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口.口×口.口,把1,2,5,6填入算式的口中,并使积是一个整数,那么两个因数与积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表内乘法(一)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
主题图展示了游乐园和便利店的情境,是对本单元所学习内容的整体概括。由远及近,有坐过山车的、有坐小火车和小飞机的,还有坐旋转木马的,然后是“快乐便利店”,为学习表内乘法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其中,坐过山车、坐小火车和小飞机的情境是学习“乘法初步认识”中例1的素材,气球图是学习例2的素材,“福娃”是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素材,“棒棒糖”是学习3的乘法口诀的素材,坐旋转木马的情节是学习乘加、乘减的素材。生动的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学习乘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情境模型,并让学生认识到,同数连加的情境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呈现主题图时,要让学生说说它展现的是什么场景,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暂不要求列式解答)。回忆身边类似的情境,体会身边的这些情境中就蕴含着数学问题。
从具体编排来说,“乘法的初步认识”包含2个例题,例1的内容为:由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境提供同数连加的式题,进而引出对乘法运算的介绍,让学生认识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乘法运算的简洁性;例2的内容为:沟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采用了实物图、加法算式、乘法算式相对照的方式,将实物图和相同数连加的算式作基础,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体会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本套教材将乘号左右两边的数叫“乘数”,到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再引入“因数”。
2~6的乘法口诀学习包含有7个例题。基于学生会“一五、一十、十五、二十??”5个5个数数的基础,例1首先编排了5的乘法口诀,并设计有相应的连加计算,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促使师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来源和认识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以上。教材将5个5连加的计算过程依次呈现出来,用箭头表示累加的过程,由学生在方框中填出得数,目的是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了解得数的由来,为编制乘法口诀积累感性经验。接下来将点子图(乘法的矩形模型)与相应的乘法算式、乘法口诀对照编排,用点子图为乘法口诀赋予直观意义,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同时体现乘法口诀的应用价值,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并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例2、例3学习2、3的乘法口诀。其编排体例与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体例基本相同,同样呈现了实物图,并将点子图与相应的乘法算式、乘法口诀对照编排。由于2、3的乘法口诀比较简单,教材在编排上有如下一些特点:(1)2、3的乘法口诀句数较少,因此将两个例题放在一起编排;(2)2、3的乘法口诀涉及的连加求和计算比较简单,学生又有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教材不再呈现相同数连加的计算过程。教学中如果不出现加法算式学生有困难,可以让学生结合加法算式来想。例4中4的乘法口诀与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形式相同,所不同的是教材只呈现了一句完整的4的乘法口诀,其余几句让学生自己编制出来。
在学习4的乘法口诀之后,例5编排了乘加、乘减式题,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对前面所学习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并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另外,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可以为今后依据乘法口诀间的关系记忆乘法口诀做好方法上的准备。教材分以下3个层次进行编排。第一个层次呈现了学生坐旋转木马的情境图,并把提出数学问题的机会留给了学生,为学习新知提供素材。第二个层次让学生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并计算。教材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是乘加,一种是乘减。第三个层次是由小精灵指出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运算的顺序。在这里,教材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作要求,学生只要知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先算乘法”即可。
例6的内容为6的乘法口诀。编排与2~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体例略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在实物图下以列表的形式揭示豆荚个数与豆子颗数的对应关系,将相同加数6作为隐藏条件。这样编排可以如初相同加数的个数以及累加过程中的得数,为归纳乘法口诀奠定基础,同时渗透了函数、对应思想。(2)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因此在6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中,教材不再给出点子图模型,只是让学生结合表格中的数据计算乘法算式的得数和编制6的乘法口诀,促使学生进行抽象的数学思考。(3)例6中的所有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都是不完整的,需要学生自己完成,给学生留出了更大的自主空间。
