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远志中药远志的功效与作用颗粒和远志中药远志的功效与作用颗粒的区别

推荐专题:
您的位置:
>> 远志的简介图片和鉴别方法
远志的简介图片和鉴别方法
核心提示:远志的简介图片和鉴别方法 远志简介  【来源】该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 的干燥根。  植……
  【来源】该品为科植物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 的干燥根。
  植物形态【其它名称】@绕、md、棘菀、细草、小鸡腿、小、小草根。
  【性味归经】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
  【功能主治】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健忘惊悸,神志恍惚,痰多,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应用】
  1.,心悸怔忡,健忘。该品苦辛性温,性善宣泄通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主治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惊悸等症,常与茯神、龙齿、朱砂等镇静安神药同用,如远志丸(《张氏医通》);治健忘证,常与、、菖蒲同用,如开心散(《千金方》),若方中再加茯神,即不忘散(《证治准绳》)。
  2.癫痫惊狂。该品味辛通利,能利心窍,逐痰涎,故可用治痰阻心窍所致之癫痫抽搐,惊风发狂等症。用于昏仆、痉挛抽搐者,可与半夏、、全蝎等化痰、息风药配伍;治疗惊风狂证发作,常与菖蒲、郁金、等祛痰、开窍药同用。
  3.咳嗽痰多。该品苦温性燥,入肺经,能祛痰止咳,故可用治痰多粘稠、咳吐不爽或外感风寒、痰多者,常与杏仁、贝母、瓜蒌、等同用。
  4.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喉痹。该品辛行苦泄,功擅疏通气血之壅滞而消散痈肿,用于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内服、外用均有疗效,内服可单用为末,黄酒送服。外用可隔水蒸软,加少量黄酒捣烂敷患处。远志味辛入肺,开宣肺气,以利咽喉,如《仁斋直指方》治喉痹作痛用“远志肉为末,吹之,涎出为度。”
  【用法用量】煎服,3~9克。
  【注意事项】有及者慎用。
  别名大全
  形状【别名】苦远志,棘菀,棘苑,小草根皮,细草根皮,小鸡腿皮,细叶远志(又名山茶叶根皮、光棍茶根皮、小鸡棵根皮、线茶根皮、山胡麻根皮、米儿茶根皮、燕子草根皮,草远志、十二月花根皮),线茶根皮,小鸡根,卵叶远志,宽叶远志,西伯利亚远志,醒心杖。
  【商品名】苦远志:为植物细叶远志的根皮。
  甜远志;为植物宽叶远志的根皮,习称“土远志”。
  关远志:产于山西、陕西一带者。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
  远志筒:又名远志通。为抽去术心的根皮。质优。以色黄、筒粗、内厚、干燥者为最优。
  远志肉:简称志肉。为破碎的根皮。品质较次。
  远志棍;又名远志梗,远志骨。为细小的中间有轻硬木心的远志根。
  【处方名】远志。制远志,炙远志。
  处方中写远志指生远志。为原药材去杂质切段生用入药者。
  制远志又名泡远志、清远志。为净远志在煎液中浸泡后,捞出晒干入药者。偏于宁心安神。
  炙远志又名蜜远志。为净远志用蜂蜜炙后入药者。偏于祛痰止咳。
  品种考证
  远志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云:远志“生太山及冤句川谷。《本草经集注》云:“小草状似而青。”《开宝本草》云:“远志,茎、叶似大青而小。”《嘉v本草》引《尔雅》郭璞注云:“(远志),似,赤华,叶锐而黄,其上谓之小草。”《本草图经》云:“今河、陕、京西州郡亦有之。根黄色,形如篙根,苗名小草。似而青,又如革豆。叶亦有似大青而小者。三月开花,白色,很长及一尺。四月采根、叶……泗州出者花红,根、叶俱大于他处;商州者根又黑色。俗传夷门远志最佳。”《本草纲目》云:“远志有大叶、小叶二种。陶弘景所说者小叶也,马志所说者大叶也,大叶者花红。”《本草图经》附有远志图五幅,即泅州远志、解州远志、威胜军远志、齐州远志、商州远志。据产地、形态描述和附图可知,古代之药用远志来源已有数种。其主品有小叶者即今用的远志,大叶者即今用的西伯利亚远志。
  炮制沿革
  远志的净制始见于南齐的《华氏中藏经》,书中载有“去心”之说,之后历代沿用。直到公元十世纪,《雷公炮制论》才第一次记述了去心的理由:“凡使,先须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有“汤浸去心”及“煮去芦骨”。关于去心的本草记载有“去心”、“去骨”、“去梗”、“去木”等称谓,足见古人十分重视“去心”这一净制环节。远志
  远志的切制始见梁代《本草经集注》记载“皆捶破”,清代有《外科大成》载有“去心,为末”等切制方法记述。
  古人认为生品“戟人咽喉”,用于临床须经炮制,方法较多,计有不加辅料的炒、焙、蒸、炙、制炭和加辅料的制、蜜制、朱砂制、姜汁制、酒制、灯心草制、复制等。以甘草制远志为远志最早的炮制方法,《雷公炮制论》载有“熟甘草汤浸宿”,其优点是“以甘缓之,使上发也”。
  现代对远志的炮制基本上沿用了古代的炮制方法。《全国中药炮制规范》收载四种规格,2005年版中国药典仅收载了远志和制远志两种规格。
  炮制研究
