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能吃三文鱼吗

*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过敏体质,能吃三文鱼吗?
过敏体质,能吃三文鱼吗?
过敏体质,能吃三文鱼吗?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6006
问题分析: 你好,过敏体制也不是对所有的东西都过敏,你如果对鱼类海鲜类都过敏,就最好不要吃意见建议:你好,如果不是很严重,平时可以吃海鲜,可以吃少量看看,如果过敏,立刻停服
问请问,皮肤过敏可以吃三文鱼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上呼吸道感染、
&&已帮助用户:73563
病情分析: 建议少吃比较好的 考虑是皮肤过敏,,建议外涂醋酸肤轻松冰片软膏或阿昔洛韦软膏效果最好。意见建议:可吃些消风止痒颗粒或氯雷他定来治疗,不可吃辛辣刺激和易过敏食物,祝你健康
问儿童过敏体质
职称:其他
专长:皮肤过敏
&&已帮助用户:128086
指导意见:您好,三岁半的孩子过敏性体质的现象,目前如果已经检查了过敏源,孩子太小了,平时注意一些就可以了。再一个食物方面清淡,适当服用点维C,一般孩子大一些会好转的,至少等孩子七岁以后,不行可以脱敏治疗的。
问过敏体质问药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40738
问题分析:建议您最好去医院皮肤科看一下,考虑有过敏的可能,不要吃刺激性食物,不要用手去碰意见建议:可以服用防风通圣丸进行调理,避免食用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海鲜、辣椒等。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避免过劳,祝健康
问过敏体质能用氨基酸吗?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消化内科
&&已帮助用户:134226
过敏体质一般是可以使用氨基酸的。当然如果你是特别敏感的体质也有可能对氨基酸过敏的。所以一定要在当地医院观察下使用氨基酸。
问过敏体质能改变吗
职称:医师
专长:擅长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胃炎、胃溃疡及其它内儿科疑难杂病。
&&已帮助用户:112431
病情分析:过敏体质很难改变意见建议:过敏是一种机体的变态反应,是人对正常物质(过敏源)的一种不正常反应,当过敏源接触到过敏体质的人群才会发生敏 ,过敏源有花粉、粉尘、异体蛋白、化学物质、紫外线等几百种,有些过敏甚至查不到过敏源。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大约占20%人中还有过敏性综合症,从新生儿到中老年人各年龄阶段都有发生,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但有显著的遗传性特征。
问过敏体质能吃鸡蛋吗
职称:医师
专长:普外科疾病、肛肠科
&&已帮助用户:312334
病情分析:过敏体质能吃鸡蛋意见建议:过敏体质患者忌食辛辣温热食物:辛辣温热食物能刺激机体这类食物如酒、浓茶、咖啡、辣椒、大蒜、韭菜、狗肉、雀肉、虾等均不宜食用。此外,属甘温的食品,如羊肉、鸡肉、南瓜、芋艿、龙眼、栗子、鲤鱼、鲢鱼等也应少吃。多吃含有丰富维他命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他命C与B群,或是B群中的 B 6。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蕃茄、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萝卜、绿豆、意仁等。 多休息,勿疲累,适度的运动。以上这些都有助於体内自然产生对抗过敏原的机制。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身上有带状疱疹,最近发现神经出现疼痛,是不是带状疱疹引起神经痛
荨麻疹是怎么引起的引起荨麻疹的因素很多,病因复杂,致敏源广泛。
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各种莫名的病症都找上了门,严重时
过敏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评价成功!新手妈妈必看啊
一些我看过的,觉得很好很有用的知识,都是我遇到过的问题,我汇总到这儿,希望新手妈妈们都看看。
一.关于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新生儿胃容量仅为5-7ml,当对婴儿不计胃容量状况而一次性给予过多量的喂养时,婴儿将身体内大量血液集中于消化系统,而影响其其他系统正常运转。同时很可能出现婴儿弹性较大的胃过度被撑大的现象。但排空后亦难以恢复而出现剧烈哭泣,一旦家人不明真相继续过度喂养,则会造成恶性循环,危机婴儿生命健康。
我们知道新生儿的胃容量只有豌豆大小,那么是不是很快就变得非常大了呢?
看了这个,你是不是还会给小宝宝一次灌下去100ml还觉得不够呢?
研究发现,“母亲的乳汁分泌适合新生儿每日的胃容量变化。新生儿的胃容量在头两天非常小。比如一个3000克的新生儿,第一日的胃容量为6ml,第二日为12ml。而母亲的初乳在第一天平均为25-56
ml,在第二天为113-185ml。在头几天的频繁吮吸会刺激产奶,第三日后奶量可达每日500ml,使得体重迅速回升成为可能。
宝宝刚生下来的时候胃容量是5-7毫升,据我听说的产科医院要求给新生儿添加的奶粉量都是30毫升,好一些的有建议加10毫升的(这算有良心的了),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宝宝生下来就直接被过度喂养了,但是无数的老人和新手父母还一直觉得自己的孩子没吃饱,这是何其悲哀的一件事啊。至于医生所谓的低血糖的说法更是吓坏了爱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导致过度喂养一直在持续并且不断加剧。
徐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她亲眼看见的新生儿被灌下120多毫升奶粉的案例,最直接的伤害是心衰,因为宝宝的血液全都供应到肠胃去了,负担太严重了,心脑供血严重不足了。这个例子让我们很震惊,胃是有弹性的,可以被撑大无数倍,但是后果也是惨痛的,所谓的把胃口撑开的话是存在的,但是百害无一利,多么希望准妈妈就可以了解这些事情,真的不要准备奶粉了,唉。
大自然是神奇的,人类的进化也是神奇的,陈文山老师说,为什么其他哺乳动物都有奶来哺育子代,因为那是自然本能;为什么人类就要吃奶粉,因为人类是高级哺乳动物,有思维,认为自己没奶就真的没奶了。
新生儿因为了解妈妈在产后3天内母乳分泌量少,所以会在孕晚期储备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这个储备可以维持72小时左右。胎儿娩出后10-30分钟吸吮反射达到高峰,是最佳开奶时机,1小时以后会转入抑制期,孩子基本上就会睡觉。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过早过量添加奶粉的危害,这里老师讲了两个词,我记录的不是很详细,大概理解一下吧,就是“营养程序化”和“代谢印记”,即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营养物质的摄入和代谢会对机体结构、功能及物质能量代谢产生长期的影响。而母乳不会过度喂养的原因是母乳中的瘦素浓度与婴儿血浆中的瘦素浓度呈正相关,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发出饱食信号,抑制摄食。
对于新生儿而言,过量的奶粉会直接影响妈妈下奶,前2周是泌乳反射建立的关键时期,而泌乳反射的建立就靠宝宝对乳头的吸吮,刺激下丘脑的垂体前叶和后叶分泌泌乳素和催产素,新生儿大脑发育不完善,睡眠就比较多,加上奶粉过度的喂养,确实会让人觉得孩子很“乖”,睡的很“好”,孩子昏睡,吸吮次数不够,直接就导致妈妈母乳不足了,孩子的胃口也被撑大了,以后的母乳道路就会越来越艰难,甚至多数人就直接放弃了母乳,纯人工喂养了。
新生儿是没有饥饿感的,因为生下来胃里有羊水,所以孩子即使吃不到奶水也不要紧,他并不觉得饿,在生下来一小时以后基本上都会进入一个抑制期,会睡觉,所以也不会觉得饿了。饥饿感的产生来自胃的排空,比如大人都体会过的饿过劲,在胃从饱胀到排空的过程人会感觉到饥饿,胀满的时候,还有排空之后都会失去这种感觉,所以小宝宝如果没被灌奶粉的话,他是不会感受饿这个感觉的,他就很自然的和妈妈的泌乳相配合,通过不断吸吮来刺激妈妈泌乳,然后让妈妈的乳汁满足他的需求。如果生下来就加奶粉,而且量很大,那么就人为的让宝宝的饥饿中枢提前工作了,胃撑的太大,排空之后的回缩就会非常的难受,孩子肯定会剧烈的哭闹,而大人看见孩子哭就受不了,继续用奶粉去撑,恶性循环就愈演愈烈了。
二.各种新知识新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类
