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有多少个孩子 孩子多少

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您现在的位置: >
康熙皇帝有多少个儿子?康熙的儿子都有何结局
  皇长子允禔,母惠妃纳拉氏,生于康熙十一年。早年极受康熙器重,后来卷进储位之争,以谋害太子的罪名被康熙革除爵位,监禁。
  皇二子允礽,康熙嫡长子,母孝诚仁皇后,生于康熙十三年。这位皇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就被康熙立为太子,并且还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后来因为不友兄弟,甚至与康熙帝享同等待遇,而被康熙几次复立复废,最后被禁锢。这位太子的人生悲剧,大概就在于父亲活的太久,而他又不想等了。
  皇三子允祉,母荣妃,生于康熙十六年。雍正即位后,派他去给康熙守陵,后被夺爵、囚禁。
  皇四子胤禛,母,生于康熙十七年。康熙驾崩后胤禛即位,为雍正帝。
  皇五子允祺,母宜妃郭络罗氏,生于康熙十八年。19岁封贝勒,30岁为亲王,雍正十年死,谥号温。这位的结局,相比他几个兄弟来说,是很不错的了。
  皇六子允祚,母,生于康熙十九年,五岁时夭折。
  皇七子允佑,母成妃戴佳氏,生于康熙十九年。英年早逝。
  皇八子允禩,母良妃,生于康熙二十年。后卷进夺嫡之争,被夺贝勒位受圈禁。雍正继位初,命其总理事务,后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
  皇九子允禟,母宜妃郭络罗氏,生于康熙二十二年,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驻西宁。后以其违法肆行,与允禩等结党营私为由,于雍正三年夺爵,幽禁,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
  皇十二子允祹,母定妃万琉哈氏,生于康熙二十四年,这位皇十二子一直活到乾隆朝,受两朝皇帝重用。
  皇十三子允祥,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于康熙二十五年,雍正对其颇为看中,是众兄弟中对雍正帮助最大的一个。
  皇十四子允禵,母,生于康熙二十七年。雍正继位后,与与雍正对立,被革爵禁锢。乾隆时期被放出,为恂郡王。
  皇十五子允偶,母顺懿密妃王氏,生于康熙三十二年,英年早逝。
  皇十六子允禄,母顺懿密妃王氏,生于康熙三十四年,死于乾隆三十二年。
  皇十七子允礼,母纯裕勤妃陈氏,生于康熙三十六年,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允衸,母顺懿密妃王氏,生于康熙四十年,七岁时夭折。
  皇十九子允稷,母襄嫔高氏,生于康熙四十一年,乾隆二十年死。
皇二十子允袆,康熙四十五年生,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一子允禧,康熙五十年生,熙嫔陈氏生,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允估,康熙五十年生,母谨嫔色赫图氏,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允祁,康熙五十二年生,静嫔石氏生乾隆五十年年死。
  皇二十四子允秘,康熙五十五年生,母穆嫔陈氏,乾隆三十八年死。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闻热词榜
数据加载中……
木有肉丸!木有买家秀!不包邮哦亲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是上海“十二五”重大文化设施项目,于2012年9...
痛经这事,女性流着热汗,流着热血;“痛经假”这事,我们的脑袋却不能热。
上海一位公交车驾驶员凌云因脑出血突然离世,家人决定捐献其肝脏、2...