例7将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与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对照编排,设计了两个情境相似、数据相同、问题相同但数量关系不同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不同的运算解决问题。例题的编排体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在“知道了什么?”环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问题;在“怎样解答?”环节,呈现了学生画图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两题中都有4和5,为什么解答方法不同?由此感受到要认真分析题意,在理清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相应的运算解决问题;在“解答正确吗?”环节,以文字呈现了回顾检验的内容和顺序――先检查图再检查算式,教给学生回顾检验的方法。允许学生用其他不同的方式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表征自己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只要是合理的都应予以鼓励,对表达不清楚的,教师应帮助他们逐步完善。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是理解4、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是第一次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用数学” 内容。虽然学生是初次接触,但对乘法意义知识的理解学生并不陌生。相对比较学生在观察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前面的乘加乘减图文应用题还简单一些。学生们感到学习困难的应该是用语言表述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虽然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训练,但也只是通过情境图去感悟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列算式。本节课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述信息和问题,以及自己解决问题时的想法(思路)会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 2、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归纳整理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渗透抽象、概括、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归纳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应用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前两节课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你能把这些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课件出示) (1)加法算式:6+6+6+6+6+6=36 乘法算式: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 (2)加法算式:8+8+8+8+8+8=48
乘法算式: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3)加法算式:9+9+9+9+9=45
乘法算式: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指名答。 提问:“6”和“3”在乘法算式中叫什么名字?“18”呢?6乘3表示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知道9乘5等于45的?是的,我们现在是根据加法算式中的和来得出乘法算式中的积的。其实,要准确的算出乘法有一个非常好的法宝,那就是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乘法口诀。 二、创编口诀。 1、出示例1:一共有多少个福娃? 认真观察,谁来说说图中的信息和问题? 指名完成加法算式。 师:一盒福娃是5个,就是1个5,两盒是几个5,三盒、四盒五盒呢? 齐读:1个5是5,2个5是10,??5个5是25。 2、编5的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一盒福娃)我们刚才说了一盒福娃是5个,就是1个5,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板:1×5=5
5×1=5) 师: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根据这两个乘法算式编了一句口诀:一五得五。(板:一五得五) 师:同学们,乘法口诀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瑰宝,所以在书写的时候我们要用汉字书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乘法口诀的历史。(课件出示) 谁知道“一五得五”是什么意思? 小结:“一五”是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就是表示1个5,“得五”是乘法算式中的积,表示1个5就是5。这两个“五”的意思不一样。“一五得五”就是表示1乘5等于5或5乘1等于5。 (2)(课件出示两盒福娃)两盒有几个福娃?是几个5?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板:2个5
5×2=10) 根据这2个乘法算式谁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指名答,板:二五一十。 指出:得数满十了,就去掉“得”字,这样更简便。 (3)自主探索,编出剩下的口诀。 师:你们编得真好!那 3盒、4盒、5盒分别是多少呢?你能看图写出算式并编出口诀吗? 请拿出这张表格,认真看一看,读一读,再把它完成。 (4)汇报,师板书。 纠错:“三五十五”有这样写的:三五 15 ,还有这样写的:三五一五。 “五五二十五”这样写的:五五二五。 为什么前面都有2个乘法算式,最后只能写一个乘法算式? 读一读这几句口诀,它们都和几有关?今天我们就是学习5的乘法口诀。(板题) (5)找规律,记口诀。 5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呀?这些口诀的前半句都是表示几个5,后半句表示积。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5句乘法口诀,边读边思考,它里面藏着什么规律呢?同桌讨论讨论。 汇报:①口诀的第一个字是“一、二、三、四、五”,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②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五。 ③每一句口诀的得数都依次增加5。 