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温总几个子女儿子

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_新华网
                   
&&&&&&&&&&&&&&&&&&&&&&回顾:
?                    
[网友 平久]:总理,您辛苦了,多少家国天下事,件件牵您心。厚民生才有国和家,国富民强一句心窝话。总理,我想对您说,无论多少难事,我们跟您一起“拉着手,就会知道力量在哪!”
[网友 见面的都是朋友]:总理,我是一名企业员工。近几年,经济增长很快,但老百姓感觉收入增长得不够快。听说中央已经提出“十二五”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居民收入增长”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涨工资呀?一些地方提出要实行“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每个人的工资都能翻倍吗?
[网友 前前进]:总理,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网友。元宵节过后,我们这里大批青壮年又都外出打工了。按理说,现在国家对农民的政策比以前好很多,但老乡们还是愿意外出打工,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种田挣不了几个钱。再说了,市场上农产品在涨价,而生产农产品的却挣不了钱,“涨的价”都到哪里去了?
[网友:八爪鱼 222.160.117.199]:我是一个80后独生子女,现在三十出头,上有四位老人,下面一个孩子,等四位老人年龄大了,我们的压力会很重的。政府部门能否多渠道建设完善中小城市的养老事业,好减轻我们的压力?
[甘肃网友 山楂树下 来自 :118.183.79.]:希望总理对全国的官员腐败作为重点好好抓抓。现在一切办事,都要走关系,大到升官,小到学校给孩子调座位等等。我不知道沿海发达城市怎么样,连我们这样偏远的西部小城都是这样。街头巷尾老百姓最可恨的就是办事没关系,没人。原本很顺利的事也不能办下来。失去了公平。老百姓怨气很大。
[网友 留学人]:我是一名海外留学生。听说国内有一个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很多留学生都打算回国就业创业,但又有顾虑。我认识的一个同学是学空中交通管理的,她听说国内这个领域很需要人,但回国求职时处处碰壁,对方说她学的太超前了。温总理,海外人才回国就业创业,政府是怎么考虑的?
[新华网友:初春暖阳]:总理,有人这样形容上海和重庆房产税的内容:一个低眉,一个瞪眼;一个不好意思,一个踩住富人。我们想知道,国家选这两个地方进行试点,意图是什么?哪种是政府想推广的模式?
[广东网友 生于改革开放元年 网友来自 :121.11.171.]:总理您好: 我叫小波,去年底“出手”买了套二手房,(因为是首次置业)年初银行贷款承诺利率8.5折,过完春节就被告知利率上浮15%才可放款,如不从就无限期的等待,无奈箪瓢屡空。我希望政府的房地政策不要伤及无辜。
[网友 期望]:总理,这几个月来,好多地方发生旱情,国际国内农产品的价格都上涨,大家都关心粮食安全问题,国际上也很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说,中国的严重干旱,可能给世界粮食市场造成影响。总理,当前旱情对粮食市场有何影响?你对粮食安全有信心吗?
[网友 春天来了吗]:总理,我连续三年都问了户口的问题,回答一下我吧。我是在上海打工的流动一族,感到现在有大城市户口的好处越来越多,户口好像更值钱了!我们流动族的孩子被区别对待,中考高考都要回户籍地。一些地方还推出了一些跟户籍挂钩的政策,比如说买房、买车。总理,户籍制度改革还会推进吗?
[网友:条纹猫]:总理,网民有副对联说“新八条旧八条,新新旧旧再八条;去年涨今年涨,年年调控年年涨”。政府为了降房价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但是,百姓感觉房价一直坚挺,为什么如此严厉的调控政策仍然压不住房价?明年还会出台哪些房地产调控政策,预期成效是什么?
[新华博客网友:十八点水]:每年人代会上,“两高”报告呈现出被处理的腐败案件都以数万计,纪律监察部门处分的干部也数以万计。可是,反腐成绩大,为啥贪官都不怕?反腐力度也不差,为啥群众意见大?
[发展论坛网友:闭月羞花]:国企高管的百、千万年薪与严重偏低的工人最低工资形成严重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两级分化,请问两会以后的政府将如何解决?
