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中国国防的目标吗

尔雅军事理论参考答案16新版 张国清-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尔雅军事理论参考答案16新版 张国清
导读:军委充实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基点进一步调整为打赢(D)条件下的局部战争,A、军事战略,4.6加强重大安全领域军事力量发展,(A)军事力量,4.7武装力量军事斗争准备,1.【单选题】要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的准备,2.【判断题】武装力量的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4.2我国的国防建设目标和战略任务1.【单选题】我们国家总体的战斗目标也就是我们(D)建设的目标。A、强国B、强
4.2我国的国防建设目标和战略任务
1.【单选题】我们国家总体的战斗目标也就是我们(D)建设的目标。
2.【单选题】建设强大国防和强大军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国家和平发展的(C)保障。
3.【判断题】中国国防的战略目标就是要保障实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时候把中国建成一个小康社会,保障在我们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时候,将祖国建设成富强的、民主的、文明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常讲的“中国梦”。 (√)
4.【判断题】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军队以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总纲,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始终把战斗力作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大力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4.3中国的国防政策
1.【单选题】2004年,军委充实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基点进一步调整为打赢(D)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D、信息化.
2.【判断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人民战争的优良传统,坚决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全民自卫的原则。
3.【判断题】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4.【判断题】我们中国国防政策的一个核心实质,是捍卫国家的独立、祖国的统一,捍卫主权,捍卫国家的安全来促进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周边的稳定。
4.4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体制构成
1.【单选题】我国新体制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B)和民兵组成。
A、人民警察
B、武装警察部队
2.【判断题】街道派出所的人民警察是我国武装力量。
4.5我国武装力量建设发展
1.【单选题】我国的海军要按照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近海(C)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相结合的转变。
2.【单选题】我国的武装力量目前要贯彻新形势下的(A)方针,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以国家为核心的安全导向。
A、军事战略
B、武装战略
C、经济战略
D、文化战略
3.【判断题】我国空军就要按照天空一体攻和防兼备的战略要求,来实现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构建适应信息化作战需要的天空防御力量的体系。
4.6加强重大安全领域军事力量发展
1.【单选题】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略基石,中国始终奉行
(B)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2.【单选题】太空是国际战略竞争的(C)。
3.【单选题】网络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支柱,是国家安全目前存在的一个新的领域,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竞争日趋激烈,不少国家都在发展
(A)军事力量。
A、网络空间
C、动能武器
D、气象卫星
4.7武装力量军事斗争准备
1.【单选题】要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的准备,必须按照能打仗就要(B)的要求,坚持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导向,真抓实备、常备不懈,全面提高我国军队的威慑能力和实战的能力。
D、完成任务
2.【判断题】武装力量的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是维护和平、遏制危机、打赢战争的重要保证。
4.8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发展阶段(上)
1.单选题】新中国的国防建设的成就经历了(C)发展阶段。
2.【单选题】据资料记载,从1840年到1949年,列强从海上入侵我国就达(A)次之多。
3.【判断题】朝鲜战争的胜利,用铁的事实向世界宣布,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不可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不惜一切代价捍卫祖国的尊严。
4.9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发展阶段(中)
1.【单选题】日15时第一颗(C)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核威慑力量,这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遏制战争的能力,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
2.【单选题】是新中国国防建设的(B)阶段。
3.【单选题】在1954年颁布的《宪法》,首次提出包括国防现代化在内的“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D)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4.【判断题】日,一架国民党驾驶的美军高空战略侦察机从浙江温岭进入大陆并窜到北京通县上空,被刚组建不久的我军地空导弹部队将其击落,首开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导弹击落飞机的先例。 (√)
5.【判断题】日15时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4.10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发展阶段(下)
1.【单选题】日,我国第一颗人造(B)发射成功。
A、航天飞机
B、地球卫星
D、洲际导弹
包含总结汇报、旅游景点、考试资料、办公文档、资格考试、文档下载、IT计算机、教程攻略以及尔雅军事理论参考答案16新版 张国清等内容。本文共5页
相关内容搜索十八大报告小康社会目标从“建设”变“建成”
昨日上午,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政治报告。这个报告是一份中国执政党为兑现施政承诺发出的改革攻坚令,更是一份迄今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小康社会描绘最为详尽的蓝图。胡锦涛在报告中用几占八成的篇幅瞩望未来,描绘未来5到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在对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蓝图的细述中,这一宏伟目标更加明确、细化,深化改革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设计轮廓初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已从十六大报告中的“建设”变为十八大报告的“建成”,在这一字之变中,小康社会更为切近。下决心重视居民收入提高报告中首提“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一个是经济总量指标,一个是人民指标,指标设定以2010年为基期,这两个指标的指导性、方向性更加鲜明,尤其是将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分量更重。”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翻阅前十年的两次党代会报告,从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到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再到十八大提出“两个翻番”,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这说明我们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是下决心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十八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说。10年后居民收入水平目标很直观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这就意味着,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38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2000元。“这给了大家非常直观的一个目标,10年后,大家能达到什么样的收入水平一目了然,小康目标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了。”