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关系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吗

  建设夫妻关系在孩子教育中的第一重要性  (*引子: 如何找对象?
。。。。。。)  一、家庭教育的关键:建设夫妻关系,回归家庭真本  从追求个人幸福来说,家庭要以夫妻为中心。  在中国的文化与传统之下,上一辈为下一辈操不尽的心,以至于为下一辈而活,这正如他们对下一辈经常抱怨的:“我为你操不尽的心,你还这样没良心,不求上进!”  有人把人生幸福归结为几个重要的方面:工作、朋友、婚姻。然而,许多家庭一旦有了孩子,婚姻就退到了幕后,孩子成了中心;夫妻关系退后,亲子关系成了中心。 不是说亲子关系不重要,而是这种上一代为下一代生活而放弃自己的幸福追求(当然有人说孩子有所成就就是他的幸福)。   这样的关系模式主次倒挂的会带来一些问题:  1. 上一代缺少自己的幸福。  2. “为下一代谋福”会造成过度关注孩子,这是非常典型的一种溺爱孩子。  3. “为下一代谋福”会引起家长潜意识中的不满,经常抱怨最后就成了孩子成长的杀手。  这样一种家庭关系模式,显然既有损于上一代的幸福,也对下一代的幸福不利,最后形成恶性循环。下一代不幸福,又把自己的幸福寄期望于下一代的成才,又形成了同样的家庭关系模式。 另外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孩子长大成人恋爱结婚很大程度上复制在自己的婚姻中,父母的婚姻上幸福也很容易让孩子把幸福的婚姻模式带进自己的婚姻中。  人的幸福因素主要有: 工作、友谊、婚姻。 而对婚姻的态度或观念,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小时候父母的(互动)关系的影响。 因此,今天父母健康幸福的婚姻,也是孩子未来幸福的基础。  二、良好的夫妻关系就是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反,如果把家庭关系回归本位,以夫妻关系为家庭核心关系,以建设夫妻关系为家庭第一要任,则会发生相反的变化。很明显,以夫妻关系为核心,婚姻质量提高,上一代幸福指数提高。 不仅如此,这对下一代的教育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也就是营造了一个好的环境,而好的环境就是最优秀的老师。  因此,从对孩子的教育来说,家庭关系也要以夫妻关系中核心。  三、如何具体地通过良好的“夫妻互动模式”来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  1. 关心、尊重配偶,有时还可以借助孩子的帮助  例如: 老公下班,老婆在门边迎接他,并说:“上班一定很累吧,我来帮你放好包,你先坐着休息一会儿,我马上给你倒杯水喝。”  老婆扫地,老公可以说:“你在家(或上班)也累了一天,我来扫地吧”。  爸爸生日,妈妈给爸爸准备礼物,可以让女儿参与进来,而且妈妈一定要明显地说出来:“爸爸工作非常努力,辛苦,明天他的生日,我想如何如何,宝贝,你有什么建议?”。  ...  (反例:一朋友高中的语文老师,男的。和我的好朋友有段师生恋。他说:有一次他生病了,他老婆对他女儿说,去看你爸死了没,没死起来吃饭。我老师说他当时心都死了,后来找的我同学。)  --这种情况本是孩子说的很好的机会,妈妈应该表现出关心,而且和孩子一起关心孩子的爸爸。   (小道童刘洋)  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一句话“以身作则”,好榜样是孩子学习的好老师。 幼儿时,最好的榜样来自于父母,小学来自于老师或父母,中学时来自于同伴(当然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  可孩子小时,理解力弱。如果父母一些好的想法或行为没有“显式”地展示给孩子,这些好的榜样行为孩子并不能吸收。 因此要让“隐式”的榜样生动地显现出来,成为生动的课堂。  除了这种很自然的关系模式,有时还可以因为孩子的某些困惑,但又不想对孩子说教,可以通过夫妻关系来制造大致相似的问题并显式解决,让孩子领悟。生活中每一个互动都是一堂有意义的学习,但让这些互动成为优秀的课堂是有一些技巧的。  夫妻互动关系模式中夫妻展示出来的同理心,可以非常好的提高孩子的同理心水平;夫妻互动中示范的多角度看问题,孩子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处理解决问题的习惯。  2. 吵架吵出“水平”来  (*引子:有没有从不发生口角的夫妻?)  不知有没有从不发生口角的夫妻,如果有,我认为也是很少很少的比例。 教育孩子,许多人都认可“身教重于言传”。 家庭不和睦,父母经常争吵,孩子也容易受到影响,长大后个性乖戾。
不过,很多人可能没有思考过:父母口角,孩子是如何受到影响的?  有的父母可能会觉得在幼儿面前吵架,很暴力,对孩子心理影响颇是不利。 但心理学家说孩子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我想口角对孩子的最坏的影响,应该是孩子从成人“暴力”事件中学习了不好的“思考或处理事情”方式。  幼小的孩子,如果说教式告诉他们如何处理世事,是不会有多大的效果的。 但如果有现实版的身教,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既然当父母的偶尔“争吵”不可避免,为不吵出“水平”呢?  所谓吵架出水平,就是夫妻处理问题时,从客观全方面角度来一起思考夫妻当下面对的问题,把“吵架”变成“多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生动家庭课堂。当孩子长大了,有家长常叹孩子毫不讲理,或许我们没有给孩子这方面的“名家课堂”,而多是“横蛮无礼”的榜样。  许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 “你想吵架,OK , 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
孩子是很敏感的,你关上房门,他听得见;把他支开出去玩,回家后,他会观察到父母脸上愤怒的表情;把问题掩住,但藏不了一辈吧。 既然有时吵架势不可挡,孩子也就在眼前,不妨就顺势宣泄一下情绪,只是要吵出水平,这样既有“吵架的成就感”,孩子也会学习到“看待问题”的方式。  #--# 虚拟一个例子:(有谁最近有和配偶吵过架的,也可以来现场改版一下? 我们可以用来虚拟一个例子来如何看看“ 吵架吵出水平来”)  3. 放弃说教,父母做最好的榜样  建设夫妻关系,营造环境,夫妻关系的互动模式是孩子学习的最好老师。让夫妻关系成为孩子好的老师,有一些技巧和一些原则。  #原则:  a. 夫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同理心”水平。 纵是你知道“夫妻关系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这也只是表明你知道了这个招式,但如果你的“同理心”水平不高,也就是内功不够,是无法使用好这样的奇妙的招式的。  b.
