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各地语言中还有哪些c语言有意思的小程序表达

  发现一个关于各国语言的有趣现象,你们觉得对吗?  听过的各国外语中,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纬度越高,也就是越冷的地方,语言中的辅音越多,发音约含糊,欧洲的:比如俄语,德语,纬度靠南点,英语发音清楚点,再往南,拉丁语又比它们发音清楚点。  亚洲的,看过泰国,越南电影电视剧原声的都知道他们语言的发音,元音特别多,特别清脆清楚。声音也大。  中国的,少数语言不了解,不谈了,说说汉语的各地方言,东北话说起来听起来特别含糊,就像嘴里含了个球说,往南,北京土话(非标准普通话),比东北话就清晰点,不过儿化音也挺严重,含混。  在往南,江浙,两湖等,语言里元音辅音差不多。再往南,闽语,粤语,元音明显躲过辅音,语言明显清脆,特别是粤语,声音清脆,听起来像吵架(打个比方,不是变异)。  综述,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发音越含糊,辅音越多,元音越少;纬度越低,则反之。  以上的这些我的发现,我个人觉得是气候造成的,北方普遍寒冷,人民说话交流时,嘴巴常常被冻僵,肌肉不听使唤,所以说话含糊。  ----------------- 一家之言,纯属给大家添个乐。呵呵!!!  发现一个关于各国语言的有趣现象,你们觉得对吗?  听过的各国外语中,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纬度越高,也就是越冷的地方,语言中的辅音越多,发音约含糊,欧洲的:比如俄语,德语,纬度靠南点,英语发音清楚点,再往南,拉丁语又比它们发音清楚点。  亚洲的,看过泰国,越南电影电视剧原声的都知道他们语言的发音,元音特别多,特别清脆清楚。声音也大。  中国的,少数语言不了解,不谈了,说说汉语的各地方言,东北话说起来听起来特别含糊,就像嘴里含了个球说,往南,北京土话(非标准普通话),比东北话就清晰点,不过儿化音也挺严重,含混。  在往南,江浙,两湖等,语言里元音辅音差不多。再往南,闽语,粤语,元音明显躲过辅音,语言明显清脆,特别是粤语,声音清脆,听起来像吵架(打个比方,不是变异)。  综述,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发音越含糊,辅音越多,元音越少;纬度越低,则反之。  以上的这些我的发现,我个人觉得是气候造成的,北方普遍寒冷,人民说话交流时,嘴巴常常被冻僵,肌肉不听使唤,所以说话含糊。  ----------------- 一家之言,纯属给大家添个乐。呵呵!!!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有意识。  
  有意思。。。。
  全世界只有 獳狗 倭奴一样的贱种 才有卷舌音  让南方人恨不得割断它们的喉咙  
  在731试验场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下,被迫接受实验的中国妇女被捆绑着,双手裸露在空气中,几个日本兵不停地用瓢舀起冰水,浇在该妇女手上。十几小时后,这双手冻得硬硬的,上面盖了一层冰。回到室内后,日本人命该妇女把手浸泡在温水中,直到双手软软地垂了下来……忽然,一个日本人使劲一捋,把此妇女双手的皮肉象脱手套一样地脱了下来,整个肘部以上的双手顿时变成了只残留极少数肉丝的森森白骨…日本人还让中国受害者把手伸入超低温箱进行速冻,完成后,中国受害者取出双手,看起来呈灰白色,上面结了一层霜,完全不象是人类的肢体了,一个日本人用短棍敲打,就象打断冰柱一样,把中国受害者的手指一根一根地打落,发出清脆的声音,中国受害者发出了绝望而恐怖的号叫。旁观的日本实习生有的吓得闭上了眼睛,随即被喝令不许闭眼。日本人还将部分中国受害者被赶入低压舱,随着减压,露出极度痛苦的表情,想叫却叫不出声,直至最终眼珠弹出眼眶、肠子等内脏从肛门挤出腹腔,流得满地都是,人体形如气球一般。  日本人不仅是为了获取人体医学数据,而且有很多更令人发指的事纯粹是为了取乐。比如说在手术摘除中国受害者的胃和小肠,把食道和大肠直接连接,让该中国受害者不断地吃东西也只能眼睁睁地饿死;比如砍下中国受害者的手和脚,然后用手术把手接在小腿上,把脚接在手臂上,还用“高明的医术”把它们接活一段时间;比如不进行任何麻醉,只是把中国受害者绑在手术台上就活体解剖,中国受害者越是痛苦地挣扎越是引起哄堂大笑;还比如把中国受害者的血液抽出来,然后向他身躯里注入马的血液,史料称由此引起的剧烈的抽搐和痉挛“连几个壮汉也压制不住”。还有很多比这更悲催的案例,周小平不忍下笔再述……
  广东人四和十分不清,九和狗分不清。实在可悲。  
  哈哈,有意思
  @我是钱啊
17:41:00  发现一个关于各国语言的有趣现象,你们觉得对吗?  听过的各国外语中,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纬度越高,也就是越冷的地方,语言中的辅音越多,发音约含糊,欧洲的:比如俄语,德语,纬度靠南点,英语发音清楚点...  -----------------------  真够无聊的
  添个乐  
  挺有道理,楼主很善于观察啊。
  关于翘舌,大学同学来自各地,没人故意去翘舌,即使北方人也不翘舌。因为有声调,所以分得清是啥意思。十点四十四,翘舌,就是打字多打个h
  发现一个关于各国语言的有趣现象,你们觉得对吗?  听过的各国外语中,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纬度越高,也就是越冷的地方,语言中的辅音越多,发音约含糊,欧洲的:比如俄语,德语,纬度靠南点,英语发音清楚点,再往南,拉丁语又比它们发音清楚点。  亚洲的,看过泰国,越南电影电视剧原声的都知道他们语言的发音,元音特别多,特别清脆清楚。声音也大。  中国的,少数语言不了解,不谈了,说说汉语的各地方言,东北话说起来听起来特别含糊,就像嘴里含了个球说,往南,北京土话(非标准普通话),比东北话就清晰点,不过儿化音也挺严重,含混。  在往南,江浙,两湖等,语言里元音辅音差不多。再往南,闽语,粤语,元音明显躲过辅音,语言明显清脆,特别是粤语,声音清脆,听起来像吵架(打个比方,不是变异)。  综述,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发音越含糊,辅音越多,元音越少;纬度越低,则反之。  以上的这些我的发现,我个人觉得是气候造成的,北方普遍寒冷,人民说话交流时,嘴巴常常被冻僵,肌肉不听使唤,所以说话含糊。  ----------------- 一家之言,纯属给大家添个乐。呵呵!!!
22:08:00  广东人四和十分不清,九和狗分不清。实在可悲。  —————————————————  四和十是分得清的  
  有道理滴  冻得直打哆嗦,说话就含糊不清,最后就是:儿咯。。。儿洛。。。儿洛。。。。
  北方语系里的儿化音就是这么来的啦。  哈哈哈哈哈
  俄语,棒子语,满语,听着都是含糊不清,好像都有一样,
  本人江淮地区,冬天气温零下几度,但是说话感觉嘴冻得说不利索,基本嘴唇不做什么动作的来说话,有同事东北的,说话真的嘴唇不怎么动,声音来自口腔后部  
  广州这边讲话还真的像吵架一样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c是世界上最好玩的编程语言【c语言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37,396贴子:
c是世界上最好玩的编程语言收藏
最近写着写着代码脑子里突然蹦出来的一句话,现在的编程语言商业化气息越来越重了各位吧友,有何想法这不违反吧规吧   --来自无所不能的安卓智能手机豪华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哈哈哈哈这笑话真好笑
楼主是想说很多东西都直接封装在库里吗?
我菜鸟,咋都不会看看你都给出蹦了,感觉泪流呀!
= = 目的性强有什么不好的
编程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编程语言自然是处于某种目的为了完成某种工作而设计的
c流行几十年,总有它的原因吧,我觉得高度的自由就是一个原因,原谅楼主表达能力的问题   --来自无所不能的安卓智能手机豪华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过国际模糊c语言编程大赛的,我没参加过,但从模糊两字,我觉得自由一定是它流行的原因之一   --来自无所不能的安卓智能手机豪华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不能赚钱,花那吗多时间学它搓毛球!
