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关闭一iphone关闭位置服务务.对方1的记录会消除吗

位置服务成“双刃剑” 苹果再陷“隐私门”风波_第一财经
位置服务成“双刃剑” 苹果再陷“隐私门”风波
第一财经日报吴丰恒 11:03
去年,斯诺登爆出的美国“棱镜计划”引发了全球对网络安全的重视。
上周五,央视对苹果搜集用户位置隐私问题提出质疑,称苹果详细记录了用户位置和移动轨迹,并记录在未加密数据库中。实际上,关于苹果公司收集用户位置信息,甚至导致用户隐私泄露的报道在国内外均有出现,不过苹果公司对产品安全做出详细回应的情况尚属罕见。
在对央视报道的回应中,苹果称给予了用户清晰而透明的提示和选择,让用户得以控制自己的信息,通过“安全可靠”的众包数据库为用户提供定位服务,并且从未与任何国家的任何政府机构就任何产品或服务建立过“后门”。
移动互联网时代,许多服务基于位置服务,用户提供自己位置信息获得更优质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位置信息泄露的风险。一位业内人士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家应健全相关隐私安全保护法律,对个人信息的使用做出明确规定。
再次陷入“隐私门”
央视报道指出,在iPhone手机“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下面,有一项默认开启的“常去地点”功能,不仅记录了用户常去的地点名称,还详细记录了用户在这个地点停留的时刻及次数。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工程师王嘉捷现场演示并指出,苹果iOS系统中有一个隐藏较深的目录,该目录有一个英文名称为“加密”的数据库文件,详细记录了用户位置信息、移动的时空轨迹。让人感到吃惊的是,该文件记录的位置信息精确到了小数点后8位,同时还对位置数据的可信度进行了评估。该文件也并未加密,而是以明文形式放置在一个隐藏较深的位置。
由于每一个位置数据都对应了现实世界真实的地点信息,并且即使用户关闭了“常去地点”功能,后台数据库文件依旧会记录这些信息,苹果手机中内置的这一文件被认为危害到了用户隐私。
实际上,苹果公司曾多次因记录用户位置信息受到质疑。
英国两名安全研究人员研究发现,iPhone、3G版iPad中都隐藏着这样一个文件,在未得到用户允许的情况下追踪用户位置信息,由于这些信息并非GPS记录,即使用户关闭定位服务也无济于事。同时,储存的信息并未被加密。
2011年,韩国2.76万用户也曾对苹果总部、苹果韩国分公司发起诉讼,称其通过手机周边的无线网络等方式收集用户位置信息。后来,因违反韩国《位置信息保护法》,苹果公司被处以300万韩元行政罚款。
苹果公司回应
央视报道后,苹果公司迅速回应。
动机上,苹果公司称自身业务并不依赖于收集大量用户个人信息。
为何要使用众包数据库,苹果公司称,“如果仅使用GPS卫星数据进行手机定位,可能需要花费几分钟的时间。而通过预先储存的无线局域网热点位置和信号发射塔位置数据,并结合当前正在被iPhone接收的无线局域网热点和信号发射塔信息,iPhone可以将这个时间缩至短短几秒钟。”
苹果公司否认“定位服务”属于默认设置,“Apple绝对不允许任何应用,在未曾预先弹出让用户一目了然的提示并得到用户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接收设备的定位信息。这样的提示是强制性的,并且不能被隐藏或覆盖。”“当用户将某个应用或服务的定位数据切换成‘关’时,它就会停止收集数据。”
至于苹果设备为何设置“常去地点”,苹果公司回应称,“当使用 iPhone了解交通状况时,iOS可搜集 ‘常去地点’,在‘通知中心’的‘今天’视图中提供通勤信息,并在CarPlay中为你展示iOS自动规划的路线。”
苹果公司称,“常去地点”仅通过“加密”后存储于用户个人iOS设备上,“它并不备份于iTunes或iCloud中。Apple从不获取或了解某个用户的‘常去地点’信息。我们通过用户密码对缓存进行了加密,并且谨防任何应用对其进行访问。”
至于协助情报机构收集信息的指控,苹果公司称,“正如我们前文所述,Apple从未与任何国家的任何政府机构就任何产品或服务建立过所谓的‘后门’。”
位置服务是双刃剑
对于苹果“隐私门”,业内也有不同的观点。
