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徐贤寅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04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获奖项目名单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2004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获奖项目名单
文档格式:XLS|
浏览次数:12|
上传日期: 03:20:4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04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获奖项目名单
官方公共微信皮瓣肌皮瓣在头颈部手术中的应用-医学教育网-青年人
临床医学专科
医学影像及其他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皮瓣肌皮瓣在头颈部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青年人()&更新时间: 17:27:52 &【字体: 】
中图分类号:R73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0)04-0364-02
APPLICATION OF SKIN FLAP AND MUSCULOCUTANEOUS FLAP IN HEAD AND NECK OPERATION
  近20年来,随着血管外科的发展,旨在头颈部手术后立即修复组织缺损创面,恢复功能的技术手段,已日臻完善。其中,以应用带血管蒂的皮瓣、肌皮瓣倍受青睐[1]。笔者自1990年以来,应用皮瓣、肌皮瓣修复各种头颈部手术后组织缺损创面共4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为2岁,最大为76岁。其中颊癌11例,舌癌8例,腮腺癌2例,喉部手术7例(喉癌4例,喉狭窄3例),鼻缺损成形术4例,顶枕部癌1例,较大的颌颈部增生性疤痕10例及颊部粘膜多发性乳头状瘤1例。手术后用以修复组织缺损创面的皮瓣、肌皮瓣中,游离皮瓣2例,带蒂皮瓣42例。除游离的前臂皮瓣[2]需作血管吻合外,余带蒂的皮瓣、肌皮瓣均通过旋转、推进或皮下隧道的方式到达修复创面。
  本组44例中,2例游离皮瓣全部成活;42例带蒂皮瓣中,39例成活(92.9%)。1例颊癌用舌骨下肌皮瓣转移修复颊部创面,由于血供障碍,皮瓣大部分坏死。1例喉狭窄用颈阔肌皮瓣成形后,用牙科塑料成形模成形,压迫缺血,皮瓣部分坏死。1例顶部疤痕性秃发,用带颞浅动脉枕枝的枕部头皮复合瓣转移成形,皮瓣远端坏死。成活的41例皮瓣,经1~5年随访,形态满意,功能恢复良好。
3.1 皮瓣选择原则  目前较常用于头颈部手术的皮瓣、肌皮瓣种类较多。  通过分析本组病例,我们认为在选择应用皮瓣时,应遵循下述原则:首先应根据组织缺损的实际情况,即缺损的组织成份、功能要求、范围大小,选用较为合适的皮瓣、肌皮瓣。颊癌根治术后缺损组织多为粘膜及颊部肌层,故我们选用邻近较薄的额部岛状皮瓣或颈阔肌皮瓣;而舌癌根治术后,则是用带有较厚肌层的胸大肌皮瓣或舌骨下肌皮瓣,达到预期目的。笔者尚经治1例喉癌术后遗留较大的咽瘘,采用颈阔肌皮瓣联合胸锁乳突肌皮瓣修复成功。1例舌根癌,则用舌骨下肌皮瓣作全舌再造。  其次,面颈部为人体显露部位,与容貌关系密切,在选择供皮瓣区时,应设计在健康的,色泽、质地相似的,邻近缺损的隐蔽部位。本组病例中,颌面部增生性疤痕切除后,面下三分之一区域选用颈阔肌皮瓣,而且尽可能接近耳下后,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  吻合血管的移植技术要求较高,难免不发生失败。所以我们仍然遵循能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缺损就不任意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这一原则。只有在邻近区域组织无法满足要求时,才考虑应用吻合血管的皮瓣。笔者在1例扩大全喉切除术后,需行下咽、颈段食道成形,选用前臂皮瓣成形,取得了I期成功的效果。而本组1颊部洞穿的病例,运用两个邻近皮瓣修复了组织缺损。  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例中,老年患者占大多数,本组26例癌肿,老年患者有18例。该类患者的动脉,以至静脉有不同程度的硬化。但在头颈部组织中皮下血管网、真皮下血管网极为丰富,在手术后选用带血管蒂的皮瓣、肌皮瓣来修复创面,成功率不受影响。在任何恶性肿瘤手术后,应充分考虑到术后的进一步治疗及恶性肿瘤可转移、复发等问题。在切除病变时,务必要有足够的安全边缘,广泛彻底切除。否则,不能立即用皮瓣来修复,仅只能暂时用游离植皮来封盖创面。3.2 颈阔肌皮瓣的优点及应用  本组44例中有19例应用颈阔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国内学者对颈阔肌皮瓣的设计转移等应用和皮瓣的血供有较详细的报道6,7]。颈阔肌虽然肌肉很薄,并无粗大的知名血管供养,但细微的血管丰富,有众多的肌肉与皮肤间的旁支血管使皮肤血供得到保证。颈阔肌皮区为多源动脉供应,主要来自面动脉甲状腺上动脉和颈浅动脉的分支,血供可靠,术后成活率高,本组病人95%成活。该肌蒂皮瓣质地柔软,薄而无毛,与正常口腔粘膜近似,故旋转灵活,可以旋转180°进入口腔,适于修复口腔衬里缺损,尤其适于颊舌、口底、咽喉等切除后立即重建,亦可用于颊部外层的修复。切取颈阔肌皮瓣可以在颈清翻瓣时同时完成,一般不多增加手术时间。颈部切口可以直接拉拢缝合,不需游离植皮或局部转瓣封闭创口,术后对颈部外观妨碍不大。颈阔肌皮瓣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安全可靠,成功率高,所以我们在皮瓣转移修复中应用较多。  值得注意的是,皮瓣宽度不能过宽,一般不超过5cm。在制备耳下颈阔肌皮瓣时,肌蒂皮瓣可连同胸锁乳突肌筋膜一起切取,以增加厚度。皮瓣转折处切忌加压。本组1例喉狭窄,用颈阔肌皮瓣成形后,因牙科塑料成形模压迫,导致皮瓣部分坏死。3.3 皮瓣成活的关键  皮瓣、肌皮瓣的成活,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于血液供给是否良好?为了确保皮瓣的血液供给,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皮瓣、肌皮瓣的设计中,供区应是无疤痕的供血良好的正常组织部位,设计的皮瓣大小应该在皮瓣的血管供应范围内。如超过血管供应范围,皮瓣边缘常发生坏死。本组一秃发患者成形时,用带颞浅动脉枕枝的枕部头皮复合瓣,转移至额顶部,皮瓣发生部分坏死,就其原因为枕枝血管供血不能达到皮瓣长轴 的三分之二所致。  切取皮瓣时,操作应十分轻柔、准确,避免皮肤与肌肉间错动。在皮下组织疏松的部位,尚需将皮肤与肌筋膜作暂时缝合固定,以保证真皮下血液网及皮下血管网,特别是肌皮穿枝微动脉不受挫伤,维持皮瓣良好的微循环。另外血管蒂周围的肌肉、结蒂组织不宜过多,一般以两侧各0.5cm为宜,以减少组织臃肿对血管的压迫。