/figur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Einstein_Telescop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instein Telescope&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空间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9adb4bab34fed233b7b43b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11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9adb4bab34fed233b7b43b_r.jpg&&&/figur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Evolved_Laser_Interferometer_Space_Antenn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volved 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引力波源&/b&&br&&br&&br&从场方程可以解出,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质量”所产生的引力波辐射张力幅,也就是aLIGO观测得到的&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h& alt=&h& eeimg=&1&&,正比于质量四极矩对于时间的二阶微分。也就是说,一个旋转的完美球体是不会产生引力波辐射的,因为偶极矩、四极矩描述了物体(或者说是质量系统)对于完美球体的偏离。同时质量的偶极矩一般不会影响引力效果,但是四极矩会产生一些运动学上的效应。即使在经典牛顿力学框架下,天体的质量四极矩会带来一个引力势的修正项,进一步导致行星产生进动(这一点已经被水星进动证实,因为太阳是有一定扁率的椭球形状,会有一个四极修正项。)这样,椭球形状的非匀速自转的天体可以产生引力波辐射,致密天体的吸积过程、双星、天体的塌缩等过程也会产生引力波辐射,但是其频率分布可能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b&由于引力波的辐射,系统的能量损失率正比于&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1%2Fc%0A& alt=&1/c
& eeimg=&1&&的五次方,因此引力辐射导致天体的并合应该是相当缓慢的。但是,LIGO的这次引力波事件说明了这种效应是可以在宇宙学时间内看得到的。这确实是一个很令人激动的发现!&/b&&br&&br&&br&另外一个各种探测器相互竞争的目标就是宇宙的原初引力波,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宇宙最初的形态和演化。&br&&br&&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e3cbf0149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e3cbf0149_r.jpg&&&/figure&(&/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Gravitational_wav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ravitational wave&i class=&icon-external&&&/i&&/a&&b&)&/b&&br&&br&注:eLISA前名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 (LISA)&br&&br&下面的一张图给出了不同波段不同探测器的灵敏度&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a190e6b356f606fbf91d97_b.png& data-rawwidth=&1622& data-rawheight=&10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a190e6b356f606fbf91d97_r.png&&&/figure&(arxiv )&br&&br&能够探测得到的信号强度应该在噪声曲线之上。比如今年探测到的引力波事件GW150914,的信号落在aLIGO噪声曲线之上。可以看出将来的探测器的灵敏度将会有很大的提高,有望探测到来自超新星,类星体的信号。&br&&br&同时,如果在更高频率上提高灵敏度,则有可能探测得到低质量黑洞并合,黑洞中子星并合,中子星中子星并合,乃至大质量恒星塌缩的&b&全程(从绕转到并合到ringdown)&/b&的引力波信号, 计算结果见下图。(S. Kobayashi & P. Meszaros, 2003,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iopscience.iop.org/arti&/span&&span class=&invisible&&cle/10./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2.1. 双中子星并合(Double Neutron Stars)&br&虚线:噪声曲线&br&黑线:螺旋环绕&br&点虚线:并合过程&br&圆圈:并合成一条bar&br&尖峰:ringdown&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84d4ca9c6b5a57bcdf93b_b.png& data-rawwidth=&1294& data-rawheight=&10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9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c84d4ca9c6b5a57bcdf93b_r.png&&&/figure&&br&2.2. 黑洞-中子星&br&细线:&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d%3D170%7B%5Crm+Mpc%7D%2C+m_1%3D3M_%5Codot%2C+m_2%3D1%2C4M_%5Codot& alt=&d=170{\rm Mpc}, m_1=3M_\odot, m_2=1,4M_\odot& eeimg=&1&&&br&粗线:&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d%3D280%7B%5Crm+Mpc%7D%2C+m_1%3D12M_%5Codot%2C+m_2%3D1%2C4M_%5Codot& alt=&d=280{\rm Mpc}, m_1=12M_\odot, m_2=1,4M_\odot& eeimg=&1&&&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c3e356eb618da36995fa6_b.png& data-rawwidth=&1304& data-rawheight=&10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0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c3e356eb618da36995fa6_r.png&&&/figure&&br&&br&这篇文章还计算了大质量恒星塌缩、黑洞-白矮星的引力波辐射。&br&这些源就是,灵敏度达到了就有可能看到,灵敏度达不到,信号只能被埋没到噪声里面!&br&&br&&b&3. 多波段天文&/b&&br&&br&gamma波段知道几个空间望远镜,比如Fermi LAT, Swift, HESS。但是其他波段我也不太熟悉,所以放几张图吧!&br&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oolcosmos.ipac.caltech.edu/cosmic_classroom/multiwavelength_astronomy/multiwavelength_astronom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ol Cosmos&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416af25ec0e30eb573a795c5a01ac6a1_b.png& data-rawwidth=&1508& data-rawheight=&12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16af25ec0e30eb573a795c5a01ac6a1_r.png&&&/figure&&br&多波段观测&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53d4fb112f8_b.png& data-rawwidth=&1476& data-rawheight=&9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7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53d4fb112f8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87cd31ace71cc09aa0cb_b.png& data-rawwidth=&1490& data-rawheight=&12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87cd31ace71cc09aa0cb_r.png&&&/figure&&br&&br&&br&&b&4. 多信使天文台网络,AMON (Astrophysical Multimessenger Observatory Network)&/b&&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amon.gravity.psu.edu/index.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strophysical Multimessenger Observatory Network&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b88ea0c2af_b.jpg& data-rawwidth=&1444& data-rawheight=&8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b88ea0c2af_r.jpg&&&/figure&&br&&br&Penn State物理系和天文系正在联合搞的一个项目,目的是联合多种信使(光子,宇宙线,中微子,引力波)的天文台建立一个共享、联合观测、实时联合分析的一个网络。旨在通过同时的观测提高暂现源的灵敏度和观测阈值,对于推定的天体物理源实现快速追踪成像。&br&&br&目前已经有很多天文台加入了这个项目:&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1fff6ade61d87e4bfc5a9_b.png& data-rawwidth=&1174& data-rawheight=&1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1fff6ade61d87e4bfc5a9_r.png&&&/figure&更多介绍:&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47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Astrophysical Multimessenger Observatory Network (AMO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感觉这应该也是以后天文和天体物理发展的一个趋势吧!&br&&br&&b&5. Epilogue&/b&&br&&br&&br&这里简略的叙述了不同形式天文信号的现状以及不远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对于粒子(中微子)天体物理和引力物理很有兴趣(将要去读相关方向的PhD),所以在这两个方面说得比较多。另一方面,最近做的题目和今天所写的比较相关同时听了许多这个方向的报告。所以将报告ppt上的一些内容和我做的一些结果放了上去,希望能够提供一些直观的例子。&br&&br&在写的过程中有些不太确定的地方又重新查阅了相关的网站和文章,但是难免会有遗漏和不当的地方,欢迎补充和指正!