“并不能说用户信息被获取就一定是侵犯隐私权行为。在很多情况下,包括百度地图、大众点评,或者很多类似软件都会有抓取、利用用户地理位置和其他信息的行为,在这些软件功能中,需要利用用户信息,用户上传信息后也有利于自己利用这款软件。是否构成隐私泄露,关键要看用户是否知道并同意上传这些信息。同时,进一步利用用户信息还需要得到用户专门的许可。”沪江网法务总监林华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实际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许多服务都是基于位置服务,在这些APP软件用户使用协议中,通常的做法都是询问用户是否同意提供地理位置。
不过,现实存在的一大问题是,需要授权使用用户地理位置或其他信息的APP太多,用户经常不能有效管理自己的隐私。而一旦被某些APP诱导提供这些信息,往往可能导致隐私泄露,而用户也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和中止这种危害。
“未来很多应用都基于云服务,被非法获取后用于非法目的的概率是有的。对于某些特定岗位,如何使用手机国家应该做一些限制,或者提供一些特殊手机,否则风险肯定会越来越高。”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英辉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林华表示,我国个人信息安全的立法也亟待完善,“民法通则有些原则性规定,不过还是比较抽象、宽泛的,中国还没有美国、欧盟那样对互联网情况下用户个人信息、隐私大量专门立法。”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1-;。
编辑:群硕系统可以通过手机号码去定位他人的位置吗?发布时间: 4:13:56
可以通过手机号码去定位他人的位置吗?【亿联商务调查有限公司】自创建以来,凭借着庞大专业的侦探队伍以及在全国各地的工商、经侦部门深厚的人脉资源,已成功地为数以万计的委托人提供强有力的诉讼证据,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关注,多次被《长江日报》、《长江商报》、《晚报》以及地方电视台等知名媒体采访报导!提供资质优秀的综合性侦探调查服务,在守法的前提下为您提供全面的民事调查,手机号码定位、电话监听、短信拦截、QQ聊天记录查询、全国开房记录查询、手机通话记录删除。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鑫亿公司销售的手机监控智能软件可以让您透彻了解同行之间的竞争对手。可以让您进一步了解公司员工及业务员的动态。可以让您更了解您的知心爱人、情人的一切行踪。可以让您随时掌握您的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的一切动态。软件介绍:只要把公司的软件安装到自己的电话里面,点击进入系统,然后输入对方的号码,无论是他打给对方还是对方打给她,您都可以听到他们的谈话内容可以拦截对方的短信,微信,包括QQ聊天记录都可以拦截。并且可以定位对方的位置(定位的误差在5-10米的范围之内),在您不方便的情况下还可以自动录音,任意播放。更可怕的是,利用这个软件还可以远程环境偷听。手机多功能监控定位软件卡原理:此软件卡不是一般您通常使用的SIM卡,它是以GPS和SIM卡相兼容所制,此卡是一种超大容量的芯片,里面装有一个快速解码及破译的软件程序和超大容量的内存空间。将此卡插进手机里面输入对方的号码,在数秒内就可将对方的密码和PIN码破译出来,破译出来的密码和PIN码将会自动储存在里面。然后对方在通话的过程中·无论是他打给对方还是对方打给她,您都可以听到他们谈话的内容和短信拦截,在您不方便接听的情况下还可以自动录音,任意播放;GPS卫星定位系统,立刻显示出对方号码所在位置。使用SIM卡还可以拨打市话·国际·国内长途电话(卫星网络电话)此卡的特点就是:将这些所有程序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机来完成。而且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性好。软件功能介绍:1:对方一旦通话时,您的手机会有嘀嘀嘀的提示音。2:全国范围不限距离,不限场地。3:同时可以输入5个电话号码,可以随时更改号码。4: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号码都可以。5:对方通话时,能非常清楚的听到对方谈话内容。.6:短信拦截500条。7: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显示对方的所在地.误差精确到15米内。8:全国各地大小城市地图,每年自动更新。