本组一颊癌病例,用舌骨下肌皮瓣成形时,皮瓣过于臃肿,加上颈清时颈内静脉结扎切断,导致血循环障碍,皮瓣大部坏死。坏死组织剪除后,创面逐渐自行愈合,并出现张口受限。  皮瓣转移时,尽可能避免蒂部的扭曲角度,不能成锐角。如皮瓣需穿过皮下隧道,则隧道要宽松,避免皮瓣蒂部受压。皮瓣转移后应与组织贴合,并消除死腔。皮瓣血肿,既对皮瓣产生压迫,又易加杂细菌感染,是影响皮瓣、肌皮瓣成活又一重要因素。所以无论皮瓣或受区均需彻底止血。如出血不确定,应在皮下放置引流(负压引流最好),杜绝血肿形成,但不宜加压包扎。  为了确保皮瓣顺利愈合,我们十分重视受区病变,包括疤痕彻底切除,创面上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以及术前1天,术后3天的较大剂量抗菌素冲击疗法。在本组病例中无1例发生细菌感染,致皮瓣坏死。3.4 皮瓣的观察及并发症的防治  皮瓣植入后2周内,要密切注意皮瓣的色泽变化,一般要经过苍白-暗红-淡红,这一演变过程。皮瓣发黑,甚至发臭,那必定是坏死,必须弃除。同时要观察组织的水肿情况,缝合的可靠程度及引流物的性状、数量的变化等等。  为了防止皮瓣坏死,我们的体会是:①必须熟悉供区皮瓣的应用解剖,血管神经蒂的位置及其走向,以免切取皮瓣时造成对血管的损伤。②正确估计受区创面的面积,病变切除后实际创面的面积要扩大,而皮瓣游离后将会缩小。因此,皮瓣设计时一般要较创面的面积大2~3cm为宜。对于1块皮瓣无法修复的巨大创面,可联合应用几块皮瓣进行修复。③皮瓣设计要合理,蒂的长度要足够,皮瓣转移后能无张力地复盖最远端的创面。④缝合皮瓣时要分层缝合,口腔内的皮瓣在口腔侧一定要严密缝合,以彻底关闭口腔与创腔的通道。⑤术后密切观察皮瓣血运,一旦皮瓣出现血管危象,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如包扎过紧者,应立即松开敷料;如皮瓣下有血肿者,应清除血肿,对血管蒂扭转受压者,经采用一般处理无效时应迅速手术探查,解除压迫。
作者简介:戴钧国(1947-),男,江苏无锡,副主任医师。作者单位:戴钧国(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214002)殷文平(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214002)杨代茂(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214002)徐贤寅(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214002)
参考文献:
[1]Blackwell-KE.Unsurpassed reliability of free flaps for head and neck reconstruction[J].Arch-Otolaryngol-Head-Neck-Surg,):295.[2]Stark-B,Nathanson-A,Heden-P,et al.Results after resection of intraoral cancer and reconstruction with the free radial forearm flap[J].ORL-J-Otorhinolaryngol-Relat-Spec,):212.[3]Har-El-G,Bhaya-M,Sundaram-K,Latissimus dorsi myocutaneous flap for secondary head and neck reconstruction[J].Am-J-Otolaryngol.):287.[4]Kyutoku-S,Tsuji-H,Inouc-T,et al.Experience with th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 with vascularized hard tissue for immediate orbitofacial reconstruction[J].Plast-Reconstr-Surg,):395-402.[5]Ha-B,Baek-CH.Head and neck reconstruction using lateral thigh free flap:flap design[J].Microsurgery,):157.[6]孙 弘,侯春林.带血管蒂皮瓣肌皮瓣转移术[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7]宋风金,高华令,陆伟忠,等.颈阔肌皮瓣动脉的应用解剖[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4-26.
收稿日期:
&&&&责任编辑:蒲公英&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 热线:029- 传真:029-
投诉意见,或24小时QQ热线:. Copyright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江苏省卫生厅关于颁发2006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颁发2006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的通知
(苏卫科教〔2006〕35号)
各市卫生局、厅直单位、各有关单位:
  2006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评审业已结束。经研究,决定对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史智扬等人引进完成的“核酸序列分析法鉴定人肠道病毒血清型”等199项医学新技术予以奖励,其中一等奖40项,二等奖 159项。对获奖单位颁发奖状,对获奖个人颁发获奖证书。
  希望各医疗卫生单位和个人继续积极引进成熟、适用、先进的医学新技术,同时对已引进的医学新技术加以改进和完善,为提高我省卫生科技水平,增强防病治病能力做出新的贡献。
江苏省卫生厅
二○○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附件:二○○六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获奖项目名单
