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无米粿小米粿惠城区哪里有卖,谁能告诉俺,谢谢

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使用您的微博帐号登录,即刻尊享微博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QQ帐号登录,即刻尊享QQ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人人帐号登录,即刻尊享人人用户专属服务。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教你做潮汕菜粿3包菜粿1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教你做潮汕菜粿3包菜粿1
播放量数据:
11.5万人已订阅
你可能还想订阅他们:
{{#needAdBadge}} 广告{{/needAdBadge}}
&正在加载...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一位上海妹纸来潮汕的吃货志,身为揭阳人超幸福!
一位上海妹纸专门打飞的来潮汕“次次次”看到她对潮汕美食的留恋觉得我们生活在这里超级幸福的我去过广东豪多次,可去得最多的,只是广州深圳中山,最多加上时去过的肇庆,广东其他地方,一直没有去过。可知我基本都是出差去的,就算某次换工作前,在上下九就为个吃住了 一周,可还是在广州。 此次春节,终于下决心去了趟潮汕,算是开始了解潮汕美食的旅行。虽然知道一次旅途也不过是蜻蜓点水难解真味,可这潮汕赏味之旅总算有了开头对伐? 从前不是没吃过潮州菜,但是这事儿你也知道,没去过当地,说自己懂得那个地方的食物,是非常搞笑的。实在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寻找真正的攻略,把买了还没看的张新民的《潮汕味道》夹带着就出发了。(临出发前,吃了弟妹做的馄饨) 2月12日从上海直飞揭阳。落地的时候,真有远离寒冬的快感,温度大概比上海高出20多度,衣服立马从羽绒服变成了单衣长袖,住进酒店,天也不早了,稍加梳洗就出门觅晚饭了。(机场到市区的路上,看到这个广告,觉着这里碉堡了,简言之,一个“大”字)(然后再开眼界,洗澡是纳米的)(比之魔都的阴冷春节,这里的春节,真是另外一番光景:草木茂盛绿树成荫。)不知看官是啥习惯,总之我觉着大众点评或者《潮汕味道》都不能解决我对美食地图的需求,就是那种虽然给你一堆推荐但你还是心中茫然的感觉。最后我选择问大堂经理,循着他说的方向摸着去金砂东路附近的沃尔玛,他说那里有个粥店不错。 摸黑按图索骥是件多么不靠谱的事啊,左走右走不到,问路人,貌似也指不清路,粥店没找到,七拐八弯走到了沃尔玛背后的一条短短的食街,在那里的味集· 香香煲仔饭点了个例汤、煲仔饭,一共14大洋。例汤不算清澈,量也少,但还凑合,是家鸡党参汤,煲仔饭,料少得出奇,但是里面寥寥几片的腊肠,味道香润,很是难得。吃完这顿,就沿着旁边的另一条黑黢黢的食街走过去,看到晶华连锁店,要了个杂丸汤。说来真是有点惊喜的,因为汤口干净绝无味精,清清爽爽,跟那些爽脆的杂丸(鱼丸和猪肉丸等)一起轻轻松松落肚,心里舒服多了。(虽然是小店,可汤还是用紫砂罐盛的,这很广东。家鸡党参汤不算多美,汤头不大干净,就是沫子多了些,但是味道很清甜,比起大部分北方煲仔饭门店,已经不错了)(味集 香香煲仔饭的腊肠煲仔饭很简陋,但是腊肠确实很香润)(岭南天气暖,门脸儿都是通透的)(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对潮汕人来说,夜晚尚未开始)(记录一下,俺来了。你可以发现,潮汕人是十分重视黄历运势的)(晶华鱼丸的杂丸汤,汤口很清,鱼丸和猪肉都很干净爽脆。虽说不是汕头最好的,但是比之北方吃到的各种潮汕鱼丸,已经好了七八分了)(潮汕的馄饨,包法与江南不同,我只是琢磨着,是不是也不容易熟?) 问老板,说是拿打鱼丸剩下的鱼骨熬汤作为底汤,不加味精的。这是潮汕丸汤粿条的基础,随后几日吃到的粿条之类都没味精的。—————第二天——————第二天中午,本来想去附近的爱西干面吃一碗,可路人指路太模糊,干脆在路过的二八鸥汀老鹅店停下,把鹅先吃了。(二八瓯汀老鹅店,让我想起魔都无处不在的白斩鸡店) 鹅还不够大,但都已十几斤,忘问是什么种。