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主板cpu的安装过程步骤

主板安装教程,主板安装详细过程图解
主板是电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件,它是其它所有配件的基本平台。所以,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主板的板型,希望更多读者能够在了解主板、认识主板的前提下去安装一块主板。 一、了解
&&&& 主板是电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件,它是其它所有配件的基本平台。所以,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主板的板型,希望更多读者能够在了解主板、认识主板的前提下去安装一块主板。
  一、了解主板的板型
  我们常说的主板的板型,是指主板上各元器件的布局排列方式。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这篇文章不是让谈如何安装主板吗?怎么又扯上主板的板型呀?因为不同 的主板板型可能需要不同的机箱、电源供应器等等。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常见的主板板型,主要有:AT、Baby AT、ATX、Micro ATX、Flex ATX等结构。
  1.AT结构(如图1所示)
  AT是最基本的板型,一般应用在586以前的主板上。AT主板的尺寸较大,板上可放置较多元器件和扩充插槽。它是采用直式的设计,键盘插座所处边为上 沿,主板的左上方有8个I/O扩充插槽。但是一些外设的接口(如:串口、并行口等)需要用电缆连接后再安装在机箱上,大量的线缆导致计算机内部结构复杂, 视线混乱,布局不合理。 (电脑入门到精通网 )
  2.Baby AT结构(如图2所示)
 Baby AT主板是AT主板的改良型,比AT主板略长,而宽度大大窄于AT主板。Baby AT主板沿袭了AT主板的I/O扩展插槽、键盘插座等外设接口及元器件的摆放位置,而对内存槽等内部元器件结构进行紧缩,再加上大规模集成电路使内部元器 件减少,使Baby AT主板比AT主板布局更合理些。但是在安装PCI或ISA长卡时,由于被CPU和CPU散热器所挡,容易出现安装不到位的情况。Baby AT主板上,一般都同时内建有两个6针连接器和20针电源连接器,所以可以使用AT或ATX电源供应器。
 3.ATX结构(如图3所示)
 ATX是目前最常见的主板结构,它在Baby AT的基础上逆时针旋转了90度,这使主板的长边紧贴机箱后部,外设接口可以直接集成到主板上。ATX结构中具有标准的I/O面板插座,提供有两个串行 口、一个并行口、一个PS/2鼠标接口和一个PS/2键盘接口,其尺寸为159mm&44.5mm。这些I/O接口信号直接从主板上引出,取消了连接线 缆,使得主板上可以集成更多的功能,也就消除了电磁幅射、争用空间等弊端,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另外在主板设计上,由于横向宽度加宽,内 存插槽可以紧挨最右边的I/O槽设计,CPU插槽也设计在内存插槽的右侧或下部,使I/O槽上插全长板卡不再受限,内存条更换也更加方便快捷。软驱接口与 硬盘接口的排列位置,更是让你节省数据线,方便安装。 (电脑入门到精通网 )
  4.Micro ATX结构(如图4所示)
  Micro ATX也称Mini ATX结构,它是ATX结构的简化版。Micro ATX规格被推出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个人电脑系统的总体成本与减少电脑系统对电源的需求量。Micro ATX结构的主要特性:更小的主板尺寸、更小的电源供应器,减小主板与电源供应器的尺寸直接反应的就是对于电脑系统的成本下降。虽然减小主板的尺寸可以降 低成本,但是主板上可以使用的I/O扩充槽也相对减少了,Micro ATX支持最多到四个扩充槽,这些扩充槽可以是ISA、PCI或AGP等各种规格的组合,视主板制造厂商而定。
  5.Flex ATX结构(如图5所示)
 Flex ATX也称为WTX结构,它是Intel最新研制的,引入All-in-one集成设计思想,使结构精炼简单、设计合理。Flex ATX架构的最大好处,是比Micro ATX主板面积还要小三分之一左右,使机箱的布局可更为紧凑。 (电脑入门到精通网 )
 二、安装主板
  对不同的机箱也有不同的安装方法,有些机箱需要使用到螺丝刀,有些机箱是免工具安装,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
  第一步:先准备一个机箱,然后打开机箱的外壳。机箱当中都附带有许多螺丝及其它附件,这些在安装过程中都可能会用到,如图6所示。
 小提示:板载声卡的主板可以注意了!
