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学在工程测量的作用中的作用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本学科(当时称&矿山测量&)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联合于我校&采矿工程&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后按国家教委专业目录,逐步调整为现在的名称。1998年11月经批准设置&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12月获得&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承担了&九五&、&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得到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现被列入我校教育部&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重点建设支撑学科、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长江学者设岗学科。
  本学科点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创新能力强。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教授22人(含本学科点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1人、副教授13人,讲师20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讲座教授各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3人,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新世纪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3人、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高校学术带头人4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及博士后奖4人,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土地学会青年科技奖5人,原煤炭部拔尖人才4人,另有30多人次获其它省部级以上拔尖人才称号。本学科点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 &优秀学科梯队&。
  2001年至2006年期间,本学科获得国家973、863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6项,其它国务院部门项目39项,地方政府项目45项,国际合作项目9项,纵横向科研经费8991.1万元。发表论文1188篇,SCI收录23 篇,EI收录156篇,出版专著、教材37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6项,中国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2项,全国地理信息系统优秀应用金奖工程1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多亿元。
  2001年至2006年期间共培养博士88名,涌现出一批优秀博士生,如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吴立新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胡振琪教授,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卞正富教授,河南理工大学校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邹友峰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The Eduard Dolezal奖获得者、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蒋捷教授,贝尔实验室总体设计师郝庆旺教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西南交通大学测绘学科带头人李永树教授,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中国煤炭工业杰出科技工作者、开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殷作如教授级高工等,他们为促进测绘及空间信息技术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学科教师大都有国外学习及学术交流的背景,目前有8名青年教师正在美、德、英、加、澳、日等国(包括北卡罗莱纳大学、波恩大学、诺丁汉大学、卡尔加里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东京大学等)进行合作研究或高访,其中3名正在攻读大地测量方面的博士学位。
  本学科为中国矿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及&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的重要支撑学科,在这两个实验室下分别设有&矿山空间信息研究所&、&地下工程测量研究所&及&变形监测及防护研究所&,拥有教育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拥有实验用房695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2170万元。
小编工资已与此赏挂钩!一赏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上传考研真题与资料
硕士报考指南········硕士招生信息汇总·········
我的电子书浅谈工程测量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1工程测量的发展沿革
&  1.1工程测量的现代定义
  当代人对工程测量学的定义是:工程测量技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包括建筑、水利、交通、矿山等部门,其基本内容有测图和放样两部分。现代工程测量己经远远突破了仅仅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工程的静态、动态几何与物理量测定,而且包括对测量结果的分析,甚至对物体发展变化的趋势预报。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马西斯教授指出:&一切不属于地球测量,不属于国家地图集的陆地测量,和不属于法定测量的应用测量都属于工程测量&。我国近代以来工程测量可追溯至 &1932年,同济大学工学院高等测量系正式成立,成为当时国立大学中惟一的测量系,并成为我国民用测绘高等教育事业的发祥地。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我国工程测量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化&和&十六字&,所谓&四化&是:工程测量内外业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其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十六字&是:连续、动态、遥测、实时、精确、可靠、快速、简便。
  1.2先进的地面、空间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出现许多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扫平仪等,为工程测量向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的作业方法。三角网已被三边网、边角网、测距导线网所替代;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具有自动跟踪和连续显示功能的测距仪用于施工放样测量;无需棱镜的测距仪解决了难以攀登和无法到达的测量点的测距工作;电子速测仪为细部测量提供了理想的仪器;精密测距仪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基线丈量。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施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随着GPS定位技术的不断改进,软、硬件的不断完善,长期使用的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以一次性确定三维坐标的高速度、高精度、费用省、操作简单的GPS技术代替。GIS 是一个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的分析和管理空间对象的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操作对象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根本区别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的来临,理论上来说,GIS可以运用于现阶段任何行业。