建设夫妻关系,并不意味着一味着讨好配偶,形成一种和和气气地虚假和谐家庭氛围。 夫妻都有自己的边界,不同的时,在坚守自己的边界时,要使用“同理心”。  c. 把隐式的模式调到显式的模式,否则,父母再好再多的榜样,孩子可能学习到的只是极少一部分。  d. 既然谈到的是孩子通过父母榜样的学习,而习得一种事物是需要海量的练习的。 因此,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注意“同理心+边界”健康夫妻互动模式的应用,让孩子有海量的学习机会。  e. 既然是关系,意味着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如果只是某一方的努力,效果远不是减少一半这样的计算,可能是少一个量级。  #技巧:  a.
当你想孩子学会什么时,不妨在夫妻互动模式中经常这样去做,给孩子示范,而不是对孩子说教或用权威命令孩子。   例如,你希望孩子做错事,要学会主动道歉,不用给孩子讲大道理,直接在体现在夫妻关系中。夫妻有时吵架了,道歉时常当着孩子的面向对方道歉,让孩子知道“道歉”的意义,学习道歉。  如果希望孩子对人热情,夫妻之间先做好。 妻子下班回来了,老公热情打招呼“老婆,你回来了,今后过得怎么样?累了吗? ...”  ....  b.
夫妻同理心水平不高怎么办? 学习+反思。  如何学习
.cn/s/blog_1k3tx.html
如何提高妈妈的正能量?  如何反思
.cn/s/blog_0vnzv.html
父母如何盖楼(记孩子成长日志)?  c.
改变观念: 我一再强调对待孩子问题的态度:要欢迎孩子问题,孩子的问题就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契机。对待配偶也是一样,要欢迎的他(她)的问题,这也是你帮助配偶成长的机会(或他成长的机会)。 相反,一旦配偶你的问题,你都看不到了(对方隐藏起来不让你知道了),夫妻关系也差不多到了快要结束的时候了。  d.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夫妻共同进步,远比一个人进步更容易。  4. 健康的夫妻互动促进健康的亲子关系互动  一旦,夫妻之间的互动都是“同理心+界线”,那么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自然而然地也会如此。而与孩子互动模式的“同理心+界线”,则是一切教育招式最好的“九阳”内功。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更多
  原来写过其中部分内容,这个贴子算是一个小总结。
  帮顶^_^谢谢皮蛋老师。
  完全同意,也会让孩子有同理心。  
  嗯,上次感冒了,他爸爸给买来药、端来开水,  儿子开始还问:妈妈,你是不是装的呀?  后来,他爸爸一会给端一碗水,一会过来问问;  儿子也不时的过来,摸摸我的门头,问,妈妈,好点儿了吗?慢慢学会关心了
  @yoland03 5楼
11:50:00  嗯,上次感冒了,他爸爸给买来药、端来开水,  儿子开始还问:妈妈,你是不是装的呀?  后来,他爸爸一会给端一碗水,一会过来问问;  儿子也不时的过来,摸摸我的门头,问,妈妈,好点儿了吗?慢慢学会关心了  -----------------------------  好事例。
  支持一下
  @猪拳不能大于人拳 9楼
07:32:00  支持一下  -----------------------------  哈哈,我也自顶一下。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对一场婚姻来说,孩子的出生会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吗,为什么?
看到有研究指出孩子出生以后,对婚姻关系走势的判断肯定会变得暗淡,在女性中尤其如此,请问是为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调节这种现象么?==============本题已收录圆桌「」,欢迎前往关注!