[网友 清雅 来自218.58.5.3]:总理,凭什么电力、烟草、石油、银行等就比我们每月高几千元呢?我们镇上的一个供电所所长的收入可能要超过您手下部长的收入,千家帮一家了,不公啊!他们赚的钱也不是他们的呀,全都是国家的,应该拿出来统一分配。国家有能力也有必要解决收入行业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网友 寒气北来]:当年教师稀缺,很多地区的教师都是民办教师,当时只赚几十元钱,即便如此,他们也勤恳工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而今,这些工作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民办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却被清退,这样做符合“公平正义”吗?该如何还他们一个劳动者起码的尊严?
[网友 小西天 来自 :113.128.152.6]:我国当前各种产品、商品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就是中间流通环节太多,中间商投机者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人为操作,人为把物价抬高,搅乱了市场搅乱了人心,更重要的是搞坏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所以政府一定通过两会下决心治理!
[网友 心的自由]:总理,您好。很多百姓都好奇,作为总理,生活跟普通百姓有什么不同?您会像普通父母那样经常跟子女聊聊工作、生活吗?您会走走亲戚、与朋友、同学聚聚会吗?
[网友“hkq0122”来自 :120.42.99.231]:亲爱的总理:我是个退休人员,工作时留下小小的一笔钱。现在。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投资渠道太少了。只有股市这一条路(存在银行因利率问题会越存越少,而物价上涨又使我们的退休金只能应付最基本的生活),多想通过股市得到更好一点的投资回报,可是,现在的股市让我们的投资一点点被吃掉了。我多么希望国家的投资市场能够成为真正的优秀的投资市场。
[网友 窗外夜很黑]:总理,在去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您动情地提到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分离命运。报纸上说,今年6月,分离几十年的《富春山居图》有望在台湾合璧展出,您对这幅名画聚首有何寄语?对两岸文化“合璧”怎么看?
[网友 左右 来自: 123.125.3.10]:希望总理继续关注民生问题。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幸福感越来越差?为什么房价比美国还高? 为什么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为什么人民币一直在“草纸化”?
[网友 浙江是我家]:总理,我是做出口服装的,这两年人民币升值对我的企业冲击很大,我的利润和生产规模都在不断萎缩。从去年到今年,人工和原料成本都涨得厉害,可人民币还在升值,我感到压力很大,我想问一下,今年人民币还会升值吗?
[网友“祝泉”来自 :117.91.46.92]:如果我通过网络举报,我的人身安全能够得到保证吗?为什么举报人的信息被泄露?
[网友 公则平]:总理,司法公正问题,老百姓一直很关心。近几年,一些案件的处理过程确实有些不公,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消极影响。2011年,政府该如何加强司法公正建设?
[网友 攀登高峰]:总理,咱老百姓最爱听的一句话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您说过“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我想,首先要解决好的是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收入分配不公,主要在于制度,而制度层面是最难改的。2011年,政府能加大力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老百姓看到实效吗?
[网友 黑蛋儿 来自 :118.182.140.]:总理您好:我们甘肃省崇信县新窑镇是全国的重点产煤镇,可我们这里的环境就像一大型垃圾处理站,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从差、乱、臭的环境中走出来 。
[网友 基层人]:总理,我们都知道,您非常重视群众工作,多年邀请工人、教师、农民工等基层群众代表到中南海进行座谈,还深入农家小院和居民社区,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您的心中,政府和群众、政府工作和群众工作是什么样的关系?
[网友 坚决到底]:总理,最近,刘志军被免去铁道部部长职务;原广东省茂名市委书记罗荫国被立案侦查。网民无不拍手称快,这体现了中央坚定反腐败的决心。但又一想,一个是现任部长,一个是现任地级市“一把手”,他们的权力太大了,胆子也太大了,靠什么来管住“一把手”滥用权力呢?
[网友 新兴]:总理好,我是一名机关干部。去年,网络监督与网络反腐频现,有的案件是由网上先曝光线索最后被查实的。看来利用网络来反腐很有效,您怎么看网络反腐?
[网友安敏敏 来自 :125.36.29.96]:二十年前没钱上学外出务工,二十年后孩子上学因户口回原籍上学,骨肉分离,问问政府什么时候农民工不再骨肉分离。
[网友 心连心]:总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矛盾也开始凸显,劳资矛盾、就业压力等矛盾大量产生,一些人出现了道德滑坡,这些新情况都加大了社会管理压力,而一些老方法不管用了。政府将如何创新社会管理?该管的用什么方式管,不该管的怎么放?
