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真的亚琛工业大学很难毕业业吗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0.8.54为什么中国留学生被频繁劝退?在美国读本科真那么难吗?
被前几天的首份中国留学生被开除数据报告吓到了?战战兢兢担心自己被开除?可你要知道..这开除数据也还只是留学问题的冰山一角而已,实际上,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普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无法毕业,而非直接退学..本文授权转自拓德教育近日, 《留学》杂志刊发的《2015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传播。全文中最引起人们关注的,莫过于令人惊讶的中国留学生在美退学数据。根据白皮书透露,中国留美学生2015年开除总人数超过8000人,其中69.43%来到美国不超过两年,80.55%由于学术表现问题而退学。美国大学退学学生来源(引用自《留学》)而根据美国最权威教育杂志《The Chronic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12年的同类报道,留学学生退学较为集中的七所大学,中国留学生同时也较为集中。而这七所学校几乎均为各州首府大校,也以较为严苛的学术标准著称。对于美国大学和生活压力毫无概念的中国学生,则在这一环境下必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UIUC 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UC Seiries 加州大学(仅披露欧文分校数据,但加州大学整体学术体系相同,可类比)Boston University 波士顿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俄亥俄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华盛顿大学(仅西雅图分校数据)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宾州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中国留学生学术挑战最严峻的七所大学(引自《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最为关键的是,这一数据并不包含无法毕业的中国学生。实际上,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普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无法毕业,而非直接退学。在以上七所学校的中国留学生GPA分布中,我们可以看到GPA 2.0 以下的学生仅为17.9%,而47.1%的学生GPA分布在2.0-3.0之间。也就是说接近一半的中国低分学生并不受Probation(留校察看)政策的约束。但在美国高校,Probation并非唯一导致学生无法毕业的因素。如专业课成绩不达标,First Year Writing写作必修课未通过,Undeclared学生(无录取专业的学生)GPA未满足进入专业学院的标准等情况均会让中国学生在美国本科四五年时间仍然无法毕业,这一现象在留美中国学生当中非常普遍。这不仅耗费了学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更让家庭承担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在美中国留学生退学原因(引用自《留学》)无法毕业的留学生群体,被我们称为美国留学的灰色地带,这一数据由于统计较为困难并未在《2015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中看到端倪。但根据以上七所典型大学的GPA分布情况,我们可以断定这一数字至少是退学学生的两倍以上。根据《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12年所报道的在美中国留学生高达7.11%的退学率保守估算,至少15%的中国学生未退学的前提下却依然面临无法毕业的困境。这意味着约1/4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留学之路都极为坎坷。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留学生的如此困境?在以上七所学校官方网站的probation(留校察看)政策一栏,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大学对于学术不达标的学生并未采取任何严厉措施。相反,对于GPA2.0以下的学生,加州大学、密歇根州立、迈阿密大学为首的大校在学生进入留校察看后反而会提供专属Writing Instructor等偏向性政策和资源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摆脱学术困境,但仍然有高达80.55%中国留校察看生未能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内将GPA提升至2.0及格线从而导致退学。事实证明,中国学生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是英文辅导可以解决的。
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样化的。本机构在加州大学、宾州州立、纽约大学三所典型高校随机抽取了21组GPA低于3.0的大一学生案例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整合排列如上表。本次调查基本将中国学生主体面临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四个部分。一, 核心矛盾:录取后长达半年学习脱轨,匮乏大学学术桥接过程美国学生在大学申请结束后长达九个月的时间里,会由高中安排充分的课程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大学学术压力。包括英文论文写作、大学先修课程、大学交流项目在内的丰富资源使得美国高中生对于大学学术压力有着充分的准备。然而中国高中与留学机构均未能提供基本的大学前学术指导服务。少数有意识的家长只能花费高昂的成本让学生提前赴美修读暑期学校来缓解适应问题。然而即便如此,暑期学校单纯的英文课堂并不能帮助学生掌握美国独立生活和学术关键技能。二, 次要矛盾:缺乏对美国大学学术压力的基本危机意识中国留学生适应问题依然被尘封长达十余年,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留学家庭对于美国大学学术压力并没有切身体会。在我们对37名2012年-2014年的西部两所大学退学生的调查邀请中,仅12人在多次恳求后愿意配合调研工作。这12人中,仅2人向亲戚及朋友公开了开除真实情况、4人的父母对外隐瞒了开除事实、5人的父母用身体不适和家庭财政等理由对外解释、而还有1名学员甚至根本没有对父母坦诚开除一事,依然向家庭索取高额学费供自己消费。实际上,“面子”已经成为了大众了解孩子在美真实情况的最大阻碍。三, 学术能力:英文学术论文基础与自主排课经验几乎为零美国大学将选课权利几乎完全下放到学生手中,除专业课之外,Free Elective(选修课)和General Education(通识课)均可自由安排。美国前一百名的任何一所大学均至少拥有一万余门可自由选择的课程,如何选择并安排最适合自己的课程对中国学生而言是极为陌生的挑战。即使完成了选课过程,专业英文论文的写作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同样也是全新的事物。在美国课程Syllabus(课纲)中,论文几乎占据了一半以上的评分。写作课程作为所有大学唯一共同设置的必修课程,以巨大的阅读和写作量让中国学生选课时“谈写色变”。四, 自理能力:陌生文化、政策环境下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美国多文化并存的社交环境也给中国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然而更主要是的对于留学生而言,完全陌生的法律和制度也成为了生活的主要挑战。在我们采访的共计33组大一学生中,有27人不知道如何在F-1签证下获得SSN社会保险号,而这是对于未来实习和工作至关重要的社会记录。这一细节仅是中国学生对于美国环境陌生的一个缩影。在居民区的选择,驾照或购车等诸多问题上中国学生还有广泛的挑战。P.S.这篇文章原创方拓德教育最近正在运营一个非赢利性的帮助留学党们逐步适应美帝学习生活的项目,主页君为了配合转载要求再加上感觉项目确实不错,就在文末顺带着来给小伙伴们稍稍介绍下好了。那么..面对这一困局,在美学子与教授如何携手面对,并加以解决?让中国学生提前适应美国大学,那就必须将美国大学搬到中国。学生缺乏美国大学经验,那就必须有人亲身传授经验。解决社会问题,就不能以危机盈利。对于这一困境,唯有这三点共存,才能解决中国留学生的行前适应之难。而正是秉承这三大原则,2012年,来自哥伦比亚、哈佛、南加大等名校的毕业生与教授经过数年努力最终携手创立中国首家非盈利性留学桥接项目CIS暑校,以帮助中国留美学生妥善解决行前适应性难题。美国权威教育专家、Chronicle专栏作家Lara Ferrer,哈佛大学年大中华区主招生官Sally Champagne,哥大First Year Writing论文写作课程研发教授Carmen Adamucci同时来华出任CIS入学顾问。时至2015,来自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莱斯大学、布朗大学、南加州大学的十余名在职教授也将亲自来华授课。全球顶尖师资云集中国云南大理古城,只为给中国学生提供完整的的入学桥接指导。项目简介在坐落于苍山脚下的大理大学,CIS不仅让中国学生可以在四周内提前修习包括论文写作必修课之内的美国大一原版学分课程,更得以获得由CIS暑期项目荣誉顾问共同研发的16课时行前培训,覆盖了选课排课,大学政策,学术技巧,生活事项在内的全面指导。而针对伊利诺伊、华盛顿西雅图、威斯康辛麦迪逊、宾州州立等七所学术压力相对较高的学校,CIS特别聘请各大学GPA 3.6以上荣誉毕业生亲自指导学员的大学规划事宜,得以让学员彻底解决留学后顾之忧。2015部分教授Adam M. McKeown
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院
亚洲民族迁徙与全球化研究所主任
世界历史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Boris Hanin麻省理工学院数学院
师从世界顶尖概率论学者Alice Guionnet西北大学优秀教学奖荣誉获得者曾因杰出研究贡献,获西北大学数学系Gelfand AwardLin E Giralt莱斯大学商学院
Lambda国际咨询公司总经理,曾主导西班牙电信供应链重组,委内瑞达大型银行合并充足,世界多家大型铝业公司组织结构调整/战略重组等重大项目。
莱斯大学研究生校友会现任主席,曾任杜克大学、沃顿商学院等多家校友会主席Robin Gottlieb哈佛大学数学院,
21年来长期任哈佛大学本科数学备课组长和高级备课组长
年连续十一次获得哈佛大学Bok Center优秀教学奖Tim Nguyen布朗大学商学院
康涅狄格州学院,投资和财富管理总监(管理六亿美金校友会资产)
德州财政局择类投资(Alternative Investment)部门经理费用2015年4月,CIS完成了全部赞助商谈判,在多家机构资金赞助下成本锐减62.9%,现在报名学员均可获得高额奖学金就读。CIS大理暑校2015年招生名额共500人,每门课程仅招生30人。录取采用rolling政策,报满即止。
本项目针对获得美国大学已录取学员不设申请限制,无申请费用。非大学已录取学员如报名需向北京招生委员会递交申请表格及文书,并缴纳300人民币申请费用。如未录取,申请费不作退还。如录取后,需全额缴纳4000美金课程费用(两门课程含8个美制学分)项目更多信息官方网站:www.torhea.org联系方式:400-860-5556
邮箱:apply@torhea.org
开学日期:6月8日-7月3日(第一期,名额100人)
7月13日-8月8日(第二期,名额400人)住宿、接机、周末活动安排等详情请致电咨询
也可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进行微信咨询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美国大学真的是宽进严出吗?毕业很难吗?