  带有板载声卡的主板会比没有板载声卡的主板多出一个游戏控制/MIDI接口、以及三个音频接口。一般来说,机箱背部的I/O档板当中预留的这两个部位是没有开启的,所以在安装这类主板之前,还必须先将这些接口上的铁片去除,如图7所示。
 第二步:在这一步中,先将主板的I/O接口(COM接口、键盘接口、鼠标接口等等)一端试着对应机箱后部的I/O档板,再将主板与机箱上的螺丝孔一一对 准,看看机箱上哪些螺丝孔需要栓上螺丝。我们可以发现每一块主板四周的边缘上都有螺丝固定孔,这就是用于固定主板用的,你可以根据具体的位置来确定上螺丝 的数量。 (电脑入门到精通网 )
 第三步:接着就把机箱附带的金属螺丝柱或塑料钉(如图8所示)旋入主板和机箱对应的机箱底板上(如图9所示),然后用钳子再进行加固。
 第四步:现在就可以将主板轻轻地放入机箱中(如图10所示),并检查一下金属螺丝柱或塑料钉是否与主板的定位孔相对应。
  第五步:如果均已一一对应后,先将金属螺丝套上纸质绝缘垫圈加以绝缘,再用螺丝刀旋入此金属螺柱内(如图11所示)。
 由于主板是一个硬件的交换平台,因此它将要和所有的电脑硬件发生关联。对于这些和他发生关联的硬件,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会详细提到。 (电脑入门到精通网 )
(责任编辑:电脑入门到精通网 )
------分隔线----------------------------
相关热门文章!
电脑知识栏目列表
热门电脑知识学习
推荐电脑知识学习DIY学装机—主板安装方法
按模块条件查看
摘要:PC电脑安装-保养-维护-售后篇:文章对AT结构、Baby AT结构、ATX结构等主板的板型以及安装主板的步骤做了详细的介绍说明。
DIY学装机—主板安装方法 主板是电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件,它是其它所有配件的基本平台。所以,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主板的板型,希望更多读者能够在了解主板、认识主板的前提下去安装一块主板。 一、了解主板的板型 我们常说的主板的板型,是指主板上各元器件的布局排列方式。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这篇文章不是让谈如何安装主板吗?怎么又扯上主板的板型呀?因为不同的主板板型可能需要不同的机箱、电源供应器等等。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常见的主板板型,主要有:AT、Baby AT、ATX、Micro ATX、Flex ATX等结构。 1.AT结构(如图1所示)
AT是最基本的板型,一般应用在586以前的主板上。AT主板的尺寸较大,板上可放置较多元器件和扩充插槽。它是采用直式的设计,键盘插座所处边为上沿,主板的左上方有8个I/O扩充插槽。但是一些外设的接口(如:串口、并行口等)需要用电缆连接后再安装在机箱上,大量的线缆导致计算机内部结构复杂,视线混乱,布局不合理。 2.Baby AT结构(如图2所示)
Baby AT主板是AT主板的改良型,比AT主板略长,而宽度大大窄于AT主板。Baby AT主板沿袭了AT主板的I/O扩展插槽、键盘插座等外设接口及元器件的摆放位置,而对内存槽等内部元器件结构进行紧缩,再加上大规模集成电路使内部元器件减少,使Baby AT主板比AT主板布局更合理些。但是在安装PCI或ISA长卡时,由于被CPU和CPU散热器所挡,容易出现安装不到位的情况。Baby AT主板上,一般都同时内建有两个6针连接器和20针电源连接器,所以可以使用AT或ATX电源供应器。 3.ATX结构(如图3所示)
ATX是目前最常见的主板结构,它在Baby AT的基础上逆时针旋转了90度,这使主板的长边紧贴机箱后部,外设接口可以直接集成到主板上。ATX结构中具有标准的I/O面板插座,提供有两个串行口、一个并行口、一个PS/2鼠标接口和一个PS/2键盘接口,其尺寸为159mm×44.5mm。这些I/O接口信号直接从主板上引出,取消了连接线缆,使得主板上可以集成更多的功能,也就消除了电磁幅射、争用空间等弊端,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另外在主板设计上,由于横向宽度加宽,内存插槽可以紧挨最右边的I/O槽设计,CPU插槽也设计在内存插槽的右侧或下部,使I/O槽上插全长板卡不再受限,内存条更换也更加方便快捷。软驱接口与硬盘接口的排列位置,更是让你节省数据线,方便安装。 4.Micro ATX结构(如图4所示)