Copyright &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     京公网安备:号揭秘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家世--上海频道--人民网
揭秘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家世
&&&&来源:&&&&&
日上午10时30分许,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近800名中外记者。见面会开始后,他深情地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的全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从在大学学地质到从事地质工作,整整25年。这期间大部分是在非常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中度过的。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一种信心: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共和国第六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温氏家族世居天津市郊北辰区宜兴埠镇的温家胡同8号。相传温家先祖6代人都居住在此。年长已久,胡同以温家姓氏命名。宜兴埠镇离天津市区约4公里路,到火车北站仅2.5公里。
温家宝自祖辈起两代献身教坛,是名副其实的教育世家,可谓桃李满津门。
温家宝的祖父温瀛士,字阆仙,生于1895年。温瀛士在年轻时非常有志气,充满了激情与理想,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事业。身为教员的温瀛士每天上、下午各上4节课。傍晚下课后,匆匆吃罢晚饭又急急进城,到劝学所(教育局)主办的师范单级教学班进修。及至深夜下课,回到家中已是后半夜。进修期间,温瀛士风雨无阻,从未缺课。他后来在结业考试中一举拔得“头筹”,在众多考生中名列第一,方才真正取得了教书的资格。20世纪20年代,温瀛士在宜兴埠一所私立学校任校长。
温瀛士的弟弟温瀛阶,也就是温家宝的叔祖,后来则是天津一所公立学校的校长。而温家宝的父母也都是执教多年的老教师。父亲温刚是天津第三十三中学的地理老师,母亲杨秀兰是天津市区一所小学的语文教师。
更值得一提的是温家宝的另一位叔祖,亦即温瀛士的幼弟温朋久老先生。解放战争期间,他一度曾在由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执掌的北方大学任教授。
现年98岁高龄的温朋久是新中国外交部宣告诞生后最早任命的15位正副司长、主任委员中的一位。他是外交圈内最具战略头脑的外交家、后来被誉为中国“基辛格”的宦乡先生(前外交部部长助理、政策研究室主任,前驻比利时、卢森堡大使兼欧共体使团团长)的第一副手,为外交部西欧非洲司的正、副司长。如今,草创时期的外交部15位司局级官员,健在的只有温朋久和当年的国际司副司长龚普生女士(后任首任驻爱尔兰大使,前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章汉夫夫人)。不过,温朋久在部内工作时间并不长。1年后,他就去了美丽的日内瓦,成为新中国第一任驻日内瓦的总领事。今天,温朋久离百岁大寿仅有“一步之遥”,堪称外交部的第一老寿星。
生于1905年的温朋久原名温瀛举,字鹏久,盖因崇敬抗金英雄岳飞(字鹏举)之故,也兼含“鹏程九万里”之意。这个很有内涵的名字就出自大哥温瀛士之手。温朋久此生最难忘的就是兄长温瀛士。
温朋久6岁那年,父亲(即温家宝的曾祖父)病故。从此,长兄为父,他一直在大哥培养教育下成长。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温瀛士毅然决然用稚嫩的肩膀担负起家庭重担。他就是用当小学教员寥寥8块大洋的月薪养活自己,同时又将弟弟们抚养成人。温瀛士对幼弟温朋久管教甚严。1913年,温朋久入宜兴埠民立第五小学就读。读初小时,温朋久只拿了第二,温瀛士就面露愠色,十分不快。直到温朋久高小考了第一,温瀛士方露喜色。后来天津县小学会考,少年温朋久名列榜首,含辛菇苦的温瀛士才开心地笑了。
天津解放前夕,温瀛士不幸被害。40多年后,每忆及沧桑往事,温朋久总怃然叹曰:“这是我一辈子最难受的事!”