确实不够,而且差的很远。 最近比较闲,干脆长篇大论一番得了! 04/29 更新了一些引力波起源的内容和一些探测器图片。 ===================================== 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0. Prelude 1. 高能中微子 2. 引力…
我们来看下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846ab16f16dbb1aa906a0bc2c52ed81_b.jpg& data-rawwidth=&561& data-rawheight=&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846ab16f16dbb1aa906a0bc2c52ed81_r.jpg&&&/figure&这是一个居民小区,里面居家很多。因此,在小区内有总配电室和一级配电设备,还有中间的二级配电设备,以及居家楼的电度表箱。电能经过这些环节,最后到我们的住家门口,并且与我们居家内的配电箱相连接,由此完成居家配电工作。&br&下图是小区配电系统的示意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6b118c1c96dcf1e5aaa9607c_b.jpg& data-rawwidth=&1350&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6b118c1c96dcf1e5aaa9607c_r.jpg&&&/figure&这张图比较大,我们来分部分仔细看看:&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876c8fddc3691eda8289a_b.jpg& data-rawwidth=&601&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876c8fddc3691eda8289a_r.jpg&&&/figure&图的左边是一级配电设备。我们看到有变压器T,它的任务是把10kV的中压电压变为400V/230V的低压电压。&br&注意:我们把变压器低压侧的电压400V/230V叫做系统电压,此电压是低压配电系统的最大值。其中400V是三相之间的线电压,而230V是各相对中性线的相电压,它们之间相差1.732倍。&br&一级配电设备又叫做一级低压开关柜,它有进线回路,有系统母线,有许多馈电回路。进线和馈电一般采用三极断路器。&br&&b&请特别注意:&/b&&br&&b&我们发现,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绕组的中性点接地,然后引到一级配电设备的母线上。这种接地被称为工作接地或者系统接地,其目的是建立地电位或者零电位。&/b&&br&&b&从系统接地点引出的导线被称为PEN线,也即零线。三条相线有时也被称为三相火线,三条相线的标记为L1、L2和L3。&/b&&br&&b&根据IEC和国家的相关标准,这样的接地系统被称为TN-C。对应的标准号是:IEC60364-1和GB16895.1。&/b&&br&我们继续看:&br&从一级配电设备的某馈电回路引出一条四芯电缆,将电能送往中间的二级配电设备。&br&为什么会有二级配电设备?其原因是:由于居家楼很多,如果全靠一级配电设备来分配电能,则一级配电设备会很庞大且复杂,所以用二级配电设备来进行二级分配电能。&br&二级配电设备内有进线开关,有母线,还有馈电回路。进线开关采用刀熔开关,馈电回路采用熔断器或者断路器。图示为熔断器。&br&我们看到,图中的右侧由三只熔断器构成馈电回路,将电能输送到居家配电电缆2上。&br&&b&注意:&/b&&br&&b&经过一级配电设备和二级配电设备,由于有配电线路的压降,使得二级配电设备输出的电压降低为380V/220V。这个电压被称为标称电压,是所有居家配电和用电电器的工作电压。&/b&&br&&b&在GB156-2001(标准电压)标准中,有关于系统电压和标称电压的相关规定。&/b&&br&我们继续,看下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84a04ec6a1ef2ee62b51_b.jpg& data-rawwidth=&849& data-rawheight=&6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4a04ec6a1ef2ee62b51_r.jpg&&&/figure&我们看到,来自于二级配电设备的居家配电电缆2的电能被送到左下方的计量电度表箱的入口处。&br&注意,按照国家标准,三条相线的颜色按相序分别是黄绿红,PEN线是蓝色的。&br&假设居家单元楼有6层,每层有2家,于是1层和2层用L1相(A相),3层和4层用L2相(B相),而5层和6层则使用L3相(C相)。从图中可以看到,三相被分别送到12只电度表内,并从电度表中引出到各家的入户处。&br&&b&请特别注意:&/b&&br&&b&我们看到,从居家配电电缆2引出的PEN零线,被送到上图的右侧,与接地扁钢MEB相连接,然后分开为N线和PE线。N线的名称是中性线,而PE线的名称是保护线。从此以后,零线已经不存在了,只有N线和PE线。&/b&&br&&b&这种接地方式被称为保护接地,它的目的就是保护人身安全。&/b&&br&&b&在IEC60364和国家标准GB16895-1中被定义为TN-C-S接地系统。&/b&&br&&b&注意到PE线的颜色是黄绿色的。黄绿色线只能使用于地线,并且在任何电器的内部,以及配电线路中都是如此,这是被IEC60364和GB16895中强制规定的。&/b&&br&我们看到,N线被引到电度表中,最后与相线和PE线一起,被送往各个居家的入户处。见图中的右下方。&br&================&br&从以上描述我们看到了几件事:&br&第一:我们看到了如何从三相电压变换到单相电压的过程,也即380V电压与220V电压的关系。由此回答了题主的问题:如何从三相电压变换为家用电压。&br&相信,题主从此描述中应当得到明确的答案。&br&第二:我们看到了系统的接地方式,包括系统接地和保护接地,并且明确了TN-C接地系统的意义和TN-C-S接地系统的意义;&br&第三:我们看到MEB接地扁钢。事实上,MEB是和建筑物的钢筋网连接在一起的,这样就能确保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保持为地电位。&br&第四:我们看到了各级配电系统的分类和定义。&br&=============&br&最后,我们来看看居家配电系统。&br&下图是我绘制的居家配电系统图。由于此图在知乎上已经解释了N遍,因此忽略释疑:&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9b62cc07f1727eabe3389_b.jpg& data-rawwidth=&1040& data-rawheight=&6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9b62cc07f1727eabe3389_r.jpg&&&/figure&最后,说说居家配电系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br&对于小区配电系统,它是建筑设计院的工程师们设计的,并且由建筑公司和电业公司组建起来,内容包括:电力变压器的安装,中压10kV配电系统和配电柜,低压400V一级配电系统和配电柜,二级配电系统和配电柜,各种电缆的敷设,各个居民楼的电度表箱的安装和接线,还有居家内部的总配电箱的配套和安装工作。&br&换句话说,建筑公司和电业公司完成了从变压器到我们居家入户处的全部配电线路的组建和安装配套工作。&br&居家内部的线路由装修公司完成。有时,根据居家配电系统的要求,会将居家配电箱更换。&br&小区配电系统设计和施工规范是:GB《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此规范系由国家住建部撰写和规定的。