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人能不能作手术全身麻醉后遗症的小手术

全麻与局麻相比,真的对身体的伤害更大吗?
把一个危重病人的全身麻醉和一个浅表小手术的局部麻醉并列来讨论麻醉的危害是不科学的,反过来说,能用简单局麻完成手术,一定要用全身麻醉,反而是浪费。
还是那句话,脱离条件和剂量来谈论危害就是耍流氓。同样的全麻药,用在Michael Jackson身上就是致死,然而每天世界上上百万的人在用,为什么就很安全呢?同样的局麻药,合理的应用,对全身影响就微乎其微。但是为什么有些病例会出现局麻药中毒甚至致死呢?要讨论这个问题,至少得首先明白,所谓的全麻和局麻,到底是指什么。狭义的局麻指应用局部麻醉药(Local anesthetics)在手术部位进行局部浸润、阻滞,阻断感觉神经对疼痛刺激的传导的麻醉方式。但是这种麻醉方式的应用是受限的,只能用于一些浅表、范围小的手术,比如一些眼科手术,或者局部的肿块切除,对于较大的手术是无能为力的。而全身麻醉则是应用一系列药物达到的一种特殊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人体被镇静,进而失去意识、痛觉,并维持某种程度的肌肉松弛状态,可以利于几乎所有手术的进行。我们容易看出,局部麻醉,应用的药物单一,作用局限,对全身影响小,但是一旦局部麻醉药被大量吸收入血以后,就可以引起中枢神经、循环系统的副作用,最严重的甚至可以引起心脏停跳。因此,局部麻醉药的应用量是有条件的,比如利多卡因的安全剂量为3mg/kg体重(加入肾上腺素后减少入血,可以放宽至7mg/kg体重)。而全身麻醉的用药,则是多种药物的共同作用。现代的麻醉用药,可分如下几类:a. 全身麻醉剂,提供镇静,催眠的成分(包括让Jackson死亡的Propofol,就是现代应用最广泛,目前最完美的静脉麻醉药。另外有吸入性麻醉药,听名字就知道,是通过吸入人体给药的麻醉药物);b. 阿片类或其他镇痛药物,提供镇痛成分;c. 肌肉松弛药,提供手术中需要的肌肉松弛。而麻醉并不是给了药物,能让外科医生开刀就完了,因为所有这些药物给入病人体内后,身体的常规生理状态受到了影响,更何况病人也许本身就合并一系列疾病,麻醉更重要的是提供密切的术中监护,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并能最终复苏到术前状态。所以麻醉至少还包括了:a. 生命体征及其身体其他内环境指标和麻醉深度的监测;b. 循环、呼吸、及其他重要脏器的支持。由此可见,在全身麻醉时,其实麻醉医师对于病人的管控是更为全面和细致的。而依靠现代药物和技术的进步,全身麻醉的实施也越来越安全。那么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哪些呢?1. 药物本身的副作用。所有的药物都有其目前已明确的副作用。抑制呼吸和正常的生理反射,恶心、呕吐。但是现代药物在合理应用的条件下,都非常安全,而且多选择短效,可拮抗的药物。几乎没有任何长期副作用。2. 麻醉并发症,这可能是由于病人本身的因素引起,也有可能是麻醉实施中出现的紧急状况。例如各种麻醉操作引起的损伤,以及各种循环、呼吸方面的严重意外。举例来说,Propofol在给药后可以提供平稳的镇静、催眠甚至意识消失,但是相应的会引起呼吸抑制甚至停止,和心脏、循环的抑制。如果缺少维持呼吸循环的手段,那么就会出现严重的事件甚至死亡。这就是麻而不管带来的危害。当然有些是因为病人自身因素,例如病态肥胖或气道本身存在问题,而造成管理的困难。3. 病人合并症因素。既然是较大的手术,病人或多或少存在着原先其他疾病困扰。心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常见的夹杂症都给全身麻醉和外科手术增加了风险。一个安全的麻醉,包括了术前、术中、术后的系统管理。在麻醉和手术前,病人会得到细致的评估,对于有影响的因素,能得到合理的纠正。在手术中,病人得到了良好的支持和维持;在手术后,药物被完全的洗脱、或拮抗,病人恢复到术前的生理状态。如果病情本身危重,需要支持,则在危重监护室ICU中得到进一步的治疗。
因此在大手术病人中,麻醉不是简单的睡一觉。在合理应用的情况下,全身麻醉对于身体非但不存在严重伤害,反而是一种积极的治疗和支持。病人得到了合理的调整,并度过了手术这个巨大的打击。把一个危重病人的全身麻醉和一个浅表小手术的局部麻醉并列来讨论麻醉的危害是不科学的,反过来说,能用简单局麻完成手术,一定要用全身麻醉,反而是浪费。当然,有些手术的进行考虑到患者舒适度,用全身麻醉,可以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感和不良体验,并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另提一说,没有证据表明,现代麻醉药物对于健康病人神经功能和记忆功能存在长期影响。但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却是存在的。但是这又是个很大的题目了。来源:知乎日报
分享到易信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分享到新浪微博
48小时评论排行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慈铭做了15年健康体检,拥有庞大的健康数据。通过大数据监测疾病,维护健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微信二维码3岁以上孩子做全麻手术不影响智力
目前麻醉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手术中的麻醉也比较安全,一般麻醉不会对儿童智力有不良影响,对短期记忆力可能会有影响,但不影响长期记忆力和智力发育。
讲述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科主任 尹宁
麻醉是中最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由于神秘感与陌生感,大家往往会误读了麻醉。孩子打完麻醉针后会影响?不同的麻醉部位、深度对不同的人的程度也不一样……一个个谜团笼罩着患者,甚至面对手术望而却步。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麻醉科主任尹宁带我们走进“禁区”,寻找神奇,解除谜团,还原真相。
百姓中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全麻手术会让孩子“变傻”?
