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功放总音量,点平参数会不会改变低音炮相位调整的相位

通用型有源低音炮功能、调试、使用手册&(转帖)
为了让广大入门朋友看得明白,我们尽量采用非专业语言进行描述。专业人士莫怪!有源低音炮也就是带功率放大的低音音箱,用来增加或补充系统的低音,其效果由炮本身的素质决定的。刚刚入门的朋友经常会提这样的问题:“我的功放的功率能不能配这个炮?”或“炮能不能同我的中置和环绕搭配?”等等,都是错误的。炮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本身就带功率放大的,和功放的功率及中置环绕没有什么关联。当然,高级别的器材另当别论,我们讨论的都是入门、通用的类型,上万元的器材不在我们讨论范围。
有源低音炮的作用:
一、增加2声道系统的低音
这种类型的朋友往往是用2声道HIFI功放驱动小落地箱或书架箱,听音乐、看DVD电影,感觉低音不足,达不到需要的效果,可采用有源低音炮进行补充,增加低频,达到需要的气氛。
二、补充家庭影院5.1系统中缺乏的0.1声道(重低音)
这种类型的朋友一般拥有AV功放(解码或不带解码)、主箱中置环绕五只箱,但还缺乏5.1系统中0.1部分的配置。在家庭影院中,各声道的重要性排列如下:中置、炮、主箱、环绕。炮在家庭影院中位居第二。这被忽略的二把手,只有通过低音炮才能体现。在这里有一个误区:许多朋友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家里主音箱的喇叭口径够大,低频足够了!”错误啊!口径再大,发出来的声音只是原本属于主箱的声音,本属于炮的那一份,你的主音箱是没有办法承担的。又有新的问题来了:“我在DVD机或AV功放的设置上把低音炮的那0.1信号归入主音箱,这样就可以了。”话没有错,原本属于低音炮的声音现在从主箱出来了,分离度和效果可想而知。你的系统由原来的5.1退步为5.0了,达不到真正的5.1效果,可见低音炮在家庭影院中的重要性。
有源低音炮的基本功能:
低音炮通常的功能键有音量、分频点、相位等三键。这三键在使用中需要配合的。音量调节键容易识别,分频点调节键一般标有20HZ-150HZ字样,相位键有的转换为2档开关(正相或反相)、有的则从0-180度旋钮可调。最主要的是炮的输入输出端口。一般的炮有低电平输入输出口、高电平输入输出口。低电平输入输出口:其中有R和L输入口一组、R和L输出口一组,都为通用的RCA头(也就是一般的信号线接头)。高电平输入输出口:从外观看是8个接线柱(或音箱夹),其中4进4出,每2个为一个声道,它只是一个输入输出口而已。许多刚入门的朋友看图片误以为炮本身还带其他声道的功率放大,实际不是。实际操作中高电平输入输出口很少有人使用。另外一些炮还带有无信号自动关机功能,建议此功能不用,机器没有使用的时候我们都是断电的,没有必要浪费,让它内部一直通电。
有源低音炮的常规测试:
购买低音炮到货的第一步是先要试看看炮是否正常发声,具体做法:将音量调在最小,频率调在12点位置、相位随便。选一首低频比较丰富的CD乐曲(不是DVD),将碟机的R和L的信号选一个直接接入炮的R或L声道,或2个都接入。将音量慢慢开大,炮肯定会发出低频,体验一下从小音量到大音量低频成分在房间的变化情况。声音开大了,房间装修不好的肯定会共震的。如玻璃窗发出声音等。刚刚接触炮的朋友马上有一个疑问:“我的炮怎么发出来的声音怎么很闷,听起来不舒服。”当然了!炮是要同其他音箱配合起来使用的,拿来单独听,听到的肯定是单一的低频成分,没有中高频,当然觉得闷、不舒服了。将音量调在合适位置,再调节频率旋钮,从20HZ慢慢一直调到150HZ,体验炮的下潜深度和频率变化情况。确认炮能正常发声后,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搭配工作了。
低音炮的实例搭配及调试:
一、加强2声道系统的低音接法
接法一:将音源(CD或DVD机)的左右信号接入炮的左右信号输入口,再紧炮的信号输出接入功放,由功放推动音箱,信号流程图:音源-炮-功放-音箱。
接法二:如果音源有2组信号输出或采用1分2的信号线,其中一组接入炮,另外一组接入功放。
炮的调试:频率视音箱口径进行调节,口径大的,可尽量调低,反则调高,视个人爱好而定,没有统一标准。相位开关哪个低音效果好就选在那个位置,音量同主音箱配合。
二、承担5.1系统的0.1声道超低音放大
接法一:带解码的AV功放都有超低音信号输出,用一根炮线(最好是一分二的炮线)将功放的超低音输出信号接入炮,采用此接法炮的频率可尽量调高、音量也可调大点,因为信号受AV功放的限制,操作起来也方便。
接法二:带解码的DVD机同样有超低音信号输出,用一根炮线(最好是一分二的炮线)将DVD机的超低音输出信号接入炮,采用此接法炮的频率和音量注意要同主音箱和中置环绕配合。一般频率调在12点位置,音量调在3点位置,但没有统一标准。