&br&==============&br&看到知友们给我发私信想了解本帖中的图与IEC定义的TN-C-S之间的关系,我给大家说说吧:&br&我们来看IEC60364-1中给出的有关TN-C-S的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5feefd43eeb_b.jpg& data-rawwidth=&694&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5feefd43eeb_r.jpg&&&/figure&这张图大家应当不陌生,因为我已经多次引用了。&br&在图的左上方,我们看到了电力变压器的三个低压绕组,以及它们的公共线。我们看到,公共线直接接地。这就是系统接地,也即工作接地。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一条线,被定义为PEN线。&br&这条PEN线就是零线。&br&三条相线L1/L2/L3和PEN一直向右引出,我们看到PEN线第二次接地,图中的英文标明为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点一般安排在一级配电设备的进线回路中。&br&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变压器距离一级配电设备很近,则系统接地和重复接地可以合并,也即取消系统接地,保留重复接地。&br&在上图的中间,我们看到零线PEN开始分开,分开点就在我绘制的电度表箱图中。分开前必须再次重复接地,也即MEB接地点。&br&事实上,PEN线允许多点接地,而且也要求多点接地。多点接地的好处是防止PEN线断裂后断点后部的PEN线会带上较高的电压。这是很必要的,因为居家内各个电器的外壳都与PE线相连,若入户前不再次接地,则一旦入户处PEN线断裂,则家里所有电器的外壳都有可能带电。&br&我们看到,当PEN线分开为N线和PE线后,系统共有5根线,这也是国内把TN-S和TN-C-S的-S部分称呼为三相五线制的原因。&br&当然,我不建议大家使用三相五线制这个称呼。因为所谓线指的是正常运行时必须有电流流过的导线,PE线在正常时是没有电流流过的。因此,TN-S是三相四线制,TN-C和TN-C-S也是三相四线制。&br&题主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图中右半部份的某条相线与PE线及N线构成的组合而已。&br&另外,请大家注意到图中两个负载的N线的接法:&br&中间那个负载,我们看到PEN线首先接到负载的外壳接线端子,然后再引到N线接线端子,由此体现出PEN线也即零线的功能中保护优先;右边的那个负载比较清楚,三条相线、N线和PE线分别接入负载。当然对于单相负载来说,例如家里的电冰箱和空调,只是取用了三条相线中的一条而已。
我们来看下图: 这是一个居民小区,里面居家很多。因此,在小区内有总配电室和一级配电设备,还有中间的二级配电设备,以及居家楼的电度表箱。电能经过这些环节,最后到我们的住家门口,并且与我们居家内的配电箱相连接,由此完成居家配电工作。 下图是小区…
更新:由于原答案已经写了一年了,里面有一些东西现在已经不适用了,再加上最近私信问我电脑相关事宜的人比较多,于是我准备写一个关于推荐电脑的系列,推荐一些型号,放在专栏里,大家有需要可以看看,会持续更新。现在是超极本篇。&br&&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zhaiyu& class=&internal&&自助选购笔记本教程-----超极本篇(多图) - 荐本小课堂 - 知乎专栏&/a&&br&更新:游戏本篇一 &br&&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自助选购笔记本教程-----游戏本篇一(多图) - 荐本小课堂 - 知乎专栏&/a&&br&写在前面:我作为一个对电脑略懂皮毛的学生,能收到这么多赞实属荣幸,我尽力把这篇文章写得通俗易懂,所以很多方面说得非常不严谨,也欢迎各位指出文章里的错误,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感谢对我指出错误的各位,知乎就是一个不断学习进步的平台嘛。 o(* ̄︶ ̄*)o&br&&br&&br&想转载的标明出处,然后私信通知我一下转载地址就可以了。&br&----------------------------------------------------------------------------------------&br&&b&&u&首先说一件最最重要的事情:小白在没人带领的情况下买电脑一定要索要发票!&/u&&/b&&b&&u&一定要索要发票!&/u&&/b&&u&&b&一定要索要发票!&/b&&/u&(感谢 &a data-hash=&3b15f1e5b6bdc72c2990196dcb834dfb& href=&//www.zhihu.com/people/3b15f1e5b6bdc72c2990196dcb834df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王毅& data-hovercard=&p$b$3b15f1e5b6bdc72c2990196dcb834dfb&&@王毅&/a& 同学提醒)&br&----------------------------------------------------------------------------------------&br&选购电脑这件事,看起来难,实际上很简单,只需要你认识读懂硬件参数,搞清楚需求,就可以在众妹子愁眉不展的时候从天而降,挥一挥衣袖,念一串别人听不懂的参数,推荐一款电脑,装一个大写的逼,不带走一片云彩_(:зゝ∠)_。&br&&p&下面我将着重于笔记本电脑,讲一下勾搭妹子……不是,是选购电脑时的注意事项以及买电脑的误区,科普一下关于电脑硬件的基本知识。&br&&b&&u&一、关于笔记本电脑的硬件参数&/u&&/b&&br&1、CPU(处理器)&br&
关于CPU,大家是了解的最多的,就算不了解的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耳闻,正如你所见,现在的主流笔记本电脑大部分都是采用英特尔的core系列处理器,听到这里你的脑海里有没有浮现出那声“噔,噔噔噔噔”?&/p&&p&
core系列处理器在命名上的规律也很好掌握,i3、i5、i7这是处理器的三个不同型号,&b&性能也随着数的增大而增加&/b&,i3/5/7后面跟的那个字母U/M/H为电压的高低,也就是说&b&U为低压版,M为标压版,H为标压的超高主频版(第一次误写成了高压,感谢 &a data-hash=&28fe059c910430ebee3d8& href=&//www.zhihu.com/people/28fe059c910430ebee3d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菲里克斯& data-hovercard=&p$b$28fe059c910430ebee3d8&&@菲里克斯&/a& 和 &a data-hash=&f0e8ef49ad2b& href=&//www.zhihu.com/people/f0e8ef49ad2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懦弱之伤& data-hovercard=&p$b$f0e8ef49ad2b&&@懦弱之伤&/a& 同学的指正
(っ?Ι`)っ&/b&&b&) &/b&,其他的那些QM、MQ、HQ之类的也就不再详讲,大部分的笔记本处理器还是只分前三种的。&/p&&p&
