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数除以2位数的竖式2位数怎么教

如何计三位数除两位数的递第式
三位数除两位数,怎样计算?【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第三单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学习要求1.通过学习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商也是两位数的试商方法和调商方法.2.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三.学习重点1.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调商的方法.2.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四.学习难点 用四舍五入试商,需要调商的方法.[学习提示]一.复习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四舍五入试商不需要调商的除法的有关知识1.复习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除法我们一起看一组题:72÷24= 64÷16= 95÷19=这组题既可以口算又可以用竖式笔算的方法来找到答案72÷24=3 3 24 7272 可以想:72里面有3个24,所以商 0 3.64÷16=4 4 16 64 64 可以想:4个16的积就是64,所以商 0 4.95÷19=5 5 19 95 95 可以想:19×5=95,所以商是5.0 1.复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不需要调商的除法.我们一起看一组题:500÷48= 504÷63= 212÷39=这组题我们可以用数是计算的方法来解决.500÷48=9……24 9 48 456 把48看成50来试商.50 432 24 504÷63=8 8 63 504 把63看成60来试商.60 504 0 212÷39=5……17 5 39 212 把39看成40来试商.195 40 17 一.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不需要调商的除法例1:有一辆货车18次一共运沙子450吨,平均每次运沙子多少吨?通过读题我们知道这辆货车18次一共运沙子458吨,求平均一次运沙子多少吨,就是把458平均分成18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是:450÷18=24(吨)如何计算呢?我们可以用竖式来计算.24 18 450
18 余数大于18,个位商小了.改商5.25 18 450
0 答:平均每次运沙子24吨.例2:计算:304÷14=我们来观察这道计算题的除数,可以用“四舍”的方法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来试商.3 14 304 42 出现了不够减的情况,说明十位上10 的商大了,改商2.21 14 304
10 通过这两题说明,我们在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过程中,如果把除数看大,商易小,需要把商往大调;如果把除数看小,商易大,需要把商往小调.这就是试商、调商的方法.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shmd的blog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shmd::]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对于我们最近学习的下册的除法新知识,本课的教学,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将过去掌握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上来。我直接出示了几道口算题,先通过口算的题组练习,为下面的笔算埋好伏笔。在笔算教学环节中,我也是用96÷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作为切入口引入,紧接着出示了868÷2这样一道题目,并且我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商十几多还是几百多,再尝试练习。这道题目是个各位上都没有余数的情况。接下来出示98÷2引出986÷2,有旧知引入新知,可以很好地理解算理,让学生理解986除以2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从具体的尝试练习上升到抽象的算理,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发展。在最后的练习环节中,我紧紧抓住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练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这样,有助于学生从例题的学习运用到练习中去,进一步的让学生掌握并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整个教学设计了两个大问题:(1)600÷3=?你能口算出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请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2)986÷2=?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想一想,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第一个问题在放下去后,学生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大部分学生都采用了文字记录,语言叙述正确,但比较繁琐,缺乏数学美――简洁、明了。学生出现的情况在我预料之中,利用这个机会,我教给了学生记录思考过程的方法,这也是我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个学生叙述方法的时候,于是自言自语说:××同学说了很长的一段话,这样不够简洁,数学讲究的是简洁、明了,你看老师在板书第一种方法的时候多清楚啊,你看简洁吗?(自我感觉有点牵强,但学生一起迎合:是)然后要求学生看我板书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方法很自然地也我是所为。还有一位同学介绍了第四种方法(这种是麻烦的),最后大家达成一致认为第一种简洁,就采用这种模式,为了使学生能掌握记录的方法,全班进行了800÷2=?等的巩固练习,要求是:口算出结果,用简洁的一种方法说给同桌听听。学生中大部分左右采用了第一种方法。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有两种情况:一是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商0,用0来占位;二是0除以一个不是零的数商0,这就要涉及到被除数是0的除法,所以本段内容我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
