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到何氏族天津眼科医院院

姚氏家谱--------中国台湾网
中华姚氏网 日
  5750【河北青县】姚氏家谱二卷
  河北青县王镇店小交河村
  5751【上海南汇】周浦姚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姚仁焯修
  民国五年(1916)排印本 二册
  上海图 杭州大学
  5752【上海南汇】周浦瀛绪堂姚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姚雨阶辑
  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二册
  上海文管 美国
  5753【江苏镇江】姚氏重修族谱六卷
  (清)姚廷甫主修
  清道光九年(1829)世德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清乾隆三十二年始修。
  5754【江苏】毘陵姚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
  (清)姚师傅等重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明恕堂活字本
  北图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武进、江阴、宜兴等地。
  5755【江苏镇江】润州姚氏宗谱四卷
  (清)姚家楫等修
  清嘉庆十八年(1813)式好堂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5756【江苏镇江】丹徒姚氏支谱不分卷
  (清)姚文馥重修
  清光绪元年(1875)燕翼堂写本 一册
  5757【江苏镇江】丹徒姚氏族谱四卷首一卷附二卷
  (清)姚承宪(五修)
  清宣统三年(1911)活字本 八册
  北图 科图(二郡)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5758【江苏】丹徒姚氏重修族谱稿
  稿本 一册
  注:书名本馆增,二十一世姚辂支。
  5759【江苏常州】辋川里姚氏宗谱十二卷
  (清)姚盂廉重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敦睦堂木活字本 四册
  南开大学
  5760【江苏常州】辋川里姚氏宗谱十四卷
  (清)姚澍垣 姚家骏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缺卷11)
  注:始修於清道光九年。
  5761【江苏武进】毘陵姚氏宗谱六卷
  (清)姚世福 姚盘富主修
  清宣统元年(1909)谐孝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元延祐元年姚淇孙始修。
  5762【江苏】溧阳姚氏宗谱四十五卷首三卷
  (清)姚庆福 姚恩溥等续辑
  清光绪十五年(1889)木刻本五十四册
  河北大学
  5763【江苏】常熟城东姚氏世系考不分卷
  (民国)姚锡祚 姚尔钧等纂修
  民国三十一年(1942)铅印本 二册
  南京图 江苏常熟市图
  注:首修於清乾隆十年姚於皋。
  5764【浙江馀杭】姚氏宗谱二卷
  清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木活字本
  浙江馀杭县文管
  5765【浙江】馀杭徐湖姚氏宗谱六卷
  姚联庆纂
  民国二年(1913)活字本 六册
  5766【浙江馀杭】姚氏宗谱二十二卷
  (民国)俞钦撰
  民国十七年(1928)木活字本
  浙江馀杭县文管
  5767【浙江馀杭】姚氏宗谱十卷附编一卷
  (民国)赵德富重辑 俞钦撰
  民国十七年(1928)木活宇本
  浙江馀杭县文管
  5768【浙江宁波】姚氏宗谱六卷
  (清)姚煃纂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
  (1895)重校本
  浙江宁波市档
  5769【浙江馀姚】古虞姚氏宗谱六卷
  (清)姚升南等重修
  清同治十七年(1809)刻本,六册
  注:始修於唐代姚恩廉,是为八修。
  5770【浙江馀姚】云楼姚氏宗谱十二卷
  (清)姚凤泉 姚安治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耕山堂刻本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馆(缺卷4、8)
  5771【浙江鄞县】鄞锡山姚氏家乘二卷首二卷末二卷
  (民国)张琴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察伦堂木活字本