低压、标压和超高主频的区别一方面在性能上,一方面也在功耗上,比如说游戏本很多采用高性能的H处理器,&b&H是BGA封装的,不可拆卸&/b&(感谢众多知友热心提醒,但是我感觉这句话对选购电脑真的没什么影响啊喂!),而轻薄本,超极本则大部分使用低压U,低压U虽然性能略羸弱但功耗控制较好,发热量也不大,所以近几年的普通笔记本很多都倾向于使用低压处理器。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低压处理器本身便是低功耗,不重性能的一类处理器,&b&所以&/b&&b&低压的i7在一定意义上讲只是鸡肋,虽然挂着i7的名号,但是性能还不及标压的i5&/b&。即低压i7只能说是厂商为迎合消费者心理而生产出的一款产品,说它坑爹也毫不为过,我个人建议大家在购买电脑时尽量避开这个雷区。&br&
除了前面讲的这两类参数外,还有一个部分需要注意,那就是在i3/5/7-和U/M/H之间的这四个数字,这四个数字我们只需看第一个,这第一个数字显示了处理器的新旧,也就是出到了哪一代,现在的处理器已经更新到第六代,也就是6×××,我们买电脑要遵循“&b&买新不买旧&/b&”的原则,能买第六代就不要买第五代,而且五代六代价格&b&不会有太大变化(这是买新不买旧的前提,如果价格差距较大,就要酌情考虑)&/b&,现在市场上搭载第四代处理器的电脑基本都属于清库存的,五代处理器依旧是主流,六代由于发布不久所以只是占一小部分,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p&&p&
举个例子,就我电脑而言,显示core i5-4210U也就代表着我的电脑是第四代的低压i5,这也是去年市场上比较主流的CPU,而今年出的core i5-5200U就是第五代的低压i5。&/p&&p&市场上的酷睿系列除了以上三种,还有core m系列和后缀为Y的超低电压处理器,这类处理器一般用于超薄本和笔记本平板变形本,性能略差,也较小众,不再进行详细讲解。&/p&&p&最后再讲一下除了英特尔以外的其他处理器,也就是AMD所生产的处理器,对于这类处理器,我只有三个字:不要买!包括性能功耗在内的各个方面AMD都与英特尔相差甚远。&/p&&p&在和电脑商打交道的时候,他可能会先跟你说CPU,会跟你说什么四核八核之类的,虽然核很多,听起来也很厉害,但是大部分都是AMD的,&b&而&/b&&b&有些AMD的所谓四核处理器还不如英特尔的双核处理器好&/b&, 所以尽量不要受其误导。&/p&&br&&p&
在电脑城买电脑时先按win徽键+X(win8.1系统前提下),调出菜单,选择设备管理器,然后就可以看包括处理器、显卡在内的多项硬件配置了。&/p&&p&2、GPU(显卡)&br&
显卡是一个电脑玩游戏的基础,&b&显卡的性能强弱直接影响了电脑使用者玩游戏时的流畅度&/b&,不夸张的说,游戏本的价格基本就取决于这一个显卡。显卡又分两种,核芯显卡和独立显卡,下面我将侧重于独立显卡来讲一下这两类显卡的识别和注意事项。&br&⑴核芯显卡&br&
我们主要讲一下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电脑中的核芯显卡。&/p&&p&
核芯显卡基本命名方式是HD+四个数字,一般来讲,越好的处理器所集成的核芯显卡也就越好,例如HD5500,就是五代处理器所集成的其中一个显卡,但是HD5200却是第四代处理器所集成的,所以不能单纯地依靠HD后面的那个数判断是第几代。(感谢
&a data-hash=&6aeb681c7e70c279205baf5c486cf88d& href=&//www.zhihu.com/people/6aeb681c7e70c279205baf5c486cf88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陈卓& data-hovercard=&p$b$6aeb681c7e70c279205baf5c486cf88d&&@陈卓&/a& 同学提醒)由于大部分只搭载核芯显卡的电脑都为注重轻薄的笔记本,所以也就不把游戏性考虑在内了,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b&核芯显卡并不一定比独立显卡弱&/b&,有几款独立显卡打着独显的旗号,性能却十分羸弱,这一点我们稍后再讲。&br&⑵独立显卡&br&
现在市场上笔记本所搭载的独立显卡全都由两家厂商所生产,一家是英伟达,英文名为NVIDIA,另一家是AMD,也就是上面讲CPU时所提到的,和英特尔竞争的那家公司。&/p&&p&不得不说,AMD是一个很值得人尊重的企业,它打破了英特尔和英伟达两家大型硬件供应厂商的垄断,使得现在的硬件在良性竞争中向上发展。&/p&&p&但是,需要注意,尊重是尊重,我们在购买时还是要客观看待使用AMD显卡的笔记本,AMD在桌面端,也就是台式机方面的显卡和英伟达斗得不相上下,但是一旦涉及到移动端笔记本上的显卡,AMD就稍微落后于英伟达了。AMD现在的移动端显卡多为中低端,而在高端显卡方面,AMD是不如英伟达的,最强显卡的座位一直都被英伟达占着。所以我建议,用户在选购高端游戏本时,尽量选使用英伟达显卡的电脑。&br&再分别讲讲两家厂商的显卡命名方式:&br&①英伟达:&br&
英伟达推出的面向主流市场的笔记本显卡是GeForce系列的,以GT开头,后面跟三个数字和M或X和三个数字和M,例如GT720M、GTX860M、GTX980M。&/p&&p&GT或GTX后面跟的第一个数字代表其新旧,也可以单纯地理解为其属于哪一代。由此说来,GT720就是第七代,GTX860是第八代,GTX980也就是第九代。现在的英伟达显卡已经出到第九代,而第十代的命名方式现在还没有确定。&/p&&p&至于GT或GTX后面跟的第二、三两个数字也就代表了其性能,数越大性能也就越强,移动端最大为80。这一点要记清楚,不能因为GT720M看起来比GTX680M的数更大就以为前者的性能更高,事实上后者的性能要远远超过前者。现在的移动端最强显卡是GTX980M,是英伟达第九代的旗舰显卡。(只考虑大众市场,不涉及类似980,990M这种凤毛麟角的存在)&/p&&p&最后一个字母M代表移动端,也就是笔记本显卡。&/p&&p&②AMD:&/p&&p&
全新的AMD移动端显卡分为R5 M200/R7 M200/R9 M200三个系列,也就对应着低中高端的产品。而老款的是以HD开头命名的,现在的电脑很少搭载这款显卡,仅有的那一部分也是老款机型,用户在购买时可以留意避开。因为不推荐用户购买,HD系列就不再详细介绍了。R5/R7/R9这三款显卡的性能也是根据R后面的数字大小决定的,数字越大性能越强,而与英伟达显卡的性能对应排名我们稍后会放图显示。&/p&&p&⑶关于显卡的注意事项:&/p&&p&
第一,首先要说明,&b&独立显卡并不一定比核芯显卡要强&/b&,例如GT610M/710M/810M之类的还不如一些核芯显卡性能好,类似的这种入门显卡也是实体店的奸商最喜欢拿来坑电脑小白的。厂商最喜欢拿“2G独立显卡”之类的话做噱头,大家要注意,&b&2G指的是显存,而显存在显卡性能中所占的地位非常低&/b&,我们看显卡性能是先看显卡核心,也就是型号,比如上面所讲的GTX860M/R5 M200系列都是显卡核心,其次再看流处理器个数、位宽、核心频率、显存这些参数,只要根据我上面讲的那个方法识别,就不需要考虑其他问题了。如果你只是盲从导购,你就会出现以下情况:哎呦我这也是2G显卡,和你的一样呦。。。。。。卧槽为什么玩《求生之路2》还会卡?为什么你的电脑可以玩《GTA5》?&/p&&p&第二,&b&买电脑时需要权衡一下自己的需求&/b&。如果根本不玩游戏,只是平常使用的话那就不需要买搭载独立显卡的电脑了。独立显卡虽然带来了高性能,但也让电脑变得更厚重,而且增加了散热负担,这都是需要考虑进去的。&/p&&p&网上流行一句话:离开需求谈推荐电脑的行为都是耍流氓,这句话很俗但也很正确,买电脑首先要考虑需求,如果你的需求是玩游戏那就买性能高的游戏本,如果你的需求是平常上上网、聊聊天那就买不搭载独显的更轻薄更省电的超极本,如果需求是安全办公那就买带有各种安全配件的商务本,以此类推,不仅仅是显卡,笔记本的其他特性也要考虑进去,这些都需要用户在买电脑之前提前想好。&/p&&p&英伟达和AMD显卡性能对比如下:&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606de54c8548daf142d52a4d0dafd7f0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8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606de54c8548daf142d52a4d0dafd7f0_r.jpg&&&/figure&(图片来自网络)&/p&&p&3、内存&/p&&p&
