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网上预约挂号王超的年龄

北医三院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好,欢迎来到名医汇!
擅&&&&&&&长:
寰枢椎(即高位颈椎,第1、2颈椎)疾病
王超,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颅椎组。自1990年以来,潜心研究上颈椎(即寰枢椎,也称高位颈..
患友疗效满意度
全国医院平均满意度
暂时不知道
疗效满意票数
专家门诊14元
专家门诊14元
颈部外伤,上颈椎畸形,寰枢椎脱位,颈髓损伤!
现在站立半小时,坐着半小时腰腿就疼的不行,躺着没事
头疼,脖子硬不能转动,背部麻
14年的时候在北医三院检查确诊为寰枢锥半脱落齿突不连后因为血压过高不能手术一直到现在腿部出现明显疼痛不能行走在当地医院检查是股骨头坏死吃药没...
现在病人已经行动不便,需要别人搀扶才能走路,低头时出现头晕,短气。据医生说随时有生命危险,只有北医三院王超大夫才可以做这个手术。但是说成功率...
18个月大儿童,1个月前发现脖子歪(开始往右侧歪,现在往左侧歪),抬头困难。在潍坊中医院做CT,后建议做MR,因孩子小,经多次努力未做成。医...
颈椎曲度直,诸椎体缘呈唇样改变,寰枢枢椎骨质结构紊乱,呈斑片T1T2高信号,结合病史,考虑寰枢,枢椎陈旧性骨折伴脱位及颈2椎体水平椎管狭窄伴...
第一寰椎骨折,经医生确诊,保守治疗
孩子于日在学校被同学绊倒在地,摔倒爬起来后症状是:颈痛、僵直,旋转活动受到限制,头颈部倾斜,受伤6小时放学后带到昆明市中医...
腰部04年做过手术,加了钛金环,近几年腿部逐渐不灵活,现已行动困难。今年8月在天津港口医院复查出颈二椎体水平椎管狭窄,椎髓变细。想咨询是否有...
看病经验分享
已经有92位网友分享,帮助了10位患者
就诊医生:
(骨科 主任医师)
疾病: &高位颈椎1-2级
疗效满意度:
就诊医生:
(骨科 主任医师)
疾病: &1&2节不稳
疗效满意度:
就诊医生:
(骨科 主任医师)
疾病: &齿状突陈旧骨折
疗效满意度:
已有92位病友分享看病经验,
擅长寰枢椎脱位医生
好评率, 61人点评
好评率, 7人点评
好评率, 61人点评
好评率, 7人点评
好评率, 61人点评
好评率, 10人点评
好评率, 7人点评
好评率, 6人点评
好评率, 5人点评
擅长寰枢关节脱位医生
好评率, 15人点评
好评率, 1人点评
好评率, 15人点评
好评率, 1人点评
好评率, 15人点评
好评率, 2人点评
好评率, 2人点评
好评率, 1人点评
好评率, 1人点评
欢迎提出建议
您可以留下E-mail、QQ或电话号码,方便我们与您进一步沟通(可以不填写)
扫码下载APP
使用第三方登录平台
①创建账号
②完善信息
(此手机号码将用作登录网站、接收短信验证码及预约挂号等服务通知,请务必填写正确)
*图形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已经发送到您的手机,请注意查收! 温馨小Tips:验证码10分钟内有效,短信到达可能会有延时,请耐心等待;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经营性-
CopyRight广州诚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全面两孩后医务人员面对三大挑战 专家称不提倡40岁后生育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随时[继续看!]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分享到微信或微博。
13:20来源:一财网
