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师在上幼儿教师体育课总结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当前位置:&>&&>&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豫青网 时间: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中小学体育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农村中小学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极不重视体育教学的现象,这严重地影响着农村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不足与问题
  第一,教师认识不到位。普遍认为孩子在家参加劳动,无需体育锻炼,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项不&实用&的内容,思想停留在学好文化课的思想上。这种片面认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阻碍农村中小学学生的体育发展。
  第二,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领导对小学体育教学抱可有可无的态度,体育教学课时被挤占,教育主管部门不检查、不指导、以致使已开展的体育课教学质量不高。
  第三,教学经费不足。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普遍经费困难,体育教学设施极不完备,严重制约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有的农村学生根本不知道&三大球两小球&,更何况单杠、双杠等。由于设备不完备,使有些体育项目的教学无法开展。
  第四,师资力量薄弱。中小学体育教学专业教师短缺,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绝大部分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缺少正规院校毕业的体育专业教师,体育教学由临时指定的,几乎不懂体育教学的其他教师兼代,体育教学无非跑步、打篮球等,形式单一、枯燥。
  二、思考
  为改变极不合理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需要教育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及家长的共同努力:
  在有关部门的协同下,引导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以至整个社会,都应正确认识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改变&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思想。领导要把体育工作放在手心,抓在手上,尽量开足体育教学,每学年都要制定工作计划,严格控制其它课挤占体育教学,切实为开展正常有序的体育教学创造条件,形成良好地体育教学环境。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
> 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
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
来源:毕业论文网
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
福建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研修部& 林秀春
&摘要: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其所具有的教学行为和业务能力的高低是他们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优化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从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及其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出发,提出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培养的促进对策。即广开校际合作,合理配备师资;立足素质教育,推进教学模式改进与创新;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迎合市场经济,确立公平合理的薪酬管理机制;改善科研条件,加强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狠抓落实,建立多元、立体的师资继续教育基地。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 体育师资&
&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体育教育作为推进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承担着增进人类健康及科教兴国的重要使命。而占有全国85%的农村中小学校,其体育教育既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又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其所具有的教学行为和业务能力的高低是他们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优化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现阶段许多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学模式墨守陈规,导致许多体育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者多,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少,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从体育师资及其教学入手,培养具备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创新理念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按照国家统计局对乡村人口的定义,“1、设区的市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的街道人口,2、市或县的镇所辖居委会人口。上述以外的人口被定义为乡村人口。”[王萍萍,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J],战略与管理,]笔者将农村界定为广大的乡(镇)和村等行政区域。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国际研讨工作报告》(1995)农村教育的涵义:为农村人口设计的学习机构中进行的教育才能被认可为属于农村教育[胡森,波斯尔思伟特,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七卷)[M],贵州教育出版社,]。因此,本文所指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是县城以下的乡镇和村中小学的体育专职教师。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及其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队伍建设举步维艰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结构的合理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然而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普遍不合理,表现为职称结构总体是以中、初级职称为主,各年龄段分布不均衡,整体结构年轻化,学历起点较低,面临着补偿性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双重压力。[苏转平,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10]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农村和薄弱地区,目的就是提高这些地区体育教育水平,促进薄弱地区人才培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有了更多选择就业方向的权利和空间。工作和生活条件、人文环境更加优越、基础设施更完善的城市,为大学生的投资收益和价值取向创造更好的条件,也成为他们就业的首要选择。而生活条件艰苦、设施简陋、待遇薄资微薪的农村难以对大学生产生吸引力,同时也是农村体育骨干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此外,骨干教师流失情况严重,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教学的质量。因此,如何建设一批结构合理的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难点。
(二)贫瘠匮乏的教学条件,落后的教学模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完善的教学设备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场地、没有器材、甚至没有任何教学设备的体育教师怎样进行体育教学,怎样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与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相比,农村各类学校的实际配备显然差之千里。教学条件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学方法有效改进、教学质量优化提高的重要保障。然而各级政府投入到农村中小学的资金严重短缺,有限的资金在学校上规模、求发展中只能是杯水车薪,更谈不上用这些资金投入到体育场地器材中去了。因此多数农村中小学缺乏足够的体育教学设施配备,且布局不合理。在教学条件不充足的情况下,许多素质教育要求开展的体育教学模式便付之流水。
