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三个冒字怎么读音

读了趵突泉的传说你体会到其中饱含着人们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血刺█好好mI7
应该是对泉水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济南的读音 - 济南的意思
济南的关联词
济南扩展阅读
济南大明湖济南市,又称泉城,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位于北纬36度40分,东经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50到700毫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境内主要山峰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等。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千米,平原5000平方千米。下辖六个区、三个县、一个县级市,总面积达8227平方公里,人口596万,其中市区人口260万。是“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的城市之一。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和第七届国际花卉博览会的举办城市,济南的市树是柳树,市花是荷花。
济南诞生了许多知名人物:  文学家学者:著名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李开先,明代文学"后七子"首领李攀龙。阴阳五行学派大师邹衍。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文学家鲍照。西汉经学者伏生。李白、杜甫、苏轼、苏辙、曾巩、元好问、赵孟頫、王士祯、蒲松龄、老舍、季羡林、任继愈、欧阳中石等古、今杰出的作家和学者,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或求学为官,故有“济南名士多”的佳誉。  政治家:唐代开国元勋秦琼,唐朝第一名相房玄龄,明代政治家、诗人、文学家,万历年间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三代帝王师于慎行。  中国公共图书馆的首倡者周永年,著名建筑师魏祥,中医科学的奠基人扁鹊。  民国上将上官云相。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配音艺术家毕克,书法家武中奇。  中青院法学系对《人民约法》研究颇深,具有“东方李尔本”之称的文学青年丁英素。国际著名易学专家,法号“求前大师”的颜廷利先生。 书画家  于希宁、韩美林、刘宝纯、王传银、张望、郭志光、黄东雷等
明星&济南名人辈出。除了上述的历史名人以外,趵突泉更被乾隆帝誉为“天下第一泉”,泉水孕育出优秀的泉城人,如今当代演艺圈也活跃着一些生于济南的明星大腕: 巩俐(有新加坡籍)   李媛媛  陈瑾  伊能静柳云龙  孙周、孙淳兄弟  苏岩
济南鸟瞰图济南市辖个6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中区   面积280平方千米,人口54万。邮政编码250002。  历下区   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58万。邮政编码250014。  槐荫区   面积15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250021。  天桥区   面积249平方千米,人口49万。邮政编码250031。  历城区   面积1298平方千米,人口86万。邮政编码250100。  长清区   面积1178平方千米,人口53万。邮政编码250300。区人民政府驻长清镇。  章丘市   面积1855平方千米,人口99万。邮政编码250200。  平阴县   面积827平方千米,人口36万。邮政编码250400。县人民政府驻平阴镇。  济阳县   面积1075平方千米,人口53万。邮政编码251400。  商河县   面积1163平方千米,人口59万。邮政编码251600。县人民政府驻许商街道。2010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济南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长清区撤销双泉乡,设立双泉镇,镇政府驻原双泉乡政府驻地;章丘市撤销官庄乡,设立官庄镇,镇政府驻原官庄乡政府驻地,撤销辛寨乡,设立辛寨镇,镇政府驻原辛寨乡政府驻地;济阳县撤销新市乡,设立新市镇,镇政府驻原新市乡政府驻地;平阴县撤销安城乡,设立安城镇,镇政府驻原安城乡政府驻地,撤销平阴镇,设立榆山、锦水2个街道办事处。
济南千佛山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秦始皇建立郡县制时,今天的济南地区济南秦属齐郡,济北郡。称历下邑。汉初,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济南郡治设于东平陵(今章丘县平陵城)。晋永嘉(307~312年)年间,济南郡治由东平陵移至历城。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济南郡为齐州,治所仍在历城。宋开国后,济南沿称齐州。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升州为府,齐州遂为济南府。金代,济南仍为府,属山东东路。明初,曾置山东行省,济南始为山东首府,是山东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及按察使司驻地。从此,济南成为山东地区的政治中心。清代,济南仍为山东省治。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府为道,济南初属岱北道,1914年改称济南道。1929年7月,设立济南市。全市面积为175平方千米,设城内一、二、三区,城外一、二、三区,商埠一、二、三、四区,共10个区。1938年,日军侵占济南后,划为11个区,称城内东区、城内西区、城外东区、城外西区、商埠东区、商埠西区、商埠中区、东乡区、南乡区、西乡区、北乡区。1945年日本投降后,仍为11个区,总面积177.62平方千米。1948年9月解放时辖11个区。1949年3月,将一、二区合并为城区。日,撤销直属乡,设立郊六区。日,调整济南市区划并变更区名。将第一、二区合并,改称历下区,因位于历山(今千佛山)之下而得名;第三区改称泺源区,因趵突泉(泺水之源)在辖区内而得名;第四区改称天桥区,以辖区内纵跨京沪、胶济两铁路之天桥而得名;第五区改成市中区,因地处市区中部而得名;第六区改称槐荫区,以辖区内槐荫街及古之大槐树庄而得名;郊一区至郊五区依次改称黄台区、北园区、段店区、药山区、玉符区;撤销郊六区。 日,撤销泺源区,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天桥区、历下区、市中区;撤销北园区、黄台区、段店区、药山区、玉符区、梁家庄直属乡,与泺口镇及历城县划入的七个乡一并设立15个乡和泺口镇,隶属郊区。  日,撤销济南市郊区建置,所属16个乡(镇)并入历城县,历城县归划济南市。  日,章丘县、长清县划归济南市。同年10月30日中共山东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泰安专区,将新泰县、莱芜县、宁阳县和泰安市划归济南市。  1959年9月,平阴县、肥城县划归济南市;新泰县孙村人民公社和汶南人民公社的一部分地区划出,设立新汶市,仍归济南市管辖;撤销长清县,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历城、肥城和平阴县。日,撤销市中区,将原市中区所属两个街道办事处划归历下区;将8个街道办事处划归槐荫区。同时将市区周围的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及职工家属宿舍等64个单位分别划入天桥区、槐荫区;新建市东区,管辖历下区以东、郭店以西地区的企业、机关、学校等67个单位。日,平阴县划归菏泽专区。同年6月18日,恢复市中区;市东区与历城县东郊人民公社合并,建立东郊区;历城县西郊、北园人民公社划归市区。调整后,济南市辖历下、市中、天桥、槐荫、东郊5个区,并称人民公社,街道办事处改称分社。  日,恢复长清县建制,重建泰安专区,将新泰、莱芜、宁阳、肥城、长清、章丘、泰安、新汶8个县(市)划归泰安专区。