  北图 天一阁
  5772【浙江】慈溪姚氏宗谱三十卷
  (清)姚守烈续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植本堂刊本
  南开大学 天一阁(缺卷15、27)
  注:始修於明正统十二年,此为五修。
  5773【浙江象山】前山姚氏宗谱一卷
  (民国)王醒华重修
  民国十七年(1928)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774【浙江嘉兴】秀山姚氏学山堂家谱不分卷
  (清)姚应龙辑
  清道光十五年(1835)姚允升钞补乾隆二十四年(1779)本
  注:内有後人直至光绪十年姚星垣补辑资料多种。
  5775【浙江嘉兴】秀山姚氏家乘不分卷
  (清)姚澍重辑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刊本 五册
  日本 美国
  5776【浙江湖州】吴兴姚氏家乘六卷
  (清)姚淳起重编
  清雍正二年(1724)钞本 十二册
  北图(又一部存一卷) 浙江图
  5777【浙江湖州】吴兴姚氏家乘二十卷首一卷
  (清)姚培纯 姚学邃等重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修 光绪二十三年
  (1897)刻本 十二册
  人民大学(存十七卷)上海图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注:理学公创修於明末
  5778【浙江湖州】姚氏家乘世系一卷支系一卷谱牒四
  卷首一卷
  (清)姚世锡纂修
  清红欄格钞本 四册
  中山大学
  9779【浙江湖州】吴兴姚氏家乘不分卷
  稿本 十二册
  上海图
  5780【浙江绍兴】姚氏家谱不分卷
  (清)姚振宗增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增补师石山房钞本
  吉林大学
  5781【浙江绍兴】重订绍兴姚氏谱十五卷首三卷附存谱三卷
  (清)姚振宗纂修
  甘肃图
  5782【浙江】绍兴姚氏谱十五卷首三卷附存谱三卷
  (清)姚振宗重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5)活字本
  人民大学 吉林图 日本 美国
  5783【浙江上虞】古虞姚氏宗谱三卷
  (清)姚日炎修
  清同治七年(1868)活字本 五册
  北京大学
  5784【浙江上虞】古虞姚氏宗谱六卷
  (清)姚文登 姚汝宾修
  清同治七年(1868)木刻本 六册
  北图 河北大学
  5785【浙江上虞】始宁姚氏宗谱六卷
  (清)姚沛然纂修
  清光绪四年(1878)耕山堂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注:明建文四年姚杨姿始修。
  5786【浙江上虞】始宁姚氏宗谱六卷
  (民国)姚稼夫等修
  民国二十八年(1939)梓井山堂活字本 六册
  5787【浙江兰溪】郡马遗芳姚氏宗谱六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 六册
  浙江兰溪县文管(共十部)
  注:谱始修於明天顺八年。
  5788【浙江】兰溪龙山姚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二年(19l3)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共山张乡
  5789【浙江兰溪】姚氏宗谱
  浙江兰溪县文管(存三册)
  5790【浙江兰溪】姚氏宗谱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登胜乡文化站
  5791【浙江兰溪】姚氏宗谱六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登胜乡东姚村
  5792【浙江常山】姚氏续修宗谱六卷首一卷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序)
  浙江常山县球川镇草龙口村
  注:首修於明嘉靖三十四年。
  5793【安徽徽州】塘川姚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舜耕堂木刻本
  安徽徽州地区博 安徽屯溪市文管
  5794【安徽旌德】旌川县姚氏家谱不分卷
  (明)姚意纂修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家刻本 一册
  5795【安徽旌德】板桥姚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刘纯供编辑
  清光绪十五年(1889)活字本 十四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安徽徽州地区博