&此外,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由于受到“运动技能”理念的束缚,过分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忽视对体育认知能力的培养,体育课程目标竞技化、单一化,这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创造力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体育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然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大多重运动技能,轻学科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过多的把增进学生素质委托于陈旧体育观,对于课程改革与创新教学缺乏积极性。
(三)繁重的工作量与待遇不成正比,教师工作满意度下降
&多年来受“应试教育”和升学率考核指标的影响,农村主管教育领导在思想上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农村的许多学校负责人和教师,在思想上对体育教师不够重视,对体育教学存在偏见,体育教师待遇不公的情况时有发生。据调查,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负荷普遍较大,有的教师甚至常年处于工作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然而体育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在待遇上无法体现,权益得不到保障,评职、晋级、涨工资、评先进等等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尚且机会较少,与城市教师相比差距更大,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四)科研条件简陋,体育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自觉意识缺失
&随着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 “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落实,体育教师作为研究者日益受到基础教育界的关注。中小学体育教师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创新提高及自身的专业发展。但是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普遍对科研的理解不够深入,科研意识较为淡薄,作为研究者的自觉意识缺失。表现为许多教师缺乏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指导,对科研方法和科研经验的掌握不够,缺少主动探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目的、缺乏对新课程标准的积极思考、缺少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反思。此外,农村学校地域闭塞、经济落后、科研条件简陋,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有限。因此体育科研氛围不浓、动力偏弱,体育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自觉意识缺失。
(五)继续教育模式单一,体制不完善阻碍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不合格者大有人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力图通过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及其专业发展水平,但是许多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内驱力不高,可持续性不够,继续教育的效果与其初衷相悖。这与不少学校的领导未能以长远眼光认识教师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思想认识和方向发生错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继续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模式的单一、内容的陈旧、经费的严重缺乏等因素也是农村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成效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 、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培养及教学工作的促进对策
&要解决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及教学存在的问题,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能优质开展并良性发展,需要社会各方群聚合力,从而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相互配合、全面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和网络。
(一)广开校际合作,合理配备师资
&多年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师多数由初等师范学校或高师体育院校培养,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需求。地方政府可以做出适当的政策调整,加快农村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的培养。建议与免费师范定向生的政策相结合,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设立中小学体育教育方向,专门面向农村中小学,这个方向的生源主要是农村一些有体育特长,立意服务农村中小学的本地定向学生。教育学院也可开设体育进修班和体育函授班,使一些有体育特长和爱好体育的其它学科教师能接受正规的体育教育,能胜任体育教学。[苏转平,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25]同时,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强对体育专业毕业生思想教育,鼓励他们到农村工作,并对到农村工作的优秀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对于骨干教师而言,还应采取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政策,稳定优秀师资,以保证农村体育教师队伍的质量。
&此外,根据城乡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的悬殊,可以广泛开展校际之间交叉工作、交流学习的力度,吸引部分城市体育教师或专业体育人员来农村工作,更要派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到城市学校去学习经验、开扩眼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将城市中小学接受农村教师的交流情况纳入办学业绩加以考评。[李方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1)]同时,对校际交流活动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形成长效的体育教师流动体制,并与提职、晋职、经济补贴和奖励挂钩。
(二)立足素质教育,推进教学模式改进与创新
&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的多种教学模式方式的集合体,其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就在于它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来优化教学过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深刻领会课程标准和文件精神,吸取体育和教育研究领域内的新成果和新理念。在深化自己的运动技能,熟练掌握各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同时,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环境优化”、“情感驱动”、“快乐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上级管理部门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并设立体育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专人负责”,解决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因场地器材设施匮乏所导致的低质量状况。同时,多渠道多途径筹集经费,尽可能利用社会给予物质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例如由政府或社会机构牵头,动员生产体育器材的企业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设施提供支持,而政府和学校则为这样的企业做一些宣传和鼓励,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此外,还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因地制宜,结合校舍、校园建设,采用包括修旧利废、就地取材、自制器材等在内的多种途径,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的配置。
(四)迎合市场经济,确立公平合理的薪酬管理机制
&各地、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结合农村实际,制定有效的规定和措施,才能打造一支过硬的体育教师队伍,促进农村体育教育的快速发展。
&首先,政府方面应积极落实国家规定的对农村教师的津贴和补助,严格执行体育教师工作津贴、服装发放等政策,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考核评价及奖惩机制。其次,各级学校要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摆正体育教师的位置,建立合理的工作绩效评价制度,在评选先进、晋级职称、津贴福利发放上都应与其它学科教师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并给予特殊贡献者(如体育校本教材的开发人员、体育器材的制作人员、学校运动队教练、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合情合理的照顾。