序号项目名称完成单位 第一完成人 第二完成人 第三完成人奖励等级1核酸序列分析法鉴定人肠道病毒血清型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史智扬郭喜玲李 显一等奖2室内装修污染物甲醛及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新型净化技术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连生陈晓东丁 震一等奖3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中大医院黄英姿刘 玲邱海波一等奖4下肢静脉顺行性CO2-DSA的临床应用中大医院郭金和朱光宇李国昭一等奖5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临床特征分析及早期诊断中大医院刘必成 汤日宁王艳丽一等奖6运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检测血清糖基化终产物-肽中大医院孙子林 刘乃丰金 晖一等奖7腹腔镜下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加子宫广泛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施如霞沈美华花 蕾一等奖8PCR和序列分析对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监测及应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史伟峰郑为平丁 敏一等奖9短声极性反转ABR测试技术在听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江苏省人民医院刑光前王登元薛成兵一等奖10环同侧肺静脉口部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明龙杨 兵徐东杰一等奖11老年期痴呆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及Aβ1-42蛋白检测江苏省人民医院丁新生程 虹董海蓉一等奖12伴有精索静脉曲张或隐睾的非特发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江苏省人民医院吴宏飞宋宁宏华立新一等奖13微小毛胚毛发移植江苏省人民医院范卫新周乃慧张晓军一等奖14手术显微镜下的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江苏省人民医院于 焱梁 慷张为中一等奖15HBVcccDNA检测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应用江苏省人民医院李 军宋培新黄祖瑚一等奖16联合检测骨桥蛋白、CD44V6在肿瘤转移中的临床应用江苏省人民医院张国新郝 波林 艳一等奖17超声心动图在间隔缺损疾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江苏省人民医院周 蕾 孔祥清许 迪一等奖18肺肿瘤形态特征定量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王德杭汪家旺胡益斌一等奖19血栓性疾病患者凝血酶原G20210A变异及抗凝蛋白检测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顾 健张 育孙 梅一等奖20电视透视下置鼻肠管技术替代空肠造瘘江苏省肿瘤医院胡振东贾 辉许 林一等奖21后程大分割三维适形治疗食管癌江苏省肿瘤医院张宜勤陆进成魏 青一等奖22镍钛记忆合金吻合夹进行胃肠吻合的新技术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志伟李 宁刘碧竹一等奖23Crush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张俊杰叶 飞一等奖24血管内支架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南京市第一医院顾建平苏浩波楼文胜一等奖25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南京市儿童医院陈 倩钟天鹰胡 正一等奖26宫腔镜在人流术后严重并发症宫腔粘连诊治中的应用南京市鼓楼医院葛春晓朱湘虹汤晓秋一等奖27经会阴前列腺癌根治术南京市鼓楼医院郭宏骞甘卫东李笑弓一等奖28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复杂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南京市鼓楼医院蒋 青马薇薇陈东阳一等奖29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在自然流产组织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南京市鼓楼医院胡娅莉陈蕾蕾 一等奖30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骨性牙颌面畸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陈 宁陈文静胡遒生一等奖31两步聚合酶链反应法快速诊断感染性角膜炎和眼内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管怀进陆 宏黄 蓉一等奖32鼻空肠营养联合鼻胰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李玉明葛振明王亚民一等奖33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晚期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振亚惠 杰焦 鹏一等奖34光索(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王冬青 宫 炼 周永连一等奖35血管内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蔺玉昌 徐 幸 苗增利一等奖36神经内镜下经鼻内-扩大蝶窦入路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鲁晓杰 王 清 季卫阳一等奖37开放式磁共振脊柱多角度动态运动MRI扫描技术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张威江 汪 桦 王小燕一等奖38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卵巢上皮性癌术后监测中的应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万卫星