同学们说得真好,发现了那么多的规律。你能根据规律把这些口诀记下来吗?下面老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把这5句口诀记住,看谁记得好! 指名背,全班背,对口令。 我突然忘记四五是多少了,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1、同学们真不错,一下子就牢牢的记住了乘法口诀。现在你们能不能快速、准确地填出5的乘法口诀呢? 看看谁填得又快又好!完成53页第1题。 汇报展示,评价。 小结:我们写口诀时一定要注意是写汉字,不能写成数字,还要注意不要把十五写成一五,二十五写成二五。 2、填完口诀,我们又进一步加深了印象。现在你们能不能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呢? 完成53页第2题。 我们以前算乘法时,还要想加法才能算出乘法的结果,现在学习了乘法口诀,是不是方便多了呀? 3、那你们能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计算吗? 完成53页第5题。 独立完成,指名订正。 你的数学能力很强,这么快就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了。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它有什么好处呢?乘法口诀可以让我们的计算变得更简便快速,所以我们要牢牢的记住它,以后我们还将学到更多乘法口诀的知识,这节课就到这里。考试指南:
备考真题:
热门杯赛:
推荐城市:
教师资源: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试:
小学试题:
语文试题:
语文考点:
数学试题:
数学乐园:
英语知识点:
英语试题资源: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教案
11:53:41&&&&&&&&标签:
  本单元教学1~6的乘法口诀,共21句。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这些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编排上有三个特点。
  第一,把乘法口诀分成三段教学,即1~4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在教学1~4的口诀后插入乘加、乘减计算。这样编排的原因是,1~4的乘法口诀共10句,积比较小,容易记忆;5和6的乘法口诀有11句,积比较大,记忆困难。插入乘加、乘减,既有利于巩固1~4的乘法口诀,又为记忆5和6的乘法口诀提供了方法。
  第二,教学乘法口诀共编排五道例题,2、3、4、5、6的口诀各一道。紧接着每道例题,都设计一次&想一想&。例题的教学内容是编出乘法口诀,&想一想&的教学内容是利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两个数相乘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如2&3和3&2,其中一道算式安排在例题里,用它编出口诀,另一道算式安排在&想一想&里,用编出的口诀求积;例题的教学以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为主,&想一想&的教学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编排,使基础知识的获得与基本技能的形成同步发展、相辅相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第三,编排了两个练习、一个单元复习和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5的乘法口诀后编排了练习二,综合练习1~5的口诀。教学6的乘法口诀后编排了练习三,在练好6的口诀的同时兼顾1~5的口诀的练习。单元复习整理和应用1~6的乘法口诀。《快乐的队日活动》是一次场景型的实践活动,根据场景里的内容,可以提出和解决许多乘法问题。这些编排,有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新知。
  1. 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体会口诀的意义。
  让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从本质上改变了口诀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这部分内容的教育价值。表现在: 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口诀,发展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乘法口诀的主要活动是:在现实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按乘法意义把几个几写成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口诀&&用编出的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在相对稳定的教学线索上,各道例题的编写又各具特点,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提升学习活动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1) 2和3的口诀是教学乘法口诀的起步阶段,教学活动的要求相对较低。表现在: 从图画里提取的数学内容比较具体,如2个跷跷板坐4人,3只小船坐9人;乘法算式的积是在图画里看到的;乘法口诀是联系乘法算式告诉学生的。引导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要处理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根据具体的数学内容写出乘法算式,二是根据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三是用乘法口诀得出乘法算式的积。如教学口诀&二三得六&,从图画里看到1只小船坐3人,2只小船坐6人(即2个3人)求2个3人是多少人可以用2&3=6计算;2&3=6是2乘3得6可以说成一句口诀&二三得六&;3&2=?是3和2相乘&&可以用口诀&二三得六&求出积是6。
  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要落实在两个层面上: 一个层面是,理解每一句口诀的具体意思,它表示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另一个层面是,感受口诀的作用,能很快得到乘法算式的结果,从而进一步体会乘法是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对前一层面的理解,要在教学中随时落实到位;对后一层面的理解,可在教学中逐步实现。
  (2) 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已经有了编2和3的乘法口诀的体验。因此,教材适当提高了教学活动的要求。表现在: 先画张表计算坐小火车的人数,再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参与编乘法口诀。