9:录音长达五小时,可任意播放。10:可监控微信QQ聊天内容等。---将芯片插进您的手机SIM卡的位置上,然后进入菜单或功能表,有的手机直接在菜单或能表里有卫星监控卡选项,如果没有,就查找SIM应用、SIM卡编程或STK类的选项,因为每个品牌的手机里面的编程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根据您的手机菜单来查找这些功能。还有的就是在:工具箱|附加功能|网络服务里面。----找到SIM应用后,进入;里面会显示:登陆系统;再进入;里面会显示:请输入密码;(密码由销售商提供)输入密码打开后:里面将会显示6个选项。功能:1、微信监控2、QQ监控3、电话监听4、短信拦截5、卫星定位6、自动录音在对方完全不知觉的情况下,将随时监控对方目标地理位置,定位精确度达到5~10米的范围。不受环境限制,可以隐蔽放在衣服口袋,书包,行李,钱箱,保险柜,重要货物等里面,也可以放在汽车里面,起到极为有效的保护追踪,防止丢失的作用。快速精确定位,寻人寻车高度精准,可将对方锁定在哪条路哪栋建筑哪个房间内,能实时监测车辆或人员的运行路线,可以实时查找被盗车辆并确定车辆的停车位置,随时随地掌握他人行踪,藏在哪里都可以找到。定位软件价格:市内使用型580元------只能在本市地区范围内使用。省内使用型880元------只能在本省地区范围内使用。全-国漫游型1380元-----范围使用不限场地不限距离。全-球使用型3380元-----全球不限场地不限距离。【为防止恶意下订单,货到付款必须先预付100定金】收货后付清余款,定金100充当在货款内欢迎广大客户来电咨询!统一订购热线:,赵经理,客服QQ:联系我的时候请说是在上看到的,谢谢。
温馨提示:
可以通过手机号码去定位他人的位置吗?
-邯郸便民网信息由便民网网友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便民网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便民网。手机让你无处躲藏?打开定位如何防位置隐私“裸奔”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除了实时位置共享,使用微博、微信、QQ空间等社交应用,若打开定位服务且批准了相关应用的位置使用权限,所发的照片也会标注位置信息,这些是朋友之间经常能看得到的。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熟人间共享位置信息更加方便,同时导航、天气预报等一些基于位置信息基础之上的网络服务也越来越便捷。但手机用户使用不慎很可能导致自己的行踪隐私被人获取,甚至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伤害。
利用手机进行定位的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关于手机位置信息的使用,哪些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本期《好奇心》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实验时间:日
实验地点:华商报社、西安市五星街及附近千米左右9个实验点
实验设备:两部安卓系统手机(一部中国移动M811,一部小米)、一部苹果手机
实验人员:华商报记者
实验顾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副教授、教育部信息安全团队骨干成员杨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安全定位和位置密码学的张俊伟老师
据《羊城晚报》近日报道,今年6月23日,河南省汝州市一户人家一家三代三口人被杀。案发46小时后,犯罪嫌疑人刘某在千里之外的广东落网。
刘某被抓后,向警方交代了作案动机。原来,家在汝州的小丽(化名)和刘某都在广东打工,去年8月,两人发展成恋人关系。2014年年底,小丽回汝州老家过年。当母亲张某得知女儿在广东谈了个男朋友后,就表示反对。一向听话的小丽过完年就不再回广东上班了,并向刘某提出分手。
今年3月与小丽分手后,刘某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一直解不开心中的结。6月初刘某萌生歹念,计划确定后购买了作案工具。由于以前小丽曾发给刘某几张自己家的照片,从没到过小丽家的刘某便通过卫星地图和照片,确定了小丽家的位置,从而制造了震惊汝州的“6.23”杀人案。
打开定位 会被别人获取哪些信息?