感想:有源低音炮是音响系统中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炮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器材,又需要同其他音箱的配合才能出好声音,炮的声音是调出来的,要出好声音,要有耐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低音炮声音很硬,是功放的问题吗,要怎么解-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 信息中心 >
低音炮声音很硬,是功放的问题吗,要怎么解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15:06:11 责任编辑:李志喜字体: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低音炮声音很硬,是功放的问题吗,要怎么解”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低音炮声音很硬,是功放的问题吗,要怎么解”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低音炮声音很硬,是功放的问题吗,要怎么解决,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把LPF调到最小,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车用中等的喇叭就好,箱体木板要厚且要适当加吸音棉,太好也就浪费钱汽车音响爱好者为您至上,把低音加强调到12,喇叭要超低音喇叭,但最小会很闷且没力度,可以再慢慢调大直到自己觉得打出来的低音既不硬又有力度但这只是调功放,喇叭和箱体也很重要把模式调到LPF解决方案2:你的意思是说,总音量调12是吧!有三个嘛,轻低音,重低音,超重低音。然后调哪一个好点的?还想请问一下,那个一分二的线,(就是一母二公)怎么用的?按你那样调,好像好多了,低音没那么硬了,我有问过汽车音响改装店的师傅,说,调一下功放就行了,但具体不知道怎么调!谢谢你的回答!解决方案3:super bass直接上12行了一母二公是把一个声道复制多一个,给4路的功放桥接成2声道用的。1、2路接L,3、4路接R,以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解决方案4:谢谢你的回答!解决方案5:那就可以听到非常柔软的富有弹性的,所以听说话还比较好听. 但音箱要获得超低音就非常困难-不仅需要大喇叭。(汽车音箱一般只有有80HZ -100HZ的低音,还需要与喇叭尺寸相配搭的大体积音箱(汽车就做不到,需要大口径喇叭(比较容易),不需要增加成本就可以做到20HZ-20000HZ,低音才好听,喇叭大,不是欣赏音乐的东西,一样木有好的低音出来。汽车的音箱,木有音箱) 因为好低音音箱,因为功放获得低音非常容易,功放一般都具有非常好的低音,下潜很深的超低音了! 8英寸喇叭的落地音箱的低音就好听(超低音可以下潜到40HZ),低音频率比较高。 功放基本不缺少超低音,你的汽车如果可以安装2个落地音箱,因为超低音不是喇叭直接发出来的,因为木有足够的空间来做大体积音箱),是音箱的大体积共振出来滴,不好听,音箱小,还需要大体积音箱,基本就是听新闻的设备,汽车基本都是顶棚喇叭低音硬就下潜不深解决方案6:一般车上的低音炮10寸到12寸吧,谢谢你的回答!解决方案7:. 车上喇叭木有10-12寸那么大,喇叭大,木有大音箱 也木有什么低音作用,基本是浪费资源,如果你不信,可以做试验。 汽车一般是5英寸吸顶全频喇叭(基本就可以听新闻和简单的音乐了)。为了满足一些木有音响知识的人,也可以加一个低音炮,一般是5-8寸(音箱体积小一点,低音都不是很好,最好是5-6英寸喇叭,低音可能还比8英寸好一点,但也严重不行。音箱体积太小,喇叭大了木有一点作用;在狭小空间的汽车上面谈好听的低音音响,基本是音响外行人的话题)解决方案8:呵呵,我想你没看懂我的意思,误会了!车上喇叭音响,不敢说很懂,至少懂一点!车门的喇叭一般都是6寸到6,5寸,我说的放在尾箱的低音炮,一般都是10寸到12寸,谢谢你的回答!不用回复了!谢谢!
4个回答3个回答5个回答4个回答4个回答3个回答4个回答1个回答4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家庭影院的调试调试,影院,帮助,家庭影院,家庭影院的,家庭影院网,反馈意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家庭影院的调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载低音炮 要 相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