  例题求2~4个车厢里有多少人,为什么先画张表算一算?首先由于列表计算是解决问题常用的策略与方法。学生看图算一共有多少人,会这样想:1个车厢坐4人、2个车厢坐8人&&教材顺应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把思考整理成表格,提升数学化的程度。其次是从表格里容易得出1个4、2个4相加、3个4相加等数学问题,填出的1个、2个、3个、4个车厢的人数分别是四道乘法算式的积。因此,这张表格便于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
  例题要求学生编口诀&四四()&,通过亲自编口诀的实践,更好地体会口诀的来源与含义。为了便于学生编出这句口诀,教材先示范了口诀&三四十二&,还让学生填出乘法算式4&4=□的积。
  (3) 教学5和6的乘法口诀,仍然先画张表计算, 再从表格里提出1个几、2个几等数学问题,并写出乘法算式,然后编出乘法口诀。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线索,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的数学知识。教材给学生提供了许多主动学习的机会,一是列出的表格里只填出前两格的得数,其他得数让学生看图用加法算出来,从而体会相邻两格人数间的关系。二是写出两道乘法算式的积,大多数算式的积都要学生填写,相应的乘法口诀也要求学生编出来。学生通过编口诀,能深刻体会口诀的含义,并记忆这些口诀。
  2. 教学乘加、乘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第11页例题和&试一试&分别教学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这些式题都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教材在这里编排乘加、乘减,主要目的不是教学运算顺序,而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记忆乘法口诀。因此,本单元中出现的式题都是乘号在前面,加号或减号在后面。计算这些式题,只要直接写出最后的结果,不要写出计算的步骤与过程。
  (1) 在列出乘加、乘减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例题提出4个鱼缸一共有多少条金鱼的问题后,安排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交流方法。把4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连加,是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如果注意到3个鱼缸里各有4条金鱼,就会想到先算这3个鱼缸里的金鱼有多少条,再加上另一个鱼缸里的2条。这两种解法既不相同,又有联系。比较4+4+4+2与3&4+2就能发现,加法算式里的3个4相加如果用乘法3&4计算,也可以使计算简便,这就是在新的情境中对乘法意义的进一步理解。
  &想想做做&里有三道用图画呈现的实际问题。第1、3题在列出乘加算式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加强对乘法概念的体会。第4题在□里填数、在○里填运算符号,可以列出乘加算式,也可以列出乘减算式。无论列出哪种算式,都能促进对乘法的理解,培养灵活思考的能力。
  (2) 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并向乘减计算迁移。
  例题的乘加算式3&4+2是根据&先算3个4条是多少,再加上2条&的思路列出来的,先算算式中的乘法是很自然的。&试一试&计算乘减式题,&豆荚&卡通提出的&先算什么&引导学生把乘加算式中先算乘法迁移到乘减算式中。在&想想做做&里先算乘法,就会成为学生能够接受的规定。
  (3) 设计较特殊的乘加式题,渗透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想想做做&第2题编排了六道乘加或乘减的式题,这些题起巩固&先算乘法&和练习口算的作用。其中四道乘加式题都是特别设计的,如3&2+2=8可以理解成3个2加1个2得8,2&4+4=12可以理解成2个4加1个4得12。这些理解渗透了相邻乘法口诀间的关系,有助于今后记忆乘法口诀。
  3. 练习活动多样化,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
  口算一位数乘一位数是最基础的数学技能,《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正确地口算,并在学段结束时达到每分8~10题的速度。正确而迅速地口算这些乘法必须掌握并熟记乘法口诀。为此,教材安排了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富有效率的练习活动。
  (1) 重温编口诀的过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
  乘法口诀是根据乘法算式编出来的,编口诀的目的是遇到这样的乘法,可用口诀直接算出积。第9页&想想做做&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的关系。第1题从加法算式开始,通过摆小棒感受几个几相加,从而填写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口诀的含义。第2题的图意可以看成2个4相加,也可以看成4个2相加,它们都能写出乘法算式2&4=8和4&2=8,都与口诀&二四得八&有关系。
  (2) 不断整理口诀,科学地记忆口诀。
  教材应注意指导学生像滚雪球那样逐渐积累乘法口诀。教学1~4的口诀后,要求背出这些口诀;教学5的乘法口诀后,要求背出1~5的口诀;教学6的乘法口诀后,要求背出1~6的口诀。把记忆负担分散在平时,落实在过程中,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利用题组表现出相邻口诀间的联系,如第14页第1题、第18页第1题。理解这些联系,就能从一句口诀推导出另一句口诀,利用已经记住的口诀帮助记忆其他口诀。单元复习整理教学的全部乘法口诀,横着看和竖着看口诀表里的规律,也有助于有意义地记忆乘法口诀。
  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练习,掌握口诀,熟练口算。如第15页第2题,三朵花分别练习与5、4、3有关的乘法口诀。如果依次计算5&1、5&2&&5&5,能体会口诀间的关系;如果随机计算,有助于熟练口算。如果把花蕊改成&1&&&2&&或&6&&,就能练习其他口诀。再如单元复习里的□&5=□,等号左边的框里可以填1、2、3、4、5、6,一道题练了六句口诀。
  提出挑战性的任务,激发整理口诀的兴趣。多数乘法口诀,每句可以算两道乘法算式,如&三五十五&可以算3&5=15和5&3=15。也有一些乘法口诀,每句只能算一道乘法算式,如&三三得九&。单元复习第3题先找出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再在其他口诀中任选一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这是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整理口诀,丰富对乘法口诀的体验。
  (3) 通过合作学习和独立口算,检查口算能力。
