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囊2.7cm乘1.4cm大小6.9×2.7cm,芽长2.2是男孩女孩

特征特性:单价转基因杂交春棉品种,生育期111-115天。株型塔型、较松散,株高104.1-107.3cm,叶色深绿,叶片掌状,茎杆少毛;铃卵圆形,中等偏大,吐絮畅。第一果枝节位6.5-6.8节,单株果枝数13.3-14.1台,单株结铃21.8-23.9个,单铃重5.9-6.7g,子指10.3-11.0g,衣分38.9-40.41%,霜前花率95.7-96.34%。
抗病鉴定:2012年经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植保室抗性鉴定:枯萎病指16.0,黄萎病指30.3,耐枯萎病和黄萎病;2013年鉴定:枯萎病指19.0,黄萎病指28.6,耐枯萎病和黄萎病。
抗虫鉴定:2014年经中国农科院生物所抗虫鉴定:抗虫株率98%,Bt蛋白表达量952,抗棉铃虫。
品质分析:2012年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安阳)检测:上半部平均长度29.9mm,断裂比强度31.2cN/tex,马克隆值4.9,整齐度指数85.2%,伸长率5.6%,反射率78.5%,指数148.3。2013年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3mm,断裂比强度29.4cN/tex,马克隆值4.6,整齐度指数84.6%,伸长率5.3%,反射率79.0%,纺纱均匀性指数143.3。
产量表现: 2012年河南省杂交春棉区域试验,7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292.7kg、皮棉116.3kg、霜前皮棉111.2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8.5%、6.7%、6.1%,皮棉增产显著;2013年续试,8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261.0kg、皮棉100.0kg、霜前皮棉95.9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7.8%、9.0%、9.5%。2014年河南省杂交春棉生产试验,9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66.0kg、107.5kg和103.2kg,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13.4%、10.3%和11.7%。
栽培技术要点:
1、种植时间和密度:育苗移栽可在4月上旬,春直播4月中下旬,盖膜4月中旬。种植密度以每亩2000株左右为宜。
2、田间管理:底肥,尿素10-15kg,复合肥40kg,套种棉麦收后亩尿素10kg,钾肥10kg;盛花期尿素20kg以上;打顶后注意补施盖顶肥。遇旱适时浇水,遇涝及时排除积水。
3、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棉蚜、红蜘蛛和盲蝽象,中后期注意防治夜蛾和棉铃虫。
4、适时化调:缩节安化调,开花前一般不用生长抑制剂,开花后酌情轻控,一般亩施缩节安用量:初花期0.8-1g/亩,盛花期7-8月初1g-1.5g/亩。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河南省各棉区春棉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3、品种名称:中棉所94A213
审定编号:豫审棉2016003
转基因生物名称:中棉所94A213
申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育 种 者:范术丽、喻树迅、魏恒玲、庞朝友、王龙等
品种来源:
特征特性:单价转基因杂交夏棉品种。生育期98-103.6天。植株筒型,株高64.4-72.0cm,第一果枝着生5.5-5.6节,叶绿色,叶片掌状,缺刻浅,茎杆茸毛稀,青紫色;铃卵圆型,铃面粗糙,有钝尖;单株结铃10.8-12.5个,铃重5.0-5.5g,衣分40.2-42.8%,子指10-10.4g,霜前花率89.3-95.7%。
抗病鉴定:2012年经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植保室抗病鉴定:枯萎病指1.8,黄萎病指31.1,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13年鉴定:枯萎病指9.9,黄萎病指32.9,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抗虫鉴定:2015年经农业部转基因环境安全及植物抗性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抗虫鉴定:抗虫株率100%,Bt蛋白表达量597,高抗棉铃虫。
品质分析:2012年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3mm,断裂比强度30.5 cN/tex,马克隆值4.6,整齐度指数86.1%,伸长率6.2%,反射率78.3%,黄度7.8,纺纱均匀性指数152.8。2013年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4mm,断裂比强度32.4 cN/tex,马克隆值5.27,整齐度指数85.3%,伸长率5.9%,反射率77.3%,黄度8.0,纺纱均匀性指数144.8。
产量表现:2012年河南省夏棉品种区域试验,7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00.0kg、80.1kg和71.2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1.3%、6.4%、6.1%;2013年续试,7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21.2kg、89.0kg和84.1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9.1%、16.5%、17.3%。2014年河南省夏棉生产试验,8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186.5 kg、78.5 kg和75.0 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4.0%、5.5%和5.5%。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5月中下旬播种,移栽棉田5月10日左右育苗,麦收后及时移栽。
&2、合理密植:两熟棉田每亩5000株。
3、田间管理:两熟棉田,麦收后要及时灭茬,灌提苗水,施提苗肥,以促早发。两熟棉田,前茬作物应施足基肥,苗期和盛蕾后期追肥,花铃期叶面喷肥。
4、及时防治虫害:二代棉铃虫一般不用防治,三、四代棉铃虫严重发生年份兼治,对非鳞翅目害虫如棉蚜、棉叶螨、棉盲蝽等要及时防治。
5、适时化调:开花初期用低浓度缩节胺加以调控,花铃期特别是打顶后,应根据棉花的长势,加大缩节胺的用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于河南省棉区夏棉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4、品种名称:中棉所94A361