1、安全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闻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列出一些概括的需要层次,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指出:当生理需要被大部分满足之后,第二层次的需要就出现了,个体变得越来越对寻求环境的安全、稳定和保障感兴趣。马斯洛指出:心理的安全感(psychological
)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人的生命需要牢固的地基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这个地基是在人出生之后头几年建筑起来,影响这个人一生的身心健康。这个地基的名字叫做“安全感”。
对于儿童来说,什么是安全感呢?就是对世界对人间的基本信任。儿童必须怀有这样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赖的。”才能获得生存的动力、勇气和毅力。
儿童性心理发育简要:
每个儿童的各个性心理发展阶段会出现相互交错的现象,也会有倒退的表现。青春期之前的性心理发展各阶段都为未来青春期发育奠定基础。这里针对大本营常出现的几个时期做简单诠释,包括:口欲期、肛欲期、恋母(父)情结。
2、口欲期(吃手):人的性心理发展阶段之一。自出生至一岁或一周半左右(具体年龄不拘泥于此,下同)。由内在本能激发的对口唇、口腔的关注活动。婴儿从吸吮母乳中不但获得必要的营养,而且获得极大快感,同时也对其他口唇、口腔活动极感兴趣。比如经常吹泡泡、咯咯发声、咀嚼东西、吸吮手指,把手能拿到的东西都放进嘴巴里。口欲期内遭遇心理挫折,口欲满足不充足,或在之后的性心理发育过程中,遭遇心理挫折,本能亦可能退回固着于口欲期。
3、肛欲期:性心理发育的阶段之一。幼儿1岁至2岁之后,开始进入肛欲期。幼儿本能的开始将对口唇、口腔的兴趣转移至肛门、直肠区的活动。此时幼儿大小便习惯的形成活动开始逐渐出现,幼儿可从对大小便的控制中获得快感,即肛欲满足。这个时期的幼儿多出现憋大小便、玩弄自己排出的粪便,或明显感兴趣的表现。此时期如果遭遇心理挫折,或在以后性心理发育中遭遇心理挫折,亦会退回肛欲期,出现肛欲表现。
4、恋母(父)情结:性心理发育的阶段之一。3-4岁之后,幼童开始出现对家庭内异性亲长的依恋情结。一旦被压抑于潜意识,很可能演化为以后的诸多精神疾病的根源。应充分满足幼童的心理需求,给予异性亲长的充足关注,同时保持家庭成员间平衡三角关系,为幼童建构最早的家庭心理模式奠定基础。
5、吸吮需求:一个胎儿,突然在巨大的推动力下,被迫承受着紧张和焦虑,猛然到达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更亮、更宽松,也更令他不知所措的地方。此时婴儿是焦虑的。他通过持续使用在子宫中就可以唯一自由控制的器官--嘴巴,来不断强化安定感和缓解压力。就如同成人初到一个新环境,必定习惯重复最熟悉的小动作,以缓解自己的焦虑和压力一样,小婴儿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重复最初、最原始的“小动作”--吸吮。而婴儿的这种内心本能的需求就是“吸吮需求”,也是口欲期最明显的表现之一。
吸吮需求会通过母乳亲喂得到极大满足,这也是母乳喂养除去营养最优的理由之外,最重要的理由之一。
但很多年轻的妈妈并不理解孩子还有这种心理需求,以为孩子要吃奶,就一定是饿。有些宝宝可能每次吃奶都要花1、2个小时甚至更久,这时并不一定意味着你的奶水不足,很大程度也是吸吮需求的表现。
宝宝头几个月就是要让妈妈抱着,不停地吃奶,这是宝宝和妈妈建立情感纽带的方式,对宝宝今后身心健康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妈妈放松自己,完全接纳这个孩子,并及时给予满足,才能让这个看似“不懂事”,实际上却能敏锐洞察母亲心态的小家伙安心成长。
6、恋奶期(奶瘾期):大多数主要出现在一周岁至一周半岁的幼儿身上,表现为频繁吃奶,吃饭减少,特别粘妈妈,尤其依恋乳头吸吮。时间长短和程度个体存在一定差异。实质上是吸吮需求特别强烈的表现,即口欲期表现。了解了口欲期和吸吮需求的知识,就会明白,这个阶段的幼儿进入心智发育的高峰期,必须面临众多挫败和打击,比如妈妈的分离、探索的受挫、规则的限制等,造成幼儿的依恋程度达到最高峰。恋奶期不适宜断奶,反而应加大对幼儿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口欲期需求的满足,方能帮助其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7、夜醒:在孩子2岁之前,夜醒是非常普遍、非常正常的现象。小月龄宝宝需要足够、按需的哺乳,大月龄的宝宝因为白天职场妈妈无法见面造成的焦虑(分离焦虑),将会在夜间通过频繁夜奶补偿。更有包括学步儿遭遇成长发育中的各种挫折而产生的压力和焦虑,而需要通过夜奶与妈妈亲密接近,以获取足够的关注和安全感。
8、分离焦虑:分离焦虑(Dissociative anxiety)
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分离焦虑一般从妈妈重返职场时开始出现,持续到幼儿入园初期阶段比较明显。也有儿童持续到小学阶段。分离焦虑分反抗阶段-失望阶段-超脱阶段。
9、黄昏焦虑:婴儿在傍晚18点-22点之间哭闹,叫做黄昏焦虑。宝宝白天可能贪玩,或者环境影响睡眠不够或者睡眠质量很低。到了17-21点宝宝就会很疲劳,不舒服但又无法马上入睡就开始闹。很多会表现为找奶吃。解决的方法很简单,给他一个适合的作息时间表,保证他在白天也有足够的睡眠。
10、敏感期: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物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致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
“敏感力”。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失。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引起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蒙台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归纳出九种(但更多不明显、不普遍的敏感期不全归类于此,):语言敏感期(0-6岁)、秩序敏感期(2-4岁)、感官敏感期(0-6岁)、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动作敏感期(0-6岁)、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书写敏感期(3.5-5.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文化敏感期(6-9岁)
11、延迟满足:心理学上关于延迟满足的定义更适用成人,即“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而在婴幼儿阶段的延迟满足,并非为了什么目标,获得享受,而是让婴幼儿在最初的几年里就经历并了解生活和社会的固有的、惯用的规则和模式,从而学会适应环境,为向社会人跨进奠定基础。而在婴幼儿期,父母在延迟满足中最常遇到的问题,便是孩子的哭声、各种无理要求、不现实的需求等。父母只有包容孩子的“格格不入”,将现实的环境展示给孩子,孩子才能逐步平静的接受,学会适应周围的人和环境。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延迟孩子的需求时,必须是在没有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不是父母在拒绝和延迟孩子的需求,是周围的环境的要求。比如社会规则、父母的生活习惯喜好、基本的安全要求。
三.关于辅食
4个月到6个月的宝宝可以吃什么呢?
1.当然是奶类为主的了。没错,就是奶类,不管你是母乳的,混喂的,还是奶粉的。继续吧。
2.这时期的宝宝可以考虑添加辅食了。但是只是考虑,最好还是全母乳到六个月,这点医生强调很多次。
3.如果实在想添加辅食的,可以给米粉,或者燕麦粉。视宝宝的便便情况而定。如果宝宝的便便有困难的,建议给燕麦粉。如果宝宝的便便还不错的,还是推荐米粉。
4.这个时期给辅食,只是当个零食。吃多少,家长别太在意了。关键是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和社会体验。不愿吃的,或者没有强烈意愿的宝宝还是算了吧。
5.特别强调,这时期,只给米粉之类的。其他东西统统免谈。蔬果汁也包括在内。事实上,蔬果汁医生专门说了的,不要给吃。
6.作为中国妈妈,特别强调了鸡蛋。得到的回答是,不要给宝宝吃!蛋清,事实上蛋黄都很容易引起过敏反应。这时期的宝宝肠胃还非常脆弱,最好不要尝试。另外,鸡蛋补脑子这事儿,没有任何理论支持。鸡蛋的营养对于这时候的宝宝来说也完全没法吸收。只能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就是说,这时候,鸡蛋对宝宝来说有百害无一利。
6个月的宝宝,正式开始加辅食了!