255 个回答
Joyful,but not funny,即充满喜悦与意义,但不是时时刻刻都那么开心。两人的亲密游戏阶段与孩子出生后的生活相比,孩子出生前的夫妻关系,是两个人的亲密游戏。两个人可以各自分配在一起找乐子、分享彼此的快乐与忧愁、一起去过着自己心目中的家庭生活,享受着美好的时光的同时,还有很多的精力去专注于个人的发展与事业上成就。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权,去处理两个人之间的分歧与问题。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成人世界的社交。可以想像到,两个人一起的生活,在下班后,可以出去吃饭或自己在家做饭,何以安排出去逛街看电影和朋友一起去玩,周末或假期更是可以自由安排懒觉时间和旅游时间。家里的布置可以按照自己的品味去设计和布置,面积也不需要很大,足够两个人生活的小蜗居似乎就非常足够。这时候,两个人谈论的,可以是亲密的情话,可以是一起对感兴趣的事情有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也可能是分享着各自生活工作中好玩的、烦恼的事情,向对方倾诉,也可能是一起幻想、计划着将来的生活,有孩子的生活……充满挑战的三口或以上之家当孩子出生后,至少是头几年,夫妻两人之间的亲密、自由的生活将所剩无几。随之而来的是对孩子不分日夜、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有对照顾孩子、教育孩子各种实际事情、眼下选择的讨论与分工,这些事情的增加,其实不仅仅是工作量的增加,更重要的,它是对以前旧的两人亲密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占用。我曾经访谈过很多有孩子的家庭,关于他们夫妇两人在生孩子前和生孩子后的时间分配,是如何分配在:工作、家人、夫妻与自己身上的。有意思的是,这个比例的变化,在不同的家庭有惊人的相似。与妻子相比,丈夫在工作上的精力与时间分配减少不明显,而妻子则为了家人牺牲了更多的在事业上发展的机会与精力;在给自己的精力与时间分配上,与丈夫相比,妻子放弃了更多的给自己的时间与投入到个人爱好、保养、健身还有和自己的朋友社交的时间与机会;但是,无论丈夫还是妻子,他们花在夫妻二人关系与感情的经营上,在生孩子后,都感觉是减少了很多,而且两个的减少比例是很接近的。以上的情况恰恰与一个现象相吻合:照料小孩子对于女性来说,是更容易产生特殊问题的阶段。在一本叫《uncommon therapy》的书里,milton. Erickson在介绍生命周期产生的问题时写道:“拥有孩子是她们渴望自我实现的一种形式,然而照料孩子却又是自我挫败的一个因素。她们一直被教育着要利用自己特殊的才干,为成人世界做出贡献,最终却发现自己被隔离在成人世界之外,生活在儿童的世界。相反地,丈夫却能够通过参加工作,参与在成人世界中,同时还能享受到孩子这一新生命带来的乐趣。妻子发现自己受到很大限制,只能与孩子交谈,并感到自己“仅仅”是个家庭主妇和母亲。妻子渴望更能参与成人世界,这使她不满,甚至嫉妒丈夫的活动。当妻子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求丈夫更多帮忙,并想参加更多的成人生活,而丈夫却因此感到妻子和孩子成了负担,并阻碍了自己的工作时,他们的婚姻便开始变质了。”所以,有的家庭在解决这个矛盾的时候,选择了求助于家里的长辈与老人。这就产生了另一种现象,一家三口的生活变成了一家四口、一家五口,甚至一家六口七口也不少见。两个人的生活习惯、家居布置还有空间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战需要去磨合。很多时候,充满了现代设计感的家居,变得充满实用性的廉价家具,然后又变成了充满了孩子玩具的儿童乐园。夫妻二人需要磨合的不仅仅是马桶坐圈向上还是向下,而是与老人家的育儿配合、生活的方式……结婚的时候,年轻的夫妻进一步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开始经营自己的家庭,建立自己家庭的生活秩序。孩子的到来,又使这对年轻夫妇重新回到甚至深陷于整个亲属的网络之中。这时候,年轻的夫妇会持续面对很多复杂的问题。例如,时代在变化,他们不愿采用父母辈的育儿方法,种种的压力和矛盾,有时候抵消了许多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快乐。这也占用了原本亲密的二人世界的生活。被牺牲的亲密可以看出来,夫妻二人感情的经营,很多时候在不知不觉中被牺牲掉了或者成了最不重要的事情,这又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困难重重。有一句话非常形象:如果经营得不好,婚姻并不能成为夫妻两人的避风港,反而使两人进入了另一场更猛烈的暴风雨中。李维榕博士有一句形容婚姻与家庭的话非常形象,大概意思就是:两人结婚后,他们的婚姻就如同家里的大孩子。如果他们的婚姻经营得好,这位大孩子自然会照顾家中其他的孩子,也就是他们真正的孩子。当婚姻经营得不好,家里的其他孩子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时候,对于关系变化的觉察,妻子会比丈夫敏感,她们也更快地反应,希望丈夫和自己一起作出调整。而对丈夫而言,努力挣钱养家已经完成本分,回家帮忙照顾孩子,陪孩子玩,参与孩子的教育,已经是极品好父亲,觉得自己已经战胜了95%的爸爸,理应受到妻子的褒奖与满意。然而,当妻子对他表达出对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有不满,需要丈夫去照顾她的感受与需求的时候,他们常常会对于妻子的不满而感到不满。然而,这些种种的困难与挑战,其实不仅仅对妻子有影响,其实丈夫也会有觉察的,也会作出一些努力与尝试。机遇与挑战共存这些压力其实可以迫使着夫妻两人去重新策划他们生活,对工作、家庭、夫妻与个人的时间安排。体验过这样的高负荷生活的夫妇二人,尤其是已经感觉到两人关系在各种生活琐事的充斥下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变化时,更了解在养育一个幼儿的日子里,两人需要牺牲些什么,保留些什么。两个人对家庭生活分别有什么样的期望与设想,如何去设计新的二人世界和三人世界、如何经营两人最宝贵的婚姻?随着这些问题的处理,两个人的关系,也将经历一轮新的涅槃。这就是充满着喜悦与意义,但不一定快乐的一段生活。