同年5月,撤销济南市东郊区,并将原属市区管辖的东郊、西郊、北园人民公社划归历城县。日,章丘县、长清县划归济南市。    1980年3月,根据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日的批复,重设济南市郊区。其区域范围仍按1965年国务院批准的范围(东至韩仓,西至玉符河,北至黄河,南至石房峪)划定。调整后,济南市共辖历下、市中、天桥、槐荫、郊区5个区和历城、章丘、长清3个县。  198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历城县、章丘县、长清县和郊区,原则上以原公社方域设区(郊区设办事处),以原管理区为方域建立乡(镇)。调整后,共设31个县辖区,6个郊区辖办事处,共157个乡、23个镇。各县(区)区划情况:  历城县 设遥墙、唐王、董家、港沟、孙村、彩石、邵而、十六里河、仲宫、柳埠、西营11个区,遥墙、杨史道口、东大郭、河套、鸭旺口、唐王、娄家、老僧口、崔家、张而、山头、温家、港沟、章灵丘、章锦、邢村、西坞、东梧、孙村、西顿邱、西芦、白谷堆、庄科、彩石、宅科、大龙堂、虎门、邵而、郑庄、渴马、党家庄、十六里河、吴家、兴隆、涝坡、二仙、泉泸、锦绣川、邱家、尹家店、高而、柳埠、突泉、阎家河、李家塘、窝铺、西营、大南营、枣林、红岭、龙湾、大水井52个乡,董家、仲宫2个镇。  章丘县 设黄河、水寨、刁镇、平陵城、宁家埠、相公庄、普集、胡山、埠村、文祖、垛庄11个区,吕家寨、北大寨、北房、高官寨、中孟、黄家、苑李、张家村、高桥、山河、任家道口、旧军、漯河崖、朱家、辛寨、党家、李官、龙山、辛店、李福、宁家埠、荐家、张码、白云湖、相公庄、郝庄、大魏李、小康、黉塘岭、祖营坞、官庄、杨官、阎满、许家河洼、陈家朴庄、阎家岭、张家庄、孟家峪、田家柳、三角湾、北曹范、南曹范、鹅庄、山后寨、旭升、三元、大寨、东张、横沟、南明、横河、赵庄、官营、垛庄54个乡,明水、枣园、绣惠、水寨、刁镇、普集、埠村、文祖8个镇。  长清县 设平安店、崮山、归德、五峰山、张夏、孝里、双泉、马山、万德9个区,后王、新李、小王、崮山、王府、大彦、国庄、李官庄、翟庄、小屯、**村、坦山、黑峪、庄家庄、纸坊、青杨、黄家峪、宋庄、胡林、广里、马岭、双泉、北傅、尹庄、马东、漩庄、季庄、史家庄、武家庄、石胡同、界首31个乡,城关、平安店、归德、张夏、孝里、万德6个镇。  郊 区 设西郊、华山、东郊、北园、吴家堡、姚家6个办事处,大金、红庙、于家、周王、华山、前张、北辛、坝子、卧牛山、大辛、冷水沟、滩头、药山、吴家堡、邹家、刘家、西王、孟家、牛旺、八里洼20个乡,洪家楼、王舍人、北园、泺口、姚家、七贤、段店7个镇。  日,国务院批准,平阴县划归济南市。平阴县&& 设平阴、栾湾、玫瑰、孙村、孝直、东阿、旧县、洪范8个区,博士、三湟、毛铺、安城、庄科、夏沟、站西、子顺、李沟、陈老、前大峪、店子、展洼、亓集、湿口山、白塔、太和、旧县、吉城、尹村、洪范池、石碑子、阎庄23个乡,平阴、栾湾、刁山坡、孔村、孝直、东阿6个镇。调整后,济南市辖历下、市中、天桥、槐荫、郊区5个区和历城、章丘、长清、平阴4个县,总面积5775平方千米。  1985年9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县辖区和郊区辖办事处,原则上以区(办事处)的方域设立乡(镇)。原180个乡、29个镇,划为25个乡、42个镇。总面积5775平方千米。全市共设49个街道办事处,544个居委会;25个乡,42个镇,2779个村委会。  历下区 面积24平方千米。设东关、钟楼寺、明湖路、泉城路、趵突泉、正觉寺、司里街、解放阁、文化东路、千佛山、解放路、东门、建筑新村13个街道办事处,146个居委会。 龙洞市中区 面积13平方千米。设经二路、经七路、大观园、馆驿街、共青团路、岔路街、四里村、西青龙街、二七新村、魏家庄、杆石桥、七里山、六里山、玉函路14个街道办事处,171个居委会。  天桥区 面积15平方千米。设制锦市、刘家庄、北坦、陈家楼、纬北路、天桥东街、堤口路、宝华街、官扎营街、无影山、工人新村北村、工人新村南村12个街道办事处,121个居委会。  槐荫区 面积13平方千米。设五里沟、经三路、西市场、南辛庄、振兴街、营市街、中大槐树、北大槐树、道德街、青年公园10个街道办事处,106个居委会。  郊 区 面积418平方千米。设洪家楼、姚家、北园、王舍人、段店、七贤、华山、吴家堡8个镇,辖369个自然村,297个村委会。  历城县 面积1417平方千米。设仲宫、董家、遥墙、郭店、唐王、孙村、港沟、柳埠、西营、十六里河、党家庄11个镇,彩石、锦绣川、高而3个乡,辖845个自然村,629个村委会。  章丘县 面积1855平方千米。设明水、水寨、埠村、绣惠、刁镇、普集、文祖、枣园、龙山、垛庄、相公庄11个镇,黄河、高官寨、白云湖、宁家埠、山后寨、阎家峪、辛寨、党家、旭升、官庄、曹范11个乡,辖1030个自然村,872个村委会。  长清县 面积1120平方千米。设城关、归德、万德、崮山、孝里、张夏、平安店7个镇,五峰山、武家庄、双泉、马山4个乡,辖743个自然村,610个村委会。  平阴县 面积900平方千米。设平阴、孝直、东阿、孔村、刁山坡5个镇,安城、旧县、店子、玫瑰、栾湾、洪范池、李沟7个乡,辖421个自然村,371个村委会。  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郊区和历城县建制,设立济南市历城区,以原历城县的行政区域和郊区的洪家楼镇、华山镇、王舍人镇为历城区行政区域。将原郊区的北国镇划归天桥区管辖,七贤镇划归市中区管辖,段店镇、吴家堡镇划归槐荫区管辖,姚家镇划归历下区管辖。调整后,济南市辖历下、市中、天桥、槐荫、历城5区和章丘、长清、平阴3县。市区面积1943平方千米。  日,撤销历下区科院路街道办事处,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文化东路街道办事处;撤销历下区花园路街道办事处,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建筑新村街道办事处;设立市中区舜玉路街道办事处。  日,设立济南市槐荫区匡山、段店北路、张庄路三个城市街道办事处。  日,国务院批准,原属德州地区的济阳、商河两县划归济南市,原齐河县的靳家乡、大王乡和桑梓店镇划归济南市历城区。同月2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商河县奎台乡划归德州地区乐陵市。调整后,济南市总面积为8227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119平方千米。  日,商河县的奎台乡划归乐陵市管辖;济南市历城区桑梓店镇的油坊赵和大漠刘两村划归齐河县焦斌屯乡管辖。桑梓店园林场地段,齐河县与历城区以李家岸干渠东坝顶中心线向东100米为界。    日,撤销章丘县,设立章丘市(县级),行政区域不变,由山东省直辖,济南市代管。  1994年2月被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日,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平阴县的旧县乡划归泰安市东平县。  2000年,济南市行政区具体调整方案为:1.历城区的党家庄、十六里河两镇整建制划归市中区管辖;2.历城区的桑梓店、大桥两镇和靳家乡整建制划归天桥区管辖。调整后市中、天桥两区的区域面积分别是调整前的5.3倍和4.4倍,人口分别净增10.4万和7.8万。市内历下、市中、天桥、槐荫四区由原来的389平方千米扩大到784.6平方千米。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济南市总人口5921891人。其中:历下区582520市中区572141槐荫区396846天桥区570296历城区878131长清县506579平阴县344386济阳县518879商河县574789章丘市977324(按当年行政区划;单位:人)  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清县,设立济南市长清区。截至日,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千米。辖5区1市4县,146个乡(镇、办事处),479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569.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2.2万人。  日,全市共有54个街道、65个镇、27个乡,487个社区居委会、4658个行政村。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千米。