审定编号:豫审棉2016004
转基因生物名称:中棉所94A361
申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育 种 者:范术丽、王龙、王寒涛、喻树迅、庞朝友等
品种来源:中棉425&中605
特征特性:单价转基因杂交夏棉品种,生育期94-101天。植株塔型,较松散,株高73.7-75.2cm,叶色深绿,叶片掌状,中小;茎杆茸毛稀,青紫色;花冠乳白色;铃圆型,有钝尖,铃面光。第一果枝着生5.3-5.5节,单株有效铃10.8-11.6个,铃重5.1-5.8g,子指10.2-10.4g,衣分38.1-42.8%,霜前花率89.2-93.5%。
抗病鉴定:2012年经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植保室抗病鉴定:枯萎病指4.8,黄萎病指30.7,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13年鉴定:枯萎病指17.5,黄萎病指32.5,耐枯萎病和黄萎病。
抗虫鉴定:2015年经农业部转基因环境安全及植物抗性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抗虫鉴定:抗虫株率100%,Bt蛋白表达量601,高抗棉铃虫。
品质分析:2012年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8mm,断裂比强度31.4 cN/tex,马克隆值4.7,整齐度指数86.3%,伸长率5.4%,反射率78.7%,黄度7.9,纺纱均匀性指数155.3。2013年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7mm,断裂比强度32.8 cN/tex,马克隆值5.3,整齐度指数85.2%,伸长率6.2%,反射率76.4%,黄度8.5,纺纱均匀性指数145.0。
产量表现:2012年河南省夏季杂交棉区域试验,6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231.8kg、皮棉87.8kg、霜前皮棉78.4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13.4%、15.7%、17.4%,皮棉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极显著;2013年续试,6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223.7kg、皮棉89.6kg、霜前皮棉83.5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10.8%、17.0%、18.1%,皮棉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极显著。2014年河南省夏棉生产试验,8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03.6kg、87.3kg和81.3 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13.6%、17.2%和14.4%。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5月中下旬播种,移栽棉田5月10日左右育苗,麦收后及时移栽。
2、合理密植:每亩5000株。
3、田间管理:麦收后要及时灭茬,灌提苗水,施提苗肥,以促早发。
前茬作物应施足基肥,苗期和盛蕾后期追肥,花铃期叶面喷肥。
4、及时防治虫害:二代棉铃虫一般不用防治,三、四代棉铃虫严重发生年份兼治,对非鳞翅目害虫如棉蚜、棉叶螨、棉盲蝽等要及时防治。
5、适时化调:开花初期用低浓度缩节胺加以调控,花铃期特别是打顶后,应根据棉花的长势,加大缩节胺的用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于河南省棉区夏棉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5、品种名称:百棉9号
审定编号:豫审棉2016005
转基因生物名称:百棉9号
申请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育 种 者:王清连、张金宝、王清田
品种来源:百棉1号 & BMD016
特征特性:单价转基因杂交春棉品种,生育期113-116天。植株塔型,较紧凑,株高103.2-113cm,叶色深绿,叶片中等大小;茎杆茸毛少;铃卵圆形,吐絮畅,易收摘。第一果枝节位6.4-7.7节,单株果枝数13.9-14.9台,单株结铃21.2-24个,单铃重6.3-7.0g,子指11-11.9g,衣分38.8-40.7%,霜前花率86.2-96.2%。
抗病鉴定:20113.421.220122.923.1
抗虫鉴定:201398%Bt694
品质分析:201129.5mm29.5 cN/tex4.9整齐度指数84.9%6.4%76.5%7.5143.3201228.6mm28.7 cN/tex5.2整齐度指数84.7%5.0%79.0%7.8133.0
产量表现:20119212.3kg86.6kg74.6kg2811.3%9.3%12.4%20127301.9kg 117.9kg 113.5kg2816.5%15.0%14.8%20138255.43kg99.49kg92.77kg2811.75%9.07%10.78%
1. 415~2044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6、品种名称:中棉所3018
审定编号:豫审棉2016006
转基因生物名称:中棉所3018
申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育 种 者:姚金波、张永山、陈伟、李燕、褚丽等
品种来源:鲁棉研21号/库车-6
特征特性:单价转抗虫基因常规春棉品种,生育期115-118天。植株塔型,较松散,株高96.7-112.0cm;叶色中绿,叶片掌状,中等大小;铃卵圆型,中等大小;第一果枝节位6.8-7.2节,单株果枝数12.9-13.9台,单株结铃20.5-22.6个,铃重5.9-6.5g,衣分39.5-41.65%,子指11.1-11.7g,霜前花率92.4-97.57%。
抗病鉴定:2013年经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植保室抗病鉴定:枯萎病指14.0,黄萎病指17.2,耐枯萎病、抗黄萎病;2014年鉴定:枯萎病指5.2,黄萎病指17.2,抗枯萎病和黄萎病。
抗虫鉴定:2015年经中国农科院生物所抗虫鉴定:抗虫株率94%,Bt蛋白表达量515,高抗棉铃虫。
品质分析:2013年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0mm,断裂比强度31.2 cN/tex,马克隆值5.3,整齐度指数84.7%,伸长率5.5%,反射率76.7%,黄度8.5,纺纱均匀性指数137。2014年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3mm,断裂比强度30.8 cN/tex,马克隆值5.3,整齐度指数85.2%,伸长率5.6%,反射率77.5%,黄度7.7,纺纱均匀性指数139。