  注:宋淳熙六年始修。
  5796【安徽旌德】旌阳罗湾姚氏世谱十卷
  (民国)姚文峻等修
  民国十二年(1923)刻本 六册
  安徽徽州地区博
  5797【安徽歙县】古歙武担姚氏重修族谱二卷
  明万历年间刻本 一册
  注:有万历十九年歙南武担姚氏族谱跋。
  5798【安徽歙县】歙南武担姚氏支谱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姚邦燮修
  民国二十年(1931)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注:封面作《武担姚氏上门支谱》。
  5799【安徽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附
  姚氏先德传七卷
  (清)姚寿昌等七修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十二册(缺卷6-11)
  北图 日本 美国
  5800【安徽】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附姚氏先德传七卷
  (民国)姚国桢 姚联奎纂修
  民国十年(1921)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二部) 历史所 人民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安徽博 湖北图 日本 美国
  注:附《姚氏先德传》,(清)姚莹著。
  5801【江西】南昌姚氏重修族谱附录不分卷
  (民国)姚公礼主修
  民国二十年(1932)铅印本 二册
  江苏赣榆县档
  5802【山东】泰安姚氏家谱不分卷
  (清)姚克乾纂修
  清嘉庐二十年(1815)居敬斋刻本 四册
  历史所 山东泰安县图
  注:清嘉庆八年姚印祥始修。
  5803【河南渑池】姚氏宗谱一卷
  (民国)姚振华等纂
  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河南渑池县档
  5804【河南陕县】姚氏族谱
  河南陕县档
  5805【湖北】汉阳姚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姚芳勋等修
  民国十年(1921)成务堂活字刊本 十七册
  5806【湖北汉阳】姚氏宗谱首编八卷正编十二卷
  (民国)姚慕水 姚政桓等撰
  民国二十一年(1932)姚氏重华堂排印本 二十册
  武汉图
  注:清康熙三十三年姚胆斋首修。
  5807【湖南宁乡】姚氏续修族谱□□卷首二卷
  (清)姚宗析纂
  清同治十年(1871)吴兴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上下)
  5808【湖南邵阳】邵陵姚氏族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姚家德纂修
  民国十年(1921)活字本 十八册
  湖南图
  5809【湖南新晃】姚氏六修族谱□□卷
  (清)姚登高 姚廷藻等纂 姚绍锡 姚祖清等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永州邹汉廷刻本
  湖南图(存卷首)
  5810【湖南新晃】姚氏合修族谱□□卷
  (民国)姚源浦 姚绍扬等纂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昭隆刻本
  湖南图(存卷1)
  5811【湖南益回】姚氏鹿山五修支谱十卷首一卷末
  (清)姚教源等纂修序
  清宣统三年(1911)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5812【广东】潮阳姚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姚亚民辑
  民国三十八年(1949)本
  广东汕头市档
  5813【广东】平远姚氏宗谱三卷
  (民国)姚克明 姚鸿颖等三修
  民国五年(1916)铅印本
  广东平远县档
  5814【四川宣汉】姚氏族谱一卷
  民国元年(19l2)手钞本
  四川宣汉县三胜乡
  5815【四川宣汉】姚氏族谱一卷
  手钞本
  四川宣汉县清溪乡
  5816 秋浦霞湖姚氏家谱四卷
  (明)程文肃纂修
  明隆庆三年(1569)家刻本 四册
  5817 万翠姚氏後裔重修族谱十五卷
  (明)姚邦谟纂修
  明万历四十年(1612)家刻本 四册
  5818 东姚姚姓宗谱
  姚氏公修
  清同治刻本 一册
  杭州大学
  5819 姚氏家乘四卷
  (清)姚澍纂
  清光绪十五年(1889)丽泽堂重刻本 四册
  5820 姚氏宗谱六卷