信息来源:网络&&发布时间:
一直有这么个说法美国大学宽进严出,毕业很难,是不是真的就如此呢?本文就带大家一探美国大学宽进严出这个话题的真实性,让大家清楚美国大学毕业难不难、是否好进。
美国大学宽进严出,美国大学毕业难吗
  真的是宽进严出吗?百闻不如一见。来美国之前,曾经听到许多关于美国教育的观点和故事,有些很有道理,但也有一些似乎违反了基本常识。例如,我在《看美国教育要有中国视角》(《光明日报》日第14版)中曾提到过的&美国学生不用功读书&、&大学招生不看重成绩&之类的例子。这让我感到困惑。固然中美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外来者雾里看花,无法做到&同情的理解&实属正常,但就教育本身而言,其基本规律应当是大致相同的,差异再大也不至于越出人类社会所共有的常识边界。那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我们姑且听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尚可,但如果将其奉为圭臬的话,就会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带来难以挽回的伤害。此次我更从容更细致地近距离观察美国教育,又发现了另外一些类似的误读。&美国大学都是宽进严出&即是一例。
  美国大学极具迷惑性的&宽进严出&
  这个观点影响极大,几乎已经成为美国大学的标志性特征,因而也成为对中国大学&严进宽出&之批评的来源。许多人认为,美国大学&宽进严出&,给每一个人提供了充分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入学后严格把关,用高淘汰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美国《高等教育编年史记》()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美国,45%&65%的中学毕业生可以进入大学学习,但四年制大学的毕业率只有57.3%。与之相比,中国大学&严进宽出&,入学前的高考竞争过于激烈,入学后虽然放任自流却基本上都能拿到毕业证书,几乎所有高校的毕业率均在95%以上,由此导致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很低。因此,中国大学应当向美国大学一样,也实行&宽进严出&政策。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学习&的权利,为什么不能给想学习的人以入学机会呢?你给了他(她)机会,他(她)学不好不能毕业是自己的责任,但没有提供公平入学的机会就是大学的责任。
  这个观点极具迷惑性,很容易赢得欢呼和掌声,却是一个在逻辑上不成立的伪命题。在世界上的所有国家,优质教育资源都是稀缺的,任何一个高水平大学,都不可能放宽对学生入学条件的要求。即使公立大学也是一样。理论上,公立大学的财政来源是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款,理所当然要为公众提供入学机会&&国立大学向全国开放,州立大学向州内开放,等等。但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点事实上不可能实现。例如,加州大学承诺GPA成绩位于全州前12.5%的学生可以进入加州大学九个分校就读,但并不保证一定可以被最好的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录取。因此,一个替代性的方案是,公立大学提供公平的入学机会,但通过竞争性的测试,满足一部分达到入学标准的学生的入学需求而不是所有人的入学需求。至于私立大学,由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于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更加重视在招生阶段对优秀生源的发现和选拔。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正如没有好的树苗,不可能育成参天大树一样,如果没有好的学生,怎么可能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大学而言,&严出&尚可理解,但&宽进&就很难解释得通。
  反之,中国大学的入学竞争的确非常激烈,但严把入门关的&严进&有什么可以指责之处吗?和美国不同,中国的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依然匮乏,在不可能实现所有人都上好大学的情况下,&严进&反而是确保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
  美国大学也&严进&,甚至&严&过中国大学
  在美国访学期间,我实地考察了许多大学的招生录取制度。在某种角度上,说美国大学&宽进&也没有什么不对。许多名字听上去很唬人的野鸡大学,只要交钱就能入学,一些两年制的社区大学,几乎报名就能入学,标准已经宽到不能再宽的地步;许多州立大学,对本州学生的入学条件也放得很宽&&它本来就是为本州公民服务的。
  例如,加州大学有十个分校,除了顶尖的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戴维斯分校和圣巴巴拉分校&&这四所大学的入学竞争极为激烈&&之外,其他分校都可以比较充分地满足加州学生的入学要求。对于私立大学,特别是顶尖的哈佛、耶鲁、MIT、芝加哥、斯坦福等来说,入学标准则极为严苛。美国学生要想进入这些大学,需要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努力,必须要在最好的私立寄宿制学校完成基础教育,一点一滴积累自己的&履历&,其辛苦程度丝毫不亚于在中国准备高考的学生。其入学竞争之激烈,往往要比中国高考还要严重&&中国高考只看成绩,美国顶尖大学除了要看成绩,还要看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家庭背景。拼的不只是孩子,还要&拼爹&,而且拼得更加赤裸裸,更加无所顾忌。
  原因很简单,美国私立大学并不关注公平问题&&这是公立大学的责任&&它们只录取那些未来最有可能成功的学生。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不仅在校期间容易培养,更重要的是,毕业之后他(她)们可以获得家庭乃至家族的支持,更容易在社会上取得成功,从而可以为大学带来更高的声誉和更多的捐赠。
  因此,美国顶尖大学&&既包括私立也包括公立&&对招生工作高度重视,入口把得很严,非常看重录取率,将其视为衡量生源质量的重要标准。那些最顶尖大学的录取率通常都在10%以内,哈佛和斯坦福甚至不到6%。从表面上看,这个数据要比中国大学的录取率高得多。中国重点大学的录取率&&在某省的录取学生数与参加高考的学生数之比&&约为0.3%,这也是中国大学&严进&的一个标志。但二者实际上不可比。
  在美国,申请大学需要缴纳申请费,也就是说,学生要为之付出真金白银的成本。由于没有人会只申请一所大学,对每个学生而言,申请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此,学生在申请大学之前,必须要仔细掂量自己的实力,只有在有足够把握的情况下才会提出&真实的申请&,没有人会愚蠢到白扔申请费的地步。由此看来,录取率虽然是6%,但这意味着哈佛大学是在100个可能达到其入学标准的敢于申请哈佛的优秀学生中录取了大约6个人。这样的入学标准,当然是严到不能再严的程度。而中国大学的录取率因为无法有效识别学生&真实&的意愿与可能的能力,也就难以作为衡量生源质量的依据,更不能因此作为大学&严进&之证据。