话说我终于出来了又被关了一天
或者说其它高级语言太专业了,它们是盖高楼大厦用的,这需要许多人的配合,并且盖完之后并不能有太多的满足感,专业过了头就给我一种死板的感觉,而c不同,它干什么都不怎么专业,适合一个人做东西,但一旦做出来,给人的满足感是无法言说的,毕竟linux操作系统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一个人做的   --来自无所不能的安卓智能手机豪华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额,楼主伪文青病又犯了,我去   --来自无所不能的安卓智能手机豪华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厉害啊!厉害
将a,b两数值替换:python:a,b = b, aC语言:int c =a =b =只有了解上层和底层开发,懂得几种语言优劣之后,才会发现各种语言的美,所谓的谁更好不过是一种井蛙之见罢了
厉害啊!绝对厉害!!!
楼主说的真好!
其实bf也很好玩啊
char*_ = &'&&/*&;#include &stdio.h&#define m 21#define o(l, k) for(l=0; l&k; l++)#define n(k) o(T, k)
int E,L,O,R,G[42][m],h[2][42][m],g[3][8],c
[42][42][2],f[42]; char d[42]; void v( int
b,int a,int j){ printf(&\33[%d;%df\33[4%d&
&,a,b,j); } void u(){ int T,e; n(42)o(
e,m)if(h[0][T][e]-h[1][T][e]){ v(e+4+e,T+2
,h[0][T][e]+1?h[0][T][e]:0); h[1][T][e]=h[
0][T][e]; } fflush(stdout); } void q(int l
,int k,int p){
int T,e,a; L=0
O=1; while(O
){ n(4&&L){ e=
k+c[l] [T][0];
h[0][L-1+c[l][
T][1]][p?20-e:e]=-1; } n(4){
e=k+c[l][T][0]; a=L+c[l][T][1]+1; if(a==42
|| h[0][a][p?20-e:e]+1){ O=0; } } n(4){ e=
k+c[l][T][0]; h[0][L + c[l][T][1]][p?20-e:
e]=g[1][f[p?19+l:l]]; } L++;u(); } n(42) {
o(e,m)if(h[0][T][e]&0)o(a, m&&e==m){
for(L=T; L; L--) { h[0][L][a]=h[0][L-1] [a
]; } h[0][0][a]=-1; } } u();}int main(){ int T,e,t,r,i,s
,D,V,K; printf(&\33[2J\33[?25l&); n(8)g[i=1][T]=7-T; R--; n(42) o(e,m)
G[T][e]--; while(fgets(d,42,stdin)) { r=++R; n(17){ e=d[T]-48; d[T]=0;
if ((e&7)==e) { g[0][e] ++; G[R][T+2]=e; }} } n(8)if(g[0][7-T]){ t=g[i
][O]; g[i][O++]=g[i][T]; g[i][T]=t; } n(8)g[2][g[i][T]]=T; n(R+i)o(e,m
)if(G[T][e]+i) G[T][e]=g[2][G[T][e]]; n(19)o(t,2){ f[T+t+T]=(T[&+%#,4&
&5&GP9$5-,#C?NX&]-35)&&t*3&7; o(e,4){ c[T][e][t]=(&5'&$=$8)Ih$=h9i8'9&
&t=)83)l4(99(g9&##&4(& [T+t+T]-35)&&e*2&3;} } n(15) { s=T&9?m:(T&3)-3?15:36;o(e,s)o(t,2)c[T+19][e][t]=&6*6,8*6.608.\865::(+;0(6+6-6/8,69.;88))()3(6,8*6.608.5:+;4)-*6-6/616365,\-;,89,81+,((8-;695(855(+*8)+;4**+4(((6.608.\5:+;4+4)0(8)6/69.;88)-4,4*8+4(((60(/5:+;4--9:54\+-14).;./347.+18*):1;-*0-975/)936.+:4*,(*)4.*&&/4,4*8+4(((5:\+;4/4-4+8-4)0(8).;88)1/(6*6,6.:8)8-8*818.(+;/&&*6,6.6\:4(8)8-8*818.(+;/,6.:8-818.+4(0())+;/.:8/-4*4+4(0())69+;/:4.4/4,4-4*4+4(0())+;& [e+E+e+t]-40; E+=s+s; } n(45){ if(T&i) { v(2,T,7); v(46,T,7); } v(2+T,44,7); } T=0; o(e,42)o(t,m)h[T][e][t]--; while(R+i) { s = D=0; if (r-R) { n(19) if (G[R+i][T]+i) V=T/2; else if(G[R][T]+i) s++; if(s) { if(V&4){ V=9-V; D++; } V+=29; n(20) q(c[V][T][0],c[V][T][i],D); } } n(19) if((L=G[R][T])+i) { O=T-L; e=O&9; t=e?18-O :O; o(K,((t&3)-3?16:37)){ if(K){ L=c[t+19][K-i][0]; O=c[t+19][K-i][i] ; } q(L,O,K && e); } } if(s) q(c[V][20][0], c[V][20][i], D); R--; } printf(&\33[47;1f\33[?25h\33[40m&); return 0; }这样的代码有多少人觉得可以编译呢?
汇编很好玩
,学了多年C语言,一学scheme却懵比了,完全不知道怎么编程了,.
楼主觉得好玩的定义是有奇奇怪怪的语法和规则可以给你折腾吗
本来就是用来,赚钱的,好吧,我低俗了
说明一下,之所以发此贴是因为写C#的代码有点不爽了,然后想到写C的爽处。楼主只是一个学过C一年(前半年还没有电脑)的猿,对C还不是有很深的了解,老师教C只是教了最基本的语法,楼主学C只是把学校发的课本翻了个遍,然后看视频稍微深化了一下,逛贴吧时学了怎么在黑窗口中画图和知道一些关于C的常识,其它的什么都不了解。想到老师说的学C只是为学其他语言打基础,并不深究;学C#又只是为学习面向对象的思想,C#又只学到类,像什么抽象类,密封类,虚方法,接口等等都没讲,中间又穿插数据库(下学期学)的知识,这一切学习都不是深入,这一切只是为了下学期的JAVA。这让楼主有种无力感,感觉自己就是一坨shit,明明不笨,明明学了,但一到深入,就听不懂别人讲的,然后楼主开始找资料,满足楼主那颗焦躁的心,找着找着就感觉很无趣了,不看或看了学了又不用,有1P的资料也没有卵用。然后说说楼主开这个帖子的原因,楼主因为学习的问题想过很多,想着想着就感觉一切都很无趣,学编程那么久,却没有真正为自己写过一个程序,所谓程序的可移植性、健壮性,要考虑这些的程序,全不是为自个写的程序。自己的程序,需要这些么?作为一个天朝标准的好学生(咳,仅从遵守纪律来讲),从初中到高中,都是为分数而活,到了大学,以为会有什么不同,然而并没有区别,必须要忍着恶心,上着那些混日子逗比老师的课(谁见过上课照着课本配套的PPT来念的老师,最恶心的是还放配套的视频),为了学分,为了奖学金,现在,学个编程TMD还是为了以后找个好工作,一切一切,自个有为自个活过么?(不要跟我讲兴趣,那东西只对寻找新技术的研究人员才有用,楼主的兴趣早被考试磨干净了,能静下心来,强迫自个学,什么会学不会)敲着C#的代码,语法正确,点个调试,还要按规矩来,不然就抛异常,我突然就觉得C是那么的可爱,至少C敲的代码,只要语法正确就可以调试,于是楼主发癫的跑来C的大本营来感慨一下,顺便装装B,收收经验,看看吧里有几个真正喜欢C的人,然而好像都很客观。大学的时候发发癫还是可以的,出了大学就没时间发癫了。传递了负能量,各位去励志吧补充补充正能量吧。
的确是挺好玩的,几乎是所有语言之父,理论上是可以用来做任何开发的。但是吧,毕竟很多方面开发效率实在是低,所以才会有了各种各样的高级语言,不管怎样吧,我认为学习编程第一种语言一定要是C,这样对以后学习其他语言的帮助非常大。直接学习高级语言,肯定是懵懵懂懂的,根本不知道内涵所在
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
学下python,估计你就会重新定义什么是好玩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从各地方言看中国各民族的变迁 - 无忌摄影论坛
无忌摄影论坛
标题: 从各地方言看中国各民族的变迁
[1 楼] 作者: 京城咏叹调& & 时间:
最近坛子里谈论中国民族、种族问题的帖子不少,我想从语言方面来寻找一下民族迁徙的痕迹。
& & 由于年少时走过不少地方,所以对各地的方言语音甚感兴趣。我老家在山西,能讲一口流利的家乡话,18岁进京,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掌握了标准的普通话及北京话。工作以后走过不少省份,对各地的方言有以下感触:
& & 广东方言,尽管每年都要在那里住几个月,但至今找不着语感,基本象是听天书。更别提张口说了。
& & 上海方言,初听是觉得发蒙,但仔细听的话,居然能捕捉到一两个听得懂的词汇和简单的句子。
& & 内蒙话,初听时颇为震惊,因为他们说话跟俺们家乡一模一样,听不出任何差别!有理由怀疑内蒙尤其是呼和浩特附近的汉族是山西移民(或者正好相反)。
& & 甘肃话,兰州人讲话跟俺们那里也非常相似,沟通完全无障碍。
& & 云南话、四川话、桂林话,大部分能听动,而且我感觉他们的方言跟我的家乡话极其相似。在阳朔的时候我请一位当地的MM用方言读报纸上的一篇文章,然后我用家乡话读了同样的文章,结果是我们都吃了一惊,一南一北,语音居然如此相似!甚至声调、长短音都一样!两者之间的差距竟然比他们与普通话的差距要小得多!!