一说到鼓刹和碟刹,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碟制动好,然后解释道,现在...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康熙一共有多少孩子_百度知道康熙一共有几个子女? - 王朝网络 -
分享&&&&&当前位置: &&&&&&&&康熙一共有几个子女?康熙一共有几个子女? 19:16:41&來源:互联网&&&&  康熙及其儿女们  清代自顺治帝建立统一的全国政权,到宣统帝灭亡,共经历10个皇帝。这10个皇帝共有子女146个。有意思的是,自顺治帝以下,前面7位清帝平均每人生养21人,但到了咸丰帝时锐减,仅得3人,其后同治帝、光绪帝全无后嗣。宣统在童稚之年退位,可不必考虑他的生育问题。7个皇帝的儿女,由80位后妃所生,平均每人生1.8胎。康熙帝一共有55个子女(32个后妃所生),一人就占了清一代龙子龙女总数的三分之一强,是名副其实的头号超生户,堪称生育冠军。  清代的146个龙子龙女中,15岁以前夭折的共74人,殇亡数是出生数的一半。作为皇胄,保育条件应该不会有问题,但死亡率的居高不下,实在触目惊心。  据学者冯尔康的考证,清代诸帝的头几胎子女多是短命鬼。顺治帝的长子、长女早夭,康熙大帝的头6个子女都在4岁以前亡故,雍正帝的大女儿和头3个儿子也是早夭的,乾隆帝的长、次女及次子分别活了2岁、1岁、9岁,嘉庆帝的长子和长、次女均于4岁前小命呜呼,道光帝的头6个子女也没有一个能够活到成年,咸丰帝的长子亦是幼殇的。皇帝们的头几胎子女之所以难以永年,是因为皇帝们做父亲时年龄都太小。顺治帝15岁得其长女;康熙帝14岁做了父亲,所夭亡的头6个孩子全是他在18岁以前生的;雍正帝所殁的长子、长女是他17岁那年出世的;乾隆帝18岁生的长女没能够养活下来。这里说的皇帝生育年龄都是虚龄,按足龄计算要减去1岁。生育要10月怀胎,几乎又要减去1岁。如此算来,康熙帝的第一个儿子是他12岁时的精子。12岁搁在当代是挂红领巾的岁数,自身还没发育好,偏偏夭亡者的生母也是和皇帝年纪相仿的少女,性发育也未必成熟,他们结合后勉强生出的孩子,想打高分都难!皇帝成年之后,自身身体是发育成熟了,但后宫嫔妃如云,每个皇帝客观上都具备做西门庆的条件,性生活若不节制,所生育的子女数量虽众,质量却仍然差强人意。像咸丰帝、同治帝那样纵欲无度,本身只有早亡,遗下弱嗣,甚至没有血胤。  咸丰帝26岁有了载淳之后还活了五六年,且正处于生育旺盛的年岁,然而却没有再添子女,这只能说明他失去了生育能力。同治帝死时19岁,年纪虽轻,已结婚两年,后妃5人,若有生育能力,早该有几个子女了,然而却没有。光绪帝享年38岁,始终无出,显然与他年龄无关,真正问题也许是他的生殖功能不正常。  清代沿用千百年来长子继承皇位的世袭制度,长子往往是皇帝在年幼时所生育,体力和智力相对孱弱,而这个继承皇位的长子同样会在年幼时生下更孱弱的长子,如此恶性传承,短则数十年,长则一二百年,后果必然是皇帝越来越无能,王朝也越来越衰弱。自咸丰帝起,清帝享年不永,胤息奇缺,说明他们体弱,是普遍的现象。而这种人脉的不旺,与国势的衰弱又是完全相一致的。两者就这样奇特地互为因果:皇帝孱弱,无力励精图治;国力不充,内外交困,也使皇帝忧虑,心劳力绌,健康情况也就每况愈下。  康熙共有35子、20女。其中只有24個兒子、7個女兒活到成年。  ////////////儿子(按出生顺序)   爱新觉罗承祜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爱新觉罗万黼(幼殇,未序齿)   爱新觉罗允禶(幼殇,未序齿)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祐,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祀,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女儿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  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  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  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  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  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  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  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  母襄嫔|庶妃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参考资料:.cn/Websay/ViewTopic.aspx?tid=1048  16个!