  美国顶尖大学的出口也没那么&严&,即使&严&也事出有因
  我查阅了许多主张&宽进严出&者的文章,多数没有数据支持,或者对美国的大学没有进行区分。有些人到美国转了一圈,看到许多大学的毕业率只有70%多,就想当然地认为美国大学都是&严出&。其实在那些最顶尖的大学,&出口&倒还真不一定太严。哈佛大学入校后6年内的毕业率为97%,8年内的毕业率高达99%;斯坦福大学的数据为95%和96%;芝加哥大学的数据为93%和94%。这些数据和北大、清华等高校的数据其实差不多。原因很简单,这些学生入学时都经过了千挑万选,并且支付了很高的学费。只要不是太过分,大学一般也会允许你毕业,只不过成绩单没有那么好看而已。
  美国是一个实用主义哲学盛行的社会。如果毕业标准过于严苛,学生们付出的成本过高,既不利于吸引优秀的学生,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那些认为美国大学&严出&的人,一方面没有注意到美国高等教育的复杂性。不同层次的大学具有不同的情况,是不能简单地把所有大学的数据混在一起&平均&计算的;另一方面,也没有注意到美国大学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以在4年或更短或更长的时间内完成学业。许多学生出于各种原因往往会延长学习年限,这并不意味着他(她)们一定都是因为达不到毕业要求而被迫延期。
  入校后4年内的毕业率只是一个单独的数据,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比如,斯坦福大学之所以4年毕业率只有78%,并非是由于其毕业标准过于严苛,只不过是因为斯坦福的环境和文化鼓励学生创业,许多学生一旦有了好的想法会立即中断学业,在风险投资、资讯和校友圈的帮助下开始创业。与之相比,不具备这种文化的哈佛大学的4年毕业率则上升到了87%。这正是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中断哈佛学业后会立即从东海岸的波士顿移师到西海岸的硅谷的重要原因。只看4年毕业率的数据,我们恐怕不能得出斯坦福大学比哈佛大学的学业标准要求更高的结论。
  事实上,与人们的想象相反,恰恰是那些二、三流的大学,毕业率才会比较低,主要原因并不是大学要求严格,而是因为有大量学生转学或者出于各种原因而选择放弃学业。
  至于像加州理工学院淘汰率高达30%这样的案例,其实是很少见的,但它同时也是美国最难录取的大学之一,历年录取率不超过8%。因此,笼统地说美国大学&宽进严出&是不准确的,在现实中也很难找到一所同时具备&宽进&和&严出&特点的大学。
  办大学自有其常识和规律。在向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我们总应当选择好大学作为参照系。那些野鸡大学和质量很差的公立大学,连美国人自己都感到头疼,又怎么能作为我们仿效的目标呢?实际上,中国顶尖大学应当学习的,倒是像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大学&&&严进严出&&&如此或许能够切实提高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
  以上是百利天下留学为大家介绍的美国大学宽进严出。更多美国本科留学疑问,可以继续浏览或者拨打电话。
  推荐阅读:
  您还可能关注:
微信“扫一扫”,留学资讯全明了!小编的“欢迎光临”只为等待您,让留学疑惑统统变浮云!您也可以搜索“百利天下留学”、“bltxjy”关注哦!
More视频公开课
、、、、、、、、、、、、、经济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丹棱街3号 中国电子大厦B座15层
版权所有:北京环球百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电话: 010-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1:30)
Copyright @
Bailitop Educ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40确定要将该版块隐藏吗?你可以在“栏目设置”中将其恢复。
添加关注成功!
你可以去查看你关注的人与关注你的人
确定要移除此人吗?移除后,此人将不在你的列表中显示,也不能接收你的动态。
是否要取消关注?
请输入登录信息&&
君无戏言的博客:
访问人数:
博客等级:
搜房网币:40000
&&&&博主原创与收藏并举:除了自己涂鸦,记录海内外见闻,也如海边拾贝者,四处猎奇,贴近历史真相、厘清谜团,兼收并蓄,把博客作为自己的收藏夹;研究房地产趋势和投资;作为曾经的南外家长和NYU Stern家长,关注中外教育动向,研究留学与趋势。&&&&传播正能量,为后来者照亮未来。&&&&博主原创文章都在“我思故我在”类别里;转发的文章,多数都注明作者或者出处;如有不当之处,请谅解!&&&&君无戏言在南京期待您的关注!想跟博主联系,请发邮件到的QQ邮箱
&&请您后再发表留言
我的分类文章
我的最新文章
我的热门文章
爱心传播169
zhangyuncheng8
pengliuxu001
波光粼粼213896..
我最新关注的人
我骑车遍游南京..
简介 我的网名..
劝君莫惜金缕衣..
最新关注我的人
关注博客发文动态
美国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好难
读大学,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找份工作、找个饭碗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据公开数据,上一届NYU的stern商学院,80%本科毕业生找到了工作,而今年(2014),据悉95%的毕业生都找到了工作。其他学校如何呢?转发一篇美国《世界R日报》的报道,管窥一下这些幸运儿。博主注。
今年全国将有160万大学毕业生离开校园,虽然经济已好转,但AfterCollege公司11日公布数据显示,毕业生在离校前,只有17%的人找到工作,少于去年的20%。大学毕业拿到年薪六位数字工作,是许多人的梦想。洛杉矶加大化工系大学部华裔应届毕业生谢禹岑(Yucen Xie )还未毕业,去年底即获大公司提供年薪六位数字工作,并同意他8月初才上任,w煞许多同学。谢禹岑认为,高GPA(学业平均成绩)及参加课外活动展现领导才能,是获得面试机会关键。但想在众多面试者出线,最重要的是拥有良好人际关系。建议平时与学长或已在业界工作的人建立关系,让拥有聘雇权的人知道有你这位人物,面试时并展现并非只会读书,尚有与他人共事的社交能力,有望雀屏中选。他透露GPA3.98,大学尚参加工学院“良师计划”,辅导功课需要帮忙的同学,及参加校园透过筹款赞助中国大陆孤儿的公益组织。他是在大四第一个学期参加公司行号前来校园招募员工活动,获得一家石油公司面试机会,并因为在该公司有知道他平时表现的学长,获得推荐最後出线。洛杉矶加大另一位应用数学系大学部应届毕业生庾颖婕(Tacy Tu),去年10月也是透过公司在校园的招募活动,获得专门替500大公司提供退休及健保计划公司的聘书,不必担心毕业就失业。虽薪水未达六位数字,仍介于7万至8万元间。她说,虽然履历表未要求注明GPA,仍附上GPA显示诚意。她认为会获雇主青睐,与在大学创办“我是志工”(i Volunteer)公益组织,多次筹组团体前往中国偏远地区帮助孩童,展现组织及领导能力之故。(BH)
阅读 (15233) | 评论 (0) |
前一篇:后一篇:
&&请您后再发表评论
&分享到微博&
搜房网用户可以先再评论
内容:请登录
转载成功!
文章分类:
我的所有文章
创建新的分类:
博文已成功转载!
对不起,您的账号尚未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评论不能同步到微博!