& & 西藏话,我偶尔收看西藏卫视的时候发现,他们的方言我虽然一句都听不懂,但说话的语气、节奏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总觉得象们家乡的某些方言——
& & 我不是从事文史类研究工作的,所以也只能罗列一下我发现的这些现象,至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还得请教诸位方家——墨与王、富贵、冰河,你们都进来说说吧!
[2 楼] 作者: 京城咏叹调& & 时间:
全国各地的朋友,希望你们发表一下对自己家乡话以外的方言的看法。
[3 楼] 作者: sad& & 时间:
从山东划条线到云南,以北的话都差不离,沟通没啥问题,因为那是属于同一个北方方言区(剩下的是吴、赣、湘、客家、闽、粤方言区)
[4 楼] 作者: 京城咏叹调& & 时间:
这正是我所疑惑的。现在的北方方言、吴语、粤语、闽方言和客家方言,哪一个更接近汉唐时期中原居民的语言??
[5 楼] 作者: sad& & 时间:
客家保留了很多中原古音
[6 楼] 作者: polestar21& & 时间:
客家方言学习其他的方言好象比较容易....
但是上海话就一点也不同;听不懂!!几个月下来不会听也不会说。
客家方言、普通话、闽南话应该是几个大语系吧,起码在广东这边和客家话比较类似
[7 楼] 作者: 福贵& & 时间:
试试用粤语读唐诗,原来在普通话里不压韵的会变得压韵,说明很多问题噢......
现在的北京话和晚清的很类似但和明朝的就很不同,明朝的北京话应该有点象&国语&
天津虽然离北京很近,但实际是明以前的天津土语和安徽话的结合(明早期的安徽屯戍军)
太多了,又开这么大的题目,作论文啊:-)
[8 楼] 作者: 锐& & 时间:
北京延庆县的口音,我怎么听起来像是天津味道?
[9 楼] 作者: 石慕林& & 时间:
记得以前有一个方言的超级长贴,谁能翻出来看看?
我是四川人,六岁到苏北,半年就学会了当地方言。
[10 楼] 作者: 腐败分子& & 时间:
太专业了!!非专家所不能也!!!
[11 楼] 作者: 瞎子& & 时间:
中国方言,越往北,越单纯,话也说越得越慢,比方东北三省的都说自己是东北人,你很难听到谁说自己是吉林的,黑龙江的,一般都叫自己“东北人”,语言和风俗都基本上一样。相对于北方(黄河为界限),南方的方言就差异很大,尤其是江浙安徽一带,隔条村庄就不同了。南方方言话语较急,一秒钟能说10多个字,相对于北方人,有时候一句话得说一分钟。
可以这么说:湖南四川人能听动东北人说话,而东北人却很难听懂湖南四川说话。
客家话应该遗留了古代中原口音,基本上所有的客家人都是河南出来的。我就是客家人,老家在粤东山区,根据族普记载,我的祖先在战国晚期从现在的河南南阳出来,辗转数地,最终在粤东定居,已经数百年。
[12 楼] 作者: 乖乖的小围裙& & 时间:
北方方言区, 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
这3个是一个江苏就有的。
我是江淮方言区的~没翘舌音。 但是外地人来听,如我们说的慢,很容易懂。
吴方言接近古汉语。 比较难懂。 苏州,无锡,镇江的一部分, 以及靠近的城市上海,都是这个范围内的。
北方方言区,江苏的徐州有地方是,以及靠近徐州的某些地区。 话很容易懂了~
[13 楼] 作者: Mg& & 时间:
[14 楼] 作者: Mg& & 时间:
右键菜单中可放大
[15 楼] 作者: Mg& & 时间:
对于粤语接近于秦语,我比较的迷惑,珠江三角洲的几乎所有的村民(不是客家人),其族谱的记录,都说南宋时从南雄的珠玑巷迁下来,而那时珠玑巷的住民,是北宋末为逃避金的抢掠从中原而迁下的,这样说来,粤语应该最接近宋时的官话的。
[16 楼] 作者: SHY1999& & 时间:
除了发音有些不同外,语法都是一样的(藏语可能除外,没有研究过),都有声调,都是单音节.这是我们同属一个语言大家庭的根本.
[17 楼] 作者: 佳能小兵& & 时间:
外来语言也可能被土著语言同化了
[18 楼] 作者: 京城咏叹调& & 时间:
MG兄,从你 提供的图中,我发现北方地区,只有晋方言独立于官话而存在的 ,这是怎么回事?另外,晋语与平语的颜色非常接近,是否说明两者差别很小?请指教。
[19 楼] 作者: Mg& & 时间:
京城咏叹调
对不起,对这些我只是感兴趣,但并不懂
[20 楼] 作者: psychronos& & 时间:
我也第一次看到那块地理划成单独的一块语言区域,很有意思,就查了一查。
原来是比较新的一个观点,但好象被接受面不太广(不清楚,对方言和汉语知道的比较少)我这借的一本60年的汉语方言概要中为西北方言,还有一本88年JERRY NORMAN的CHINESE,比较有权威的一部入门书,也指出山西一带的官话分歧比较大,但还是属于官话一系的。有没有在那一带的泡菜啊?是否相差很大?
不过方言和语言的分划政治性很强,如汉语是一个极端,瑞典和挪威是另一个极端。一年级的时候讲师讲过一句话: A language is a dialect with an army and a navy. (语言是一个有陆军和海军的方言。)
[21 楼] 作者: 瞎子& & 时间:
To SHY1999
中国大地,蒙古和新疆的少数民族属于阿尔泰语系,藏语属于藏缅语系,跟汉语不是同宗,语法上也差异很大。
我去西藏的时候,跟懂汉语的的藏民聊天,叫他们教我藏语,得知他们的语序跟日语有点像,句子的语序是主宾谓,好像汉语的“我爱你”,藏语是说“我你爱”。
[22 楼] 作者: 冰河& & 时间: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在南方5公里有一种语言,村与村的的语言都会有不同,但是汉族的语言分布大概与古代的战争,迁徙有关;
俺LP是客家人,很奇特,她们家的语言与俺家乡的语言有很多地方发音相似,和广东通行的白话完全不同,俺LP的客家话在广东分布很广,由粤东到粤西都有,但是很明显由北向南分布,在浙江、江西、福建、到广东,反映出整个迁徙的路径;
听老一辈的人说历史上还有填充人口一说,比如有名的湖广填四川,还有江西也曾经迁徙大批人口进入湖南,具体的事件俺不清楚,但是俺妈祖籍就是江西,族谱记载在湖南的历史超过4代了,我妈家有个特别的发音,叫“爸爸”的声音很特别和俺们当地方言完全不同,后来俺姐姐有个同学是江西人,居然和他叫“爸爸”的发音一模一样;
俺的老家是湖南长沙俺到武汉是不用将普通话的互相之间沟通没有障碍,相似的语言一直向北到河南南部,由南到广西的北部柳州;
还有赣州市的方言,据说赣州自古是屯兵之地,当地的方言是明代的军语来的,俺姐夫是赣州市的,居然于赣州周边县市语言是不通的,老乡之间要用普通话沟通。
在深圳的大鹏有好几条村的语言也很特别,经过考证居然有宋、明两朝的军用语言,原来是当年打了败仗,整支军队逃到那里就地为民的结果,经考证这种村落在香港也有。
所以说中国现在的语言格局,应该是由古代各种大迁徙,然后与当地语言揉和形成的。而且自古以来汉族的迁徙都是由北向南,所以俺认为古代的汉语应该与南方的方言类似。
[23 楼] 作者: 京城咏叹调& & 时间:
psychronos:
&&山西各地方言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我只会讲太原话,至于山西其他地区的方言不会讲,有的能听懂,有的听不懂
[24 楼] 作者: Mg& & 时间:
【在深圳的大鹏有好几条村的语言也很特别,经过考证居然有宋、明两朝的军用语言,原来是当年打了败仗,整支军队逃到那里就地为民的结果,经考证这种村落在香港也有。 】
新会崖门是南宋灭亡的地方,宋元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几十万兵力的大会战,附近的几个镇的乡民据说是南宋的臣民的后代,其中赵姓在几个镇都是大姓,均声称是赵匡胤的后代,但这个镇的乡音与县城的差不多,新会话与广州话也差异不大,广州人基本能听懂新会话
[25 楼] 作者: l963& & 时间:
客家話是中國以前的官話?