我有些无措,大堂经理就建议我吃个套餐,应该算是豪套,一盘混搭鹅卤水,一碗鹅喉管橄榄汤,一盘鱼露炒芥蓝,好像是55块吧。这价钱,怎么说都是便宜的,要知道潮州卤水在帝都是很贵的。(背景有点杂,稍微P了下,P得糙了,回头有时间的话换一张。鹅还算是大的,就是比起传说中的30斤,差了一半儿去了)(这盘卤水里,粉肝细润鲜美,其余的觉着很一般,不如在外地吃到的潮州鹅卤水)(这是喝光汤以后留的影。鹅喉管粗且硬,没到潮汕,不知道除了喉黄以外,还有鹅喉管入馔,区别是,喉黄是直接入肚的。不过,我从来没敢吃过。)(这一大盘鱼露芥蓝,算算不超过10块,很值的,镬气够,很入味,下饭) 我在切鹅的工作间旁忍不住一个劲儿拍,人家很给面子,还特地让位给我拍。这让我觉着潮汕人比其他地方的人更有商业意识,因为他们觉着传播更重要。很多北方的店是不允许拍摄的,虽然,拍了他们的店,也谈不上能泄漏什么天机。最可笑的,有些店甚至不让拍菜品,好像你买了他们的菜,物权不能转移,你吃下去的,不是一道色香味意形俱全的食物,而是一些原子分子组合罢了。(店内的广告图片,照片中的该是店老板) 二八瓯汀老鹅店,也算是潮汕一家有名的字号,我不知道那些鹅种是否是张新民提到的那种狮头鹅,可是这里的鹅头也算不小了。只是,看着那些鹅头,觉着应该没有殳俏或张新民微博里描述的那种肥硕鲜美。看张新民的介绍,大的狮头鹅得30多斤呢。30多斤的鹅,鹅头小不了。 感觉卤鹅在潮汕的地位,有点像江浙沪一带尤其浙沪的酱鸭。但是,潮汕有二八瓯汀老鹅店,江浙沪好像没听说过酱鸭连锁店(我是说堂吃的那种或者只卖酱鸭的卤水店),但酱鸭往往是江浙沪大小馆子的堂吃或卤水店外卖的必备单品。 还有一个分别,就是鹅头与鸭头的价差。潮汕的鹅头贵,张新民提到有过千价格的鹅头;江浙沪的鸭头,无论是盐水鸭卤鸭酱鸭头,都卖不出钱的。想起到去广州或深圳的时候,很喜欢点卤水鹅头吃,香嫩柔滑的皮,鲜美入味的肉,还有缝隙里的各种小肉,丝丝缕缕,缠住了食客的舌尖,怎么咂摸怎么有滋味。(待续) 吃完老鹅,在路边想叫车去老城,结果发现是徒然的,等了大概20分钟,终于选择叫摩的,侃价后8块钱去老城。司机并不是专业摩的司机,他平时是跑运输的,春节挣点外快,说要不也不会答应8块钱就能去。河南人,春节不回老家了。 老城所在的公交站叫小公园,如果不告诉你,恐怕你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是汕头最繁华的市中心。来到小公园,看到两棵高大的木棉树,旁边一个小亭子,余多就是散落的几条石凳。一位老者,懒懒地坐在那里,就像身后破败不堪的老城,不管从前曾经有过多少荣华,如今都不过是昔日的光阴,剩下的,只是一份固执的坚守和风中的残破。(我去过很多城市的老城区,但是破败成这样的,真的第一次看到。老人的眼神,相随的树影,说不清的沧桑)(这棵树多少年了,我不知道,总之感觉有七八层高,年头不小) 这个地方,晚上我是绝对没胆来的。拆到一半的楼,上面已经没人住,可下面还会有人开着铺子,那里的时钟,好像停留在至少三十年前,撑死到上世纪八零年代,店铺里卖着你觉着不可能还能见到的旧时代商品,让你怀疑买这些商品的会是些什么人。两层楼高的蒿草,又长又高,在各种半废的楼前层间,茂密繁盛,阴气那个重啊~~我真的觉着像去了鬼屋。(国营东升旅社,是否曾经住过来往的业务员?) (百货大楼,估计当时是汕头的王府井百货)(拆成这样了,下面还开铺子呢)(斑驳的墙漆,似乎能看到往日的繁华,曾经的汕头,商贾云集,这里应该错不了)(从风水上来说,不是很不好吗?为毛居民不走,还住着?)(这么老的照相馆,不知道还有那些城市里可以看到)(那里还有几家买素食的,门脸非常老旧,里面还是日光灯裸管,冷色冷调)(这个,该是供在家里佛龛的吧)当我走到一个拆得只剩一块牌匾“日日出新款,随君闯天下”的鞋店时,突然心有所感。这句话,是有多潮汕!这种豪气,这种心气儿,怎么会让这座城市的曾经中心成立一片半废的街区呢?(待续)
