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风险5级风险敞口是什么意思思

儿童预防肠癌的5点注意
发布时间: 14:58&&&来源:飞华健康网&&&编辑:kangdongxu&&&&&&
  是位于升结肠、横结肠和直肠的恶性,患者不仅为成年人,少数儿童也可发病。那么,儿童在预防肠癌上应注意哪些呢?
  1.预防便秘,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粪便久积于肠道可产生大量有毒物质,轻度可能造成儿童嗜睡、口臭、口舌干燥、头痛、腹胀,重则引起心血管、肝肾疾病,甚至引发肠癌。儿童便秘的原因是饮食内容和生活明显变化所致。因此儿童饮食不要过于精细,少吃含添加剂的食品,饮食应营养均衡。此外还应培养儿童规律的排便习惯。
  2.儿童生活作息应有规律:睡眠不规律易便秘,且影响儿童的身体素质,降低儿童的抵抗力,增加患肠癌风险。因此儿童应有规律地生活作息,早睡早起。
  3.不宜吃得过饱或过晚:儿童暴饮暴食或吃得过饱,会使肠胃功能紊乱,增加患病风险。
  4.腹部不宜受凉:儿童即使在夏天也要把腹部保护好,不要使腹部着凉,避免肠道长期遇冷受刺激及发送痉挛重。
  5.父母应培养儿童健康的心态,儿童不宜生气或忧虑:不良的精神刺激可使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刺激肠蠕动增强,肠液分泌过剩,使肠黏屏障的保护能下降而造成肠黏膜化脓和出血等,长期易形成溃疡性结肠黏膜炎,增加儿童患癌风险。
[][][][][][][][][][][]
|||||:|||
||||||||||
||||||||||
|||||||:|
||||||||||
提出健康问题,专家及时免费解答rectal cancer
季节分布:
疫苗预防: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腹胀 ,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等
多发人群:
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等
常见病因:
高脂肪食谱,纤维素摄入不足
简介/结肠癌
认领机构:
结肠癌图结肠癌是常见的之一,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世界调查,发现结肠癌在北美、西欧、、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最高,居内脏种瘤前二位,但在亚、非、拉美等地发病率则很低。结肠癌是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二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0%,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中国城市结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临床确诊的结肠癌患者中,约有百分之六十人曾患有结肠炎。有百分之九十三存在各种问题,其中结肠癌四例,非典型增生、管状腺瘤等癌前病变等占百分之十三。&从结肠炎到结肠癌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结肠炎患者得结肠癌的风险高达百分之四十。因此只有彻底治愈结肠炎,才可能避免结肠癌的发生。&结肠癌在四十至五十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建议从三十五岁开始定期做肠镜检查,尤其是患有结肠炎经常腹泻的人。由于结肠癌发病缓慢,早期症状通过肠镜可检查,不用手术就能治愈。结肠癌
现状/结肠癌
认领机构:
结肠癌的高发性全球每年新发大肠癌病人高达93万,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3-16万人,在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在我国目前大肠癌患病率已经高达46.8/10万;大肠癌已经成为中国三大癌症之一,其发5年病率正以4.2%&的速度螺旋递增,远超2%的国际水平;我国大肠癌发病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发病年龄以40-60岁之间居多,平均发病年龄为48.3岁,比西方人足足早了10-1,在我国青年患者比欧美更为多见,30岁以下的大肠癌患者并不少见。结肠癌的严重性肠癌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包括:性功能、排泄功能下降,心理障碍增加、社交活动减少;大肠癌如此多见,但是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大肠癌患者确诊后5年生存率很低;在我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结肠癌早期发现可防可治大肠癌并非不可防治,实际上大肠癌是最易自我筛查的病症,如能早期发现也是最能治愈的病症。大肠癌生长很慢,潜伏期较长,93%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从腺瘤发展到癌需5~7年;美国研究表明,每年进行,可使大肠癌死亡率降低33%。&  虽然大肠癌可防可治,但是在我国实际上超过80%患者确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早期诊断率仅10-15%;国内调查显示,早期大肠癌术后存活率达90-95%&以上,而晚期则只有5%。肥胖人群更易患结肠癌德国人类营养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结肠癌与体型有很大关系,腰围与臀围之比过大的人患结肠癌的风险高。调查结果显示,腰臀比大于0.99的男性患结肠癌的风险比腰臀比小于0.89的男性高51%,腰臀比大于0.85的女性患结肠癌的风险比腰臀比不足0.73的女性高52%。此外,研究发现,身高也与患结肠癌风险有相当大的关联,这一研究结果证明了结肠癌主要来源于肥胖因素。而在很多医院结肠癌的病房中,患者几乎全是胖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重度肥胖,尤其是中段肥胖也就是肚子较大的人患结肠癌的更多。