(五)改善科研条件,加强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体育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预示着体育教师的角色从运动技能的传授者到建设者、开发者和研究者的转变。
&首先,对于体育教师而言,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贾爱萍,传统体育教学常规与体育新课程教学之辨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积极主动开展教学科研活动,通过教学反思与质疑使课程与知识达到有机整合,在潜移默化中将创造精神和创造方法传递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主动适应者和探索者,才能把握时代脉搏,不被时代所抛弃。
&其次,对于学校而言,可以通过举办体育科研为主题的体育教师培训班,聘请科研顾问等措施,促使农村体育教师把握学校体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对教学中出现的难点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撰写科研论文,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配备电脑、书籍杂志等改善科研条件,并对有突出科研成果的教师应给予破格和奖励,提高体育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六)狠抓落实,建立多元、立体的师资继续教育基地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锻炼,同时也离不开多元化的继续教育模式和教育基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领导要根据体育教师的成长规律,及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的继续教育工作。例如,加大经费投入,建立“省、市、县、乡(镇)、校”五级师资继续教育基地,规范继续教育内容,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模式。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促使体育教师系统地掌握现代体育教育学科中的精髓,树立“教学―科研―训练”一体化的新理念,形成学校教育、专业训练与健康课相适应的新的体育教育行为。
、王萍萍,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J],战略与管理,
2、胡森,波斯尔思伟特,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七卷)[M],贵州教育出版社,
3、苏转平,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10
4、苏转平,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25
5、李方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1)
6、贾爱萍,传统体育教学常规与体育新课程教学之辨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下页更精彩:1
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相关推荐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
作者: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
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 w w w.5 Y K&j.Co M 2
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
不久前,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英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尝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4)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近几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
如何改善当前学校体育工作落后状况,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二、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三、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四、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工作相对辛苦,学校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评优、评先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职称评定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做贡献。
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的几个问题
人们在从事比较剧烈运动之前,往往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学主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作为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中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运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
运动生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准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避免运动损伤。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教师存在轻视或盲目地压缩其时间的现象;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只重视基本部分学习,对准备活动,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
二、准备活动缺乏中小学特点。
中小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中小学的准备活动应各具特点。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小学成人化,中学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小学用,中学也用,甚至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的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本,中学体育课的基本部分相对运动量较大,在准备活动时,既要有一般性练习,又要有专门性练习,并要根据男女生生长发育的明显差异,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准备活动内容单调乏味。
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主感到乏味、厌烦。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欲望。
四、只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
许多人认为准备活动就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专门性练习在准备活动中的作用。我们知道,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机能得到充分活动。它是在一般性练习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这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只有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才能保证体育课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准备活动的组织、编排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准备活动在组织和编排上往往俗套、呆板。一个队形、一个位置、一种形式、一套徒手操,长期下去,学生兴趣索然。要提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既要有集体形式,同时也适当采用分组进行。基本操有徒手、有器械,活动有定位,也要有行进间的。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变换运用。在编排上应根据人体机能的生理规律,合理安排一套操的顺序,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由四肢到躯干再全身。专门性准备活动可安排在一般性准备活动之后,使其与基本部分自然衔接起来,在准备活动中,整理或放松活动不宜安排。在组织指导上应根据目的、任务、场地、气候和学生年龄特点及水平有选择地合理安排。
六、对准备活动的质量重视不够。
准备活动具有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价值,对培养学生正确姿态,增强体质,发展较差肌肉群,特别是对小肌肉群和关节韧带的发展以及掌握基本技术动作都有积极作用,有些老师对此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掌握其难度、强度、时间、次数与学生年龄特点、水平、气候及与基本教材的关系。例如:天气太冷,应选择运动量大些的动作,重复次数多些的连续操等形式活动。
综上所述,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完善、使之朝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 w w w.5 Y K&j.Co M 2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 ? ? ? ? ? ? ?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体育课遇到的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