老城不大,兜兜转转的,来到了飘香小食店。这个看来是老字号,店面不大,看着也就40平米左右,桌桌满,肚子里有鹅肉鹅肝,看着那么多粿子真真的有心无力,本来还想买上一个半个的尝尝,但是当时的店员,忙着招呼别人,就好像也让自己没了买的相投。那好吧,还是拍照先。(老字号,老挂钟)(进到飘香小食店,引人注目的,是一堆大鱼头小鱼身还有叫不出名的海产)(我认得碟仔鱼、龙头烤,当中两种就不认识了)(此图慎入,可惜来不及了。估计有的人看了不舒服。都叫不上名的各种鱼饭)(都是各种小海产、小蔬菜)虽然很多照片上见过,但是我还没整明白潮汕的粿子喜欢用蟠桃形的模子的原因,是因为要祭祖吗?那种蟠桃形不同内馅儿的粿子,各种小吃店,甚至菜市场的点心档也有卖。(当我看到这些粿的时候,挺馋的,可惜,木肚子咧)(识家请告诉我,都是啥,都是啥?)(蟠桃形的粿子,很美,很诱人) 回来再说飘香小食店。那里的点心都是大蒸格盛放的,没数过,估计一格怎么也有百来个,但似乎卖很快,呆在那里看,买的人不断,一大格子,也就十多分钟,就下去小半个格子,感觉点心的周转挺快的,则吃客买到手的,应该会比较新鲜。(这个,看着好糯啊,看到那个短铲没?挺好玩的)(想起江南的烧卖了。我比较喜欢糯米和香菇肉糜混合的那种。广东烧卖,有点实,吃不多几个。)(这个算不算也是一种无米粿吗?看着很像番薯粉做的)看着满眼的点心,居然一分钱没花,这算是头一次。 (技艺好不好不知道,门脸很古早,味道不知道。)
漫无目地兜转,到了一个街口,感觉晚上应该很多人来吃宵夜的,旁边,有几家卖菜的小铺,还有网上看到很多介绍的牛肉丸铺子。 从资料上了解到,潮汕人吃的牛肉,是不走冷链的,那就是宰杀了立即分销到各个档口,然后再由贩子们加工成牛肉丸,做成牛肉粿条、牛丸汤给食客们吃,或者称重袋装让人们买回家。这不就是俺们魔都人说的热气么!从前,只要是热气的东西,真真的让人向往,什么热气肉,热气鱼,都代表着新鲜好味,一句热气带鱼,不知道激动着多少魔都人的心。如今能够吃到热气牛肉的,恐怕真的只在潮汕或者是广大农村吧?牛街的牛肉走冷链吗?突然很想知道。(这是一个普通档口的牛肉糜,难不成潮汕人自己回家挤牛肉丸?) 这里加工牛肉的档口几乎都打牛丸,档口有大小,牛丸个个圆。案板上或是切一半的牛肉,或是已经打好的肉糜,或是已经汆成的丸子。我看到一个档口,门脸不大,两口大锅里都煮着牛丸,看样子是牛丸供应商,但没有堂吃。更多的档口,是一边外卖牛丸,一边卖堂吃牛丸牛肉粿条,还看到牛筋,炆得很入味的样子。那么多的选择,我有些惶惑,想了想,还是选了网上看到的字号福合埕牛肉丸连锁店,看着凿实的牛肉丸,我选择了牛肉粿条。(一边切,一边打,一边卖)(拍的时候没注意,没把价钱拍下来,如今不记得了)(普通小店里卖着牛肉丸)(牛丸煮制中)(粿条当街卖,热气暖过春)(又一家热气腾腾的牛丸店)(牛筋看着比较过瘾)店里么,不算干净,地上满是揉捏后的餐巾纸,坐下来不能往下看,看了很不爽。把眼睛定在餐桌上吧。(听福记的朱姐说,这家算是比较出名的)潮汕人的小吃店桌上会喜欢放上不同味道的蘸酱(我想尝原味,就没有试过味道,现在有些后悔),然后是将筷子碟子之类的放在盒子里。不久牛肉粿条端上来,拍张照片开吃。汤很清、很淡、很鲜,而牛肉那种热气新鲜的口感,让我想起了去新疆玩的时候,在阿勒泰一间餐馆吃的牛肉片炒木耳。那种热气小牛里脊肉的鲜嫩口感,跟在魔都帝都吃到的牛肉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没有久置后的膻气,没有肉膈气,那种鲜味比猪肉强烈,但不是腥臊,亲,肉香,肉香!(不知是否是辣和沙茶味)(来潮汕此次没有吃牛肉火锅,下次一定要试试) 吃完牛肉粿条出来,继续在老城逛。这里菜市,没见卖大海鲜,全是贝或壳,认识的有蚝、螺、蛤,余多不甚了了。但是蚝,就有不同尺寸,但是不知道品种有否不同。感觉潮汕跟闽南确实很像,这次没吃蚝烙,多少有些遗憾。(老城破败,但处处有摊档)(卖小海鲜的档口) (不是贝就是壳)(这蚝算是好还是不好,得问识家)(路边的猫,好瘦)(老式铁锅,痰盂罐,搪瓷盆)(水果摊)
老城凉果店和成兴渔舫老城有几家凉果店,卖的都是传统的下火凉果。都在一个老字:老熟地、老香黄、老药桔、老黄檀、老橄榄、老陈皮、老金桔、老宋陈等等。带个老字儿都败火吧?我到那家砂庄,他家免费提供药桔水喝,当然希望你买。我喝了一下,没有特别的感觉,但好歹是咸甜酸口,夏天估计挺解渴,冬天貌似没感觉。因为香港朋友送的陈年咸金桔非常管用,所以我还是毫不犹豫选择挑几样买回去。因为不熟悉老香黄的味道,只是买了一袋(记不清价格了,应该在一百几十块吧,大概1斤的样子,好像才一年以上吧。说放陈点更好),还买了一袋老药桔(这个记得,砍完价格后是80块1斤)。(砂庄的面积很小,几平米的地儿,古色古香,界面不错)(全是个老字儿,越陈越值钱)(从外面看,也才这么大)(老熟地应该是砂庄的看家品种)(店门口也晒着熟地)粤地多潮气,潮汕靠海,汕头人似乎更在乎脾胃调和身强体健。老香黄的功效是治咳喘,理气和胃,老药桔的功效是理气和中,生津止渴,化痰止咳,老熟地的功效是补血滋润,益精填髓,总之,都是养生,虽然知道这东西不是吃一天两天的,也知道这东西分水土的,即潮汕吃了好,北方吃未必合,可还是忍不住买了,只为了潮汕人对健康的态度。 