少年时代的温朋久曾与周恩来、邓颖超等革命先驱参加天津反日爱国运动。1919年冬,14岁的温朋久考进了天津直隶省(1928年改称河北省)第一师范学校。比温朋久大1岁的邓颖超则是天津直隶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不过,那时邓颖超的名字还叫“邓文淑”。
日,天津各校学生五六千人集会,周恩来任总指挥,邓颖超当时被推举为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演讲队队长。人小志高的温朋久手执小旗,走在队伍的前列。80余年悠悠往事弹指一挥间。温朋久怀念周恩来、邓颖超夫妇诗云:“生离死别俗间事,跟随周邓亦欣然。”可谓字字含情。
后来,当温家宝1942年在天津北郊呱呱落地之时,37岁的温朋久已是国民党第三十八军军长赵寿山(后任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办公室的代理主任了。风云际会,指点江山。未几,温朋久又随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赵寿山将军赴甘肃武威。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温朋久先后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德国洪堡大学(柏林大学)深造。抗战胜利后,温朋久和赵寿山等人结伴而行,自天津直奔晋冀鲁豫解放区。日晚间,中央人民政府最先任命的外交部长周恩来,在北京城东古老的外交部街33号(即新中国外交部旧址)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了。温朋久亲耳聆听了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重要演说……
也许是偶然的巧合,20余年后的“文革”高潮中,在北京地质学院读书的温家宝被分配到武威以西500公里的酒泉,一干就是十多年,直到他1982年奉调入京。温朋久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是1968年2月的一个朔风怒吼的漆黑夜晚。那晚,温朋久、刘绛雯夫妇亲自送温家宝上了火车。没过几天,温朋久夫妇也在劫难逃,被康生之流投入了监狱。
温家宝的名字也是祖父温瀛士起的,但注入新解的却是温朋久。温朋久认为:“温家宝”就是“温加饱”,以此来告诫侄孙时时要把人民的温饱放在心上,居安思危,永不忘本,来自人民,又为人民服务。现在任重道远的温家宝,当然已不会满足于“温加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有待共和国新任总理带领全国人民去实现!
温家宝自小在天津长大。1949年,温家宝随家人搬出了温家胡同8号,来到南开区西门里达摩庵胡同安下新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宋明江先生(前外交部西欧司司长、驻比利时大使兼驻欧盟使团团长)就是少年时代温家宝嬉戏的玩伴。那时候,宋明江一家也住在西门里达摩庵胡同。温家宝的家就在宋家的对门,两家很熟稔。
后来,温家宝考入了全国重点中学――南开中学。如今,值得南开学子引以为豪的是,这里不仅出了4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林枫、吴阶平、邹家华、周光召),5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王昆仑、孙孚凌、万国权、朱光亚),1位副总理(邹家华),还出了两位国务院总理:新中国的首任总理周恩来和第六任总理温家宝。
也许是当地理教员的职业习惯,温家宝的父亲温刚对地质学情有独钟。他搜集了很多地质书籍,其中就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的许多著作。温刚曾多次对已考入南开中学的温家宝说过,中国地大物博,遍地都是宝藏,那些矿产资源需要青年人去勘探开采。也许父亲的教诲打动了儿子,1960年夏,南开中学毕业的温家宝果真下决心报考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并被地质矿产一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所录取,从此与地质矿产结缘达四分之一世纪。
在平林漠漠、黄沙漫漫的大西北,温家宝从甘肃地质局酒泉地质力学队的一名普通技术员,一直擢升到甘肃地质局副局长。在此期间,他有缘结识了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系的兰州姑娘张培莉。20世纪70年代初,两人同结百年之好。
当历史车轮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云蒸霞蔚,风起云涌。选拔干部的“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理念如春风般吹拂神州大地,气象万千,科教知识界大批精英人物纷纷脱颖而出,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与大多数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科教战线的青年俊才一样,1982年对年届不惑的温家宝而言,也是极其关键的重要一年。当时的地质矿产部部长孙大光为培养接班人,从各省征召部级干部人选。
