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a7对焦模式支持手动模式吗

索尼alpha&7玩手动转接的经验一二
自从入了索尼的a7后,自动套头没用几次,就开始玩起来手动镜头转接,一下子就被毒到了,于是乎便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了。。。想来玩转接好几个月了,在此把一些个人粗浅的经验写下来,供摄友们参考~(大部分通用于所有转接,部分针对a7)
就不从鸡毛蒜皮的事情说起了,直接从重点开始吧。很多摄友不喜欢手动镜头的原因很直接,那就是手动对焦。其实手动对焦不可怕,只要用好下面两样神器(限电子取景器),还能手动街拍和打鸟呢。
第一样神器,就是峰值对焦。对于a7,峰值对焦的相关设定在“自定义设置”的第二页,个人喜欢的设置是,峰值水平:高,峰值颜色:红色。虽然刚开始用红色会不习惯,但习惯后,这是最好用、最清晰的一种选择。
打开峰值对焦后,对焦清晰的地方会出现红色的细点。这样,就可以使用一种技巧来对焦移动中的目标。比如在下面这张图中,博主在很远的地方就看到了这位骑自行车的老者,但是距离太远,需要等她骑更近的时候才是最佳的拍摄时机。但是总不能等她到了才对焦吧,这样就会很容易错过,于是,博主就旋转对焦环,这时会看到一条由红色峰值点构成的近水平区域在树和地上远近地移动,那就是实际的对焦点。将它移动到需要拍摄老者的位置(以地面上的峰值点参考为最佳),就可以实现预对焦,等老者接近对焦区域后,打开放大对焦(见下文),用很短的时间进行微调,便可以拍摄出非常清晰的画面。
除了利用对焦峰值外,另一大神器就是放大对焦,即在屏幕的一个很小的区域内进行放大,以便更清楚的查看是否对焦准确。由于放大对焦十分常用,博主推荐设置自定义按钮c1键为放大对焦快捷键,因为这个键离快门很近,很容易按。设置方式为“自定义设置”第六页——自定义键设置。顺便附上博主另外两个自定义键的设置。此外,三个波轮,一个设成光圈(手动镜头时用不上),一个设成快门,一个设成ISO。
对于拍摄模式,博主推荐两种,一种是较为简单的“光圈优先”模式,对应于转轮上的“A”(A即是Aperture),第二种是手动模式“M”(Manual)+自动ISO。先说说第一种吧,其优势是方便。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于把相机上的光圈波轮移动到了镜头的光圈环上,适合在需要频繁调节光圈(来控制景深)时使用。比如在大白天拍摄人物时,开到最大光圈,则快门需要将至1/0s,然而转而拍摄风景时,需要增加景深,从而光圈降到6~8左右,这时候快门大概在1/500左右。如此来回调节快门太麻烦,不如使用A模式来的方便,让快门时间自动。当然这种设置的不足就是,在降到1/100s之前,相机会自动保持最低ISO,这样,如果需要更快的快门来拍摄运动物体的话,就不是很方便了。解决方法是,使用手动ISO。
第二种拍摄模式是(半)自动档(M档),此时ISO设置成自动。这种拍摄模式会比前一种麻烦,但是可控性更强,好处和坏处肯定是一目了然了。当然,也可使用全手动模式,即M档+手动ISO。
当然,a7还可以转自动镜头,博主使用的就是自动转接环,除了对焦速度慢点外,对焦的准确度没有问题,也完美支持镜头防抖和机身调节光圈,用起来还是不错的。唯一的不好就是子栋接环有点贵。堪比一个便宜点的手动镜头了。。。
此外,转接当然包括玩微距接环,比如这样~
效果是这样(参考博文:)
好了,电子照相机可比一起的胶片机简单多了,a7用的还是“所见即所得”的电子取景器,所以即使是用手动头,也挺简单的,经验也大概就这些了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手上的所有镜头都考虑转让给感兴趣的摄友,欢迎联系博主~~
由于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仅仅是一名中毒颇深的老镜爱好者,故价格能做到同类中、同等成色中最低。同时欢迎访问我的蜂鸟二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索尼A7II人像拍摄深入使用感受
发表时间: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 优零
责任编辑: 黑眼圈
  首先声明立场,虽然SONY没给我任何好处,但我一直是个索粉,这其中原因从随身听起,一直很喜欢SONY,因为它的创新,因为它的黑科技,因为它带给我们冰冷机械电子传递的温馨。对于SONY的感情,从小就有,第一次玩WALKMAN时珍宝一样的感觉,第一次玩电子狗AIBO时那种高呼&OH MY GOD!&的感动,这些都是珍贵的回忆,一起陪着我长大的伙伴。
  数码相机时代,SONY在短短几年,把美能达收购的东西消化并发扬,联合蔡斯推成出新,那个技术的SONY又回来了,那个激进的家伙又复活了,美能达在相机行业有着和SONY一样的独特个性和创新精神,这也是我所非常喜爱的,或独立特行,或沉浮于世,有资本的高调没什么不好,有争议才有进取的决心。 今年初我买下了SONY最新的微单 A7 M2,在之前,我先后出掉了A900和A7R,身边的朋友问我,你那么喜爱SONY,为什么进了出出了进,我的解释是,我是有SONY情怀,但我追求的是不断的更新和进步,而不是墨守成规的稳定。