离开老城,回到酒店歇脚。这次坐的公交车,老城小公园站有几路公交车的起始站。在潮汕坐公交是件奢侈的事,因为你搭不起那么多时间等。但是,作为外地人,你若等那么多时间,也打不到出租,还不是有什么坐什么?总之去老城,有几路公交线的,能坐那个就坐那个吧。 傍晚大概6点半,出发去《潮汕味道》上提到的成兴渔舫。公交车去,下车还走了一站地的样子,到那里都快8点了。问有没有鱼饭,结果人说五六点鱼饭就开卖了,这点儿哪里有?心说的潮汕人不是睡很晚么,怎么晚饭那么早?(华灯已上) 这家店,应该是个中档食肆,很多菜是制成品或半成品,等着食客选。潮汕当地的食肆,跟外地看到的很不同,很平民,就算有很多高档菜,普通家常菜也是有的。外地的潮汕食肆,多走高端路线,很少便宜的馆子。(菌菇荤烧)(虽然没问价钱,但是我觉着,虾在潮汕不是什么精贵的食材,太多了。当然,也看品种)(肘子就这么随意地放着,估计是切了装盘的吧?)(龙虾螃蟹半成品,不算便宜的菜,也很随意放着外面等着点)(这张拍得不清楚,但是认为需要上传,感觉这是潮汕人宵夜喝粥用的)(螺是直接烤的,这么大个儿,吃起来应该很过瘾)(这个羹,不认识,忘问了)(这个,也忘了问了,惭愧)(点鱼就到这长墩子这儿点,感觉品种不是很多)(大个儿的芥蓝) 点了肉烧鲫鱼,普宁豆酱蒸鱼(时间长,没记住是什么鱼,不知哪位看官认得?)还有其他几样家常菜。重点要说的是肉烧鲫鱼。这其实是成品,一大盆,很多姜片、五花肉、笋干、大蒜和酱油炖的鲫鱼,江浙吃鲫鱼塞肉,却很少五花肉笋干焅鲫鱼,而且这里的鲫鱼很大只,是我们通常吃到鲫鱼的两倍大,鱼身也黑,看着有点像野生的。(上桌了,还不起眼)(翻开了看,知道了伐,侬见过这么多胶原蛋白的鲫鱼伐?人家烧鲫鱼不刮鳞的哦)(唉,这鱼普宁豆酱蒸的,味道一般,名字还忘了) 吃完扫一眼餐厅,人貌似散了不少(那时候也就是8点半左右)。这家不知别人何时来宵夜,还是说没宵夜吃。这时,餐厅的服务员直接拿餐桌布滚擦洗过的筷子,关键是,那样坦然且当着食客的面,大家好像见怪不怪。(抓拍的,瞧这眼神)出了饭店,开始抓瞎了,就是公车不见出租不见,偶尔过来的摩的,看着不是很靠谱的司机,没敢上,就往酒店的方向走。走了大概1站地,心里有些发毛,这时正好看到一个大嫂的三轮电摩的,赶紧上车,连颠带震地回了酒店。(待续)(看照片就知道有多颠了) 老四食馆次日起来,不死心,又问了酒店总经理,他介绍去老四食馆吃,说这是当地人吃饭的地方。老四食馆,就在龙湖区朝阳庄北区14栋附近,金砂东路往里一拐就到。真的很当地,就是那种一半屋里,一半屋外,卤水和半熟菜品或生的海鲜摆了足有十几米长的那种。不知是不是天热,这里的人好像喜欢吃已经烧好的凉菜品。到了夏天,是不是档口不会有那么多食物呢?从前没冰箱,潮汕人的夏天食肆又会否有这么多食物呢?(看到吗,老长的档口了) 吸引我眼球的,是卤水和鱼鲜。卤水,知道潮汕人很懂得料理,卤好的五花肉、大肠,看着很入味的样子,马鲛鱼、鹦哥鱼我认得,其他的各种鱼就都不知道怎么称呼了。这家的鱼看着可比成兴渔舫的新鲜多了,问能怎么做,不是梅子蒸,就是普宁豆酱蒸。好啊,昨儿吃了普宁豆酱蒸的,今天就梅子蒸吧。(熟菜很多,粉肠啥的直接就用芹菜吵吵,海参也不过是随便红烧烧的)(鱼比成兴渔舫的新鲜多了,看光泽就知道,可惜大多叫不出来)(鲫鱼闹,用咸菜和肉煮的,不去鳞。看着没成兴渔舫的鱼好)(这个,恐怕外地人不一定敢吃。大肠用点咸菜烧,应该去腥提鲜了)(猪尾巴旁边的尖椒,貌似是肥肉丁和香菇丁煮的)(这个糖水在麦子店的饭堂吃过,觉着比较憨,不敢碰)(现炒的菜倒是显得有些粗糙磕碜)(这么大个儿的马鲛鱼,味道不知咋样,是煎咸鱼吗?,旁边的很像烤子鱼)(感觉鱼好像很随意地煮煮,架不住这里鱼多啊)(看官,侬认得几种?)(这里的虾么,真的不大稀奇的)(各种点心,感觉比较粗糙,渔村的感觉)(卤水多伐?腐竹闹) 点了卤水拼盘。这里可以让你随便拼,总之一盘好像15块吧,比之外地的潮汕馆子,当然便宜到没天理,有五花有豆泡有大肠,一盘吃吃感觉蛮好的,本来说好点的猪尾巴也是在那15块里的,可是店家跟我另算钱,虽然有些不爽,但是想想算了,到外地不被骗一下如何长见识呢,本来准备晚上来吃鱼饭的,现在免了。(卤水拼盘,五花肉比较出彩。可以的。)(猪尾巴一般,栗子品种不行,不绵不甜) 点的两条鱼还没出来,先就这卤水吃碗糜。糜就是潮汕人的粥,跟北方的粥不同,他们的糜喜欢米粒清楚,涨到七八成还稍有弹性,米水相对清楚,但粥水还是有米油的,喝着倒也特别。