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rflpindel分析软件技术中indel值怎么计算

利用PCR-RFLP技术鉴定部分沙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品种S基因型--《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利用PCR-RFLP技术鉴定部分沙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品种S基因型
【摘要】:梨是世界及我国主栽果树之一,绝大多数品种自花授粉不能结实,相同S基因型品种间异花授粉也不能结实,在生产上必须合理配置授粉树才能获得目标产量和果实品质。自交不亲和S基因型的确定,对于沙梨授粉品种选择及其育种亲本选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中国沙梨品种的S基因型鉴定却很少报道。利用S基因特异性PCR-RFLP技术,对23个沙梨品种的S基因型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
1.采用CTAB法提取的沙梨基因组总DNA,大部分OD_(260)/OD_(280)在1.8左右,产率在200μg/g鲜重叶片以上,RNA去除干净,DNA无降解,能够用于本试验的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分析;
2.5个S基因型已知的日本沙梨品种,其鉴定结果与已知相符;
3.采用S基因特异性PCR-RFLP技术鉴定了18个未知S基因型沙梨品种的S基因型,其结果如下:金水1号(S_7S_x)、金水2号(S_3S_y)、江岛(S_5S_8)、华梨1号(S_1S_3)、湘南(S1_S_3)、翠冠(S_1S_S4S_5)、杭青(S3_S_7)、西子绿(S_1S_4)、新杭(S_1S_3)、清香(S_3S_7)、三花(S_7S_z)、黄蜜(今村夏)(S_1S_6)、黄花(S_1S_2)、二宫白(S_1S_w)、华梨2号(S_3S_4)、宝珠梨(S_7S_a)、苍溪雪梨(S_5S_b)、灌阳雪梨(S_7S_c);
4.通过亲本S基因型分析,9个中国杂交沙梨品种,除华梨1号外,其余8个通过PCR-RFLP鉴定的S基因型均与亲本S基因型相符;所鉴定的华梨1号S基因型与其母本湘南同为S_1S_3,田间授粉试验结果也证明其异交不亲和;
5.通过F_1代S基因型分析,初步确定三花S_z为S_2,则三花S基因型为S_2S_7;
6.田间授粉试验结果表明,S基因型相同的华梨2号(S_3S_4)与新世纪(S_3S_4)异交,表现为不亲和,说明利用PCR-RFLP鉴定中国沙梨品种S基因型是准确可行的,通过本试验鉴定的华梨2号S基因型是正确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S661.2【目录】:
Abstract8-10
缩略词表10-11
1 前言11-21
1.1 问题提出11-12
1.2 前人研究进展12-20
1.2.1 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类型12-13
1.2.1.1 同型性SI12-13
1.2.1.2 异型性SI13
1.2.2 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研究进展13-16
1.2.2.1 配子体SI研究进展14-15
1.2.2.2 孢子体SI研究进展15-16
1.2.3 果树自交不亲和性基因研究16-18
1.2.3.1 果树自交不亲和性研究进展16-17
1.2.3.2 果树自交不亲和基因的数目17
1.2.3.3 果树自交亲和基因17-18
1.2.3.4 S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18
1.2.4 沙梨自交不亲和性基因型鉴定18-20
1.2.4.1 沙梨自交不亲和性基因型鉴定研究进展18-19
1.2.4.2 沙梨自交不亲和性基因型鉴定方法19-20
1.3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20-21
2 材料与方法21-29
2.1 材料21-22
2.2 方法22-29
2.2.1 主要试剂及仪器22-23
2.2.2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23-24
2.2.2.1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23-24
2.2.2.2 所提取基因组总DNA的质量检测24
2.2.3 S基因特异性PCR扩增24-25
2.2.4 S基因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25
2.2.5 田间授粉试验25-26
2.2.5.1 花粉收集25-26
2.2.5.2 花粉离体萌发试验26
2.2.5.3 田间授粉座果率调查26
2.2.6 新S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26-29
2.2.6.1 特异片段的回收26
2.2.6.2 连接26-27
2.2.6.3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的制备27
2.2.6.4 转化27-28
2.2.6.5 阳性克隆的增值28
2.2.6.6 测序片段的选择28
2.2.6.7 目的片段序列测定28
2.2.6.8 测序片段的序列确认28
2.2.6.9 测序片段的序列分析28
2.2.6.10 系统树的构建28
2.2.6.11 新序列的提交28-29
3 结果与分析29-44
3.1 所提取基因组总DNA的质量检测结果29
3.2 S基因特异性PCR-RFLP结果29-33
3.2.1 S基因型已知的日本沙梨品种S基因型的验证29-30
3.2.2 S基因型未知的沙梨品种S基因型的鉴定30-33
3.3 所鉴定的沙梨品种S基因型的验证33-44
3.3.1 通过亲本/F_1代S基因型分析进行验证33-34
3.3.1.1 通过亲本S基因型验证F_1代S基因型33
3.3.1.2 通过F_1代S基因型验证亲本S基因型33-34
3.3.2 通过田间授粉试验验证部分品种S基因型34-38
3.3.2.1 花粉量34
3.3.2.2 花粉离体萌发率34-35
3.3.2.3 田间授粉试验验证部分品种S基因型35-38
3.3.3 通过PCR片段的克隆、测序验证新S基因38-44
3.3.3.1 金水2号S_y基因的验证38-39
3.3.3.2 宝珠梨S_a基因的验证39
3.3.3.3 苍溪雪梨S_b基因的验证39-40
3.3.3.4 灌阳雪梨S_c基因的验证40
3.3.3.5 沙梨S基因部分氨基酸序列的比对40-41
3.3.3.6 梨属植物S-RNases的序列分析41-44
4 讨论44-47
4.1 提高梨基因组总DNA提取质量的几点建议44
4.2 S基因型鉴定方法的探讨44-45
4.3 应用多种方法确定S基因45
4.4 S-RNases的序列多样性分析45-46
4.5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46
4.6 自交不亲和基因型的应用46-47
参考文献47-56
