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眼科专业有考博经验的写给毕业师兄师姐的话们

我作为跨专业的学生,报考了北大、清华、人大三所学校的社会学专业。清华和人大是全系第一名,北大是本教研室第一名,全系第二名。我最后决定在北大和清华中选一所学校继续我的学业。应《窗口》之约,今天和大家一同探讨一下关于考博的问题。一、考博的准备工作决定考博之前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弄清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果仅仅是为了逃避就业难的话,那么这无疑是在给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挖陷阱。研究生可以混毕业,但博士生则是不能的,因此是否愿意并能静下心来从事研究是做决定的一个首要问题。考博第一项工作是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能仅仅看热门度或者考试的难易度。我在咱们学院念思政,而考博的专业是社会学,换专业是兴趣使然,未来要从事好多年的研究,必须选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社会学是一门让我激动的学科,一看见社会学书籍我就难以压制住对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以学术为业”的憧憬。正是这种狂热,使得我在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博士考试中能够胜出那些念了至少7年社会学的科班人士。因为喜欢这个专业,所以我有激情,有恒心,更有信心。然后是确定学校。我的建议是选择学校的底线是咱们本校。因为兴趣上的选择无疑是一种愉悦,但未来的就业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所以学校的牌子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因素。最后是联系导师。请大家务必注意这一点,因为对于录取与否的决定因素不是别人,而是你所选择的导师。首先,你得知道这个导师的研究方向、他本人的知名度、公平度。其次是一定要弄清楚这个老师今年是否招生,以及是否有内定候选人的倾向。我今年之所以报了北、清、人三个学校,主要就是因为在报考导师时失误了。我一直想去的是北大,当报考完后,才知道所选导师自己本校所带的硕士生要硕博连读(北大硕博连读的学生是不参加初试的,只参加复试,而且占名额)。好的学校都是一个导师只带一个博士生,所以如果当年根本就没有名额的话,你参加考试的意义就不是很大,除非你的各方面表现特好。一看北大风险太大了,我赶紧报了一个清华。谁知祸不单行,交了钱后,才打听到清华这个老师已经内定了人,根本就不在校外招生。无奈之下,又把人大添加到我的报考学校名单中了。人大选的导师是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报考的人也很多,所以也是挺冒险的。因此分析起来,虽然我报了三个学校,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学校是保险的。因此在这一点上,我建议师弟师妹们一定在报考前联系好导师,态度诚恳一些,把各方面打听清楚。一些人品比较好的导师如果内定了候选人的话,他会建议你别报他的博士生,这样也就减少了你浪费金钱、浪费时间的可能性。二、备考1、英语相信参加了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学生都知道,考试的各科中最最重要的是英语。博士生考试也不例外。博士生英语考试的难度因学校而异,各个学校自己自主命题,题型也会不同。大部分学校的英语难度和六级水平差不多,所以只要你的英语底子不是太差,过线是没问题的,但拿高分还是很难的。从难度上来看,最难的是社科院和北大;从题型来看,最变态的是北大。北大的完形填空是不给选项的,自己填词进去;翻译题既不是汉译英,也不是英译汉,而是英译英,即用英语解释英语。从分数线来看,大部分学校是50-60之间。人大一般定为60,北师大55,清华55,北大的惯例是50,但今年大部分院系都是40多点(今年北大的英语给分很低,上50的都特少,几乎集中在30-50之间)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准备报考北大的同学一定要注意的是它的英语,真的是超难超变态。以我的英语为例,我四、六级都是考80 多分的,人大考博英语85.5,清华考博英语83,而我在北大的英语成绩就只有68 分,这还是一个比较高的分。报考北大,就得针对北大的题型进行专项训练,否则按我们平常做题的思路,你很难及格的。