  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 GIS 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工具、方法和技术;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2 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作用
  2.1工程测量在建筑定位及基础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在工程开始施工前,首先通过测量把施工图纸上的建筑物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以及测定控制高程,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基准。这一步工作非常重要,测量精度要求非常高,关系整个工程质量的成败。假如在这一环节里面出现了差错,那将会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在施工行业里也发生过类似工程质量事故:图纸上建筑物的正北方向变成了正南方向,事故的处理结果是:把已经建好的房子重新砸掉,再从零开始。可见建筑物的定位测量是多么的重要。
  在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桩位的施工更加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保证。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一旦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将会引起原承台设计的变化,从而增加了工程成本。严重的桩位偏差将会导致桩位作废,需要重新补桩等处理措施,一方面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另一方面,改变了原来的受力计算,对建筑物埋下了质量的隐患。
  在土方开挖及底板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要求,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开挖是要尽量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因此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能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部位,避免超挖及乱挖。从而能保证垫层及砖胎膜的施工质量,对与采用外防水的工程意义尤为重大。另外垫层及桩头标高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保证底板钢筋绑扎是否超高,底板混凝土施工平整度的最有效措施。
  工程测量在基础施工阶段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在这一个环节里面,容不得有半点差错。否则将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发生。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只有周密、细致的进行测量放线方能保证墙柱插筋质量,避免偏位、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2.2工程测量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墙柱平面放线、建筑物垂直度控制、主体标高控制、楼板、线条、构件的平整度控制等。其中墙柱平面放线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总体垂直度,对墙柱钢筋绑扎、模板施工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每次混凝土施工完毕后,第一道工序就是测量放线。通过了测量放线不但能够为下一道工序提供依据,并且能及时发现上一道工序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得其他专业的施工人员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避免了问题的累积,最终导致质量事故。
  在标高测量控制方面,能为模板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点,是模板施工平整度的保证。同时为混凝土施工提供标高控制线,保证砼后的混凝土平整度。精确的标高控制,是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的前提。对于施工面积较大的工程,如何保证模板施工的总体平整度、混凝土面的平整度,基本的前提就是测定一个准确、详细的标高控制系统面。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是主体施工中的一个重点,除了作好每层楼的垂直度观测,为专业质检人员及时检查、调整提供控制数据以外,还为施工人员提供更详细的竖向控制线。由于垂直度控制的好坏是直接反映施工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别在中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垂直度偏差过大,必须通过装饰阶段的抹灰等措施来弥补。除了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不说,还会埋下一个隐患:抹灰的厚度过大,容易造成墙面空鼓,从引发外墙渗漏等质量通病,更严重的情况会脱落,导致高空坠物的危险。
  2.3工程测量在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建筑物经过装饰装修阶段将成为成品或半成品交付业主使用,前期主体所遗留的质量缺陷问题必须通过这一阶段进行整改、处理、隐蔽。所以这个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精度、质量直接影响到该工程的总体质量。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室内外地面标高控制;外墙装饰垂直度控制;局部构件、线条的施工放线,内墙装饰平整度、垂直度测量等工作。其中室内外地面标高控制线是保证建筑装修地面整体平整度的重要依据;砖砌体平面放线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是按图施工的前提条件。外墙装饰垂直控制线的测量精度很大情度上决定外墙的整体装修质量,是外墙抹会、墙面砖、幕墙施工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2.4工程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变形观测对工程质量的意义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观测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监测建筑物的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及时分析理由,采取措施,防止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变形观测具体包括:基础边坡的位移观测;建筑物主体的沉降观测;高层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观测等。准确的观测成果为施工期间的工程质量、人民财产安全提供了最有效的保证。特别是在深基坑施工、填海区、地质断层构造带的施工工程显得尤为重要。而由于建筑物沉降、位移引起的边坡及道路坍塌、楼房及桥梁倒塌等安全质量事故屡见报端。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作好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测量与安全事故常常有关联的,具体不做阐述。
  2.5工程测量对防治质量通病的积极意义
  常见的质量通病不外乎钢筋、模板、混凝土等方面的问题,与测量放线有关的分别如下:钢筋偏位、模板平整度、墙柱垂直度、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楼地面平整度、外墙门窗工程垂直度等。要预防上述通病的发生,除了施工人员的主观原因之外,必须为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周到的、详细的测量控制水平线、平面控制线、垂直控制线等。如果测量工作方面出了问题,势必会引起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我们在施工中只要把测量工作做好,对防治质量通病就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精确、详细的测量成果为专业质量检查人员提供参考和依据,通过现场的检查和整改,能把很多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转变为积极,对防治质量通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案例引用介绍
  3.1工程概况
  佳年华空港晶座发展项目地处临港路五段与黄河中路二段交汇处,项目对面有规划写字楼。规划用地面积为106.77亩,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为约84.74亩,商业建筑面积5031.65平方米。立面在5层、21层夹层及31层经过3次收缩。
  3.2工程定位测量
  3.2.1测设施工方格网如图
  3.2.2测设主轴线控制桩
  本工程引测轴线采用的是轴线控制桩。龙门桩不适用于本工程,固弃之不用。高程建筑一般施工方格网控制线的测距精度不低于L/10000,测角精度不低于&10&,本工程要求,测角中误差不大于&5&测距边长误差不大于&10mm.