  这篇文章可以当软文来看,但不用怀疑我的公正,我不想评测什么画质和高感之类的太专业的东西,我写的更多是从一个普通用户角度来使用的心得,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款机器,也希望SONY公司能倾听用户的意见,把产品做得更好。
  在写心得前说明下我的环境,我是半职业人像摄影师,使用过佳能 6D 5D3 NIKON D800 D810 D750 SONY A900 A7R,A6000,RX100III目前D750作为主力机型,A7II作为辅机。
  作为A7的换代机型,从各方面的改进来讲,更像一个全新的机系,A7II不单把前代的一些缺点进行了改进,还改善了机身质感和更多专业性的融入,应该说,A7II更像A7R同级别的机器,而不是A7的简单升级版。
  之前,我写过关于A7R的使用心得和对比,
  简单分析SONY A7和A7R的区别
  SONY A7/R II人像俱乐部
  SONY A7R在商业应用的一些问题
  那么我们来看看A7II对A7和A7R的一些问题的改进。
从机背来看,A7和A7II基本是一样的,那个奇葩的放大键还在同样的位置,这次SONY总算有点良心,把键位做得高一些,按起来更舒服一点。个人建议还可以更高~ 机身的手柄把持感更好了,让我这大手党感动不已,快门按钮也改进的更宽大,总体机身的操控更加专业化和舒适。
JPEG算法有改进,高感的涂抹变少了,但RAW有压缩,这个不如NIKON的D810/750,其实拉断色阶这档子事,我个人觉得是相机宽容度问题,当然,无损的RAW给喜欢后期的人更多的空间,所以希望SONY固件开放无损RAW,扣去像素,整体画质和A7R差不多。S味十足。
由于使用了最新BIONZ X图像处理引擎,高感更好了,比A7R要好上那么一档,可用ISO达到12800,从画质来说,SONY无论高低感都有个共同的毛病,就是有点黏,这可能和算法有关系,算是个特色吧。
随机不再带难用的IDC软件了,换成了更麻烦的飞思了,其实,SONY为什么不能像CANON一样,能够简单快捷的解RAW呢,这里不是说飞思不好,在功能上的确更强大了,可是,对一些只需要RAW转码再转入PS后制的人来说,飞思是不是太大了些。
机身更结实更有质感了,这点很好,非常好,全金属一直是大爱,退步的是,前后转盘由金属变成了塑料,尺寸还变窄了,手感很不好,硬伤!漆面更换成类NIKON的皱纹漆,更耐指纹了,左肩有点空,期待下一代机器能再加一个转盘,必竟再多的快捷键也不如转盘来得好用。
卡口更换成金属的,以前A7/R的卡口是金属圈+塑料圈的接构,用手按会高低不平,在接驳重量镜头后,卡口的耐用性堪忧,这次A7II做了很好的改进,全金属一体化的结构让人放心。
5轴防抖,没想到在这么小的机身能塞进这个功能,不论是用手动镜头,还是拍摄视频,都有稳定的效果,而且SONY很厚道的支持了手动设定焦距,转接党大爱,长焦党大爱,在用户体验上做得很实在,也是这次A7II最大的升级点。
绿帽子问题,在A7R上我没有遇到过,这次A7II据说增加了一层抗眩光镀膜,改善了这个问题,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不取消低通,也许是为了拉开产品档次吧。
侧面的接口盖板建议改用橡胶材质,像所有的NIKON专业机那样,一方面可以更好的防水,另一方面,相对比那片薄薄的塑料片,橡胶更加的耐用。
A7R最大最大的问题,对焦点的移动,也就是我一直纠结的,在A7R上面,圆盘功能键设定成对焦模式后,那个转盘会误碰,会改变对焦模式,难用还不能自定义,在拍摄过程中非常烦心,这次A7II我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的改进,谢天谢地,它改进了,可以自定义了,对焦点的移动像单反一样好用了,其实A7II的自定义键这么多,完全可以设定成关闭转盘的四个功能键,直接移动焦点就更快捷了,不明白意思的小伙伴可以参考D810/5D3的对焦点移动摇杆。
相比较A7,改进了对焦弱光性能,0到-1ev,相位对焦算法改进,对焦更接近单反了,当然动态还是不行,主要原因在相位对焦点太过集中,也不是很灵敏,其实前期我也用过A6000,虽然他的追焦蛮牛的,但要是和中端以上单反比,速度和准确度均还是不如,在这点上,SONY还有一段路要走。
  一直在追SONY的微单系统,到了这一代,感觉微单的很多优势在淡化,和单反相比,不论是佳能的6D还是NIKON 的750都向轻量小型化发展,而现在的微单则越来越笨重,新出的镜头一个比一个重,和单反的差不多了,所以我觉得微单今后的方向应该是走全电子化的路线,比如EVF和无声快门等,SONY在828上牛比的激光对焦也还没用上。就体积而言,我更推崇奥林巴斯的M4/3,机身和镜头平衡的很不错。
  全幅微单就现阶段来说,还是比较适合以辅机为主,如果职业人员拿来干活主力,会容易捉急的~
而对业余玩家来说,我实在看不出它的优势,如果你不转接的话,一个A7II的套机并不会比6D的套机更便携和好用。这就是SONY为什么一直刷机身的原因,因为很难有固定的群体去忠诚某款机型。要干活,用单反,要便携,那么黑卡或M4/3更好用。在这方面,我觉得其定位是需要好好去思考的,我不否认我非常喜欢这个小钢炮,但对于很多不懂相机的爱好者来说,是否有吸引力就值得商榷了。