&分类病例分类结肠癌图结肠癌(包括直肠癌)是大肠的腺癌,为肠道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尚未明确,但本病的发生与多脂肪少纤维的饮食有关,腺瘤状息肉、结肠、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等亦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约40%的结肠癌分布于直肠及直肠乙状结肠曲,其余分布于乙状结肠、、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及肝、脾曲等处。 结肠癌主要为腺癌,其余为粘液腺癌及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可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可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由腺瘤息肉癌变者,发病年龄较轻。 &(1)右侧结肠癌: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乏力、、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腹胀、腹痛、腹部压痛、腹块及进行性贫血。腹块的位置取决于癌所在的部位,如盲肠癌位于右下腹,升结肠癌位于右腹部,结肠肝曲癌在右上腹,横结肠癌在脐部附近。此外,可有发热、消瘦等。在晚期可有肠穿孔,局限性脓肿等并发症。 (2)左侧结肠癌:由于乙状结肠肠腔最狭小且与直肠形成锐角,而且粪便在左侧结肠已经形成固体,因此容易形成狭窄。常常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肠梗阻,患者大多有顽固性遍秘,也可间以排便次数增多。由于梗阻大多在乙状结肠下段,所以较轻或缺如,而腹胀、、肠鸣及肠型明显。癌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梗阻近端的肠管可因持久的显著肿胀、缺血和缺氧而形成溃疡,甚至引起穿孔,此外,尚可发生肠道大量出血及腹腔内脓肿形成。 (3)直肠癌: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变细,带血液及粘液,伴有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净的感觉,当癌蔓延至直肠周围而侵犯骶丛神经时,可出现巨痛。如癌累及前列腺或膀胱,则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和血尿等症状,并可形成通向膀胱或女性内生殖器的瘘管。直肠癌也可以引起肠梗阻。组织学分类1、腺癌&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癌,约占四分之三,腺癌细胞可辨认,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按其分化程度可分为三级,Ⅲ级分化最差,细胞排列为片状或索条状。&
2、粘液癌&癌细胞分泌粘液,在细胞内可将细胞核挤到一边(状似戒指,有称作印戒细胞癌),在细胞外可见间质内有粘液以及纤维组织反应,癌细胞在片状粘液中似小岛状。分化低,予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癌细胞小,形状与排列不规则,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侵润明显。分化很低,予后最差。&
主要病因/结肠癌
认领机构: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的。好发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男性比女性多,男女之比为2:1.结肠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癌前疾病、及其他疾病有明显的关系。
一、环境因素&结肠癌的发病与生活习惯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高脂肪饮食和食物纤维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促进肝中胆固醇和胆酸的合成,进入肠腔内增加,结肠细菌作用使之转变成胆固醇代谢物及次胆酸,有致癌的作用。食物和食物中缺乏不吸收的纤维素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使粪便中的致癌物质对肠壁作用时间延长,促进了肠道对致癌物质的吸收。食物中的高纤维素具有吸收水分的性能,能增加大便量,使致癌物质的浓度下降,在肠道中停留时间缩短,减少肠道致癌物质的作用时间,并且能吸收有害物质,促进排出,从而减少了结肠癌的发病危险性。食物纤维不足是造成结肠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持续观察西方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富含动物脂肪的高热量食物以及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使结肠癌的发病率增高。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吃肉,吸烟及饮酒是危险因素。逆关联因素包括进食蔬菜,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雌激素替代治疗和体育锻炼。纤维素可能有保护作用,但最近有人提出质疑&。
二、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结肠癌的发病原因之一。家族史:一级亲属得过结直肠癌的,其下一代在一生中患此病比普通人群要多。大约1|4的新发病人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
三、病史&炎症性肠病&患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比普通人得结肠癌要高得多,多见于幼年发病病变范围广病程长的患者,癌变常发生在扁平粘膜。炎症的增生性病变的发展过程 & & & & & 中,常可伴有息肉形成,进一步发展为肠癌;克隆氏(Crohn)病时,有结肠、直肠受累者也能引起癌变。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会是常人的30倍。