  3.3基础施工测量
  3.3.1测设基坑开挖边线
  根据已有的建筑物轴线控制桩确定角桩以及建筑物的外围边线,考虑基础施工所需的宽度,测设出了基坑的开挖边线并撒出灰线的。
  3.3.2基坑开挖时的测量工作
  基坑深度为26.8m,开挖过程中,1)、使用全站仪将门口门墩&0.000点引测到基坑底,2)、使用水准仪控制开挖深度。
  3.3.3基础放线及标高控制
  3.3.3.1基础放线
  基础为桩与箱形的复合基础。基坑开挖完后,先做了各条轴线和桩孔的定位线;之后测设箱形基础的各条边界线、梁轴线。
  测设时,为了通视和量距方便,有时测设轴线的平行线,同时在现场标注清楚,以免错用。同时考虑到了建筑轴线与桩、梁、柱、墙的中线不重合的情况,测设时特别注意到了这点。
  3.3.3.2标高控制
  基础轴线测设完成后,使用了全站仪将地面经过监理及业主确认的佳年华空港晶座公寓门口门墩子上的&0.00点引测到了坑底,在浇筑砼垫层的时候用水准仪抄平。水平控制桩在基坑边缘设置了一个。
  3.4建筑的轴线投测
  本工程采用天顶法(即垂准仪法)来保证各层放线和结构垂直度的控制。楼层施工时在控制点以上同一铅垂线方向每层留300&300mm洞口,作为以后垂直轴线投测观察孔。
  操作过程,仪器置中并调平,同时在测站天顶上方放置一块十字划分板,分划板位置放在洞口上,然后将仪器望远镜调焦到目标分划板,十字丝成像清晰,这是用对讲机通知上方把目标分划板十字丝先移到与仪器十字丝重合,然后转动仪器照准架180&,看目标十字分划板是否与仪器中十字丝重合,纵横线取1/2差值。重复上述操作数次,直至完全重合为止,投测完毕。
  随着楼层不断上升,&天顶法&操作可能会遇到一定难度,以及考虑到仪器最佳精度范围,因此考虑在16层(标高为+68.300),32层(标高+142.300)各转换了一次控制点。复测需要的考虑。
  3.5建筑的高程测量
  3.5.1标高控制点布置在LS-T-S电梯井的内墙面上,用红油漆做出倒三角标志,并标明高程数据,作为以后层面高程引测依据。随着标高不断上升,用钢尺每升5层(30m内)为一尺段(并转换一次)分段来做控制各楼层所需标高。每次引测严格从标高控制点引出的原则,避免产生累计误差。每层复测需要的考虑。三、四点90度复核。
  3.5.2楼层上各点标高,采用S3水准仪按照引测出的标高进行测设。
  3.6沉降控制
  由于本工程地上结构要与北区塔楼联通,故沉降监控在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
  3.6.1沉降观测基准点为业主及监理确认的嘉里公寓门口&0.00点。
  3.6.2在核心筒外围框架结构出&0.000以前,核心筒结构的四角各布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将沉降观测点布置在底层角柱上;在框架结构出&0.000以后,在每根巨型柱上布置一个沉降观测点。
  3.6.3观测点设置稳固、位置醒目、合理、便于观测。观测点的做法要求为:在柱子的外侧预埋100mm&100mm&10mm钢板,钢板的底标高为+0.500,并在钢板上焊接沉降观测头子。实际只是做了红漆三角,这是不应该的。
  3.6.4观测要求:前后视距差&2m,视距累计差&3m,视距最大长度&30m。观测过程满足要求
  3.6.5精度要求:沉降观测点相对后视点高差的测定容差为&1mm,沉降观测点、测定高程误差&&1mm。测量下来的结果满足要求。
  3.6.6施工期间,每增加1层观测一次沉降,结构封顶后1个月观测一次。建筑物有良好的稳定情况。沉降观测的记录,记录时有注明观测时的气象情况和荷载变化情况。
4工程测量学在今后发展的前进方向
  展望未来,工程测量学在以下方面将得到显著发展:
  测量机器人、三维激光扫瞄仪将与GPS、GIS技术集成,成为快速获取被测物体信息的重要仪器。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及混合测量系统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可望在大区域范围内进行无控制网的各种测量工作,对影象、图形的处理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在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以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相结合,解决工程建设中以及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问题。
  工程测量将从土木工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扩展到人体测量,如人体各器官或部位的显微测量和显微图像处理。
  大型和复杂结构建筑、设备的三维测量、几何重构以及质量控制将是工程测量学发展的一个热点。数据处理中数学物理模型的建立、分析和辨识将成为工程测量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论文写作到了最后,结果是测量学的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发展方向已确定,接下来的几十年不会变,这是确定的。我需要去做的是学会使用当代先进的科学仪器更轻便地服务于各类工程测量,满足工程对测量精度的高要求。遗憾的是由于其设备的机器昂贵以及相关的软硬件设备不完备如软件。或许我会是使用和完善相关软硬件其中的一员。嘻嘻,这算是个美好愿望吧。我本是一名学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却从事了工程测量工作,带着边工作边学习的思路,开始了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我希望通过此次的论文写作能够收获一个成果:第一、认识、了解工程测量学概况;第二、工程测量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三、工程测量学在今后发展的前进方向;第四、让一个非专业的测量人员很快上手测量工种任务。现在的结果,我想是不言而喻吧。
  光阴似箭,转眼间,三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依依不舍之情难以言表,总结大学三年的生活,感觉获益还是颇多,在这里需要感谢的人很多,是他们让我在大学三年里从知识到人格上有了一个全新的改变。