  教材多次组织同桌两人的合作学习,如对口令说乘法口诀和口算乘法等。这些合作活动很容易开展,耗时少、速度快,能全员参与,还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教材安排六次口算练习,如第10页第6题、第14页第4题等。这些题都放在一个色块上,用于检查口算的教学情况。使用这些题,要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不要盲目求快。新授阶段可以掌握在每分算6道题左右,单元复习控制在每分算8道题左右。要带领学生分析口算情况,找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努力提高正确率。
  4. 结合计算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中经常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应用乘法解决这些问题,能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和乘法口诀的掌握。本单元教材把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结合,在练习中安排了许多实际问题,鼓励学生用乘法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1) 图画和括线呈现的问题,如第15页第6题。这样的问题在&认识乘法&里已经安排,现在教学应注意算式的得数不能从图画里数得,也不能用加法算得,要用乘法口诀计算。
  (2) 图画和对话呈现的问题,在第16页及后面的练习中有很多。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其中的求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据此列式计算。有些题的图画里能直接看到几个几相加,如第16页第7~9题;有些题要通过形象思维体会几个几相加,如第16页第10题,第18页第5、6题等。教材先安排能直观看到几个几相加的题,再安排体会几个几相加的题,重视了对乘法数量关系的分析。
  (3) 组织乘法问题和加法问题的比较,如第20页第8、9题。每道题里都有两小题,其中一小题的加数相同,既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另一小题的加数不同,只能用加法计算,不能用乘法计算。通过这些对比,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应用。第8题用图画呈现,加数相同和不同很直观。第9题用对话呈现,加数相同还是不同需要体会。
  (4) 安排实践活动,在开放的情境中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快乐的队日活动》是一次场景型的实践活动,在设计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场景里有许多同数相加的内容,如每棵树上有2个鸟窝,5棵树上的鸟窝是5个2相加;每个帐篷前面晾的毛巾是2个6条;河边洗菜的队员有3个2人,一共用菜盆3个4只&&这些内容使本次实践活动是用乘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教材提出的问题很少,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都留给学生。因此,组织学生观察场景图,整理和交流从图画里获得的数学信息,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活动。
来源:小学数学教学网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查询小学试题库、奥数题库、小升初动态、竞赛辅导、重点中学信息等,2018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
点击查看更多
奥数网微信
中考网微信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奥数网微信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中考网微信ID:zhongkao_com
奥数关键词一课研究之“如何从编制口诀、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设计教学?”
1.向你介绍我是谁
大家好,我是刘远桥,来自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新民小学,是朱乐平名师工作站“一课研究”团队第二组组员,很高兴能在“一课研究”微信平台上与您相遇。
2.本期内容有哪些
(1)听一听:运算中的思考性之基础性
(2)读一读: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3)赞一赞:认识一位伟人
3.轻轻松松听听书
以上内容摘自《张天孝与新思维数学》(张天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该书的“新思维理念”中的计算活动过程的思考性。请大家继续进入下一环节,坚持阅读8分钟。
4.坚持阅读8分钟
如何从编制口诀、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设计教学?下面以我们团队之前研磨的“6的乘法口诀”为例,请大家雅正。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继续,也是今后学习7、8、9乘法口诀的基础。教学6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与4的乘法口诀基本相同,例6中,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口诀,目的是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6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自主探究能力。本节课的重点是编制6 的乘法口诀,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6的乘法口诀。
学生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后,已经知道了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数数、连加或比前一个得数多几的方法计算出乘法算式的积,并根据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本节课的设计,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将教学重点放在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乘法算式中的每个乘数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通过数数、计算连加法或比前一个得数多6,得出有关6的乘法口诀的结果,为编制口诀打下基础。通过图式结合,说出每个乘数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1. 让学生在推导的过程中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算式。