非常感谢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事实上一直很想分享一些从我的工作经验中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但是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的问题。首先给一个肯定的答案,会!孩子的出世对于夫妻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影响,这个影响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都不为过。这种改变有两个方面:第一、夫妻关系方面在孩子出世前,夫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彼此关系,这种彼此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非彼既此。夫妻双方在这段关系中的注意力集中于彼此之间而无其他外物。妻子、丈夫都可独享对方的关注、陪伴、时间、包容、信任,同时也给予着彼此自己的关注、陪伴、时间、包容、信任。但是孩子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切,孩子让这种两个人的关系一下子变成了三个人的三角关系。关注、陪伴、时间、包容、信任一下子要从两个人之间的分享,变成了三个人的分享。这种改变不仅仅是一个两个人的东西两个人分,三个人的东西三个人的简单改变。这种改变会让夫妻双方分享给彼此的部分变少,同时,由于孩子也在给予着夫妻双方关注、陪伴、时间,夫妻双方对于彼此的需求也会因此变少。这种改变要求夫妻双方要重新找到彼此之间在爱情的定位。这真的挺难的,因为这种重新寻找定位,其实特别像是再一次谈恋爱。之所以说再一次谈恋爱,是因为也许那个以前能和你一起到处远足,共同看星星畅谈理想的女人,也许真的会变得什么事情都以孩子为中心,她的一大半精力也许都不在你的身上,甚至她会因此到异常疲惫、牢骚不断,要求你给予她更多的支持。那个曾经很有梦想、总是给你一些小浪漫的男人,也许会因为更加沉重的生活负担,而需要更卖命的工作,变得沉默寡言、索然无趣,甚至会因为没有额外的个人时间而感到暴躁。如果你仍然用以前的爱的方式去对待这种改变的话,你会遇到很多的沮丧,你甚至会感到她/他不在爱你了。但是我想说,这真的不意味着不爱,而是意味着你们双方需要重新去在心中为这个男人/女人找一个新的爱的位置,重新找到一种爱的方式。这个过程是需要两个人一起努力度过的。我特别建议双方在准备要孩子,或是初为父母时认真地商讨和思考以下问题:1、如果你的爱是百分之100的话,你准备分配多少给你的孩子,分配多少给你的配偶?你分配给孩子的爱中你需要为孩子做些什么,而分配给你另一半的爱中你又会为对方做些什么?2、你如何看待另一半的改变,你觉得另一半目前需要你为他做些什么吗?你能为此做些什么?3、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改变,你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为你做些什么吗?你为此能做些什么?4、关于你们两个人的改变,你们喜欢这些改变吗?你们能否就此展开一些沟通。重新为你们的感情做点什么?这些问题都以能做点什么有关,因为孩子的出世就是需要爱人就爱情做一些新的尝试。相信如果你们双方共同努力的话,一定可以适应好这种改变,让孩子将你们两的感情进一步升华。第二、个人生活方面孩子的出世对于父母双方个人也是一个重大的改变。这意味着你的个人生活中需要分出很大的一块,来扮演父亲、母亲的角色。这意味着你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你的个人世界将被进一步挤压,你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这种改变是非常巨大的,因为扮演父母亲这个角色,虽然会让你得到很多快乐,但也会带来很多牺牲,你会需要去改变个人生活规律、社会交往方式、工作发展计划、甚至你自己的人生的蓝图。这种改变有时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会带来很多的挫败、沮丧等负面感受。因此夫妻双方需要在此共同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结构,重整自己的生活侧重。事实上,这并不是你人生第一次进行这种调整,也不会你最后一次进行这种调整。当你刚进入大学,开始自己面对生活时;当你从大学毕业,开始走入社会自己独立工作时;当你选择爱人,准备将一个人的生活变成两个人的生活时;当你未来面临孩子离开家庭,走向社会时;当你面临退休,需要重新找到生活重心时……生活就是在这种不断的结构调整中,步步前行,你也会在这种不断的调整中继续成长。所以不用担心,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有处理好这个过程的能力。