辖6区3县1市,146个乡(镇、办事处),514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常住总人口57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5.8万人。  截至日,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千米。辖6区3县1市,146个乡(镇、办事处),514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常住总人口58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7.2万人。  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历下区姚家镇,以原姚家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姚家街道办事处、智远街道办事处和龙洞街道办事处;撤销市中区十六里河镇,以原十六里河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和兴隆街道办事处;撤销市中区党家庄镇,以原党家庄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党家街道办事处和陡沟街道办事处。撤镇设办后,历下区辖13个街道办事处,市中区辖17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共辖71个街道办事处、11个乡、50个镇。6月4日正式实施撤镇设办。
济南郡济南的名字来源于西汉时设立的济南郡,含义为“济水之南”,是地理方位形成的地名。济水即俗称大清河,古济水(音己,三声)发源于现河南省济源市,流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黄河山东段。后因黄河改道被其夺取河床,成为了黄河下游的干流河道。而济南、济源、济阳、济宁等地名还是保存了下来。
水资源 地表水由降水及黄河侧渗补给形成的全市天然水资源总量为16.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41亿立方米,占总量的38%;地下水9.66亿立方米,占总量的62%。济南市天然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南部变质岩山区及平阴山区,年降水量及地表径流均比平原区为大;从山区到平原,年降水量由710毫米,递减为645毫米;年径流深由197毫米,递减为80毫米。山高坡陡水流失,成为全市的贫水区。中部山前平原地下水富集,泉水众多,未大量开采前,以泉的形式自然排泄。北部沿黄地区,有着丰富的客水资源(黄河来水),浅层地下水也富集。 矿产资源济南市境内蕴藏着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其中一些矿产资源潜力大,开发利用配套程度高,如石灰岩、花岗岩、硬质耐火粘土、白云岩、钾长石、铁矿等具中型以上规模,是济南市的优势矿产。煤矿煤系地层主要是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由此决定了煤炭的地理分布,即章丘、历城、长清三县的山前平原黄河沿岸地带和胶济铁路沿线。济南市煤田按其地质、地理特征,分属济东煤田(历城区)、章丘煤田(章丘县境)、黄河北煤田(长清县、槐荫区沿黄地带)。赋煤层均分布在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地层内,有14层煤,其中可采煤2~6层,总厚1~5.4米,煤层垂深320~925米,煤的质量较好,属多煤种区,由贫煤、瘦煤、无烟煤、天然焦、肥煤等组成。全市含煤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已探明产地16处,保有储量33155.1万吨,远景储量54529.0万吨。煤矿是济南的优势资源,现已形成国营、集体开发生产体系,章丘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铁矿济南市铁矿资源比较丰富,分布集中,地质工作程度较高,开发利用条件较好。接触交代型铁矿 铁矿主要赋存于燕山晚期的中—基性侵入岩(成矿母岩)与奥陶系中统纯质灰岩(围岩)的接触带及其内外侧。产地及储量集中分布于东郊黄台—历城郭店间胶济铁路两侧附近,这一地区构成全省三大富铁矿产区之一。已探明产地8处,即郭店、张马屯、东风、农场果园、农科所、王舍人、徐家庄、机床四厂矿区,保有储量49091千吨。矿体形态呈似层状、透镜状、不规则状等,均属盲矿体。铁矿矿石铁含量30~50%,最高65%;钴含量0.01~0.037%。多数为富矿,矿石中钴可综合回收利用。沉积变质铁矿在长清县分布的变质岩系中多有产出,具规模者为马山铁矿。该矿为由磁铁矿及含铁石英岩组成,含铁量30%左右,矿石为含硫磷低、含硅高的贫矿。探明矿石储量1318千吨,属小型矿床。耐火粘土矿系 耐火度大于1580℃的粘土。是一种以高岭土或水云母高岭土类占优势的粘土矿物,因其具有较高的耐火度而得名。济南市的耐火粘土矿主要属于硬质耐火粘土,章丘县是全省的重要产地之一。软质粘土矿很少,仅有零星分布。矿产地集中分布于章丘县山前平原区,赋矿地层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属陆相湖盆胶体化学沉积型矿床。已探明矿产地6处,有章丘县的浅井庄、王伯庄西、王伯庄东、吕家庄、白云院及埠村矿区,保有储量4057.1万吨。根据已开发矿山的分布及开采量分析,矿产地及储量远不止上述所列,资源潜力很大。章丘盆地硬质耐火粘土矿,成矿时代属于晚二叠世。另产于上奥陶统侵蚀面上,石炭系底部的硬质、半软质耐火粘土矿,因含铁质较高,递变为铝土岩,常与铝土矿共生,矿体一般很小。硬质耐火粘土矿床,均有一定层位,矿体多呈层状产出,共生矿产往往是铝土矿或煤层。矿体一般为1~2层,厚1~5米。矿石主要化学成分氧化铝含量一般为40%左右,氧化硅含量44%左右,特级、I级矿石占较大比例。石灰岩石灰岩是经济发展中使用最广泛的矿产之一,按其用途可分为水泥灰岩、冶金熔剂灰岩、化工灰岩及电石灰岩。济南石灰岩资源储量丰富,品种齐全,分布广泛,钙含量高,开采条件好,使用配套程度高,是优势矿种之一。境内石灰岩均属下古生界海相化学沉积矿床。按不同层位和不同矿床特征可划分三个赋矿层位:第一层位,奥陶系马家沟组;第二层位,上寒武统凤山组;第三层位,中寒武统张夏组。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质纯,厚度大、夹层少,矿层稳定,是开发利用的最佳矿床。截至1989年底,全市探明水泥灰岩产地7处,保有储量12604万吨;熔剂灰岩产地2处,保有储量27133.8万吨。这两种灰岩为本市的水泥生产、钢铁冶炼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和辅助原料。化工灰岩、电石灰岩虽已开发利用,但缺少专门地质勘查工作。建筑石材 指包括装饰用石料在内的一切可供建筑使用或其他用途的天然产出的岩石原材料。建筑石材类别 济南青按其地质成因可分为三类:岩浆岩类(花岗岩、辉长岩、辉绿岩等)、沉积岩类(石灰岩、砂岩、白云岩等)、变质岩类(混合岩、片麻岩等)。分为饰面石材和建筑石材。济南市花岗石类石材储量丰富,品种繁多,优良品种达10余种,其中“济南青” 、 “柳埠红” 、“鲁清红”等多种建筑饰材行销国内外,“济南青”系名贵石材资源。已探明花岗石产区7处,储量3684.45万立方米,潜在资源量大,资源保证程度高,是优势矿产。“咖啡黄”——条带状灰岩,产于平阴县洪范池乡。此外,在寒武系、奥陶系地层中的豹皮灰岩、竹叶灰岩、生物化石灰岩、砖红色灰岩等,亦为很好的饰面石材和石质工艺品原材料。钾长石矿 钾长石是一种复杂的钾铝硅酸岩。钾长石矿体产出于太古代变质岩系中,为花岗伟晶岩型矿床。矿体较具规模者集中分布于长清县张夏金家峪、万德、双泉柳杭、马山宋庄等地,即泰山凸起西北侧花岗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体之区域构造裂隙伟晶岩脉内。矿体受变质地层、构造裂隙控制,其空间分布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体呈大小不等的脉状体,钾长石矿物主要赋存于伟晶岩脉内。矿石中氧化钾含量达10%左右,达工业利用指标,可作为制造钙镁磷肥、陶瓷、玻璃的原料。长清县金家峪钾长石矿已进行普查评价,矿石储量930.24万吨。钴 矿全市的钴矿均伴生于境内分布的接触交代型铁矿中(含钴磁铁矿),不单独成矿,可作为铁矿开发利用中的副产品综合回收。已探明产地的有张马屯、农科所、王舍人庄和机床四厂4个矿区,储量883.6万吨冶金用白云岩 济南地区分布的系原生白云岩,矿体赋存于奥陶系下统地层中。已探明历城县港沟1处矿床,储量1950万吨,该矿储量尚可扩大。此外,在市区南部的兴隆山亦有白云岩产出。泥炭 分布于历城县冷水沟。