添加辅食的原则:
1.依然是奶类为主。1岁之前,宝宝的主要营养都来自奶类。所以依然是奶类为主。
2.添加辅食是为了培养宝宝吃饭的习惯和兴趣。也让他学习吞咽食物。
基于以上两点,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家长不要纠结于宝宝吃了多少。多少都不是个问题。这时期的宝宝只是在学习。所以如果宝宝表现出对于食物没有兴趣,就不要勉强他。强行喂辅食,导致宝宝对于吃饭这件事产生反感,是得不偿失的。为了让孩子吃辅食而断奶更是很可笑的事情。
而且,这是培养饮食习惯的时候,最好从最初开始,就让小宝宝坐在餐椅上吃饭。当然,没有餐椅的,也可以专门准备一个适合宝宝坐的小椅子。不要大人抱着喂。另外,最好用小勺子喂辅食。而不是用奶瓶。让宝宝了解,吃饭和吃奶是不同的。
还有就是,最好在喂奶以后喂辅食。这样不影响吃奶。毕竟营养还是从奶吸收的多。我是说在喂奶之后,不是喂完奶马上给辅食,那样谁也吃不下的。一般我家小妞现在一天5顿奶,白天基本是间隔4-5小时吃奶,我会在吃完奶1-2小时喂辅食。这样他能吃得下辅食,也不会影响下一顿吃奶。
添加辅食的顺序:
1.仍然是米粉或者燕麦粉。开始添加辅食,都是从这个开始的。
2.一两周之后可以添加其他东西了。最好是蔬菜或者水果。医生说最好从绿色的蔬菜开始,但是最好不是菜类的。他说他会用green
bean(我看着像是四季豆一样的东西)然后是块茎或者块根的蔬菜,比如胡萝卜,土豆。菜类的最后给。(我猜想是因为菜类的,纤维最长,难以粉碎)
3.7-8个月的时候,如果宝宝长牙了,可以开始给肉类。最好从鱼肉开始。当然可以先用肉汤之类的试试宝宝是不是喜欢这个味道。
4.12个月,也就是一周岁,才能添加鸡蛋。鸡蛋的营养比肉类更难吸收。(当然,医生是这样说的,并且医嘱也是这样写的。不过考虑到国内的习惯,大家可以试着早一些给蛋黄。比如在能吃鱼肉的时候就给。但是还是要密切关注过敏反应的)
添加辅食的方法:
1.米粉和燕麦粉是用母乳或者奶粉冲调的。不是白水哦!让宝宝适应一到两周的时间,然后才开始考虑其他辅食。开始的时候,宝宝会尝试用舌头把勺子推出来,这个没关系,他在学习呢。不要太勉强他,慢慢他就会吃了。
2.蔬菜和水果添加的时候,可以直接买婴儿食品(baby
food)当然,最好还是自己在家做了。很简单,把蔬菜煮熟,煮软,然后用食品粉碎机(blander)打碎,成泥状,就能给宝宝吃了。
蔬菜和水果要一样一样添加,不能急。一种东西添加以后,观察个几天,最好是一周左右,没有不良反应,主要指过敏反应,才开始添加第二种。不要混着喂。不混着喂,指的是,喂了一种,观察,发现是安全的,再喂另一种。再观察……不要把多种蔬果弄到一起。除非确认对你的宝宝都是安全的。
3.肉类,处理方法基本和蔬果一样。弄成泥。鱼肉就简单了,直接煮熟,然后捣碎就行。肉(我看过美国人是直接把生肉放粉碎机打的,这个我比较不能接受)剁碎,煮熟,给宝宝吃。所以,确认宝宝有牙了,能咬了,再给肉。这个真的弄不成泥状的。除非你学美国人,给生肉……
4.鸡蛋,呃,这个不用教了吧,国内吃鸡蛋很多的。哈哈,如果是1岁开始吃,就很容易了,鸡蛋羹是最好的选择。还可以和鱼肉,虾肉或者猪肉等等混着做。好吃又健康。欧拉
5.手指食物(finger
food)把蔬菜或者水果切成条状,就跟手指一样,然后让宝宝自己抓着吃。这个要等到宝宝自己长牙,并且会咬了才行。
添加辅食的后果:
后果就是,添加了辅食的宝宝一定会便秘。至少也是排便困难。尤其是刚刚添加辅食的宝宝。还会吃什么拉什么。就是吃进去的东西,原样给你拉出来。
这个我实在是深有体会啊!我家小妞就是,添加了辅食之后的几天,突然就便秘了。是便秘哦,因为经过他外婆我妈的不懈努力,后来小妞拉出便便了,头上一些是一粒一粒的硬硬的羊便便呢。后面是条状的。再后来,终于自己拉出来了,一大堆。然后,我看到里面有透明的颗粒状物体。不知道是什么。还有红色条状的不明物体。吓死人的。还好,跟医生问了,没大关系。
豌豆鳕鱼蔬菜粥:鳕鱼用水煮熟(我买的都是冷冻的,直接煮就是,无需解冻),大刺去掉。最开始添加的时候还是打成泥,闺女现在4颗牙,也就没打了,就是边煮点捣烂点就成。豌豆还是需要打成泥,蔬菜一般是绿叶蔬菜,比如茼蒿或者莴笋叶或者大白菜的绿叶部分,先用水撩过后斩碎,全部加到粥里熬几分钟出锅就成。可谓色香味俱全,除了鳕鱼,还可以加三文鱼、瘦肉末一块,内容那是相当的丰富。光听就很好吃吧,呵呵~~
2、西红柿豆腐瘦肉粥:西红柿煮熟去皮切碎,瘦肉也是煮熟斩碎,一开始还是打成泥比较好。豆腐切成小丁,全部放到粥里熬十分钟左右出锅。现在的西红柿都是催熟的,很硬,味道也不是特别象,所以多熬下比较好。瘦肉也可以换成鳕鱼。
3、鸡蛋西红柿瘦肉粥:蒸全蛋就加水,然后放入西红柿和瘦肉,西红柿和瘦肉都事先熬好备用,放入粥里熬5分钟即可。闺女对鸡蛋不甚感冒,这样弄就爱吃。
4、猪肝蔬菜粥:猪肝洗过撩过后煮熟剁融,蔬菜一般是绿叶蔬菜,比如茼蒿或者莴笋叶或者大白菜的绿叶部分,先用水撩过后斩碎,放到粥里熬几分钟即可。一般一周吃一两次。
5、豆腐木耳鱼粥:用银鳕鱼、三文鱼、鲷鱼都可以,木耳切成很小的片片就可以,都煮熟以后加到粥里混合即可。闺女吃过几次,木耳吃进去啥样原样拉出来。所以不建议多吃。
6、白萝卜瘦肉粥:这个就更简单了,白萝卜煮熟切碎,瘦肉煮熟剁碎,放粥里混合熬下即可。
7、西红柿瘦肉疙瘩粥:这个就是多加了点面疙瘩进去,很小块,加粥里就行。
8、猪肝蔬菜烂面条:面条煮烂,加上煮好弄碎的猪肝和蔬菜即可。
还有很多组合,妈妈们可自行发挥想象搭配。
至于水果,基本都是直接削成条状,直接给闺女抓着吃,爱吃多少吃多少,没有弄过果泥。手指食物也有利于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买过嘉宝的泡芙和酸奶溶豆,闺女自己就捡着吃。奶酪差不多9个月加的,10个月给闺女添加了原味酸奶,冰箱里面拿出来等几个小时吃,无需加热,闺女喜欢,没有任何不适。
需要强调几点:
1、尽量不要加盐或者糖之类的调料,让宝宝习惯食物的本味。
2、汤类尽量少加或者晚加,因为汤类是大量的脂肪,占肚子也不好消化。
3、喂辅食千万不能勉强,不要追着喂,更不要非让宝宝吃完你设定的量,这样很不利于宝宝以后进食好习惯的建立。
4、添加辅食后需要喂水,但是如果宝宝不太喜欢喝也不要勉强,我的建议是不想喝水就喂奶,反正前奶有水能满足宝宝。
四.关于睡眠
注:这是我举得很有用很喜欢的一篇文章
宝宝从抱睡、哄睡到自己睡的艰辛历程
睡眠问题相信困扰着很多爸妈,我也是其中一员。自认为我们家佑姐已经算是比较天使的宝宝了,一直纯母乳喂养,很少哭闹,除了闹觉以外,饿了只是哼唧招呼几声,尿了拉了也不叫唤。月子里已经最长可以一觉睡4个小时了,到2个多月已经可以最高记录一觉睡7-8小时了。目前已经4个月大的佑姐却又经历了猛长期等,有所反复,夜奶从1-2次变成2-3次,不过我始终带着感恩的心,谢谢上天给了我如此体贴娘亲的宝贝!
月子里因为稀奇这一个宝贝疙瘩,全家来了都要轮番抱抱,有时候就索性抱着她睡,结果养成了抱睡的习惯。原本人家可是自己吃完奶放到小床里就睡了,顶多哼唧哼唧,后来抱惯了,就一直需要抱睡了,不抱不睡,还好只有白天,晚上夜觉人家分的可是清楚的很,睡的还不错!我一直奉行西尔斯的亲密育儿法,所以尽可能的满足宝宝的需求,我知道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上,首要的是缺乏安全感,所以抱就抱吧,孩子是我自己带,所以白天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抱过来的,抱的腰酸背痛腿抽筋,难免也有些负面情绪,不过也一一克服过来了。
我一般是抱着宝宝哄睡或者奶睡后直接借助哺乳枕一边抱睡一边看电视。佑姐对声音不在意,一般都睡的很香。睡的不熟有点闹了,就立马站起来再晃悠几圈也就接着睡了。所以也算有点事情打发,可是一天下来真的很累,她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有时候连上厕所都成问题。我暗暗的想,三个月后一定要试着把宝宝放下睡,一来抱着睡毕竟还是热,对发育始终还是有点影响吧,身体总是蜷缩不伸展的,二来抱到哪一天是个头啊,上班以后怎么办呢?
要说的太多,带娃没时间,脑子也有点乱,我就想到哪说哪吧!
先说说闹觉吧。月子里,佑姐有时会大哭,一般都是晚上,后来总结了一下,一般都在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来玩过之后,他们都开心的走了,说这孩子真乖真好带,可是他们一走,我和老公就倒霉了,佑姐经常大哭,要哄很久,带着在走廊一直走,还要竖着抱才好点,月子里又不敢一味的竖抱,真是矛盾纠结啊!那是不是很明白她是在闹觉,猜测过很多原因,以为是肚子不舒服,肠绞痛,或者就是无理由的乱闹!后来才知道,宝宝那是闹觉呢!
婴儿为何会闹觉呢?其实是因为婴儿不会自己睡觉,至少大部分婴儿是没有自己睡觉的本领的。当他们极度困乏的时候,就会特别想睡却又很难入睡,所以就会哭闹,需要和寻求大人们的帮助,因为或许他已经习惯了借助外力,你的摇晃或者抖动或者含着奶头入睡了。而这些都是婴儿睡眠的道具。一旦有了这些道具,宝宝就更不会自己睡觉了。佑姐那时候为何会闹觉闹的如此之凶,现在想来是受了过度刺激,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来了又是拍照,又是逗乐,一直让她玩,她受到了过度刺激,又错过了最佳睡眠时间,自然闹觉就很严重啦!所以,在此提醒各位,千万不要过度刺激逗乐宝宝,特别是接近睡觉时间的那段,快睡觉了就和宝宝安静的说说话,读读故事什么的,不要再玩一些容易激动的游戏和玩具了。
码字真累,很久没打过这么多字了,看看有没有人感兴趣吧,有朋友支持,明天接着写!要说的很多,相信也能帮到很多朋友。真希望大家都能帮助宝宝学会睡觉,减轻自己的负担,宝宝也可以变成开心的宝宝!