但是多说一点,这部分的工作需要你自己尝试去做,你需要重新尝试去规划你自己的生活,调整你的生活。而不是将计就计的,被生活推进下去。你需要重新去思考,我现在对于我自己的期待是什么,我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我该如何分配我的时间,我希望从我的新生活中得到什么?别人在这个过程中能给我们的仅仅是陪伴和理解。真正完成这个尝试的还是自己。之所以提及这点,是因为有一些夫妻在面对这个过程时,会希望能让另一半帮助自己的完成这种工作的调整。也许说他们会尝试增加对另一半的依赖性,来弥补自己生活部分的缺失,或者是开始尝试对另一半更加的控制来增加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而不实际的去真正的规划生活。无论是哪一种都只能对婚姻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不能帮助你完成自身调整。总的来说,孩子出世是夫妻双方的二次成长。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新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要学会新的爱的方式。这样才能让生活更加顺利的前进下去。---------------------------新书《愈亲密,愈伤害》已在知乎电子书上架,欢迎大家指正 :-)
为什么生完孩子第一年是婚姻最危险的时候?丨孩子的到来往往是我们情感的转折点。有研究表明,在孩子1岁至5岁之间,夫妻之间的感情的确处于脆弱期。丈夫:成了家里的幽灵对一些丈夫而言,妻子和孩子之间的天然联系让他们有一种被排斥在外的感觉。丈夫会发现自己对孩子缺乏爱,缺乏养育孩子的乐趣。家庭从两个人变成三个人,也许最不适应的就是丈夫。女人从妻子可以很自然地过渡为母亲,但男人却未必完全接受“第三者”的到来。曾经在读者来信中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好像是活在我们家的一个幽灵。”我试图体验了一下这位丈夫的感受,那是一种被边缘化,被忽视和被排斥的感觉。母亲和婴儿的共生期是在3岁以前出现的,3岁以后,这种共生就开始被打破,因为父亲将逐渐要成为插入这种共生关系的“第三者”。如果丈夫长期处于一个旁观者的角色,那么就越来越难以融入亲子关系中。作为丈夫一方,这很有可能与他过去缺乏类似体验有关。如果一个孩子在缺乏父爱的环境里长大,他会一生都活在一种追寻父爱,向父亲靠拢的情结中。比如,一个拼命工作的丈夫,也许是对做父亲的一种逃避,也许是在潜意识里模仿自己的工作狂父亲,并以此来获得内心中那个父亲的赞赏。无论出于哪种心理,无法适应孩子出生这一事实的他,心理都比较脆弱,而通过对物质世界的追求,他重新获得了男性的自尊与存在感。对于小时候经历过一些创伤事件的男人来说,例如一个儿子常年看到母亲受到委屈而无能为力的痛苦,那么,如果他的伤口一直没有愈合,随着时间的延续,问题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可能会积累越来越多的愤怒甚至仇恨,自然也就无法亲近孩子。还有一种可能是,如果一个男人从小到大习惯了被照顾,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他就无法承受中心的转移,也就不愿意像成人一样拥有获得爱的其他手段,他选择最安全也是最危险的方式:不长大。长大意味着需要自己照顾自己,这个学习过程当然是很痛苦的。我们从襁褓走出,每一次成长,都需要忍受从不会到会的探索过程。如果在他从小长大的环境里,自己照顾自己被看成是危险的,痛苦的,那孩子无形中就被剥夺了自我探索的机会。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很少有人经常提醒他为别人做些什么,没有人告诉过他:如果你想赢得别人的爱,首先需要先为别人做些什么。于是,他就会选择停留在襁褓里,所有人都要为他负责,所有人都必须取悦于他。但最终,他会越来越发现这个世界不由他来控制,于是他会有深深的焦虑,他也许会很好地适应社会,但回到家里,他就会迫不及待地选择放下面具,开心地做个小孩。自己照顾自己?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很悲惨的事情,因为这就意味着他没有爱了,被抛弃了。这样的丈夫,会认为在家里没有什么“存在感”可言。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妻子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忙着哄孩子,只是让老公自己煮碗面,他就会一脸的不高兴,因为妻子不了解,这个回到家的丈夫的“角色”,不是孩子的爸爸,而是孩子的哥哥。妻子:女人的自我消失了。从妻子一方看,女性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以一种和孩子融为一体的方式来“爱”孩子,无法区别开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就像前文提到的那位妈妈,她在来信中描述“孩子爸爸对女儿就象对待我一样冷漠。”很显然,在这个家里,妈妈和女儿是共生的,一体的。拒绝了女儿就等于拒绝了妈妈;而拒绝了妈妈,也就等于拒绝了女儿。女儿被爸爸拒绝时,妈妈会感到双重的伤痛,一种是害怕孩子受伤害,另一种是她内心的小孩子式的自我也受到了伤害。这样的妻子往往没有仔细觉察过,她需要丈夫去关心孩子,有多少出于她内心里那个受父亲冷落的自己的需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缺少父爱的女儿长大之后反而选择了一个相对冷漠的丈夫,似乎有意无意地想要回到童年,让一切重演,试图让那个冷漠的父亲变得温暖起来。