Copyright &
Shang Hai Jing Rong Xin Xi Ke Ji You Xian Gong Si 上海旌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102您(@)目前可用积分:3248585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转帖]中国留学生的真实感慨:我们真的不如美国人勤奋
19191 次点击
13:59:43 发布在
&&&& 小花生网&&&&檩子:小长假最后一天,分享我们的网友xjmomo推荐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一个去美国读研究生院的学生写的,用非常具体的亲身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就是:美国的学习一点也不轻松,美国学生很勤奋,相比之下,中国学生进大学后等同放羊,学的浅,学的弱,还学的很不努力。为此,xjmomo在推荐这篇文章时,评论到:&&&&到了大学,人的大部分已经定型了,要改已经很难。所以小学高年级初中才这么重要。这是我愿意花更多时间在小花生和大家聊教育的原因。很多初三高中的家长孩子已经走了很多歧途,只能被动选择出路了。而小花生的孩子们还小,家长还有很多余地去努力。&&&&比如为什么学习,要怎样的人生,追求什么快乐,我是怎样的人等等。从幼少期点点滴滴有这样的心理素质培养,才会有青年期以致长远的发奋和投入。出发点动机不同,一定导致行为和结果的不同。&&&&美国的教育允许价值观的多元化。所以筛选淘汰后进入优质学校的孩子一定具有潜力和热情,因为那是自己喜欢和想要做的事情,不是被逼出来的。&&&&小孩子的家长们,都还有得是时间去培养孩子的爱好,不要浪费时间金钱在“起跑线”的竞争,而是保证基础知识能力即可,注重艺术体育阅读和广泛的活动,培养自律和责任感,思考判断力等等。&&&&到高中你就能看见结果了。不用等到大学。&&&&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研究生阶段,美国学生不光基础好,而且非常勤奋,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自己主动选择的道路,是自己想学的东西,有很大的内在冲动和自觉去学好。而来读研究生的中国学生,动机复杂,在国内的基础并不扎实,加上目的不明确,学习难度大,学习动力不足,所以会比较苦闷。&&&&所幸文章作者,这一代年轻人,有很好的自省能力,相信未来不会差!&&&&&&&&中国留学生的真实感慨:我们真的不如美国人勤奋&&&&在去美国读研究生院之前,我想大部分国人和我一样认为,美国的教育都是人性化的教育,教育方式和观念都以人为本什么的。感觉美国的教育都是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一点也不痛苦,学生有很多课外业余爱好。总之一句话,他们是素质教育,我们是应试教育。而在好多人眼中,美国人都不怎么爱学习,学习很次,中国是个人去了就可以称王等等。到这里学了以后,发现以前感觉的完全是扯淡的。美国的高等教育比中国还应试,美国的学生平均学习刻苦程度是中国学生不能比的。&&&&比如,在我的观念里,到大学,作业是可做可不做的,严格说是不会的可以不做的,老师不收,大家在家只要努力做了,做不出来没关系,第二天老师会在课上讲。所以作业都是良心活,好学生都自觉完成了,实在不会的就放着。&&&&我开始还是拿这个观念去对待美国老师的作业。当时看完书已经晚上10点多了,第二天要上这门课,我本来认为估计老师上课对对答案,有问题问问就可以, 估计没做完也没事。不过我还是凭着国内学习养成的老师给的良心活必做的习惯,坚持把题做完了。当时写到了半夜2点半多,其中好几次想放弃睡觉算了,不过最后还是写完了。&&&&我当时还说第一周就写到半夜两点半,当时觉得以后不会这样,这是我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罢了。结果没想到,第二天上课,老师就真都把作业收了,亏了我把卷子都写完了,否则就傻眼了。当时老师说收的时候,我心想还真收啊?后来逐渐才明白原来美国作业是计成绩的,每次作业都会给你按照对错打分,记出成绩, 最后和所有平时考试期末考试一起算最后的总成绩。&&&&而且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题你要是不会做,你不写,或者写错了,你就不得分,最后就会影响你的总成绩。在中国是,平时允许你犯错,允许你不会,你不会可以空着,听老师讲,最后考试时会做就可以。因为从高中以后学得就比较难了,作业有不会做的很正常,老师是允许的。但是在美国就不一样了,老师每周都会给你留一大堆作业,你在下周上课前要交上来,如果有不会的,你要在交作业前去自己去问老师,老师不会在课上给你讲的。如果到交作业时还没有问老师,因为不会不做或者做错了,那么你就要承担这个责任,老师不会因为你实在不会就手下留情的,你的作业就会被扣分。每次作业老师都会记录的,最后会一起给你算总成绩的。&&&&这样每周的作业都相当于一次考试,因为得的分数直接影响你最后的总成绩。&&&&我这学期学选了3门课,分别是经济数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最痛苦的是第一次计量经济学作业。计量经济学是我们这里面最难的课,基本就是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而且这门课是最近几十年才兴起的,国内教得很浅,以至于我一值认为统计学是门比较好学的课程。&&&&但是在申请美国大学的过程中在论坛经常听他们说外国的经济学要求数学非常高,其中最难的就是计量经济学,还有统计学。数学和统计学最好申请,因为太难,外国人没人去学。当时还不理解,为什么统计学这么难学,现在终于知道了。我们老师用了一堂多课就把前4章讲完了,前四章就涵盖了我本科学的最难的一元线性回归和假设检验的所有内容。然后就留作业了。&&&&到快交作业的前几天,我才拿到课本,于是赶紧做。因为这一部分本科没有学扎实,为了做作业,用了几天把本科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又看了一遍,感觉还是没怎么看懂,然后就做作业,一点一点抠到凌晨5点多,实在做不下去了,然后就交了。&&&&后来发了作业,20分满分得了16分。&&&&来说说美国研究生科目的成绩是怎样算出来的?&&&&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第一次期中考试占20%,第二次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20%,平时作业占40%。&&&&最后总成绩按照ABCD给你评分,90-100评A,80-90评B,70-8*河蟹*C,70以下D或者不及格。 而且硕士研究生毕业有一项成绩要求就是每学期平均分不能低于B,否则下学期你就留校察看,如果再不行就被开除了。也就是硕士研究生的及格分数是平均80以上。&&&&如果是十分简单的学科考80分以上不算很难,关键是现在学得都是非常难的,作业和考试很难。所以如果保证所有科平均80以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估计了一下,难课程如果都保持80分左右就不错了,所以最后很有可能的结果是大部分都是B,然后如果都是B的话,只要有一科是C,那么平均就是 B以下,那么就可以走人了。而如果得C的这一科是因为平时考试和作业都是刚好80分或平均刚好80分,恰好有一次作业得79分,那么这一门课可能就因为这一次作业的80以下,造成最后这门课B以下(或者说C),如果恰好其他课又都是B,那你很有可能平时表现都不错就因为这一次作业的一分而被开除走人。&&&&当然你要说哪里有这么恰好的事情,我说这个已经是很好的情况了,很有可能你的考试和作业会很多次上不了80分。我这次作业就是在悬崖边上:16 分,20分满分,看似不错,实际上16除以20等于0.8,也就是80分,已经是最低可以接受的分了。所以我以后作业必须要拿尽可能多的80分以上才能避 免因为有80分以下而最后失足的情况。所以这次只是刚刚及格。&&&&说完这次不是很成功的第一次作业,再说说美国的考试。&&&&我在国内时看学校主页上的这学期学习安排,说是10月7日左右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对我来说已经8年没有遇到了,因为上了大学以 后,好像就没有期中考试,也许工科的同学有,不过我们经济这种文科的学科就没有了。期中成绩老师大多是以出勤率来计算,而且占30%,期末考试才是大头 70%,最多就是中期可能会有一片论文当作成绩参考。