  柯文彬等采用不同炮制方法对远志肉和根进行了比较,结果不同部位所含成分有别,且炮制品比生品多一
  白色斑点。远志花
  李希等以醇浸出物含量为指标,对远志不同炮制工艺进行了评价,结果浸出物含量为蜜制远志 & 生远志 & 炒远志 & 甘草制远志 & 炒制远志,但薄层鉴别各炮制品的化学成分未见差异。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远志木质部溶血作用较皮部低。全远志、远志皮、远志心在同剂量时均可以加强催眠作用;抗惊厥作用以全远志最强,远志皮次之,远志心无效;溶血作用和急毒实验以远志皮最强,全远志次之,远志心最弱;全远志与去心远志比较祛痰作用不减弱。
  李光巍等对远志炮炙前后进行了催眠及祛痰作用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王建等研究了生远志、蜜远志、生远志与甘草不同配伍比例 (3∶1、3∶2、3∶3) 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结果生远志、远志-甘草 (3∶1) 配伍对小鼠小肠运动及胃排空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致胃肠充气、肿胀、肠壁变薄,呈现出明显的胃肠毒性,但蜜远志、远志-甘草(3∶2、3∶3)剂量配伍,对胃肠运动无明显影响。此外,他们研究了生远志、蜜远志、甘草制远志和姜远志对胃肠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远志与姜远志能明显抑制胃肠运动和功能,而蜜远志和甘草制远志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
  药典标准
  【来源】该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制法】
  远志: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段,干燥。
  制远志:取甘草,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加入净远志,用文火煮至汤吸尽,取出,干燥。每100kg远志,用甘草6kg。
  蜜远志:将制远志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稍闷,放锅内炒至不粘手,取出晾凉(每100斤加炼熟蜂蜜20斤)。
  【性状】该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15cm, 直径0.3~0.8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纵皱纹及裂纹,老根的横皱纹较密更深陷,略呈结节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鉴别方法】
  (1) 该品横切面:木栓细胞10余列。皮层为20余列薄壁细胞,有切向裂隙。韧皮部较宽广,常现径向裂隙。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均木化,射线宽1~3列细胞。薄壁细胞大多含脂肪油滴;有的含草酸钙簇晶及方晶。
  2. 取该品粉末1g,加盐酸无水乙醇溶液(10→100)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加水30ml,用氯仿振摇匀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远志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14: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功能主治】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用法用量】 3~9克。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制剂】远志流浸膏
将"远志的简介图片和鉴别方法"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当前位置: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制远志的食用方法
中药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传统认为远志有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等功效与作用。常用于耳鸣耳聋、急性乳腺炎、遗尿等症。
远志 基本信息
远志肉、远志筒。
【来源产地】
中药远志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和西伯利亚远志(宽叶远志)的干燥根皮或根。野生于山坡草丛、路边。
产于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地,此外山东、内蒙古、安徽、湖北、吉林、辽宁等地亦产。
远志【采收炮制】
春秋二季采挖,去掉残茎、须根及泥土,稍晒。选粗大而整齐的,平放板上来回搓至皮肉与木心分离,抽去木心,晒干,即为“远志筒”;较小的根用棒捶裂,去掉木心,因皮部不成筒状,故称“远志肉’,未去木心者称为“远志棍“。生用或炙用。炙用又分制远志(炙远志)、蜜远志。
【性状性味】