内存是一个电脑运行速度快慢的决定因素,所以尽量选用大内存的电脑,现在一般标配为4G,在购买时要注意电脑是否预留了第二个内存插槽,如果没有留,倒不如直接买8G内存的版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觉得四年内4G内存是不够用的,如果玩游戏的话甚至8G也是不够的,现在的内存条价格正达到低点,不如早些升级配置,用着还更流畅舒服。&/p&&p&4、硬盘&/p&&p&先说一句:固态大法好啊啊啊(*@ο@*) ~&/p&&p&
硬盘是存储文件和信息的地方,同时也是所谓放系统的地方,所以硬盘的好坏对系统运行速度影响很大。现在的硬盘大致分为三种: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和混合硬盘。&/p&&p&&b&固态硬盘的运行速度和安全性远远超过了机械硬盘&/b&,安全性主要是指其更耐颠簸,不考虑误删文件之类的。可以说有条件就尽量选择固态,因为体验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这么说吧,一个四五千的电脑加上固态硬盘以后,系统流畅速度远远超过了七八千的机械硬盘笔记本。固态硬盘的唯一缺点就是价格昂贵,但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其价格也会随着降低。&/p&&p&混合硬盘,顾名思义就是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的混合体,但是现在的大部分混合硬盘都是喜闻乐见的小容量固态+大容量机械,其速度提升基本看不出来,所以只是噱头。虽然苹果前段时间出了很变态的大容量高速混合硬盘,但是其价格也是很变态的,土豪可以考虑,我们在这里就不推荐了。&/p&&p&5、屏幕&/p&&p&电脑屏幕从分辨率角度来说基本分为768P和1080P两种(不是720P哦_(:зゝ∠)_多谢 &a data-hash=&31d387d099cb691b20addb9dde88be38& href=&//www.zhihu.com/people/31d387d099cb691b20addb9dde88be3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奶油泡芙& data-hovercard=&p$b$31d387d099cb691b20addb9dde88be38&&@奶油泡芙&/a& 同学),搭载2K屏的由于太少而且不太推荐,所以就不再涉及了。768P即的分辨率,1080P即的分辨率,分辨率可以右键桌面选择屏幕分辨率进行查看(win8.1)。&br&
从屏幕材质角度来说屏幕分为IPS屏和TN屏。TN屏可视角度较小,亮度相对较低,但一般看不出区别,其实两者各有优缺点,但是差别都不大,综合来讲IPS屏比较好一点。&/p&&p&
从屏幕表面角度来说分为雾面屏和镜面屏,雾面屏不会反光,感觉就像贴了一层磨砂贴膜一样,而镜面屏会反光,虽然就这么一点区别,但还是比较推荐雾面屏,现在的很多游戏本也都使用的是雾面屏,要注意的是,在给雾面屏贴膜时尽量选择磨砂膜,否则就失去了雾面的效果。&/p&&p&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看配置问题的详细解答,现在是不是感觉自己的胸腔里充满了力量,想马上给别人推荐几款电脑释放一下呢?客官别急,还有几点需要注意。&/p&&p&&u&&b&二、关于电脑的自带系统及软件部分&/b&&/u&&/p&&p&1、自带系统&/p&&p&
关于电脑,无非分两种,自带正版win8系统的自带其他非win系统的,如DOS、Linux,我还是比较推荐前者,当然前提是给不会装机的小白推荐,对于会装系统会激活的用户来说这点可以跳过。&b&如果你的电脑是有正版win8系统的,那请不要在卖电脑处重装其他系统&/b&。尽管电脑城的工作人员跟你说他们老板王八蛋不发工资带着小姨子跑了,现在给你装系统不要钱,不要钱,那你也不要装,虽然win8体验不好,但也是比他们所提供的盗版win7要强得多的。(经 &a data-hash=&a3a5f13d26e6cea4dfb97& href=&//www.zhihu.com/people/a3a5f13d26e6cea4dfb9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廖宇扬& data-hovercard=&p$b$a3a5f13d26e6cea4dfb97&&@廖宇扬&/a& 同学提醒,删去以前错误的那句话,感谢~) &/p&&p&2、自带软件&/p&&p&
有不少人在这点上吃了亏,所以我单独提一下。&/p&&p&
有很多电脑卖家在卖给你电脑时会给你做思想工作,让你安装他们的杀毒软件或者防火墙,而且收费颇高,这类杀软或防火墙一般为厂商出厂时就赠送给卖家的,好坏优劣很难分辨,遇到卖家要让你安装收费软件时,一定要三思而行。&/p&&p&
关于硬件方面我还想再顺便提一提,有的卖家会忽悠你让你加内存,升级处理器,然后给你收取他们口中的“成本价”,对于这一点我建议,在网上选好一个电脑后就不要再变了。卖家都是以利益为目标的,一个内存条原价200,他可能会收你400,他们肯定是要赚取一定的中间价的。&/p&&p&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总之就一句话:&b&擦亮眼睛,谨慎购买&/b&。毕竟每个人的钱都是来之不易的,既然能避免多花钱那又何乐而不为呢?&/p&&p&
硬件软件都看完,还有什么要看的呢,先不要急着释放力量,还有最后一点。&/p&&p&&b&&u&三、关于电脑的性价比&/u&&/b&&/p&&p&
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会很困惑,我们不是一直在讲性价比吗?是的,我们前面都在讲如何提高性价比,可是我现在要说的是,&b&硬件上的性价比和你的使用体验恰恰成反比&/b&。这是一个很浅显易懂的道理,却有很多人做美梦想着花比别人少的钱获得比别人好的体验,一分钱一分货始终是硬道理。所以给别人推荐电脑时要结合他能接受的最低配置,然后在配置和体验上找一个平衡点,再来推荐电脑。&/p&&p&
买电脑始终都是要用的,你不可能一个游戏不玩,也不可能一直都在玩游戏。你可能玩游戏时感觉这电脑玩起来真流畅,关了游戏要打字的时候你又开始骂这电脑的键盘烂,这就是短板,要想获得最好的体验就要避开有短板的电脑。&/p&&p&
一个电脑的价值并不只体现在配置方面,我上面讲的那些只是为了让读者避开一些明显的购机雷区,价格贵的电脑肯定也有其贵的道理,就拿戴尔xps系列来说,动辄上万的价格是由其优秀的设计和外形支撑的。&/p&&p&
还想再啰嗦几句,笔记本电脑的牌子是很重要的,不同的品牌也有其不同的设计特点,这一点主观性很大,我也不进行推荐了,&/p&&p&
有两千多预算的时候,建议你直接加几百块到三千,因为&b&三千元以下的电脑很难满足日常使用&/b&,而且牌子多为一些你没听说过的杂牌厂商。&/p&&p&
有三千多预算的时候,你就可以买一部入门级的电脑了,不经常玩游戏的话,可以选购一些国际厂商的电脑,比如联想、戴尔、华硕、宏碁(qí)、惠普等,毕竟相比之下大厂家的售后较好,品控也较好。但如果你想玩游戏的话,还是要退一步买国产品牌比较好,毕竟能在这个价位做出高配置的厂家也就只有我大神舟了b( ̄▽ ̄)d。&/p&&p&
再往上的价位也就不再说了,相信大家现在已经有了辨别能力了。&/p&&p&
好了,现在回答我,别人找你推荐电脑时你应该先说什么?&/p&&p&
答案是 先问需求是什么,买电脑用来做什么;再问预算多少,想花多少钱;然后问一下喜欢什么牌子,喜欢哪种外形;最后问一下她有没有男朋友_(:зゝ∠)_。&/p&&p&
问完这几个问题后,你就可以看着她的眼睛,深情地说一句:我回去好好给你看看,明天给你答复,等我。&/p&&p&
然后抓紧时间啪叽啪叽跑回去上网查吧,记住呦,要结合我上面讲的那些点。&/p&&p&