陆燕君 郁春景一等奖39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成人房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孙红光於晓平尤 沛一等奖40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恶性肿瘤 江苏省人民医院束永前张锦英卢凯华一等奖41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诊治早期宫角妊娠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张仲芳施如霞沈美华二等奖42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残存曲光不正的临床应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卢国华王小吟张露薇二等奖43凝血因素评价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王仕忠王秋莎王苏建二等奖44临床路径在心血管介入病人中的应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徐宇红杨俊玲盛 贻二等奖45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徐南伟周 栋戴亚芬二等奖46“五脏相音”技术的临床应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陈 虹汪东丽孙亚萍二等奖47米托蒽醌为主的化疗方案对CD34+高表达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凌 云曹祥山王 琳二等奖48网织血小板和血小板抗体联合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应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杨 斌曹祥山钱新瑜二等奖49经口胆道子母镜在胆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沈云志陈炳芳秦 怡二等奖50新型水解脱弹簧圈(Trill DCS Orbit)治疗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彭 亚宣井岗杨伊林二等奖51IIEF评估男性尿毒症病人肾移植前后勃起功能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车文骏何小舟罗光华二等奖52运动心肌灌注显像预测高龄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脏事件的发生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张 云黄 颖陈海龙二等奖53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截瘫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孙晓亮严伟洪刘志伟二等奖54涤纶布在巨型脐膨出外科治疗的应用常州市儿童医院姜子非赵 静壮文军二等奖55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常州市肿瘤医院王建华许锡元汤 华二等奖56黄体功能不健治疗技术丹阳市人民医院 肖 鸣 董玉梅张玉仙二等奖57冠脉内旋磨术联合支架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中大医院马根山沈成兴李拥军二等奖58电视宫腔镜技术联合B超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中大医院庄育洪高永星任慕兰二等奖59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肌工作指数评价心功能中大医院丁建东马根山黄瑶瑶二等奖60血浆脑钠肽检测及其对早发冠心病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中大医院冯 毅陈 忠罗 丹二等奖61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影像学诊断中大医院杨小庆龚永驰杨 明二等奖62MEA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朱家斌陈侃侃李玉峰二等奖63微侵袭及生化酶技术超早期治疗高血压脑深部大出血临床应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陈晓南陈文亚马爱金二等奖64肺癌小标本ICM-DNA含量及端粒酶检测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郑金旭 严玉兰单秀红二等奖65细胞粘附分子及血管粘附蛋白检测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严丽荣 周宏图高 放二等奖66尿沉渣自动化仪器分析江苏大学医学技术学院顾可梁陈巧林胡嘉波二等奖67PPM-DOTS技术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卫国陆 伟虞 浩二等奖68复合电磁场饮用水消毒除氟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晓东甑世祺吴东梅二等奖69流行性感冒疫苗推广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胡月梅祖荣强朱凤才二等奖70应用捕获-再捕获法对上报疟疾发病数进行校正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王伟明高 琪金小林二等奖71可回收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江苏省人民医院施瑞华于莲珍丁霞芬二等奖72消化道压力测定在功能性胃肠病诊治中的综合应用江苏省人民医院林 琳张红杰林 征二等奖73N绳肌腱结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江苏省人民医院吕 征胡志毅周 燕二等奖74高能聚焦超声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江苏省人民医院华立新冯宁翰王榕生二等奖75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江苏省人民医院孙跃明吴宏飞邢昌赢二等奖76腹腔镜胰腺肿瘤手术江苏省人民医院苗 毅孙跃明徐泽宽二等奖77运动区皮质电刺激治疗顽固性中枢性疼痛江苏省人民医院赵春生傅 震骆 慧二等奖78开放性立体定向锁眼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江苏省人民医院赵春生傅 震骆 慧二等奖79微波消融术在房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江苏省人民医院袁 彪赵 忠赵 胜二等奖80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外路法视网膜复位术江苏省人民医院刘庆淮谢 平程立波二等奖81运动区肿瘤的个性化治疗江苏省人民医院李立新胡卫星宋金海二等奖82内镜超声引导下胰腺占位性病变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晓星许迎红丁 静二等奖83Par-4蛋白及其mRNA测定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江苏省人民医院陆 超陈吉庆吴升华二等奖84M-FISH结合R显带技术检测恶性血液病复杂核型异常江苏省人民医院李建勇潘金兰钱思轩二等奖85CT导向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肿瘤江苏省人民医院俞同福苗 