  感谢xx职业技术学院,在这里,有环境舒适的学生公寓,为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有一批知识渊博,身正为范的老师,为我开启学海之舟。在这里,我开阔了见识,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三年前我带着崇敬之心来到了这里,三年里,亲身的体验让我更增加了对这所学校的热爱和不舍。
  本论文是在指导老师陈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在此,谨向指导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还要感谢的就是我们的代课老师,他们带了我们三年,也为我们操了很多心,在此我对我们的代课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大学三年的生活中,不断得到各位老师、同学的关心与帮助,使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得到友谊的温暖与亲切的关怀,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让我非常感动。
  我要向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加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崇高的感谢!&
参 考 文 献
[1]@贺丽娟,曹振一.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西北水电,2002.
[2]@高恒昌,段朝辉,张澎.数字化测图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02,(2).
[3]@宋其友.数字地籍测量[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
[4] &邓良基.遥感基础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5] &樊志全.地籍调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 &章书寿.地籍测量学[M].南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7] &杨红,李久进.现代地籍测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 &国家测绘局.CH地籍测绘规范[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9] &吕永江.房产测量规范与房地产测绘技术[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10] 王浓.廖元焰.地籍测量[M].北京. :测绘出版社.2008
[11] 周建郑.地籍测量[M].郑州. :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12] 王金玲.工程测量[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我来说两句 ()
测绘热门下载
本月推荐下载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手机:为什么说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学的基础
人们传统上把测量学分为两大类:测量学和大地测量学,测量学主要是研究范围不大的地球表面,可以近似看做平面不影响精度;而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全地球或相当大的地球表面,此时铅垂线被认为彼此不平行,甚至要考虑到地球形状和重力场.大地测量学的重要性体现在,首先,测绘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确定其空间点位,这是离不开大地测量学的;第二,许多基本概念都要有长期的大地测量的研究来定义,例如参考椭球面,大地水准面,高斯坐标系的定义;第三,普通测量学的研究范围很小,在半径为10KM的范围内或面积为1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和水准面曲率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并不可能研究这么小范围的,因此就必须要涉及到大地测量学,才能做到准确和万无一失;第四,大地测量学在经济建设,防灾减灾,气象研究,空间科学,导弹卫星的精确定位以及国防建设各方面都都是必不可缺的,大地测量学适应的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技术保障.最后,我想说的就是,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学科各分支学科(包括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矿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等)的基础科学,大地测量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为测绘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先决条件,大地测量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测绘的发展.主要就是这些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测量学在工程建设方面有什么作用
wghdbniod006B8
在施工放样、沉降观测、变形测量等方面都有作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地测量学基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