都说伯乐慧眼识人,可孙大光这位“伯乐”有一条原则:尽量不在部机关找部级领导干部。每当要物色遴选时,他就到全国转一圈。
北京是“近水楼台”。孙大光先从北京地质局调入夏国治处长,出任地质矿产部科技局局长。而后,他从南昌调来江西地质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朱训,出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从兰州调来温家宝,出任地质矿产部政策法规室主任、党组成员。1年后,温家宝升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3年后,奉调出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嗣后近20年在温家宝身上发生的故事就是众所周知的了,余不累述。(宗道一)
(责编:谢博涵、韩庆)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官媒发文揭秘温家宝家世
来源: 人民网作者: 宗道一
日上午10时30分许,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近800名中外记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宋明江先生(前外交部西欧司司长、驻比利时大使兼驻欧盟使团团长)就是少年时代温家宝嬉戏的玩伴。
  日上午10时30分许,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近800名中外记者。见面会开始后,他深情地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的全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从在大学学地质到从事地质工作,整整25年。这期间大部分是在非常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中度过的。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一种信心: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共和国第六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温氏家族世居天津市郊北辰区宜兴埠镇的温家胡同8号。相传温家先祖6代人都居住在此。年长已久,胡同以温家姓氏命名。宜兴埠镇离天津市区约4公里路,到火车北站仅2.5公里。
  温家宝自祖辈起两代献身教坛,是名副其实的教育世家,可谓桃李满津门。
  温家宝的祖父温瀛士,字阆仙,生于1895年。温瀛士在年轻时非常有志气,充满了激情与理想,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事业。身为教员的温瀛士每天上、下午各上4节课。傍晚下课后,匆匆吃罢晚饭又急急进城,到劝学所(教育局)主办的师范单级教学班进修。及至深夜下课,回到家中已是后半夜。进修期间,温瀛士风雨无阻,从未缺课。他后来在结业考试中一举拔得“头筹”,在众多考生中名列第一,方才真正取得了教书的资格。20世纪20年代,温瀛士在宜兴埠一所私立学校任校长。
  温瀛士的弟弟温瀛阶,也就是温家宝的叔祖,后来则是天津一所公立学校的校长。而温家宝的父母也都是执教多年的老教师。父亲温刚是天津第三十三中学的地理老师,母亲杨秀兰是天津市区一所小学的语文教师。
  更值得一提的是温家宝的另一位叔祖,亦即温瀛士的幼弟温朋久老先生。解放战争期间,他一度曾在由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执掌的北方大学任教授。
  现年98岁高龄的温朋久是新中国外交部宣告诞生后最早任命的15位正副司长、主任委员中的一位。他是外交圈内最具战略头脑的外交家、后来被誉为中国“基辛格”的宦乡先生(前外交部部长助理、政策研究室主任,前驻比利时、卢森堡大使兼欧共体使团团长)的第一副手,为外交部西欧非洲司的正、副司长。如今,草创时期的外交部15位司局级官员,健在的只有温朋久和当年的国际司副司长龚普生女士(后任首任驻爱尔兰大使,前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章汉夫夫人)。不过,温朋久在部内工作时间并不长。1年后,他就去了美丽的日内瓦,成为新中国第一任驻日内瓦的总领事。今天,温朋久离百岁大寿仅有“一步之遥”,堪称外交部的第一老寿星。
  生于1905年的温朋久原名温瀛举,字鹏久,盖因崇敬抗金英雄岳飞(字鹏举)之故,也兼含“鹏程九万里”之意。这个很有内涵的名字就出自大哥温瀛士之手。温朋久此生最难忘的就是兄长温瀛士。
  温朋久6岁那年,父亲(即温家宝的曾祖父)病故。从此,长兄为父,他一直在大哥培养教育下成长。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温瀛士毅然决然用稚嫩的肩膀担负起家庭重担。他就是用当小学教员寥寥8块大洋的月薪养活自己,同时又将弟弟们抚养成人。温瀛士对幼弟温朋久管教甚严。1913年,温朋久入宜兴埠民立第五小学就读。读初小时,温朋久只拿了第二,温瀛士就面露愠色,十分不快。直到温朋久高小考了第一,温瀛士方露喜色。后来天津县小学会考,少年温朋久名列榜首,含辛菇苦的温瀛士才开心地笑了。
  天津解放前夕,温瀛士不幸被害。40多年后,每忆及沧桑往事,温朋久总怃然叹曰:“这是我一辈子最难受的事!”