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中国社科院经济和金融专家张跃文说,报告提出的倍增目标应是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倍增目标,虽然还很难确定届时的绝对数额,但它的实际购买力可以获得保证。量化目标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改委经济学家常修泽()说,十八大针对居民收入增长不仅提出了量化目标,而且还是倍增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资料显示,扣除价格因素,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其年均增速分别为约9%和8%。“到2020年再次实现收入倍增不是遥不可及的,年均增速保持在7%-7.5%即可达到。”常修泽说。“从这两个翻一番的指标看,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也充分考虑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新格局,目标设定合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表示。“从速度上看,其实并不需要太快的年均增速。”李扬算了一笔账:要实现两个翻一番,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只要经济年均增速达到6.9%左右就可实现GDP翻一番,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要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对经济发展要求会更高一些,粗略测算GDP年均增速达到7.1%左右就可保障,而人均收入年均增速7%左右即可。综合新华社等媒体报道背景30年 小康蓝图由远及近回顾30年中国的发展,正是一个中国小康蓝图由远及近的过程。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经济奔小康的目标。十三大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础判断,为小康破题。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开了经济起飞的闸门。十五大进一步扫清发展道路上的认识障碍,确立非公经济地位和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特别是近10年,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基础上做出了一系列部署。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历程一步步清晰可见。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昨日接受本报采访,解读了小康社会的建设历程。谢春涛称,“小康社会”的提法由来已久,是相对“四个现代化”来讲的。很快,上个世纪末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改成了基本实现小康。这个中国的传统观念,描绘了中国人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谢春涛解释说,小康社会是从经济发展程度和群众生活水平角度提出的概念,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直到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昨天,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谢春涛认为,这体现了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思路。
(本文来源:新京报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43045条
评论219011条
评论117266条
评论102760条
评论97012条
游戏直充: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问题详情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 )。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 )。此题为多项选择题。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论文写作技巧
网友回答(共1条)
匿名网友&&&&lv1&&&&提问收益:0.00&答案豆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我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就说明(  )。2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事实揭示了下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中国国防及军队建设目标实现三大历史性转变
五年来中国国防及军队建设目标实现三大历史性转变
细阅2011年以及此前的中国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关于“中国国防及军队建设”的文字陈述内容中,隐含着三大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突破。
在最近短短五年时间内,中国国防及军队建设的发展目标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国防及军队建设的目标是“整体防卫作战”。
2006年度《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原文:“着眼于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高军队信息化条件下的整体防卫作战能力。”
2007年度《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原文:“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不断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注释:2007年此前的十多年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对国防及军队建设的目标均是“提高防卫作战能力”。或者说,此前我国国防及军队建设纯粹以“自卫”为目标,并不具有对外作战能力。)
第二阶段:国防及军队建设的目标是“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
2008年度《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原文:“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2009年度《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扎实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注释:2008年和2009年,中国国防及军队建设目标发生重大改变,没有了此前的所谓“防卫或自卫”概念,转而提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说明的,“多种安全威胁”与“多样化军事任务”是对应关系,面对外部挑衅、外地侵略、恐怖威胁等多种安全威胁,必然需要多样化的打击能力,其中,也必然包含主动性的打击能力,从这一点而言,已经完全突破了此前的防卫概念。)
第三阶段:国防及军队建设的目标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
2010年度《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原文:“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2011年度《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原文:“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2010年和2011年中国国防及军队建设正式提出“打赢局部战争”的概念,需要强调的是,“局部战争”的范围肯定不是面对外地入侵的概念了,最起码也是国境线外的对外作战;其中深意,不需多言!)
(作者言:本文纯属笔者查阅历年温ZONG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些许发现,不具有任何政治目的,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转载请注明出处,请勿恣意评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军事理论试题题库_百度文库
军事理论试题题库
第一章 中国国防
1.国防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现代国防的() 答案:B
2.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现代国防的()答案:C A根本职能
3.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
A国家领导人
4.在国防类型中()国防是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在国防建设上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周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
5.()年联合国专门通过了《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
6.()主权始终是一个国家国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A维护国家的统一
B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C捍卫国家的主权
D维护国家的安全
7.在国防的手段中,对付武装入侵和武装暴乱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是() 答案:A
第 1 页 共 1 页
第1 / 60页
贡献者:___Gesy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