对于其他学校,好好复习一下六级英语,是没有问题的。2、专业对于专业,由于性质不同,可能如何准备也有较大的差异。我这里只是提供一个较为通用的备考模式。第一,专业书一定要广泛阅读,对于经典著作还得深入理解。这就是我取得较好的成绩的决定性因素。我虽然是一个跨专业考生,但我在广度和深度上并不输给科班出生的竞争者。清华今年的题就出得很偏,有一科7个题,只有一个题是大家都拿得准的,其他的题有的人要么知道一点,要么根本就是一无所知。我的长处刚好是人家知道一点的东西我知道得比较精深,别人一点都不知道的我却有所耳闻,因此能以所知道的一些核心概念作为“星星之火”,使微弱的优势成为“燎原”之势。博士生考试绝对要靠实力,尤其是名校更是如此。戒除浮躁,内练专业素质是关键。第二,适当地投机取巧。也就是说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的情况下,广泛建立“外交关系”,摸清各个学校的出题风格。我在考试前,认识了北大、清华、人大的博士师兄们,探听了各个学校的风格。比如说人大有点重视自己的学术派别,即你必须得看该校老师的文章研究什么的才能有好的收成; 北大是很重视理论的,注重多重比较,对于一个理论你必须能甲、乙、丙、丁地言之有理地阐述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清华则继承了理工科实证的传统,应用性特别强。出题风格实质就是一个风向标,能指出你的努力方向。第三,如果自己比较有实力的话,可以和导师切磋问题,这是长进最快的方法,也是让导师对你有印象,并在复试时取得较好的“印象分”的方法。三、备考心理和考研一样,情绪因素是一直伴随考试的。我所能强调的就是坚持、乐观。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我应对心情低落的一个方法――勇敢地当“祥林嫂”。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心理的不畅快吐出来。我报考的三个学校情况都不妙,几乎都有内定的人选,可想而知我的心理压力是多么的大。在这种情况下,我采取了充当“祥林嫂”的角色。我见一个人(当然是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唠叨一次自己的处境,换取别人的“同情”,并趁机“榨取”别人的安慰与鼓励,以增添自己的信心。被我唠叨的人有我的舍友,我的同门师兄妹,我的导师,我在北大、清华、人大的师兄师姐们我得到的无一例外的是鼓励与加油,我们学院的一个朋友说:“小白,你要考不上,就没人能考上了”,北大师兄对我说的是“你就是我下一个年级的师妹,这是无庸置疑的!”同志们,当你们听到这些话,是不是觉得备受鼓舞,信心大增呢?反正我就是这样挺过来的。所以,做“祥林嫂”,其实挺好的:)考博是一场自我较量,你坚持住了,你就赢了。希望大家在这场较量中都能取得胜利。最后送大家一句我的座右铭:既然活着,就要活好。无论如何,坚持住是没错的。最近更新: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考博:
48小时热门医学统考 湖北联考专区
华北地区院校专区
华东地区院校专区
华中地区院校专区
东北西北院校专区
华南西南院校专区
MTI考博汇总专区
眼科学考博经验心得(附本人医学考博经历)
历年眼科学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少,考试难度大,录取成绩高!特开此贴,分享各院校眼科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信息、资料和经验!本人经验:一、考博动机主观原因:通过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经历,拓展自己的科研思维和能力;中级职称晋升高级职称,所必需的科研业绩可以通过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取得......客观原因:中国医学的要求,不管是否具备高能力,但一定得具备高学历;科内比自己年长的老师几乎均为博士、博士后......家庭原因:父母为上世纪50年代生人,也均为在职硕士研究生毕业;媳妇跟自己同年,也已经是博士研究生在读......社会原因:科室简介中,如果你仅是硕士学位,哪里有人找你看门诊、做手术;导师简介中,如果你不是博士学位,哪里有研究生肯报考......以上种种,所以不得不......二、考前准备报考科目:本人本科专业为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为眼科学,并且今后还要继续从事眼科学的临床工作,毫无疑问,报考科目还是眼科学。其实基础学科也可以考虑一下,但是医大的基础学科导师相对来说学术地位都比较高,所以今后的课题选择一般会尊重导师的意见,想选择基础相关的眼科课题可能性不大。