图版和图版说明56-5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巩艳明;[D];延边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国华,吴华清,张绍铃;[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10期
陈振光;赖钟雄;;[J];福建农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张绍铃,徐义流,陈迪新,盛宝龙;[J];中国南方果树;2002年06期
张绍铃,房经贵,杨记磙;[J];果树学报;2001年01期
张绍铃,曹生民,吴华清;[J];果树学报;2003年05期
薛妙男,李义平,张杏辉,杨继华;[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程运江,伊华林,庞晓明,郭文武,邓秀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陈迪新,张绍铃,陶书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张绍铃,杨记磙,李秀根,平塚伸,Joseph Ngwela W[J];园艺学报;2002年02期
张绍铃,周建涛,徐义流,陈迪新,徐国华,吴桂法;[J];园艺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齐洁;[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齐国辉;[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小燕;于鹏;李国栋;陈学森;李素真;陈晓流;;[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刘唯真;;[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朱庆竖;郭巨先;;[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易庆平;罗正荣;张青林;;[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张宏建;梁尚武;张海红;;[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程萍;冯仁军;袁克华;张银东;;[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邓立宝;何新华;张允伟;王绍斌;陈学初;莫纪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范达;雷天刚;王军政;宋二玲;彭爱红;谭洪泉;王金萍;李政利;李凤龙;陈勇;陈善春;;[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唐志鹏;王惠;陈塔委拉;李明富;;[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马杰;魏朝富;;[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义流;张绍铃;;[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徐义流;张绍铃;;[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乌云塔娜;刘学英;;[A];梨科研与生产进展(五)[C];2011年
乌云塔娜;李洪果;包梅荣;谭晓风;;[A];梨科研与生产进展(五)[C];2011年
陈学森;高东升;李宪利;张艳敏;张连忠;束怀瑞;;[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韦碧云;张绍铃;梅正敏;陈迪新;;[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李玉晖;陈学森;沈洪波;郑洲;吴树敬;;[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张绍铃;陈迪新;吴俊;吴华清;;[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齐国辉;徐继忠;张玉星;王国英;;[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齐国辉;徐继忠;张玉星;牛宁;乔进春;王国英;;[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伟;[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文亚峰;[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杨谷良;[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刘怀华;[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李彦泽;[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江国良;[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鲁敏;[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张如华;[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高启明;[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谷超;[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郑瑜;[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李茂娟;[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乔西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徐爱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于鹏;[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田嘉;[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单江华;[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王庆飞;[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梁文杰;[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晓菊;洪海波;李敏;刘媛;杨克强;;[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赵巍巍;宗成文;曹后男;陈蕾;朴日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张春芳;李茂福;韩振海;龙慎山;李天忠;;[J];北方园艺;2008年11期