据说点赞的人在跑回去的路上都不会被石头绊到。&/p&&p&--------------------------------------------------------------------------------------------&/p&&p&破200赞了,非常感谢大家的收藏和点赞。最近时间较紧,所以可能无法及时回复,还请大家见谅。&/p&&p&推荐PConline上的一篇文章&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iy.pconline.com.cn/cpu/study_cpu/.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30年前竟是一家?Intel/AMD CPU的那些事&i class=&icon-external&&&/i&&/a&,可以让大家对AMD有更深的了解,看看AMD和Intel这一对CP的情感纠葛史。&/p&&p&----------------------------------------------------------------------------------------&/p&&p&破千赞了,再次感谢大家的包容与厚爱。&/p&&p&声明一点:我没有黑AMD的意思,也不是N粉和I粉,桌面端的A卡十分优秀,答主家里的台式机就是用的A卡哦。&/p&&p&&b&以下纯属调侃,各位看官不要当真:&/b&&/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8c9bfbc8bcb8ce1e1e4987e_b.jp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8c9bfbc8bcb8ce1e1e4987e_r.jpg&&&/figure&最后以两张压轴图来回应一下评论里的卡巴笔吧少年
(,,o ? o,,)&/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0ff2dd6ffa581fb8c69752_b.jp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0ff2dd6ffa581fb8c6975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1eac9eb754f2f9bf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1eac9eb754f2f9bf_r.jpg&&&/figure&
更新:由于原答案已经写了一年了,里面有一些东西现在已经不适用了,再加上最近私信问我电脑相关事宜的人比较多,于是我准备写一个关于推荐电脑的系列,推荐一些型号,放在专栏里,大家有需要可以看看,会持续更新。现在是超极本篇。
&p&我来说一个人物吧。
说实话我个人是反对造神的,但是当普通人面对一些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物时,难免会由衷地产生一种钦佩和敬仰。
而我要说的这位先生,又离我们那么近,不像&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战争史上有什么 bug 级的存在? - 眠眠的回答&/a&我这篇答案里提到的霍BUG,是属于古代,只能依靠史书和传说来瞻仰的人物。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时这样现代的、活生生的传奇更加令人觉得不可思议。&/p&&p&好,开始聊聊这位先生。为了保留点神秘感,先不提他的名字。猜到的也不要剧透哦~&/p&&p&他毕业于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他的同窗包括梁思成和孙立人。&/p&&p&毕业后,他赴美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念书。&/p&&p&&b&仅用时三年半时间,就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创造了麻省理工学院当时的记录。&/b&(说实话,在MIT这样可算牛人云集的学校,真不能想象他如何做到的。。&/p&&p&(百度百科里说他花了四年半完成三个学位是有误的,根据宾大官网介绍,应该是三年半。&/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96cb2ab9d6cada_b.png& data-rawwidth=&419& data-rawheight=&14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9&&&/figure&&p&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upenn.edu/almanac/v49/n05/death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9/24/02, Deaths&i class=&icon-external&&&/i&&/a&)&/p&&p&他的两位导师之一,是珀西·布里奇曼(Percy Bridgman),因发明超高压装置和在高压物理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得第四十六届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还参加过曼哈顿计划,和奥本海默、费米等诸位物理界巨头一起研发原子弹。&/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2cfc986b806bca16854fa9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31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figure&&p&他的另一位导师是阿尔弗雷德·怀特海德(Alfred Whitehead),著名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和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巨大进步,是永久性的伟大学术著作之一。同时也创立了20世纪最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过程哲学”的创始人。&/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75d38bcd0dcc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figure&&br&&br&&p&同时,他也是第一位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p&&p&毕业后,他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短暂工作。
1929年归国后,他担任国立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此后又担任过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国立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工学院院长。
1950年,他重新移居美国,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电气学院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p&&p&他在23岁时,就发明了《四次方程通解法》。26岁的时候,他专研”非线性自动控制”,发明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理论。(这个下面再说。。