&&&&所以我来之前一直有我们专业不会有期中考试的侥幸心理。结果上了第一周课我就傻了,所有3科都有期中考试,而且期中考试都不只一次,有的课是2次,有 的课是3次,加上期末考试,基本上每个月每门课都会有一次考试,这个我们在应试教育的中学感受过,不过那个叫做月考,或者小测,不计入最后成绩,而且那个 最后成绩对你也没有用,因为最后要看你的高考和中考成绩。而美国这个考试基本上是所有考试各占20%,作业占20%,没有轻重。或者都是25%等,或者老师对这个评分比例进行微调,反正权重基本都是一样的,而且所有的这些平时成绩最后折算成的总成绩会跟你一辈子,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会让你出示所有高等教育的平时成绩,因此你那次都不能马虎,包括作业。&&&&在没有考试的第一个月,我们就觉得已经很难了。来之前我认为我只选了3门课,以国内的经验来说应该是很轻松,而且周五,周六,周日三天没课,每周可以休息3天,生活应该很惬意。&&&&可是知道了我上面所说的美国大学的教学制度后,你就发现你每周都要写作业,而且要写好。而老师上课基本上对你写作业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因为课堂时间有 限,老师就讲他喜欢讲的部分,然而你就要把所有书都看了,然后再把所有题都做了。基本上老师每次课都讲一章。一章的内容大概30-40页书,这30-40 页的书是大书就是比国内16开纸大一点的那种书,而且是英文的小子,密密麻麻,比中文的30-40页的内容应该多,而且最关键是书中每一句话都有复杂的数学和逻辑关系,你要看透,都需要你想很长时间,或者自己在草稿纸上推导和画图帮助理解,这样有的时候十几页的书都要看5,6个小时。你每周要读3本这样的书(100多页)然后做3门作业。&&&&每次作业都很费时间,数学作业最简单,不过你要用计算机写,用word打十分复杂的数学符号,矩阵,希腊字母等,很费劲。但是用4个小时应该可以写完 (国内写作业我记得好像能写2个小时的算是比较多的了)微观和计量经济学的作业一般都是十几个小时。因为作业就相当于考试,但是这个比考试要求的时间松, 而且属于开卷,所以老师留的题都很难。最可恨的是计量经济学的老师,讲课非常快,我拿到课本时,他已经结束前7章了,我们每周休息的三天,我都在赶他的进度,讲了一个月到期中考试了他已经讲了12章了,一本近1000页的书,他讲了快一半了,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好在这个课本讲的十分详细,因为我看我本科 的书看了好几天,就是不明白怎么回事,看了这本书前4章以后就彻底明白了,讲得太细了,太系统了。&&&&粗略的算了一下,每周每门课上课看书时间要30个小时,写作业的时间要10小时,那么三门课一周学习就要用120小时。而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一共就168小时。你就会发现你完全没有休息时间。和我们一起上课的一个台湾同学发现我们选了3门课很惊讶,说他学2门都快受不了了,我们居然选3门。开始我们还不理解,现在明白了,下学期一定学2门。&&&&就这样我们在紧张学习了一个月以后,开始了长达近2个月的考试之旅。我们这学期,数学有3次期中考试,1次期末考试,一共4次考试,其他两门2次其中 考试,一次期末考试,分别共3次。也就是从9月30日开始到感恩节放假前一天,我们几乎每周都有考试。&&&&我们国家考试数学、物理这种计算为主的考试过去都是以大题的形势出现,这种大型综合计算题最能体现数学能力,过去一般都是考3-4道数学或物理大题, 每道25-30分。但是因为数学物理这种学科确实太难了,所以用这种考试会使很多人不及格的,少做一道就几十分没了,少做两道就不及格了,过于太残酷了。 学数学和物理的很多都是要么满分,要么不及格。虽然很残酷,但是可以体现能力,老师喜欢这种考试,就像语文老师说得,其实语文什么都不用考,什么花样都不 用出,就考一篇作文就可以了。&&&&但是为了照顾大多数考生的面子问题,这种考试好像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被取消了,因为我们引入了西方的观念,第一是注重学生自尊心培养,总是考不及格会 有阴影的。第二是引入西方的标准化考试,也就是什么选择填空题,因为美国托福,GRE还有美国文职公务员考试都是选择填空题。&&&&这样我从小经历的考试没有纯大题的形式。我经历的有的比较牛的数学和物理老师说都考纯大题才好呢,考什么小碎题。但是到了美国以后,我们引进了西方的观念发现在西方行不通,这里考试完全和我们没有改革开放之前的考试一样,数学、微观经济学都是4-5道大题,每道20-25分。没有一道选择或填空。&&&&国内学经济学,就背背概念。这里经济学基本上是可以说是文科中的物理学。老师上课就是在黑板上用数学推导公式和证明定理,最多在最后根据公式说一下经济意义。&&&&就这样我们在已经被国内淘汰了的过于残酷的纯大题考试中要都保持80分以上,难度有多大了吧?还好,我的高等数学学得还不错,计算基本功还行。所有数学考试全部95分上下。一次,微观经济学考试是拿回家考试,开始我们认为比较轻松,结果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出的题太难了,我做了3天。有一道证明题我把自己锁到厕所里想了6个钟头,最后用欧拉定理硬证出来了。&&&&对于计量经济学,实在是没有办法,太难了。我几乎在开学初的90%时间都用在计量上,在第一次考试前总算大体明白了这门课是怎么回事了,赶上了前12章的进度。&&&&本来开学初我们还信誓旦旦的要拿全A,结果这门第一次考试就考了54分,而全班平均70。第二次拿回家考试,我还说这个还好可以拿回家做,结果我和那个中国同学费了整整一个星期在建立模型,前面1个礼拜试验了近百种可能性的模型,结果就是相关系数不到20%,根本不能用。后来折腾了很久,花了两天时间完善模型和写报告,最后写到凌晨5点。&&&&以为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结果得了66分,说是有一个环节论证方法出了问题。我的心都凉了。因为这门课90分以上才是A,80-90是B,80以下是C,所有学科平均不能低于B,我这科很可能就C了。最后我把总复习的时间全放在这科上面了。最后才有所收获,得了85。&&&&说到美国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程度,我不得不再说一下我们的认识误区。在来美国之前我一直被美国的青春喜剧给误导,电影上演得都是他们怎么怎么不学习,怎 么怎么调皮捣蛋,以至于我们国家的学生也开始学习和模仿,估计是最先传到港台,然后港台的电影开始影响大陆的。导致大陆的学生也开始变的很痞子。&&&&我不知道美国导演是不是故意的,虽然我问了美国人,他们说他们拍那样的电影只是表达了学生想拥有那样的生活,而不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但是我还是要对美国导演提出抗议,我们的教育制度不完善,学习还要靠自觉的情况下,你们这是毁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苗子啊。&&&&美国的大学校园生其实是这样的:&&&&每个校园里走的学生都背个书包匆匆去上课,没有一个在嬉皮打闹的,即便是等公共汽车或者做公共汽车上,也在看书。在咖啡店里或者休息的地方,你会发现很多美国学生要么在看书写作业,要么用电脑写作业。非常安静,没有人大声喧 哗。我本来还带着掌上游戏机,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拿出来玩,有外放声音,突然发现大家都在看书学习,我很不好意思的又放回去了。突然觉得我在国内本来是很 自觉学习的好学生,在这里怎么感觉自己跟痞子小混混一样,成了不良少年。&&&&有一次晚上去系里打印讲义,走在在夜色下的校园里,突然想到了我们国内平时大学校园里晚上是什么样子,再对比一下这里,我发现校园里路上没有人,有的 人也都是背着书包匆匆的行走去赶时间学习。而我印象中至少是我们省的高校校园,夜幕下都是一对对的情侣在共享好时光。有一次去这个城市的主街看看,看看那些吧里的人都在干什么,突然发现人们都在那里拿着电脑学习。当时想了想国内酒吧里无数失足男女青年在里面群魔乱舞,不禁感慨万千。&&&&美国真实校园生活就是整个一个中国理想中的好学生的聚集地,美国学生学习这样的场景只有在中国的电影里才能看见,而我国的真实学生却在积极模仿美国电影里的东西。图书馆里学生们都在很安静的上自习,图书馆的机房,学生们都在用来写作业,没有一个干闲事的。我还真的注意观察过。&&&&我在国内上大一的时候觉得学校图书馆和计算机中心的机子比家里的好,而且便宜,就去带着游戏到那里去打游戏。