谢谢各位的关注!今天接着说闹觉的问题。
昨天说到了过度刺激,大家切记,宝宝小的时候不要玩太多刺激性大的活动和玩具,很容易受到过度刺激,对睡眠和生长都会造成影响,毕竟孩子小,承受力有限。
宝宝闹觉,大人最头痛了,我们以前每逢佑姐闹觉,便是无所不用其极,摇啊晃啊抖啊,甚至爸爸抱着跑也是有的,有时候有所缓解,有时候闹的更凶,总之等她好不容易睡着了,我们也是筋疲力尽了。
今天要告诉大家,宝宝闹觉一方面可能是受到了过度刺激,还有一方面就是过度疲劳了。如果大家把握好宝宝哄睡的最佳时机,那么宝宝闹觉的激烈程度就会轻很多,甚至不闹就安然睡去。
说是有实用神奇的小经验的,今天就给大家支第一招,用来应付宝宝闹得很凶的时候,怎么迅速帮宝宝安静下来。我们家称它是秘密武器,总之对佑姐是特别管用的。那就是——白噪声。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我现在来细讲一下。所谓白噪声,就是一些规律的噪声,比如广播调到没台的频率时的吱吱声、小时候电视节目放完,电视一片雪花时的吱吱声、电风吹,吸尘器等工作时的规律噪声,这些在对付宝宝闹觉大哭的时候特别有效,上述声音总有一款适合您家的宝宝,我试过,对佑姐最有效的是广播没台的频率发出的噪声。我还特意把噪声录了下来,存在那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低音炮外放音箱的内存卡里(音箱某宝有卖,巴掌大,方便携带),卡里只有我录好的白噪声,出门或者去亲戚家也是随身携带的,佑姐大闹时只要一打开,世界瞬间清净,然后她的眼睛就开始咪达咪达的闭上了……爽啊!
为什么白噪声这么有用呢?据说因为宝在妈肚子里是很吵的,而这些白噪声就很像脐血流的声音,所以可以安抚宝宝的情绪,让宝宝找到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很安逸,自然就不哭闹了。当然白噪声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有用,比如宝宝饿了的时候,这个还靠各位宝妈自己实践一下,个人感觉闹觉时是最有用的了,神器啊!有些强悍的妈妈,甚至为了宝宝睡觉,一直开着吸尘器,用坏几个的都有。
操作方法:当宝宝闹觉时,你可以选择一开始闹就把白噪声打开,声音的音量不用很大,但是要宝宝可以听到哦,如果哭闹的厉害,就把白噪声的音量调大,要盖过宝宝的音量才行。据说,很多失眠的人都是用白噪声来治疗失眠的。反正几次用秘密武器哄宝睡觉,宝爷爷在沙发上倒是睡的很快,看来秘密武器果然牛气逼人啊!哈哈哈!
用iphone的妈妈,可以在APP上搜white
noise,收费的,8元吧好像,这个是国外的专门对宝宝睡觉用的白噪声程序,有电视、吹风机很多种声音,强大的是还可以根据周围动静自动开启,还有定时功能等等,比如宝宝一醒发出声音,这个软件也会自动开启,哄宝睡觉!但是有个问题就是,iphone的音量有限,在安静的时候倒也还好,宝宝如果大闹起来,那肯定是压不住的,。解决方案:可以置个iphone音箱,有蓝牙功能更好,这样音量问题就解决啦!
没用iphone的妈妈,就自己想办法搞段白噪声吧。我这有自己录的一段,时间2分多钟,我那个小音箱是循环播放的,需要的留邮箱,有空发给你们。不能保证及时发给你们,要带娃没时间哦!只能尽量。
大家如果下次哄睡宝遇到闹觉严重的问题,记得一定试试白噪声,有意向不到的效果哦!记得上来汇报!呵呵!
接着说过度疲劳的事。小宝宝清醒时间是有限的,比如三四个月的宝宝其实只能清醒75分钟-2个小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宝宝给出的信号。当宝宝打第一个哈欠或者第一次揉眼睛的时候,有些宝宝可能是哼唧不高兴了,大家注意总结自己宝宝的特点,这个时候请不要再逗宝宝玩了,也不要忙着做自己的事情了,赶紧行动起来哄宝睡觉吧!这时候正是宝宝的最佳睡眠时机,一旦错过了,再哄睡就难上加难,闹觉的可能性也大了许多。因为宝宝过度疲劳了后,身体精神都到了极限,想睡着必定要闹一番,很不舒服,想睡却又睡不着,简直就是矛盾纠结无比。
今天就说这么多,宝妈宝爸们,注意观察宝宝给出的信号,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哄宝睡觉时搬出白噪声的法宝,对付闹觉宝,绝对让您事半功倍!各位加油!
明天继续来更新,哄睡进阶阶段,建立渐进程序大法!
我们的目标不是轻松哄睡,而是让宝宝学会自己入睡,自己睡着,这样宝宝就算醒来也会自己重新睡过去,而不是依赖你的摇晃或者奶头了。期待吧!宝宝的改变在于你的坚持。
今天就来说哄睡进阶法则——渐进程序。这也是培养宝宝以后学会自己睡觉的必经一步。
昨天说的白噪声不是催眠宝宝的利器,只是让正在哭闹的宝宝安静下来的法宝,所以有很多妈妈一开白噪声就指望宝宝睡着,那是不现实的,但是一开就可以让宝宝安静下来,却是绝大多数情况可以应付的了的。
昨天你学会了吗?首要是观察宝宝给出的睡眠信号!小宝宝不会掩饰,一困了,就会打哈欠或是揉眼睛,也有一些有些特别的征兆,靠各位仔细观察琢磨,佑姐那绝对是典型的打哈欠加揉眼睛类型。这时候你需要行动起来,是立刻,马上!!不要迟疑!!怎么行动,要做什么?这就是渐进程序。做足这些程序,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反射。听我慢慢道来。
如果宝宝三个月以上,在清醒了1个半小时左右你就要密切注意宝宝给出的信号了,更小的宝宝清醒时间更短,大点的宝宝稍长一些,自己注意观察和总结,基本上还是比较规律的。
当你一发现宝宝给出信号了,请这么做:
把宝宝带到睡觉的固定的房间或者他的小床上,抱着宝宝也行,温柔的轻声的对宝宝说,宝宝我们要准备睡觉了哦!然后拉上房间的窗帘,最好是有一定遮光效果的窗帘,打开白噪声(还会闹觉的宝宝初期用白噪声)或者固定的轻音乐(可以是安抚海马),可以一边拉窗帘一边让宝宝看到这个动作,并且说:宝宝,妈妈拉窗帘咯,代表什么意思呢,就是宝宝该睡觉了,或者之类的话,相对比较固定,每次都这么说。然后你平时是怎么哄睡的,就还是怎么哄睡,允许您继续摇晃,抖动,推车,喂奶等等。注意保持睡眠环境的相对安静,就是那种我们大人也会觉得舒适的睡眠环境,这对宝宝也是一样重要的。宝宝可能还是会和以前一样的过程,或许会哭闹,或者还是需要那么长的哄睡时间,哭闹的话直接上白噪声,音量压住宝宝哭声,哭声小了,或者睡着了可以逐步调小。每次宝宝要睡觉了,都要坚持这么做,相信我,宝宝在偷偷的改变。请这样坚持至少一周,每次宝宝睡觉,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要这么做。其实这是在建立宝宝一个睡眠的模式,宝宝也会形成条件反射,当以后你做这样的动作时,他就已经很明确知道是要睡觉了,是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了,就会迅速进入状态了。哄睡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等把这步建立了,下面做起来就会容易些了。
下面就是最惊喜也最惊险的部分了,那就是放下睡!!
你试过放下宝宝自己睡吗?可能很多妈妈还是试过的,但是都碰到了“落地响”宝宝,然后试了多次就试到不敢试了,因为哄睡都用了太多精力,放下来宝宝醒了,又得重新哄。最后妥协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索性花那么大精力放下再重新哄,自己累宝宝也睡不好,索性就牺牲可抱着睡吧!哎,无可奈何的妥协啊!同意的,中枪的举手!
如果是这样,在进行下一步放下宝宝自己睡之前,得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那几天可能你和宝宝都会很累,他被折腾的累,你也被折腾的累,但是为了达成宝宝学会自己睡觉的终极目标,这么累几天还是值得的!我大概是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把佑姐成功放下睡了。并且睡的时间能达到1.5到2小时,中间要有几次“接觉”,以后具体说明。落地响能放下睡,当时我是着实激动自豪了一阵的!真佩服自己!哈哈!
明天继续说放下睡具体实施过程,各位别急,先从建立渐进程序先做起。等这个程序建立好了,到时我肯定更新完了,你们再接着做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激进哦!祝大家成功,抱着必胜的信心,开始给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吧!
有操作方面问题的可以问,有时间我会一一回复。开始做渐进程序的,也可以上来记录下过程和汇报下成果,大家多交流,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经验,也看看别家宝宝的反应和进步!