实验首先选择从朋友的角度来尝试。在一位朋友应邀打开iPhone定位服务后,华商报记者通过“查找朋友”应用,在自己的iPhone上操作,向朋友申请共享位置。对方接受申请后,记者手机上便立即出现了朋友的位置,地图显示他正在一个小区里。而从手机提供的3D卫星地图中,还大概可以判断他在这个小区的哪一个楼里。打电话询问,证明判断正确。从未使用过该功能的朋友感到很惊讶。而随后这位朋友去了哪里,记者的手机上同样可以看到。如果标记了位置,还可以对朋友什么时候离开或到达设置提醒。同样,记者什么时候到达提前标记的位置,也可以设置提醒给这位朋友。朋友很担心,这样的动态位置共享尽管很方便,但如果设置的共享时间过长或忘了关闭,则很有可能被当做“查岗利器”。
除了实时位置共享,使用微博、微信、QQ空间等社交应用,若打开定位服务且批准了相关应用的位置使用权限,所发的照片也会标注位置信息,这些是朋友之间经常能看得到的。
那么定位功能打开后,能被陌生人了解到哪些信息?华商报记者打开微信中“附近的人”功能,对周围同样打开该功能的人进行了一次“偷窥”。记者发现,出现在列表中的人尽管大多数用的是网名,但也有不少用的是真实姓名,且头像照片似乎也是本人。打开这些陌生人的头像,有的还可以看到其在朋友圈发的“十张照片”,从这些照片和文字中不仅可以了解其兴趣和关注点,甚至可以判断其身份,了解其家庭成员。对这些陌生人,系统自动标记有距离远近,并有“打招呼”的功能。看来若想进一步了解,沟通似乎并无障碍。而与“附近的人”功能相近的手机应用“陌陌”,甚至还标注了所能看到的陌生人的年龄和职业等信息。
杨超老师介绍,其实不仅是朋友和可能的陌生人会关注你,商家、广告商、手机厂家、应用软件的提供者可能都会对用户的位置信息很感兴趣。
不少用户都有这样的感受,不论什么系统的手机,只要开了定位服务,就会忽略对应用软件跟踪广告的限制,周围的商家也会不失时机地向你的手机推送广告、介绍业务。
而苹果手机定位服务中的“常去地点”功能,会一直记录用户的行踪,每天你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离开都会进行详细记录,并且系统会自动根据数据分析为你标注出家庭和单位的位置。据央视记者2014年的实验,即便将该功能关闭,只要不关掉定位服务,在手机上虽然看不到“常去地点”的数据了,但系统后台还依然会记录用户的行踪。想要删掉这些数据并不容易,甚至无从下手。如果这样的手机被别人拿到,用户的行踪便一目了然。
另外,若用户经常进行锻炼并习惯使用“乐动力”之类的应用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手机定位服务可能会一直开着。如此一来,在机主关注自己运动和健康数据的同时,每天的行踪可能也会被记录下来。这款应用也可以判断出:你今天是待在家里没锻炼,还是去上班了。“这些被记录的隐私数据究竟都传到了哪里,会如何使用,会不会提供给第三方或广告商?”记者的一位同事在使用了该应用一段时间后,表示很担心。
■实验总结
杨超老师:当前很多应用软件都会或显式或隐式地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用于自己的使用,甚至是滥用。这种情况随着位置获取越来越便利而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手机用户在安装应用软件时,对于其要求使用位置信息的权限申请,一定要慎重。对已经安装的应用软件,也有必要通过系统设置对所有已批准位置读取权限的应用进行审查,必要的要对其权限予以收回。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用更新后应用软件可能再次提出新的权限申请,因而有必要再次审查。
关闭了GPS,手机是否还能定位?
打开定位既然可能被陌生人“偷窥”,那么关掉GPS是否就可以避免呢?