  原帖链接:
周关注度:8241
周关注度:6989
周关注度:6326
周关注度:6241
周关注度:6879
周关注度:6573
周关注度:6541
周关注度:6357索尼大法好! SONY 索尼 A7II套机&福伦达超广角VM 12半年使用体验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索尼大法好! SONY 索尼 A7II套机&福伦达超广角VM 12半年使用体验
怎么说呢,写这篇文章的契机是昨天大妈推的那则A7II套机10599元的优惠,我留言说好多年前就是这个价格了,被群嘲了一波,仔细回忆一下,自己从单反阵营转入微单,购买A7II套机也差不多半年了,不久后又入了当时的135最广广角,福伦达VM 12/5.6, 这一套组合也陪我走了好几个不同的地方,总体用下来只有两个字来形容“舒爽”!&为什么我会弃单反,转投微单呢?一切都是那样的不经意。原本我使用的是D和35/1.8G的组合,可是拍久了之后总感觉截幅和全副之间有着那个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照片噪点稍多一点就开始怪罪于机器不够好&,身边的壕们也一直和我说截画幅和全幅差很多的,自己偶尔也逛逛蜂鸟和无忌,D750出来后,一下就被这台足够均衡的机子吸引住了,再也受不了“换全幅”这个心魔的折磨,在春节前把D7100给了别人,决定上D750.去实体店把玩了一波。嗯,真不错,尼康的操作也很顺手,就是这快门声,好像不够清爽啊!后来路过索尼专卖店,当时A7正在搞促销,就随便进去看了一下,这不看不要紧,一看那就停不下来了。这A7也太轻了吧!和自己的D7100套机比起来,轻了几百个量级啊,再一试拍,这取景器也太酷了吧,居然能显示这么多参数!水平仪也超级直观!关键是D750机身的价格就能买A7套机了,值啊!不能忍,就是它了!&于是回家又查了一波资料,发现大法家已经推出了更新的A7II,加入了五轴防抖又改变了按键布局,本着电子产品买新不买旧的原则,就决定入A7II套机了。当时已经准备过年了,卓美和锐意和天猫的报价大概在1W2左右吧,而马云家一般的店报价在10500左右,还带联保发票(注意这个,特别重要,后门会提到为什么),1千五的差价挺多的了,这么贵的东西在淘宝买我也不太放心,就去本地实体店看,几家给出的报价都是不开票10550加32G卡,开票另加4-5个点,弄下来也要1W1了。这时我犹豫了,以为是因为过年了商家要趁机赚一笔,就没买。&可是到了年后,发现无论是实体店还是淘宝,价格还是那么坚挺,为了省那500块钱,我就在淘宝找了家号称全国联保并在中关村有实体店的店铺,决定回北京了再去买。跟这个淘宝卖家谈好后,他给我了一个中关村写字楼的地址,叫我去那提货,我去到那之后,发现那就是一间小小的仓库,什么机器都有那么几台,而A7II上面都落有灰尘了,这些也就忍了吧,我叫他开票给我的时候,他先问我要不要报销,我说不用,他直接就从抽屉里拿了张发票出来,这不必说了,假发票。&我找了个理由马上就走了(说实话当时心里有点怕,这仓库挺小挺阴暗的,怕他一定要我买,好险当时在淘宝上没有付款),当时也急着用相机,就在附近找个索尼专卖店买了,这种专卖店一般都比专门经营摄影器材的贵一些,但我也不管那么多了,但求放心。最后买下来,是带票11050元,带32G卡,额外的一块原电,和一个品胜的座充,比春节前在南宁买还贵了500,心碎&上张一机两镜全家福(烂了的iphone拍的,渣画质见谅)不过对比电商的价格,应该还是有几百块优势的。对于A7II的购买,经过这么多次比价,如果你没有朋友帮你澳洲代购的话,我觉得实体店才是最好的途径,实体店虽然尼康和佳能的机子卖得便宜,可是对于A7II,可能是由于出货量小的原因它们的价格一般都比较坚挺。(A7的价格它们却又很便宜,而实体店一般都清货不卖了&)淘宝水深,实在是不建议。(在这里具体说一下假发票,其实淘宝上你看到的很多比实体店便宜挺多的非天猫卖家所谓的联保发票就是假发票,由于维修中心是不鉴别发票的真假的,所以这张发票的确是可以拿去保修的,但不可以报销。可是假的就是假的,我觉得这是一种犯法的行为,不应该去支持。)&好了,购机的环节结束,现在该开始说机子了。网上对A7II套机的评测已经很多了,我就挑点自己感受最深的优缺点和细节。以及关于镜头的挑选来说吧。细节优点:1.和单反相比,真的很便携,我都一直把它丢在书包里,这是用单反的时候不能想象的。2.画质真的不错,毕竟全幅,毕竟全幅,毕竟全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而且更重要的是让我跨过了自己心中截幅和全幅的那个坎。3.WIFI真的太方便了,可以传VGA2M原图 三种不同大小的图片到手机,我一般用2M的,然后直接用手机的VSCO修图,朋友圈装逼必备功能。(传图效率比D7100加wifi附件WU-1a快很多)&4.操控真的不输单反,特别是用惯尼康后,前后两个拨盘的设计和尼康很像,无缝衔接。5.耐摔,真的,我一直以为大法家的东西家电器太重了,不耐操。可是有一次下出租车不小心将它摔倒地上,毫发无伤!!!!!我震惊了!&6.