2. 让学生经历推导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学生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3.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形成。
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制6 的乘法口诀,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难点:寻找规律、熟记6的乘法口诀。
一、巧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看看同学们的反应速度有多快,来看。
师:谁能很快地告诉大家这里一共有多少颗豆子?(给五秒钟时间)
师:数出来了吗?为什么没数出来?(抓生成,时间短、数量多,排列乱)
师:老师把这些豆子按顺序排好,谁能很快地告诉大家这里一共有多少颗豆子?(同样也给五秒钟时间)
【设计意图:在上课伊始,给五秒钟时间让学生数出一共有多少颗豆子?一方面可以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过问学生:“为什么没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豆子的散、乱以及时间短的情况下难以数出豆子的颗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还不具备解决这一问题,给学生设置了一个障碍。再将这些豆子整齐排列,用同样的时间去数,无论是否有学生数出来,都可以引导学生学完这节课可以数得更快或像刚才数出来的同学那样数得那么快,为体验熟记6的乘法口诀的优越性作好铺垫,也自然地导入到下一环节。】
二、合作探究,自编6的乘法口诀
(一)自主创编口诀
1.师生合作创编第一、第二句乘法口诀。
师:1个豆荚里有6颗豆子,表示几个几?
师:求1个6是多少?用乘法算式怎么列?
师:根据1×6=6、6×1=6可以编出哪句乘法口诀?
课件相机出示和板书:
师:两个豆荚里有多少颗豆子?就是求几个几?
师:求2个6是多少?用乘法算式怎么列?
师:得数12是怎么算出来的?(6+6)
师:那么,在乘法算式2×6中,2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6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根据2×6=12、6×2=12可以编出哪句乘法口诀?
课件相机出示和板书:
【设计意图:第一句、第二句6的乘法口诀采用启发式教学,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为学生自主探究作好准备。因为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这样的示范是必要的。同时,这两句乘法口诀的教学又各有侧重,第二句乘法口诀在第一句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多加了“得数12是怎么算出来的?”“在乘法算式2×6中,2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6又表示什么意思呢?”为后面探究作好铺垫。】
2.根据已有经验自编6的乘法口诀。
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已经编出了两句6的乘法口诀。那么3个豆荚,4个豆荚,5个豆荚,6个豆荚各有多少颗豆子呢?让同学们自己独立探索,有信心吗?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这张学习纸,先独立填写这张表格,尝试编出6的乘法口诀,比一比,谁编得又对又快!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做完的自觉在小组内交流、修正。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如果答案不同,则要互相商量、改正。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迁移,大胆实践,尝试自编6的乘法口诀,是对他们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这个环节没有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主要是把自主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自编6的乘法口诀的体验。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修正,使学生在合作中达到知识互补,体现了对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二)展示汇报
我将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汇报。学生边展示汇报边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汇报完后,教师完成板书。
语言组织:“请听我说……”“大家有什么要问我?”在这一汇报过程中,如果学生直接说出有几个6,我则要求学生在图中边圈边数出有几个6,加深学生对有几个6的理解。而关于第三句6的乘法口诀。我在两个重点处对上台汇报的同学进行了提问:“这个18是怎么算出来的?还有别的方法吗?”“乘法算式3×6中的3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6又表示什么意思?” 关于第四句6的乘法口诀。我则放手让学生模仿老师进行大胆地提问,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老师也会提问:“这个24是怎么算出来的?还有别的方法吗”“乘法算式4×6中的4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6又表示什么意思?”。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对上台汇报的同学进行提问。在学生对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6的乘法口诀已经理解了得数怎么算出来的?每个乘法在图中表示的意思后,对于第五句、第六句6的乘法口诀则放手让学生汇报、校正就行了,不再问“得数怎么算出来的?每个乘法在图中表示的意思”。因为学生有了前面的认识作基础,已经能扎实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了。
(三)找规律
师:真不简单,你们已经在图形、算式和口诀之间建立了联系。通过大家的动手、动脑,编制出了几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那就准备好把我们的劳动成果读一遍,好吗?是你们编的吗?你们可真了不起啊!一六得六,预备起。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口诀,它们有什么规律?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每句口诀的第一个数字依次是一、二、三、四、五、六;每句口诀的第二个数字都是六;也可能会说出口诀的前半部分表示几个6,口诀后半部分表示得数,得数一个比一个多6。
教师相机根据学生的发现进行提问:
1.你真会观察,请大家想想,其实这一二三四五六表示什么?