谢谢各位支持!!
汇报下佑姐最新情况,她目前还在自己睡的巩固阶段,偶尔有反复,今天上午自己十分钟睡着,睡1.5小时;中午抱着小哄睡,3分钟睡着,睡2小时;下午十分钟拍睡,1小时睡眠;晚上9点不到开始睡夜觉。佑姐现在也不怎么要接觉了,自己中途醒过来,眼睛睁开后,然后自己晃晃头吃几下手就自己重新睡着了。
曾经的落地响啊,曾经的闹觉王啊!曾经的不断醒来不断哄睡啊!现在就是正宗天使一枚!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信心哦!!加油!
今天先插个话题,谈谈奶睡的问题。今天看到好几个妈妈都谈到曾经以为奶睡很好使,结果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娃频繁夜醒,无奶不睡了。这个又是道具的问题,前面提到过,你的哄睡方式,比如摇晃,抖动等,奶睡也一样,都成为了宝宝的睡眠道具,他们把睡觉和这些道具联系在一起,每当要睡觉就必须借助道具才能入睡。要改变道具入眠方式,首先还是要建立良好的睡眠程序,后面再开始慢慢改变,毕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习惯,便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了的。
奶睡的问题,有个特别的提醒。要给宝宝建立良好的规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吃—玩—睡,而不是吃—睡—玩。我相信大部分妈妈现在和我以前一样都是给宝宝吃—睡—玩,这样的坏处就是容易造成奶睡,当宝宝困的时候你喂奶,宝宝就很容易吃睡着,而且,当宝宝吃的很饱的状态下睡眠质量其实是不高的。这说来又话长了,建议大家去买一本书,美国超级月嫂特蕾西的《实用程序育儿法》。我在这本书里学了很多,也结合实际,有很多自己的见解和修正后的方法。你们看看就知道,到底要怎么调整宝宝的睡眠了,然后再看看我的一些个人建议,相信,一定可以把宝宝调整好,至少是解决大半问题。毕竟我没办法像写书一样把所有都写这么详细。这本书里就是建议实行E.A.S.Y程序,E就是EAT吃,A是ACTIVE活动,S是SLEEP睡觉,Y就是YOU,你自己的时间。所以从程序上开始改变调整吧!奶睡才有转变的可能。慢慢来不要心急!
好了,开始讲重点的部分,放下睡。《实用程序育儿法》里有两种方法:嘘拍法和抱起放下法。这个我们以后再说,感兴趣的妈妈赶紧买书自学。我个人觉得直接施行有点激进,心软的妈妈也可能会失败,体力不好的妈妈也是做不来的!所以看看我的方法吧!那就是扎起法。
当初我也是给佑姐试过嘘拍法和抱起放下法的,曾经做了30几次抱起放下的动作,终于把她搞睡了,但是个人没能坚持,而且看她哭得那么可怜,我也很心碎的说。再说说哭泣法,简单来说就是任宝宝哭,这个方法提醒各位千万不要给宝宝用,因为宝宝大哭超过20分钟,对大脑是有损伤的,并且宝宝对照看人会失去信任感,表面看是不哭了睡了,其实是受伤了。这样的宝宝长大后反而会变得很粘人,很矛盾很叛逆。所以还是多给宝宝一点爱比较好!
好了,又说叉了,说我的“扎起法”。实行扎起法之前,必须已经建立了睡眠反射,即宝宝发出睡眠信号第一时间拉窗帘,放音乐或白噪声等固定的模式。接着你用你的方式把宝宝哄睡了,接着就是最难最有技巧的部分,放下睡,扎起来。可能很多妈妈知道要给婴儿打包吧,至少我们小时候多数都是被打包过来的。现在人不给婴儿打包被了,因为觉得很残忍,宝宝不能动,被扎的好好的,而且不打包就会罗圈腿的说法也被推翻了,因为那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罗圈腿只跟缺钙相关,所以现在的父母即使月子里也很少有给宝宝打包被的。我现在的方法不是扎起来放下睡,而是放下睡扎起来。因为如果你的宝宝打包惯了,或许可以接受你先给他打包,而如果从来没有打过包的宝宝是大部分会抗拒的。打包可以消除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大概宝妈都看过宝宝的惊跳反射,放下宝宝睡,有时候能睡五分钟,但是突然就惊一下,手脚抖动一下,于是醒了,前功尽弃。为什么宝宝喜欢抱睡,正是因为环抱着他,他觉得很有安全感,自然惊跳反射少了很多,睡的也很安稳,有时候你抱着他睡的时候,怎么摸摸他弄弄他,他也不会醒,是吗?所以,就给我们实施扎起来提供很多成功的可能。
这里需要准备的不是那种包被,而是一个睡袋,贴张我给佑姐扎起睡使用的睡袋款式,大家有类似的都可以,重要的是有袖子哦!为什么不是用包被而是睡袋呢?一来,包被很多人不会用,放下宝宝后会手忙脚乱,反而弄醒了宝宝,第二,包被包裹宝宝的方式比较单一,都是把宝宝的手放在胸前,而宝宝大部分喜欢投降式睡姿,或者类似被抱着的时候的姿势。下面开始教学:当宝宝睡着,注意一定要睡的比较沉了,这时候把睡袋在床上铺好,然后轻轻的把宝宝放在睡袋上,手不要马上抽掉,他的一只胳膊已经落下来,在睡袋上,这时赶紧把睡袋的一边拉过来裹住宝宝,让他的手还保持和在你身上一个姿势,或许被包在了睡袋外面,或许被包在了睡袋里面,或者半露在睡袋外面,贴着脸,不要改变。然后慢慢抽调另一只手,赶紧把另一边的睡袋也裹过来,要紧一点。两侧的袖子迅速扎起来,也要扎的稍微紧一些。一般睡袋都会比较长,把下面长出的部分翻上来盖住宝宝的脚,然后找根绳子之类,我是用的包被的带子,把腿脚那扎起来。这样宝宝似乎还保持着在你身上的姿势,他会继续这样睡去。有几种可能,一种,扎的过程中,宝宝醒了,睁开眼睛安静的看着你,你只需继续以上过程,扎好宝宝,然后连同扎起的睡袋抱起来稍微哄哄,宝宝睡的迷迷糊糊的,应该很快就继续睡了,这时候再连同睡袋一起放下来,哈哈,你会发现非常好放下。还有一种可能,你扎宝宝的过程遭到宝宝的抗议,很难扎他,那就抱起来继续哄,等下一个时机,等下次睡的更熟的时候,总能扎起来。
这个扎起法,操作上还是需要一定熟练度的,宝妈多实践几次就能上手了,那把抱睡宝宝放下来就不是天方夜谭了。宝妈要胆大心细,和宝宝斗智斗勇。说说佑姐当时的反应,有时成功扎起,有时也会失败。不过头几次扎起成功后,她自己竟然睡过1个多小时。我实在太惊喜了。后来她习惯被扎起后,每次就不用等她睡那么熟了,只要眼睛闭上了,我就把她放下开始扎,她睁开眼睛,看到我在扎她,似乎就知道是要睡觉了,很满意的任我扎,并且慢慢闭上眼睛。到再后来,不用睡袋扎她了,把她放下后,我也会假装在扎她,摸摸她的腿什么的,她也以为我在扎她呢,很享受的样子!嘿嘿!
扎起法大家应该也能看出个大概了,我把图片贴出来,分别是睡袋的模样和佑姐被扎起的模样,供大家琢磨参考!大家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提问交流。
有睡袋的可以立马开始实践了,没有的可以置办个睡袋,超级有用,对付抱睡宝宝。宝宝被扎起来还是感觉被人抱着,很有安全感,自然就很安心的睡,开始几次你最好配合着白噪声,外加坐在旁边观察一下宝宝比较好。如果宝宝醒了,就把他连睡袋一起抱起来哄,然后睡了再放下,比空空的放成功率高很多,醒来率低很多。如果睡袋在哄睡的过程中散了,就重新扎。有个需要注意的,在哄睡宝宝前就把睡袋在床上铺好,朝向自己好放的方向,或者请家里人协助布置,别要放了才手忙脚乱的弄睡袋,自己也会慌了阵脚。祝大家成功!
明天来讲“接觉”的问题,有了白噪声哄睡,有了睡袋放下扎起来,但是宝宝就算睡,为何一般半小时就醒了,怎么给他接觉,接满1.5-2小时让他睡饱睡满意呢?请继续关注我的更新吧!