允禄的儿子弘普早亡,由永瑺世袭庄亲王永禄的爵位。永瑺,是康熙16子允禄的孙子。   雍正元年(1723),允禄奉旨过继庄亲王博果铎后嗣,博果铎是皇太子第5子硕塞的儿子,当时被封为承泽亲王,到博果铎这代改为庄亲王。   庄亲王府作为清初八家“铁帽子王”(即世袭罔替)之一,九代人当中,共有亲王十三位(包括追封一位,革爵两位)。除末代庄亲王溥绪之外,都葬在磁家务。庄王坟背靠馒头山居中的五座山,前临红栅栏村,东边到左峪沟,西边为十八亩地。在这数顷山场之内,又具体划分为前陵、后陵、西陵、小西衙门、小新陵、松树圈、姑娘坟、大立峪八处园寝。   在磁家务现存的两根下马桩北,过去首先能看到“前陵”。前陵为清太宗第五子承泽亲王硕塞的墓地。他生于天聪二年(1628)十二月二十四日,顺治元年(1654)十月封承泽郡王,三年(1646)五月参赞军务,先后追随豫亲王多铎、英亲王阿济格作战,八年(1651)二月以军功茂著晋亲王,三月管理兵部事,十一月擢任议政。十年(1653)十一月掌管宗人府事。顺治十一年(1654)十二月初五日寅时薨,年仅27岁,谥曰裕。①前陵的红墙与宫门相接,还有碑楼、享殿、月台、宝顶等建筑。承泽亲王硕塞之子博果铎,顺治七年(1650)三月二十二日丑时生,顺治十二年六月袭爵,改号庄亲王。雍正元年(1723)三月十一日寅时薨,终年74岁,谥曰靖。②葬地称为“后陵”。后陵是利用一块净地改建的,外边有石牌坊,宫门和享殿很象庙宇,窗户、门框均为石结构。驮龙碑据说为青玉制成。   庄靖亲王博果铎晚年卧病,有一次康熙帝前去探望,看到他身边无子女侍奉,便说:“怎么身边无人侍奉?!将十六阿哥过继给堂兄为嗣吧。”③有一种说法是,博果铎死前,“子孙争立,致触圣祖之怒。”④才造成十六阿哥过继的。其实博果铎确实无子,他有弟博翁果诺已先卒,七位侄子,只有伊泰、福苍在世。十六阿哥允禄为康熙帝顺懿密妃王氏所生,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六月十八日,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总管内务府。雍正元年(1723)正月过继给庄亲王博果铎为嗣,承袭庄亲王⑤。清世宗为缓和矛盾,雍正元年(1723)二月将博果铎侄孙球琳封为贝勒,六年(1728)三月封为惠郡王⑥。清高宗时,让允禄总理事务,赏食亲王双俸。允禄请封博果铎另一位侄孙明赫为镇国公。⑦明赫在乾隆四年(1739)十月丢爵后,允禄“仍厚分与田宅,时论称之”⑧。庄亲王允禄受康熙帝的影响,精数学,通音律。乾隆元年(1736)四月曾受命查办八旗佐领根源,收集史料。乾隆二十九年(1764),允禄70岁时,清高宗赐诗褒之⑨。乾隆三十二年(1767)二月二十一日午时薨,享年73年,谥曰恪。⑩庄亲王允禄的墓地,俗称西陵,在后陵西南,有宫门、享殿、红墙、碑楼等建筑。   在西陵以西,就是“小西衙门”。葬有庄亲王允禄第二子追封庄亲王弘普及庄慎亲王永瑺、庄襄亲王绵课。弘普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六月十九日,乾隆元年(1736)二月封贝子,二年(1737)二月掌管銮舆卫事,三年(1738)八月任镶蓝满都统,四年(1739)十月革贝子,封镇国公,五年(1740)十一月授宗人府右宗人。乾隆八年(1743)三月二十二日卒,年31岁,追封世子,谥曰恭,乾隆三十二年(1767)其子永瑺袭庄亲王追封。(11)永瑺初封辅国公,在乾清门行走,曾任副都统,乾隆三十二年袭庄亲王,任都统,管乐部。后任领侍大臣、玉牒馆总裁,管理宗人府、觉罗学、左右两翼宗学,在内廷行走。乾隆五十三年(1788)二月十一日去世,终年51岁,谥曰慎。(12)先是永珂之子绵课在12岁时过继给永瑺为嗣,26岁时袭庄亲王,在这以后的三十八年中,他屡任都统、领侍卫内大臣、阅兵大臣、宗人府右宗正、管园大臣、御前大臣、领纛大臣、总理行营大臣,担任过玉牒馆总裁,管理过觉罗学,办理过裕陵工程(13),嘉庆十八年(1813)林清李文成起义冲入紫禁城时,他“因率百余人,并矛手数十,从西城根进”(14)“射伤一人,得旨议叙。