孙长悦;;[J];北方园艺;2009年03期
张达;王军虹;王豫颖;苍晶;郝再彬;;[J];大豆科学;2008年03期
张绍铃,曹生民,吴华清;[J];果树学报;2003年05期
王壮伟,渠慎春,章镇,张君毅;[J];果树学报;2004年04期
谭晓风;曾艳玲;乌云塔娜;李秀根;张党权;;[J];果树学报;2006年03期
张妤艳;张绍铃;吴俊;张瑞萍;李秀根;;[J];果树学报;2007年02期
钟涛;[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乌云塔娜;[D];中南林学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艳玲;[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张所兵;[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杨玲玲;[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朴永虎;[D];延边大学;2010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灿;[D];延边大学;2012年
金炳奎;[D];延边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尚伟,王兰菊,张晓伟,毛光志;[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张水明,宋丰顺,巩雪梅,杨振江,黄永峰,朱立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高俊杰;[J];北方园艺;1997年06期
姚允聪,曲泽洲,李树仁,张瑞,赵玉田;[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胡一鸿,刘刚毅;[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毛永民,鹿金颖,申连英,代丽,刘平,彭士琪;[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范伟国,王衍安,张方爱,李玲;[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桂秀梅,张金林,董金皋,安鑫龙;[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张绍铃,高付永,陈迪新,顾志新;[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4期
徐国华,吴华清,张绍铃;[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会勇,王天宇,黎裕,石云素,宋燕春,陆平;[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年01期
艾呈祥;张力思;刘庆忠;;[J];中国果树;2007年01期
王教玉;韩文瑜;雷连成;冯新;;[J];中国畜牧兽医;2007年02期
谢金鑫;侯喜林;董华兴;柳强;张佩鑫;刘鹏;侯美如;;[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朱海波;李国清;张萍;李结;李金平;蔺智兵;;[J];中国兽医科学;2011年02期
谢月霞;杜立新;李瑞军;王容燕;王金耀;曹伟平;宋健;冯书亮;;[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12期
周春香;何国声;张龙现;;[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09年01期
陈士超;杨红;郑勇平;陈跃磊;邱英雄;;[J];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6年06期
刘建华;潘玉善;付秀玲;胡功政;康宇;;[J];中国兽医学报;2009年12期
宋勤叶;马增军;李潭清;马兴树;;[J];中国兽医杂志;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岩松;吕雅歆;时彦胜;战大伟;张爱兰;杨晓;;[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0年
王海燕;刘庆;钟河江;杨策;严军;黄苏娜;程英;蒋建新;;[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张胜利;叶德富;郑玲;芮红兵;;[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李中;张成;陈国俊;刘晓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宋勤叶;李潭清;左玉柱;;[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侯宁;王剑;李文龙;张继帅;杨晓;;[A];中国遗传学会七届一次青年研讨会暨上海高校模式生物E——研究院第一届模式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齐国辉;徐继忠;张玉星;王国英;;[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张胜利;叶德富;郑玲;芮红兵;;[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姜在来;张玮;张辉;刘一博;苏式兵;;[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张胜利;叶德富;;[A];首届全国中青年风湿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伟;[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朱英国 李绍清 李阳生;[N];农民日报;2006年
杨林;[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王乐民;[N];健康报;2006年
郑灵巧;[N];健康报;2008年
蒋建科;[N];人民日报;2001年
龙可;[N];农民日报;2001年
“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的建立”项目组;[N];科技日报;2003年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 祝光耀;[N];人民日报;2003年
 ;[N];中国花卉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艳丽;[D];复旦大学;2010年
赵强;[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罗红蓉;[D];四川大学;2004年
李蓉;[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李承彧;[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李福秋;[D];吉林大学;2010年