卤水还算美味,但是比起中山石岐佬吃到的卤水大肠,就差了两个阶梯,感觉这里的卤水料理得相对糙些。(现点现切) 吃到一半的时候,两条鱼来了,老板说普通话不会说是什么鱼,贵死了,一条几十块。新鲜倒是蛮新鲜的,只是口感都相对韧些,突然想,平时吃的多半是养殖鱼,再贵的也可能是养殖的,那种没质感的鲜味吃惯了,野生的鱼肉反倒以为有问题。梅子蒸和普宁豆酱蒸,感觉味道相对原生态,口感不是很复杂,很渔家。 (谁认得?梅子蒸的,新鲜,但吃不出特点)(这条跟黄鱼似的,葱姜蒸,也新鲜,但也没吃出特点,几十大洋呢) 老四食馆旁边就是条小街,车过人过的,不算很干净,但是潮汕人貌似就是喜欢沿街吃饭,一点灰尘算什么呢?吃完了溜达出来,注意到街边的榕树,不像广州的那么密那么高,有些高高瘦瘦的,但也能庇荫广阔。这里的市民,出行主要靠摩托或电驴子,突突的满大街都是,把好好的空气都污染了,但是当地人貌似一点都不在乎。这是个好像除了吃喝以外什么都不在乎的城市。(待续)(这次P了个黑白写生效果,觉着比较能表现榕树的树干)(一家三口骑摩托)(天空仰望是蓝色的,空气闻着是有味的)
爱西干面和太阳光凉果觉着昨日老城没有转够,于是又坐公交去老城。这次的目的地,是爱西干面。爱西干面在张新民的《潮汕味道》上有专门介绍,而微博上也有很多人提到这家面馆。车到小公园站,顺道走过那些卖素食的店,又进去看了看。 不知怎么的,这些店里的店员脸上是没笑容的,或许是因为一看就知道我是外地的,也就是个看,懒得招呼我吧。那些货品,看着像是供祖先的,但供的不是三牲六畜,而是一包包的功夫茶叶。茶包跟我们通常看见的一样,一小包估计可以冲一次。我本想问问供完祖先茶是否会喝,但是看到店员脸黑黑的,就把话咽下去了。店里也卖些素点心。说实话,看着有些粗糙,价格也不贵,看着不是很有食欲。 (没去过潮汕人家里,不知道具体是怎么供的,其实还有食用油卖,以及堆成塔形的花生糖,可惜拍模糊了)(这款没有茶包,颜色甚是鲜艳)(这些点心,不算贵,可就是看了没食欲)爱西干面的门脸,不算小,比飘香小食店的门脸宽,骑楼下也放了桌子,不少人在骑楼下吃面。走近的时候,头皮一阵发麻:店内地上很湿,上面粘满了已经糊了的卫生纸,天,真的感觉像是进了那种没有办法冲水的荒郊野外的厕所,总之,你绝对不会把这样的环境跟美味联系起来,反正我不会。(爱西干面的门口停了很多摩托车)(看上半段,面店的卫生尚可,背景是【中华名小吃】招牌)(这些下水,应该都是面的浇头)(物料直接堆在店内的) (看这样的地,你吃得下吗?姐表示压力很大)
来都来了。我学着旁边的人点了一碗面和一碗杂丸汤(各种形式的猪肉制品),忽略地上的情景开吃。平心而论,这面没有特别之处,可能我吃惯了太多的江南面,觉着爱西干面的面条口感还缺了些筋度,略有些发艮,面条里有花生酱生抽糖等拌的,调味不错;上面的肉片片得很薄,算好吃的,只是,面始终不算很好,如果是十分制,我最多给出6分。那份杂丸汤,就没什么特别的,比起头晚在鱼丸店吃的鱼肉杂丸汤的清新爽口,没有胜出。爱西干面之所以这般有名,或许就像魔都人的大饼油条和豆浆,帝都人的炒肝包子和面茶。(爱西干面)(不同的猪肉形态,汤清味鲜,但我还是喜欢鱼肉杂丸汤,因为其他地方喝不到) 从爱西干面出来,走到一家叫太阳光的凉果店,看到这家有那么多的凉果卖,是个八几年的私企,跟店员聊了起来,知道他们家的生意一直不错,但不开淘宝店,支持邮购,但不包邮。这是个还用算盘算数的店。我买了老宋陈,老香黄,话梅肉,挺沉。说完开始流口水了,因为那个话梅肉力道好大,甘草含量也叫大,消食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待续)(太阳光的店面感觉很古早,店铺没得侃价)(这些凉果,看着每样都想试试)(算盘,你还会打吗?反正我都还给老师了)(凉果,凉茶,汕头老城的风景) 竹槌干面和三身人肠粉到了汕头第五天,开始琢磨市井了。住的地方,离龙眼路不算远,就溜达到那里去。这是那种似乎每个城市都有的老街,房子老旧但不破,沿街的食肆,白天里好多都关着,供人白天吃的,是粿条是面条,看到竹槌干面,停下来看看。(龙眼路很有市井气息,我喜欢)(看看二楼,你会觉着很破陋,看看一楼,你也看不到那种时髦洋范儿的店面,可我觉着生活气息很浓)(食肆的蒸汽,就是市井的气息) 望文生义,那面该是手工的,只是真假不知道,如果是真的手工竹槌,那还挺费事,师傅不得半夜起来?吸引我的,倒不是面,而是花样繁多的面码,二十四个花样,鱼虾肉蚝,肠肝肚肺,15块说可以随便选。