矿床属较大的洪积扇洼地型泥炭矿。赋矿地层为中全新统。矿体一般为2~3分层式结构,腐植酸平均含量34.52%,有机质含量60.30%。矿层主要在中上层,为灰黑色中灰分高分解泥炭,适用于医药、泥炭浴疗养和提取腐植酸类物质。  石英砂岩 主要分布于历城县虞山和章丘县普集镇附近。赋矿地层为二叠系大奎山段,层位稳定。石英砂岩呈中细粒、厚层状产出。普集砂岩矿体具一定规模且开采条件较好。  铝土矿山东的铝土矿主要产于黄河浅海盆地的东部边缘地带,与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关系密切,与耐火粘土矿相伴产出。  水泥配料 红土、黄土为第四纪中、上更新世沉积矿床。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建筑原料,重要的水泥配料。济南市水泥配料红土、黄土资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已探明黄土矿区6处,保有储量1308万吨;红土矿区6处,保有储量3849万吨。  磷灰石矿 已知矿点均分布于章丘县的垛庄、埠村及普集等乡镇。有两种磷矿类型:一为沉积型磷矿,主要赋存于寒武系徐庄组顶部及毛庄组底部,为磷酸盐化地层,氧化磷含量2~4%,含磷量较稳定;一为岩浆型磷灰石,产于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的层间裂隙或断裂中,为呈多种形态产出的碳酸岩脉,氧化磷含量4%左右。已发现的磷灰石品位普遍偏低,但含矿范围较大。  蛭石矿 矿点分布在章丘县普集镇南部,赋矿地层是二叠系石盒子组。含矿岩石为蛭石化黑云母岩,蛭石含量60~85%,膨胀性能好,易选矿。该矿没有进行地质评价蛇纹岩 属蛇纹石化超基性岩矿床。本市与蛇纹岩有关的超基性岩体群集中分布于长清县界首和李庄等地,为泰安南留—长清界首基性岩带的北端,系一富铁镁质超基性侵入体,为橄榄石、辉石蚀变而成的产物。矿床围岩为泰山群山草峪组、雁翎关组黑云斜长片麻岩。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和脉状顺层侵入,产状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呈带状展布。蛇纹岩矿体已探明4个,储量为1873.5万吨。蛇纹岩主要用于化肥工业,制造钙镁磷肥。矿体中尚有一部分色泽艳丽、结构细腻柔韧、半透明者,可充作玉雕材料(泰山玉)或彩石、建筑内饰材料,探明储量55.5万吨。  脉石英 硅石的一种。济南市脉石英资源分散,规模小,地质工作程度低。历城西营—柳埠间脉石英分布较多,长清万德、章丘南明亦有产出。石英脉围岩为片麻状混合花岗岩,局部产于寒武系,矿体均呈脉状产出,受围岩构造控制,氧化硅含量92%以上,氧化铁含量?0.007?~0.076%。普查储量15万吨。  饮料矿泉水 济南市饮料矿泉水产地有3处:郊区白鹤自流井、历城县仲宫穆家、章丘县驼沟,均系人工开发的地下水源。济南白鹤矿泉水已开发外销。该矿泉取自深达900米的自流井,通过对水的物理性质、毒理学指标、宏量元素、微量元素指标分析,特别是宏量元素中钙镁含量较高,钠离子含量低,锶含量达地矿部饮料矿泉水标准,锌和偏硅酸含量接近标准。白鹤自流井属优质饮料矿泉水,是理想的矿物质补源。  地下热水 市境北部山前平原地带分布几处地热异常区,经钻孔验证遥墙镇鸭旺口富含地下热水,泉口水温42℃,日出水量1277吨。鸭旺口地区位处济南辉长岩体北侧,附近分布有火山岩体并处岩体多组断裂交汇处,地下热水通过深循环形成温泉,水中有近10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尤富含铁、硫。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构成济南植被的区系植物计有1175种和变种,分属于149科。其中蕨类植物12科,18种;裸子植物7科,21种;双子叶植物106科,870种;单子叶植物24科,266种。野生植物382种,占植物种类的33%;栽培植物793种,占植物种类的67%。济南森林类型主要有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原始落叶阔叶林早已不复存在。除局部地区尚保留少量次生天然林外,大部分为人工片林、行道林或散生阔叶树。落叶阔叶林乔木优势种有12科、30余种,由其构成的片林主要有杨柳林、刺槐林、栎林、泡桐林及杂木林等。针叶林耐瘠耐旱,广泛分布于山地丘陵区,是主要植被类型之一,有侧柏林、松林。还有少量人工淡竹林。主要林种有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主要是水土保持林和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分布于南部和东部低山丘陵区,主要树种是侧柏、松类和刺槐。农田防护林,包括农田林网、林粮间作及四旁植树。主要树种有杨、柳、泡桐、刺槐、榆、枣等。用材林主要树种是刺槐、侧柏、松、杨、柳等,多为幼龄林和中龄林。经济林有木本粮油林、水果林、特用经济林。木本粮油林主要有花椒、核桃、柿子、枣、板栗等,多分布于南部山丘区。水果林有苹果、梨、桃、杏、山楂、葡萄、樱桃、李子、石榴、花红等。特用经济林仅267公顷桑园和柞岚。草场资源:济南市宜林未造林或造林未成林及不宜造林的荒山荒坡667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南部低山丘陵区。植被类型为灌草丛和山地草甸。灌草丛是一种森林植被被破坏后的次生植被,由草本植物、灌木组成,可分为野古草灌草丛、黄背草灌草丛、白羊草灌草丛、结缕草灌草丛。山地草甸草场分布于800米以上的低山顶坡上,草本植物以苔草占优势,灌木以胡枝子、绣线菊为主。农林隙闲地草场资源。林间草场主要分布南部山丘区,当林间草场的森林郁闭度较小时,林下则生长胡枝子等小灌木和野古草、黄背草、白羊草、荩草等大量禾草,产草量较高,宜作割草场。农田隙闲地草场系指宅旁、地头、沟边、路旁等生长草类地段,分布零散,草本植物种类较为复杂,以一年生禾草为主。平原滨湖、河滩草甸草场,分布于河漫滩、白云湖周围荒滩、各水库回水地、沿黄沼泽地,以多种湿生草本植物为主。沿黄沙丘草场分布于沿黄沙丘,以白茅、蒿类、猪毛菜、节节草等沙生植物为主。济南野生经济植物有300余种,包括药用植物、纤维植物、油脂类植物、芳香油类植物、淀粉糖类植物、鞣质植物、土农药植物、饲料植物等。野生药用植物:野生及栽培的药用植物共80科220余种,多分布于南部山丘区。主要有卷柏、银杏、柏子仁、麻黄、胡桃、紫参、土大黄、牛膝、马齿苋、瞿麦、芡、莲、乌头、木通、小檗、威灵仙、白头翁、厚朴、杜仲、委陵菜、地榆、黄芪、葛藤、扶芳藤、枳壳、楝、花椒、远志、枣、酸枣、柴胡、防风、前胡、珊瑚菜、连翘、紫草、荆条、益母草、丹参、枸杞、地黄、车前、忍冬、瓜蒌、多花沙参、杏叶沙参、沙参、桔梗、红花、土三七、旋覆花、蒲公英、苍耳、香蒲、芦苇、香附子、菖蒲、天南星、半夏、土茯苓、黄精、玉竹、猪毛菜等。野生纤维植物:可供纺织、造纸用的纤维植物有苎麻、芦苇、南蛇藤、胡枝子、朴树、?草、羊胡子草、苔草、灯心草、白羊草等。野生油脂类植物:含油率高,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主要有侧柏、播娘蒿、南蛇藤、苍耳、小檗、野大豆、蒺藜等。野生芳香油类植物:可直接做香料,或用于提取芳香油,是食品、化妆品、药用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主要有野花椒、菖蒲、野薄荷、香薷、藿香、莎草、罗勒、百里香、黄花蒿等。野生淀粉糖类植物:这类植物的根、茎、果实或种子富含淀粉和糖,提取的淀粉可直接食用或工业上用于酿酒、制饴糖、制点心、制胶水、制浆纱的原料。淀粉糖类植物主要有绵枣儿、薯蓣、葛藤、芡、菖蒲、香蒲、莲等。野生鞣质植物:鞣质植物是栲胶的重要原料,栲胶主要用于鞣革、染渔网。主要有地榆、多花蔷薇、郁李、委陵菜、绣线菊、君迁子、槲树、赤松、丹参等。野生土农药植物:这类植物的根、叶能提取和制造高效低毒土农药来代替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常见土农药植物有枫杨、臭椿、南蛇藤、苦参、猫儿眼、半夏、菖蒲、毛桃、百部、瞿麦、牡蒿、银杏等。野生饲料植物:饲蚕类植物主要有麻栎、槲、桑、蓖麻等。牲畜饲料植物有40余种,主要是豆科、禾本科的一些种属,有达乌里黄芪、胡枝子、尖叶铁扫帚、野苜蓿、野豌豆、羊草、白羊草、虎尾草、牛筋草、马唐、看麦娘、画眉草、千金子、六月禾、狗尾草、稗等。[1]