产量表现:2013年河南省常规春棉区域试验,8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70.7kg、106.7kg和98.4kg,分别比对照增产10.7%、10.1%和11.1%,皮棉比对照增产极显著;2014年续试,8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53.9kg、106.1kg和103.2kg,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4.1%、3.5%和4.1%。2015年常规春棉生产试验,8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75.4kg、114.9kg和110.1kg,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6.2%、6.3%和8.3%。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当地温达到10℃时即可播种,露地直播以4月25日左右播种为宜,地膜覆盖以4月15日左右播种为宜。
2、合理密植:一般肥力棉田密度以每亩30003500株为宜,肥力高的棉田可栽15003000株;
3、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或磷钾肥,重施底肥和花铃肥,早施蕾肥、早喷叶面肥,适当补施微量元素;后期视长势情况追施叶面肥以防早衰。及时中耕与整枝打顶,当棉苗出现果枝后,应及时去掉部分叶枝;当棉株有13-18个果枝时根据长势即可打顶,提倡打小顶,摘掉一叶一心。
4、适时化控:若蕾期、花铃期或打顶后长势过旺,可用缩节胺调控,遵循&少量多次、一次用量不宜过大&的原则。
5、病虫害防治:二代棉铃虫可不防治,可用强力病毒杀和克黄枯控制或减缓枯黄萎病害发生。当蚜虫、棉盲蝽象、红蜘蛛等害虫的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及时进行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河南省各棉区春棉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7、品种名称: 银山14号
审定编号:豫审棉2016007
转基因生物名称: 银山14号
申请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房卫平、唐中杰、赵付安、李武、吕淑平
品种来源: 豫棉21号/银山8号
特征特性:单价转基因常规春棉品种,生育期118.9-122天。植株塔型,较松散,株高93.1-106.7cm,叶色绿,叶片中等大小;茎杆茸毛稀;铃卵圆形有尖,结铃较好,吐絮畅,易收摘。第一果枝节位6.4-6.9节,单株果枝数13.2-13.4台,单株结铃21.5-23.9个,单铃重5.6-5.9g,子指10.4-11.2g,衣分39.6-42.1%,霜前花率85.3-94.4%。
抗病鉴定:2011年经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植保室抗病鉴定:枯萎病指4.4,黄萎病指33.5,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12年鉴定:枯萎病指10.7,黄萎病指23.5,耐枯萎病和黄萎病。
抗虫鉴定:2015年经农业部转基因环境安全及植物抗性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抗虫鉴定:抗虫株率100%,Bt蛋白表达量581,抗棉铃虫。
品质分析: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安阳)检测:2011年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13mm,断裂比强度29.38 cN/tex,马克隆值4.92,整齐度指数86.41%,伸长率6.31%,反射率73.18%,黄度8.69,纺纱均匀性指数149.14;2012年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4mm,断裂比强度30.3 cN/tex,马克隆值5.4,整齐度指数85.1 %,伸长率5.1%,反射率78.8%,黄度7.8,纺纱均匀性指数139.4。
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区试,7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分别为222.8kg 、93.9kg 、81.9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8.5%、10.9%、14.8%,皮棉比对照增产极显著;2012年续试,8点汇总,平均亩产子棉、皮棉、霜前皮棉247.0kg 98.1kg 、92.6kg,分别比对照增产7.7%、8.8%、9.3%,比对照增产极显著。2013年参加省常规春棉生产试验,10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66.78kg、105.9kg和99.4kg,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9.64%、10.7%和11.3%。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适宜育苗移栽、春直播种植;可在4月上旬育苗,直播于4月中下旬,盖膜于4月中旬;种植密度以每亩3000株左右为宜。
2、田间管理:底肥,尿素10-15kg,复合肥40kg。套种棉麦收后亩尿素10kg,钾肥10kg;盛花期尿素20kg以上;打顶后注意补施盖顶肥。缩节安化调,开花前一般不用生长抑制剂;开花后酌情轻控,一般缩节安用量:初花期0.8-1g/亩,盛花期7--8月初1g-1.5g/亩。遇旱适时浇水,遇涝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3、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棉蚜、红蜘蛛和盲蝽象,中后期抓好甜菜夜蛾和棉铃虫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河南省各棉区春棉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豫审棉2016008
BM0401/BMD0488
特征特性:单价转基因常规春棉品种,生育期110-122天。植株塔型,较松散,株高92.9-101.7cm,叶色绿,叶片大小适中;茎杆茸毛稀;铃卵圆形,结铃较好,吐絮畅,易收摘。第一果枝节位6.3-6.5节,单株果枝数13.3-14.3台,单株结铃19-21.5个,单铃重5.8-6.4g,子指10.5-11.4g,衣分39.2-41%,霜前花率83.8-94.9%。
抗病鉴定:20112.323.32012鉴定:1.436.2
抗虫鉴定:2015年经农业部转基因环境安全及植物抗性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抗虫鉴定:抗虫株率98%,Bt蛋白表达量704,抗棉铃虫。