此类除法是在学生掌握基本计算之后进行的,因为它是除法中的特殊情况,是除法计算法则的补充。学生在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的基础上,再来学习,比较容易理解。
第一课时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和竖式中0除以一个不是零的数商得0的情况。
单纯的计算,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通过创造小兔采蘑菇,猴子摘桃子的教学情境,把计算与故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故事情境中出现(左图)3只小兔采到6个蘑菇,平均每只小兔吃2个蘑菇。列式6÷3=2(个)。(右图)3只猴子一个桃子也没有摘到,既而学生初步得出0除以任何数都得0。教师反问0÷0行不行,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回忆出0不能做除数,最后总结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个规律,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在“想想做做”的练习中还出现“0与一个数相乘得0的情况”,丰富了有关0的运算。
第一课时的除法竖式中涉及到十位或个位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可以直接商0,再次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的是:如果除到十位就可以除尽了,那么减出来的0就应该对齐十位,个位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就可以了。
第二课时教学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商0,用0来占位的情况。仍是采用了养鸡场的教学情景,列出算式以后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估算,估算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商中间的0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学会竖式的一般写法,同时感受简便写法的优势,并逐步掌握这种写法,例题算出的商是中间有0的,我把此种情况与第一课时商中间有0的除法进行了比较。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试一试”中出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之后也与上节课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进行了比较,使学生能综合地把握这两节课的内容。
有关这两课内容的练习是《补充习题》的第5~8页,以竖式计算为主,学生的完成情况比较好。但是有一个解决问题学生普遍不太会做:如图(图略大致三角形的),小兰从家出发,用同样的速度先到外婆家,再到小芳家。已知小兰从家到外婆家所用的时间,比从外婆家到小芳家所用的时间多5分钟,她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多用的5分钟所对应的的路程。再利用数量关系速度=路程÷时间,用多走的路程除以多用的时间,便是她行走的速度,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此题稍有难度。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这一节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以及笔算得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研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中间末尾有0的这种特殊情况,这一内容也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终结内容。只有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好地为今后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打好基础,以及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两位小记者到果品加工厂采访的情景,通过与工人叔叔的对话了解果汁、果脯、葡萄酒的生产情况,呈现出数学信息,提出四个相应的数学问题。第一个问题:平均每分钟生产果汁多少瓶?学习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说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在这一位上商0;第二个问题: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是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也有0的除法,说明在除的过程中,遇到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这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这一位上写0,这个0起这占位的作用,不能不写;第三个问题: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学习商末尾有的除法;第四个问题: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学习商末尾有0并且有余数的除法。
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知道商是107后,再列竖式计算。笔算时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根据学生笔算的情况,把正确的和错误的、竖式简便的和不简便的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计算时,学生出现了不会算或商错位等情况,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怎么办?让学生明白用0补位的道理。让学生比较竖式的两种写法的异同,从中选择较为简便的写法。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类似,204÷2十位上的0除以2怎么算?在这里我让学生们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0除以2,为什么要在商的十位上写0的道理?在解决第三个问题与第四个问题时,我先让学生估一估商是多少,因为学生已有计算商中间是0的除法的经验,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说一说商的末尾为什么要添0。
在做练习时我发现有些同学在计算416÷4时,最高位上的4除以4,商1,十位上的1除以4不够商1,有的学生就在个位上直接商4,于是商变成了两位数14。416÷4当被除数十位上的1除以4不够商1时,应该商0,有的学生也会忘记写!