因地域問題,發展得慢,不像北方地區,變化大,
所以才出現差別,用客家話讀古文就知.
[26 楼] 作者: 老顽童& & 时间:
吉尔吉斯国有个村子,居然说的是陕西关中话!据说是清朝驻军留下的。不过新词他们没有,汽车还叫“马车”,开汽车叫“吆马车”,政府叫“衙门”。
不久前听说西南发现一个奇特的少数民族,经考证,才是明末汉族,由于地域封闭,没有被满族同化,一直穿着汉族服装、保留汉族习惯。
[27 楼] 作者: 德清拉姆& & 时间:
不过方言和语言的分划政治性很强,如汉语是一个极端,瑞典和挪威是另一个极端。一年级的时候讲师讲过一句话: A language is a dialect with an army and a navy. (语言是一个有陆军和海军的方言。)
有哪位兄弟懂海话的?我曾经听过一个字都听不明白。
[28 楼] 作者: eva8971& & 时间:
各位真是见多识广,我在不断学习中
[eva8971 编辑于
[29 楼] 作者: 瞎子& & 时间:
“海话”是什么?
Mg兄说的深圳大鹏的语言就是“军话”,我有朋友是大鹏本地人,他们说他们是以前驻守海防的官兵后裔,已经有好几百年,语言保留了移民的风格,跟旁边的两个镇(南奥、葵冲)的土著讲的客家话差异很大。
全国范围内讲“军话”的地方很少,碰巧我的堂妹夫是广东惠东平海镇人士,据妹夫说他们镇上讲三中语言:客家,潮州话,“军话”,他自己讲“军话”。讲“军话”的人都是杂姓,不像讲客家话和潮州话的土著的姓那么纯,一村一个姓。
他们自己称呼自己的语言为“军”,发音跟普通话的“军”差不多,也是驻守海防的官兵后裔,好像是明代的驻军。
据说,在广东湛江也有几条村庄讲“军话”,但数目很少。
[30 楼] 作者: 撑得慌& & 时间:
祖籍山西的人可是遍布全国呀!据说小脚趾末端分杈(不是六指)的祖先都是从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出来的!
另外,据说浙江人大都是河南移民的后代,而福建、台湾人的祖先大都是浙江移民!不知有没有人考证过。
[31 楼] 作者: 混乱& & 时间:
据我所知,海南省东方县有相当一部分当地居民也是讲“军话”,也是几百年前驻军的后裔。。。
[32 楼] 作者: 好色之屠& & 时间:
好象是这样的,我这边是属于吴方言区的,离苏州很近,感觉周围一些地方的话,基本上都能听懂,象上海话,还有浙江北部的方言,都能听个大概的。但是江苏省内的,一过江就不行了,象沿江的南通之类的方言,根本就听不懂。可能是因为长江的关系,两地在古代沟通不是很方便吧。
但是总的来说,感觉南方的语速比较快一些,北方想对要慢一些。但是北方话比较容易懂,南方话则难懂一些。
[33 楼] 作者: psychronos& & 时间:
京城咏叹调:谢谢回复,是什么性质上的不同?是否是较重于词汇,发音上差别(如北方话同现代吴语的关系),还是语法上有分歧?(北方话同粤语)而且,本地人是否觉得这些相互不能理解的语言是属于同一种语言?
[34 楼] 作者: YaoFei& & 时间: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5 楼] 作者: sad& & 时间:
是否觉得这些相互不能理解的语言是属于同一种语言
中华之大,其实就如同欧罗巴一样。
瑞典语、挪威语其实是丹麦语的方言(彼此沟通无问题)。
奥地利语是德语的方言(彼此沟通无问题)。
语言是讲求亲缘关系的,就如同人和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即使是同一家族的,到了该分家的时候,自然分成两家了。
不同的是,尽管我们这里北方人听不懂南方话,但是仍然可以依赖同一种文字可以把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点用拼音文字的西方就不具备了。
表意文字可以发不同的音,进而衍生出许多差异极大的方言,但归根结底还是一种语言。
拼音文字本来就是表音的,这就决定即使有方言,方言之间的发音还是相似的。
[36 楼] 作者: viper& & 时间: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7 楼] 作者: psychronos& & 时间:
文字是表达语言的一种方式没错,但就汉语方言来讲,用同一种文字在语法上也可以无法沟通,如完全用粤语书写的文章一般母语是吴语或北方话的就看不懂(至少我看不懂
也许不太说明什么问题吧,呵呵),只不过在中国方言的书面/官方价值似乎一直不太高,而且近来的普通话推广使大多数人至少有被动的普通话理解同使用能力,才能依靠文字来交流。相对来讲中国历史上政权还是比较统一和稳定的,所以变化相对也比较小,对汉语系(Sinitic Languages) 一直被看为是一种语言的影响是很大的(我并不能确认或否定是否为一种语言,因为了解太少)。但因为连学术上都没有一条界线来确定在什么范围之内是方言什么是语言,方言和语言就是比较任意和主观的概念了。
[38 楼] 作者: 且行且珍惜& & 时间:
我倒是想知道谁能说5种以上方言?(不包括普通话)
[39 楼] 作者: Mg& & 时间:
图数:0/4-0
字数:912K-68K
注册:2000年06月&&吉尔吉斯国有个村子,居然说的是陕西关中话!据说是清朝驻军留下的。不过新词他们没有,汽车还叫“马车”,开汽车叫“吆马车”,政府叫“衙门”。
不久前听说西南发现一个奇特的少数民族,经考证,才是明末汉族,由于地域封闭,没有被满族同化,一直穿着汉族服装、保留汉族习惯。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片文章,说乾隆时期陕甘一带有农民起义,失败后长征几千里迁到了中亚地区,哪个国家忘了,有点印象是俄罗斯
其实缅甸有一个少数民族其实就是汉族,就是金三角那里的人,明灭后留下的汉人
[40 楼] 作者: 大猪八戒& & 时间:
图数:0/0-0
字数:414K-139K
注册:2002年08月&&老顽童
图数:0/4-0
字数:912K-68K
注册:2000年06月 吉尔吉斯国有个村子,居然说的是陕西关中话!据说是清朝驻军留下的。不过新词他们没有,汽车还叫“马车”,开汽车叫“吆马车”,政府叫“衙门”。
不久前听说西南发现一个奇特的少数民族,经考证,才是明末汉族,由于地域封闭,没有被满族同化,一直穿着汉族服装、保留汉族习惯。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片文章,说乾隆时期陕甘一带有农民起义,失败后长征几千里迁到了中亚地区,哪个国家忘了,有点印象是俄罗斯
其实缅甸有一个少数民族其实就是汉族,就是金三角那里的人,明灭后留下的汉人
------------------------------------------------------------------------------
前些天从报上看到一件新鲜事:「老苏联有个□西村」。说的是一位在莫斯科学习的中国记者,遇到一位相貌与中国人无异的访客,要与这位中国记者畅叙亲情。访客操着一口100多年前的晚清陕西方言,让记者「似懂非懂」,无奈,访客只得放弃了用他的「中国老话」与记者沟通的打算,改用俄语交谈。
  原来,这位名叫埃利克的来访者是一位「东干人」,他的祖先来自中国陕西。东干人在中亚地区已经生活了120多年。
  19世纪下半叶,在中国西北陕、甘、宁地区曾经爆发了持续10多年的回民起义。起义失败后,数千名起义军民拖家带口,一路翻山越岭,到中亚逃生。之后,他们大部分人流落到楚河岸边(现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定居下来,当地的沙俄官吏便将这些来自天山东部的中国移民称作「东干人」。此后,这批陕西回族移民就与华夏大地彻底失去了联系,成了一个栖息中亚的新民族。
  听到关于「东干人」这件趣闻,更让我坚信中国古人不只有一次次的西迁,还有东迁,时间更早,东迁最远到达的地方是美洲大陆。