明年,上幸木兰,绵课奏河桥圮于水,竟在尼行,不称上旨,坐罚俸,并罢诸职。道光二年(1822),坐承修裕陵隆恩殿工草率,降郡王。四年,重修工蒇,复亲王。”(15)纵观他的一生,他有几次大起大落。道光六年(1826)四月初二日卒,享年64岁,谥曰襄。(16)小西衙门大墙之内,除碑楼三座、宝顶三座外,宫门、朝房、享殿均为一组建筑群。   庄襄亲王绵课第十三子奕■,道光六年(1826)七月袭庄亲王,八年“以宝华峪地宫入水,追论绵课罪,降奕■郡王,并夺诸子奕■、奕■、奕■、奕庚职。十一年,上五十万寿,复奕☆亲王。十八年(1838)九月,坐与辅国公溥喜赴尼寺食鸦片,夺爵。”(17)《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述较详:“东便门外运河之滨,有灵官庙,实尼僧广真住持,时人呼为广姑子。于道光中叶,其庙中香火极盛,且地邻二闸,夏季游人众多。广真又招伎设赌,诱贵族诸子弟入局。历数年之久,风声甚大,为御史所参。参军统领派弁往抄,适值广真作寿,来宾甚盛,因而俱罹于难,复究出庄亲王、喜公爷诸人,皆因之革爵。广姑子则归刑部判罪发遣。好事者编作曲词,到处唱之。今单弦排子曲与马头调中灵官庙,即此事也。”(18)随着奕☆的革爵,庄亲王由庄亲王允禄第二子弘普这一支,“飞”到了庄亲王允禄第八子弘☆这一支。由弘☆长子二等侍卫、辅国将军永蕃的长子、二子先后袭爵。   永蕃的长子绵护,乾隆四十八年(1709)五月二十九日生,初封奉国将军,道光十八年(1838)袭庄亲王以后,任都统、领侍卫内大臣、阅兵大臣、管理健锐营事务,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二十四日午时薨,年59岁,谥曰勤。(19)尔后绵护二弟绵☆袭庄亲王,他曾任右翼近支总族长,道光二十五年(1845)九月十三日去世,享年60岁,谥曰质。(20)绵☆长子奕仁,道光四年(1824)十月十三日生,初封辅国公,道光二十六年(1846)袭庄亲王,后任右翼近支总族长,咸丰二年(1852)在御前行走,咸丰九年因病开去一切管辖,王俸照旧分发。(21)“府务无论巨细皆为福晋理之”,“倚仗为慈安皇太后之姊”,以“近畿一带荒歉”为藉口,把道光十八年(1838)分家时的条款推翻,从咸丰三年(1853)至同治二年(1863)所欠本家载焘等各家白银不下万余两。“各本家穷苦不可言状”,告到恭亲王面前,经调解后只给了一年即爽约。同治六年(1867)再上告敦亲王,敦亲王上奏给两宫皇太后才获解决,载焘等人虽被“一并斥革”,但生活有了保障,免去了“穷苦冻馁”,他们整理了《述恩儆嗣记》记其事。(22)庄亲王奕仁于同治十三年(1784)十月初三日病故,终年51岁,谥曰厚。(23)庄勤亲王绵护、庄质亲王绵☆及庄厚亲王奕仁他们的葬地在西陵南侧长松岭,俗称小新陵。墙圈内三座碑楼,三间宫门、东西朝房各三间,享殿五间。   在小西衙门以西就是姑娘坟,据说是一位王爷去世时,一个孙女降生了,生不逢时,没有口粮,年龄不大自尽而亡。笔者认为应是某位王爷未受册封的姨太太,府中称为姑娘,王爷去世时,吞金自尽。姑娘坟西南有一松树圈,内有坟头两座。其一为丢爵的奕☆,他在道光二十年(1840)九月被发往吉林,“又娶民女为妾”,(24)二十三年(1843)改戍黑龙江,三十年(1850)正月奉旨释回。咸丰十年(1860)十一月二十九日卒,年47岁(25)。另一个坟头葬有庄亲王载功,他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袭庄亲王,曾任正红旗总族长、内大臣,民国四年(1915)正月二十七日去世,享年58岁,谥曰恭。他的嫡福晋为额附景寿(原“赞襄政务王大臣”之一)之女。(26)   在后陵东边大楼沟、小楼沟的“上坎”,俗称大立峪的地方,葬有一位庚子年间的肇祸之臣,他就是革爵庄亲王载勋。他生于咸丰三年(1853)十二月二十六日,初封辅国公,光绪元年(1875)袭庄亲王。曾任右翼近支第四族族长,管理近支婚嫁、左右两翼宗学、雍和宫事务。光绪二十六年正月,署正蓝汉都统,二月授宗人府左宗人,五月派出督饬守城事务,授步军统领。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他追随西太后、光绪帝逃亡西安,派为行在查营大臣。(27)“过蒲州府时,忽降谕旨,着革去庄亲王载勋爵位。至西安后,又于辛丑正月初三日(日)降旨赐帛。”