Micro ATX也称Mini ATX结构,它是ATX结构的简化版。Micro ATX规格被推出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个人电脑系统的总体成本与减少电脑系统对电源的需求量。Micro ATX结构的主要特性:更小的主板尺寸、更小的电源供应器,减小主板与电源供应器的尺寸直接反应的就是对于电脑系统的成本下降。虽然减小主板的尺寸可以降低成本,但是主板上可以使用的I/O扩充槽也相对减少了,Micro ATX支持最多到四个扩充槽,这些扩充槽可以是ISA、PCI或AGP等各种规格的组合,视主板制造厂商而定。 5.Flex ATX结构(如图5所示)
Flex ATX也称为WTX结构,它是Intel最新研制的,引入All-in-one集成设计思想,使结构精炼简单、设计合理。 Flex ATX架构的最大好处,是比Micro ATX主板面积还要小三分之一左右,使机箱的布局可更为紧凑。 二、安装主板 对不同的机箱也有不同的安装方法,有些机箱需要使用到螺丝刀,有些机箱是免工具安装,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 第一步:先准备一个机箱,然后打开机箱的外壳。机箱当中都附带有许多螺丝及其它附件,这些在安装过程中都可能会用到,如图6所示。
小提示:板载声卡的主板可以注意了!带有板载声卡的主板会比没有板载声卡的主板多出一个游戏控制/MIDI接口、以及三个音频接口。一般来说,机箱背部的I/O档板当中预留的这两个部位是没有开启的,所以在安装这类主板之前,还必须先将这些接口上的铁片去除,如图7所示。
第二步:在这一步中,先将主板的I/O接口(COM接口、键盘接口、鼠标接口等等)一端试着对应机箱后部的I/O档板,再将主板与机箱上的螺丝孔一一对准,看看机箱上哪些螺丝孔需要栓上螺丝。我们可以发现每一块主板四周的边缘上都有螺丝固定孔,这就是用于固定主板用的,你可以根据具体的位置来确定上螺丝的数量。 第三步:接着就把机箱附带的金属螺丝柱或塑料钉旋入主板和机箱对应的机箱底板上,然后用钳子再进行加固。
您可能关心的页面: 、 、 、
文章相关标签: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XXX"的知识/资讯/名人/访谈等文章,均由企业/经销商/用户自行通过本网站系统平台投稿编辑整理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仅供学习与参考等非商业用途性质使用,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提交说明:
注册登录发布:
行业精彩推荐
月关注排行榜
最新加入文章
历史关注排行
14062人关注
24736人关注
49666人关注
15814人关注
1185人关注
49666人关注
24736人关注
15814人关注
14062人关注
按条件查看:
热卖网店: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前面我们已经讲解了5篇文章有关教程的文章,分别是:《》《》《》《》《》 而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电源的安装教程。
一、从外观识别电源供应器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电源供应器主要有:AT电源供应器和ATX电源供应器(Micro ATX是ATX的分支)两大类。
1.AT电源供应器
   AT电源供应器功率一般为150W~220W,共有四路输出(+5V、-5V、+12V、-12V),另向主板提供一个P.G.信号。电源供应器输出线为:给主板供电的两个6芯插头(分别标示P8和P9)和几个4芯插头(有大4芯和小4芯之分),如图1所示。AT电源供应器主要应用的AT主板和Baby AT主板上,如今,AT电源供应器已被淘汰。AT电源供应器的体积是150mm&140mm&86mm。
2.ATX电源供应器
   ATX电源供应器和AT电源供应器相比,体积没有发生变化,主要增加了+3.3V和+5V StandBy(也称辅助+5V)两路输出和一个PS-ON信号,输出线改用一个双列20芯插头给主板供电。有些ATX电源供应器在输出插座的下面加了一个开关,可切断交流电源供应器输入,彻底关机。
Intel l997年2月推出ATX 2.01标准,随后还有ATX 2.02、ATX 2.03、ATX 12V等标准,不同规范的ATX电源供应器都是向下兼容的。ATX 2.01、ATX 2.02、ATX 2.03电源供应器之间,从外观上看并没有太大差别,如图2所示。但是ATX 12V电源供应器(也就是所谓的&P4电源&)就不一样了,它是在ATX 2.03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许多人把ATX 2.03电源供应器与P4电源相等同,这是错误的。所谓ATX 12V电源供应器,就是在如今使用的ATX 2.0x规格的电源供应器上,再加上一个额外的双列4芯12V插头,以及增强主板供电的一个6芯插头(标示P8),如图3所示。
3.Micro ATX电源供应器