华商报记者使用一部中国移动M811安卓系统手机,用微信“附近的人”和“陌陌”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即便关掉了GPS功能,依然可以看到附近的人,并且也有明确的距离标注。
难道是之前的缓存数据没有清除的原因?华商报记者清除“附近的人”位置信息并退出,然后关闭GPS,并关闭了手机。之后开机检查,在确认GPS关闭、WLAN和数据连接打开的情况下,打开微信“附近的人”和“陌陌”,发现仍然可以使用,而手机中的地图依然可以准确定位。
如果将GPS和WLAN关掉,只开着数据连接会怎样?实验发现,“附近的人”、“陌陌”依然可以显示距离远近,地图依然可以定位。
而把GPS和数据连接关掉,开着WLAN(即WLAN按钮打开,且已经连上无线网络),情况和上面一样。
如果将GPS、WLAN和数据连接都关掉会怎样?这次要打开微信“附近的人”和“陌陌”,会提示要求打开网络和GPS,选择“跳过”后便是一片白,看来这两个应用这次是真的无法显示位置信息了,但手机离线地图依然可以定位。
打开这部手机系统设置中的位置信息访问权限,可以看到其位置信息来源并非一个,而是三个:一是GPS卫星定位,二是WLAN和移动网络位置信息,三是使用增强型GPS。
■实验总结
张俊伟老师:GPS定位可以提供高精度定位,但速度通常比较慢。基于WLAN或通讯基站的小区定位可以提供精度较低的定位或区域定位,但速度通常较快。所以,现在大多数移动设备都采用GPS定位+小区定位结合的综合定位方案。因此即使用户关闭了GPS,仅使用WLAN或通讯基站,网络也照样能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定位。这些位置信息同样可以被第三方使用,也存在暴露的风险。所以要防止被定位,有时候还有必要关掉WLAN,甚至关掉通讯网络。
凭“三点定位”,能否找到要找的人?
“只要打开微信,利用‘附近的人’功能变换三个位置进行定位,就能找到对方的位置……”2013年,“微信三点定位法”曾在网络热传,引起不少微信用户担忧,害怕自己的行踪被陌生人掌握。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靠谱?张俊伟老师介绍,这种方法在数学上被称作三点定位比较测量法,它运用了平面几何原理。从理论上来说,画两个圆圈,就可以确定一个交叉区域;而三个圆圈,就可以进一步细化交叉区域。如果变换更多位置,也就是画更多的圆,重叠区域会更小,定位精准度会更高。当然这样找人的前提是对方必须是一个静止的目标,且不在建筑物内,周围没有遮挡,并且寻找者至少要了解被寻找的人基本情况或见过其照片。
看来,“三点”不一定能准确定位,“多点”却是有可能的。为了验证这个说法,华商报记者和实习生小周各带一部安卓手机,都打开微信“附近的人”功能,一起进行了实验。
在含光门外西安市第二保育院门口,小周在原地守候,华商报记者骑着公共自行车进了含光门,骑到五星街五星小区对面的马路边停了下来,然后打电话给小周,并不告诉记者具体位置,而是让他开始就地进行手机截屏,之后找点采样。截屏内容有两个:“附近的人”显示界面,主要记录距离信息;百度地图定位,主要记录采样点的具体位置。以后每个点,都采取这样的记录方式。由于微信提供的距离数据基本都以整百标注,难以更加精确。为弥补这一点,实验共在以下地点进行了9次采样:
含光门外西安市第二保育院门外,环城西路财富广场附近马路边,西大街的沃尔玛超市附近、桥梓口十字东、琉璃街口西、广济街口西、鼓楼附近,桥梓口街道的如意大厦附近,甜水井与五星街十字附近。
小周说,他在二保大门外时显示的距离为600米,当沿着环城南路骑行到了西南城角,然后右拐到了环城西路财富广场对面的马路上采样时,发现在微信“附近的人”里已经看不到记者。他一直骑行进了西门,在沃尔玛超市附近才重新看到了记者的名字,距离显示为1000米;然后沿着西大街一路向东骑行采样,发现到了桥梓口附近时距离为400米;再向东行进采样,分别为:琉璃街口西500米、广济街口西600米;距离数字开始越来越大,在鼓楼附近提示为700米。由于数字显示在桥梓口时距离最近,他便掉头回到了桥梓口。在向南行进过程中,他发现距离越来越近,确定方向正确后便一直向南。在五星街与甜水井十字时距离最近,仅为200米,更加确定了他寻找的方向是正确的。而从五星街与甜水井十字向东行进,也是根据这样的判断。确定记者就在附近后,他还了公共自行车,一路向东走,于是就找到了记者。其实不用在地图上画圈分析,只要测试的次数足够多,完全可以找到在大街上的目标。而如果记者进入了建筑物内,即便标注距离为100米,也很难找得到。