土地资源1985年,济南市总面积为5633.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84平方公里。全市耕地率47.6%,高于全省47%、全国平均10.4%的水平。平阴、长清、历城及章丘南部山区中有耕地1508.3平方公里,占总耕地面积的56.2%,因地势较高,田块支碎,耕地质量较差,耕作困难,农作物产量较低。北部平原地区有耕地710.9平方公里,占总耕地面积的26.5%,该区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粮菜精种高产区。因城镇及工矿企业的排污,使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沿黄、沿清地带有低洼耕地465平方公里,占总耕地面积的17.3%,这部分耕地有内涝危害。全市人均占有耕地0.07公顷,低于全省人均0.1公顷、全国人均0.13公顷的水平。全市城镇工矿、交通用地8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林地面积73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1%,人均0.02公顷。荒山荒地面积94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9%。[2]
气候资源济南气候济南市地处中纬度地带,由于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集中。 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济南市季风气候明显区域之一。冬季亚洲大陆北部形成了蒙古高压,济南市被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所控制,常受来自北方冷空气侵袭,寒冷晴朗,雨雪稀少,多偏北风。夏季受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天气炎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多偏南风。春季和秋季是冬季转夏季、夏季转冬季的过渡季节,风向多变。一年之中,在不同季节,全市处在不同大气环流控制之下,构成了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变化分明的气候。济南市冬季长达136~157天,一般在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夏季为105~120天,一般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春、秋季最短,都不足两个月。 冬冷夏热,雨量集中。冬季济南市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吹寒冷的偏北风,一般6~8天有一次冷空气侵入,使气温不断降低。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在-20℃以下(平阴县为-18.9℃,长清县为-19.1℃,济南市北郊为-19.7℃,济南市东郊为-22.5℃,章丘县为-24.5℃),低于-10℃的严寒日数98%集中在冬季。最大冻土深度为45厘米左右,最大积雪深度为20厘米左右。冬季降水量在20~25毫米,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3.0~3.7%,整个冬季雨雪稀少,北风频吹,干燥寒冷。夏季炎热,季平均温度在26℃左右,极端最高温度超过40℃,日最高气温≥40℃的酷热日数均出现在夏季。夏季不仅炎热,且多降水,雨热同季。夏季降水量全市各县区平均都在400毫米以上,全年60%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7月份降水日数平均在15天左右,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数集中在7、8两月,占全年暴雨日数的70%。&济南市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20.9~126.7千卡/平方厘米,光资源比较丰富,位于山东省太阳辐射分布的高值区内。太阳辐射的年内变化较大,春季、夏季最多,秋季次之,冬季最少。春季为37.7~39.4千卡/平方厘米,占年总量的31%;夏季为39.1~40.7千卡/平方厘米,占年总量的32%;秋季为25.7~27.2千卡/平方厘米,占年总量的21%;冬季不足20千卡/平方厘米,占年总量的16%。年内高值出现在5~6月间,月平均辐射量为14.9~15.7千卡/平方厘米,此时正值雨季前期,空气干燥,大气透明度好,日照时数多。年内低值出现在12月,平均为5.5~5.8千卡/平方厘米。作物生长期3~10月份,每月平均都在9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总辐射量为96~100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的79%,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 济南市生理辐射量在59.3~62.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年内分布与太阳总辐射量相同。全市≤0℃期间的生理辐射量为7~10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生理辐射总量的12~16%。全市年日照总时数在小时之间,每日平均7.0~7.5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6~62%。济南北郊日照最多,平均为273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2%,平阴县日照最少,平均为249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6%。全市日照百分率以5月份最多,平均为62~66%,7、8月份处于雨季,日照百分率较低,平均在48~57%之间。平阴县7月份最低,只有48%。济南市南部山区由于受地形影响,日照时数偏少,年平均为2121小时,每日平均5.8小时。济南市光资源与作物需光时段配合较好,除7、8月份云量较多,日照百分率较低,对作物生长有一定影响外,其他季节的光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全市光能利用率平均为0.5%,略高于全国的0.4%的水平。&济南市年平均气温在13~14℃之间。由于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年平均温度北部高于南部,南北相差2~2.5℃;西部高于东部,东西相差1~1.5℃;济南市区西部和北部为温度高值区,年平均为14℃。因受季风转换的影响,平均气温年内变化较大。全市1月份最冷,平均为-1.4~?-3.5℃?;7月份最热,平均为27℃。各月气温以2~5月升温最快,4~5月最为突出。9~12月降温最快,10~12月更为明显。入夏后的5~8月和入冬后的12~2月气温变化比较平缓。各月的温度变化曲线基本呈单峰型。7月最热,以7月为中心,两边各月温度变化比较对称,即2月和12月、3月和11月、4月和10月、5月和9月、6月和8月。因此,常以1、4、7、10月代表冬、春、夏、秋四季温度变化。全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积温平均在5000℃左右,北部多于南部,北部在5000℃以上,南部山区平均在4800℃以下;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平均在4500℃左右,济南市区,历城县、平阴县和长清县北部地区为℃,章丘和长清、历城两县南部山丘地区平均在℃。 济南市无霜期平均为190~218天,西部多于东部,平原多于山区。无霜期的长短与热量资源的多寡趋势基本一致。南部山区日照时数少,热量不足,无霜期只有170天左右。济南市热量资源比较丰富,但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济南市历年平均降水量在600~700毫米之间,有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平原的特征。长清县的东南部山区和历城、章丘两县的南部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为700~800毫米;长清县县城以南、历城县中部的山前平原、章丘县南部丘陵地区以及济南市郊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50~700毫米;平阴县、长清县西部沿黄一带,历城县北部沿黄及章丘县北部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00~650毫米。