   Micro ATX是Intel在ATX之后推出的标准,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Micro ATX电源供应器与ATX电源供应器相比,显著变化是体积和功率减小了,但电源输出线与ATX电源供应器一样。Micro ATX电源供应器的体积是125mm&100mm&63.51mm,功率是90W~145W。
小提示:如何区分AT电源供应器与ATX电源供应器
   AT电源供应器和ATX电源供应器的尺寸大小都一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分辨不同的电源供应器呢?简单地说,关键是看除大4芯和小4芯电源插头以外的电源输出线。AT电源供应器包含两个6芯插头、主机电源开关引出线(四根线);ATX 2.0x电源供应器包含一个双列20芯插头;ATX 12V电源供应器包含一个双列20芯插头、一个6芯插头、一个双列4芯12V插头。
二、安装电源供应器
电脑需要连接电源供应器才能工作,所以我们还要安装一个电源供应器。下面笔者以Pentium 4系统专用的ATX 12V电源供应器为例,向大家介绍如何安装电源供应器。
小提示:如果你不是使用ATX 12V电
源供应器,并应用在Pentium 4系统中,那么可以直接跳过第三步和第四步。
第一步:将ATX 12V电源供应器对应置入机箱内(如图4所示),并用四个螺丝将电源供应器固定在机箱的后面板上。
第二步:接下来将电源供应器上的双列20芯插头对应插入主板的20针电源供应器插座中,如图5所示。
第三步:将6芯插头(P8)插入主板的6针插座中,如图6所示。
第四步:将双列4芯12V插头插入主板的4针插座中,如图7所示。
第五步:将小四芯的电源插头插入3.5英寸软驱的电源插座中,如图8所示。
第六步:将大四芯的电源插头,分别插入硬盘、光驱的电源接座。由于这个电源供应器接口是以梯形设计,方向反了是插不进的,如图9所示。
小提示:在安装大四芯和小四芯电源插头之前,最好查看一下电源插头是否足够使用。然后再房室哪个插头应该插入哪个部件,这样就不会造成电源插头过短等情况发生。
网友热荐组装机:
欢迎转载分享但请注明出处及链接,商业媒体使用请获得相关授权。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为大家介绍组装电脑的一般步骤和安装过程 希望对新手朋友有所帮助
组装电脑虽然不是难事,但基本的操作步骤和技巧还是要掌握的,否则可能会组装不成功或损坏硬件。今天小编主要为大家介绍组装电脑的一般步骤和安装过程。
首先简单介绍下组装电脑流程:准备工具--购买硬件--硬件安装--系统安装---软件安装。
要组装一台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应该首先准备好电脑各个部件的硬件以及安装工具,电脑硬件事先选好配置方案,再购买相应的硬件,硬件主要包括:处理器(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光驱、显示器、网络设备、机箱、电源、鼠标、键盘、打印机等;工具主要是固定电脑硬件所用,通常是使用十字螺丝刀(分为粗牙和细牙),最基本的工具一般是一把头部带有磁性的十字起子,最好还要有镊子和尖嘴钳等。以上硬件准备好了之后接下来就是硬件的安装了。
硬件安装主要注意的问题有:
1、防止静电。 静电极易损坏集成电路,因此在安装前,最好用手触摸一下接地导体或洗手以释放掉身上可能携带的静电,有条件的可带静电环 ,可以有效避免静电问题。
2、&防此液体进入计算机内部。 因为液体特别是汗液滴在主板的板卡,可能造成短路,损坏硬件,所以一定要在通风的地方安装,安装前要洗手等。
&3、安装硬件应该小心安装,切不可粗暴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看硬件说明书,用力不当可能是硬件针脚损坏,或变形,尤其是处理器和一些接线口,一定要正确安装,安装不到位或插反容易使扳子变形,接触不良,损坏等。
4、&把所有零件从包装盒里拿出来,先不要着急从静电袋中拿出,先检查各部件的使用说明书和驱动程序是否齐全,并认真阅读硬件安装说明。
&5、主板装进机箱前,先装上CPU和内存,此外装AGP和PCI卡时,要确定安装是否到位,因为装螺丝时,有些卡会跷起来,造成接触不良甚至损坏。
【声明】:黑吧安全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适于网络安全技术爱好者学习研究使用,学习中请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联系邮箱,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
上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述cpu安装过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