五轴防抖杠杠的,1/15s的快门有时都敢挑战.缺点:1.电池 电池 电池!&电池太不耐用了,用evf的话只能拍200多张,液晶屏300多张。包里现在常备一块电池。2.翻转屏角度太小,不能180度转,想selfie一波的话就特别不爽。3.重量比A7重太多了,背着爬个黄山真是累死本宝宝了。4.肩带太简陋了,背久了磨得脖子很痛。5.水平仪只在evf中显示,使得一些情况下调整水平不方便。6.储存卡盖比较松,很容易误把它碰开。7.对焦还不错,但追焦估计难(有钱就上A7R2,全方位提升对焦啊)(发现我写的缺点比优点还多,这应该就是爱之深,恨之切了吧)再说最争议的地方吧,evf,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白天它真的很好很好用,虽然比较费电,可是特别直观,用来就彻底回不到evf了,可是到了晚上弱光的时候,evf就会显出它的弊端,延迟,噪点,总之体验不太好。希望技术不断发展能够突破这个瓶颈吧。镜头下面说一说镜头吧,很多人对微单望而却步的原因或许就是镜头价格较高和不知如何搭配镜头吧,这里就我玩过的镜头说一说吧。1.28-70和24-70之争。套机镜头推荐大家必入,一来千把块的价格便宜,二来轻便,能很好的诠释微单的意味。而较为昂贵的24-70,重量体积都过大了,画质提升又不明显,不值得多花这么多钱。(当然请壕们自动屏蔽我这句话哈哈哈哈哈)2.FE55是个好头,这个头我没买,但玩了我朋友的,非常棒!色彩、质感都很好,价格相对于别的头还不贵,最实惠的FE卡口大光腚,推荐大家入。3.35焦段的2.8和1.4两个头我都没玩过,没有发言权。4.广角跟长焦如果不玩转接,原厂就那两个选择,这个就不说啦。当当当当!但既然我们入了A7的门,那怎么能不玩转接呢?&手动头真的是一种趣味,是一种质感。我对转接种草就是在张大妈这看到VM 15的分享,&周六看到一篇文章Sonya7的晒单,说Sonya7的操控体验不佳,评论中也有很多人提及对焦的问题,恰好8月份的时候入了Sonya7+FE55/1.8,对Sonya7多少有点了解和心得,故斗胆写了这篇文章,算是抛砖引玉,希望与色魔张大妈的忠实粉丝一起分享探讨。先说说对焦,由于手上只有一支FE55/1.8的自动头,其他自动头的对焦表现如果与我描述的有所出入,还请指正。a7+FE...| 赞61 评论72 收藏204&就是这张图,外观协会如我,第一眼就被这种复古的外观打动了,入!可是稍微看了一下,外观重要,画质也要考虑呀,vm 15红移好像是有点严重了,而vm 12拥有当时135的最广广角(当时感动11-24还没出吧?),却还没有红移,那不用说,就是它了。淘宝价格一直稳定在3900左右,不由分说,买买买。还顺带买了那篇分享中推荐的将军环。&欢迎前来淘宝网选购热销镜头-数码相机/单反单电/摄像机商品福伦达 12/5.6 ULTRA WIDE-HELIAR Aspherical II VM口 全新包邮,想了解更多福伦达 12/5.6 ULTRA WIDE-HELIAR Aspherical II VM口 全新包邮,请进入天时捷摄影器材公司的店铺,更多镜头-数码相机/单反单电/摄像机商品任你选购&&欢迎前来淘宝网转接环-镜头附件-单反/单电相机配件-3C数码配件市场类实力旺铺,选购特价将军LM转EShogun将军 徕卡M转E转接环M-NexA7R黑色,想了解更多特价将军LM转EShogun将军 徕卡M转E转接环M-NexA7R黑色,请进入爱猫的鼠8的攀山摄水影视配件专门店实力旺铺,更多转接环-镜头附件-单反/单电相机配件-3C数码配件市场商品任你选购&一天之后它们就到了,合体!还是那两个字,质感!(iphone摄像头摔烂了,真的拍不出那种感觉&)VM 12的体积比28-70还小很多,和A7II搭配毫无违和感,对焦环和光圈环拨动的手感是电动镜头比不来的。只要摸过一次,就会沉浸其中。再来看看对焦,得益于峰值对焦和广角头本身简单的超焦距,用这个头几乎不用对焦,曝光放在P档也会自动帮你计算曝光时间,完全的傻瓜化操作。你要做的,只是稳稳按下快门。它不单能拿来拍风景,利用12mm的超级广角,拍大长腿也是分分钟的事,而且利用畸变也还经常能给你的构图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多说无益,还是来看看样张给大家解毒吧,拍照水平有限,欢迎大家拍砖哈。最后的最后,这半年对A7II的使用可以说让我完全爱上了这台机子,虽然现在出了A7R2,但我也是不打算升级的(其实是因为没钱&,壕们快上A7R2)下半年准备去台湾,准备入16-35,不知道值友们觉得16-35怎么样呢?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赞16评论12
赞22评论49
赞29评论36
赞202评论458
赞91评论237
赞85评论80
赞1407评论706
赞1347评论667
赞1770评论1110
赞741评论692
赞588评论806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主题:从A7看:索尼是否对用户隐藏了一个手动对焦绝佳的提示功能?
泡网分: 2.13
注册: 2011年06月
从a7自动头的对比度检测对焦原理来看,索尼是否隐藏了一个手动对焦绝佳的提示功能?