当时听了挺高兴,可真的选的时候,你要了几样后,就不让你选了,或者,选了这个,就拿掉那个,让人挺不爽,你说好二十四选几不就得了?,(多种选择,新鲜是关键)(这竹槌干面,是手工的麽?不过,我选了粿条)(葱花金蒜啥的,你喜欢加哪样?)(馄饨,看着不错,不够这次还是想试那二十四样) 这些料其实就在水里汆熟了放进汤面(粿条),所以食材新鲜的程度、汤头的味道难以蒙混过关,是什么就是什么。当我吃到那些汆过的食材,前面的不爽立马被放下了,那些食材其实都是淡淡的,可例如虾和猪肝这样的材料吃口都很清甜鲜香,当你被太多味精汤面以及不新鲜的浇头虐过之后,这样的口感味觉,也是一种虐,因为你回到北方就很难吃到了。(看看,有虾油猪肝有猪肉条有香菇有生菜有肉片。。。,汤清味鲜,对我来说,下面的部分相对次要) 我有点佩服汕头人,他们的粿条面条汤头都是清清淡淡的,可清淡里能品出不加味精的那种鲜味,因为没有汕头的朋友,所以不确定汕头人交友也是这般清淡见真情。汤头要好,其实食材新鲜慢慢熬就好,可为毛到了北方,很多人不愿意这么做汤呢? 问我咋没提面条?对,我点的还是粿条。我对面太挑剔,且粿条在北方吃不到,还不撑肚子,可以让我再多吃点别的。这不,溜溜达达就奔着三身人去吃肠粉了。 其实汕头哪里的肠粉最好吃,我不知道,只好找个附近的吃吃看。其实龙眼路沿线有几家肠粉店,但是档口实在很小,也看不出为毛好吃,多少有点不踏实,好歹选个门脸大些的吧。 三身人的名字很怪,门脸乍一看也不大,开在居民楼下,店的后门才有乾坤,直接把居民楼的庭院变成了经营场所,放了大概十几张桌子,一律满地揉过的餐巾纸,跟个大厕所似的,大家都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该吃吃,该等等。各么阿拉也镇定吧。(三身人的门脸不大,进深不小)(这家三身人就在龙眼路附近,后门其实是居民楼的庭院。倒是因地制宜的)(点菜牌直接放在包完的馄饨上,这家店,卫生是谈不上的)(肠粉实在店门口现做的,店员一直忙个不停,生意挺好)(肠粉倒进方盘,放进蒸阁一会儿,粉就半熟了,再放进鸡蛋和其他的馅料,卷吧卷吧就成了) 点了猪肝肠粉和牛肉肠粉。大概廿分钟后,肠粉来了(中间还催了两次),因为桌子是黑色的,拍出来的肠粉,老诱人了,吃起来么,肠粉稍微有点厚,但尚可,猪肝不嫩,牛肉不鲜,让我不禁想起上下九的银记肠粉(那是07年去吃的),肠粉的口感更嫩滑,里面的料更新鲜。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银记的肠粉,可汕头人说他们的肠粉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不知下回可否让当地人带我去吃那世界上最好吃的肠粉?(待续)(这款是牛肉肠粉,牛肉不够新鲜,也不嫩)(猪肝肠粉,粉稍厚,猪肝不够嫩,觉着还是银记的好吃) 龙眼路的水果摊和菜市场我在龙眼路拍的照片,一次传不完,真的很多张。现在说说那里的水果摊和菜市场。 我说的水果摊,不全是卖囫囵个(小的是)的,而是将水果切成小块,然后让客人自己花搭地挑着组合,根据水果的贵贱分成15一份和10块一份(希望我没记错)。第一次路过的时候,发现很多水果叫不出名字,木瓜、杨桃、山梨、猕猴桃之类的自然认得,可许多品种看不懂,不会叫。这些水果杂拌进塑料袋,店家会浇上些酸甜的调配汁,让你带走。(橄榄、橘子、桔子,都是当地的,橘子皮比较厚,味道也还行。当地人好像只认本地的,不知是否就是椪柑。)(好像只有在汕头才看到把水果切开了等你点。不好的地方是水果容易氧化的,尤其苹果,不过你看店家把它们面朝下了。卫生方面,其实有点问题的。) 早上去的时候,已经看到店家,在那里静静地削着水果,也不对着自己的小摊,而是侧着身,仿佛周遭的行人和过往车辆跟她没有关系。只有当你要买的时候,才会转过身来,卖完了又侧过身去。(店家每天静静地在那里削水果卖水果) 不大的水果摊,谋杀了我很多张手机菲林。咱不是没见过水果,但是咱没见过那么多种水果就这样切开了,用心对着你,让你看着它们鲜艳的身姿,让你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作为一个外地老冒俺不知道怎么选怎么搭才是最好吃的。 (菠萝、梨、红的绿的是什么有点吃不准)(颜色,颜色,视觉系)(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果?)(漂亮伐,漂亮伐?)