1月11日,就职于中科院的一名34岁高龄产妇杨女士因高血压合并子痫入住北医三院,终因主动脉夹层破裂在北医三院经抢救无效死亡。而在当前正在上演的医疗纠纷背后,也折射出全面两孩之后的医疗压力。1月16日,国家卫计委举办生育政策调整与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论坛,众多的妇幼医疗界人士认为,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之后,医疗结构的压力将大大增大。无论是否出现生育,产科床位不足已经是事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院长严松彪在会议上表示,北京地区产科床位接近5000张,其中三成分布在三级公立医院,2015年,全市平均产科床位使用率91.74%,其中三级公立医院为108.83%,超负荷运转、建档难、产科一床难求现象突出。同时,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增加。除了对硬件条件的冲击,孕妇围产期的安全健康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严松彪表示,“全面两孩之后,受益人群为非独群体,80后90后生育二孩积极性低,70后可能相对再生育意愿更高一些。但其中大部分已经接近育龄晚期,医疗风险增加,孕期并发症增加,大出血、感染、妊娠综合症,羊水栓塞,死亡率很高。”“40岁以后的子宫是什么样的?卵子是什么样的?将面临什么样的风险?这是很多人都没有去考虑的。作为医生,我们不主张提倡40岁以后的生育,这种风险带来的是双重风险,落到谁的头上都将是天大的灾难。”一位与会生殖系统的专家表示。一位妇产科主任医生更是表示,面对现在很多高危产妇,他都是亲自盯着,以防万一。从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未来的9100万的孕期妇女中,40岁以上和以下各占一半。一位与会妇产科医生表示,35岁以后的妇女,不论是受孕机率还是产后康复的速度,都大不如前。同时,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也较差,容易发生大出血和难产,高龄产妇的产程明显延长,滞产率增高。另外,高龄生育时宫外孕、自然流产、孕期并发症、胎儿出生缺陷等的几率也会增加,羊膜早破、妊高征和早产这三项指标相对较高。另外,在生育两孩的产妇中,还有一部分不能忽视的人群,那就是剖宫产的产妇。2014年最新的国内剖宫产率是54%,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女性,生孩子的方式是剖宫产,部分地区甚至达到72%。这其中,全国范围内因为产妇要求而进行的无指征剖宫产占了25%,最高的医院达到了50%。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产妇没有生二胎的打算。但是,随着全面两孩的全面铺开,有生育二胎打算且头胎是剖宫产的女性就不得不面临“疤痕妊娠”的风险。上述妇产科主任医生表示,“随着第二次怀孕子宫再次增大逐渐变薄,如果疤痕过薄就有可能被挤爆,出现严重的大出血,给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带来危险。”面对这样众多的风险,需要着手准备的不仅仅是医护人员,还有那些准备生二孩的人们,只有真正了解风险,才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出现。
每日精彩好文,尽在好买财富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收听好买财富官方微信
微信号:howbuy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0.8%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2%
0.60% 1.2%
0.60% 0.8%
0.64% 1.6%
0.60% 1.5%
0.60% 1.5%
0.60% 0.8%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银行级加密,保障安全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掌上基金人人都是基金经理
行情、资讯、热点,一手掌握
精选牛基,抓住每一次赚钱机会
7X24小时,随时随地买卖基金
2.扫描下载到手机
注册领红包
扫一扫,立即下载领取
新手专享新手适合买什么基金?