毅王德杭二等奖86螺旋电吸式血栓消融术治疗急性肺栓塞江苏省人民医院施海彬杨正强刘 圣二等奖87胎儿畸形的实时三位超声筛查和诊断江苏省人民医院孙丽洲姜海风王 珏二等奖8813C-辛酸呼气试验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固体胃排空障碍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卞茸文娄青林朱一丹二等奖89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不同糖代谢人群-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欧阳晓俊 夏 晖顾刘宝二等奖90血浆纤维蛋白原在恶性肿瘤诊断及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王 峻刘福银杨 民二等奖91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王道荣陈兆雷汤 东二等奖92Sr-89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周海中成红霞刘 云二等奖93胸、腹主动脉病变的血管内治疗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王立富吴海涛孔爱萍二等奖94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信息技术江苏省卫生监督所李延平严隽德藤臣刚二等奖95血小板制品质量控制江苏省血液中心黄成垠唐荣才史广耀二等奖96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及活动性评价中的应用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邬宏恂李 洁臧亚萍二等奖97含紫杉类药物周剂量给药方案治疗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江苏省肿瘤医院沈 波史美祺冯继锋二等奖98隆突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治疗局部晚期中心型肺癌江苏省肿瘤医院李 明蒋 明陆欣欣二等奖99压缩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在气管狭窄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江苏省肿瘤医院顾连兵马曙亮黄凤伦二等奖100锁骨下静脉的体表定位与穿刺方法设计江苏省肿瘤医院胡振东徐箐莉张 伟二等奖101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江苏省肿瘤医院谭旭艳张 婷吴 丹二等奖102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肿瘤患者胸部检查中的价值江苏省肿瘤医院张兰芳沈文荣顾小荣二等奖103近端胃癌根治术后空肠间置消化道重建的临床应用江苏省肿瘤医院陈环球胡亦钦徐普保二等奖104现代信息共享技术在肿瘤规范化诊治研究中的应用江苏职工医科大学张红萍陈万福薛成兵 二等奖105应用改良技术外科处理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江阴市人民医院冯东侠 徐卫东周新明二等奖106电视胸腔镜诊治恶性胸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邵仲凡刘晓峰潘引鹏二等奖107阴道超声下抽吸妊娠物联合局部注射MTX治疗宫外孕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大兵冯玉华杨 文二等奖108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介入治疗及并发症预防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周胜利王宗盛袁亚文二等奖109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南京市第二医院张小玉陆重琳王 雷二等奖110肝穿刺活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南京市第二医院赵 伟刘 伟田玉玲二等奖111流式细胞技术在传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南京市第二医院吴引伟文 剑张 亮二等奖112Separate支架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中的应用南京市第一医院何 旭   顾建平楼文胜二等奖113类风湿性肘关节炎半限制型假体置换南京市第一医院王黎明桂鉴超喻 忠二等奖114阴道后壁脱垂自身“桥”式修复法南京市第一医院谢静燕李 萍张爱武二等奖115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运用南京市第一医院王丽萍张振玉周星帆二等奖1161岁以内右室双出口的外科治疗南京市儿童医院莫绪明张儒舫顾海涛二等奖117颅外径路手术矫正眶距增宽症南京市儿童医院沈卫民崔 杰王顺荣二等奖118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南京市妇幼保健所李风山阚延静沈 嵘二等奖119骨髓活检塑料冷包埋法南京市鼓楼医院张启国谢品浩欧阳建二等奖120微血管减压手术南京市鼓楼医院梁维邦倪红斌蒋 健二等奖121小儿双腔支气管麻醉用于胸腔镜下脊柱侧弯矫治术南京市鼓楼医院徐福涛 顾小萍 二等奖122耳内镜在耳科临床的应用南京市鼓楼医院 高 下 戴艳红陈 杰二等奖123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南京市鼓楼医院蒋 青宋知非骆东山二等奖124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时腓肠肌泵功能损害评估及治疗南京市鼓楼医院乔 彤刘长建黄 佃二等奖125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南京市鼓楼医院杨定文谭 谦郑东风二等奖126全微创手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南京市鼓楼医院甘卫东郭宏骞李笑弓二等奖127儿童精神疾病护理技术南京市脑科医院王晓蔚林 节林 帆二等奖128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精神分裂症南京市脑科医院吴 婷刘 文 袁哲星二等奖129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南京市浦口区妇幼保健所周 进祝云霞邹冬梅二等奖130食品铅污染定量检测南京市浦口区卫生监督所周自新陈凤娟尹学震二等奖131腹腔镜下巨大子宫切除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应小燕             丁 杰