第一学期期末还和全宿舍的人去图书馆包夜通宵打游戏,我们那还要钱,这里用的计算机都不要钱,但是全都是用来学习。我想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我们管理不严。我想如果你在美国的学校机子上打游戏,基本就可以准备回家走人了。第二,即便是让你打游戏,就按照我上面说的作业和考试的压力,你有时间打游戏吗?&&&&接着说美国学生的学习,他们在卖星巴克的地方看书写作业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个写作业是真写,不是装的。他们学习刻苦还体现在两次计量闭卷考试前,老师都发了去年考试的卷子,因为这不是作业,所以我和那个中国学生都没写。这很不符合我们的风格,因为在国内好学生都是老师越不要求做的,都越做。结果来了美国以后,由于老师逼的太紧,有极度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 绪。结果只要不计分的坚决不写,也不看。&&&&但是我发现这两次每次美国学生都把所有题目都做在纸上了。我又一次体会到了他们才是好学生,我们都是混混。还有就是他们学习都很积极,我们上的研究生 课程,只有3-4个是研究生,剩下的十几个都是本科生,他们为了将来更好的学习,在本科阶段就自己主动选研究生的课程,而且有的是我们选的魔鬼3门,他们 也都选,他们还有自己的本科课程,我们光这三门就快受不了了,他们要学至少4-5门课。总之美国学生各个很刻苦,永远看不见他们玩。&&&&再说说我们学的东西的难度:&&&&此处,省略部分文字,细述国外国内高等数学难度差异 ...&&&&这些数学还是不是最难的,主要是经济数学和微观经济学在用。我相信国内研究生数学应该也学这些,不过可能不会理解这么深,因为没有人逼你去疯狂做题和不断考试。&&&&此处,省略部分文字,细述国外国内经济数学难度差异 ...&&&&每一章节我们都有综合题去当作业去写(交作业包括:数据文件,gauss或SAS的程序文件,和说明报告)。&&&&说到Gauss编程,这个语言是一个专门运算矩阵的专用语言,所以被统计和计量所广泛应用。编程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还是比较难,因为国内计算机教育还是相对比较落后。最开始整理数据都是用excel人工整理,后来有一次和一个美国学生探讨问题,发现他gauss用的极好,都是用gauss的程序直接控制和整理数据,于是我也下载了一本gauss的书,一边看书一 边就把gauss掌握了。&&&&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说美国的大学教授的能力。我们这个计量经济学的老师光计量经济学的课本就有20多种,各种统计软件SAS,Gauss,SPSS等等都很 精通,教材也很多。计算机编程也很牛,我还从他那里学了不少技巧。而且他用计算机上多媒体课都是自己接线路(美国老师都是自己接),国内的老师好像都要有 个专门搞计算机的人给他接好,才会用。&&&&美国的老师电脑用的比我这个对电脑很痴迷的人都好,虽然他们都不是学计算机的。要知道这些教授们都50多岁了,年龄和我父亲差不多,国内和我父亲差不多的人,很少有人愿意用电脑的。上课有时候还问问我们微观经济学学得怎么样,然后他会瞬间说出我们学的部分的各种函数的性质和定理。人们都说他要求学生严,但是他说他遇到的老师才严,他上大学时,他老师考他是任何拼写和标点错误这种和学科不相关的错误都会扣分的,他说他不会那么要求我们的,所以他说他对我们要求很松。&&&&美国的教授一般都是像他这样很厉害。有一次上完微观经济学,后面上自然资源课的教授进来看见一黑板数学公式和推导,立即说出是这是Shepherd’s Lama(谢波德拉马定理),后来有说了很多,好像很有感情似的。我想一个教自然资源的居然还对数学定理这么了如指掌。&&&&美国教授都是博士,博士这个词在国内反正对我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我们国内,只要考上了,就都能毕业,所以看这个人厉害不厉害主要看他考这个学历时的考试水平。我国高考参加的人最多,所以竞争最激烈,所以最能体现人的水平,所以名牌大学的全日制本科对我很有威慑力。但是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人就少 了,所以名牌大学的硕士在我眼里也就一般。而博士,参加的人就更少了,博士一般混5-6年就毕业了,没有听说过在国内上博士有人学得要死要活还不能毕业的。所以博士对国内的一般人来说感觉不是那么有影响力。&&&&而在美国,博士这个词是很有影响力的,教授都是博士,在学校人们一般不会称呼他为某某教授,或者某某官衔,这些教授或者当官的有博士学位的更喜欢人们叫他们某某博士,因为这个代表了荣誉。&&&&比如我们微观经济学的助教就是个上博士的,结果他上学期考试有C,被劝退了, 现在正在我们城里的一个商场卖东西。&&&&我不禁很感慨,一个上博士的中途被开除,然后就只能去商场卖东西去了。也许我光经历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而没有经历国内研究生教育,就对国内研究生教育 横加指责过于武断了。我相信我前面说的学的内容国内这个专业的研究生肯定也学,但是我敢肯定没有几个能像美国学校出来学这么扎实的。&&&&我同系的那个中国同学,他说他的在国内上研究生的同学整天闲着没事干,咱们却在这里整天一夜一夜不睡觉。而且据说有一个他的同学学计量,先学了一学期 gauss编程课,我们这儿人生地不熟的,上来就很难,然后还要自己看书学gauss编程,每次交计量的作业都比一次考试耗费精力。有一次,我和那个同学写完作业已经凌晨3点了,这个时候,他的QQ上的也在美国留学的同学都在QQ上,都还没睡觉呢。交流一下,全部都很痛苦。&&&&一个在纽约学金融同学说:“也不知是老师有问题,还是我自己太笨没有领会老师的意思,那个题按照老师的意思要用excel算一千遍”。当时我很感慨,美国的高等教育实在是太强了,对人要求太高了, 我来之前还在算我们学校和北京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当时觉得比北京大学高,但是自己说的时候也很没有底气,但是现在不同了,我有一种不管排名谁高,有本事 就出来一起比一比的气势。确实在这种残酷的教育下我们学得非常扎实。&&&&记得有一个老师从美国硕士毕业回来,闲着无聊就去考研报名,去考北京大学的光华管理学院,这个基本是我们经济管理领域的最高学府,多少人挤破脑 袋去考它,竞争十分激烈,这个老师最后就背了背政治,别的什么也不复习然后就考上了。我以前在人大经济论坛问过问题,被他们骂做不懂经济的人。现在我再去那里,有一个人不会做,我瞬间把全部数学推导给写了出来,后来没人敢说什么。而我问的问题,几个月都没有人回答。&&&&我的中学教育很好,以至于大学毕业后工作几年,我仍然对高中的所有知识点记忆犹新,拿起数理化的题就会做。但是大学学的东西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只记了几个名词,剩下的什么都没有。大学毕业时,我还抱怨大学没学什么东西,我父亲还安慰我,大学学的是一种思想和方法,有了这种思想和方法就可以了。但是企业不是靠耍心眼,小聪明就可以成功的,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我们大学的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有几个能拿出真本领的?&&&&再说说美国这种教育下的成果:&&&&如果说美国这种残酷的高等教育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那大可不必去学习。我们学经济学,学得都是方程组组成的模型,然后用模型计算出结论。计量经济学靠 统计量来估计模型的系数。这个如果在中国多数企业中你要用这个,估计会被人嘲笑,骂成书呆子。我当时就想看看美国的真实生活中用不用这个这么理论化的东西。&&&&我们对此问题专门问过美国学生。他们的回答令我们很吃惊。美国人几乎干什么都会用数学计算,比如你要开个超市或者快餐店,老板会找人去建立模型, 然后按照模型去经营,因为他们相信这个是最科学的,最优化的。我问道如果要是不用模型呢,凭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呢?美国学生说那基本上肯定是会破产的,因为感觉的东西靠不住,永远也不如数学计算的精确。而且他还说经营一个企业不用模型会破产,用错了模型,也会破产的。&&&&我问他父亲的卖树苗企业用用吗?他说当然用。我问他用不用模型处理日常生活,他说他用,比如买汽车,他要根据当时的利率,油价,汽车的价钱和时间建立一套模型,算出当利率和油价多少时,他能接受的价格范围以达到最优选择(他还不是学经济学的,是学森林学和地理学的)。