另外,基础学科对课题要求比较高,所以对待像我一样想拿学位并且只想在科研方面稍有突破的人来说,何必给自己找麻烦。还有就是不知道基础学科博士学位是否会对临床学科今后晋级和导师遴选有所影响,所以还是循规蹈矩的报考眼科学,除非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调剂,还是会考虑基础学科,毕竟准备一次考试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不容易。报考学校:关于继续深造的院校,本人依然选择了自己的母校也是自己的工作单位。至于原因,我说了像我一样想拿学位并且只想在科研方面稍有突破的人来说,自己的工作单位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自己也有对其他学府的向往。国外的Harvard University和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只有博士后时能够考虑了,因为国外的博士毕业很难,并且一般只能深造基础学科,博士后可以试一下。国内医学相关院校,本人比较推崇的是中山和同仁,前者吸收了很多海外归来的学者并且很快能在各自领域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学术氛围是比较开放式的,相对自由;后者是国内老牌的眼科老大,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基础雄厚,并且有条不紊的发展。对于有识之士是不错的选择。报考导师:当然也是自己以前的老板、现在的领导,可以延续、深入自己硕士研究生的课题,借此省去好多选题工作,还可以借助硕士的工作基础提高SCI的IF值和申请NSFC。考试科目: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包括:外国语、病理学(专业基础课)、眼科学(专业课)。近几年,外国语参加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组织的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病理学由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出题,眼科学应该是各附属医院眼科学教研室出题。考试难度:近几年中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难度大幅度增加,一方面,更多应届硕士加入考博大军,包括七年制和硕士研究生,另一方面,很多本校在职人员也顺应趋势参加考博。外国语,中国医科大学向来重视外语,无论是评优、推免研究生、提前攻博、留校工作都需要外语硬件,医大本科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连续几年都位列全国前列,医大还有自己的英语班、日语班等特色专业,因此医大学生外语素质极高。近年来外语分数线与参加外语统考的北上广等地的名校不相上下,甚至略高。病理学,由于是医大病理学教研室出题,因此医大学生对于重点和考点的掌握应该比外来的考生要好,由于近年来医大录取主要由初试排序总分(排序总分=外国语成绩+专业基础成绩)决定,外国语成绩应该上下差不太多,除非你考英语,对手考日语等小语种,或者你碰到了英语大牛,英语就能超过你20分,否则你的专业基础成绩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中国医科大学考生主要由本校应届学生、本校在职员工、东北其他院校应届学生、东北其他医疗单位在职员工组成,估计前两部分会占到考生的60%以上,因此专业基础分数不是高,而是奇高!我媳妇去年考博,队友(是同事,考同一导师)是考日语的,外国语被队友pass14分,但专业基础exceed队友24分,最后以10分优势胜出,可见专业基础是可以扭转乾坤的。由于多数专业基础医大都有公开出版或内部发行的习题册,因此考试难度并不难,但要做到精也不容易,需要原题全对,非原题也要用原题知识点举一反三,才能考过90分。眼科学,医大近年专业课只要求通过(一般是60分),不计入排序成绩,除非你和对手什么什么都并列,查小分时也是第n项才查到专业课,所以难度应该一般。题目应该是各附属医院眼科的老大或秘书出题,重复性应该是有的,毕竟一套100分的题,要平衡各个章节、知识点和通过率并不容易,因此每年各个老大出题应该是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做出微小调整。但考题的产生,有人说是随机抽取一套卷子,也有人说是三套试题混合再提取。近几年,眼科学题目都是以教科书为主,临床为辅,较少出现新进展,即使出现,比重也小之又小!