2.为什么都是六?
3.那为什么每次都加6呢?
教师相机完成板书。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教学环节,派一个代表上台汇报自己小组的劳动成果,巧妙地把学生推向前台,教师则智慧地藏在幕后。让学生的认识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得以提高,从而更深刻地理解6的乘法口诀。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形成。让学生寻找口诀规律,通过教师继续追问,深化学生的思维。】
三、寻找方法,巧记6的乘法口诀
1.交流:在这六句口诀里,你觉得哪句容易记?哪句口诀难记?谁有好办法能很快地记住?(学生交流)
师:如果我忘记了“四六”是多少怎么办?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想说三六十八,18+6=24,四六二十四;也可能说:想五六三十,30-6=24,四六二十四……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2.采用多种形式熟记,体验乘法口诀。
①顺着背。(学生背口诀,老师课件显示把乘法口诀表填完整。)
②倒着背。(比一比哪个同学背得最好)
③对口令。(师说口诀前半句,生说后半句)
【设计意图:这儿的记口诀是在学生自我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找出好记的口诀并说出好记的原因,找出难记的口诀并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巧记。让学生们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想法,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理解和记忆。】
四、巧妙变动,运用6的乘法口诀
1.数学书P60,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师:(指着板书中的第一句口诀)用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几个乘法算式?
师: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P60,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2.转转盘。
师:看口诀写算式,你们已经学会了。那么,看算式你们能想到相应的口诀吗?下面由老师来考考你:转转盘。
3.数学书P60,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师:同学们表现得可真好!有不少的同学拿到了智慧星。请小组长把卡片和智慧星放在抽屉里,比一比,谁放得最快!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60页,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怎么列式?
4.首尾呼应:5秒内算出一共有多少颗豆子。
师:同学们表现得越来越棒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上课开始的那一幕:给你五秒,你能数出来了吗?试试看!
师:数出来了吗?(数出来了)真了不起!
5.拓展题。
师:口诀除了可以把排列规则的图形快速地算出来,它还能解决一些排列不是那么有规则的图形。请看大屏幕!
【设计意图:通过“看口诀写算式,看算式说口诀”,让学生灵活运用两者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巩固了6的乘法口诀;转转盘算式的设计,既可以检测到学生对于6×1这类的算式(跟1×6相反)能否说出相应的口诀,又为下面的小组活动作好了示范。做一做的第2题,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应用6的乘法口诀。在课堂接近尾声时,让学生再一次数豆子,除了前呼后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验证了熟记6的乘法口诀的优越性。拓展题的设计是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后的一个灵活运用,凭“坡度”体现“效度”, 通过不同的转化思想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课堂小结,回顾6的乘法口诀
师:真是快乐不知时间过啊!现在,我们一起回顾(6的乘法口诀),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先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数一数,圈一圈,编一编,编制出6的乘法口诀;再如何快速地熟背6的乘法口诀,最后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过程都是同学们与老师一同努力完成,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也能独立思考、互相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真的很不错!老师决定送一封表扬信给你们!请你们大声地读一读!
师:这封表扬信一共有多少个字呢?
师:你是怎么算的?
师:你真棒!其实这里要用到7的乘法口诀,我们以后将会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学过的内容进行一个回顾与整理,加深学生的认识。表扬信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对全节课进行一次高度概括,另一方面将本节课的内容延伸到7的乘法口诀,激发兴趣和作好铺垫兼备。】
附: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整节课知识,充分地将本节的重难点凸显了出来;用不同颜色板书乘法口诀的规律,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深化学生的思维。】
5.认识一位伟人
笛卡尔(法语:René Descartes;日-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拉海,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是二元论唯心主义者的代表,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黑格尔称笛卡尔为“现代哲学之父”。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笛卡儿自成体系,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体,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代表作品有《方法论》、《几何》、《屈光学》等。
你若盛开 蝴蝶自来
审核人:周晓林 李婷玉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哪些乘法算式等于12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