(这些酸酸甜甜涩涩的小果子,没有那份甘草汁,不知道好不好吃) 第三次路过的时候,我买了15块的组合,点了几种自己不知道名字的水果,记不清挑的是什么了,总之觉着一般,那种汁里好像有不少甘草,药效如何不知道,但这是人家当地的风味,你喜不喜欢跟人没个毛关系。(插播一个蔬菜,有人告诉过我,我又忘了叫什么了)(插播一间龙眼路超市,你看有多少种砂锅)(&各种炖盅) 龙眼路另一个看点,就是那个菜市场。菜场(除蔬菜外还)分几个部分: (龙眼路菜市场,早市晚市都有,说到晚上11点, 生意人蛮辛苦的)(这是菜市场后身儿,里面其实挺大的)(这是菜市场后身儿,里面其实挺大的)(谁认得这是什么菜?)(应该是梅菜吧?)(那橄榄,是乌榄?)(谁吃这种橄榄的请告诉是啥口感?)(上这图是因为发现还有个牌子叫“地都”) (这酱是榄菜么?)各种半成品 – 潮汕人对各色丸子真是喜欢得紧,鱼丸猪肉丸牛肉丸混丸神马的,估计买回家用汤煮煮加点蔬菜就是个汤吧。还有各种馅料的米粿,看着有点糙,没问价钱,估计不会太贵。这些米粿估计回家蒸蒸么就算是点心了。(丸好不好不知道,只不过你可以看出潮汕人是有多爱吃)(有米糕有米粿,各种内馅)(虽然有点糙,但是馅料真的很丰富)(这个比较作实)熟食 – 这个是傍晚才有的(或许早上也有?),估计是汕头人下班买了回家吃的。鸡鸭都有,看着挺香的。(不知道味道的人,或许觉着不诱人,知道的人事很喜欢的。)最重要部分 – 海鲜。这里的海鲜,都是南方的物产,我认得的就有限了。除了龙头烤(九肚鱼)、妙龄剥皮鱼(小剥皮鱼)、鲳鱼(但是不懂是什么品种)、大乌贼(活的,会动,看不懂品种,大个儿)和鱿鱼等比较好认的,余多就说不上来了。对了,血鳗的观感还是有些挑战的,更像血泥鳅。这部分,就是上图了,我说不利索。(待续)(鲳鱼,我识咯)(这鳎目鱼真心新鲜)(这剥皮鱼是汕头人的心头好,卡哇伊哒倷!)(新鲜伐?新鲜伐?)(这个好像叫鹦哥鱼?)(颜色赞伐?)(这鱼好艳)(想白灼还是打边炉?抑或是煲汤?)(血鳗是汕头人的心头好,据说很补的)(这个乌贼才彪悍,巨大个,而且,会动的!唉,太多的图,好花时间,先上这么多吧)
龙眼路的夜市都快深秋了,可我还在写《汕头之春》,盖因图片众多,上传费时,也因每次需要拿出整块时间出来静静地在那里传图觉着有点挑战。言归正传,还是说那条龙眼路,说我去过吃过的一次晚餐吧。 其实你吃什么好像不是重点,重点是你会感慨一条短短的马路,怎么从早到晚都有人在那里吃呢?汕头人的晚饭其实蛮早的,六点多走过去看的时候,档口已经全部开了。当地人好像很喜欢用红辣椒当点缀,鱼饭和卤水上都喜欢放上很多红辣椒(应该很多小炒里也用到了),颜色对比比较强烈。说实话,清洁的程度,让人不是很放心,看着多少有点不确定,尤其生腌的一些海鲜譬如海虾和皮皮虾,看着味道应该不错,但是我没敢买。(华灯初上,沿着金砂东路出发去龙眼路,这是交叉路口)(路边摊开始就位)(这家的粿条料也不少)(档口的鱼饭材料,亲,数数,多少种海鲜?)(这家的东西也差不多,但多些贝类)(这鲶鱼新鲜的)(这些,应该是切进粿条的料吧?还是宁可看到它们切割后的样子)
(这不知是否就是生腌的海鲜,看着有点像上海的呛蟹呛虾。没敢吃) 要不说南北有别呢,还是各种我没法叫出名字的鱼们贝壳们,密密麻麻陈列在档口,小贩们已经开始炒制,热气腾腾火力全开的炉灶,让人忍不住停下来,不尝点什么就走,觉着有点亏似的。(谁家灶头无烟火?) 有家叫“八方煲店”的,白天不开门,门口停满了货车,可一到傍晚,店内、店门口都排满了桌子,各个地方过来的吃客已经落座,点他们家的鸡鸭煲、鱼头煲、田鸡煲,三五成群,一桌桌热乎乎的,在早春微凉的汕头之夜,暖暖的让人看着高兴。(左上角的鸭子广告,姐承认动了点心)(八方煲店的另一个门脸,就在上图附近,看着买卖不错) 路边的小店里,家家有套简版的功夫茶具,店家都是喝着茶等客人的,这看着很潮汕;路过一家小超市,促销的食用油牌子,叫狮球唛,这看着也很潮汕。此时的龙眼路菜市场,还灯火通明,我看到那个卤水摊子,摊主在卖卤好的鸡鸭鹅,口水都出来了,可是想想还是选择去吃雄记的牛丸粿条,因为吃福合埕那次,我吃的是牛肉(片)粿条。(这里的人,不喝茶没法过日子哦)(这牌子,北方真的没见过,估计广东认)(龙眼路菜市场,夜里也很热闹的)(街坊有这样的菜市场,还是方便很多)(我承认,咽了很多次口水再走的)雄记的老板是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妇,家就在附近,做了好像十几年了。男店主说他们家的牛丸算是比较有良心的,现在很多牛肉丸里掺了别的东西(问是什么不肯说,估计是猪肉吧),那些便宜的牛肉丸难以保证质量的。