(28)他原准备在小新陵兴工建坟茔,已然备足了材料,没来得及动工。   历史上的磁家务,圈内松柏树有上千株,圈外栽有柿子树、核桃树,在山下望去,蔚为壮观。照看坟地有赵家等数十户,每逢清明、中元,他们就忙碌几天,准备整猪、整羊和酒席,将园寝中的杂草除掉,打扫干净,迎接府中来人祭扫。庄亲王府的载偃、溥岓、毓展卿均到过这里。1927年,庄亲王溥绪将磁家务的树木卖掉一部分,换了钱花。馒头山顶留下一棵柏树,高十米,树身盘旋而上,树顶呈伞状。不到一年的光景,东北第一军司令于学忠的部队到达磁家务,由于学忠之父在现场监督,将王爷坟盗发,弄走后陵的驮龙碑和其它石料。房山县柴厂村刘振山(俗称小老虎,蔑称小老鼠)也步着他们的后尘,连盗墓带“扫茔”。   解放后,王爷坟西部建立了采石场,1974年房山县水泥二厂盖楼房,将这里的建筑物拆除。目前只有享殿的月台和一口改观的石井。1955年大安山矿和东区矿在王爷坟东部建设了家属区。如今,粮店门口是过去前陵的位置,火车道边还有些三合土。后陵也拆除了,废石料运到了河滩。1964年在后陵建立仓库。准备在地宫存放档案,因有积水作罢。三间四柱的石牌坊尚完整,两方石桩在库南门。 [后注]   ①、②、⑤、⑩、(11)、(12)、(13)、(16)均见《爱新觉罗宗谱》甲册页。有删节。   ③庄亲王府长房长孙金毓翎先生口述。   ④见《道咸以来朝野杂记》60页。   ⑥见《爱新觉罗宗谱》甲册2003页。   ⑦同上书,1992页。   ③、⑨《清史稿》三十册9049页。   (14)《啸亭杂录》卷六162页。   (15)、(17)、(24)见《清史稿》三十册9050页。   (18)《道咸以来朝野杂记》19~20页。   (19)、(20)、(21)、(23)均见《爱新觉罗宗谱》甲册页。   (22)抄自《述恩儆嗣记序》。   (25)见《爱新觉罗宗谱》甲册1958页。   (26)同上书,1979页。   (27)同上书,1975页。   (28)全国文史资料34辑239页。相似文章&今日推荐&&&&&&&&&&幽默笑话百态军事探索娱乐女性健康旅游互联网··············&  康熙及其儿女们  清代自顺治帝建立统一的全国政权,到宣统帝灭亡,共经历10个皇帝。这10个皇帝共有子女146个。有意思的是,自顺治帝以下,前面7位清帝平均每人生养21人,但到了咸丰帝时锐减,仅得3人,其后同治帝、光绪帝全无后嗣。宣统在童稚之年退位,可不必考虑他的生育问题。7个皇帝的儿女,由80位后妃所生,平均每人生1.8胎。康熙帝一共有55个子女(32个后妃所生),一人就占了清一代龙子龙女总数的三分之一强,是名副其实的头号超生户,堪称生育冠军。  清代的146个龙子龙女中,15岁以前夭折的共74人,殇亡数是出生数的一半。作为皇胄,保育条件应该不会有问题,但死亡率的居高不下,实在触目惊心。  据学者冯尔康的考证,清代诸帝的头几胎子女多是短命鬼。顺治帝的长子、长女早夭,康熙大帝的头6个子女都在4岁以前亡故,雍正帝的大女儿和头3个儿子也是早夭的,乾隆帝的长、次女及次子分别活了2岁、1岁、9岁,嘉庆帝的长子和长、次女均于4岁前小命呜呼,道光帝的头6个子女也没有一个能够活到成年,咸丰帝的长子亦是幼殇的。皇帝们的头几胎子女之所以难以永年,是因为皇帝们做父亲时年龄都太小。顺治帝15岁得其长女;康熙帝14岁做了父亲,所夭亡的头6个孩子全是他在18岁以前生的;雍正帝所殁的长子、长女是他17岁那年出世的;乾隆帝18岁生的长女没能够养活下来。这里说的皇帝生育年龄都是虚龄,按足龄计算要减去1岁。生育要10月怀胎,几乎又要减去1岁。如此算来,康熙帝的第一个儿子是他12岁时的精子。12岁搁在当代是挂红领巾的岁数,自身还没发育好,偏偏夭亡者的生母也是和皇帝年纪相仿的少女,性发育也未必成熟,他们结合后勉强生出的孩子,想打高分都难!皇帝成年之后,自身身体是发育成熟了,但后宫嫔妃如云,每个皇帝客观上都具备做西门庆的条件,性生活若不节制,所生育的子女数量虽众,质量却仍然差强人意。像咸丰帝、同治帝那样纵欲无度,本身只有早亡,遗下弱嗣,甚至没有血胤。  咸丰帝26岁有了载淳之后还活了五六年,且正处于生育旺盛的年岁,然而却没有再添子女,这只能说明他失去了生育能力。同治帝死时19岁,年纪虽轻,已结婚两年,后妃5人,若有生育能力,早该有几个子女了,然而却没有。光绪帝享年38岁,始终无出,显然与他年龄无关,真正问题也许是他的生殖功能不正常。  清代沿用千百年来长子继承皇位的世袭制度,长子往往是皇帝在年幼时所生育,体力和智力相对孱弱,而这个继承皇位的长子同样会在年幼时生下更孱弱的长子,如此恶性传承,短则数十年,长则一二百年,后果必然是皇帝越来越无能,王朝也越来越衰弱。