当她有了孩子以后,孩子就化身为她的一部分,并需要此时的丈夫承担起弥补童年创伤的“义务”。这时,丈夫面对着双重的“负担”,却又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妻子”,逃避就成为他们最常见的一种选择。如果从夫妻互动的角度看,没有为孩子的到来做好准备,是导致情感在孩子出生后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可能他们在孩子到来前就是缺乏交流的,没有就是否要孩子,以及什么时候要孩子达成共识。但没有共识也没有关系,关键是有了孩子以后,夫妻还需要商量如何面对这个问题。这其中可能会有更深层的原因,比如妻子与丈夫一直都没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因为一个还没准备长大、害怕离开妈妈的丈夫背后,是一个拥有一票否决权、真正做主的婆婆。这样的丈夫,连自己都无法自立,如何能承担超过他心理承受能力外的责任呢?我们如何帮助彼此成为父母?有个心理学家说,小孩子是人类的父亲。我理解这话的意思是:通过做小孩,我们才长成大人;通过抚养小孩,我们才变得成熟。对丈夫的建议:1)对于那些没有长大的男人来说,他们的人生恰恰是需要被“忽视”的,需要从被关注的中心走开。这对他们来说很可能是一种独特的极少体验的感受,但这会令他们明白,人生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和永远不变,有努力才会有所收获。人的价值不体现在是否有人关注你,而在于你有能力成为别人心中有价值的、为别人所需要的人。2)装可怜,发脾气,都是小孩子的撒娇手段。人的存在感是通过努力和付出得到的,而不是靠牢骚和怨气得到的。3)如果你能加入这个阵营,有能力为一个团队做事,这个团队自然会接纳你。比如,为劳累太太按摩几下,多抱孩子一阵,妻子对你的关心就会加倍。有了孩子之后正是一个男人最好的成长机会,和孩子一起长大,学会如何关心别人,如何负责,如何去爱,如何从失落和恐慌中走出来,不再让别人成为生命的主宰。对妻子的建议:1)一方面可以尝试深入了解丈夫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和动机,愤怒也许就没有那么强烈了。2)另一方面,要问问自己:我是否将孩子当成了自己的替代品,而忽略了他个人的感受?我是否问过孩子对父亲的看法?他是否真的像我觉得的那么伤心?或许,丈夫和孩子并不是以你认为的那种方式进行着沟通。3)妻子不妨坦白地告诉丈夫,自己和孩子都需要他,告诉他你需要他的帮助,没有他,你无法独自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如果他真的不想离婚,就必须切实地做出努力,不要再逃避下去,而且你会配合他完成做父亲的职责。4)这时要停止试图让丈夫内疚的战术,这会让丈夫感觉自己真的是尽义务,而失去了自发和主动地爱。可以以出差为借口,给自己放假,同时有意给丈夫和孩子独处的时间。5)妻子要记住的是,你所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打破自己和孩子连为一体的状态,让丈夫意识到这个家对他的需要,他在这个家是有地位,有尊严和有价值的,爱是他的一种权利,而不只是义务。微信公众号 | luyuexinli新浪微博 | 卢悦卢悦邮箱丨心理咨询联络微信 |hopecure
对于生育与婚姻之间的关系,社会一直是有研究的,但不会出现这种“肯定会变得黯淡”的一边倒的结论,这种说法明显是不客观的。尽量不要用孤立的证据试图阐明问题。生育与婚姻的关系通常有两种说法,联系现实生活来看,一种是孩子出生后,会成为夫妻情感的纽带;另一种是,随着孩子的到来,造成婚姻关系失衡,引发了夫妻之间的种种冲突。客观上,孩子的出生,唤醒身为父母的夫妻对孩子的依恋和责任,为婚姻凝聚力的增强提供了情感和伦理的基础。夫妻对孩子的亲情是重要的心理成本,如果夫妻关系走到离婚的地步,孩子是夫妻离婚的重要障碍,有孩子的家庭往往在离婚的事上犹豫不决,因为他们担心离婚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对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欢乐也无法割舍,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婚姻中的不幸,所以为了孩子,夫妻还是会继续在婚姻状态中逗留的。孩子的出生降低了婚姻生活的品质,使夫妻关系受损,家庭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降低了。主要原因是:孩子占用了有限的家庭资源,父母角色与婚姻角色互相难以协调;孩子的出生会使女性感到在婚姻关系中处在一个不利的地位,因为她们要花大量的时间照顾孩子和承担大量的家务,而通常男性不能按照她们的期望为孩子花时间。女性越是感到在婚姻中没有得到公平对待,对婚姻越容易失望,情感上也越感到压抑;养育孩子会让家庭开支增多,会引发因家庭经济拮据有关的夫妻之间的争吵。生育对婚姻关系的影响体现在:1、夫妻在对孩子教育的方法上存在分歧而导致产生矛盾冲突。2、夫妻之间的感情转移到孩子身上,从而引起家庭内部的抱怨。3、养育孩子占用更多时间,从而减少夫妻之间的直接交流与互动的时间。4、婚姻生活质量下降,难以保证稳定的性生活。如果家庭中有孩子出生,想要继续维持良好的夫妻关系,仅妻子一个人努力是不够的,丈夫要有意识地积极地参与到抚养孩子的日常事务中,分担妻子的压力,改变自己的客位心态,培养自己的耐心,和妻子共同商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夫妻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亲子关系的前提。