既然自动头能够在选定的焦点小区域内,确认是否合焦,那手动头必然也可以在选定的焦点小区域提示是否合焦,根本没有必要搞什么峰值提示,峰值提示只能给个大概的提示,并没有是否精准合焦的提示。
要做到这点,索尼只要稍微升级一下软件就可以了,硬件根本不要动。 本帖最后由 ipad5 于
20:08 编辑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22940&&回帖:160 &&
泡网分: 2.659
帖子: 2650
注册: 2014年03月
全程手动对焦
泡网分: 2.659
帖子: 2650
注册: 2014年03月
手动对焦不放大
泡网分: 2.659
帖子: 2650
注册: 2014年03月
全程手动对焦
泡网分: 2.659
帖子: 2650
注册: 2014年03月
aaaglw 发表于
非常赞同相机有提示的说法.而不是峰值。有个《裂像&对焦也比峰值好用多练习练习再评论吧。
泡网分: 0.058
注册: 2012年10月
长马星人 发表于
如果Sony心胸够广的话,别说是合焦提示了,更牛叉的手动辅助功能都可以通过软件实现。
“选定对焦区域/对焦点,合焦自动快门”
手动选定某对焦区域或对焦点,
反差或相位对焦计算合焦时自动触发快门,
陷阱对焦快门原理,还可以自动包围曝光,
配合触摸屏,简直是手动抓拍神器!
快速转动手动头的对焦环,“咔嚓”
无需按快门,对焦精准,抓拍神速!
无反转接手动头的优势所在
如果Sony固件更新此功能,转接界头把椅子就更牢固了
可将手动头变为半自动对焦
你转动调焦环有多快,自动对焦就有多快
精准就不用多说了
比可位移CMOS更实用!非常有创意的想法,粗略一看,感觉有道理。
但仔细一想,问题来了:反差对焦,要求镜头来回“拉风箱”,从而判断在哪里停下来,这像数学解释几何函数的“拐点”,也就是镜头的行程增加,反差增大,而到一定位置后,行程再增加,反差反而下降,机身才知道“拐点”在那,这个过程,机身一直在记录镜头的行程与反差的关系,所以,当镜头的行程过后,机身知道镜头该退回到哪个位置(也就是反差最大所对应的行程位置)。如果不将对焦环来回旋转,就希望能找到反差最大的位置,从而触发快门,这有点不靠谱。
而反复扭动对焦环,又如何呢?因为手动镜头没有CPU,没有触点,没有记录镜头行程与反差的关系,来回扭多少,只有凭人多主观去判断了。
人脑+手动=CPU+镜头电机
比较靠谱的创意想法是,镜头厂家可以做一个“半自动”镜头,这个镜头带电子触点,只不过不带静音马达而已,这样,手工扭动镜头,就可以代替马达的活了。这样的“半自动”镜头,估计会节省一部分费用。
本帖最后由 gz80813 于
23:57 编辑
泡网分: 40.362
帖子: 10642
注册: 2004年05月
LZ显然没搞明白对焦的原理
泡网分: 1.894
注册: 2008年01月
非常赞同相机有提示的说法.而不是峰值。有个《裂像&对焦也比峰值好用
泡网分: 31.678
帖子: 11098
注册: 2007年10月
YAEN 发表于
有什么好吹嘘的,,,反差低点没显示自己判断在出现蚂蚁线的焦点往前往后调一点而已,,,这个如果不是超大光圈,确实可以有一定的成功率。
泡网分: 31.678
帖子: 11098
注册: 2007年10月
YAEN 发表于
确实用A7R的峰值不放大经常拍糊,,所以有时用估峰值不放大可以显示,估计光圈不是太大,峰值还是好用的,如果峰值不可用估计已经是大光圈,大光圈估焦成功率差不多是零
泡网分: 11.011
帖子: 1143
注册: 2008年09月
中逸轩 发表于
吹吧,接着吹。有什么好吹嘘的,,,反差低点没显示自己判断在出现蚂蚁线的焦点往前往后调一点而已,,,
泡网分: 0.407
注册: 2014年06月
YAEN 发表于
确实用A7R的峰值不放大经常拍糊,,所以有时用估吹吧,接着吹。
泡网分: 1.754
帖子: 1727
注册: 2011年03月
mark1008 发表于
摄影的人对于自己喜欢拍摄的题材和场景时机是有不同器材需要的,就扫街而言,我不用峰值和放大,是因为它们提供不了我速度和精度(不是100%,但起码不那么糊)的双重要求,要嘛用旁轴的联动对焦,要嘛用尼康机器的合焦提示,我反复测试了超过150个纯手动镜头在尼康机器的合焦提示,除了少数镜头有合焦旷量,绝大多数都是非常准的,足够快速精确合焦拍摄之用,用A7R的峰值不放大经常拍糊,用放大经常错过目标和拍摄时机,这个对于有经验的街拍人来说,拿机器在傍晚上街拍一小时就明白了。
许多场景是无法缩小光圈的,一是确实太暗,二是需要大光圈的渲染画面,你不需要拍的场景,我需要拍,你可以换广角拍的,
我坚持用标头,所以是摄影人需要的不同,多一个功能总是好的,就像是高感,数码时代高感不断推高,许多人会说胶片高感才多少,以前的人就不用拍照了? 确实,以前一般人使用100-400胶片,超过感光和迫冲范围了,要嘛上闪灯,要嘛不拍,
但数码时代,我们可以选择利用科技进步的能力拍更广泛的题材和场景,合焦提示不过提供多一种方法,便利我这类的需求者,
而这个功能其实很容易实现的,也增加不了什么成本。加油...