自咸丰帝起,清帝享年不永,胤息奇缺,说明他们体弱,是普遍的现象。而这种人脉的不旺,与国势的衰弱又是完全相一致的。两者就这样奇特地互为因果:皇帝孱弱,无力励精图治;国力不充,内外交困,也使皇帝忧虑,心劳力绌,健康情况也就每况愈下。  康熙共有35子、20女。其中只有24個兒子、7個女兒活到成年。  ////////////儿子(按出生顺序)   爱新觉罗承祜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爱新觉罗万黼(幼殇,未序齿)   爱新觉罗允禶(幼殇,未序齿)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祐,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祀,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女儿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  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  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  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  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  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  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  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  母襄嫔|庶妃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参考资料:.cn/Websay/ViewTopic.aspx?tid=1048  16个!允禄的儿子弘普早亡,由永瑺世袭庄亲王永禄的爵位。永瑺,是康熙16子允禄的孙子。   雍正元年(1723),允禄奉旨过继庄亲王博果铎后嗣,博果铎是皇太子第5子硕塞的儿子,当时被封为承泽亲王,到博果铎这代改为庄亲王。   庄亲王府作为清初八家“铁帽子王”(即世袭罔替)之一,九代人当中,共有亲王十三位(包括追封一位,革爵两位)。除末代庄亲王溥绪之外,都葬在磁家务。庄王坟背靠馒头山居中的五座山,前临红栅栏村,东边到左峪沟,西边为十八亩地。在这数顷山场之内,又具体划分为前陵、后陵、西陵、小西衙门、小新陵、松树圈、姑娘坟、大立峪八处园寝。   在磁家务现存的两根下马桩北,过去首先能看到“前陵”。前陵为清太宗第五子承泽亲王硕塞的墓地。他生于天聪二年(1628)十二月二十四日,顺治元年(1654)十月封承泽郡王,三年(1646)五月参赞军务,先后追随豫亲王多铎、英亲王阿济格作战,八年(1651)二月以军功茂著晋亲王,三月管理兵部事,十一月擢任议政。十年(1653)十一月掌管宗人府事。顺治十一年(1654)十二月初五日寅时薨,年仅27岁,谥曰裕。①前陵的红墙与宫门相接,还有碑楼、享殿、月台、宝顶等建筑。承泽亲王硕塞之子博果铎,顺治七年(1650)三月二十二日丑时生,顺治十二年六月袭爵,改号庄亲王。雍正元年(1723)三月十一日寅时薨,终年74岁,谥曰靖。②葬地称为“后陵”。后陵是利用一块净地改建的,外边有石牌坊,宫门和享殿很象庙宇,窗户、门框均为石结构。驮龙碑据说为青玉制成。   庄靖亲王博果铎晚年卧病,有一次康熙帝前去探望,看到他身边无子女侍奉,便说:“怎么身边无人侍奉?!将十六阿哥过继给堂兄为嗣吧。”③有一种说法是,博果铎死前,“子孙争立,致触圣祖之怒。”④才造成十六阿哥过继的。其实博果铎确实无子,他有弟博翁果诺已先卒,七位侄子,只有伊泰、福苍在世。十六阿哥允禄为康熙帝顺懿密妃王氏所生,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六月十八日,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总管内务府。雍正元年(1723)正月过继给庄亲王博果铎为嗣,承袭庄亲王⑤。清世宗为缓和矛盾,雍正元年(1723)二月将博果铎侄孙球琳封为贝勒,六年(1728)三月封为惠郡王⑥。清高宗时,让允禄总理事务,赏食亲王双俸。