  少年时代的温朋久曾与周恩来、邓颖超等革命先驱参加天津反日爱国运动。1919年冬,14岁的温朋久考进了天津直隶省(1928年改称河北省)第一师范学校。比温朋久大1岁的邓颖超则是天津直隶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不过,那时邓颖超的名字还叫“邓文淑”。
  日,天津各校学生五六千人集会,周恩来任总指挥,邓颖超当时被推举为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演讲队队长。人小志高的温朋久手执小旗,走在队伍的前列。80余年悠悠往事弹指一挥间。温朋久怀念周恩来、邓颖超夫妇诗云:“生离死别俗间事,跟随周邓亦欣然。”可谓字字含情。
  后来,当温家宝1942年在天津北郊呱呱落地之时,37岁的温朋久已是国民党第三十八军军长赵寿山(后任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办公室的代理主任了。风云际会,指点江山。未几,温朋久又随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赵寿山将军赴甘肃武威。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温朋久先后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德国洪堡大学(柏林大学)深造。抗战胜利后,温朋久和赵寿山等人结伴而行,自天津直奔晋冀鲁豫解放区。日晚间,中央人民政府最先任命的外交部长周恩来,在北京城东古老的外交部街33号(即新中国外交部旧址)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了。温朋久亲耳聆听了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重要演说……
  也许是偶然的巧合,20余年后的“文革”高潮中,在北京地质学院读书的温家宝被分配到武威以西500公里的酒泉,一干就是十多年,直到他1982年奉调入京。温朋久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是1968年2月的一个朔风怒吼的漆黑夜晚。那晚,温朋久、刘绛雯夫妇亲自送温家宝上了火车。没过几天,温朋久夫妇也在劫难逃,被康生之流投入了监狱。
  温家宝的名字也是祖父温瀛士起的,但注入新解的却是温朋久。温朋久认为:“温家宝”就是“温加饱”,以此来告诫侄孙时时要把人民的温饱放在心上,居安思危,永不忘本,来自人民,又为人民服务。现在任重道远的温家宝,当然已不会满足于“温加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有待共和国新任总理带领全国人民去实现!
  温家宝自小在天津长大。1949年,温家宝随家人搬出了温家胡同8号,来到南开区西门里达摩庵胡同安下新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宋明江先生(前外交部西欧司司长、驻比利时大使兼驻欧盟使团团长)就是少年时代温家宝嬉戏的玩伴。那时候,宋明江一家也住在西门里达摩庵胡同。温家宝的家就在宋家的对门,两家很熟稔。
  后来,温家宝考入了全国重点中学——南开中学。如今,值得南开学子引以为豪的是,这里不仅出了4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林枫、吴阶平、邹家华、周光召),5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王昆仑、孙孚凌、万国权、朱光亚),1位副总理(邹家华),还出了两位国务院总理:新中国的首任总理周恩来和第六任总理温家宝。
  也许是当地理教员的职业习惯,温家宝的父亲温刚对地质学情有独钟。他搜集了很多地质书籍,其中就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的许多著作。温刚曾多次对已考入南开中学的温家宝说过,中国地大物博,遍地都是宝藏,那些矿产资源需要青年人去勘探开采。也许父亲的教诲打动了儿子,1960年夏,南开中学毕业的温家宝果真下决心报考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并被地质矿产一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所录取,从此与地质矿产结缘达四分之一世纪。
  在平林漠漠、黄沙漫漫的大西北,温家宝从甘肃地质局酒泉地质力学队的一名普通技术员,一直擢升到甘肃地质局副局长。在此期间,他有缘结识了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系的兰州姑娘张培莉。20世纪70年代初,两人同结百年之好。
  当历史车轮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云蒸霞蔚,风起云涌。选拔干部的“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理念如春风般吹拂神州大地,气象万千,科教知识界大批精英人物纷纷脱颖而出,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与大多数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科教战线的青年俊才一样,1982年对年届不惑的温家宝而言,也是极其关键的重要一年。当时的地质矿产部部长孙大光为培养接班人,从各省征召部级干部人选。
  都说伯乐慧眼识人,可孙大光这位“伯乐”有一条原则:尽量不在部机关找部级领导干部。每当要物色遴选时,他就到全国转一圈。
  北京是“近水楼台”。孙大光先从北京地质局调入夏国治处长,出任地质矿产部科技局局长。而后,他从南昌调来江西地质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朱训,出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从兰州调来温家宝,出任地质矿产部政策法规室主任、党组成员。1年后,温家宝升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3年后,奉调出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嗣后近20年在温家宝身上发生的故事就是众所周知的了,余不累述。
责任编辑: 蔡晓丹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殷秀梅与薄一波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