■实验总结
张俊伟老师:“三点定位”是所有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计算多个参照点与设备的距离,就能实现定位。其实在定位过程中,GPS卫星、小区定位中的WLAN或者通讯基站也都是被作为了参照点。甚至用户在使用与位置相关应用的同时,相对于其他的用户也可以被作为参照点。因此,当用户在使用类似微信“附近的人”功能时,即使没有直接暴露自己的精确位置,如果其他的恶意用户利用三点定位技术,依然可以计算出该用户的位置。所以不要在固定地点反复查找“附近的人”,以免暴露了自己准确位置,不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清除位置信息并退出”。
应用软件安装或升级一定要检查权限
使用手机,如何防止位置隐私“裸奔”?
杨超老师和张俊伟老师提醒大家,防止位置隐私“裸奔”,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苹果手机,最好关闭“常去地点”,每次使用“查找朋友”共享位置信息后记得要关闭共享。
2、无论是IOS系统还是安卓系统,对于应用软件涉及位置隐私信息的权限申请批准一定要慎重。安装软件一定要少些“允许”,应用软件版本更新后一定要记得再次检查权限;
3、使用微信“附近的人”等类似应用后,用完后要记得清除位置信息并退出,若不再使用可依次点击“设置→通用→功能→附近的人”,选择“清空并停用”,必要时再重新开启。最好在微信“隐私”选项中关闭“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关闭“通过QQ好友搜索到我”和“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
4、使用运动软件,不要整天打开定位服务,不需要时最好关闭。
5、发现免费WiFi不要随便登录,因为不仅可能被“钓鱼”从而导致泄露重要信息,同时也可能泄露你的位置隐私。
6、没有必要尽量不要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应用平台发布的图文中标示位置信息。
责任编辑:张绵
奥地利警方27日在一辆卡车内发现逾70具难民尸体,随后,利比亚海岸警卫队28日证实,一艘偷渡船发生事故,82人遇难。欧洲正遭遇二战以来最严重难民潮,今年已有23.7万名非法移民进入欧洲。
不管是什么原因,偷窃就该承担责任。贪图便宜事小,公共安全事大。今天,几乎所有城市的公交车都装了安全锤,这是我们用血的教训换来的,不能好了伤疤就忘了疼。拿回家砸核桃。
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网剧《盗墓笔记》正在热播。电视剧里,“盗墓”都变成了“护宝”,可现实里却还在赤裸裸地上演了盗墓大战。男子两个月里盗了200多座墓,几乎天天晚上待在公墓里。
发现提前释放一个月后,警方又将邓小天带回了看守所重新收监。为何会被提前释放一个月?当地警方解释,是法院给看守所的日期出了错。少服刑一个月,为何看守所没有发现?
“毒驾男”闹市连撞9人,被判危害公共安全罪获刑15年,这一判决对社会呼吁的“毒驾入刑”提供了新参照。全国每年因吸毒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国搜微视频苹果园为iOS用户提供和下载,最新的、、、等,分享最权威的资讯、、及解决办法,拥有最火爆的,苹果园一家专注解决iOS所求的网站。鼎城区人民政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关闭位置服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