泡网分: 11.011
帖子: 1143
注册: 2008年09月
确实用A7R的峰值不放大经常拍糊,,所以有时用估
泡网分: 31.678
帖子: 11098
注册: 2007年10月
卷心菜a 发表于
峰值的精确度不高,不适用需要高精确对焦的地方.
峰值+放大我使用上没觉得有问题.
至于我怎么用,我从来不钻这个牛角尖,不需要高精度,要能快速拍到想要的,我宁可小光圈小广角.
峰值和放大的特性恐怕你自己也相当清楚了,适用于什么地方想很清楚,就好比冲锋枪和狙击枪,冲锋枪打1公里外的一个点,怎么都打不中,是不是冲锋枪设计上存在问题?摄影的人对于自己喜欢拍摄的题材和场景时机是有不同器材需要的,就扫街而言,我不用峰值和放大,是因为它们提供不了我速度和精度(不是100%,但起码不那么糊)的双重要求,要嘛用旁轴的联动对焦,要嘛用尼康机器的合焦提示,我反复测试了超过150个纯手动镜头在尼康机器的合焦提示,除了少数镜头有合焦旷量,绝大多数都是非常准的,足够快速精确合焦拍摄之用,用A7R的峰值不放大经常拍糊,用放大经常错过目标和拍摄时机,这个对于有经验的街拍人来说,拿机器在傍晚上街拍一小时就明白了。
许多场景是无法缩小光圈的,一是确实太暗,二是需要大光圈的渲染画面,你不需要拍的场景,我需要拍,你可以换广角拍的,
我坚持用标头,所以是摄影人需要的不同,多一个功能总是好的,就像是高感,数码时代高感不断推高,许多人会说胶片高感才多少,以前的人就不用拍照了? 确实,以前一般人使用100-400胶片,超过感光和迫冲范围了,要嘛上闪灯,要嘛不拍,
但数码时代,我们可以选择利用科技进步的能力拍更广泛的题材和场景,合焦提示不过提供多一种方法,便利我这类的需求者,
而这个功能其实很容易实现的,也增加不了什么成本。
泡网分: 82.276
精华: 11帖子: 13177
注册: 2001年08月
*一意孤行* 发表于
别吓我啊!你怎么又活了?借尸还魂吗?早活了,不像你,离不了无忌
已经把无忌从电脑书签和手机里删了
泡网分: 5.075
帖子: 1122
注册: 2011年02月
卷心菜a 发表于
微单的优势之一就是反差对焦的精准性,很可能r2的相位也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最后的精准对焦还是要反差.
混合对焦,相位不一定要那么精准,也可能会因为成本,根本无法实现纯粹的相位对焦.也说不定.
不过有这个功能总是好的.只有实机来了才能确认
不过就目前看a7r2转接佳能的快速af,很可能这些内嵌cmos相位点和以前a7的不同了
以前的内嵌真的只是辅助,也无法通过第三方电子环来启动
同时,这种混合对焦模式,才能实现我前面预言的峰值与相位提示并存的可能
如果这种模式存在,那么以中心点为例,实际使用时,特别是移动抓拍时,在主体被峰值覆盖后,随着对焦调整,相位合焦提示出现,那么在evf里判断和按下快门会更有信心,因为这时压根没机会去放大对焦
虽然此时的合焦精度未必能与放大慢慢调得准确,但总比单纯靠眼睛看峰值方便许多
其实应该另开一贴聊更好,以免被楼主以往的设想所干扰,呵呵
本帖最后由 robinlb 于
12:19 编辑
泡网分: 1.754
帖子: 1727
注册: 2011年03月
robinlb 发表于
呵呵,楼主聊的时候a7r2还没出现,反差对焦方式下,合焦提示无法或说无意义实现
之所以后面顶出此贴,还是情况发生了变化
能够使用第三方电子环独立启动cmos内嵌相位对焦的a7r2出现后,就能反差的峰值和放大之外,
附加相位合焦提示功能,方便一些静物拍摄之外的手动合焦辅助,肯定是更方便了,对吧
没有在实机上试验,个人觉得,很可能实际使用时,至少在许多可选焦点上,反差峰值与相位合焦提示很可能同时存在
这就更进一步方便手动头的使用微单的优势之一就是反差对焦的精准性,很可能r2的相位也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最后的精准对焦还是要反差.
混合对焦,相位不一定要那么精准,也可能会因为成本,根本无法实现纯粹的相位对焦.也说不定.
不过有这个功能总是好的.
泡网分: 48.009
精华: 1帖子: 3471
注册: 2002年01月
子非鱼 发表于
还鸡巴对玩相机这么有热情别吓我啊!你怎么又活了?借尸还魂吗?