许波群 二等奖132激光龋齿探测技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朱 玲何美英杨 婕二等奖133功能性腮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吴煜农武和明陶震江二等奖134波前引导LASIK对准分子激光用膜屈光术后视觉质量下降的再治疗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陈 辉于 靖钱汉良二等奖135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严重关节内骨折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刘 [赵 剑王友华二等奖136改良二步法RT-PCR检测大肠癌患者CK20 mRNA技术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徐 青王志伟陈瑞新二等奖137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技术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程争平陆志荣管怀进二等奖138糖尿病胃麻痹治疗技术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王雪琴王亚民李玉明二等奖139中西医结合治疗长春瑞宾血管渗漏性损伤南通市肿瘤医院张兰凤孟凡迅陆勤美二等奖140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手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蒋国勤邢春根方军初二等奖141听觉诱发电位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正春孔 岩薛寿儒二等奖142共刺激信号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健安雷 伟张腊娣二等奖143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重度出血性膀胱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晓文吴德沛刘一之二等奖144解剖型表面微孔钛涂层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惠林陈 亮陆 俭二等奖145α-胞衬蛋白抗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志伟武 剑邓迎苏二等奖146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应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春洪杨振贤徐正昌二等奖147低剂量辐射及免疫干预和调控预防排斥反应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侯健全欧阳骏 温端改二等奖148蛋白芯片技术的临床应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进方顾国浩高 纯二等奖149条形码技术在检验物流中的应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正康邱 骏顾国浩二等奖150用24 小时延迟201TI显像判断存活心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翼伟章 斌杨向军二等奖151应用高分辨配型检测白血病患者HLA基因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 军姚 利鲍晓晶二等奖152纳米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张锡庆陈 民王明海二等奖153上颌快速扩弓治疗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苏州市华夏口腔医院周红周超苏程德盛二等奖154门脉高压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硬化剂治疗宿迁市人民医院朱美玲朱季军丁乐平二等奖155同时保留迷走神经和贲门治疗早期中段食管癌泰兴市人民医院王启斌何建明何光明二等奖156纤维喉镜下钬激光治疗难治性声带疾病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肖大江 朱国臣 张永胜二等奖157腹腔镜联合超细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戴 途 李建平 季 沅二等奖158多维负压控制模式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王祥群 武志峰 黄 旭二等奖159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在肠杆科细菌高产AmpC酶表型检测中的应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严子禾 胡锡池 张 雯二等奖160内镜面罩给氧在麻醉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张中军 俞宪民
朱 骊二等奖161注液肿胀止血法在烧伤手术中的应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吕国忠 顾在秋 朱宇刚二等奖162烧伤植皮手术供皮区选择的改进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吕国忠 顾在秋 朱宇刚二等奖163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徐瑞生 丁 涛周小金二等奖164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治疗临床应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姜建威 张亚峰 吴清华二等奖165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在恶性肿瘤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姜东林 孙钧铭 陈 江二等奖166应用尼龙绳圈经胃肠镜微创治疗宽底粗蒂巨大胃肠息肉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屠惠明 许科斌
乔 峤二等奖167康复新雾化吸入治疗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邓若云