大家等不及了,我来说说接觉。
如果你已经学会了前面讲的,做了渐进程序,宝宝已经习惯了你的一系列暗示睡眠的动作,然后你哄睡后也能放下把宝宝扎起来睡了,先表扬下,做的不错!但是很多妈妈都面临一个问题,半小时就醒,甚至更短。醒了以后起来不高兴,一会儿又打哈欠了。其实宝宝根本没睡饱,这就迫切的需要介绍接觉的环节了。
为什么宝宝半小时就醒呢?有时准的像闹钟一样。因为婴儿的睡眠周期就是半小时到45分钟,半小时是刚从深睡过渡到浅睡状态,到45分钟就彻底要清醒过来了,如果没接好就睡不下去了,如果接好了,就开始下一个深睡眠了。很多妈妈都有体会,过了那个坎就好了。
怎么过那个坎呢!今天要介绍给大家提前唤醒法。有时候宝宝自己能过渡过深睡浅睡期,自然接着睡下一觉,不过大部分还没学会自己睡着的宝宝很少有能自己过渡的,所以需要我们的帮助。有了放下扎起法,这个过渡就更容易做了,被扎起的宝宝就算抱起来也不容易变换姿势,同样再次放下也容易的多。提前唤醒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当你把宝宝成功扎起来,他睡的很好的时候,你甚至可以去做你自己的事,但是,20分钟你就得回来,因为半小时的那个坎就快到了,你得做好准备。通常宝宝还在熟睡中,你守在旁边不敢发出声音,看到宝宝动了,要醒了你又是拍又是抱,不过很遗憾,宝宝还是醒了过来。我今天介绍的提前唤醒法大家可以试试看,那就是快到半小时了,宝宝还没开始动的时候,你就开始轻轻的拍拍他,甚至可以把他抱起来晃晃走走,宝宝可能会睁开眼睛或许还在睡,不过这样他更容易渡过那个脆弱的浅睡时期,接着睡下一觉。就像我们抱着他们的时候,为什么宝宝没有半小时就醒呢?通常能一觉睡很久。因为我们会时不时的拍拍他们,有时候他们明明也没动,有时候只是一些轻微的表情,我们就开始安抚了,所以宝宝很安心,很容易就渡过了浅睡期,很容易一觉接着一觉了。
接觉的时机和再次放下的时机需要各位结合自家宝宝的具体习惯加以揣摩和实践,祝大家成功!
虽说宝宝睡一次可能要为他接几次觉,爸妈难免辛苦,不过看到宝宝睡醒后满意的笑容,相信大家也觉得辛苦点是值得的吧!等到宝宝习惯一觉睡到这么长时间了,结合后面教大家逐步让宝宝自己学会睡觉,宝宝以后就不怎么用这样接觉了,可能只是偶尔的拍拍或许你什么都不用做,他们就可以安然睡到1个半到2小时了。其实我们大人睡觉也是深睡浅睡不断交替的,但是我们具备自己睡着的本领,所以也许只是翻个身什么的就过渡过去了,自己替自己接觉了。各位,我们的终极目标还是让宝宝自己学会睡觉,有了这个本领了,睡眠质量才得以大幅的提高。三四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安睡整夜了,母乳宝宝也一样,只需在睡前密集进食就可以了。
说说佑姐吧,她现在初步学会了自己睡着,所以白天睡觉的时候,我经常坐在一旁观察,有时候有声音把她惊醒,以前不会睡觉时,她就大哭或者醒过来,腿翘的老高了,但是现在,她只是睁开眼睛望一下,就又闭上睡了,或者吃一下手,这个可能就是她安抚自己重新入睡的方式把!
还有一些妈妈抱怨宝宝睡眠质量太差,我觉得大家应该总结下平时宝宝的作息是怎样的。我怀疑宝宝之所以出现睡十分钟就醒,或者感觉一直在浅睡的状态,是因为不规律的作息造成的。宝宝没有一觉睡的好,所以清醒时间很短,睡一下就醒一下,恶性循环了。所以下一次更新,我来说说调整宝宝规律的作息吧!这个也是解决宝宝睡眠质量太差的一个根本的措施!
还记得原帖里,很多妈妈抱怨宝宝浅睡时间长,甚至感觉一直是浅睡,睡十几分钟就醒等等。这样的睡眠质量显然令人有所担忧,会不会影响生长呢?其实宝宝浅睡一定是有原因的,也许是身体某方面的不适,或者环境的嘈杂等等,不过也有一部分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不规律的作息导致的。
试想一下,即使我们成年人其实也是需要规律的作息的。每天的同样时段,我们可能都在做某样相同的事情,你可能习惯在早上8点左右起床,洗漱完毕喝一杯白开水,边吃早饭边看看晨报,然后去上班,中午和同事一起午餐然后小憩一会儿,下班后可能固定去父母家蹭饭,饭后去散步,回来洗澡看电视或许还有健身的时间……这样的生活有条不紊,你很悠然自得,如果每天都是不一样的,你可能也会感觉恐慌和无所适从,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踏实,因为你不知道下面该干什么了。你的宝宝现在很可能还是这样的状况,每天在不同的时间吃奶睡觉出门散步,生活显然是比较松散和凌乱的。有的妈妈会说,母乳是要按需的。我承认,母乳确实是要按需,不过个人认为对于月子里或者还很小的宝宝以按需为主,但是大一点的宝宝在按需的基础上可以稍微理理头绪,培养一点规律了。宝宝大了,一次吃的比以前多了,能撑的时间也长了许多。只要一顿吃饱,是可以好几个小时不吃的。一直在短时间内吃,又吃不多,这样的零食吃法,对宝宝其实也不是件好事。(在追奶的妈妈除外)
你的宝宝需要规律的作息,那样他会吃的更好,睡的更好。而基础是之前提到的,从改变顺序做起。大多数妈妈还是和我以前一样吧,顺序是吃——睡——玩,因为觉得宝宝玩累了、困了,吃奶一方面可以奶睡,一方面感觉吃饱了能睡久一点。其实,想想我们自己就知道了,刚吃的饱饱的,能睡的好吗?我们从来也不是吃完了就睡啊,中饭后最起码呀要活动一会儿才会睡吧?吃的很饱的宝宝睡也不会睡的很踏实,这点夜觉前的那顿奶除外哦,那是为夜觉储存能量的。所以正确的顺序是吃——玩——睡。如果你不知如何调整,就从下一顿奶开始。宝宝一醒,就抱过来吃奶,无论吃多少,这只是在给他做改变,也顺便给他醒醒觉,过渡一下。这一顿,也许他撑不了多久,又想吃下一顿了,慢慢来,尽量按照吃——玩——睡的顺序来做。吃完以后就和宝宝玩,出门散步也好,在家玩也好,玩到宝宝打哈欠或者揉眼睛,该做渐进程序了,如果你之前已经做的很好了,宝宝会很快进入状态,不一定还想的起来吃奶的事就直接睡了。如果之前他吃奶很少,这一觉可能睡不久,但尽量用接觉的手段让他睡久一点。等他再醒的时候,一定很饿了,这时候再喂奶,一定比上一顿吃的多。只要你坚持,相信很快能把宝宝纠正成吃——玩——睡。
吃——玩——睡的顺序是规律作息的基础。下面就是时间上的规律了。具体各月龄的宝宝应有的规律作息的表格,大家感兴趣可以买《实用程序育儿法》来研究一下,可以参照,然后根据自己宝宝的特点加以修正,不要照搬,毕竟各个宝宝和各个家庭都有特殊性。我就根据佑姐的实际月龄等状况和我即将上班后的需要制定了合适她的作息,现在执行的很好,每天相差不大,偶然有所变动,就灵活机动的调整。佑姐也过的很舒适,她知道每天早上醒来后,妈妈会跟她热情的打个招呼,送上一个吻,然后吃奶,吃完我们听听故事,在家逛逛,看看图片,翻翻身,困了后在上午睡1.5-2小时。起来后吃奶,继续玩,玩完后睡中午觉,1.5-2小时。起来后吃奶然后下楼散步,回来后洗脸洗手再睡1.5-2小时下午觉。醒来后吃奶,爸爸下班回来了,我们一起玩加洗澡抚触,然后爸爸妈妈温柔的和她说说话,再吃睡前的奶,如果被奶睡了就直接睡,没有就拍睡或者哄睡夜觉。一切都很舒适规律。时间上也符合我上班后利用哺乳时间完全可以达到的在单位不拔奶,回来正常喂的需要。
能调整成这样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磨合的,以佑姐差不多月龄的宝宝来说,3,4个小时一个循环是很正常的。即吃完玩一个半小时然后睡一个半到两小时是一个循环。大点的宝宝清醒时间肯定要更长,小点的宝宝清醒时间短点。各位可根据上一阶段的观察,总结宝宝的规律,加以研究形成整套作息计划表,帮助宝宝建立规律作息。吃一顿是一顿,睡一觉就睡饱觉,宝宝一定更健康。
如果你的宝宝之前很乱,那可能需要长点的时间来调整,之间也会遇到不少问题,不过等理出头绪,即使做不到像佑姐一样那么规律,肯定也比以前一团乱麻要好的多了。预祝各位宝妈成功!
心理学和现代育儿研究的众多结果告诉我们,从小有父母照料入睡的孩子,对睡眠的认知是幸福、安全的。当他们独自入睡和睡整夜的能力发展起来之后(这一般来说在两三岁的时候实现),他们便可以安然的独自入睡。而从小被迫独自入睡的孩子,他们对睡眠的认知中有孤独、恐惧、无助。这会限制他们安然入睡和享受睡眠的能力。
宝宝的“夜生活”应该幸福而温暖
我们中国的育儿传统,一直都是孩子跟妈妈睡,夜间有妈妈慈爱的照料的。直到最近十几年,西方让孩子独睡的传统才开始影响中国人。当我们把这当作一种好方式学习的同时,西方人却在近几十年开始反思和批判他们让孩子独睡的传统,并有大量的研究证明,让幼小的孩子独睡,与成年后的失眠等睡眠问题有着显著的联系。
孩子需要我们照料着入眠,一共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也许过早让孩子学习独自入睡可以让家长早几个月开始轻松,但这几个月的轻松对于我们来说就那么重要吗?何况,这点轻松在宝宝2岁后,可能还会让你付出代价——那时你也许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睡觉真省心。
让孩子在哭泣中被迫学会独自入睡,和让孩子在妈妈怀里入睡,或者听着妈妈唱歌,讲故事,拉着妈妈的手入睡,在幸福感上是不是两重天?