允禄请封博果铎另一位侄孙明赫为镇国公。⑦明赫在乾隆四年(1739)十月丢爵后,允禄“仍厚分与田宅,时论称之”⑧。庄亲王允禄受康熙帝的影响,精数学,通音律。乾隆元年(1736)四月曾受命查办八旗佐领根源,收集史料。乾隆二十九年(1764),允禄70岁时,清高宗赐诗褒之⑨。乾隆三十二年(1767)二月二十一日午时薨,享年73年,谥曰恪。⑩庄亲王允禄的墓地,俗称西陵,在后陵西南,有宫门、享殿、红墙、碑楼等建筑。   在西陵以西,就是“小西衙门”。葬有庄亲王允禄第二子追封庄亲王弘普及庄慎亲王永瑺、庄襄亲王绵课。弘普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六月十九日,乾隆元年(1736)二月封贝子,二年(1737)二月掌管銮舆卫事,三年(1738)八月任镶蓝满都统,四年(1739)十月革贝子,封镇国公,五年(1740)十一月授宗人府右宗人。乾隆八年(1743)三月二十二日卒,年31岁,追封世子,谥曰恭,乾隆三十二年(1767)其子永瑺袭庄亲王追封。(11)永瑺初封辅国公,在乾清门行走,曾任副都统,乾隆三十二年袭庄亲王,任都统,管乐部。后任领侍大臣、玉牒馆总裁,管理宗人府、觉罗学、左右两翼宗学,在内廷行走。乾隆五十三年(1788)二月十一日去世,终年51岁,谥曰慎。(12)先是永珂之子绵课在12岁时过继给永瑺为嗣,26岁时袭庄亲王,在这以后的三十八年中,他屡任都统、领侍卫内大臣、阅兵大臣、宗人府右宗正、管园大臣、御前大臣、领纛大臣、总理行营大臣,担任过玉牒馆总裁,管理过觉罗学,办理过裕陵工程(13),嘉庆十八年(1813)林清李文成起义冲入紫禁城时,他“因率百余人,并矛手数十,从西城根进”(14)“射伤一人,得旨议叙。明年,上幸木兰,绵课奏河桥圮于水,竟在尼行,不称上旨,坐罚俸,并罢诸职。道光二年(1822),坐承修裕陵隆恩殿工草率,降郡王。四年,重修工蒇,复亲王。”(15)纵观他的一生,他有几次大起大落。道光六年(1826)四月初二日卒,享年64岁,谥曰襄。(16)小西衙门大墙之内,除碑楼三座、宝顶三座外,宫门、朝房、享殿均为一组建筑群。   庄襄亲王绵课第十三子奕■,道光六年(1826)七月袭庄亲王,八年“以宝华峪地宫入水,追论绵课罪,降奕■郡王,并夺诸子奕■、奕■、奕■、奕庚职。十一年,上五十万寿,复奕☆亲王。十八年(1838)九月,坐与辅国公溥喜赴尼寺食鸦片,夺爵。”(17)《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述较详:“东便门外运河之滨,有灵官庙,实尼僧广真住持,时人呼为广姑子。于道光中叶,其庙中香火极盛,且地邻二闸,夏季游人众多。广真又招伎设赌,诱贵族诸子弟入局。历数年之久,风声甚大,为御史所参。参军统领派弁往抄,适值广真作寿,来宾甚盛,因而俱罹于难,复究出庄亲王、喜公爷诸人,皆因之革爵。广姑子则归刑部判罪发遣。好事者编作曲词,到处唱之。今单弦排子曲与马头调中灵官庙,即此事也。”(18)随着奕☆的革爵,庄亲王由庄亲王允禄第二子弘普这一支,“飞”到了庄亲王允禄第八子弘☆这一支。由弘☆长子二等侍卫、辅国将军永蕃的长子、二子先后袭爵。   永蕃的长子绵护,乾隆四十八年(1709)五月二十九日生,初封奉国将军,道光十八年(1838)袭庄亲王以后,任都统、领侍卫内大臣、阅兵大臣、管理健锐营事务,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二十四日午时薨,年59岁,谥曰勤。(19)尔后绵护二弟绵☆袭庄亲王,他曾任右翼近支总族长,道光二十五年(1845)九月十三日去世,享年60岁,谥曰质。(20)绵☆长子奕仁,道光四年(1824)十月十三日生,初封辅国公,道光二十六年(1846)袭庄亲王,后任右翼近支总族长,咸丰二年(1852)在御前行走,咸丰九年因病开去一切管辖,王俸照旧分发。(21)“府务无论巨细皆为福晋理之”,“倚仗为慈安皇太后之姊”,以“近畿一带荒歉”为藉口,把道光十八年(1838)分家时的条款推翻,从咸丰三年(1853)至同治二年(1863)所欠本家载焘等各家白银不下万余两。“各本家穷苦不可言状”,告到恭亲王面前,经调解后只给了一年即爽约。同治六年(1867)再上告敦亲王,敦亲王上奏给两宫皇太后才获解决,载焘等人虽被“一并斥革”,但生活有了保障,免去了“穷苦冻馁”,他们整理了《述恩儆嗣记》记其事。(22)庄亲王奕仁于同治十三年(1784)十月初三日病故,终年51岁,谥曰厚。(23)庄勤亲王绵护、庄质亲王绵☆及庄厚亲王奕仁他们的葬地在西陵南侧长松岭,俗称小新陵。墙圈内三座碑楼,三间宫门、东西朝房各三间,享殿五间。   