品质分析:201129.3mm28.6 cN/tex5.286.6%6.3%74.3%8.1144.4201229mm30 cN/tex5.485.6%5.2%78.1%6.7139.3
产量表现:20117227.0kg94.5kg80.8kg285.9%8.1%8.3%20128250.3kg 98.8kg92.2kg289.1%9.6%8.9%201310263.00kg103.4kg94.8kg288.08%8.1%9.9%
栽培技术要点:
1.415~2044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各棉区春棉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9品种名称: GB819
审定编号:豫审棉2016009
转基因生物名称: GB819
申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育 种 者:李俊文、龚举武、石玉真、刘爱英、商海红等
品种来源: sGK中156/Y135-8系
特征特性:单价转基因常规春棉品种。平均生育期114-119天。植株塔型,较松散,株高103-108.5cm,叶色深绿,叶片掌状;茎杆中毛;铃卵圆形,中等偏大;吐絮畅,易收摘。单铃重5.6-6.3g,衣分39.3-42.26%,子指10.5-10.6g,果枝数14-14.3台/株,第一果枝节位6.4-7.1,单株结铃22.5-25.9个霜前花率95.0-95.8%。
抗病鉴定:2012年经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植保室抗性鉴定:枯萎病指18.1,黄萎病指33.1,耐枯萎病和黄萎病;2013年鉴定:枯萎病指13.0,黄萎病指28.1,耐枯萎病和黄萎病。
抗虫鉴定:2014年经中国农科院生物所抗虫鉴定:抗虫株率98%,Bt蛋白表达量791,抗棉铃虫。
品质分析: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安阳)检测:2012年上半部平均长度31.3mm,断裂比强度33.8 cN/tex,马克隆值4.9,整齐度指数86.5%,伸长率5.3%,反射率79.9%,黄度6.9,纺纱均匀指数165.0;2013年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87mm,断裂比强度32.88 cN/tex,马克隆值5.21,整齐度指数85.58%,伸长率4.93%,反射率78.53%,黄度7.5,纺纱均匀指数151.00。
产量表现:2012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春棉区试,8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分别为274.4kg、108.5kg、103.9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5.5%、5.9%、7.2%;2013年续试,9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皮棉、霜前皮棉255.4kg、97.9kg、 93.2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5.5%、6.7%、6.4%。2014年参加省杂交春棉生产试验,9点汇总,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56.90kg、108.46kg和102.24kg,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9.48%、11.25%和10.59%。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与密度:4月中下旬适时播种。每亩种植密度,高肥水地块2000~2500株、中等水肥地块2500~3000株、旱薄地3000~3300株。
2、肥水管理:每亩底肥鸡粪3方,磷酸二铵25 公斤,尿素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重施花铃肥,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 公斤,钾肥5-7 公斤;补施盖顶肥,追施尿素5公斤,后期用2 %尿素及0.5 %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防止蕾铃脱落。
3、全程化调:化调次数应少量多次。该品种发苗快、长势强、后期长势稳,第一次应根据棉花长势适当提前,用缩节胺0.5-1g/亩,初花期、打顶后7天后用缩节胺分别为1-2g/亩和3-4g/亩。
4、病虫害防治:苗期中耕结合平衡施肥,选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与高效杀菌剂复配使用,达到防病壮苗;虫害的防治重点是蚜虫、棉盲蝽象、红蜘蛛。要精选高效低毒农药,确保棉花优质高产。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各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五、花生品种
1、品种名称:豫花47号
审定编号:豫审花2016001
申请单位:花生遗传改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张新友、汤丰收、董文召、黄冰艳、徐静
品种来源:豫花9326 /豫花15号
特征特性:属普通型花生品种,生育期109-114天。疏枝直立,主茎高34.9-51cm,侧枝长39.8-52.9cm,总分枝7.2-7.4个,结果枝6-6.4条,单株结果数15-16.4个,单株饱果数11.2-11.6个;叶片绿色、椭圆形;荚果普通形,果嘴中等,网纹粗、较深,缩缢较浅,百果重213.1-224.6g;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百仁重84-90 g,出仁率67.2-70.5%。
抗病鉴定:2013年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抗网斑病、颈腐病,中抗叶斑病,感锈病;2014年鉴定:高抗褐斑病、颈腐病,感网斑病、黑斑病。
品质分析: 2013、201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粗脂肪含量59.38/56.95%,蛋白质含量17.61/17.89%,油酸含量41/40.7%,亚油酸含量36.9/37.6%,油酸亚油酸比值(O/L)1.11/1.08。
产量表现: 2013年河南省夏直播花生区域试验,9点汇总,荚果9点全部增产,平均亩产荚果362.9kg,籽仁245.7kg,分别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14.1%和 8.6%,荚果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续试,9点汇总,荚果8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亩产荚果361.9kg,籽仁249.2kg,分别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7.6%和 4%,荚果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试验,8点汇总,荚果、籽仁全部增产,平均亩产荚果344.1kg、籽仁242.6kg,分别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10.8%和9.4%。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与密度:麦垄套种于麦收前15天,夏播于6月10日前播种为宜。每亩穴,每穴两粒。