  (清)姚士童等重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叙伦堂活字本四册
  5821 姚氏家谱四卷首一卷
  (清)姚康泽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舜井堂刻本 四册
  北京大学
  5822 城西姚氏宗谱
  (清)姚仁寿重修
  清钞补光绪三十年(1904)本
  5823 姚氏宗谱八卷
  姚继唐纂修
  民国五年(1916)蔡馀庆堂活字本 八册
  5824 晉溪姚氏宗谱十六卷
  姚肇全重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会宗堂刊本 十六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明景泰四年,此为七修。
  5825 姚氏家乘□□卷
  民国间木刻本 八册
  江苏杨中县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姚氏家谱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湖南氏族源流
当前位置:
浏阳谢家冲姚氏&
始迁祖若海公,清康熙间自萍乡东姚家洲竹叶冲迁此。1947年三修族谱。
醴陵黄霞垅姚氏&
始迁祖清仲公,明洪武2年(1369)自江西吉水迁此。族人分布于黄田、姚家坝。至1948年,全族人口1600人。
醴陵辰塘姚氏&
始迁祖忠甫公,自江西南昌迁此。族人分布于东岸、里都、三望冲。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0人。
醴陵攸坞、姚家湾姚氏&
始迁祖植贵公,明宣德7年(1432)自北乡黄霞垅迁此。族人分布于西林、大富岭、黄冈岭。至1948年,全族人口500人。
涟源杨市姚氏&
始祖元鼎公,宋元丰间自江西吉安泰和迁宁乡,三世承仲迁湘乡大育F,十世添纬迁杨市,今属涟源,派分八房。清乾隆21年(1756)一修族谱,嘉庆22年(1817)二修,同治10年(1871)三修,1917年四修,1993年五修。班行:元朝承万世,正汝应文添(积善定兴嗣),仕志忠能友(伏厚传家远),昌隆立大春(自一大之光),子嗣兴宗祖(朝廷必有用),诗书(道德)裕俊贤,仁缮长培本,英华定发荣,馨香酬后泽,簪笏替前刚,绪绍衣冠懋,基宏阀阅新,璧圭昭品谊,金石炳功勋。
邵阳甘棠、砂田、留田姚氏&
始祖岩公,字尔瞻,浙江桐庐人(一曰由浙江徙居江西泰和圳上),宋景定授武冈知军,卒于官。生子二:、芝。流寓武冈,长子义魁,字宏仁,元末世乱,由武冈徙邵东佘田,继迁甘棠。芝公子义昌由佘田迁邵北砂子田,开砂田支。另一始祖岳公,字嵩高,由浙江桐庐徙居河南汝宁府上蔡,岳公孙义贵宦宝庆,开留田支。清康熙间甘棠支首修族谱。乾隆42年(1777)三支合修,嘉庆21年(1816)、同治13年(1874)、1921年续修。三支先代命名行派各歧,乾隆42年(1777)始归划一,自十七世始:为德本家珍。同治13年(1874)续增:作述济美,积善庆长,永延贻泽,振绳代昌。1921年又续增:共和肇建,咸乐平康,宏惟先祖,荫锡嘉祥。十九世孙姚矗炯1955年衔授中将。
鼻祖寿一公,明初官金陵昆山县,子金保,孙忠公,明永乐间功授衡州镇远将军,奉祖父由金陵家衡阳姚衙巷。生二子:纲、英,因避吴三桂之乱,英公裔有迁常宁者,纲公生胜公,胜公生相、松、柏,开三大房,世居衡西。相公第三子鳌公,迁于衡东慕政乡姚头洲。后裔靖屿公迁湘乡今双峰县石牛乡六十湾。1932年衡、湘、常六修族谱,2000年双峰姚氏七修。班行:绍应宗先世,古训是法程,传家惟忠孝,与国万年兴。永钟衡岳秀,常挹湘江清,祖德如山厚,长庆继显荣。
始迁祖福三公,明永乐4年(1406)偕兄弟赓四、胜鼎自南昌府城东华门铁树街迁居岳州府平江县时丰坪,继迁巴陵菡草坪,复迁土地冲。自此兄弟分派,赓四复迁荷塘大F,胜鼎继迁新墙姚名洲。1917年四修族谱,1947年五修。
华容桃花山姚氏&
始迁祖荣公,字绿溪,原籍吴兴,明永乐年间隐逸华容桃花山。有子二人,长福厚,字鹏来,明进士,迁南山陈湖港(今终南夏家庙),后人分居护城马鞍山、注滋口、宋市和南县福兴港、华阁、岳阳、钱粮湖等地。次显厚,字从龙,邑庠生,后人分居潘家下高桥、学惠,南山南竹、仙人洞、新河、万庾兔湖和石首等地。原派:(自二世始)厚宗思得,定世良学。续派:大效可绍永,德盛瑞文升,名远光先哲,才华汝永兴。
华容护城华光姚氏&
始迁祖天佑公,居益阳十九里朱龙桥,为生计,清光绪13年(1887)迁入华容华光。现分居新沟、华光、横堤、甘阳嘴和东山野鸡桥等处。老派:禄承祯福顺,必以仕秉正,安定邦立荣。新派:华章逢国运,教育振家声,守道如珍友,敦修似景行,奇才光后裔,盛业继先程,经术儒林重,勋猷著鼎铭。
湘阴县城姚氏&
始迁祖拱乾公,明嘉靖元年(1522)自上元县南京迁湘阴。
湘阴公悦围姚氏&
始迁祖永秀公,明初自江西泰和迁湘阴。
平江湖源山姚氏&
始迁祖土公,明洪武4年(1371)自江西南昌迁此。至1994年,全族人口4584人。
平江长田姚氏&