尹宁主任介绍说,目前麻醉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手术中的麻醉也比较安全,一般麻醉不会对儿童智力有不良影响,对短期记忆力可能会有影响,但不影响长期记忆力和智力发育。3岁之前是人类大脑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建议3岁以内的患儿可以择期手术的,可选择在孩子3岁后再手术,当然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除外。
有些家长因为担心麻药对孩子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到如果不用麻药,可能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很可能因为小时候不给麻药的一次手术,而一辈子对疼痛处于过度敏感状态,并且有过度的心理恐惧刺激。国外在这点上对孩子的就医过程的心理保护很重视。很多人做过胃肠镜和剖腹产的全麻,也并没有出现后遗症,而清醒状态下的胃肠镜检查让很多人在事后想起来就觉得心理疼痛。
误区二:全麻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最大?
尹宁主任告诉记者,决定全身麻醉、半身麻醉还是局部麻醉,主要根据临床上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根据病人身体条件和手术部位等。局麻对神经系统影响较小,半麻的影响也不大,但是全麻目前已经比较安全,没有太大的风险。全身麻醉是针对全身,会影响中枢神经,致使人失去知觉和意识,疼痛消失的麻醉方式,它能很好地镇痛,可以适用的手术种类相对更为广泛。即便最初选择半身麻醉,即藉由脊髓神经根的阻断,来达到止痛的效果,适用于下肢部位手术,也可能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情况选择全麻。比如说针对膝盖或脚的手术,但如果病患是一个在手术中不能好好合作的孩子,或者全身身体状况较严重,面对手术比较紧张的患者也不能选择半身麻醉,最后选择全身麻醉。
误区三:大手术要全麻,小手术用局麻?
尹宁主任指出,虽然手术有开腹手术这样的大手术,也有微创的小手术,但是麻醉却不以手术的大小作为选择何种方式。专家介绍说,有些即使是很小的手术,如治疗声带肿物、气管异物的手术就必须用全麻。
这些你可能不知道
麻药不仅可以让你睡还能让你醒?
麻醉师的神奇之处,术中不仅让人可以“熟睡”,同样还可以让人苏醒。据介绍,术中唤醒对于麻醉师来说是比较高难度的。例如当骨科医生给脊柱侧弯手术患者的手术时候,需要术中唤醒的时候,当牵开脊柱时与患者对话,让其活动双下肢,确认双下肢能动以后,立即加深麻醉止到手术结束。还有一些神外的手术,也需要术中唤醒,与患者进行交流。一般术后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会苏醒,也有患者会延迟到2个小时。
静脉全麻,打一针就可以动手术了?
有些家长发现,看到护士在医生的吩咐下在孩子的屁股上打了一针,小孩就睡着了,以为这就是麻醉了。尹宁主任说这其实只是麻醉的第一步,打一针注入静脉全麻药后,患者的身体反应就好比进入飞机飞行前的滑行阶段,仅仅是全麻的起步。全身麻醉除了需要镇静催眠,还要加入镇痛药、肌松药的共同作用,远非一针可以解决问题。
据介绍,在整个全麻过程中,病人会处于一种睡眠状态,完全不知道手术过程,能起这种作用的首先是静脉全麻药或吸入全麻药;而要消除病人对疼痛的反应,还需要导入镇痛药;另外,手术需要病人的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以利于手术操作,因此又需要应用肌肉松弛药,这些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必须精确地维持下去。 尹宁说,大多数全麻还需要气管插管来控制病人的呼吸,以便于给氧和吸入麻药。麻醉师其实是整个手术过程的“护航者”,还要检测患者的生理指标,直到患者醒来,并且还包括术后患者的止疼治疗。
本文来源:网易亲子综合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热门搜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手术需要全身麻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