泡网分: 5.075
帖子: 1122
注册: 2011年02月
卷心菜a 发表于
楼主说没必要搞峰值对焦[根本没有必要搞什么峰值提示],楼主只要陷阱对焦.呵呵,楼主聊的时候a7r2还没出现,反差对焦方式下,合焦提示无法或说无意义实现
之所以后面顶出此贴,还是情况发生了变化
能够使用第三方电子环独立启动cmos内嵌相位对焦的a7r2出现后,就能反差的峰值和放大之外,
附加相位合焦提示功能,方便一些静物拍摄之外的手动合焦辅助,肯定是更方便了,对吧
没有在实机上试验,个人觉得,很可能实际使用时,至少在许多可选焦点上,反差峰值与相位合焦提示很可能同时存在
这就更进一步方便手动头的使用
本帖最后由 robinlb 于
11:50 编辑
泡网分: 21.952
帖子: 3540
注册: 2006年02月
不就是个手动头合焦提示小红灯么?中心点提示改成自选点?估计改一下软件 所有相机都能实现这功能
泡网分: 21.701
帖子: 2441
注册: 2006年04月
峰值对焦,优点是快,问题是精确对焦不容易。
放大对角,优点是可以精确,问题是对焦慢。
至于合焦提示,它本身并不是一种对焦方法,而只是传递一个信息:按照某种对焦方法完成对焦后,机身认为合焦了。
所以,如果索尼运用峰值对焦法对焦,然后给你一个“合焦”的提示,这其实与你自己用峰值对焦效果完全类似。只不过是,如果你喜欢用索尼机身的合焦提示,实际上你就是按照索尼工程师认定的合焦精度拍照。如果你自己用峰值对焦,就是你按照自己认定的合焦精度拍照。如果大家都希望索尼提供一个“合焦提示”,索尼提供一个“合焦提示”应该没啥问题,问题是使用者认可索尼索尼工程师认定的合焦精度标准吗?未必。
其实在任何一个品牌的自动对焦机身上用原厂自动镜头,你可以比较一下用AF和MF的感觉(这时的MF都有合焦提示),这时你转动对焦环,可以明显感觉到MF合焦有一个区域,要想更精确对焦,这时你仍然必须做选择:
& & 1、是在合焦提示刚亮起就按快门,还是继续转动对焦环直至合焦提示即将熄灭前按快门,或是在这两者中间按快门?
& & 2、是由近及远转对焦环,还是由远及进转对焦环?
& & 这些与直接用峰值对焦的选择过程非常类似。用峰值对焦,要想更精确对焦,你需要反复尝试并确认具体机身的最佳峰值位置,更变态的就是再具体测试每一个镜头在该机身上的最佳峰值位置(俺实在懒得做这一步了)。俺这几天测了YC351.4在A7R上的最佳峰值位置,经过反复测试,可以做到YC351.4在A7R上MF峰值对焦的对焦精度不次于FE351.4在同一个A7R机身上AF的对焦精度。但稳定性还不很高。
& & 如果对A7R机身的AF和MF的峰值对焦还不满意,就只能用放大对焦试试了。在上脚架的前提下,放大对焦可以更精确地选择对焦点和对焦精度。
& & 所以,索尼提供峰值对焦和放大对焦,等于给使用者更多的控制权。如果索尼提供合焦提示,可能可以进一步提高很多人使用手动镜头的“对焦速度”,但这些人必须接受索尼工程师的对焦精度标准。按照相机产业的惯例,工程师是不会告诉你对焦系统的细节的。届时,这些人会不会又大骂索尼的合焦提示不准呢?(想想关于索尼有损压缩RAW的争论吧,一个近乎无理取闹的问题,竟然成为索尼机身的一个“重大槽点”。以至于索尼干脆直接给你一个不压缩的RAW,有本事你去比较一下,所谓的无损压缩RAW是不是真的“无损”压缩RAW)
即使索尼提供合焦提示,对于需要精确对焦的情况,俺也不会使用,宁肯用放大对焦。对于不需要精确对焦的情况,目前的峰值对焦足够用了。所以,俺不愿意为索尼的合焦提示功能额外埋单。
泡网分: 11.149
注册: 2008年06月
卷心菜a 发表于
楼主说没必要搞峰值对焦[根本没有必要搞什么峰值提示],楼主只要陷阱对焦.这个一说,好像sony系就没出现过陷阱对焦?
泡网分: 1.576
注册: 2014年01月
我都是放大对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754
帖子: 1727
注册: 2011年03月
robinlb 发表于
我觉得后面不少讨论都走偏了
这里不必再去讨论相位合焦与峰值放大的优劣
事实是,由于A7R2的发布,内嵌相位可启动,可以在以往反差的峰值和放大之外,再提供相位合焦提示,
这三种方式,对手动镜玩家绝对是好消息,也利于大光圈扫街抓拍,谁也没说要抛弃峰值和放大呀
届时实等待机出来去感受吧
短相面距的需要等第三方fe电子环出来,长距的m42口,直接用现有的m42~ma电子环加laea3就能用了楼主说没必要搞峰值对焦[根本没有必要搞什么峰值提示],楼主只要陷阱对焦.
泡网分: 1.754
帖子: 1727
注册: 2011年03月
mark1008 发表于
从这段论述来看,我判断你没有太多手动头扫街实战经验,不论是使用OVF还是EVF,使用叠影,裂隙,合焦提示,峰值,放大,或峰值加放大。
现有机器的峰值,峰值加放大在实际使用上的一些问题,你并没有在大量拍摄(不同机器,不同镜头,不同光圈,不同场景,不同距离)的实战中发现。
但基于求真的精神,我还是诚心请教,除了你这里说的峰值使用方法,对于标头或以上焦段大于等于1.4光圈的手动峰值对焦扫街,你是怎么使用的?也许你有更好的我没有用过的方法。峰值的精确度不高,不适用需要高精确对焦的地方.
峰值+放大我使用上没觉得有问题.
至于我怎么用,我从来不钻这个牛角尖,不需要高精度,要能快速拍到想要的,我宁可小光圈小广角.
峰值和放大的特性恐怕你自己也相当清楚了,适用于什么地方想很清楚,就好比冲锋枪和狙击枪,冲锋枪打1公里外的一个点,怎么都打不中,是不是冲锋枪设计上存在问题?