第一次,安全最重要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
2.74%(11-28)
买的少一点,试试水
看看大家都在买什么
本周热销基金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喜欢跑步是存在基因里的一段序列
  内分泌科 刘国强
  跑过二十几个全程马拉松,感觉喜欢跑步是存在基因里的一段序列,与生俱来,只不过在生活中的某一个时刻被转录翻译了。
  跑步是一种爱好,爱好是不需要辛苦坚持的,跑步是正能量,是不断的挑战自己。
  有人说好的身材是最好的奢侈品,而这样的奢侈品用金钱买不来。看到同龄人中年发福的时候,你还能把自己塞进修身运动衣里,心里难免有点庆幸自己在坚持跑步。当然跑步最重要的收获是实实在在的健康,除了保持体形,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远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高尿酸……甚至降低肿瘤发生的风险。
  当然运动能力因人而异,你不一定要跑全程马拉松,21公里、10公里或者5公里都OK。
  哪怕跑步没有帮你减掉很多脂肪,可跑步的胖子更健康,做胖子也要做个健康活力的胖子。
  跑得够慢 才能跑得够远
  门诊部 林晨曦
  今年已经是第五次参加北马全程比赛,一不小心刷新了PB(Personal-Best)。之前几次的成绩总在4小时20分到4小时30分之间徘徊,今年竟然把最好成绩提高了十分钟,最后以4小时12分完赛。
  于此同时,赛后也没有以往几次的严重的肌肉酸痛,可以说是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好的效果。赛后总结了一下,能够在心理和身体都不在最佳状况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最关键的一点是:跑得足够慢。
  对大多数跑者来说,在进行马拉松比赛时,都会出现先快后慢的情况。开跑时,大家都斗志昂扬,奋力奔跑,但过了30公里后就体力耗尽开始走走停停甚至退出比赛。其实我也不例外,前几次参加比赛,基本过了25公里就开始走一会儿,跑几步,这也直接导致后半程的时间要比前半程慢许多,赛后还筋疲力尽。
  这次比赛,我吸取了前几次的经验,比赛的前半程,仍凭身边无数人超越自己,也牢牢将自己奔跑的速度控制在每公里6分钟左右,半程21公里用时2小时06分。
  半程过后,疲劳感并没有以往那么强烈,于是继续保持这样的速度,一路超人无数,没有片刻停留,最后4小时12分完成比赛,前后半程用时相差不过十几秒。
  马拉松比赛或者说慢跑最重要的就是节奏。跑得慢并不是消极对待,而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当时的身体状态,找到自己理想的配速去奔跑,这样不仅轻松愉悦,而且能够减少长期跑步对于心脏和膝、踝关节的负荷和损伤。无论是在平时的训练还是比赛中,跑得慢绝对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伤病,锻炼身心。
  跑得够慢,某种程度是为了跑得更快、更远。跑步如此,也许人生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实,只是想自我考验一下
  妇产科 倪胜莲
  其实,我没怎么关注,没什么准备,没参加什么训练, 只是想自我考验一下。
  生命一定需要坚持些什么,人生的赛道高低曲折,幸福在奔跑的路上!
  我的第一个北马全程
  医务处 周洪柱
  2015年是北马的35周岁,也是只有全程比赛设计的国内第一个马拉松赛事。本人的第一次正式的全马比赛,能够顺利完赛,而且成绩与平时训练水平比较接近。虽是人到中年,但还是非常兴奋,而且期间参与了“听跑友”公益活动,更是感悟良多。
  一、功夫在平常
  爱好长距离跑步的我,今年的参赛号码是H0543,成绩是4:41:41,半程2:17:36,在全部完赛选手中排名为,在男子同年龄段的排名则是。
  我平时主要是在周末两天里,有时间各跑一小时10公里;其他时间,则是有时间就跑,没有刻意跑,而且速度比原来上学时慢了不少。
  去年4月份,被好友拉去参加“北京国际长跑节”,赛程只有10公里,1个半小时“关门”,我对此是比较有信心的。完赛后,好友又鼓动我参加北马,我非常心虚,只答应了半马。
  练习半年,自测了3、4个21公里,速度依然保存在1小时10公里左右。
  去年十月份的北马半程成绩是2小时10分钟,而且是感觉非常好,在过了海淀医院(北医三院海淀院区)的20公里后,来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冲刺。而且,听说我的好友是5个多小时,连走带跑地完成全程。在敬佩之余,也对完成全程增强信心。