一觉到天亮的宝宝都在别人家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中有这样一段话:
只要你开始带孩子,你就会发现,那种能一觉睡到天亮的宝宝只在书里有,要不就是在别人家里,总之你自己的宝宝不会是这样的。要做好准备,夜里会翻来覆去,直到找到你和宝宝都睡得好的位置。有些宝宝在婴儿房里睡得好,有些爱睡在父母的房间里,还有些则要紧紧地贴着母亲才能安睡。不管睡在哪里,只要你和宝宝都睡得好,就是正确的安排,而且这完全是你个人的决定。你可以尝试各种睡觉的方式,包括让孩子睡在你的床上——我们将这种夜间育儿方式称为睡眠共享。
睡眠共享似乎比其他亲密育儿方式更容易引起争论,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这个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一到现代社会就突然“不对”了,我们对此感到万分惊讶。世界上大多数宝宝都是和父母一起睡的。即使在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喜欢上这种睡觉的方式,只是他们不告诉医生或亲友罢了。你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下次与那些新爸爸和新妈妈在一起时,告诉他们你想和宝宝一起睡,你会惊讶地发现许多人都是和宝宝一起睡的——即使不是每天,也是经常这样做的。别担心宝宝会赖在你床上不走,他会离开的。对于那些夜间需要与父母亲近的宝宝来说,和你一起睡眠共享的时间并不会很长,但会让他终生受益。
让孩子快些入睡最重要
松田道雄的《定本育儿百科》中有这样一段话:
让孩子快些入睡时我们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母亲要想尽一切办法。
有人说绝对不能让孩子一边吃奶一边睡,说这话的人,肯定是没有养育过入睡困难的孩子。
入睡困难是孩子天性决定的。如果孩子吸吮乳头可以很快入睡,就可以让他吸乳头。只要不要养成孩子夜里起来玩的习惯,孩子再长大一些问题就自然解决了。那些用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母亲就不必慌慌张张。
母乳宝宝夜醒更频繁些是因为“睡眠哺乳联想”
我们每个人夜里都会醒来若干次,宝宝亦是如此。只是有些宝宝翻个身就能睡着,而有些宝宝因为睡眠--哺乳联想而需要不断得吸吮妈妈rt才能再次入睡。并非母乳宝宝醒来次数更多,只是母乳宝宝醒来后需要叫醒妈妈的次数更多。
换言之,睡整夜并不是说一夜不醒,而是宝宝不需要任何外界帮助能顺利度过各个睡眠阶段。而妈妈夜里不需要去帮助宝宝重新入睡了,自己也就睡得好了,观察不到孩子中间的短暂睡眠过渡,因而是感觉上睡整夜
五.关于急疹
一直以来,我都有关注这幼儿急疹。我觉得是越看越担心。但在担心中却又度过了半年多了。基本上我都开始要忘记这事的时候,它竟然突然顶着南昌36度的大太阳天不请自来了。。。还死赖着4天4夜才算完事。这4天4夜是怎么过来的,我自己想想都有些伤感。看着怀里的小人儿,昨儿个还活灵活现,一下子功夫就烧得发烫。要说不担心那全然是放屁,是说大话,对于一位新手妈妈头一回遭遇发烧,而且还是反复高烧,如果不是因为之知道在大本营里看到N多幼儿急疹的例子,我想我是会急得跳起来,抓狂4天4夜不休不止。想想,若不知悉此病的特征,而去医院挂水,受苦的是儿子,心苦的是他娘啊。。。
而且我家豆豆这次的幼儿急疹经历,或多或少与之前的妈妈写的有一些不一样。至少是疹出前的状态和出疹时那种红疹爆棚的样子。。。这让我有些担心。哪怕是疹出了也曾担心过的。所以我打算整理一下病程,这样也方便还没有遭遇这个令人疯狂又成长的急疹的妈妈有一些心理准备。
以下内容仅代表豆豆的情况,不代表全部宝宝都一样!供大家参考!。
*********************分割线*******************************
先上关于幼儿急疹的科普。来自百度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 目不暇接
、突发性发疹,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导致的婴幼儿期发疹性热病,特点是6~18个月的婴幼儿突然发烧并持续3-5天,温度一般在38~39度,发烧期间饮食、精神尚好,咽部充血,烧退后9-12小时内出玫瑰色疹,主要散布在躯干、颈部、上肢及面部等,一般在2-3天内消失,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日本的松田老爷爷说,婴儿满六个月后第一次发烧,应首先想到幼儿急疹。而我在大本营所看到的最多的发生于6~10个月的宝宝,也曾碰到过4月的婴儿发疹的,好像是说被楼下小朋友传染的。豆豆是满10个半月时起的。
也有说此病多发生于满六个月及以上婴儿某一次注射疫苗之后的三四天里,这一点在网上是没搜到的。我家是6月25日打的疫苗,打完后已过去8天了,我猜不可能是过敏反应吧,不过与疫苗有关无关系,疫苗是否是个诱因,这个我无从考证,但我猜想也有可能是疫苗对免疫系统有影响吧。
而且,第一次发烧不是判断幼儿急疹的一个必然条件,第n次发烧也不能排除急疹的可能。至少我知道的潘妞家的宝宝就二次发烧而不是急疹。
除了注射疫苗以外,孩子在近期有无亲密接触感冒患者、发烧前有无征兆,精神、食欲和睡眠情况如何,都是判断幼儿急疹的重要依据。
当然,精神、食欲及睡眠良好也不是必然条件,发烧温度有高低,对人的影响当然也不会完全相同,这倒不必因此太纠结。部分婴幼儿会有轻微腹泻、精神焦躁或不振、咽喉红肿,甚至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
不论是否确定是幼儿急疹,宝爸宝妈们可能最担心的还是如何护理发烧的孩子了,用不用赶快上医院呢?脑子不会烧坏吧?
建议发烧第一天尽量不要上医院,医院是什么地方,那是病毒的集合地,没病的孩子去了也可能被传染上。而且再好的医生也不会在烧退出疹前作出幼儿急疹的诊断。如果高烧反复,并且自己不放心,我倒是不认同在家死扛,不如去医院查一下血项看看是不是病毒性的。如果是,那抗生素也是无用,只能等自己好。那样的话,大家都能放下心来,安心护理,不用猜测,不用顶着家人的压力却心中无底地说是急疹。当然了,也许是我不够强大,所以我选择去了医院查血项哈。提一句,发烧24小时后查血项才有用处的。
幼儿急疹没有特效药,也不用特殊护理,只是根据发烧的情况护理就行了,低于38.5度不用吃退烧药,顶多洗温水澡(36度左右泡20分钟以上)、温水擦拭,贴降温贴等物理降温,放宽你的心。发烧在某种程度上对孩子是没有害处的,可能还有益。
但如果过了38.5度,也有说过39度的,根据崔玉涛说的,是需要使用退烧药的,一般都用主要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如泰诺林,和含布洛芬的如美林,听说还有栓剂。但我家用的就是强生泰诺林的滴剂和美林的滴剂交替使用,以增加24小时内服药的次数并减少副作用。
幼儿急疹,即使降了温,也还要升上来的,而且是药效一过就可能急速上升到39度以上,至少我家豆豆这个样子。药效内也退不到正常值,只能保持在38度左右。但再说一句,如果服药后体温一下骤降,那也不是好事,降温这种事情还是平稳下降才是王道,这样宝宝的身体也能吃得消。
如果反复高烧,这时要保持冷静,坚强一些,要知道:父母脆弱的心是孩子身上的一把刀,想对他好却往往伤害了他。应该继续以38.5度为限来处理。药还是少吃为好,大多数药物都是经肝、肾代谢的,而小儿的肝、肾功能还不完善,过多服药对身体是有损害的。同时,我在网上找到过,含布洛芬的美林虽然药效快,时效长,但对肾脏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建议尽可能减少服用次数。如果你去医院,很可能是挂水,得不偿失。再一个,小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是需要自己建立的,而不是外加它物,这样将来孩子的路还长,一生病就挂水,那多愁得慌。我们的原则是,自己能修复自己修复,修复不了,上医院开药,吃药再不好,考虑打屁股针,如果这都没用,下下策才是挂水。也不知道中国医生怎么这么爱挂水,谁来都挂水,我见过给狗挂水的竟然。。。挂水是直接走血液的,但凡有一丝问题的出现,那可是悔都来不及的,打进去可是出不来的。药和屁股针还能强点。至少还有肠胃和肌肉这道屏障在那里摆着。多少能好点。
在烧到第三天的时候,豆豆的高烧不退,服药后也不见退多少,这让我无法再淡定了。所以凌晨我让超级淡定万分不愿意去医院的豆爸开车去了医院。果然遇到了无良医生。
我首先去了一家市内有名的一综合医院。因为我怕儿童医院手口足的病童太多,所以我挑选综合医院希望人不多可以降低交叉感染。我原本以为顶多给我们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这是很正常的。顶多就会给孩子打退烧针,再注射一些中药成分的消炎药或者就直接用抗生素了,而打针对婴儿来说无疑是痛苦,说是对身体和心理的摧残一点也不为过,正常的生长发育要受到影响,自身的免疫系统也难免受到破坏,等下次真得感冒了,那就只好继续打了。而打不打针服不服药还是自己爸妈做主的事,医生开医生的呗,我只想查个血项罢了。题外话,父母在这一刻的决定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就算是感冒,尽量也不用服药。感冒是没有特效药的,打针也一样,最多是缓解症状罢了,服药要一个周期好,不服药也要一个周期好,小儿的脏器发育不完善,还是不服药靠自身抵抗过去最好。