2、田间管理:播种前施足底肥,麦垄套种苗期要及早追肥,生育前期及中期以促为主;注意防治病虫害;花针期切忌干旱,生育后期注意养根护叶;及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花生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花生产区种植。
2、品种名称:开农70
审定编号:豫审花2016002
申请单位: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育 种 者:谷建中、任丽、邓丽、李阳、金建猛等
品种来源:开农30/开选01-6
特征特性:属普通型花生品种,生育期118-128天。直立疏枝,主茎高31.0-46.4cm,侧枝长34.4-50.9cm,总分枝7.6-9.6条,结果枝5.8-6.3条,单株结果数13-16个,单株饱果数9.1-10.6个;叶片绿色、椭圆形、中等大小;荚果普通型,果嘴钝,网纹粗、较深,缩缢稍浅,百果重224.4-263.4g;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百仁重90.8-109.3g,出仁率70.5-71.6%。
抗病鉴定:<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 mso-bidi-font-family: 仿宋_GB年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抗根腐病,中抗叶斑病、病毒病,感网斑病;2013年鉴定:抗网斑病、颈腐病,中抗叶斑病,感花生锈病;2014年鉴定:高抗褐斑病、颈腐病,感网斑病、黑斑病。
品质分析:<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 mso-bidi-font-family: 仿宋_GB~2014年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定:粗脂肪含量58.05%/58.06%/57.18%,粗蛋白含量19.98%/19.55%/18.10%,油酸含量42.2%/43.6%/41.4%,亚油酸含量35.8%/34.3%/36.8%,油酸亚油酸比值(O/L) 1.18/1.27/1.13。
产量表现:<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 mso-bidi-font-family: 仿宋_GB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6点汇总,荚果5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亩产荚果401.0kg,籽仁282.6kg,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10.1%和6.1%,荚果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续试,7点汇总,荚果3点增产,4点减产,平均亩产荚果367.5kg,籽仁263.0kg,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1.0%和0.1%,荚果增产未达到显著水平;2014年续试,9点汇总,荚果8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亩产荚果411.9 kg,籽仁293.5kg,荚果、籽仁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4.5%和2.8%,荚果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2015年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8点汇总,荚果、籽仁全部增产,平均亩产荚果360.3kg、籽仁256.3kg,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10.3%和11.4%。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麦垄套种于5月15日~20日,每亩10000~11000穴;夏播种植6月10日前,每亩11000~12000穴;每穴2粒。
2、田间管理:施足底肥,以农家肥和氮、磷、钾复合肥为主,辅以微量元素肥料;注意防治蚜虫、棉铃虫、蛴螬等害虫危害;生育中后期注意防止网斑病的发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花生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花生产区种植。
3、品种名称:濮花28号
审定编号:豫审花2016003
申请单位:濮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者:荆建国、聂红民、陈翠霞、李振华、李洁等
品种来源:濮9412/鲁花14号
特征特性: 属普通型花生品种,生育期110-115天。疏枝直立,主茎高33.3-46.2cm,侧枝长37.5-49cm,总分枝9-10.3条,结果枝7.2-8条,单株结果数15.8-18.2个,单株饱果数10.8-13.1个;叶片浓绿色、椭圆形;荚果普通型,果嘴锐,网纹多细、较深,缩缢较深,百果重193.3-203.7g;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百仁重77.9-81.8g,出仁率73.2-73.8%。
抗病鉴定:2013年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抗网斑病、颈腐病,中抗叶斑病,感锈病;2014年鉴定:高抗褐斑病、颈腐病,耐网斑病,感黑斑病。
品质分析: 2013、201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粗脂肪含量55.61/46.96%,蛋白质含量18.46/22.29%,油酸含量46.1/44.6%,亚油酸含量33/35.8%,油酸亚油酸比值(O/L)1.4/1.25。
产量表现: 2013年河南省夏播花生区域试验,9点汇总,荚果9点全部增产,平均亩产荚果350.1kg,籽仁256.8kg,荚果、籽仁分别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10.1%和 13.5%,荚果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续试,9点汇总,荚果9点全部增产,平均亩产荚果365.9kg,籽仁270.3kg,荚果、籽仁分别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8.8%和12.8%,荚果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试验,8点汇总,荚果、籽仁全部增产,平均亩产荚果344.4kg、籽仁251.7kg,分别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10.9%和13.5%。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麦垄套种于5月15日左右,每亩穴;夏直播6月10日前,每亩穴;每穴2粒。