针对这一现象,我采取加强学生估算的方法,在做一道题之前,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然后再对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在竖式计算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可以降低错误率;在解决问题时,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新课标提出第一学段学习解决问题的目标之一是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学中提供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在交流中注重以“说”促思,指导孩子用数学语言表述思考过程,解释“怎么想的”,清解题思路,让孩子在和同伴交流学习中,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得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初步数学模型,提高认知水平、,发展创新意识。巩固练习中提供了一些与例题数量关系相似但题材各不相同的实际问题,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在应用的过程中巩固解题模型,同时又能从这一模型中跳出来,能对这类问题与一般的两步计算问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深的认识,真正做到满足不同学生在数学上的不同需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享受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今天上了一节《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就是用连除解决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相当于旧教材中的归一问题。本节课的整个内容包括一道例题和“想想做做”的7道练习题,还有一道思考题。整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小黑板出示三道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的一步计算应用题:1.有三组学生植树,一共植了12课,平均每组植多少棵?2.5本笔记本共20元,平均每本笔记本多少钱?3.有三组学生去植树,每组有4个人,总共植了36棵。问:①一共有多少人去植树?②平均每组植了多少棵?前两题我是要求学生齐读题目,然后指名口头解答,第三题在解决两个小问题之前我先要求学生说出要选择哪些相关问题。然后出示课题――解决实际问题(板书)。接下来开始新授课的学习。我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然后我添了个条件:一共有224本书。然后我问根据这些条件你能不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当学生提到“平均每个书架没层放多少本书”时,我马上卡片出示这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我下去巡视,指名用不同方法做的学生上黑板板演,再请他们分别说说你先算的是什么,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解决的,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接着我把224该成448,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旨在说明:不管数字怎么改变方法是一样的。最后做了两道练习题。
整堂课的大概流程就是这样。尽管本节课上下来相对流畅,但不乏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抓住了重点但没有突出重点。
两步计算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中间问题,即第一步先算的是什么,这个最好要板书出来。如:224÷2=112(本)112÷4=28(本)这种方法,先算的是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这个“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最好要板书在式子的边上,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说理。
第二:形式单一。
这里我所说的形式单一包括两个方面:一.说理方式的单一。说理本身就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爱说。当我问做对的同学举手的时候,90%以上的学生都举手了,但是当我问你是怎么想的时候,举手的同学却是寥寥无几,原因就在于不爱(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说理。那么可以尝试改变提问的方式,比如说可以问“你猜猜他(板演的同学)是怎么想的?”这样也许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练习形式的单一。我就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板演,最后说理,比较模式化。可以换种形式来完成练习,如口答的形式。再者就是在说理的时候,不一定要根据算式说出先算的是什么,还可以教师先规定先算什么,然后让学生列出式子。
第三:我的一些“通病”。
之所以说是我的“通病”,是因为都是些我比较容易犯的问题,跟我的教学经验有关,跟我的对教材还不是吃得很透有关。
1.时间的把握。前面的复习铺垫时间显得稍长,应该控制在五分钟以内,那么全班的读题可能可以略去,只要学生看题解答就可以了。既然前面已经超时,那么要调配好下面的时间。正因为没有做好这一点,同学们的练习时间就短了,也许就没有达到巩固的效果。
2.让学生说多一点。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说理的时候,特别是当学生说的疙疙瘩瘩的时候,我总是怕他说不出或者说不好,于是还没有等他说完就总是急着去帮他完善他的语言,其实要相信学生能说好,要把机会留给他们,也就多等几秒钟的时间。
3.利用好课堂生成。本节课有三处生成的地方,我都没有处理的很好,显得有些生硬和牵强。一处是当我问“你能根据这三个条件提出什么问题吗”,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假如有4个书架……我没有等他说完便说“你没有听清楚老师的问题,老师的问题是……”这里我不应该直接否定他,可以说“我们看图上是4个书架吗”可能这样处理会好一点。二处是当我们算出例题的结果是28本时,一位学生突然举手跟我说:书架上明明只有25本书。这使我有点措手不及、哭笑不得,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我的引导不当,使他注意别的地方去。三处是一道关于吃药片的练习题,用共150片去除以每日3算出来的结果的单位是什么有点争议,我本应该马上收拢告诉大家这样做是讲不同道理的,所以我们一般不用这种方法来做,可是我还是问了下去,于是各种答案都有,造成不必要的争议。