结果。。你妹啊。那个女医生看了一下豆豆的咽喉,看了一下小手臂上的红点,草草的得出结论。你们赶快去儿童医院吧,疑似手足口。
豆爸问,手足口不是得手心足心和口腔内有水泡状疹子吗,我儿子没有啊。
女医生说,不一定全在手心足心上的,你家手臂上的这些估计是。快去儿童医院吧,那里可以化验的。然后就让填写了一张传染病的资料卡。
豆爸说,扯蛋。然后我们起身走了。
坦白说,我一直没有认为是别的什么病,所以当说是手足口时还是特别吃惊的,儿童医院离得很近,我说去一次吧,化验一下血项至少。豆爸同意。排队后见到医生,看了看说化个血吧。豆爸问,会不会是手足口,答,不像。
在此说一下,如果上医院验血,急疹的白血球计数是会很少的,可能会到2点几,这也是医生有意无意吓唬人的主要依据,请不要害怕,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感染,起病第1天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占优势,第2天以后白细胞明显下降,低于正常值,淋巴细胞相对增高,热退后,在几天内白细胞数恢复正常。我家豆豆是第三天去化验的,所以白细胞值为3。这和急疹的症状是一样的。
但医生不这样认为,不过好在没有开什么消炎的,她开的是屁股针抗病毒,再就是开了水怕脱水,最后竟然开了增强免疫力的药。当时我就有种大脑发烧的感觉。。。
豆爸问,像急疹吧。答,不清楚。再问,白细胞低下原因,答,有几百种可能性。豆爸问,我只想知道我儿子的可能。答,那也是几百种。不要打扰工作,我这人命关天呢。。快去打针。
我们出门就开车回家去了。。。反正得到是病毒性的这个结论就OK了。
在家中除了按温度高低处理外,还要注意小孩发烧和大人的感冒发烧不同,是绝对不能捂的,如果捂着,体温散发不出来,会导致温度更高。这时应该少穿一点衣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特别是有病毒刚刚来过,不通风怎么行。关于饮食,当然应多喝水,食物以清淡为主,不要强迫进食。
至于会不会烧坏脑子,我摘了一些来百度的知识
说到发烧烧坏脑子,好吧。我也一直听着相信着。但豆爸给我做了一次科普后我释然了。
发烧是不是一种可怕的征兆?
发烧是位于大脑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体温所致。虽然一天内正常的体温会有少许波动,但是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会通过增加机体的散热或产热来试图将正常温调控于37℃左右。当病菌(包括预防接种的疫苗在内)侵犯后,为了对抗病菌的侵袭,会动用一些防御机制,比如具有杀菌作用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等等。动用防御机制的启动信号中,发烧就是最为主要的一项。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上调控制体温的水平,导致发烧。
发烧是遇到病菌侵袭后,对抗病菌的一种保护机制,对是非常有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当然不是一种可怕的征兆。
孩子体温多高是发烧?
当你亲吻或触摸孩子的前额时,如果感到比较热,就说明孩子可能发烧了。从医学角度讲,虽然每个孩子的基础体温不同(正常体温可波动于35.5&#℃之间),但是超过37.5℃就应该认为孩子发烧了。
为什么孩子很容易出现38.5℃以上的高烧?
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体温的水平与病情有密切关系。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够成熟,接到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信号后,经常会出现调节过度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出现发烧时,总会达到高热状态的缘故。
Tips: 高热可能导致孩子大脑出现不稳定状况——高热惊厥。因此孩子体温高于38.5℃时,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
一般发烧不会影响智力
医生说,家长们之所以那么紧张,主要是担心发烧会烧坏孩子的脑子。其实,这个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发热是一种机体的免疫反应,只要不是超高热,一般是不会把人烧笨、烧聋的,只有引起发热的基础疾病,如脑膜炎、重症感染等才会使大脑受伤。或者一些孩子因为发烧引起惊厥或癫痫而导致大脑缺氧的时候,才可能影响大脑。”
正是因为豆爸的常识,所以他在此次急疹中压根不担心不纠结,他说发烧烧不坏,怕的是发烧背后的原因。。。
经过精心护理,温度一般在38~40度持续三四天,也有五天的,我豆豆是4天4夜,就该自行退烧了,这里所说的38~40度也是指一般情况,也有一直低烧不到38度或烧过40度的非典型情况存在。等烧退后,疹子出来了,也不用特殊的护理,还象平时一样就行了,更不用去医院,也不用吃药。出疹时宝宝的反应是因人而异的,我家就比较烦燥,夜里睡不踏实。当然,疹子是不痒的。出疹的快慢和疹子出的部位会有不同,轻重也有差异。疹子一般在2-3天内自行消失,无色素沉着及脱屑。不会留任何痕迹,是帅哥的依然是帅哥,是美女的依旧是美女。
出了疹子后,也许会有些人说不能见风,也不能碰生水,要象坐月子一样小心。估计他们可能认为这是风疹吧。其实幼儿急疹和风疹及麻疹是明显不同的,风疹也有叫三日麻疹的,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向下蔓延,1天内布满躯干和四肢,风疹在出疹时是发烧的;麻疹也是发热3日左右后出疹,但出疹时体温更高。而急疹出疹后是不需要特殊护理的,照吃照玩照洗澡。这些都是询问过专家医生得出的,所以我觉得是可信的。
幼儿急疹无预防方法,也无特殊治疗,一般只要患过一次的婴幼儿,通常都可以获得终生免疫,偶尔会再次发作,但我看了一些个例,发现这可能与他在发烧时退烧太多有关。基本上是只发烧二天出疹的。
经过发烧后,身体难免不受影响,目前最应该注意的就是避免风寒,这时是较容易感冒的,热点怕什么,出点汗也是有好处的。但仍然是要加强补水啊。尤其是大热天的南昌。。。孩子是否脱水到就医,我记得是囟门会下陷,说明脱水严重了。这脱水是必须就病的,千万不要忽视啊。这比发烧可怕得太多了。我家豆豆不喝水,我是变着花样骗他喝一点,家里的小勺小碗小杯子都拿出来,他觉得好奇会喝一口,有一口没一口,总比一口不喝强啊。当然挂身上母乳是必要的,但我天杀的这几天遇到月经。。。再一次感叹趁我病要我命啊。。。
*********************分割线*******************************
这里要说一下我的感受。
1、退烧药,备是不备。
之前我曾发贴问过这个问题,多数妈妈都不认同备着。有的说是会有点晦气。后来我也就没备,只是去了小区附近几家药店观察,发现这二种退烧药都有得卖就放下心来,心想到时候万一要用直奔药店买就行了。但事实呢。不是这样美好啊。
我之前看到有卖的那家药店竟然当天去买的时候,没有货了。再去另外四家药店,竟然没有婴儿的滴剂。。当时就郁闷了。上哪找药是个问题。好在豆爸没出差,回来开车四处找,在第一天发烧的晚上在离家N远的一家药店买回来了。算是千心万苦吧。倘若我一个人带孩子呢,哪里分得出身去买。。。再一个,24H的药店是否就在你身边,这个问题请每个妈妈们注意一下。不要着急买没得卖啊。本来第一次和发烧打仗就没得经验,再没有药,那不得急成啥像啊。
再一个是退热贴。听闻小林退热贴好使一些。但我一直没备。谁料想买时没得买。这东西得上TB或是代购。。。晕倒吧。好在兵兵退热贴也还好。但都说小林好,我也希望当时有小林出现,估计能让豆豆少受点苦头也不一定啊。
所以我个人观点。有备无患。哪怕在家放过期哇。。。
2、关于耳温枪。
之前我也发过贴问有没有必要买。并且我和豆爸还因此讨论过。他的观点是不必要。我想买,但海淘还没到就和急症不期而遇了。但几天下来,我发现没有耳温枪一样可以掌握得了温度。有的妈妈说麻烦。确实,当孩子生病时是比较排斥外在一些东西的。他不配合,但我就哄着他分散注意力。5分钟有点长,但只要第一次量一下感受一下38度5是怎么个热度,之后我就能用手摸得出个七分八分的了。再,我会等豆豆睡下了,量。到最后,我基本上不用量都知道他大概温度多少了。最令我觉得可以辅助的是,肛温。如果发烧,你会发现,宝宝的屁股眼很烫。你平时可以先感受一下。到时候你会发现,要是到了39度,那肛门会烫手哦。当然,在决定服药的时候,你可以用水银再一次确认一下。这活真的对我和豆豆还说,不是最难的。他不配合,但我哄他的招数总也用不完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呼吸道感染吃什么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