丈夫要更为关爱妻子的身心健康,要闲暇时间多陪伴孩子,以免让孩子和母亲的关系过度纠缠,也要让妻子感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要做好男人,也要做好爸爸,平衡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对两性角色的认识与学习。在孩子出生后,夫妻角色向父母角色过渡,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妻子勿因为要照顾孩子而忽略丈夫的感受,这时丈夫常常会有“第三者”的边缘感觉,容易对家庭产生疏离情绪,从而把注意力重心向外转移。如果有了情绪,不要让情绪堆积,及时沟通,共同想出解决办法或达成一致意见。条件许可的话,夫妻可以偶尔请长辈代为照看孩子两天,两个人到城市周边旅游散心,重新体验亲密的二人世界,缓解养育孩子的压力。用心维护夫妻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在健康祥和的气氛当中成长,一个家庭内部才会充满活力。
太感谢点赞和评论的各位了!应该绝大部分都是麻麻吧!多说点关于孩子和婚姻关系的:1.我其实比较强势的,当然家庭背景和经济是强势的坚实后盾,同时凭借母子的天然亲密关系,所以在2.5岁以前带孩子方面全家必须听我的,包括吃什么辅食,不补钙,什么时候去医院…我本着u can u up 的原则让我婆婆只能执行;2.过了就过了,不提当时的怨念和不满,尽管孩子他爸真的过分到我隔三差五就有离婚念头的程度,但是作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了解爸爸的绝对必要性,我忍,且他尽管嘴硬,但一定默默反省过(不是你一个人生孩子带孩子,周围太多人,尤其他的女同事一定比你的怨念更重,在办公室絮絮叨叨,他一定会想到你的好);3.别总和孩子他爸聊孩子,否则你和他办公室絮絮叨叨的女同事有什么区别?我除了带孩子,在家的其它时间都在看自己喜欢的视频新闻什么的(身为神秘博士铁粉,要关心的事儿太多了),他会主动找我聊天,聊各种东西,这不挺好?回复 @周翀 :谢谢您!问到典型例子,以下:1.孩子哭的原因其实多种多样,而我婆婆坚定认为就是饿了,非要一哭就喂奶粉,还说他们村里奶粉都要加白糖,否则喝了上火~而我恨不能把先检查尿片这几个字贴在电视机上!2.孩子用纸尿片,婆婆嫌那个贵,非要给6个月的孩子把尿,你能理解每天每时每刻看着一个6个月的孩子撇着腿在垃圾桶上方的样子吗?3.冬天非要给孩子秋衣套棉衣,棉衣套羽绒服~而且非要给孩子穿那种厚厚的棉花袄,孩子手都碰不到嘴,腿撑得就是O型的效果。第一年我忍了,第二年我买了两套羽绒内胆,第三年开始坚决不给孩子穿棉袄,同样的还有那种纳的花布鞋,我全给扔了!4.我每天强调一次6个月不可以吃蛋清,不听,非说他们那儿都吃的~被我狠狠凶了一顿,后来一岁多了,吃蒸蛋,非说孩子爱吃,一天吃两个蛋好了,又被我制止…太多太多了,你要让我说,我能说一个月不重样~唉,这么多事能不天天都是矛盾么?不堪回首啊!老公听谁的?我天天和婆婆对撕他能心里没点儿想法?婆婆还觉得她养大了俩孩子呢,我就只是菜鸟!我觉得我一个看了那么多书的大硕士(捂脸),听你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太太的?这些还只是我和婆婆,还有我妈和婆婆,我和老公,我妈和我老公,大家在这个时期互相各种不顺眼,唯一让我觉着能借鉴的经验是:婆婆和丈母娘别放一起!没离婚真的是情比金坚啊……忍耐和磨合是熬过那几年最重要的。-------------以下是之前的回答:作为一个四岁孩子的麻麻,很有感触地回答一个:在孩子0-2.5岁阶段,夫妻关系的考验非常大,因素包括带孩子的态度、分工、双方长辈的干预和孩子频繁生病;在孩子2.5岁以后,我们逐步恢复了正常的夫妻关系和交流,并且因为孩子的成长,幸福感稳步提升。先说0-2.5岁阶段:1.已经准备好的母亲和完全不在状态的父亲,新手麻麻几乎承担了全部照顾孩子的任务,而新手爸爸更像是每天一次的观光,抱孩子不超过十五分钟,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造成新手妈妈的焦虑和怨气真是永不消逝啊!想要二胎的新手爸爸:如果这个阶段你的状态和我老公一样,那你的二胎梦想可能永无可能,第一胎的恶劣印象太深刻了;2.双单亲+城市洁癖丈母娘和农村迷信婆婆的热情,让我家鸡飞狗跳了整整三年,一切在婆婆去世的一刻戛然而止。但我相信没有几个人有我这样戏剧化的生活节奏,而长辈会让你们的关系变得非常尴尬和充满恶意;3.孩子从6个月开始,每月一烧啊!刚开始孩子哭我也哭,整个家里都是愁云惨淡的局面,到现在观察询问量体温静待恢复,那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家庭矛盾的,没个七八十次的忍耐随时都可能有一方绷不住开战的;4.其他:每天四次躲在公司洗手间吸奶、背奶、每天一大堆东西消毒、每天被炸过一样的家、每天其他乱七八糟的家务…现在想想,真的是一场长达近三年的噩梦啊!再说2.5岁以后的阶段:1.孩子的成长,父亲的角色逐步到位:现在每天遛孩子陪孩子玩游戏的主要任务都交给了爸爸,因为男生和男生更能玩到一起去,而且孩子需要一个强大的父亲形象;2.家庭关系重归简单:不用一窝蜂地凑在我家里,目前的格局就是一家三口加上丈母娘,丈母娘和女婿的关系对一般的女儿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搞定的,家庭矛盾越来越少;3.孩子妈妈任务减少,同时经验值增加,情绪缓和,焦虑感减少,让家庭气氛非常温暖。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熬过最初的两年半,你会感恩上天赐给你一个如此美好的家庭!