2、田间管理:应以基肥为主,辅以微量元素肥料;初花期酌情追施尿素或硝酸磷肥;高水肥地块或雨水充足年份要控制旺长,通过盛花期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将株高控制在40-45cm。注意防治蚜虫、棉铃虫、蛴螬等害虫危害。及时收获,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花生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花生产区种植。
4、品种名称:远杂12号
审定编号:豫审花2016004
申请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张新友、汤丰收、董文召、秦利、张忠信
品种来源:远杂9307 /粤油7号
特征特性:属珍珠豆型花生品种,生育期109-114天。疏枝直立,主茎高28.3-42.1cm,侧枝长35.6-46.8cm,总分枝8.3-8.7条,结果枝6.5-6.8条,单株结果数16-17.5个,单株饱果数13.2-13.6个;叶片绿色、宽椭圆形、中等大小;荚果多茧形,果嘴不明显,网纹粗、较深,缩缢浅,百果重174.8-188.2g;籽仁多椭圆形,种皮粉红色,百仁重67.4-69.8g,出仁率71.2-71.9%。
抗病鉴定:2013年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抗叶斑病、颈腐病,感网斑病、锈病;2014年鉴定:高抗褐斑病、颈腐病,感网斑病、黑斑病。
品质分析: 2013、201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粗脂肪含量58.44/54.90%,蛋白质含量17.43/20.00%,油酸含量34.8/35.5%,亚油酸含量42.4/42.9%,油酸亚油酸比值(O/L)0.82/0.83。
产量表现: 2013年河南省夏播花生区域试验,9点汇总,荚果7点增产,2点减产,平均亩产荚果343.5kg,籽仁247.3kg,分别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8.0%和9.3%,荚果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续试,9点汇总,荚果5点增产,4点减产,平均亩产荚果348.0kg,籽仁247.8kg,分别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3.5%和3.4%,荚果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试验,8点汇总,荚果、籽仁全部增产,平均亩产荚果343.6kg、籽仁245.7kg,分别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10.6%和10.8%。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夏播种植6月10日前,每亩穴,每穴2粒。
2、田间管理:应以基肥为主,辅以微量元素肥料;初花期酌情追施尿素或硝酸磷肥;高水肥地块或雨水充足年份要控制旺长,通过盛花期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将株高控制在40-45cm。注意防治蚜虫、棉铃虫、蛴螬等害虫危害。及时收获,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花生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花生产区种植。
5、品种名称:信花425
审定编号:豫审花2016005
申请单位: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者:余明慧、石守设、张顺、胡建涛、程辉等
品种来源:鲁花9号/白沙1016
特征特性:属珍珠豆型花生品种,生育期110-114天。疏枝直立,主茎高35.8-48.5cm,侧枝长39.5-51cm,总分枝8.7-9.6条,结果枝6.7-7.3条,单株结果数13.9-20个,单株饱果数10-14.4个;叶片绿色、宽椭圆形;荚果多茧形,果嘴短,网纹细、较深,缩缢浅,百果重183.5-202.7g;籽仁多桃形,种皮粉红色,百仁重71.5-81.6g,出仁率71.7-75.2%。
抗病鉴定:<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 mso-bidi-font-family: 仿宋_GB年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网斑病,中抗叶斑病,抗颈腐病,感锈病;2014年鉴定:高抗褐斑病,感黑斑病,耐网斑病、颈腐病。
品质分析: 2013、201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粗脂肪含量58.33/52.02%,蛋白质含量19.22/24.33%,油酸含量39/38.1%,亚油酸含量36.4/39.7%,油酸亚油酸比值(O/L)1.07/0.96。
产量表现: 2013年河南省珍珠豆型花生区域试验,9点汇总,荚果8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亩产荚果314.5kg,籽仁232.4kg,分别比对照远杂9102增产7.6%和6.2%,荚果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续试,9点汇总,荚果6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产荚果342.1kg,籽仁257.0kg,分别比对照远杂9102增产4.2%和1.3%,荚果增产不显著。2015年河南省小粒型花生生产试验,7点汇总,荚果、籽仁全部增产,平均亩产荚果293.7kg、籽仁212.5kg,分别比对照远杂9102增产8.5%和5.6%。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与密度:春播种植于4月下旬,每亩穴;夏播5月25-6月10日,每亩穴;每穴2粒。
2、田间管理:基肥以农家肥和氮、磷、钾复合肥为主,辅以微量元素肥料,高水肥地块或雨水充足年份要控制旺长;注意防治叶斑病、网斑病、蚜虫、蛴螬等病虫害;及时收获、晒干储存。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花生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花生产区种植。
六、西瓜品种
1、品种名称:百庆4号
审定编号:豫审西瓜2016001
申请单位:河南大学
育 种 者:李国申、李锁平、王子成、李直、尚新江等