远志筒呈长管状,稍弯曲,形似蚯蚓,长约3~13厘米,直径约0.3~1.3厘米。外皮灰黄色,全体有密而深陷的横皱纹或裂纹。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气微,味苦微辛,有刺喉感。远志肉多已破碎,肉较薄。远志棍,细小,中央有坚硬的木心。&以筒粗、肉厚、皮细、色嫩、去净木心者为佳。
辛、苦、温。入心、肾、肺经。
远志功效与作用
益智安神,化痰消肿。惊悸健忘,痈疽疮肿,咳嗽多痰,失眠多梦。
(1)用于安神,适用于心气郁结或心血虚、痰涎壅塞而致的烦热、精神恍惚、惊悸、不能安睡,可见于神经衰弱或病后虚烦失眠。取其能散郁而安神,但单用无力,需配、仁的功效与作用等,如归脾汤(见龙眼肉项下)、养心汤(见获神项下)、远志汤。
(2)用于化痰,治寒痰喘咳,但力较缓弱,需配川贝、、等。
【临床应用】
1、耳鸣耳聋
有临床报道称,以远志为君药,配伍羚羊角、桅子、牡丹皮、子的功效与作用、、等药,治疗耳鸣耳聋128例。经服药1~3个月,显效66例,有效49例,总有效率为89.84%。
2、急性乳腺炎
有临床报道称,远志治疗急性乳腺炎有较好疗效。如处方以远志加米酒煎服治疗43例患者,服3剂后均告愈。
远志辛行苦泄,功擅疏通气血之壅滞而消散痈肿。治疗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外用、内服均有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远志对革兰氏染色阳性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乳腺炎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改变。采用远志对革兰氏染色阳性菌抑菌作用,酒有通利血脉并能引药上行助药力。故能发挥远志抑菌之功能,能加速炎症消退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远志的传统功效中并未明示其有止遗之功。但现代中医临床常用其治疗遗尿。如某患儿1岁后遗尿,至15岁仍未愈。患者自述夜尿1~3次,多为梦中遗尿,尿后即醒,尿味腥躁,偶有咳嗽、打哈欠时或听见流水声时遗尿,余无其他不适。刻见:精神稍差,形体单薄,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动则汗出,舌淡、苔薄嫩,脉细无力。尿液化验无异常。诊断:遗尿症。辨证:心肾不交,脾肺气虚,肾督不足。经用《杨氏家藏方》卷9所载之蕇薢分清饮加远志、、6剂后痊愈。
临床所见磋牙一症,有因痰热内扰,心神不安所致者。有医者以远志为主方,配伍、胆南星、石菖蒲、炒、法半夏、龙胆草、僵蚕、蝉衣、、甘草等药,治疗此病10例,疗效满意。
据临床报道,远志、丹参、组合应用,治疗不寐有良好疗效。如某患者梦扰失眠半年余,头昏或重,时或心烦口苦,耳鸣善忘,神萎膝软,胸闷作恶有痰,食少体困,舌质偏黯红,苔薄黄腻,脉弦滑。证为痰热夹窟,心肾不交。治当化痰瘀而交心肾为法,药用远志、、石菖蒲、胆南星、法半夏、川黄连、、贝母、茯神、柏子仁、、合欢皮、生。治疗1月余,而病情日见转机后趋痊愈。
远志食用方法及注意
【食用方法】
煎服,5~15g。外用适量。生远志,祛痰开窍作用较强;
甘草制远志,性较平和,不伤胃气,胃气虚弱者宜之;
蜜远志,性较滋润,安神宁心作用较佳。
【注意事项】
远志性温燥,凡实火或疾热等证均当慎用。过服致恶心、呕吐。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忌服。远志可引起过敏反应,应予注意。
下载次数:0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本站词条内容(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合作咨询:
&&&客服邮箱: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你好、我想问中药密远志和制远志_百姓问医生
扫描二维码
你好、我想问中药密远志和制远志
来自:广东省 云浮 浏览 447 次
提问时间: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 53111 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远志是常用的一种中药,在临床上一般用于生远志,甘草炙远志和蜜制远志三种炮制品。蜜炙远志就是把远志用炼熟的蜂蜜水,搅拌均匀后炒至不粘手后放凉。而制远至有甘草制朱砂制,但是通常用的一般都是甘草制远志。选择蜜制远志,或制远志是根据用药的不同目的进行选择的。甘草制远志能缓和药性,消除麻味的,防止刺激咽喉,以安神意志为主,而蜜制远志以增强补脾益气,养血宁神化痰止咳的作用为主。
TA帮助了2201人
回答列表(1)
TA帮助了2225人
病情分析:
中药远志能够宁心安神,治疗心肾不交的失眠多梦,心慌;能够祛痰开窍,治疗痰阻心窍导致的神昏,抽搐,寒痰咳嗽;还能够消散臃肿治疗乳房肿胀疼痛。远志味道苦,生品使用时容易刺激咽喉。所以多炮制使用。远志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就出现了蜜远志和制远志。蜜远志是用炼蜜炮制药物,蜜制后的药物,性滋润,多增强了润肺化痰的功效。制远志是用甘草一起炮制的,甘草能够抑制远志的燥性,缓和远志的药性,减轻副作用。蜜远志和制远志功效相似各有侧重罢了。
回答时间:
热门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远志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