总之,外国语最难,但差距不大;病理学一般,但很容易产生差距;眼科学最易,无所谓差距!三、考试目标分析一下近三年(年)中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附件1)和2013年中国医科大学博士招生专业目录(附件2),眼科学近三年录取排序总分均较高,但每年均有导师无生源。外国语:本人第一外语为英语,基础尚可,大学英语四六级均一次通过,未参加过硕士研究生考试,所以自从考过英语六级后也扔了七八年了,而英语又是靠积累的,本人平时工作虽不算焦头烂额,但也得早八晚五,偶尔加班,每周一夜班,所以对于英语不做强求,过线即可,如果分数能够超过60分,应该问题不大。病理学:病理学在基础学科中应该算是相对简单的,知识点比较宏观、直接,虽然平时工作接触不到,但上学时就学的不赖,所以比较有信心。但今年题型均为客观选择题,所以需要看的很细。争取能够达到85,力争90以上。眼科学:虽未本人专业,但是眼科学临床和理论相距甚远,但由于不做分数要求,看看书,做做题,及格即可。四、英语复习复习时间:2012年12月-2013年3月。复习材料:新东方考博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便携版);2013年全国医学考博英语新编考试参考书(含1998年-2012年试题答案及解析);2013年全国医学博士英语统考模拟试题;蒋跃全国医学考博英语听力一本通;后报了新东方考博英语冲刺串讲冲刺班(日-3日)。复习方法:本人学习向来喜欢投机取巧,而又在做总住院医师,所以必须广泛收集各种考试信息,力争做到事半功倍。看到蒋跃模拟题后面的单词,非常烦躁,所以上网收集了很多资料,目的无非是想得到一本好看好记好用的"三好单词",结论是医学考博英语没有单词大纲,各种医学考博单词多是集中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研、硕士英语等英语单词大纲的综合体,还有许多人推荐TOEFL词汇。妈呀,TOEFL七年前那痛苦的记忆,虽然考了600+分,但是再来一次,想想每天排手术、会诊、平诊、急诊手术,还有医院、病房各种各样的幺蛾子,我崩溃!所以最后决定信任对待考试一直跟我臭味相投的新东方。其实英语是我最想早复习的科目,说早呢,9月份就想开始了,呵呵,不过我向来是突击型的,一拖再拖,直到快过圣诞节了,那本英语单词才出现在总住院室的桌子上、早交班时的电脑前,手术室休息区的沙发上还有会诊时跟眼底镜作伴。最后忙忙叨叨看了两遍,效果一般,可能真的没有具体大纲,总觉得词汇题做对的也是以前会的,不会的也没背到。做完了一遍真题的词汇之后再做蒋跃的词汇觉得有如神助,后来发现很多重复的题重复的点。建议大家单词还是要背的,至少背完了一本词汇书心里也有底了,至于有人推荐的TOEFL和GRE词汇,本人没有尝试,没有发言权,但是我觉得他应该能适用于应届硕士考博,对于在职工作人员考博,会要命的!真题我一共做了两遍,第一遍3天1套,第1天做题,第2、3天看答案、分析、总结。这是我坚持比较好的一部分,从年代最远的开始,开始五套题不计时间,适应一下,之后严格按照时间做题。打听了一下师兄师姐,医大英语考试一般不收卷子,所以自作主张把作文的20分钟拿过来做阅读,不过今年收卷了,还好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确实影响到阅读的发挥了。对于真题的体会,听力不难,语速不快,short communication多数按常理出牌,个别绕了个小弯,其实说是医学博士英语,听力体现的也不过是腹泻、发热、看病场景,而且这些疾病重复率高,跟公共英语差别不大,专业词汇很少,好几年的真题出现了ophthalmology的专业单词,有点小庆幸,passage难度参差不齐,听懂的,5个对3-4个,听不懂的,就不必注意细节,根据大意,结合联想,5个也能对2-3个。我的真题听力最高25分,最低15分,一般18-22分。做完真题的听力,感觉听力还行,也是因为做听力不太费时间,但是分析总结一套听力很费时间,所以听力一本通没太做,几乎是新的。词汇我明显擅长同义词,因为可以联想吗,不过做了之后,其实选择和同义对的差不多,我的词汇分数最稳定,一般是4.5-6.5,个别时候到了7分最高了。不过还是相信真题是有一定的指导性的,将词汇题中的无论是题干还是选项的每一个单词都详细的标注了词义,好好背背。完型跟词汇差不多,一般也就是4-6分,个别时有过7分,词汇和完型都是属于题多分少的项目,所以一般上下也不会差太多。阅读,呵呵,本人认为不是下功夫就能提高的,建议大家就是找找感觉,即使都读明白了也不见得选的正确,一般分数在18-22,最高有过25分,最低也答过13分,答案有时也牵强的很,不必在意,大概了解自己的实力就行,想提高分数,不能考阅读,他是长时间的语感、理解等的积累,知道自己的差距,用其他部分来补偿吧。