说着说着,竟觉得有种说不完的感觉。确实,有很多的问题存在着,但我想只要能够意识到,我一定可以慢慢地克服,以不断提高我的课堂教学水平。&
10:42:00&& |
标签:&群组:&&&&&&&&&&&&&&上一篇:下一篇:发表评论:
载入中...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_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够除)的笔算除法。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同时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师:同学们看今天的数学课,谁来了?电脑出示十运会吉祥物“金麟”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跟着“金麟”到十运会去看看好不好?师:不过,“金麟”想出几条口算题,考考我们班的学生,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请同学们注意看题,知道答案不用举手可以直接回答。电脑一题一题出示口算题。40÷2=
75÷3=学生口答。当学生口算到80÷4=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当学生口算到75÷3=时,(口算的速度明显没有前面的快)。师:有点难吧,请大家拿出草稿用笔算的方法计算一遍看看。学生计算。反馈时,在屏幕展示台上展示学生的作品。并提问:a、
先算几除以几?b、
商“2”写在何处,为什么?c、
余下的“1”,怎么办?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学习例1。(1)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师:“金麟”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接下来请看“金麟”给我们带来的第一场比赛。电脑播放游泳比赛视频。师:知道这是什么比赛项目?师:是啊,这是游泳接力赛,参加比赛的每个队有4名队员组成,他们共游了800米,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平均每人游了多少米?师:这样的问题,你会列式吗?学生列式,教师板书。(2)在交流中,掌握方法师:这道题你会口算吗?说给同桌听听,你是怎么口算的?学生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我们大家听听的。学生回答口算,电脑出示相应的口算方法。因为200×4=800 所以800÷4=2008个百÷4=2个百,2个百是200因为8÷4=2,所以800÷4=200此处,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说。师:大家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很了不起。通过刚才的口算我们知道,平均每人游了400米,其实这个比赛项目的名称就叫4乘200米接力。(3)在练习中,巩固算理师:这里还有几道口算题,你能用你喜欢的口算方法最快的算出答案吗?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完成后,请学生口答,电脑呈现结果。最后一组,学生齐答,当然学生答到:900÷3=300时,紧接着下面出现一条:9000÷3=生:等于3000。师:你是怎么口算的。学生回答,然后再在前三组下面增加一排,让学生口答。师:做完了这几道题,你有什么发现呢?小声的说给同桌听听。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交流。2、学习例2。师:十运会期间,有没有同学去现场观看过比赛?老师真羡慕你们哟。像这样的盛大的运动会应该去看看。课前,“金麟”告诉杨老师一条信息:南京有一所学校,为了让学生感觉现场的那种体育氛围,专门组织了986名学生集体去看比赛,他们平均分坐在红黄两个区内。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平均每个区有多少名学生?师:同学们,你会列式吗?一起列出算式。教师板书:986÷2师:看看这个除法算式,与我们以前学得有什么不一样?生:这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而我们以前是二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估算根据这个算式,你能估计一下平均每个区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吗?学生估算,并说明理由。(2)尝试笔算师:平均每个区到底有多少名学生呢?我们可以通过笔算得到结果。这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同学们会用竖式笔算吗?生:会。师:老师非常佩服同学们这股探索精神。好的,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试试,在计算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向同桌,也可以向我咨询。学生尝试练习。做完后,将一名学生的作业拿到展示台展示。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同学是如何计算的?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师:说得非常好。谁愿意指导老师把它计算完的。学生指导每一步计算,教师板书。板书时重点提问:a、
先算几除以几?b、
商“4”写在何处,为什么?c、余下的“1”,怎么办?(1个百当作十个十,与十位上的8,合成18个十)d、强调,在计算的过程中,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最后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计算的过程。(3)先估后算师:同学们,真非常棒哟。老师这里还有两道题,先请大家猜猜,它们的商大约是几百多?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前两题。学生口答。师:算算,它们的结果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互相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集体反馈。(4)比较小结师:通过前面这几题的计算,大家在小组内说说,今天学习的除法计算时与以前的除法有什么不一样。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1、笔算练习师:刚才大家观看了“金麟”给我们带来的游泳比赛,其实今天“金麟”还为我们准备一场110米跨栏的比赛,想看吗?