始迁祖思宠公,明崇祯2年(1629)自江西宁州迁此。
常德沟湖姚氏&
始迁祖正斗公,元末自江西余干县迁居湖南武陵县西关外东流村。
桃源九溪姚氏&
始祖进公,原籍江苏常州府无锡县新安乡,明初从军,子国泰,居星沙,孙汝贤,明永乐2年(1404)由湘潭县忠诚乡迁桃源,始居仙人山,继徙白沙坡。清同治11年(1872)始修族谱,1938年续修,1995年三修。又一支始迁祖大郎公,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虎溪,明初迁桃源。明弘治间、清康熙60年(1721)纂有草谱,咸丰8年(1858)一修,2005年续修。大郎公系老派:宗士光学以仁廷定万世登本成。进公系老派:国大光学以成。合派:绍善良,志上进,自克昌,贤才广启,景泽方新,先发能守,恒有达人。
桃源郑家河姚氏&
始迁祖宗贵公,明永乐年间自江西吉水迁居湖南桃源县南下白石村郑家河。族人分布于碧云乡、永顺县等地。至1948年,已传20代,约300人。宗祠在保子山,族谱创修于1927年。
石门新关姚氏&
明末自江西金溪迁湖南,清初迁此。族谱始修于清道光28年(1848)。
始迁祖禄公,字在中,号六亭,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其初筮仕燕京宛平县令,迁山西平阳县,转升湖南宝庆太守。致仕侨寓益阳,卜居十九里缺头岭东标公嘴,生承仕、承任。承任失传。承仕生贞性、贞情。贞情宦游湖北,家黄州。贞性生受一郎、福五郎。受一郎,号鹿山,以国子监由金陵宰益阳,元季兵乱,立寨白鹿山,为白鹿姚氏支祖。明万历35年(1607)创修族谱,清乾隆56年(1791)、道光11年(1831)、同治12年(1873)、1911年续修。福五郎生顺一、权一、秉一、顺五。权一居九子冲,秉一居杉木桥,顺五居桃花江。顺一裔七世思义,生永宁、永宾、永霖、永阊。宁、阊二房迁宁乡邓家冲,后又迁长沙河东及湘阴金鸡岭。思义弟思信,居侍郎桥,生永定、永宥,分上、下梅塘二支。明万历35年(1607)、崇祯15年(1642)、清康熙37年(1698)思义、思信二房合修宗谱,嘉庆22年(1817)、同治8年(1869)、1921年宾、霖二房续修。乾隆29年(1764)、嘉庆24年(1819)、同治8年(1869)、1914年思信房续修。受一郎房派语:承贞受文,必以仕秉正,安定邦立忠,华章逢国运,教育振家声,守道如珍友,敦修自景行,奇才光后裔,盛业继先程,经术儒林重,勋猷著鼎铭。福五郎房派语:禄承贞福顺,念思永志正,贤能显祖荣(下与受一郎房同)。
益阳下梅塘姚氏&
始迁祖六亭公,讳禄,字在中,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宋末元初为宝庆太守,致仕落业资阳。越四派,至受一郎、福五郎分为两支。福裔传至八派定公为下梅塘支祖,宥公为上梅塘支祖。下梅塘支谱始修于清嘉庆24年(1819),同治8年(1869)、1913年、2003年续修。
安化九渡水姚氏&
始祖禄公,原籍江西泰和县圳上斜柳湾。宋嘉熙间因官徙居益阳标公嘴。六世孙念华于元季复自益阳迁安化九渡水。1933年纂有宗谱。
安化栗林姚氏&
始迁祖顺公,明永乐年间由江苏昆山迁栗林。
宜章岩泉姚氏&
南宋时自江西庐陵县徙此。
蓝山大慈乡大石源姚氏&
始迁祖选金公,清初由宜章迁来。
溆浦高庄姚氏&
宋时由泸溪徙此。
先世明成化年间由江西徙湖南桃源,旋迁沅州晃县等地。明末,八世现楚公由沅州岩子坪迁居麻阳白泥田(今谭家寨姚家),十四世孙荣武由姚家移凤凰枫木湾,继迁麻阳也乔坪(野鸡坪)。十六世孙于清咸丰年间由芷江扎牛坪姚湾坪徙麻阳之西冲湾。派语:思维世志子,天永必通淮,正大贤文启,荣华复照忠。(原派只取至"复")续派:绍祖炳元茂,敦伦岁应昌,国朝隆上选,英秀定联方。
宋咸淳年间自江西泰和迁靖,居大姚园。至清光绪34年(1908),已传26代。
谱尊河南鼻祖云公,汉侍郎,为一世,居河南陕州硖石。二十五世尚忠徙江西瑞州新昌县,至四十二世,良删(一字珊),行三,始居江西瑞州新昌灵源,继迁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明永乐14年(1416)奉旨辰州卫,删公偕兄长能、德二公应诏来楚,卜居沅陵一都灰窑长坪。删公宣德8年(1433)复迁沅州岩子坪;能公析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旋迁浦市江东沙堆角;德公仍居长坪。删裔四十六世文献,字君赞,明时迁晃县之伞寨,子再聘、再榜、再麟、再行,衍至七世有兄弟十二,分居于脚寨、沙坪寨、石柳坡、颜家寨、地东寨、蒲寨、丈溪、旧惆、扶罗寨、田家寨、禾滩等地。该族今为侗族。谱牒一修于河南陕州硖石,二修于江西瑞昌灵源,三修于湖南辰州浦市,乾隆末晃州四修,道光29年(1849)五修,光绪12年(1886)六修,1944年又修。原派: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循环使用)新派:绍祖本源茂,敦伦瑞应长,彤廷隆选建,英哲定联芳。