  参加北马半程之后,开始为全程做准备。还是按“不挑战极限”、“循序渐进”的思路,每两个月拉练一次全程做训练。特别感谢神经内科的王丽平大夫,我被她“忽悠”到6月13日为渐冻人治疗而跑的“24小时城市连续跑”活动。这次比赛考验了体力,也增强了信心。
  二、耐住寂寞
  长距离跑步很枯燥,人生何尝不是如此。锻炼身体确实很累、很辛苦,要减一点体重都很困难。但是,运动结束后,感觉人的精神气都很“畅”,有些绿色“鸦片”的感觉。
  运动中听一听音乐,有的专家说是有助于缓解运动疲劳。我倒是比较赞同这一观点的,听一听自己喜爱的歌也好,随着节奏强烈的动感音乐一起加速跑也好,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长跑过程中,沿途的风景也是不错的,完全也没有必要听着音乐去跑。一路下来,不同的人、景,都是非常好的体验。
  这次北马途中,遇到两位70多岁的老人,一路慢速、匀速,在我每次进补给站时就稍稍地超过了我,我真的很是敬佩这些老人的毅力和体力;还有几个年轻的“美眉”,个子不高,体重只有60、70斤,还一直在我前面跑。
  在野外跑时,空气清新,而且远离都市喧嚣,内心非常平静,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这种自由自在的体验也不是在电脑游戏中所能体会的。
  三、不要意气用事
  正式比赛,与日常的健身跑步、常规训练,完全不同。正式比赛,容易因有竞争、现场气氛活跃而超水平发挥,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我10几年前,在医院运动会上,与骨科王超教授一起参加男子乙组1500米长跑比赛。他比我整整大了10岁,非要降一组跑。在跑道南北侧的骨科和手术室的“粉丝”们大声地为他加油,把我的“斗志”激发起来,加上最后的冲刺,我的成绩比上一年的5分42秒整整缩短了22秒,据说我们医院男子乙组1500米的记录现在还是我的这个成绩。
  当时,感觉大脑有些缺氧。
  为了这次北马,我事前是做足了功课,目标也是不刻意拼搏PB(Personal Best),只要完赛就好,有体力就快一点,没有体力就走一走。
  40KM之后,宋文利赶上我,他比我年轻不少,体力也好得多,我跟了几步,感觉不好,就放弃了。到41公里处,我赶上了我们“听跑友”的卢晓月老师,我和她相互鼓励,还在她的带领上在终点处进行了一个小冲刺。
  四、尽量避免运动损伤、意外伤害
  科学运动,才能避免运动损伤。比如说前面的抽筋问题,体力和肌肉力量不足是主要原因。平时就应当强化这方面的训练,如静蹲动作,对防治膝关节髌骨软骨软化症非常有益,也是增强长跑中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另外,运动前的暖身动作、运动结束后的恢复运动都很重要。
  再一点,比赛前的准备工作也很重要。北马这次比赛配发了一双弹力袜,对缓解小腿肌肉痉挛(减少肌肉弹跳)有益,全程下来没有感觉小腿肌肉抽筋迹象。但是35公里过后,感觉脚趾剧痛,速度也大大受到影响。完赛以后,才发现脚趾甲下瘀血。原因是袜子太厚,鞋带偏松,导致脚趾不断地受到冲击。教训惨痛!
  五、参加公益
  爱运动不是别人能拉动的,但是跑北马还主要是好友拉进来的。我的大学同学在中残联工作,加之我的亲戚中有听障儿童,只是幸运地在国外做了人工电子耳蜗后又进行了长期的康复,巨大的费用由当地政府“埋单”。
  我们国家近些年对残疾人的关注和投入也在不断增加,我们医院就是“贫困儿童人工电子耳蜗植入定点医疗机构”,免费为这些孩子做植入手术。但是,后期的康复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仍然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周期长,中国现状通常是要有一个家庭成员全职陪同康复;而且,专业的康复点也还很少。我们除了呼吁国家加大投入以外,社会公益项目更是一种有益补充!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参加北马,一是佩带“听”字背心做宣传,二是在途中做比赛“微信直播”,目的也是请大家在关注北马的同时,关注听障儿童康复公益项目。
  特别感谢今年我们医院的3位同仁和我一起参加“听跑友”报名,我们的资助金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善款今年可以让19个孩子在本学期获得免费康复治疗的名额,远远超过去年的7个(2013年是3个)!