品种来源:V803&H806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西瓜品种,全生育期89-121天果实发育期29-36天。植株分枝性中等,易座果;叶色深绿,叶形呈掌状深裂,缺刻中;第一雌花开放节位5-10节雌花间隔5-8节;果实长椭圆型,果型指数1.2-1.4,果皮黑色有黑条纹,平均单瓜重4.5-5.1kg,果皮厚1.2-1.3cm,果皮硬,耐贮运;果肉大红色,肉质脆;种子卵圆形,深褐色,千粒重47g。
抗病鉴定: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苗期接种鉴定:感病毒病(病情级数3.03),感枯萎病(枯死率72.09%)。
品质分析:201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检测:中心糖10.78%,边糖8.62%。
产量表现:<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 mso-bidi-font-family: 仿宋_GB年河南省中晚熟组西瓜品种区域试验,7点汇总4增3减,平均亩产3030.9kg,比对照凯旋2号增产6.0%,增产极显著;2014年续试,7点汇总5增2减,平均亩产3264.4kg,比对照凯旋2号增产6.4%,增产不显著。2015 年河南省中晚熟组西瓜品种生产试验,7点汇总5增2减,平均亩产3322.47kg,比对照凯旋2号增产4.4%。&&&&&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与密度:保护地栽培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育苗,搭架栽培每亩种植1100株左右,地爬栽培每亩660株左右;地膜栽培于3月上中旬育苗,地膜栽培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直播,每亩660株左右。
2、田间管理:深施、重施基肥,座果后浇足膨瓜水;苗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蚜虫,开花座果期防玉米螟、枯萎病、病毒病;果实定个后防治鸟、鼠害;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西瓜产区种植。
2、品种名称:大红宝
审定编号:豫审西瓜2016002
申请单位:河南省杜庄主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杜应科、李卫华、王晓华、杜文龙、杜同文等
品种来源:LG67XWD-16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92-121天,果实发育28-35天,植株分枝性强,易座果;叶色深绿,叶形呈掌状深裂,缺刻中;第一雌花着生节位5-10节,雌花间隔4-9节;果实椭圆型,果型指数1.35-1.48,瓜皮绿色,有细网纹,单瓜重4.22-5.4 kg,果皮1.04-1.3 cm,果皮硬,较耐储运;果肉大红,肉质脆;种子卵圆形,棕褐色,千粒重50g。
抗病鉴定: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苗期接种鉴定:感病毒病(病情级数2.52),感枯萎病(枯死率98.08%)。
品质分析:201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检测:中心糖11.2%,边糖8.5%。
产量表现:<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 mso-bidi-font-family: 仿宋_GB年河南省中晚熟西瓜品种区域试验,7点汇总4增3减,平均亩产3004.6kg,比对照凯旋2号增产5.1%,增产极显著;2014年续试,7点汇总4增3减,平均亩产3151.4kg,比对照凯旋2号增产2.7%,增产不显著。2015年河南省中晚熟西瓜品种生产试验, 7点汇总7点增产,平均亩产3423.7kg,比对照凯旋2号增产7.6%。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与密度:3月中下旬育苗,4月中下旬移栽;直播于4月中下旬;株行距60cm&200cm,每亩600株左右。
2、田间管理:采用三蔓或双蔓整枝均可,每株选留瓜1-2个果,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座果为宜,注意选果定果。坐果前适当控制水肥,坐瓜后确保水肥充足,多施农家肥,少施氮肥。注意轮作倒茬,多年重茬种植,应采取嫁接换根的方法,防止枯萎病的发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西瓜产区种植。
3、品种名称:朝晖
审定编号:豫审西瓜2016003
申请单位:开封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谭慧明、于玉红、焦书升、李超、杜晓莉等
品种来源:早T-8&ks-28-906
特征特性:属早熟西瓜品种,全生育期93-109天果实发育期28-35天。植株分枝性中等,易座果;叶色深绿,叶形呈掌状,缺刻中;第一雌花开放节位5-14节雌花间隔4-7节;果实椭圆型,果型指数1.17-1.24,果皮绿色,上覆深绿色锯齿形条带,单瓜重3.65-4.31kg,果皮厚0.91-1.12cm,果皮韧,耐贮运;果肉鲜红色,肉质脆;种子短卵圆形,浅褐色,千粒重55g。
抗病鉴定:201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苗期接种鉴定:感病毒病(病情级数2.93),感枯萎病(病株率79.55%)。
品质分析:201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检测:中心糖12.5%,边糖7.9%。
产量表现:<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 mso-bidi-font-family: 仿宋_GB年河南省早熟组西瓜品种区域试验,7点汇总4增3减,平均亩产2992.2kg,比对照豫星增产4.2%,增产极显著;2014年续试,7点汇总6增1减,平均亩产2851.1kg,比对照豫星增产2.3%,增产不显著。2015 年河南省早熟组西瓜品种生产试验,7点全部增产,平均亩产3106.6kg,比对照豫星增产6.2%。&&&&&
栽培技术要点:
播期与密度:保护地栽培2月中上旬育苗,地膜栽培3月上旬育苗,苗龄30天左右;每亩种植850-900株。
2、田间管理:施足底肥,浇好底墒水,坐果前适当控制水肥,坐果后加强水肥管理,重施有机肥;两蔓整枝,坐果期及时摘除根瓜,第2、3雌花留果,人工辅助授粉;及时防治病虫害;采收前7天停止灌水,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西瓜产区种植。
4、品种名称:福新7号
审定编号:豫审西瓜2016004
申请单位:河南省庆发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蔡毓新
品种来源:ZCH5-1 &ZS2-2
特征特性:属早熟西瓜品种,全生育期93-112天果实发育期27-34天。植株分枝性强,易座果;叶色绿,叶形呈掌状深裂,缺刻中;第一雌花开放节位5-8节雌花间隔4-6节;果实圆型,果型指数1.02-1.13,果皮深绿色,覆黑色均匀宽条纹,平均单瓜重3.71-4.05kg,果皮厚.98-1.14cm,果皮坚韧,耐贮运;果肉大红,肉质脆;种子卵圆形,深褐色,千粒重62g。