  据航海史学家房仲甫先生对我讲,1983年,北京大学邹衡教授赴美洲讲学,他来信说:有一次应邀参加一年一度的印第安人节日晚会,会上,他邂逅了一位印第安人中学教员。这位教员亲切地对邹教授说,他的祖先来自中国,是殷人。邹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说是汉人或是唐人,而单说是殷人?他回答:「我们是世代相传的。」
这件趣闻与前边提到的中国记者在莫斯科邂逅那位「东干人」的故事是多么相像!所不同的是,殷人的东迁,比东干人的西迁,时间更早,地点也更遥远。
  有时候,历史的秘密往往隐藏在民间的世代传说中。
  在南北美洲,有关中国古人东迁的线索不止邹衡教授遇到的一件。
  譬如,维多利亚历史学会会长麦基威在其所写的《不列颠哥伦比亚掌故》一书中提到的,加拿大西海岸夏洛特皇后海岛的土人,大多含有中国人的血统。这些土人,自称是13世纪元世祖忽必烈东征日本失败,漂流至该岛的元朝水师的后代。
  譬如,委内瑞拉学者莫雷诺考证,在公元8世纪即我国唐代时,有一批居住在我国黑龙江、日本海和朝鲜之间的满族的祖先靺鞨人,越过太平洋在中美洲登陆,被称为欧康人。其中一部分移入墨西哥,一部分人进入南美洲各地,后与秘鲁的印加文化相融合。据说印加王军成员之间说一种当地人听不懂的语言,与欧康人的语言相似。满族的祖先自称是靺鞨(MoKo)人,而印加的统治者则自称是曼科(ManKo)族人,发音几乎相同。另外,印加人以鹰为图腾,靺鞨人则驯养「海东青」(鹰)。
  譬如,1917年的《地学杂志》第2期上,有署名魏声的文章:《吉林黑斤人与美洲印第安人同系说》。文中提到:「美洲新大陆,未有余之踪迹,故以印第安人与吉林东北之黑斤人相较,其血统如何蜕衍,靡可证明。但黑斤之社会情状,则余以居东年久,见闻有素。复视近人游美记录,所述印第安人之风俗,盖与黑斤人有惟妙惟肖者。余由是知两种人之关系,加以研究,必为世界人种学上一极有趣味之事……」
  譬如,1910年清朝政府派欧阳庚为特使,东渡墨西哥,办理墨西哥革命时杀死华侨300多人的索赔案。欧阳庚办完专案后的一天,当地印第安百余家族的代表,前来找欧阳庚请愿。他们告诉欧阳庚:「墨西哥革命时,杀死印第安人750名,这些印第安人是中国血统,殷人后裔,叫殷福布族,是3000年前从天国经天之浮桥岛到这里的。请求清政府一并保护索赔。欧阳庚闻知此事大为惊喜,恰好来墨西哥之前,王国维、罗振玉等托他到美洲后代为调查「殷人东迁」之事,只可惜欧阳庚将此事报告摄政王载沣后,载洋未予支持,查证之事不了了之。
  怀疑者说,如果是中国古人东迁美洲,为什么在美洲土著中,找不到使用中国语言和文字的部落?那么东干人所使用的「中国老话」,同样让中国记者听不懂,而东干人的文字则是用俄文字母把清代的陕西方言串联或拼音而成。如果不是东干人「自报家门」,仅凭无法听懂的语言和后来创立的东干人的拼音文字,你能确定他们是100多年前的中国移民吗?要知道,东干人离开陕西仅只120多年,而迁移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则离开故土已有上千年乃至万年以上,且历代移民来自不同部落,不只从中国黄河流域,还有来自日本、朝鲜、中国东北、西伯利亚,以及南洋诸岛等,甚至也有北欧和非洲一些部落的移民。因此,美洲土著居民的语言最复杂,种类最多。
纵使文化相异甚巨,在也门国亚丁市区中,仍能寻见一些来自中国的事物,譬如天九牌,几乎全也门人都会玩。
  不过尽管年代久远,变迁频频,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中找出历史遗留的些许痕迹。譬如东干人,至今仍沿用一个世纪前的发音,将政府机关称作「衙门」,把政府官员称为「大人」,称店铺老板是「掌柜的」等。而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中,也有些词汇发音与汉语相似。比如智利等地的印第安人称小孩子为「娃娃」,墨西哥印第安人称「你、我、他」为「宁、内、侬」,称「河流」为「河」,哥伦比亚印第安人把船称为「赛舨(cham ban)」,而中国至今仍将一种轻巧的木质小船称为舢舨。
  至于在美洲的古物中发现中国文字则早已见惯不惊了。笔者就曾亲见美国北达科他州的「书写的岩石」照片,以及在亚利桑那州大学博物馆所发现的古石照片,这些古代美洲留下的石刻书法,与中国的甲骨文及金文极为相近,有些字的写法简直与中国甲骨文一模一样。难怪北达科他州有关机构根据这些「书写的岩石」,曾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曾一度访问过北达科他」;并且在1972年再版的《关于北达科他的种种事实》一书里,附以有关中国古代人这次探险的记载,其他在美洲发现的中国文字,仅香港卫聚贤教授在其专著中就列出57个,如将重覆的计算在内,达到130多个。
  在高山石壁上,刻有「木武术」三个字。就其字体来看,上至殷商甲骨文,下至宋代的「瘦金」体,都有发现。可知中国古人迁移美洲,决非一时一事,而是历代不停往迁。
  那么,除此之外,一个迁移他乡的部落如果其语言文字均已失传不可考,那么,我们靠什么去辨别这个部落的「祖籍」呢?
  我们就试着从这个途径来走近美洲印第安人──
  从人种上说,美洲印第安人属蒙古人种的一个支系。世界人类学家普遍认为,印第安人主要是15000年至20000年前从亚洲经白令海峡迁入美洲的。从直观上看去,很多印第安人活脱脱就像一个中国人。笔者就曾看到阿拉斯加的因纽特儿童照片,那留着垂髻的男孩,与华北小儿毫无二致。还有从一些画报上看到的中、南美洲丛林中的印第安人,你会以为他们是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毫无疑问,大多数印第安人(包括爱斯基摩人)都具备黄种人的特点:头发色黑且直,黄皮肤,铲形门齿,以及白种人和黑色人种所不具备的婴儿出生时臀部的青色胎记。从血缘上,科学家们也发现了印第安人与中国人属于同种的证据──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题为:《我国发现一种异常血红蛋白,找到与印第安人同种「印记」》:
  近年来,中国学者在中国南部、中部及至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发现一种异常血红蛋白──克锡塔,与外国学者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和加拿大的印第安人中发现的异常血红蛋白属同一类型。这说明中国人与印第安人有某种血缘关系。
  既然已确认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来自亚洲大陆的移民,那么,从文化发展的各个层面上考察,几乎肯定可以找到亚洲大陆文化(主要指中华文化)对美洲土著文化的影响。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一定有与中华古文明相同的某些「印记」,若不如此,反而令人不解。   还是先从东干人说起吧。
  与中国故土隔绝l20多年以后,东干人「不仅固守自己的口头语言,而且还全力保留着痛别故土时的生活习俗」,以至使得今天踏上中亚大地的中国记者惊奇地发现,在东干人居住的楚河谷地,竟然保存着几座晚清韵味十足的「陕西村」。
  「走进东干人的民家小院,感觉就像到了陕西农村,那粮仓、水井、房檐上的一串串老玉米……待客用的正房垒着一张大炕,正中则摆放着油渍斑驳的炕桌。盘腿坐在桌旁,吃上一碗男主人的婆姨精心拉出的面条,再伸长筷子,尝尝各种咸菜和炒菜的味道,人在国外的感觉就没有了。」
  东干人的村庄名也都是中国味儿十足,有的村名叫「米粮川」,有的叫「新渠」,有的叫「马三旗」。东干人结婚时,男的依旧是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整个儿一个旧中国的乡绅」;新媳妇则「脚穿绣花鞋,头顶红花高髻,身着绣满龙凤图案的红色裙衫」
与中国记者在前苏联境内发现「陕西村」的感觉相似,不少中国人初到美洲,看到印第安文化的种种现象,都感到亲切异常。