  这也是我在北马前一天参加听跑友新闻发布会时,作为听跑友代表上台领取捐款证明和听障儿童画作的重要原因。
  我们医院的耳鼻喉科是贫困听障儿童康复项目的指定合作单位,因此我在颁奖台上就决定把这幅画作转交给我们耳鼻喉科。
  我的捐助标准和去年一样,一个孩子一个月的康复治疗费,只是数额比去年多了四百元。我的宣传效果,除了“骗”得各位同仁一起从“听跑友”报名以外,今年还有两位亲戚准备和我match一下!
  抬腿只因路在脚下,向前只因曾经的承诺
  ――记人生第一次马拉松
  仰东萍
  不记得自己具体是何时开始晨练的。
  只记得促使自己痛下决心的原因是,某天,弯腰系鞋带,居然,有些费力了……
  于是,开始了每日的晨练。一练,4年多。
  终于,可以一气跑20多公里。
  终于,开始憧憬着是否可以有一天跑个半程马拉松。
  2014年,半马的机会生生被雾霾天给耽误了。PM2.5达到了300多!犹豫了再三,还是放弃了……
  终于,迎来了今年的北马!
  然而,今年的北马没有半程,只有全程。
  试试吧!
  参加摇号,未中。
  后来,有机会关注到公益跑,有机会成为关注听障儿童健康的一员,有机会参加了2015年的北马。
  9月20日一早,来到了天安门,在嘉年华般热闹的广场上,身着“听”字背心,成为3万个参加北马中的一员。
  裹入人流中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在旁人带动下一同向前。
  过程中,看到“我是某某某,我为公益代言”和一些盲人手腕上系着绳子被旁人带跑,看到关爱尘肺患者的公益组织“大爱清尘”大旗……
  原来,一个简单的跑步,可以如此有意义。
  暗暗庆幸自己的选择。
  从天安门广场一路经过复兴门、北方医院、北四环,继续向前。
  因之前与好友相约11公里、25公里、31公里、39公里,向着目标,前行。
  行至28公里时,脚步越来越沉,不得不走跑结合。
  平时训练少,此时有了体现。
  感受着周围,不时有人经过身边……
  想到放弃了吗?
  没有,也不能有!
  当侧身看到有轮椅驶过,残疾选手用双手旋动轮子时;当看到哗啦啦的公益大旗在年轻选手的肩头招展时,我不可能有其它想法。
  为了赛前的承诺,为了身上的“听”字背心,一路向前……
  35公里处,听障儿童康复公益项目的志愿者向我招手、加油……
  终于,5小时39分,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马拉松!
  在医院工作,比他人有更多机会体会人生的不易。
  为了那些从未听到过这世界美妙声音的听障儿童,为了自己的生活多些色彩,继续……
  2015第35届北京马拉松――我的首马赛道
  信息管理中心 宋文利
  毕竟是42.195KM,对自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自从打算参加今年的马拉松,便开始积极备战。不打无准备之仗嘛!
  经过数月的锻炼准备,日,我终于以一名公益跑选手的身份参加了2015年第35届北京马拉松,开始了我的首马征程。
  作为普通大众跑者的一员,对我来说马拉松实际不是一场竞技比赛,不在于追求比赛名次,而是在于享受比赛的过程,挑战自己,但量力而行。在锻炼意志的同时,争创个人最好成绩(PB)。
  在冲过终点的那一刻我是异常兴奋,拿到沉甸甸的完赛奖牌也很有成就感。
  在北马的赛道上看到很多感人和令人愉悦的场景:一位超级奶爸推着婴儿车奔跑,婴儿睡得是那么香甜;一位残疾人用他的双手转动轮椅奋力前行,他的精神感染着周围所有的跑友;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快速地奔跑在人群中;也有一群边弹边唱的跑友,引起其他跑者的阵阵欢呼;还有各种装扮的跑友:皇帝、仙女、济公、孙悟空、赤脚族各种卡通人物造型……从你身边经过或被你超过,自己作为一名中规中矩的参赛者,虽然做不到这样但早已被他们这种乐观享受生活的态度所感染……
  能参加并完成自己的首马,我要感谢同事从报名到参赛给予的大力帮助以及经验的传授,周边群众热情的呐喊助威,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没有这些我不可能顺利完赛并创造自己的佳绩。
  2015年第35届北京马拉松――我的首马赛道圆满落幕!