他们家的牛肉丸粿条好像是15块一碗(唉,春天的事儿秋天写,记不清了,总之不是12就是15)。说实话,口感虽然弹牙,但鲜度觉着一般,好像还没有福合埕的鲜(虽然汕头最好吃的貌似不是福合埕的),但是我算给自己个交代,说来了潮汕吃过牛肉丸了,至于好吃的牛肉丸,留待下回吧。(雄记白天晚上都开着,店家靠着这个摊档娶妻生子,人家从没觉着要靠谁谁的)(待剁的牛肉)(牛肉丸)(牛肉丸粿条,味道一般,感觉牛肉丸不是那么新鲜)(这里的调味品,至少是原装给你用的)吃完牛肉丸,我去白天就瞄上的杨记点心铺叫了碗芝麻糊。这家杨记,白天晚上生意都很火,好像当地人挺喜欢这家的东西。在我看来,那里的点心(就是喝广东茶需要的一件件点心)看着挺糙的,所以连点的想法也没有。芝麻糊还算细滑,但喝在嘴里没有任何的惊喜,稀里糊涂就喝完了,起身沿着龙眼路回酒店。(杨记的蒸笼永远在灶上)(我喜欢这个芝麻糊罐子,很古早的样子)(我很少吃东西没有太多记忆的,这款就是) 夜里的龙眼路,比白天的时候更热闹,更充满了市井的喧哗,甭管你叫鱼饭还是点牛丸,或者买根甘蔗一路啃,你都会不知不觉中融入这灯火斑斓的夜色,与当地人一起感觉汕头的自有节奏。(甘蔗摊上可以直接榨汁喝)白天的那个水果摊,晚上也在营业。店主仍然默默地在那里削水果,周遭的环境,似乎与她无关,她只是默默地在那里削水果,削水果。(待续)(夜间的水果摊,还是那家)(晚上的水果,有了不同的色彩) (摊主每天那样辛劳,早出晚归,忙碌着家里的生计) 龙眼路的松记饭店离开之前,我又去了一次龙眼路,这次是去松记吃粥。他家的门脸大概不过二十平米,里面也就是四五张桌子,其实就在竹捶干面隔壁。(松记看着也是个街坊小馆儿,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放了垃圾篓子,所以地上不脏)看到松记橱窗的广告,我猜潮汕的那些点心当地人叫粿角(可惜当时没看到,可能点儿不对,所以无法核实)。当时是上午11点左右,人还不多,一大锅煮好的白粥,放在店里的显眼位置,热乎乎地等着你,旁边的小菜可就多了,木耳炒肉片、腐竹肉皮烧木耳、咸菜猪肠、炒红肉米、香菇焖豆泡、以及各种卤水和等待白灼的蔬菜。其实,那些下粥的菜,在北方下饭是绰绰有余的,人家就是拿着就粥了。(瞧这粥色儿,反正我挺喜欢,旁边是咸菜猪肠和香菇焖豆泡)(都是大盆儿的)(这叫红肉米,没去过潮汕的人,估计不认识) 我要了点卤大肠(到广东就爱吃这个,在上海只偶尔吃个草头圈子,在北京就选择不吃)、腐竹肉皮烧木耳、炒红肉米、白灼生菜和碟仔鱼。(这左边的是鲅鱼么?好像南边儿叫马鲛鱼)(还有外卖的) 这顿粥喝得吧,感觉倍儿富足,四种蛋白质,一种菌类,一种蔬菜,挺奢的。看见到店里来的人,最多不过叫两个菜(估计瞧这我这外地人够土鳖的),溜溜达达吃完了就走。鉴于这是上飞机前的最后一餐,咱吃饱点也是应当的。(这是咱叫的下粥菜,加起来好像四十块左右,奢的) 说起滋味,回忆如下:卤大肠一般,感觉处理得不是很干净;腐竹肉皮烧木耳,还行,好久没吃过肉皮了,可我老觉着我可以做得更好吃;红肉米,不是我的菜,感觉材料不新鲜,腥,但或许人家就吃这口;碟仔鱼咸咸的,也一般,远不如后来福记朱姐给我吃的那种(朱姐版是红烧的,甜甜咸咸香香的那种),白灼生菜么,没啥特别。总之,这最后一餐没啥特别,但是,我还是喜欢,如果在帝都有这么个店,我会喜欢光顾的。帝都不缺粥店,但是给的小菜不同,帝都不缺饭馆儿,但是馆子的感觉不同。 这次也呆了六七天,可觉着好多东西还没吃呢,下回还要去,但是,一定提前找个当地的朋友带着吃。(这是抱罗粉的料)(看,抱罗粉是不是跟粿条很像?除了放的东西不大一样?虽说那底汤不同,料不同,可我觉着是一类的食物)
欢迎各位外地朋友来潮汕品尝美食哟!揭阳好吃妹团购网微信号: haochimei0663长按以下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和小编一起吃喝玩乐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吃喝玩乐的超值团购
& 上一篇:
& 下一篇: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杨邱老师网校 , 专注免费的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潮汕粿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