50岁,他因为对自动控制理论的研究,被IEEE授予了“兰姆”金质奖章(Lamme Medal)。 这个奖的分量就相当于电子领域“诺贝尔”奖。
他后来还获得过的荣誉包括:IEEE金禧奖章(Millennium Jubilee Medal)、IEEE千禧奖章(Millennium Medal),“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金质奖章。说他是IEEE的名人堂成员一点不假。
他还身为第二届中央研究院数理院士,国际无线电工程学会会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终身荣誉会员。&/p&&br&&p&好了,介绍了这么多,大家一定觉得,这位先生是个标标准准的理工男吧。。
而且,即便有这么一大堆专业领域的成就,似乎同样做到这些的中国科学家也不少。
那么,就接下来看他在其他领域都干了些啥。&/p&&br&&p&&b&他还是位诗人。嗯,当然不是那些自诩的诗人。&/b&
人家可是国际诗人大会加冕的桂冠诗人。对了,季羡林也获得过这个称号。&/p&&p&他国学根底深厚,诗词造诣精湛,一生发表散文、小说43篇,作有约八千多首诗歌词曲,出版诗词歌曲集34部。
作品包括包括蕉歌词五百首,蕉舍诗歌一千首,蕉舍旅游三百咏,耄耋集,水木清华,海滨集,海外集,莲歌集,冈陵集,樵歌,潮音集,齐眉集,行云流水,梁溪集,太湖集,松风集,长春集,惠泉集,蕉舍吟草,和梦窗词及其他,和清真词及其他,和淮海词及其他,和渊明诗及其他等等。
他的诗作在海内外享誉甚高,曾被海外学术界和出版物评为20世纪中华民族的大诗人之一。
此外,他在20岁不到时就写出的中篇小说《芝兰与茉莉》,是新文化运动史上,继鲁迅《阿Q正传》之后的第四部中篇小说。&/p&&p&&b&他还是位戏剧家,曾经创办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上海戏剧专科学校。&/b&
嗯,就是后来出了陆毅、李冰冰、佟大为、胡歌、郭冬临、董卿等等数不过来了的艺人的那个学校。
只不过,他写的剧本,参与的对象似乎更牛逼。&/p&&p&1922年,他在《小说月报》发表现代话剧剧本《孤鸿》。这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最早的四幕话剧。
1923年,他编导的话剧《张约翰》在北平公演,梁实秋曾担任剧中角色。
1925年,他编导的话剧《琵琶记》,由闻一多、梁实秋、冰心等加盟在美国波士顿公演。
1925年,他编导了话剧《国殇》。
1938年,国立戏剧学校在重庆公演他的抗战剧《古城烽火》。
1940年他的《岳飞》在重庆隆重公演,随后被改编成京剧和汉剧公演,在东南各地,《岳飞》还被改编为其他地方戏上演。
1990年,他在30年代创作的《白娘娘》终于由自己一手创办的上海戏剧学院搬上了舞台,不久又在新加坡国家剧院公演。
此外,他还出版过《项羽》、《荆轲》、《苏武》、《西施》等历史剧。他也因为对戏剧的成就,而获得过巴西人文学院金奖。&/p&&p&&b&他还是个音乐家,曾经创立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之一——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并担任院长。&/b&
嗯,就是后来出了金铁霖、李双江、关牧村、吕思清、谭盾等等音乐家的那个学校。(对对。。差点忘了还有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33bdd95d9aceed4ea7b487& data-hash=&33bdd95d9aceed4ea7b487& data-hovercard=&p$b$33bdd95d9aceed4ea7b487&&@李如春博士&/a& 。。如春博士求放过。。是小的不严谨。&/p&&p&此外,他还是国立音乐院管弦乐团团长。
他对古典音乐有很深的修养,亲手攻破了许多中国古代乐谱中的疑难。他曾将姜白石的自度曲谱翻成五线谱,在国际上公演。
1940年,学术界以他的三四八频率,作为中国的黄钟标准音。
此外,他还是第一个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翻译成中文的。
1991年,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曾举行他的作品音乐会。
2001年,人民大会堂再次举办他的作品音乐会,江泽民、朱镕基亲自捧场。&/p&&p&&b&他还是个佛学家,他在佛学方面的建树,影响深远。&/b&
他对宗教颇有研究,尤以佛学的造诣最为精深。他一生走遍名山寺院,与许多高僧都有交情。
他曾出版了《禅宗师承记》和《日本禅宗师承记》等专著。
1979年,他以英文巨著《禅史》震撼国际佛学界,赢得了海外该领域学者们的广泛尊重。&/p&&p&&b&最后,他还是个教育家,是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并创建了清华大学电机系、无线电研究所和航空研究所。1944年,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b&
除此之外,他还担任过南昌航空研究所兼任所长,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首任工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民政府抗战时期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
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海峡两岸五所交通大学等十几所院校的名誉教授。
上面提到过的上海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还没算进去。
&b&他以一生所学,勤勤恳恳地传授给后人。&/b&&/p&&br&&p&&b&嗯,这位先生真的是做到了学贯古今,中西合璧。他的一生简直可称为传奇。&/b&&/p&&p&&b&他,就是顾毓琇先生。&/b&&/p&&p&(上面提到的以他名字命名的理论包括:顾氏变数、顾氏图解法、顾氏定则)&/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d5a4efa1486ddfa6ceb_b.jpg& data-rawwidth=&468& data-rawheight=&6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d5a4efa1486ddfa6ce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eac7add76_b.jpg& data-rawwidth=&389& data-rawheight=&58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9&&&/figure&&br&&p&而且重要的是,他的品德也很高尚。他心胸坦荡,淡泊名利。&/p&&p&他的儿子顾慰庆在顾老的追悼会上曾说过:&/p&&blockquote&父亲百年人生,艰难曲折,生活俭朴,不图享受,有点积蓄就用来设奖学金和捐献救灾。他教育子孙发奋图强,自己靠自己,他没有遗产留给我们。父亲留下来的是巨大的精神财富,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它激励我们爱国爱乡、弘扬中华文化。
&/blockquote&&p&顾毓琇日逝世后,遵照其本人的遗愿,顾慰庆代表顾氏家族,将顾老的故居捐献给了无锡市人民政府。&/p&&p&因为学识渊博又充满了人格魅力,他和很多著名人士都是好友,也留下了不少段佳话。