  我的首马心得
  骨科 张雪薇
  今天是跑完北京马拉松的第四天,现在想想还像做梦一样,心里也很自豪,自己竟然完成了第一个全程马拉松。现在自己的身体已经基本恢复,首马无伤完赛。所以跑了一次也有了些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可以说是极限运动,所以参加要慎重,要有一定的体能训练和足够跑量才可以去尝试。跑马之前除了核心体能的训练,还要跑过几次半马,起码3次,然后比赛半个月前跑个3次35公里的距离(虽然我最长只是22公里),这些也都是基本要达到的,但并不是一下就能达到,要循环渐进,慢慢来,千万不要超过自己身体承受的范围内。
  跑马的配速最好是匀速,前面10公里一定要压住速度,一定不要快,如果你正常6分配速,那么比赛时候就要慢个10-20秒。所以说,合理分配体力很重要。
  还有就是补给,建议赛前半个小时可以来个能量胶,用矿泉水送下。然后10公里一个能量胶,全程准备5-6个就够了。还有水怎么喝,赛前不要喝太多的水,跑的过程中5公里就要一喝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最后就是盐丸,一定要吃,这个预防抽筋很有效果,防止你身体里电解质快速流失,准备个5-6颗就够了。比赛有香蕉等补给,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去吃。
  跑完的恢复也特别重要,所以要及时拉伸,拉伸时间要长。疼痛的厉害,可以冰敷,按摩。
  所以说马拉松是个体验非凡的比赛,它包含了对自己的意志品质的考验还有跑友的鼓励和加油!还有很多让人感动得画面。这一切,你跑了才会知道!
  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天,该用来做点什么?我想我会去跑步,至少用一个马拉松的距离,在路上慢慢回味自己的人生!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一起加油吧!
  如何让菜鸟级选手首马安全完赛
  ----我的首马感受
  门诊日间病房 薛伟
  热热闹闹的第35届北京马拉松赛已经结束了,可是顺利安全的完成比赛的我似乎还处于兴奋状态。趁这热呼气还没过,赶紧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提供参考。
  总结一下我自己:跑龄短--不到一年,跑量小--每月70--100公里,训练形式单一--慢跑,标准的初级跑步爱好者,就是这样水平的我,偏偏运气奇好的抽中了难度堪比汽车摇号的北马!
  当得知自己如此幸运的时候还是开心了一小会儿的,但真的只有一小会儿。心里没底啊,赶紧上网找攻略。就在我无比茫然的时候,发现了郁金香运动主办的“北马训练营”。
  进入训练营,首先是跑步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分组,我自然被分在了能力最差的C组。教练会为我们制定周计划。转眼到了9月,10次训练课,2次理论课,艰苦的训练结束了。或许正是因为基础差,我的能力提高的很显著。原来只有2次半马经历的我,竟然可以连续四周每周一个半马,为了北马少受罪,我也是拼了!我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训练目标,离不开科学的训练方法。跑姿的调整大大减小了受伤的机会,而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可以让人体这台发动机持续、稳定、高效的工作。
  一切都向我所期待的方向发展着。
  不知道是兴奋还是紧张,9月19日晚,我失眠了。整个晚上不管是醒着还是睡着,都在跑步……
  凌晨5点闹铃响了。起床、吃馒头、检查物品、涂防晒霜和凡士林。出了家门,走在清静的路上,头蒙蒙的,还有耳鸣,这些都是缺觉的表现,可我却感觉不到困和疲劳。是的,我已经打了鸡血!