  100年前,康有为到美洲亚士瑞时,见到一处印第安古迹,有几十栋石屋,由来已两千多年,原本二三层,大部分已倾圯,但结构形似中国的房屋,他写诗说:「遗民似是自华来。」   康有为到了墨西哥、秘鲁,发现遗殿器物,都像中国人的遗殿器物,黑发黑瞳的人民见了他,以酒食招待,视为同胞。石刻遗物,与西伯利亚博物馆相同,就确信美洲原住民是从中国鲜卑移来的人种。他认定:「南北美洲,皆吾种旧地。」
  台湾金荣华教授年曾在墨西哥一所大学教书,常到墨西哥各地考察古迹,发现很多与中国有关的古迹和民俗。他还发现一些秘鲁印第安人的村庄为中国村名。他找到叫「王家窑」的有4处,叫「齐家老窑」的有7处。他还发现,北美洲土著人吃玉米,南美洲土著人吃玉米兼吃面粉,但秘鲁却有90多个村庄的土著人吃大米。卫聚贤教授认为,一般民间饮食习惯不易改变,加之秘鲁山区并不适宜种植水稻,经考证,卫聚贤教授发现元朝水师攻爪哇时,逃到爪哇的南宋宰相陈宜中为避元军,率南宋水师由大溪地转而漂泊秘鲁,现今这些食米的秘鲁土著人是南宋人的后裔。
  徐松石教授旅居美国后,发现昔日印第安人盛行扁头习俗,他们或将婴儿前额和后枕骨都压平,或只压平婴儿的后枕骨。徐氏认为,印第安人昔日这种崇尚扁头的习俗,发源于远古时中国东北。直至辛亥革命时,许多人说,只要用手摸摸后枕骨,便知谁是满洲人,由此可见平头风俗昔日在东北之盛。
  印第安文化与中华古文化之间相似乃至相同之处还可以举出很多:比如灵台文化;丘墩文化;玉石陪殓下葬风俗;还有关于天狗吃月亮的传说;相似的洪水故事;共同的龙文化和羽蛇文化;共有的太极图和饕餮纹饰和云雷纹饰;相似的乘轿出行和击鞠游戏;相同的草药和骨针治病方式;相同的七孔笛子和音乐上的五声音阶;甚至连喝童尿养生、喝蝌蚪以败火的民间偏方都相同……
  200多年来,由国外学者引起继而近百年来在中国讨论的这个问题,始终在「民间」的层面上进行,从没有派出有目的的专业考察队伍。应该明白,我们并非要耸人听闻地找出一个什么中国的哥仑布,哥仑布之后美洲大陆印第安人惨遭灭绝的「成果」也并不令人羡慕。从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比较文化学上,认真研究这一历史课题是有多方面意义的。   贾兰坡先生《关于谁最早到达美洲之我见》一文中说:「既然和中国有关系的文化材料,都发现在北美洲南部和拉丁美洲北部的沿太平洋岸,的确是令人深思的事。为了寻找更多使人信服的证据,应和有关国家的学者密切合作,有目的地进行综合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的。」
[41 楼] 作者: Mg& & 时间:
【满族的祖先自称是靺鞨(MoKo)人,而印加的统治者则自称是曼科(ManKo)族人,发音几乎相同。另外,印加人以鹰为图腾,靺鞨人则驯养「海东青」(鹰)。】
我记得金人并不是以鹰为图腾,而是辽人喜欢用海东青打猎,但海东青产于白令海峡一带,金人需要进攻给辽,后来辽官乘机敲诈,造成完颜阿骨打带领金人奋起反抗,最终强大
[42 楼] 作者: 冰河& & 时间:
且行且珍惜
图数:13/124-0
字数:98K-7K
注册:2001年11月&&我倒是想知道谁能说5种以上方言?(不包括普通话)
俺会讲长沙话、广州话、中山话(石岐话)、普通话;
俺LP会讲客家话、广州话、中山话(石岐话)、普通话;
俺和俺LP有长沙话与客家话是互相只能听个5、6成的;
俺女儿现在会客家话、长沙话、广州话、中山话(石岐话)、高州话(咱们家保姆是高州的)、普通话;只是这小家伙不懂得分对谁应该说那种语言,还经常几种方言串起来讲,讲得让大人听不懂
终于凑出5种。
俺有个同学还好玩,LG是广东人只会讲广州话,LP是新疆的只会讲普通话,两口子自己讲自己的语言居然也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去他们家吃饭时苦了俺,简直不知道讲那种语言好。
[冰河 编辑于
[43 楼] 作者: 锐& & 时间:
听说外蒙古原来也是中国的版图,后来不知道怎么没了,大概是腐朽的清政府给割让了。
建议复习中国革命史。(不知道现在大学里还有这门课吗?)
[44 楼] 作者: 老顽童& & 时间:
听说外蒙古原来也是中国的版图,后来不知道怎么没了,大概是腐朽的清政府给割让了。清朝统一中国,蒙古民族是很重要的同盟。所以大清国蒙古人地位实际上高于汉人。汉人必须剃头留长辫,蒙古人却可以保留民族装束。
清末时节,俄罗斯唆使一部分外蒙王公闹独立,民国二年,逼迫中国政府承认。迫于当时的形势,中国只好放弃一部分主权,听任“自治”。但是十月革命之后,俄罗斯尚自身难保,顾不上外蒙。虽然库仑驻有俄办事员,也是徒有虚名而已。俄罗斯乱党,常与外蒙为难,外蒙王公又想起要回归祖国。这时中国政府建立“西北筹边使”,管理西北防务。一战以后,外蒙自治政府,由巴特玛多尔济领衔,呈请中央取消自制。中国政府同意替外蒙偿还所欠俄罗斯借款、并加以各王公年俸,外蒙古又回归祖国。此时中国虽然衰弱,不能抵御外国,但是动用一两万军队、对付内乱足亦!其实当时中央政府外蒙驻军也就这么点点,外蒙除了国防与治安之外,自治程度还是相当高的。
二战期间,苏联唆使外蒙“革命”,并直接出兵援助,又一次闹“独立”。当时我党出于革命需要,承认外蒙独立。而中国当时的合法政府则断然拒绝。
解放后,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外蒙独立自然是不起作用了!
我想,当时苏联解体之时,如果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外蒙是有可能又一次回归的。
[45 楼] 作者: 福贵& & 时间:
要是没有腐朽的清政府现在中国有多大地方很难说,坛子里很多可能都成外国人了!
[46 楼] 作者: 锐& & 时间:
去过跟外蒙毗邻的东乌珠穆沁旗,那里可能是内蒙古水草最丰美的地方,牧民生活富足。据说国境线那边就很惨了,尽管有着类似的自然条件。至于外蒙西部、北部的荒漠地区,牧民生活现状从DISCOVERY、NG频道的一些专题里能看出端倪。
还听说外蒙独立之时,有不少在外蒙做生意的“口里”人被迫留在了当地,当然现在已然被同化了。
[47 楼] 作者: 冰河& & 时间:
80年代看过一次央视新闻联播,里面是说台湾的小学教育,一幅中国地图一晃眼而过,偶大惊中国地图居然是海棠叶。 然后问父亲才知道原来蒙古共和国从前是中国领土。
[冰河 编辑于
[48 楼] 作者: 瞎子& & 时间:
回:大猪八戒
近年,通过考古挖掘,也提出了一些新证据支持印第安文化跟中国文化相联系。
1、南美州印加人也有虎图腾崇拜的习俗,从出土的文物看,印加人的虎图腾跟中国殷人的白虎图腾图案极为相似,但印加人居住的地方是没有老虎的,美州豹却不少,专家推测,图腾图案可能是从外地引入的。
2、印加人也有佩带玉器的习惯,而南美洲产玉是在高海拔的地方,如厄瓜多尔,印加人千里迢迢从那里采集、运输玉石,并加工成玉器,可见他们对玉器的喜欢非同一般。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人们最关心只是生产问题,玉器应该属于“业余爱好”,印加人为什么去遥远的地方进行自己的“业余爱好”,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这样作,照常理推测,这是非常妨碍日常生产,专家推测,印加喜欢玉器,甚至崇拜玉器是在他们定居于南美以前就形成了,当时世界上,加工玉器的技术,就只有中国和南美人最为先进。
另外,小时候,就听说有关中国古书《山海经》里的《东山经》描述的地理状况跟现在美洲的地理非常相似,如洛基山脉的走向等等,不过这并不是科学依据,因为《山海经》只不不过是一部神话书,考古毕竟需要证据,要通过挖掘。
广州话,中山话,高州话都属于粤语,应该归为同一种方言. ,区别于客家话与长沙话(湘语)
[瞎子 编辑于
[49 楼] 作者: 大猪八戒& & 时间:
追寻郑和部下后裔:肯尼亚一群中国人的子孙
如虚如幻的历史残片
  “我们这个岛上曾经有过繁荣的制丝业,”老村长奥玛尔在接受我们采访时神秘地说,“但是在几十年前,突然中断了!”