泡网分: 5.075
帖子: 1122
注册: 2011年02月
卷心菜a 发表于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比度检测是一定需要自动头配合使用的,依据其原理,手动头根本不可能知道是否合焦;而且以相机的处理器效能,电池容量,根本不可能实时进行对比度合焦检测运算.
单反上陷阱对焦是因为没有evf取景器才使用的一种没有办法的方案.
evf可以放大对焦,眼睛直接确认是否对焦成功,比陷阱对焦要强大许多.
峰值是用来预对焦的,一些高手,扫街的时候甚至只看镜头的焦距窗就能判断是否合焦了,峰值也实现类似的功能,又或不需要100%精度拍照的场合.
峰值还能为放大对焦提供预对焦,提高手动对焦的速度.
峰值在视频录制的时候用处很大,他可以实时的告诉你焦点位置在什么地方,你调焦,也可以很线性的告诉你焦点的移动轨迹.
陷阱还有个缺点,就是和自动对焦一样,会有跑焦的问题.
我觉得后面不少讨论都走偏了
这里不必再去讨论相位合焦与峰值放大的优劣
事实是,由于A7R2的发布,内嵌相位可启动,可以在以往反差的峰值和放大之外,再提供相位合焦提示,
这三种方式,对手动镜玩家绝对是好消息,也利于大光圈扫街抓拍,谁也没说要抛弃峰值和放大呀
届时实等待机出来去感受吧
短相面距的需要等第三方fe电子环出来,长距的m42口,直接用现有的m42~ma电子环加laea3就能用了 本帖最后由 robinlb 于
07:26 编辑
泡网分: 31.678
帖子: 11098
注册: 2007年10月
卷心菜a 发表于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比度检测是一定需要自动头配合使用的,依据其原理,手动头根本不可能知道是否合焦;而且以相机的处理器效能,电池容量,根本不可能实时进行对比度合焦检测运算.
单反上陷阱对焦是因为没有evf取景器才使用的一种没有办法的方案.
evf可以放大对焦,眼睛直接确认是否对焦成功,比陷阱对焦要强大许多.
峰值是用来预对焦的,一些高手,扫街的时候甚至只看镜头的焦距窗就能判断是否合焦了,峰值也实现类似的功能,又或不需要100%精度拍照的场合.
峰值还能为放大对焦提供预对焦,提高手动对焦的速度.
峰值在视频录制的时候用处很大,他可以实时的告诉你焦点位置在什么地方,你调焦,也可以很线性的告诉你焦点的移动轨迹.
陷阱还有个缺点,就是和自动对焦一样,会有跑焦的问题.
从这段论述来看,我判断你没有太多手动头扫街实战经验,不论是使用OVF还是EVF,使用叠影,裂隙,合焦提示,峰值,放大,或峰值加放大。
现有机器的峰值,峰值加放大在实际使用上的一些问题,你并没有在大量拍摄(不同机器,不同镜头,不同光圈,不同场景,不同距离)的实战中发现。
但基于求真的精神,我还是诚心请教,除了你这里说的峰值使用方法,对于标头或以上焦段大于等于1.4光圈的手动峰值对焦扫街,你是怎么使用的?也许你有更好的我没有用过的方法。 本帖最后由 mark1008 于
06:42 编辑
泡网分: 82.276
精华: 11帖子: 13177
注册: 2001年08月
*一意孤行* 发表于
@喜欢玩相机
?莱卡是一拧镜头的调焦环,就会出现放大后的画面,直接左右拧调焦就可以了。sony a7r我也有,没感觉是这样的啊,要安下某个快捷键才可以的还鸡巴对玩相机这么有热情
泡网分: 31.678
帖子: 11098
注册: 2007年10月
卷心菜a 发表于
峰值就不是那么用的....
只能说你用错了...那倒是真心请教怎么使用了,我可以依据你说的方法去试看看。
泡网分: 1.754
帖子: 1727
注册: 2011年03月
mark1008 发表于
我也觉得加上合焦提示是非常需要的, 用了NEX7,A7R,M240转接手动头,三个机器的峰值对焦在大光圈以及反差不大的场景都不太靠谱,
需要使用放大对焦才准,如果不使用放大对焦,只用峰值,街头抓拍会错失很多机会, 而用放大的缺点是晃得厉害,
构图不太方便,如果是移动的目标非常容易跑出范围,需要放大缩小来回确认焦点,影响拍摄节奏和速度。
对于相对静态的抓拍,无疑放大对焦是最好的,但多变的街头手动镜头抓拍来说,峰值不可靠,放大不快速,
旁轴联动最快,尼康的合焦提示有焦点方向和合焦音非常好用,但有少数镜头有合焦旷量(特别是广角镜头),
需要个别镜头配合经验调整合焦的认定。&&
很多人说峰值好用,我去问过了解到的其实都是结合放大对焦的,那是放大对焦的功劳,不是峰值,
我的几万张使用峰值的拍摄经验显示, 小光圈时峰值是最好用的,大光圈目前的峰值对焦不是完全可靠,
显示了不准或根本就不显示峰值, 必须使用放大对焦。
而我在尼康和徕卡机器使用超过250支手动镜头,徕卡纯手动,尼康在DF以前的机器也多数使用手动对焦,
尼康的合焦提示是非常准确好用的,我几乎只用中央点(选择最小对焦框)合焦后重新构图,拍摄上比峰值可靠,比放大快速。
其实是 ...峰值就不是那么用的....
只能说你用错了...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a7用手动镜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