袁涛;[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赵建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赵琦;[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张妤艳;[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腾;[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向倩;[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赵焕丽;[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王海燕;[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李莉;[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程林友;[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杜纪坤;[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章双;[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田丽丽;[D];兰州大学;2011年
武秀香;[D];扬州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图文】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
上传于||文档简介
&&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及​原​理​,​很​全
大小:2.8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图文】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8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南阳牛IGF-2基因PCR-RFLP分析--《黄牛杂志》2005年05期
南阳牛IGF-2基因PCR-RFLP分析
【摘要】:利用PCR-RFLP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Bsr I对85头南阳牛类胰岛素样因子2(IGF-2)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阳牛在该位点检测到两种等位基因A和B,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29。A等位基因包括185bp和32bp两个片段,B等位基因包括118bp、67bp、32bp三个片段。南阳牛在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S823.2【正文快照】: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一like growth fac- to:2,工GF一2),也被称为生长调节素A(so- matomedinA),是胰岛素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释 放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它与有促进有丝分裂 活性作用的胰岛素具有结构上的同源性。现已证明, IGF一2至少在啮齿类动物中是促进有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春德,王冠立;[J];中国畜牧杂志;1987年01期
钱明绪;[J];黄牛杂志;1988年04期
王冠立;杨春德;黎荣勋;;[J];中国牛业科学;1988年02期
王建钦;;[J];中国草食动物;1989年04期
杨好美;孙志和;;[J];中国牛业科学;1991年04期
姚文书;;[J];中国牛业科学;1993年01期
许光玉,许道庆;[J];畜牧与兽医;1994年03期
王燕久,祁兴磊,师海强,冯建华,王志富,刘汉创,高文山;[J];黄牛杂志;1994年02期
孙志和;[J];黄牛杂志;1994年04期
王冠立;[J];黄牛杂志;199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风勤;;[A];中国牛业高峰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5年
许尚忠;魏伍川;杨章平;马云;;[A];全国养牛科学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孙少华;;[A];首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6年
张争锋;陈宏;李秋玲;雷初朝;张春雷;薛恺;王轶敏;王新庄;;[A];中国遗传学会功能基因组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张争锋;陈宏;李秋玲;雷初朝;张春雷;薛恺;王轶敏;王新庄;;[A];第十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王兴平;许尚忠;昝林森;陈金宝;高雪;任红艳;;[A];第十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谭旭信;白跃宇;;[A];第二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王栋;朱化彬;郝海生;包利锋;刘强德;杜卫华;陈幼春;;[A];第二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7年
茹宝瑞;高腾云;;[A];第三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8年
张宝;陈宏;赵苗;李飞;蓝贤勇;潘传英;;[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肖舟;[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刘永斌;[N];河北科技报;2006年
朱正华;[N];哈密报(汉);2006年
王之保;[N];驻马店日报;2006年
王之保;[N];驻马店日报;2006年
;[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张成亮;[N];光明日报;2007年
大厂回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局
庞连海;[N];河北科技报;2007年
夏阳;[N];农民日报;2007年