原本是双星,突然变三体了。再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关系自然是复杂的多。
话说我有一女同学常出惊人之语,其中最令纯情小女生脸红的是『我要给爱的人生孩子』,这话搁现在听着没啥大不了,当年可是羞得女生们不要不要的。小女生对婚姻的想象大致到『两个相爱的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便戛然而止,再往后的一地鸡毛却全然不知。对此,毛姆曾刻薄地描述『爱情不过是一场肮脏的诡计,它欺骗我们去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用进化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婚姻是繁殖的策略。男性倾向于选择更年轻的女性,而女性则寻找资源丰富,且愿意长久付出并提供承诺的男性,为了使自己的后代最大限度的生存下去。男女择偶行为的差异透露出双方各自的需求,所以婚姻,对男性与女性的意义并不尽相同。男人总觉得女人想太多,实际上女性必然会对长久关系有更多的思考,因为选择与什么样人生孩子,其实包含着对这个男人的判断以及对承诺的期待。在孩子未出生之前,期待还没有形成很大的压力,当孩子一出生,升级为妈妈的女性立即进入抚养者角色,对做称职母亲的不自信和对事业停滞的担忧,都会转变为对另一半的期望。那么男性呢?他们有没有与妻子同步?抱有积极态度的男性,会从孩子的出生获得更多动力,而那些消极的男性则很难从压力中提取动力。现实生活中准备不足的新爸爸,他们的需求往往还停留在没孩子的阶段,但另一边的新妈妈已经被迫上岗了。需求的不一致导致婚姻的情感体验下降。加州大学的Benjamin Karney教授在《亲密关系》里提到:亲密关系是一种行为过程,从伴侣一方的透露与表达开始,然后需要另一方的回应。例如妻子说『真想好好睡一觉』,得到的回应是『今晚我来冲奶』妻子会感到自己是被关心的,但如果得到的是『我上了一天班也很累』妻子一定会生气;如果得不到任何回应,则会由伤心转为愤怒。孩子出生后长辈的介入解决了精力与人手不足,但也影响了夫妻双方共苦的依赖感;工作需要、经济压力和被琐事消耗掉大量时间,在不断降低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自己和对另一半的信心不足,引发了对婚姻关系的悲观态度,因此许多夫妻的共同感受都是有了孩子后变得不再有激情,不再关注彼此。孩子的出世会影响夫妻双方的感情,既有消褪的可能,也有增强的可能。爱情很容易,但婚姻是挑战,那些从激情之爱过渡到伴侣之爱的婚姻更容易维持下去,尽管大家面临着相似的困难。若说有何解决之道,最重要的一条也许是认识到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它的积极作用是促使问题解决,遇到问题不马上批评和指责对方,也不马上追究到底是谁的错。最后,谢的邀请,我对婚姻关注不多,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谢谢。
丁克生活的优越性可不止这一个,嗨森路过~
应该说 孩子的出现会挽救90以上快破裂的婚姻包括未婚先孕奉子成婚的。然后各自打着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的旗号继续磨合(自欺欺人)下去。磨着磨着到了孩子考上大学 到达第二波离婚高峰期咯。-----------------------------------再补充一下,最近看见的普遍情况。有些N年以后的夫妻,随着孩子的出生长大,妻子会越来越多的把注意力投射到孩子身上,对丈夫不再温柔体贴关爱有加也不再注意个人形象。而男人的心理年龄往往比女人要晚八到十年,久而久之,当男人真正成熟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他会觉得孤独,妻子不再光鲜靓丽体贴关爱甚至脾气急躁眼里只有孩子的衣食住行毫无生活情趣。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孩子的出生也算一个危机吧,就看双方特别女方有没有这个意识了。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孩子出生后,夫妻的幸福感会降到低点,一直持续到孩子18岁上大学才逐渐回升。。。。。原因应该有许多。比如刚出生的孩子需要大量照顾,哄睡等等非常消耗经济的事件。。。。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