  天安门广场人多而密,没听见发令抢的声音,只是随着人流缓慢的先前挪步,当挪到起跑点时,已经是7:49分了。没有像平时一样边跑边听歌,此时眼睛和耳朵正在探索一个更新奇、友好、甚至还有点光怪陆离的世界。每一个奇装异服、励志标语,都代表着或浪漫、或无奈、或积极向上、或温情善意的人生状态。
  就这样,前15公里是欢快的、有趣的。也是从15公里开始,只要路过饮水站都是要补水的。为了保持体力此后的爬坡路段我都会走一半跑一半。
  25公里后,由于体力消耗、天气炎热,配速已经无法维持在6分半以内了。这时候,表情痛苦抽筋了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我算了一下时间,接下来的路只要配速在7分20左右,总成绩就可以进5小时。现在只要快走都能完赛,一味的追求进5有可能受伤。但是首马进5小时,是很牛的一件事!好吧,人类的进取精神请尽情展现吧!鸡血再一次注满。接下来的是更热、更累。但既然这是自己的选择,就不能停下脚步。
  终于到了40公里,脚步早已很沉重了,为了避免受伤,我有意提高步频、减小步幅。就这样没有冲刺,平稳通过了终点。跑步软件显示4小时52分,没有受伤,没有抽筋和水泡,这样的首马堪称完美。
  到了晚上发现朋友圈里的点赞已经超过了史无前例的70+。
  回顾这次北马的经历,得到的远不止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更珍贵的是一种认真做事情的态度。从筹备到实施,从计划到总结,用心地经营。希望把“认真”的态度,贯彻于今后做人做事的各个方面。感谢北马,带给我如此宝贵的人生体验。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始建于1958年,是卫...王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专家_百姓健康网
扫描二维码
提供医学相关证件并通过审核,才能获得此身份徽章。
提供证明材料,核实真实社会身份才可获得此徽章。
王超,男,主任医师,北医三院骨科颅椎组,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擅长寰枢椎(即高位颈椎,第1、2颈椎)疾病的诊治.
自1990年以来,专心研究上颈椎(即寰枢椎,也称高位颈椎、第1、2颈椎)病损的诊断与治疗,已有17年以上临床经验.到2008年1月止,已经手术治疗寰枢关节病人1500余例,是世界上亲自实施上颈椎手术例数最多的医师,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只做上颈椎手术的脊柱外科医师.实施了三种寰枢关节后路融合术式:改良Magerl术(至2008年1月已完成118例)、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术(至2008年1月已完成378例)、使用枢椎椎弓根钉的枕颈固定术(至2008年1月已完成324例)和经口咽入路寰枢关节松解复位术(至2008年1月已完成276例).这些新方法的应用使寰枢关节疾病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有了很大地提高,已经使我国颅椎外科治疗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承担的国家级和部门级研究项目及发展方向:
负责北京大学十五211工程运动系统疾病学科群子项目《寰枢关节外伤和先天畸形的外科治疗》.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8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3年至1985年在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任住院医师.1986年至1989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学习,获外科学硕士学位.1990年起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工作,2001年获得主任医师职称.2002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成立颅椎外科专业组后任组长.
社会职务及学术职务:《中华外科杂志》特邀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特邀审稿人;《中华骨科杂志》通讯编委.【治疗疾病】:寰枢椎脱位,脊柱侧弯,脊柱骨折,脊柱结核,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畸形,腰椎滑脱,肥大性脊柱炎,脊柱后凸,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椎过伸性损伤,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病。
如有变更,以当日挂号为准
查看最新号源变化
*确诊疾病:
*就医心得:
还可以输入120个字
就医疗效:
医生态度:
费用价格:
网站承诺:百姓健康网不会以任何方式泄露您的私人信息。您的用户名均以匿名方式(如:张**)公开。
本科室其他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医三院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