他结识的外国名人就包括:爱因斯坦、泰戈尔、萧伯纳、罗素、罗斯福、丘吉尔。&/p&&p&而中国名人就更多了:&/p&&p&上面提过,他与梁思成是清华同班同学,因此常去梁家就餐并聆听其父亲梁启超的教诲。顾毓琇赴美留学前,梁启超曾专门亲笔书写对联相赠。&/p&&p&他与梁实秋也是同班同学,哥俩还是室友。到了美国波士顿后,两人仍然合租公寓一起住。(真是好基友。。一路跟着梁实秋这吃货,顾毓琇也算有口福啊。。)&/p&&p&他和闻一多也是清华的好哥们。上文也提到过,顾毓琇在波士顿演出话剧《琵琶记》时,闻一多专程从纽约赶去,设计舞美。当时演员的妆容都是闻一多亲自画的,包括冰心、梁实秋以及顾毓琇本人。 闻一多还亲手一笔一笔画出了舞台背景以及一部分戏服。当闻一多被暗杀后,顾毓琇完全不顾自己高官身份,毅然参加老友的追悼会,还亲自发表纪念演讲。&/p&&p&他还参加了五四运动,率领清华的同学上街游行示威,曾为赈灾下乡调查灾情,访贫问苦。1931年,他以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的身份带学生到南京下关车站恭送十九路军到上海,参加一·二八松沪会战。1937年春,他与蒋梦麟、胡适和梅贻琦等教育界名士联合发表声明,要求政府维持国家领土及行政的完整。&/p&&p&时任北大文学院长的胡适,和顾毓琇是深交。而且因为关系太铁了,也只有胡适敢于当面指出顾诗中的不足,把他的作品评判一通。。&/p&&p&吴文藻也是他的大学同学。后来顾毓琇在赴美的客船上结识了冰心,此后冰心常常和顾毓琇在一起研究文学,探讨人生。而经常来顾家串门的吴文藻也因此认识了冰心,一来二去两人就互生情愫,最终结成了相濡以沫的伴侣。(据吴文藻的得意门生费孝通爆料,顾毓琇当年也想追冰心,被领了好人卡。。)&/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8a669e47e3cb429a23138_b.jpg& data-rawwidth=&689& data-rawheight=&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8a669e47e3cb429a23138_r.jpg&&&/figure&&br&&p&因为对艺术的喜爱,顾毓琇与张大千也是好友和好知己。他亲自促成了张大千的敦煌之行。张大千经常在顾家中作画,两人以诗唱和。有一次顾毓琇去巴西探访,时居南美的张大千亲自书写菜单,盛情款待他。&/p&&p&奥巴马钦定的前美国能源部部长,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是顾毓琇亲手推荐进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哦对了,朱棣文他爹朱汝瑾,也是顾毓琇亲自推荐进入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因为朱棣文的外公李书田是顾毓琇的清华同学,当朱棣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朱的母亲李静贞还亲自写信致谢顾老。(信是获奖当晚在斯德哥尔摩的酒店里写的,可以看出对顾老的重视程度。。)&/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eb6aa0e12a86453a0fc_b.jpg& data-rawwidth=&627& data-rawheight=&9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eb6aa0e12a86453a0fc_r.jpg&&&/figure&&p&著名的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也和顾老有过交流。1968年她所写的《留别哈佛》三首七律诗,被抄寄给了远在美国的顾毓琇,顾老很快便作了三首和诗,和吉川幸次郎、周策纵的和诗一道传为佳话。这些诗都被收录进了她在中华书局出版的《迦陵诗词稿》中。&/p&&p&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也是顾毓琇的好友,冯友兰是当时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p&&p&时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和顾毓琇也私交甚密。&/p&&blockquote&1937年9月,清华大学筹划将一些重要图书和科学仪器秘密转移到汉口,顾毓琇和叶企孙共同承担起这一艰难任务。由于担心转移之事暴露,所有迁移必须严格保密,夜半时分,顾毓琇组织得力人员,将书籍和仪器在清华附近的火车站装车,之后向麻省理工大学时的同学平绥铁路局长沈昌求助,这才躲过了日军侦察,将书籍、仪器从北平安然运抵汉口。&/blockquote&&p&(题外话:说到这位叶企孙,也是不为人所知的一个神人。他是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是杨振宁、李政道、王淦昌、赵九章、钱三强等物理大牛的老师。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超过一半是他的学生。他创建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并培养出50多位院士。早在读博士时,他就以论文《普朗克常数的测定》,轰动物理学界。他的导师也是顾毓琇的导师,珀西·布里奇曼。)&/p&&p&工学院院长顾毓琇、文学院院长冯友兰、理学院院长叶企孙和法学院院长陈岱孙,并称为清华四大院长。顾毓琇曾营救过被捕的冯友兰和叶企孙。&/p&&p&好,继续说顾老。为了应对恶化的华北局势,顾毓琇亲自志愿组织了一个由教授和学生参加的团体,负责制造并分发8000具防毒面具,提供给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以供华北地区抵抗日军侵略之用。&/p&&p&顾毓琇当时任职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是蒋介石亲自邀请的。时任教育部部长是陈立夫,蒋需要一名真正懂教育的人来担任次长。顾老原本只想做一个搞教学和研究的教授,然而最终他为全局着想,对前来邀请他上任的张道藩说:“既然处于战争状态,若政府有令,在所不辞。”&/p&&p&顾毓琇的兄弟中,有五个获得过博士称号:
顾毓琦(德国汉堡大学博士)、顾毓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顾毓瑔(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顾毓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顾毓瑞(中国研究院授予名誉博士)。被称为“一门五博士”。&/p&&p&嗯还有,特首董建华他爹董浩云也是顾毓琇的挚友。&/p&&p&马英九他爹马鹤凌,是顾毓琇担任中央政治大学校长时的学生。马英九对顾老尊称以“樵公太老师”。&/p&&p&顾毓琇的同事杨武之,可能大家都没听说过,但他的儿子杨振宁。。。。&/p&&br&&p&&b&再来说说顾毓琇的门生吧。。你会发现,连他的门生都个个是大师,而且,还是不同领域的。。&/b&&/p&&p&三钱之一的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是顾毓琇担任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期间的受业弟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7d17e1dfd971c7efa94a83_b.pn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2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7d17e1dfd971c7ef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张桌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