  “为什么中断了?”我们对奥玛尔的话感到震惊。“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会这个手艺的人都死了。”
  “那么你们拿什么制丝呢?”我们接着问。
  “原料来自索马里,但是我们这个岛上也曾经养过蚕。”“养蚕?这是真的吗?”我们的心几乎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是的,但只是在一年的某个时期。”
  这简直太神奇了,神奇到我们几乎无法相信。养蚕制丝是中国人的专利,虽然公元5世纪一位罗马传教士将蚕种藏在手杖里带回了欧洲,但1498年达·伽马率领由3只帆船的船队到达东非,他们只带去了一些简陋的小珠子、铃铛和洗脸盆、羊毛和酒———这曾经让非洲人很鄙夷。而先于欧洲人70年到达东非的郑和却满载着丝织品、瓷器、茶叶等中华宝物,郑和的船队更载有各种技术工人。难道西屿村的养蚕制丝技术就是郑和部下的后代传给当地人的吗?
  线索再一次断了,由于制丝业在数十年前的突然消失,我们无法亲眼见证和比较西屿村的养蚕制丝业与中国技术之间的异同。
  “您听说过中国船从这里带走长颈鹿的故事吗?”我们又向奥玛尔提出一个问题。
  “这也是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但不是从这里带走的长颈鹿,而是从马林迪。”奥玛尔回答说。
  奥玛尔的答案为我们考证在上家村定居下来的中国水手是否是郑和的部下带来了一线光明。据史料记载,1419年,郑和船队带着非洲麻林国(即现在肯尼亚的马林迪)进贡的麒麟回到中国,引起轰动。而这麒麟便是长颈鹿。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幅名为麒麟图的明朝画,画的就是长颈鹿。而这个史实,即使是在今天的中国也鲜有人知,更何况是非洲偏僻小村庄里的一位老人。最大的可能就是沉没的中国船只的幸存者告诉了当地人关于从非洲带回长颈鹿的故事———当时郑和远航东非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长颈鹿这种被认为是麒麟的动物。另外,传说中国水手是在上家海滩登陆并定居于上家村,而上家村毁于15世纪中期———几乎就在郑和船队到达东非20多年后,将这两条线索综合起来:如果曾有遇难船只的中国水手达到上家村并告诉当地人关于长颈鹿的故事的话,那么极大的可能那些幸存的水手就是郑和的部下。
  然而这只是推理,我们没有切实的证据来证明郑和船队中的一条船曾经在上家海域沉没。能够作为重要证据的齐里亚马博士曾提到过的那艘中国沉船现在依然静静地躺在海里,幽深的海水掩盖着它的真实面孔。
  “沉船的位置大约在距上家海岸70公里的地方。据那些去深海打鱼的人说,他们在那里发现了一艘中国沉船,并在那个地方打捞上了一个中国陶罐。”在从西屿村返回的路上,齐里亚马教授在地图上指给我们看沉船的位置,“如果中国政府能派遣科学家来帮助我们确定沉船的位置,我们会非常高兴,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船上都装载了什么货物,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发现中国和东非的历史渊源。”
  在我们的要求下,博士带着我们去参观了那个被捞起来的陶罐。去年11月,一个捞龙虾的当地渔民在海面下55米的地方捞起了这个陶罐,并随后把它卖给了居住在拉穆岛仙拉镇的古董商人兼瑜珈修炼者、英国人特勒。
  当我们在特勒家院子的一个角落里看到这个陶罐时,我们认为它更应该叫做陶瓮:它有70多厘米高,最粗的地方直径有将近50厘米。这是一个六耳陶瓮,但有5个耳都已经不在了。将陶瓮翻转过来,我们想从它的底部发现一些关于它的制造年代和制造地点的暗示,却发现由于这个陶瓮长期呆在海底,底部已经被各种海生物建造的巢穴掩盖。但从陶瓮上栩栩如生的双龙戏珠图案可以判断,这确实是中国的产品,只是具体年代,我们无法考证,只能留待专家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在东非海岸打捞出来的第一个完整的中国罐子,以前在这一地区仅仅发现过碎片,从考古的角度来说这是第一个完整的。”齐里亚马博士同时认为这个陶瓮不是用来贸易的商品,因为制作比较粗糙,“它应该是船上水手使用的罐子。”
  在我们采访结束的时候,也许是真正认识到了这个陶瓮的价值,特勒指挥家里的黑人把陶瓮挪到屋里去了。现在,这个陶瓮对于特勒而言也许意味着一大笔财富,但对我们来说,它依然解决不了我们的历史谜题———这个罐子无法证明它来自于一艘中国沉船,更无法证明来自郑和的船队。
  在中国的唐代,中国的许多城市就已经具有了国际化的特点:来自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或乘坐帆船或沿着丝绸之路到达并居住在这些城市中,中国的广州、杭州等城市的港口里停放的大型海船更往来于世界各地。史料记载,公元7世纪时的广州已经居住着两万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每年往来的大型商船更是不计其数。很难确定是一艘中国船还是一艘阿拉伯的商船在中国补充了一些船上用品和货物以后沉没在了拉穆群岛附近———阿拉伯商人从公元8世纪起就往返与东非和中国之间进行贸易,元朝时的旅行家汪大渊就是乘坐阿拉伯的商船到达非洲的。
  我们的采访到这里似乎一无所获:历史在它前进的路上毁灭了大部分的确凿证据,却留下美丽的传说和支离破碎、如虚如幻的历史残片来诱惑我们,我们仿佛被历史玩弄于股掌之上,却无法自拔。
  尽管我们剪下了瓦上家人巴拉卡·巴蒂·谢的一缕头发,准备回国后请基因学家根据她的基因来判断她与中国人的联系,但这也许也是枉费心机:郑和的船队中本身就有许多是回族———阿拉伯人的后裔;而且,郑和为了远航非洲,特地请了许多善于航海的阿拉伯人作为向导,如果巴拉卡·巴蒂·谢恰好是这些人的后代,基因就无法解答这个问题;另外,从拉穆群岛当地人的风俗来看,600年的时间已经足够繁衍30代,而拉穆群岛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各民族大融合之地:阿拉伯人、印度人、欧洲人的血脉在这里相互掺杂,如果真有中国人的基因,那么这些基因也不断与其他种族的基因纠缠在一起。现在,仅存的那些基因片段还能否说明问题?
  看来,真正能够解决是否有中国沉船的幸存者在拉穆群岛留下后代以及这艘中国沉船是否是郑和船队中的一艘,这些历史谜题的答案依旧深埋在上家遗址的墓穴中,依旧静静地躺在深不可测的海底。
  心灵被历史的谜题灼伤
  采访结束,我们返回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我们乘坐的双引擎螺旋桨飞机在气流的冲击下起起落落,我的心情也渐渐地沉重起来:似乎是被飞机突然地动作所激荡,羞愧从心底慢慢地浮上来。对于郑和这个曾经让世界惊奇的中国人来说,我们了解他的脚步已远远的落后了。
  我们新华社的电视采访小组虽然是国内第一批到达肯尼亚拉穆群岛进行采访的电视记者,但我们至少已落后海外媒体的记者9年的时间:1994年雷瓦西首先访问了这里,随后是《纽约时报》的记者尼古拉斯,然后是台湾和新加坡记者,最后才是姗姗来迟的大陆记者。
  而更让我欲哭无泪的不仅仅是我们这次探寻拉穆群岛的郑和部下的后代没有得到答案,更是因为另外一个让人痴迷却也许永远没有答案的历史谜题:为什么郑和在到达非洲以后没有继续向前,去到达欧洲和发现美洲。
  以郑和船队的实力—郑和船队由300艘船、28000人组成,最大的船有44丈4尺长(约合151米多)、18丈宽(约合61米多),这即使是在郑和以后500年内也依然是世界最伟大的船队———当时的中国人应该能够轻而易举地首先发现美洲而不是仅仅率领了3条破船、90个水手组成的船队的哥伦布,它的船队中最大的船只有30多米。
  然而郑和的远航本来就不像哥伦布那样具有发现新大陆的目的。郑和远航的最大目的是展示中国皇帝的威仪,以使四方“蛮夷”臣服于中国皇帝的强大与慷慨—“振纲常以布中外,敷文德以及四方。”另外一个目的则是去发现被朱棣篡位后下落不明的建文帝的行踪。因此,郑和七次下西洋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只是给皇帝带来满船“无名宝物“—从大象到观音竹,从麒麟到香料以及明朝政府无法承担的巨大支出。于是,朱棣之后的明朝皇帝和大臣们开始对郑和远航的实际意义产生了怀疑:“三宝太监下西洋,费钱粮数千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回,于国家何益?”