在小西衙门以西就是姑娘坟,据说是一位王爷去世时,一个孙女降生了,生不逢时,没有口粮,年龄不大自尽而亡。笔者认为应是某位王爷未受册封的姨太太,府中称为姑娘,王爷去世时,吞金自尽。姑娘坟西南有一松树圈,内有坟头两座。其一为丢爵的奕☆,他在道光二十年(1840)九月被发往吉林,“又娶民女为妾”,(24)二十三年(1843)改戍黑龙江,三十年(1850)正月奉旨释回。咸丰十年(1860)十一月二十九日卒,年47岁(25)。另一个坟头葬有庄亲王载功,他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袭庄亲王,曾任正红旗总族长、内大臣,民国四年(1915)正月二十七日去世,享年58岁,谥曰恭。他的嫡福晋为额附景寿(原“赞襄政务王大臣”之一)之女。(26)   在后陵东边大楼沟、小楼沟的“上坎”,俗称大立峪的地方,葬有一位庚子年间的肇祸之臣,他就是革爵庄亲王载勋。他生于咸丰三年(1853)十二月二十六日,初封辅国公,光绪元年(1875)袭庄亲王。曾任右翼近支第四族族长,管理近支婚嫁、左右两翼宗学、雍和宫事务。光绪二十六年正月,署正蓝汉都统,二月授宗人府左宗人,五月派出督饬守城事务,授步军统领。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他追随西太后、光绪帝逃亡西安,派为行在查营大臣。(27)“过蒲州府时,忽降谕旨,着革去庄亲王载勋爵位。至西安后,又于辛丑正月初三日(日)降旨赐帛。”(28)他原准备在小新陵兴工建坟茔,已然备足了材料,没来得及动工。   历史上的磁家务,圈内松柏树有上千株,圈外栽有柿子树、核桃树,在山下望去,蔚为壮观。照看坟地有赵家等数十户,每逢清明、中元,他们就忙碌几天,准备整猪、整羊和酒席,将园寝中的杂草除掉,打扫干净,迎接府中来人祭扫。庄亲王府的载偃、溥岓、毓展卿均到过这里。1927年,庄亲王溥绪将磁家务的树木卖掉一部分,换了钱花。馒头山顶留下一棵柏树,高十米,树身盘旋而上,树顶呈伞状。不到一年的光景,东北第一军司令于学忠的部队到达磁家务,由于学忠之父在现场监督,将王爷坟盗发,弄走后陵的驮龙碑和其它石料。房山县柴厂村刘振山(俗称小老虎,蔑称小老鼠)也步着他们的后尘,连盗墓带“扫茔”。   解放后,王爷坟西部建立了采石场,1974年房山县水泥二厂盖楼房,将这里的建筑物拆除。目前只有享殿的月台和一口改观的石井。1955年大安山矿和东区矿在王爷坟东部建设了家属区。如今,粮店门口是过去前陵的位置,火车道边还有些三合土。后陵也拆除了,废石料运到了河滩。1964年在后陵建立仓库。准备在地宫存放档案,因有积水作罢。三间四柱的石牌坊尚完整,两方石桩在库南门。 [后注]   ①、②、⑤、⑩、(11)、(12)、(13)、(16)均见《爱新觉罗宗谱》甲册页。有删节。   ③庄亲王府长房长孙金毓翎先生口述。   ④见《道咸以来朝野杂记》60页。   ⑥见《爱新觉罗宗谱》甲册2003页。   ⑦同上书,1992页。   ③、⑨《清史稿》三十册9049页。   (14)《啸亭杂录》卷六162页。   (15)、(17)、(24)见《清史稿》三十册9050页。   (18)《道咸以来朝野杂记》19~20页。   (19)、(20)、(21)、(23)均见《爱新觉罗宗谱》甲册页。   (22)抄自《述恩儆嗣记序》。   (25)见《爱新觉罗宗谱》甲册1958页。   (26)同上书,1979页。   (27)同上书,1975页。   (28)全国文史资料34辑239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王朝网络无关。王朝网络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为你推荐&&&&转载本文&UBB代码&HTML代码复制到剪贴板...&更多内容··········&&&&&&&频道精选&&王朝女性&&|&&|&&|&&|&&|&&|&&|&&|&&|&&|&&|&&|&王朝分栏&&|&&|&&|&&|&&|&&|&&|&&|&&|&&|&王朝编程&&|&&|&&|&&|&&|&&|&&|&&|&&|&&|&王朝导购&&|&&|&&|&&|&&|&&|&&|&&|&&|&&|&王朝其他&&|&&|&&|&&|&&|&&|&&&&2005-&&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康熙的孩子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