由于受季风影响,济南市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春季降水量一般在8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12.0~12.8%;4月份以后,暖气团势力开始增强,降水量有所增多。夏季由于东南季风盛行,暖湿气团活跃,季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占年降水总量的65%以上;7月份东南季风达到盛期,降水比较集中,月降水量达200毫米以上。秋季北方冷空气开始南下,暖湿气团势力随之减弱,降水量明显减少,季降水量平均在110~130毫米,占年总量的18.0~18.7%。冬季受北方干冷空气的侵袭,西北风盛行,雨雪稀少,季降水量一般在20~25毫米之间,仅占年降水总量的4%以下。降水的年际变化:由于历年夏季风发生的时间、强弱不同,致使全市年降水量很不稳定。 由于降水分配的不均匀性和不稳定性,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丰枯悬殊,多寡不均,常与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水造成矛盾。济南市降水强度全年平均为8.0~8.8毫米/日。以夏季为最大,平均11.6~13.2毫米/日;春季最小,为5.0~5.4毫米/日;秋季为6.3毫米/日。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多发生在7月份,济南北郊无影山日为298.4毫米,为全市之冠;冬季平均为最小,各地历年均未超过16毫米。&济南市风向随季节而变化。冬季盛行西北、北和东北风,造成了干冷、睛朗、降水少的天气。夏季盛行东南、南和西南风,形成湿热、雨量集中、多雷暴的天气。春、秋两季风向多变。全市平均最大风速:济南市郊区为33米/秒(12级),长清县为24米/秒(9级),章丘县为18米/秒(8级)。全年以4月份风速较大,平均最大风速在18~26米/秒之间。&济南市干燥度平均为1.15~1.24,属于水分不足的半湿润气候区。因历年降水年际变化较大,直接影响着历年湿润状况。1968年降水量少,属大旱年,干燥度最大为3.26;1964年降水量大,干燥度最小为0.67(章丘县)。从湿润状况变化情况看,全市仅23%的年份比较湿润,水份充足,而77%的年份比较干旱,水分不足。 注〕干燥度指数与干湿情况分级的对应关系:≤0.49为很湿,0.50~0.99为湿润,1.00~1.49为半湿润,1.50~1.99为半干旱,2.00~3.99为干旱,≥4.00为很干旱。[3]
济南市近年来,济南在机械纺织、钢铁、化工、轻工、 食品、建材等优势工业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适时地把机(高性能、 高附加值机械产品和冶金产品)、车(先进的重型汽车、改装车、摩托车)、 电(新型电子产品和高档家用电器)、化(现代生物医药化工、 精细化工和化纤)作为四大主导产业发展, 提高了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济南还大力实施名牌产品战略,不断扩大名优产品生产规模,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以轻骑牌摩托车、大型压力机、数控机床、 高档改装车为代表的车机产品,以小鸭牌洗衣机、 松下牌彩电为代表的家电产品,以将军牌卷烟、趵突泉牌啤酒、 金钟牌电子衡器、元首牌针织品、双利达牌箱包为代表的轻工产品, 均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份额。 其中小鸭牌全自动滚筒洗衣机、轻骑牌系列摩托车已是中国家喻户晓 的名牌,远销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济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综合实力50强”城市之一。 济南市郊区农村盛产粮食、蔬菜、果品、水产品、经济作物和药用植物,其中明水香稻、龙山小米、 章丘大葱、北园白莲藕、泰山小白梨、大货山楂、鸡爪绵核桃、历城红玉杏、黄河鲤鱼、平阴玫瑰、庄科栝楼等以其品优质良而驰名中外。近年来,济南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农业生产连年丰收。
科技教育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44.74万人,增长1.5%。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50.65万人,增长2.6%;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1.57万人,增长5.3%;普通中学在校生30.18万人,增长3.4%;小学在校生38.4万人,下降1.7%;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857人。年末专任教师8.29万人,下降0.1%,其中:普通高校专任教师2.57万人,增长0.4%;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0.45万人,下降1.4%;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19万人,增长0.9%;小学专任教师2.48万人,下降0.8%;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409人,增长2.0%。普通高校34所,招生15.53万人,与上年持平。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全年专利申请总量15519件,增长13.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432件,增长14.4%。专利授权量9593件,增长50.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260件,增长51.4%。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274项,增长18.0%,其中核高基、大型精密复合冲压成型机床创新平台等近20个项目被列为国家重大重点专项。 创新平台建设更加完善。全年新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年末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204家(其中国家级13家、省级48家)。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年末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0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07家)。新认定国家级特色产业(成果转化)基地2家,总数达9家;新增省级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总数达25家。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家;新建产学研基地8个,总数达到66个。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蓬勃发展。2010年,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276.8亿元,增长23.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91.5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增加值85.3亿元,增长3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亿元,增长45.7%。固定资产投资211.7亿元,增长42.6%。引进各类投资项目223个,其中过亿元项目23个。实现出口创汇4.78亿美元,增长30.6%。新签合同利用外资项目34项,实际使用外资2.1亿美元,增长33.8%。组织企业实施各类科技项目立项193项,争取无偿资助8088万元,新认定“双软”企业19家,累计达到125家,6家企业入选全国软件收入百强企业;新引进服务外包企业17家,累计61家。[4]