湖南图书馆姚氏家训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0页
《姚氏家训》 : 明清吴兴姚氏的望族之道
(浙江林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
摘要: 中国传统家训是家庭教育的真经。吴兴姚氏是明清时期的望族之家,其流传于世的《姚氏家训》在
社会上颇有影响。重新探析《姚氏家训》 ,可以知道,姚氏之所以能在明清时期人才辈出,实与其《家训》
密不可分。其中关于为人、治家及处事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今日个人及社会仍有积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姚氏家训; 姚舜牧; 做人; 治家
中图分类号: K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 01 - 0056 - 06
吴兴姚氏自姚舜牧以理学名世,明中叶以后蔚为望族之家,历经明清两代而不衰。究其缘由,实
与姚舜牧等所订《姚氏家训》对其后人的教育指导之功大有关系。
姚舜牧(1542 – 1627) ,字虞佐,浙江乌程人。万历元年(1573)举人,授新兴令,调广昌,皆
有惠政,以直道自持。他不屑于科举,因幕唐一菴、许敬菴两先生之学,遂自号承菴。他一生著述
丰富,其“所著《家训》真切过于《颜氏家训》 ” ,在当时深受士大夫之家欢迎, “世之士大夫家都讲
求其书,谓中多不刊语,堪与经传相表里”
①今从《姚氏家谱》所收《姚氏家训》看,以姚舜牧所著
为主,内容包括《家训引》 《家训》 《训后》 ( 《吴兴姚氏家乘》卷一八) ,及其孙榕似公姚延著所补《家
训》以及《冶公公训言三十三则》 ( 《吴兴姚氏家乘》卷一九) 。
姚舜牧所著《姚氏家训》是得于其父“平日所训语,及所闻于故老,所得于会悟者” 。 ③其所著
《家训》不仅用来训示后人,在他仕新兴、广昌时,他还曾用《家训》来治理地方人民,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因此人称他“治家如治民,明科条,崇礼教,故成名者众” ;其治民, “视百姓为子弟,敦
教养,勤劳来,故不任法而化成” 。
④可见其所著《家训》并不仅仅是训诫子孙的规条,还能用来治理
社会,管理人民,其功能已经超出了一般家训对子弟的训诫,而是从更高的角度对其后人全方面的
教育。唯其如此,也就成就了姚氏几百年的兴盛,成为姚氏的望族之道。下面从做人、治家及处事
三个方面,来看《姚氏家训》所体现的望族之道。
一、 做人之本
姚舜牧亲眼目睹了许多人事兴废,家族兴衰,从人的品德、人的职业和人的健康三个根本方面,
第1页/共10页
寻找更多 ""主持人:刚才您听到的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的的刘莉莎为大家演唱的女人九香选段。那之前我们听得都是一些中青年表演艺术家有很多都是获得梅花奖亿这些名家带给我们著名的作品,接下来要给大家听两位老先生给大家带来的作品,而且是现场演唱,一位是雷保春,老先生已经70岁了,他是河北梆子优秀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很多戏迷朋友都知道,他的代表剧目,像《小刀会》、《范进中举》、《赵氏孤儿》、《清风亭》、《潘杨颂》、《四郎探母》、《斩唐丹》、《夜审姚达》等等他有着众多的戏迷,那今天老先生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呢?《小刀会选段》赶紧来听吧。
21:43&&来源:中国广播网&
刚才您听到的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的的刘莉莎为大家演唱的女人九香选段。那之前我们听得都是一些中青年表演艺术家有很多都是获得梅花奖亿这些名家带给我们著名的作品,接下来要给大家听两位老先生给大家带来的作品,而且是现场演唱,一位是雷保春,老先生已经70岁了,他是河北梆子优秀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很多戏迷朋友都知道,他的代表剧目,像《小刀会》、《范进中举》、《赵氏孤儿》、《清风亭》、《潘杨颂》、《四郎探母》、《斩唐丹》、《夜审姚达》等等他有着众多的戏迷,那今天老先生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呢?《小刀会选段》赶紧来听吧。
版权说明:&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
编辑:吉媛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山大学眼科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