抗病鉴定: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苗期接种鉴定:感病毒病(病情级数2.19),感枯萎病(枯死率90.32%)。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检测:中心糖10.7%,边糖8.6%。
产量表现:<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 mso-bidi-font-family: 仿宋_GB年河南省早熟组西瓜品种区域试验,7点汇总5增2减,平均亩产2947.6kg,比对照豫星增产2.7%,增产不显著;2014年续试,7点汇总5增2减,平均亩产2951.9kg,比对照豫星增产5.9%,增产显著。2015年河南省早熟组西瓜品种生产试验,7点汇总5增2减,平均亩产3073.3kg,比对照豫星增产5.0%。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与密度:大棚栽培于1月下旬或2月上旬育苗;小拱棚栽培于2月下旬或3月上旬育苗;地膜覆盖及露地栽培于3月上中旬育苗;密度800-1200株/亩。
2、田间管理: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起宽高垄覆宽地膜,育苗移栽,第二雌花留瓜,及时追肥浇水。若嫁接栽培则更能发挥品种增产潜力。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西瓜产区种植。
5、品种名称:华晶十三
审定编号:豫审西瓜2016005
申请单位:洛阳市农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西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育 种 者:朱学杰、朱真真、朱忠厚、朱学宏
品种来源:01F&102B4
特征特性:属早熟小果型西瓜品种,全生育期87-115天果实发育期29-37天。植株分枝性强,易座果;叶色深绿,叶形呈掌状深裂,缺刻深;第一雌花开放节位6-10.8节雌花间隔4-10节;果实圆型,果型指数1.01-1.04,花皮,浅绿色果皮覆深绿色齿条,平均单瓜重1.76-1.83kg,果皮厚0.47-0.55cm,果皮较韧,耐贮运;果肉红色,肉质脆;种子卵圆形,深褐色,千粒重48g。
抗病鉴定: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苗期接种鉴定:感病毒病(病情级数3.22),轻抗枯萎病(枯死率65.57%)。
品质分析:201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检测:中心糖12.4%,边糖9.4%。
产量表现:<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 mso-bidi-font-family: 仿宋_GB年河南省小果型西瓜品种区域试验,6点汇总5增1减,平均亩产2794.6kg,比对照金玉玲珑增产9%,增产不显著;2014年续试,6点汇总5增1减,平均亩产3357.5kg,比对照金玉玲珑增产5.5%,增产不显著。2015年河南省小果型西瓜品种生产试验,6点汇总6点增产,平均亩产3401.2kg,比对照金玉玲珑增产9.1%。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与密度:保护地立架栽培于12月上旬至3月上旬育苗,露地栽培于3月上中旬育苗或3月下旬至4月上旬直播;秋季延后栽培也应在保护地进行,以6月育苗移栽,10月1日前后成熟为好。保护地每亩种植株/亩,爬地栽培每亩800-1000株,双蔓或三蔓整枝,第三雌花留果,每株1果。
2、田间管理:重施基肥,轻施提苗肥,巧施座果肥,浇足膨瓜水,整个生育期以促为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西瓜产区种植。
七、小麦品种
1、品种名称:春丰0017
审定编号:豫审麦2016001
申请单位:张三坤
育 种 者:张三坤 刘建宗 刘万代 牛秋萍 袁志平等
品种来源:兰考906/豫麦18
特征特性:属弱春性多穗型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11.5-222.3天。幼苗半直立,叶色青绿,长势偏旺,冬季抗寒能力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春季发育快,抽穗早;株型半松散,穗下节间长,旗叶宽大半披,蜡质重,平均株高70.8-79.1cm,抗倒能力一般;纺锤形穗,穗层整齐,成熟落黄好;籽粒半角质,白粒,黑胚率低;产量构成三要素为:亩成穗38.2-42.9万,穗粒数29.2-34.2粒,千粒重39.1-41.3g。
抗病鉴定:年连续两年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条锈病、叶锈病,高感白粉病,中感纹枯病。
品质分析:2009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容重804g/L,蛋白质含量13.6%,湿面筋含量28.4%,降落数值413s,吸水量56.9mL/100g,形成时间1.5min,稳定时间2.1min,弱化度158F.U,沉淀值59.5mL,硬度62HI,出粉率69%。2010年检测:容重842g/L,蛋白质含量14.26%,湿面筋含量32.4%,降落数值436s,吸水量59.8mL/100g,形成时间3.0min,稳定时间3.4min,弱化度70F.U,沉淀值68.5mL,硬度61HI,出粉率71.5%。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度参加河南省南部稻茬麦组区域试验,5点汇总,3点增产,2点减产,平均亩产374.9kg,比对照品种豫麦18-99增产4.95%,不显著;2009~2010年度续试,6点汇总,6点增产,平均亩产389.1kg,比对照品种豫麦18-99增产10.38%,达极显著水平,两年汇总平均增产点率81.8% 。2010~2011年度河南省南部稻茬麦组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396.2kg,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6.2%。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播量: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最佳播期10月15~25日。亩播量7~8kg,晚播可适当增加播量。
2、田间管理:施足底肥,一般亩施小麦专用肥40~50kg。在生长正常情况下,早春应加以控制,推迟肥水运用时期,以免群体过大。拔节后期至孕穗初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10kg。后期注意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南部稻茬麦区种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个月孕囊男孩b超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