师:听到110米跨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会想起一个人的名字,他是?生:刘翔。师:想看刘翔的比赛,先要买门票。能正确算出门票上的题目就可以观看比赛了。学生完成作业纸。然后集体反馈。2、数学医院师:刚才很多的同学,都买到了门票,不过我看见还有个别同学因为自己的一时大意将题目做错,没有买到门票。其实错误并不可怕,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面对失败与错误,我们要得并不是气妥,而是勇敢的面对它,改正它。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帮他们找找错在什么地方好吗?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的错误例题。学生集体指正。3、说说体会师:请大家想一想,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注意些什么呢?全班交流。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观看这场激动人心的比赛。电脑播放比赛实况。4、实际应用师:刚才那一场场精彩的比赛,其实也饱含许多后勤工作人员们的辛勤劳动。瞧,这些叔叔阿姨们正在为乒乓球比赛准备比赛用球呢(电脑出示)。不过,他们有一个小问题想请大家帮忙,你们愿意吗?电脑出示:一共有730个乒乓球,每盒装6只,现在有120个盒子,够装吗?引导学生得出:(1)120×6=720(只),732-720=12(只)(2)732÷6=122(盒),122-120=2(盒)引导学生结合算式,说说每一种算式的具体含义。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进行思想品德教育。5、拓展提高师:看到同学们这么棒得表现,“金麟”非常高兴,想与大家一起做一个猜字的小游戏,你们愿意吗?电脑出示:根据下面的竖式,你能猜出被除数百位上可能是几吗?
学生猜数。四、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3题,任选3题。想想做做第4题。数学成长信箱: 【设计意图】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为本次开课是在南京进行,而今年的十运会也在南京举办,所以创设十运会的生活情境,对于南京小朋友来说那是最贴切不过了。整节课由十运会的吉祥物“金麟”贯穿上下:考一考(复习口算)――游泳比赛(教学口算)――看台上的学生数(教学笔算)――刘翔的110米跨栏与乒乓球应用(巩固与应用)――猜数游戏。从而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复习入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原有计算为基础构建新的计算法则,这在计算教学非常重要。今天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掌握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单元教学最重要的资源。为了唤醒旧知,在新授之前安排适当的旧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教学时,先进行一些口算训练,这即是常规训练同时也是为后面学习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服务的,在口算最后安排了一道“75÷3”口算,由于口算难度较大,逼迫学生去笔算,这样即复习了笔算的计算方法,同时又能让学生再次体会笔算的必要性与优越性。由于这些复习的铺垫,为后面新知的学习铺平了道路。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由于课前充分的复习,学生已有了二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与算理的基础,在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新知教学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方法与步骤。此时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这时再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自己总结算法,形成法则。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探 索中体验――反思中提炼――迁移中应用”。最后然后再集中反馈时,讲解计算方法与每一步的算理时,学生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4、加强估算,在教学不断增加估算意识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新课标》中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当然进行笔算之前,我先安排了估算,这一方面是增加学生的估算意识,而另一方面是为新知服务的。因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相比,计算方法的最大区别是要先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即先算几百除以一位数。如果解决了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以除数这个难题,新旧知识就沟通了。为此采取“先估计、后笔算”的策略,通过估算让学生明白986÷2应该是4百多,所以商要写在百位上的算理后,在进行笔算教学就非常方便。在以后的巩固练习中,先让学生估一估,商大约是几百多,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检验商的方法。5、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课堂始终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小学数学作为培养人的一门学科,思想品德教育一时不能松懈。整节课所创设的“十运会”的情境中,其实就有意无意向学生渗透着一种体育精神,特别是刘翔的比赛,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在巩固练习时,面对学生的“错例”,我从“失败乃成功之母”的角度是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并勇敢的面对错误,从而端正了学生对待失败或是挫折的态度。同时课上并没有设计现成的数学医院,而是利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错例”,有针对性进行解讲,这样不但实效性很高,同时也富有教育意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位数乘3位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