  于是,当西方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亚洲、当西班牙水手哥伦布在寻找新大陆的航行中发现美洲的时候,中国开始实施“海禁”。郑和船队的船员被遣散,船只任之搁置废烂,航海图被兵部尚书刘大夏焚毁。此后,明、清两朝中国不曾有过任何出海之举。这最终使早已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造船技术的中国失去了参与15至16世纪之交世界地理大发现并随之成为世界强国的机会。
  郑和七下西洋不过百多年后,中国东南沿海即受日本的倭寇蹂躏,澳门更落入葡萄牙人之手。
  对于西方学者来说,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在具有威加海内、臣服天下的实力和机会的时候却突然缩回了自己的触角。他们的解释是:中国不够贪婪,而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更视商贾为“小人”。古代的中国关注许多事情:荣誉、文化、艺术、教育、祖先、宗教和孝顺父母,但如何赚钱却不在行列之中。另外,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人的自我满足也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国人认为自己居于世界的中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天下都是自己的,又何必去征服。
  相比而言,欧洲是贪婪的,葡萄牙因为渴望香料和其他珍贵的日用品而领导了15世纪的探险热潮,利益驱使着他们将船驶得更远:不仅到达了非洲海岸,甚至绕过合恩角到达亚洲。他们获得的利润是巨大的:麦哲伦的船队曾经从一条船装载的26吨丁香中赚取了1万倍的利润。
  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尼古拉斯在他的报道中这样写道:“假如旧中国永不厌足,胸怀四海,其他的贸易商紧随郑和行踪奔向海洋,亚洲很可能已主宰非洲,甚至欧洲。中国人可能不只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生根立命,也可能远到东非、太平洋岛屿,甚至美国,移民定居下来。假如,郑和航海到了美洲,历史将如何改写?其影响所及简直无从想象。其中一个可能性就是:《纽约时报》将以中文发行。”
  这是让所有西方人沉醉的历史谜题,但却灼伤了我的心灵,仿佛被一根600年前埋下的刺深深地扎了一下,鲜血开始一点一点地流出来,吮吸自己的鲜血也许是避免再次受伤的最好途径。
  美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所著的《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尽管郑和的远征确切地表明,中国人拥有控制海洋的技术和财力,但他们却自愿地撤退了。蒙古统治结束后,明朝的中国人将自己与外世隔绝。中国人将其令人生畏的才能和精力转向内部,从而自愿放弃了在欧亚大陆,最终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先地位。”
  历史如谜,如虚如幻;历史如镜,亦梦亦真。
[50 楼] 作者: 大猪八戒& & 时间:
寻找郑和船队的后裔四:中国村里没有中国人
上加村被当地人称为“中国村”,但村里并没有中国人
& & 进村前,我们先来到上加村遗址。在一座坟墓前,导游说:“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坟墓。”我看了看,坟前的墓柱上有镶嵌瓷盘的痕迹。但我还是问:“你怎么能够确认这座坟墓就是中国人的呢?”导游解释说,他曾参加过上加村遗址的发掘工作,考古专家告诉他,因为当时岛上的当地人都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坟墓里的死者,面向北,意思是面朝麦加圣地。而我们看到的这种坟墓中的死者却没有面朝北的。
& & 走进上加村,村子里非常安静,没有什么人走动。由于船长事先打过招呼,听到门外的说话声,村长就迎了出来,他热情地请我们进屋,那样子仿佛我们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 & 31岁的村长名叫斯瓦雷·莫汉默德,他开门见山地介绍了上加村的情况。目前的上加村由4个位于上加遗址附近的小村子组成,村民总人数480名,这是根据1965年国家独立时的行政区划确定的。他说:“上加村的原名叫姆坦噶尼,意为沙漠之地。但中国人来到这里以后,村子就改名为上加(Shanga),老人们说是中国上海的谐音。”我想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当时的上海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港口了,而上加村恰好也是位于海边,以上海来称呼上加可以寄托遇难中国人无限的思乡之情。村长笑着说:“拉木岛上的人见了我们就问‘你们是从中国上海来的吗?’或者问:‘你是从中国来的吗?’久而久之,‘上加村’就变成了‘中国村’。”
& & 我问村长,关于上加村更名的这段历史有没有什么史料记载。村长说,主要是口口相传,听老辈人讲的。不过,他也曾在肯尼亚出版的一本世界历史书中读过这段历史。我赶紧追问这本书的具体书名,并请他帮我找一本看看。他却遗憾地说:“时间太久了,恐怕一时难以找到。”
& & 我又问起中国船员来到岛上之前的历史,村长说:“中国人到来之前,岛上居住的是阿拉伯人。当时,郑和船队遇难的地点离上加村最近,因此逃难的中国人首先选择了上加。但他们的突然而至给岛上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诸如,与当地居民交流困难,使当地本来就不充足的饮用水更加短缺,宗教冲突也不断发生,再加上疾病流行等原因,在此安家落户的中国人逐渐离开,这也是今天的上加村没有华裔的原因。”村长的说法恰好与西游村“头人”的说法一致。
& & 村长说,尽管上加村现在已没有中国人了,但中国文化在这里的影响很大,中医就是个例子。目前,上加村仅按摩大夫就有14名。
& & 上加村的中医远近闻名,我也当了回大夫
& & 村长领着我们先来到一位“专业按摩大夫”的家。一位50多岁的妇女掀开门帘迎了出来,她就是按摩师姆瓦纳布里。我发现,她家中的摆设在当地算得上是很讲究的。村长给我们做了介绍,姆瓦纳布里只是不好意思地坐在床沿上笑。原来,她是不肯在我这个地道的中国人面前班门弄斧。我好一阵开导,这位在当地久负盛名的按摩师终于开了腔。
& & 她告诉我,她的手艺是祖母教的,祖母是从中国人那里学来的。谈起诊治疾病的办法,她说:“如果病人关节脱臼,我就为他们正骨还原。如果有人肚子疼,我就先为他们泡一杯生姜茶。病人喝了以后,我就给他们轻轻按摩,效果很好。另外,我还会用按摩的办法治疗头疼和腰背疼,按摩的时候,我会给病人涂上椰子油之类的东西,效果不错。”
& & 我问她除了按摩,是否还用别的方法给人治病。她想了想说,她还会用Kuumika。村长解释说,是用动物角制成的一种东西进行治疗。这个东西的制作方法是:将动物的一个角锯下来,去掉两端,中间成中空。治疗时,在里面点燃火苗,将开口较大的一端迅速按在皮肤上,再用食指按住开口较小的一端。我一听,觉得很像拔火罐,就叫村长示范给我看。村长取来一个,放在自己的胳膊上为我示范,果真是利用了中国人拔火罐的原理。
& & 我们正谈着的时候,来了一位真正的中国医生的消息在村子里传开了,一位按摩师带了一位眼睛红肿的少年来请我治疗,怎么推辞也不行。我问那位按摩师,用什么方法治的。她说,她用鲜生姜片与当地一种树叶混合捣成泥状,贴在孩子的眼睛周围和太阳穴附近,促使眼睛发凉,以减除病痛。我想了想,掏出随身携带的几盒清凉油,告诉她,我的这个药跟她那个配方差不多,但效果更好。这样一来,在场的老老少少更是产生了中国人个个都精通医术的错觉。
& & 另外,村里还有专门治妇科病的大夫。她的主要工作是在产前为孕妇调整胎位,便于孕妇分娩,减少孕妇痛苦,降低胎儿死亡率。我想在缺医少药、设备简陋的帕泰岛上,这非常需要。
& & 村长向我这个从中国来的“老家人”提出了三个愿望
& & 采访完,我就打算按计划返回拉木岛。但年轻的村长意犹未尽,他把我带到村里简陋的放映室,给我放了一段村子里庆丰收的录像。电视画面闪个不停,我看到:一群男子在村外丛林中的空地上,赤脚露背围着一堆篝火翩翩起舞,手里挥动着一根木棍,还唱着欢快的歌曲。
& & 就在我们看录像的时候,一群老人和孩子闻声而至,悄悄坐在放映室的长凳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屏幕。村长说,看录像是人们最喜爱的娱乐方式,因为经常放李小龙、成龙的录像,村里人都喜欢中国功夫。正说着,几个调皮的孩子就跑到我面前摆中国功夫的架势。
& & 离开放映室,村长父子送我出村。村长边走边说,几百年来,上加村的饮水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他们吃的还是窖水。讲到这里,他把话锋一转:“由于上加村与中国的渊源关系,我们都非常关注中国的发展。”他停顿了一下,试探着说,“多年来,我有三大愿望。”听到这里,我立即停住脚步,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 & 村长说:“作为‘中国村’,我们一向把中国视为自己的半个老家,我们希望‘老家人’能帮我们打一口井。另外,缺医少药是我们面临的第二大困难,中医享誉世界,我们希望‘老家人’能为我们办一所中医学校,为我们培养一些医疗人才;如果可能,最好是能帮我们先建一个诊所。”看着村长父子认真的神情和期盼的目光,我不知如何回答,只是说:“我一定把你们的愿望带回中国。”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