陈四化?张成亮;[N];农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雷初朝;[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高雪;[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蔡欣;[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史明艳;[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王兴平;[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彭华;[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鲁云风;[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丁向彬;[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张志清;[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刘德稳;[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张自富;[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胡文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张争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PCR-RFLP分析技术 - PCR实验 - 生物秀
标题: PCR-RFLP分析技术
摘要: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实验目的】1.熟悉PCR—RFLP分析技术原理及实验步骤。2.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3.了解PCR—RFLP在遗传病基因诊断中的作用。【实验原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模拟体内DNA复制条件在体外酶促合成特异……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实验目的】
1.熟悉PCR&RFLP分析技术原理及实验步骤。
2.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
3.了解PCR&RFLP在遗传病基因诊断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模拟体内DNA复制条件在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循环反应,可使目的DNA片段得以迅速扩增。其主要步骤是:将待扩增的模板DNA置于高温(约93℃-95℃)下使之变性解链;人工合成的两个寡核苷酸引物在低温(约50℃-70℃)下分别与目的DNA片段两侧的互补序列复性结合;引物在DNA聚合酶作用(约70℃-75℃)下沿模板按5&&3&方向延伸,合成目的DNA片段的新互补链。如此经过n个周期,理论上扩增2n倍,一般PCR经30-40周期后可获得百万倍以上的目的DNA。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分析技术是在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NA碱基置换正好发生在某种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上,使酶切位点增加或者消失,利用这一酶切性质的改变,PCR特异扩增包含碱基置换的这段DNA,经某一限制酶切割,再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酶切产物,与正常比较来确定是否变异。应用PCR&RFLP,可检测某一致病基因已知的点突变,进行直接基因诊断,也可以此为遗传标记进行连锁分析进行间接基因诊断。
本实验以家族性甲型血友病患者及其相关成员外周血DNA为模板,PCR扩增凝血因子FⅧ基因的583bp特异片段产物,其中包含MspⅠRFLP多态位点,经MspⅠ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等位片段的长度(583bp或360bp+223bp),以此为遗传标记进行连锁分析,判断胎儿是否得到了带有缺陷FⅧ基因的染色体,从而做出间接基因诊断。
【实验用品】
1.DNA(50ng/&l)、引物Ⅰ和Ⅱ(20&Μ)、TaqDNA聚合酶(5U/&l)10&PCR反应缓冲液、dNTP(2.5mM)、灭菌蒸馏水、液体石蜡、限制性内切酶MspⅠ(20U/&l)、10&酶切缓冲液。
2.2%的琼脂糖凝胶、5&TAE、6&上样缓冲液、DNA Marker、溴化乙啶贮存液(10mg/ml)(EB)。
3.PCR自动热循环仪、紫外透射仪、微量加样器(20&l、200&l)、枪头(20&l、200&l)及(1ml、0.5ml)、容器盒、恒温水浴箱、琼脂糖凝胶电泳装置、烧杯、保鲜膜、封口膜、浮漂、微波炉、250ml三角烧瓶、透明胶带、托盘天平、台式高速离心机。
【实验步骤】
一.PCR反应
PCR反应体系20&l,其成分如下:
按以上次序,将各物质加入到一只无菌的0.5ml中。轻轻混匀后,离心5秒钟,加入一滴液体石蜡盖于反应混合液的表面,然后放入PCR仪中进行循环反应。
PCR 反应循环温度:
94℃预变性3分钟,然后进行以下循环30次
最后经72℃再充分延伸7分钟。
反应结束后置4℃冰箱保存。
二.PCR产物的MspⅠ酶切
反应体系20&l其成分如下:
置37℃消化1小时,4℃保存。
三. 糖凝胶电泳检测
1.胶板的准备
取有机玻璃内槽,洗净晾干。取透明胶带将有机玻璃内槽的两端边缘封好(注意,将透明胶带紧贴于有机玻璃内槽的两端边上,不要留空隙)。将有机玻璃内槽置于一水平位置,在距离底板0.5~1.0ml的位置放入梳子。
2.2%的糖凝胶的制备
称取1克琼脂糖,置于锥形瓶内,加入50ml 1&TAE,瓶口用保鲜膜封盖,在微波炉中加热直至琼脂糖全部溶解,得到2%琼脂糖凝胶液,待其冷却至65℃左右,加入2.5&l溴化乙啶贮存液(10mg/ml),使溴化乙啶终浓度为0.5&g/ml。小心混匀并倒在有机玻璃内槽中,控制灌胶速度,使胶液缓慢展开,避免产生气泡,直到在整个有机玻璃板表面形成均匀的胶层。室温下静置1小时左右,待胶凝固完全后,轻轻拔出梳子,在胶板上即形成相互隔开的样品槽。
3.将凝胶放入电泳槽中,加入恰好没过胶面1mm深的足够电泳,预电泳10min。
4.每份限制酶切产物取10&l,加2&l 6&上样,混匀后加入到样品孔中,以100V 电泳50分钟。
5.断电后取出凝胶,放在紫外透射仪中观察并记录PCR&RFLP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甲型血友病患者及其相关成员的亲属关系绘制遗传系谱图,观察并记录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的片段长度,绘制出家系各成员FⅧ基因MspⅠ RFLP等位片段与系谱相关图,进行连锁分析,判断胎儿是否是甲型血友病患儿。
相关热词:
..........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ndel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