济南高校名单济南市有各类高校21所,包括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大学山东大学等。名单如下:[5] 山东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原名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山东警察学院(原名山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经济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政法学院(原名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济南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济南分校)&山东英才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山东) 济南广播电视大学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山东省警官学院 文化和体育事业年末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4个,其中省属6个,市属8个;文化馆(站)及群众艺术馆145个;电影院11家,增加2家,全年放映10.97万场,观众272.03万人次;博物馆11个;档案馆14个;公共图书馆12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156处,其中国家级12处。全年出版报纸16.8亿份,各类杂志0.7亿册,图书2.4亿册。年末广播人口混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分别为100%和99.98%,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51.6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2.25万户,增长264.5%。 济南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金牌416枚,银牌141枚,其中:在世界级比赛中获金牌15枚,银牌6枚,铜牌3枚;在洲际比赛中获金牌17枚,银牌3枚,铜牌8枚;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37枚,银牌20枚,铜牌19枚。举办较大规模全民健身活动100余次,参与人数达60万人次;各级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总投资1.7亿元。全年共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559人,其中:一级567人,二级805人,三级167人。体彩销售量9.08亿元,增长23.7%。体育场馆运营良好,经营收入5000万元,上缴利税400万元。
友好城市&对外友好不断加深。作为一座日益开放的城市,济南现在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并先后与日本和歌山市和山口市、英国考文垂市、美利坚合众国萨克拉门托市、加拿大里贾纳市、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市、韩国水原市、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市、芬兰万达市、法国雷恩市、澳大利亚郡德勒普市、德国奥格斯堡市、澳大利亚郡德勒普市等13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镜屏春晓龙洞山在济南市东南三十里的地方。这里山势奇绝,风景壮丽,是济南著名的风景区。作为济南八景之首的“锦 龙山洞摩崖石刻屏春晓”就在风景最佳的“独秀峰”处,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层峦迭障,危峰壁立。独秀峰上,“锦屏岩”高达八十余米,似屏风。岩周松柏苍翠,杨柳垂青。岩壁,繁花艳艳,芳草离离。明代文人刘敕,曾做过这样的描绘:“丹碧点缀,晓霞掩映,绚若锦屏”。西峰悬崖上是西龙洞,洞壁镌有佛像,洞顶钟乳石花丛生。东龙洞在东悬崖上,难以攀登,相传有"金瓶"、"春晓"两洞,每逢立春这天,有阳气冲出,干叶枯草随之飞扬。龙洞下深谷中,原建有“寿圣院”,形式古拙.金碧辉煌,院内银杏蓊葱,松柏苍翠,古碑数方。宫北向西,双壁若劈谷深蜿蜒,似龙盘曲。涧内有泉,流水潺潺。再加悬崖上,古木成荫,山花烂漫,形成山清水秀的景观。二三月间,桃花迷径,旭日东升,景色尤奇、蜂蝶起舞、鸟儿欢歌,一派生机。 趵突腾空趵突泉,在趵突泉公园西侧。“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声若隐雷”,是济南一大奇景,被称为“趵突腾 趵突泉空”。水盛时期,泉水喷涌,雄豪绮丽。清代文人蒲松龄曾写过一篇《趵突泉赋》做过生动而逼真的描绘:“吞高阁之晨霞,吐秋湖之冷焰”;“漱玉喷花,回风舞霰”。主泉四周多小泉,有的像鲤鱼吐泡,有的像绿色丝线穿起的串串珍珠,还有的像绽开的珠花,把三窟的瀑流衬托得更加气势壮观。这泉,不论白天还是夜间,春夏还是秋冬,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夜间,大气澄清,月光明澈,波浪鼓荡,满池的“碎玉”,闪闪发光。冬天满池的水荇,纵横缭绕,翠色盈裳,柔润的水气。 佛山赏菊千佛山东南不远就是佛慧山,峰峦突兀,涧谷潆回。山腰原建有古刹开元寺。寺周悬崖凿有石室,昔日儒生多在 千佛山里面读书。殿前崖下有前崖下有甘露泉,水声叮咚富有琴韵。稍上是望湖亭,于内可观明湖碧波。峭壁之上,松萝蒙荫,鸟语啾啾一到秋天,红叶满山,黄花遍地,红得象火。黄得象金,风景优美,被称为“佛山赏菊”。《山东通志》把千佛山与佛慧山混称,所以一讲"佛山赏菊"也有人指千佛山、千佛山的野菊更好。明朝人边贡在《九日登佛山》诗中曾有"背领丹枫直,垂岩紫菊肥"的赞语。千佛山的北侧,就有丹枫,秋日叶子变红,在万绿丛中颜色更加嫣红。菊花,寺内寺外。一山上山下,无处不有,红、白、黄、紫各色俱全,但尤以黄色为主。盛开时节,如撒黄金,清风吹来,馨香扑鼻。据志书记载,千佛山南侧原有“赏菊崖”,是古人赏菊处。为使人们更好地观赏这一景观,一九八四年,在山顶巨石上建起了"赏菊阁"丛木簇佣,云雾缭绕。如仙山琼阁,人可在亭上饮酒赏菊。 鹊华烟雨鹊、华两山,在济南市城北,山势俊秀,景色迷人。鹊山无主峰,林木青翠,横列如屏,山上旧有鹊山院、鹊山 济南华山亭,扁鹊墓等古迹。相传,山下有钟鼓二石,以石相击,声扬数里。每年七、八月间,鸟鹊云集。明朝人王象春曾写《鹊山》诗记述:“万岫千岩济水蟠,如屏孤逗出河于,秋高鸟鹊集何事,霄汉空疑斗女寒”。与鹊山隔黄河相望是华山。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最早描绘道:“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障特拔以刺天,青岸翠发,望同点黛。”唐朝诗人李白也有“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的赞语。山上建有华阳宫、三元宫、泰山行宫等庙观,院内古柏苍翠,蔚为壮观。鹊山华山之间,原为鹊山湖,湖光浩渺,碧波万顷,“飞鸿翔鹤,远势盘空”。水村渔舍柳绿花红,渚生蒲苇,水浮荷菱,微风轻浪,舟载歌声。阴云之际,两山连亘,若离若合,时隐时现,云雾缭绕,如二点青烟,诚为一幅绝妙的水乡图画,故昔人称此景为“鹊华烟雨”。 汇波晚照济南城内,珍珠、濯缨、芙蓉等泉汇波于大明湖,然后由湖东北隅的晏公庙下经北水门泄出,最后注入小清河。 汇波晚照晏公庙侧建有晏公台,由台上可清楚地看到北面的景色。台下不远为一拱桥,名为“汇波”。桥北是北水门,由砖石券成,券门四周皆为垂柳,细长的柳丝点入水中,清风徐吹,荡起微波。周围水域皆为荷花,“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若到傍晚,夕阳正由券门斜射倒入水中,发出柔和的光,把周围染上了一层桔红的颜色,人们将这景命名为“汇波晚照”。元初于水门上建楼,斜阳不能射入,这景随没。然而在楼上,人们又可看到另一种绮丽的景色。向南看去,晏公庙巍峨壮观,晏公台上,古柏老态龙钟,满院杨柳笼罩,修竹郁森,院南一片荷红,远处碧波粼粼,夕阳西下,晚霞尽染,万丈光辉,诚为一幅迷人的大画。因而,后人又把这一景观视为“汇波晚照”。 明湖泛舟大明湖昔日湖面很大,碧波万顷,遥接群山,气势壮阔。在这宽阔的水域中,四季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色。春日, 大明湖最为丰姿的要算是垂柳。湖岸、沙洲、岛上,无处不是,有的弯着,有的卧着,有的立着,清风一吹,柳丝轻荡。