当时我们听了都目瞪口呆,感觉美国人太强了。原来我们都以为美国人个个都是数学白痴,只有中国人数学最强,看来我们中国是只会计算不会运用的。&&&&还有一个例子是华盛顿州立大学的那个台湾同学说他去年的微观经济学老师太强了,他去年上他的课,由于太难跟不上,在第一次期中考试之后得了十几分后就放弃 了,所以今年重新学这门。他说去年那个老师今年退休了,去年第一次期中考试,全班最高30多分。上课老师基本不怎么讲,留作业都是他外面接的公司的工程,我心想理工科的可以接工程,我们学得这个经济学也有公司信吗?&&&&他说当然有啊。华盛顿州的渔民为了经营的更好,都是请他去做咨询。所以他留的作业是最难的,和实际结合最紧密的。&&&&我们国家人们往往说的和实际结合的意思是,不要去用课本学的东西,因为那个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在社会上学本领吧,其实我觉得不是课本的东西解决不了问题,是因为你学的不精不会解决问题,而美国人相信理论一定会指导实践的,他们如果发现理论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一定是理论不够完整和完善,所以他们会用更复杂的数学去完善理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美国的东西感觉那么难,因为他们要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而被迫把理论改造的很复杂,实践证明这样复杂的理论确实可以解决问题,我们这学期学的计量后感觉自己就可以做点东西的。&&&&学生们都不会做他的作业,但是不做又没有平时成绩,所以都被迫大家一起课下约个时间,找个空教室一起研究题。&&&&研究题的方法是大家坐一起,谁会哪道题,谁就去黑板上写出来,给大家讲,最后把题都做完。那个台湾同学继续说我们没有赶上那个老师很遗憾。我们想我们一个计量经济学就够受的了,如果再加上那个老师,非吐血不行。&&&&我这个人比较喜欢计算机和电子科技产品。来美国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那么聪明,所有的电子产品的核心的控制芯片,内存芯片都是美国公司或者 日本韩国公司造的,中国自己为什么造不了?虽然大部分电子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里面的芯片几乎全市国外的,中国所做的只是把芯片,内存买来,焊到电路板上,然后组装上外壳就可以了,干的完全是最低端的,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因此企业赚的钱都是很少的部分,这些电子产品的价格有一半多要被外国的芯片厂赚取。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子产品不能和国内的农产品,普通小商品一样有适合中国人的价格,而电子产品一般都是和美元国际价格接轨的。因为成本降不下来,产品的主体成本,是外国厂商定的,我们要降价只能降自己不到20%的利润,所以降价空间很小,一旦外国厂商也把同类产品降价,那么我们的国产厂就没有取胜机会了。&&&&现在液晶电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造成这个情况的根本原因上是没有核心技术。为什么没有核心技术?以前总是认为为什么美国那么走运,老天怎么那么照顾他?我来到美国以后,感受了一下美国的高等教育,又回顾了一下自己的高等教育感觉非常正常,太正常不过了。&&&&我在学习的中期,上留学论坛看了看大家在美国的反应,结果这些国内十分优秀的人,在美国也都开始发起牢骚,我可以列举如下:&&&&考,考,考,考死算了。&&&&每两个星期就考一次试,考完试还有一大堆homework,全都算进期末成绩里的。前次考完疯赶作业,拉下两天的课没复习,还没缓过劲来,又要考了。&&&&第一学期上课听不太懂,我觉得我下课要花比别人多很多的时间看书,第二个星期才发现听懂了一些。上的课还是我没学过的,别人听课算复习而已,对我来说全是新的内容。&&&&师兄师姐安慰我说过一个学期就好了,可是大部分的考试都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只有一两个考试了,适应又怎么样呢?大局都定了。&&&&郁闷,继续看书去了。&&&&大家累么?&&&&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感觉这样,上课累死,考试累死,实验累死,写文章累死,专业还不好找工作,于是修外专业的课,作业能写傻,出来找工作吧,认识的人好多因为交流工作不顺 被fire掉,每天神经都处于紧张状态,觉得晚上醒来的时候还兴奋的不行,活的那叫一个提心吊胆。&&&&等等,以上是我在这学期中期的时候看见的帖子,当时大家都在喊累。&&&&到了期末我又上了上论坛,看见有一个博士得了C,教授建议他退学,他想重新申请。&&&&PhD第一年成绩不好,紧急求助-PhD第一年成绩有了一门C,教授建议我Quit,但是还是希望能在美国继续待下去,想问一下各位前辈转学要如何转?对于去年申请过的学校,还需不需要另寄材料?我可不可以把已经读完的两门B的课程的学分转过去?&&&&还有一个一科平均78.5结果B以下,也在人心惶惶:&&&&紧急求教各位如果GPA低于3.0,还能继续做TA吗?我这学期有一门课的总成绩是78.5分,也就是C,这样使得整个的GPA3.0,这样导致了一个scholastic probation,本来下学期已经定好了要去biology做TA的,biology deparment已经给我发了appointment,这样的话就不知道还能不能去做了。&&&&还有一个硕士2年没有读完:&&&&我的master要延期毕业了...&&&&当时拿的奖学金只给两年,今年8月份以后我就要自费了,sigh~&&&&我一年前还雄心壮志要读phd,现在连个master都读不明白,sigh~&&&&每次见到朋友和亲戚,别人都问我为什么要延期,我就说课很多,没修完。&&&&实际上,别人都修完了,只有我没修完。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我太挫了,只是我没有说出来……&&&&所以我说的这种压力和教育模式在美国都是一样的,并不是我们学校特殊。而且我们学校只是美国排名一百多名的学校,据我们系的那个中国同学说,在美国常青藤名校学习的人基本每天只睡2个小时。&&&&在美国的学习使我感到,我们的高等教育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要知道我是在全美排名100多名的学校,并不能算美国的非常好的学校,但是学到的东西确实是实打实的。而我在国内本科的学校在全国的排名也至少在前100,至少是个以省名命名的大学,但是从中出来确实是什么也没有学到,你让我们讲讲什么经济规律,或者让我们的工科同学讲讲芯片怎么回事,基本都讲不出来。&&&&总之,美国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上的问题我不想多说,多少经济学家都有很好的建议。我觉得我们最能控制的,也是在整个人类改造自然和世界过程中最有活力和主观能动性的人本身。我们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我们的高等教育缺少了监督鞭策和激励机制,而且对于学习的东西也并没有从难从严要求学生,导致反而没有中学阶段学生们学的好。如果说我们的中学教育是在整个中国教育中最有效率的(但并不是最好的,因为对于应付选拔性考试,老师只重视学习好的学生,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好多都破罐子破摔了),但是这个教育只是基本功训练,距离可以用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还差很远。&&&&所以基础教育再好,高等教育出现问题,我们的科技也上不去,科技上不去,经济也只能做一些最低层次的。每年诺贝尔奖评选结束之后,我看网上有很多中国网友,都在愤愤不平,说就是因为美国的军事政治强大,所以评选委员会迫于压力会给他们评上很多,而我们 国家人很聪明,却总是离诺贝尔奖很远,太不公平了。还说美国出现经济危机了,却都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经济这几年发展这么快,却得不了经济学奖,太不公平了。他们不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以外,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一样智慧勤劳勇敢。如果说一百多年前,林则徐呼吁中国要睁眼看世界,那么现在我们国 人仍需要透过迷雾看世界,不要被外国的种种假象所迷惑,不要再像生活在井底的青蛙一样低估自己没有看到的东西。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12:05 &&