本人觉得最容易提高的就是作文了,不过复习时我从未写过作文,也没有背过范文,总觉得每年题目都不同,真题范文那哪是我们一等鼠辈能写的出来的,看着都费劲,而且每年的范文格式句式都不统一,个人觉得针对性不强,只是最后半个月背了自己上网找的觉得不错的模版。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你练不练习作文,想必大家最后都会背几个模板,既然背了,就要融会贯通,不能考前再背,除非你的记忆力非凡,估计能考博士的年龄,至少28、9岁了,特别是医学博士,呵呵,记忆已经开始退化了,考前半个月背最合适,背好以后有足够的时间融会贯通,即使不完全使用模板,也能把模板里的经典写出来,作文从来没写过,算10分吧。十四套真题,一般在集中在55-65之间,最低52,最高75。第一遍真题后,到了1月下旬,买了蒋跃的模拟题,一天一套,感觉跟真题相比,听力语速那个快啊,词汇跟真题有重复,完型篇幅长,但是也较简单,阅读读起来费时间、费脑力,做题时感觉难度一般,作文依旧pass。蒋跃模拟题,作文没写过,算10分,一般在集中在50-65之间,没有最低分和最高分超出这个范围。两本题都做完了,就一天到两天1套的重做一遍,跟人感觉有点收获但收获不大,毕竟做完了一遍,还是有所记忆,但也不能搁置,考前要一直保持这个状态,熟悉语感也是好的。至于考博英语班,网上能查到的是新东方班,但是沈阳都没有,加上自己在当总住院,有也没法去,但是我还是有新东方情结的,所以报了一个新东方考博英语冲刺串讲冲刺班,3月2日-3日,后来因为病理复习量比较大,最后把班退了,身边也有应届的小朋友下载的讲课视频,自己没看过,不予评价。有时间有精力还是可以报个班听听,毕竟听课的效果和自己复习还是不一样的,提高太多不太现实,但是很多东西别人总结好,自己拿来就能用,免去了很多麻烦,这是我以前参加过几次新东方笔译、同声传译的辅导班的感觉和收获,也是我自己学习考试的经验,就是要用精力看最有用的东西,要有的放矢!至于本人的考试分数会在后面的“考试再现”和“公布分数”部分再说,同时在后面也会根据我的分数分析一下我复习中的得失和建议。医学考博真题、听力、词汇等资料网上到处都有,或者上网买真题时还会附送一张光盘,里面有的没的很多复习资料,这里就不再添加附件了。只上传在网上找的我用的作文模板,好像dxy里也有人上传过,不多,就几页纸,但是真心觉得好用,所以强力推荐,我看了历年英语作文话题,都能套上,也可以稍作改动,使其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千万别改错。根据本人最后英语分数加上平时的模拟分数估计自己作文最后应该在15分左右,比自己平时估计的10分高了5分,这5分可是5个short communication,1个passage,10个词汇,一半的完型,一个阅读的分数,真的很给力,建议大家好好背背!
热销排行榜
销售价:¥78
销售价:¥78
销售价:¥149
销售价:¥100
您最近浏览过的商品
高清印刷 品质保证
实惠低价 为您省钱
专业物流 快速安全
阿里旺旺咨询核心提示:1.清华办的英语考前班不必参加,上次讲的东西没有用还犹自可,反而误导考生。属于浪费米米。但可以将其发的资料复印,上wc无聊时做小报看,至少知道题型吧!
1.清华办的英语考前班不必参加,上次讲的东西没有用还犹自可,反而误导考生。属于浪费米米。但可以将其发的资料复印,上wc无聊时做小报看,至少知道题型吧!何教授的听力磁带不要买,无用。2.专业英语1小时,考完英语后休息15min马上就考内容不难懂,专业词汇比较简单,个人经验是将清华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材拿来恶补数天即可。考场上特别注意速度,不要咬文嚼字。一般是一篇文章抽20个句子,一些英译汉,一些汉译英。技巧:汉译英有时可以在文中找到对应的英文哦,呵呵,知道怎么做了吧!3.专业课:某些专业变动较大,两门合成一门考,有些考察内容转到了综合考试,一般在面试前,加考的笔试。专业课我个人认为其实比较简单,基本是本科学的东东。把硕士入学考题搞来做一做也不错。4.综合考试:即兴表演能力不强的,最好先把功夫做好。早早和老板套磁,老板太冷太热都不太好,最好先和未来的师兄师姐搞好关系,把情况摸清楚。 面试时,底气要足,偶就是张嘴就讲英文,噼里啪啦没停,其实全是错的,当然对面是英语国家海龟你就5.在某些情况下,有本系调剂的可能。具体情况还是取决于老师们认为你不错。
来源:志天网-本页网址:
土木工程考博相关资讯
在线咨询Online consultation
300所高校授权网上报名中心 | 志天网 | 365天免费在线咨询Copyright@ 2007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号-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师兄师姐兼职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