夏日荷浪迷人,片片的葱绿,点点的嫣红。深秋,雪白的芦花,谢落如柳絮,随风飘扬,翩翩起舞。冬日,明湖虽暂失绿波,然而银装素裹,也分外妖娆。明湖,不仅四季景色奇异,而且常年充满生机。黄鹂鸣于翠柳,鸥鹭点于清波,笙歌扬其远韵。人们荡舟其中,“如游香国”,人们将这一景观称为“明湖泛舟”。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大明湖加强了管理,广植了花木,疏浚了湖面,整修了名胜,添置了画舫,节假日,不少人都来这里体味明湖泛舟的乐趣。 白云雪霁珍珠泉大院原是历代王府官邸,内有濯缨湖,由珍珠、濯缨、珠沙等泉汇集而成。昔日湖面宽阔,景色秀丽,《珍珠泉铭序》中曾描述过:“潆泓冲融,清澜百步,旁流带垣,通舟二里;鱼鸟荇藻,怡怡悦性”。岸边建有白云楼,是元朝张宏官邸,元散曲家张养浩曾作《白云赋》赞许:“翼截华鹊之烟雨,背摩霄汉之日星”。站在楼上,北可观明湖碧波,黄河帆影,南可望梵宇簇立,群山青葱。“且当雪霁白云缭绕,下接水光,上浮天际,宫殿隐隐在烟雾中,宛然如画。”雪后凭栏远望,晴光四野,景色绮丽,悦人心目。故被人称为“白云雪霁”。 历下秋风距大明湖南岸不远,有一湖中最大的岛,上有历下亭、名士轩、蔚兰轩、御碑亭、高阁、曲廊等建筑,红柱绿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蔚为壮观。这里风景美丽,历代文人多来相聚,作文赞美;清代蒲松龄曾作《古历亭赋》写道:“笼笼树色,近环薜荔之墙;泛泛溪津,遥接芙蓉之苑。入眶清冷,狎鸥与野鹭兼飞;聒耳哜嘈,禽语共蝉声相乱。金梭织绵,唼呷蒲藻之乡;桂揖张筵,客与芦荻之岸。蒹葭挹露,翠生波而将流;荷芰连天,香随风而不断。蝶迷春草,疑谢氏之池塘;竹荫花斋,类王家之庭院。”这便是历下亭景色的逼真描绘。如若秋日,微风吹来,此景更妙。不论是岸上的垂杨,还是水下的树影,皆舞动着青纱,一切娜多姿,好像神女在清波深院中起舞。湖里的荷花,在轻风中颤动,犹如江妃在水面上凌波微步,湖水晃漾,清波拍岸,如玉佩相击,发出清越的声响,如奏乐章。秋风使景生色,更送来了芳香,正如昔人诗句所讲:“两岸垂杨荫绿苔”,“风起荷香四面来”。秋风送香也送凉。徐徐凉风,轻拂衣衫,令人心爽。就因此景秀美,气温宜人,故被人们称为“历下秋风”。
平阴阿胶平阴阿胶因产于原东阿县城(现平阴县东阿镇)而得名,它以专用黑驴皮与当地得天独厚的天然水质——狼溪河水熬制而成,已有两千年历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将阿胶称为“圣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章丘大葱 章丘种植大葱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优良品种“大梧桐”,一般株高1至170厘米,最高达到2米,单株重 章丘大葱1斤左右,有的达到3斤多,章丘大葱被称誉为“世界葱王” 。 龙山小米章丘市名产“龙山小米” ,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向皇帝进贡。“龙山小米”集中产于龙山村周围十里内,是一种无公害食品。明水香稻明水香稻产于章丘市的明水镇,已有2000年的历史,从明朝开始就作为贡米向皇帝进献.以浓郁的香味而闻名中外。平阴玫瑰平阴玫瑰始植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目前,玫瑰种植面积已近万亩。平阴玫瑰既可制作玫瑰酱,酿造玫瑰酒,又可提取玫瑰精油。平阴玫瑰以出售鲜花蕾为主,大多销往江浙一带及东南亚地区。红玉杏 红玉杏又称“金杏”,主产于济南市历城、长清,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为山东杏中之魁。单果重60-83克,最大单果重150克,可食率91.6-93.9%。肉细嫩,酸甜可口,是山东省重要出口商品之一。木鱼石木鱼石是60亿年前生成于长清县馒头山一带的一种珍贵石材。经过水的浸泡,木鱼石能够析出锌、铁等多种元素,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长清县的木鱼石色泽凝重,纹理清晰,制成的各类艺术品和保健品畅销国内外。黑陶黑陶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故称之为“龙山文化”&&。龙山黑陶具有黑如 黑陶漆、明如镜、硬如瓷、声如磬四大特色,被称为“原始文化的瑰宝”。 鲁绣济南刺绣,亦称鲁绣,是山东省著名的传统刺绣,也是中国刺绣史上记载最早的绣种之一。济南刺绣素以丝绣、发绣著称,特别是发绣,是以人的头发做绣线,工艺细腻,风格独特。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领——舜(约公元前22世纪)就诞生与生活在济南一带。舜曾在历山耕作,而历山即现在的千佛山。趵突泉边有娥皇、女英祠(约创建于2000年前),又有祀尧、舜、禹的三圣宫。泉水流经之护城河,即是北魏时期的娥英河,河水东流,经过舜井街的南端,北为舜井。如果再往东北远眺,便可以指向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也令人想起了制陶能手大舜了。   济南历史悠久,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有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隋代大佛(位于历城区大佛村,凿山而成,建于隋代,为山东第一大佛)。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谭人所作讽刺诗《大东》,是现存最早的有关济南的文献。济南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隋建四门塔为全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塔,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年末户籍总人口603.27万人,下降1.18‰(注11)。男女性别比例99.75:100。全年人口出生率9.39‰,下降0.4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78‰,上升0.1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61‰,下降0.65个千分点。人口机械增长率下降4.02‰,回升0.98个千分点。年末常住人口667.85万人,增加5.16万人,增长7.79‰。济南市是我国东部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会城市,是全省民族工作的重点城市之一。据2000年底第五次人口普查,济南市有48个少数民族,人口109299人,占全市总人口1.84%。其中,回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8.79%回族、满族、蒙古族、哈尼族、朝鲜族、苗族、壮族、维吾尔族、彝族、藏族等十个少数民族占济南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8.42%。目前,全市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万人的县(市)区6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千人的乡(镇、街办)23个,民族村(居)45个。
1、泉城大包   几乎每个来泉城旅游的人都忘不了品尝名闻遐迩的泉城大包。它选料精细,做工考究,配料丰富有特色,而且味道醇厚,花色品种多。泉城大包97年起就获"中华名小吃"奖。它快捷方便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色,获得广泛赞誉,蜚声海内外。老地址是南门大街2号。   2、草包包子   普利街15号,做1路公交车到普利街下车前行10米左右。济南的名吃,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因创始人张文汉先生憨厚淳朴的绰号“草包”而得名。精致皮薄味美多汁,迄今已开发出以猪肉灌汤包为首的十余种风味。生意出奇的好。   据说当年黄河岸边有一家饭店雇用一个小伙计,表面看愚笨无能,所以叫他“草包”,只让他做包包子的粗活,其实这人精明能干,制作的包子很快成了名吃。以后他自己到济南市区开店,专做包子,店名叫“草包包子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趵突泉怎么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