以前总是认为为什么美国那么走运,老天怎么那么照顾他?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27:51 &&
时间上的差异~~~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47:19 &&
美国的教育是一种“佛渡有缘人”的教育。有进取心的人在知识的苦旅修行,没进取心的人也可以在兴趣的驱使下享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11:04 &&
中国古代科举的目的,是“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矣”。中国现代有人说过,“知识越多越反动”。楼主懂了吧?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31:20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10:37 &&
文章作者在国内什么学校?在美国上的哪个大学?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48:24 &&
大陆有2大纳粹丢人现眼的谎言;美国人都不怎么爱学习,学习很次,中国,是个人去了,就可以称王称霸现在全球只有天朝人在干活,全世界包括美国人,所以,他们马上就要完蛋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00:52 &&
15:11:04&&的原帖:中国古代科举的目的,是“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矣”。中国现代有人说过,“知识越多越反动”。楼主懂了吧?原话:如果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断章取义就不必玩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06:29 &&
2:48:24&&的原帖:大陆有2大纳粹丢人现眼的谎言;美国人都不怎么爱学习,学习很次,中国,是个人去了,就可以称王称霸现在全球只有天朝人在干活,全世界包括美国人,所以,他们马上就要完蛋了其实你批判的这两句,和这篇文章结合起来,就完整了。美国精英阶层自己让孩子刻苦用功,同时用所谓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愚化下层民众。如果是美国的普通公立中学、社区大学,中国确实是去个人就能称王称霸。这样长久之后,精英的孩子永远是精英,普通人的孩子永远是普通人。这样阶层固化的社会,是比较稳定的,比中国古代的愚民之术高多了。中国至少还有下层精英有“怀才不遇”的冲动,美国直接从根上就断了这种可能。你是下层,就不让你有才,老老实实毕业去做售货员吧。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13:00 &&
你是下层,就不让你有才,老老实实毕业去做售货员吧。――在美国做售货员也挺好的,福利好。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25:59 &&
2:48:24&&的原帖:大陆有2大纳粹丢人现眼的谎言;美国人都不怎么爱学习,学习很次,中国,是个人去了,就可以称王称霸现在全球只有天朝人在干活,全世界包括美国人,所以,他们马上就要完蛋了第 10 楼
9:06:29&&的原帖:其实你批判的这两句,和这篇文章结合起来,就完整了。美国精英阶层自己让孩子刻苦用功,同时用所谓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愚化下层民众。如果是美国的普通公立中学、社区大学,中国确实是去个人就能称王称霸。这样长久之后,精英的孩子永远是精英,普通人的孩子永远是普通人。这样阶层固化的社会,是比较稳定的,比中国古代的愚民之术高多了。中国至少还有下层精英有“怀才不遇”的冲动,美国直接从根上就断了这种可能。你是下层,就不让你有才,老老实实毕业去做售货员吧。你真是自欺欺人猪脑子,不仅仅是民主美国,全球任何国家精英阶层都是自己让孩子刻苦用功,但是,谁同时可以用所谓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愚化下层民众?。只有有封闭信息洗脑条件的纳粹环境才可以啊。民主美国政府,没有自己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全都是私人的,没有教育部宣传部,没有教学大纲统一教材,怎样封闭信息洗脑?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38:20 &&
2:48:24&&的原帖:大陆有2大纳粹丢人现眼的谎言;美国人都不怎么爱学习,学习很次,中国,是个人去了,就可以称王称霸现在全球只有天朝人在干活,全世界包括美国人,所以,他们马上就要完蛋了美国人总体是最勤奋的民族之一,它的富强不是天上掉馅饼,更不是靠印美金。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55:03 &&
2:48:24&&的原帖:大陆有2大纳粹丢人现眼的谎言;美国人都不怎么爱学习,学习很次,中国,是个人去了,就可以称王称霸现在全球只有天朝人在干活,全世界包括美国人,所以,他们马上就要完蛋了第 10 楼
9:06:29&&的原帖:其实你批判的这两句,和这篇文章结合起来,就完整了。美国精英阶层自己让孩子刻苦用功,同时用所谓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愚化下层民众。如果是美国的普通公立中学、社区大学,中国确实是去个人就能称王称霸。这样长久之后,精英的孩子永远是精英,普通人的孩子永远是普通人。这样阶层固化的社会,是比较稳定的,比中国古代的愚民之术高多了。中国至少还有下层精英有“怀才不遇”的冲动,美国直接从根上就断了这种可能。你是下层,就不让你有才,老老实实毕业去做售货员吧。第 12 楼
17:25:59&&的原帖:你真是自欺欺人猪脑子,不仅仅是民主美国,全球任何国家精英阶层都是自己让孩子刻苦用功,但是,谁同时可以用所谓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愚化下层民众?。只有有封闭信息洗脑条件的纳粹环境才可以啊。民主美国政府,没有自己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全都是私人的,没有教育部宣传部,没有教学大纲统一教材,怎样封闭信息洗脑?西方二战之后兴起的所谓“素质教育”、“快乐教育”不就是愚民教育吗?公立学校搞这么一套,让学生在里面玩的很开心,出来之后连两位数乘法都不会。既然自己没用功,那么毕业后进不去上层社会,自然也心甘情愿了。所以喽,精英世世代代是精英,下层世世代代是下层,阶层固化。封闭信息环境还真不是洗脑最好的方式。因为你的封闭更容易造成别人的好奇,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像西方这样,直接让你在主观上就放弃对真理的追求,比制造封闭环境更有效。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56:48 &&
14:47:19&&的原帖:美国的教育是一种“佛渡有缘人”的教育。有进取心的人在知识的苦旅修行,没进取心的人也可以在兴趣的驱使下享乐。同感
共 19191 次点击,15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3250039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11342 / 昨日发帖:29111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中国留学生的真实感慨:我们真的不如美国人勤奋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纳什大学很难毕业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