管晓芸二等奖168区域射频热疗同步靶动脉热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谢其根
王琼瑶 李 敏二等奖169颈段食管癌的个性化综合治疗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杜晓东 舒 畅 游庆军二等奖170腹腔镜下骶前神经切断术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余进进许希中翟蓉萍二等奖171阴茎癌水浸式外照射技术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赵涤非 杨 波  张福正二等奖172脂联素测定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郁志明  张 笛 洪 侃二等奖173低温灌注液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孙建初
刘国英李 卫二等奖174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多重耐药基因的监测和应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王继东 周丽珍 宫玲玲二等奖175延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羊正祥 周志敏 耿 炯二等奖176穴位治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陆 群 盖 纳 卜瑞芳二等奖177视觉电生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预测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许 岚 包 欣
卜瑞芳二等奖178持续小剂量地塞米松加反应停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沈云峰 杨国华 蒋元强二等奖179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徐贤寅 殷之平 杨代茂二等奖180全视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在儿童弱视眼和非弱视眼中的应用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傅东红 胡甸萍 包 欣二等奖181用流式细胞术观察氯诺昔康混合芬太尼对冠心病病人腹部手术后心律失常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王 军 胡毅平 丁浩中二等奖182超声背向散射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及溶栓再通判断中的应用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小庆 羊镇宇 钱大钧二等奖183成人胰岛细胞的实验室分离和纯化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穆会君 谢 平  徐卓群二等奖184用RT-PCR法观察晚期癌痛患者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与吗啡持续静脉镇痛效果的关系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王 军 时 兢 丁浩中二等奖185多层螺旋CT(MSCT)在Graves病眼眶定量测定中的应用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邹新农 陈宏伟 吴力源二等奖186妇科恶性肿瘤术中卵巢动脉灌注化疗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张 晔 薛文群 杨幼易二等奖187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筋膜蒂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无锡市手外科医院张全荣 施海峰 陆征峰二等奖188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血管病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崔新华魏秀娥荣良群二等奖189腹腔镜下保留子宫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徐州市妇幼保健院 彭凤云 李桂林付 敏二等奖190热像图在男性不育及附睾睾丸炎诊断中的应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郑骏年孙晓青吴晓林二等奖191经皮开窗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引起的内脏及肢体缺血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徐 浩祖茂衡李国均二等奖192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MSCT脑灌注成像及溶栓治疗临床应用研究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沈 霞崔桂云韩献军二等奖193超选择插管栓塞甲状腺动脉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姚立正戴真煜纪  敏二等奖194术前测定CEA和TDR指导肺癌淋巴廓清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王革平徐正安周 明二等奖195日常无痛胃肠镜诊疗技术的开展及其风险评估模式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丁岩冰肖炜明吴 健二等奖196正压通气加中药在急性肺水肿抢救中的应用扬州市中医院茆俊卿周 婷顾鸣鸣二等奖197髋臼后壁骨折及内固定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估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倪善军徐卫袁朱 贤二等奖198双腔静脉、肺静脉吻合术在心脏移植中的应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陈锁成任正兵庄利梅二等奖199延迟性重复扩张术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赵 亮方 方吴信峰二等奖
第&[1]&页&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锡人民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