四、血吸虫病&血吸虫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结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明显区别,过去认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因肠壁血吸虫卵沉积与毒素刺激,导致大肠粘膜慢性溃疡,炎性 & & & & & & &息肉等,进而引起癌变。 &
五、息肉&大部分结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的,发病的主要诱因是不良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癌变得发生率为25%左右;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 & & & & & 率为3%左右。
六、胆囊切除术&有关资料报道了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的发病率也在增高,有关学者认为与次级胆酸进入肠腔增加有关系。
临床表现/结肠癌
认领机构:
早期症状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中毒症状:&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著。&
肠梗阻表现:&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腹部包块:&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晚期症状&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征象,以及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左半与右半结肠癌肿,由于二者在生理、解剖及病理方面的差异,其临床特点也表现不同。&右半结肠癌&右半结肠肠腔较宽大,粪便在此较稀,结肠血运及淋巴丰富,吸收能力强,癌肿多为软癌,易溃烂、坏死致出血感染,故临床表现以中毒症状为主。但在病情加重时也可出现肠梗阻表现。左半结肠癌&左半结肠肠腔相对狭小,粪便至此已粘稠成形,且该部多为侵润型癌,肠腔常为环状狭窄,故临床上较早出现肠梗阻症状,有的甚至可出现急性梗阻。中毒症状表现轻,出现晚。
形态分型/结肠癌
认领机构:
结肠癌图1、肿块型(菜花型、软癌) 肿瘤向肠腔内生长、瘤体较大,呈半球状或球状隆起,易溃烂出血并继发感染、坏死。该型多数分化较高,侵润性小,生长较慢,好发于右半结肠。 2、侵润型(缩窄型、硬癌) 肿瘤环绕肠壁侵润,有显著的反应,沿粘膜下生长,质地较硬,易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该型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恶性程度高,出现转移早。好发右半结肠以远的大肠。 3、溃疡型 肿瘤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肠壁外侵润,早期即可出现,边缘隆起,底部深陷,易发生出血、感染,并易穿透肠壁。细胞分化程度低,转移早。是结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左半结肠、直肠。 &
临床分期&/结肠癌
认领机构:
Ⅰ期(Dukes 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A0期:癌局限于粘膜 A1期:癌局限于粘膜下层 A2期:癌侵及肠壁肌层未穿透浆膜 Ⅱ期(Dukes B期):癌侵润至肠壁外&Ⅲ期(Dukes C期):伴有淋巴腺转移&C1期:近处淋巴转移(肠旁) C2期:远处淋巴转移(系膜) Ⅳ期(Dukes D期):已有远脏转移
扩散转移&/结肠癌
认领机构:
1、大肠癌扩散的特点 一般沿肠管横轴呈环状侵润,并向肠壁深层发展,沿纵轴上下扩散较慢,且累及肠段一般不超过10公分。癌侵及浆膜后,常与周围组织、邻近脏器及腹膜粘连。 2、结肠癌的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一般依下列顺序由近而远扩散,但也有不依顺序的跨越转移。 结肠癌(1)结肠淋巴结 位肠壁脂肪垂内。 (2)结肠旁淋巴结 位邻近结肠壁的系膜内。 (3)系膜血管淋巴结 位结肠系膜中部的血管旁,也叫中间组。 (4)系膜根部淋巴结 位结肠系膜根部。 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机率增多,如浆膜下淋巴管受侵,则淋巴转移机会更大。 3、血行转移 一般癌细胞或癌栓子沿门静脉系统先达肝脏,后到肺、脑、骨等其它组织脏器。血行转移一般是癌肿侵犯至毛细血管小静脉内,但也有由于体检时按压瘤块、手术时挤压瘤体所致,甚至梗阻时的强烈蠕动皆可促使癌细胞进入血行。 4、侵润与种植 癌肿可直接侵润周围组织与脏器。癌细胞脱落在肠腔内,可种植到别处粘膜上,脱落在腹腔内,可种植在腹膜上,转移灶呈结节状或粟粒状,白色或灰白色,质硬。播散全腹腔者,可引起癌性腹膜炎,出现腹水等。
诊断/结肠癌
认领机构:
淀粉可以预防结肠癌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多不为病人注意,就医时也常以“”、“”等病处理,一旦出现中毒症状或梗阻症状以及触及腹块时已非早期,因此,如果病人出现贫血、消瘦、大便潜血阳性以及前述早期症状时,需作进一步检查。 (一)X线检查 包括检查及钡灌肠检查。对结肠肿瘤病人以后者为宜。其病变征象最初可出现肠壁僵硬、粘膜破坏,随之可见恒定的充盈缺损、肠管腔狭窄等。对较小病灶的发现还可肠腔注气作钡气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效果更佳。 对有结肠梗阻症状的病人,不宜做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在结肠内干结后排出困难,可加重梗阻。 (二)结肠镜检查 &直筒式,最长30公分,检查方便,可直视下活检,适合乙状结肠以下的病变。 &长120—180公分,可以弯曲,可以观察全结肠,能作电切,电凝及活检,可发现早期病变。当前述检查难以确诊时可作此项检查。 (三)B型超声扫描、检查 虽不能直接诊断结肠癌,但对癌肿的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淋巴及肝转移的判定有一定价值。 (四)血清癌胚抗原(CEA) 对结肠癌无特异性,其阳性率不肯定。值高时常与肿瘤增大有关,结肠肿瘤彻底切除后月余可恢复到正常值,复发前数周可以升高故对判定预 & & & & & & & & & & & & & & 后意义较大。(五)便隐血检测:定期进行便隐血检测,了解消化道出血情况,尤其是肠道出血情况。鉴别诊断(一)结肠良性肿物 病程较长,症状较轻,X线表现为局部充盈缺损,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边缘锐利,肠腔不狭窄,未受累的结肠袋完整。 (二)结肠炎性疾患(包括结核、血吸虫病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 肠道炎症性病变病史方面各有其特点,大便镜检都可能有其特殊发现,如虫卵、吞噬细胞等,可培养出致病菌。X线检查病变受累肠管较长,而癌肿一般很少超过10公分。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也不同,可进一步确诊。 (三)其它 结肠痉挛:X线检查为小段肠腔狭窄,为可复性。阑尾脓肿;有腹部包块,但X线检查包块位盲肠外,病人有阑尾炎病史。 自我诊断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5%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1。结肠癌患者大多已中年以上,其中位数年龄为45岁,约有5%患者的年龄在30岁以下。结肠癌的临床表现随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类型而有所不同。不少早期结肠癌患者在临床上可毫无症状,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和病灶的不断增大,可以产生一系列结肠癌的常见症状,诸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腹痛、腹泻或便秘、肠梗阻以及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结肠癌早期症状多较轻或不明显,常被患者忽视,也易漏诊。故对中年以上患者有下列表现时应提高警惕,考虑有无结肠癌的可能:①粪便变稀,或带有血液和粘液;②近期内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或排便不畅)、持续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③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④腹部可扪及肿块;⑤原因不明的贫血、乏力或体重减轻等.有上述可疑现象时,除作进一步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外,应即进行下列系统检查,以期确定诊断。   2,结肠癌需早期提高预防意识:用家用型便定期检测出血情况,一旦出现出血状况,就要及时就诊。
预防措施/结肠癌
认领机构:
一、专家指出,结肠癌的预防要从饮食习惯开始。每天应摄食,例如冬菇、木耳、紫菜、荞麦、红薯、黄豆、青豆、玉米和各种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粪便中致癌物与结肠粘膜的接触时间。二、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可减少其分解产物的致癌物产生及致癌作用,以减少结肠癌发病的。三、结肠癌的预防还需要防治血吸虫病。四、防治结肠癌的癌前期病变。对结肠腺瘤性息肉,特别是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病,须及早切除病灶。积极治疗慢性结肠炎。五、给有结肠、直肠癌家族史和有高度结肠、直肠癌发病趋势的人口服钙剂,可使癌症发病率下降。化学预防目前应用最多的药物是维生素ae和β-胡萝卜素,以及4-hpr,也常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预防息肉形成。六、做好身体锻炼,最好每天有30分钟活动身体。研究发现,工作时活动量大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比坐着办公的人低40%到50%。由于在绝大部&分时间里结肠内存有粪便,大活动量有助于粪便快速通过结肠。粪便里有致癌物,它在结肠里停留的时间越长,致癌物接触肠内壁的机会就越多,患结肠癌的可能性&就越大。增加活动量可以减少肠内类激素含量,从而减少患结肠癌的可能性。所以结肠癌的预防还需要每天坚持活动30分钟。七、定期进行便隐血检测,可用试纸自查,或在医院进行化验 &
词条认领机构
北京振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
北京振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是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单位。院长王振国是集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于一身的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医院以王振国牌系列抗癌产品和独特的治疗手段为依托,采用中西医结合冲击疗法、生物治疗、中药介入,辅以心理疗法、膳食疗法为一体的治疗与康复模式。
本词条全部内容由词条认领机构及智愿者共同编辑,互动百科权威评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认领机构:
编辑次数:122次
参与编辑人数:6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36:04
贡献光荣榜便血有黏液_当心肠癌_五个健康习惯降低肠癌风险
&&&&百拇医药网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每天喝咖啡,降低结肠癌复发风险
  咖啡是一种用经过烘焙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与可乐、茶同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而一直以来咖啡是否影响健康是很多人都极为关心的话题,多年以来科学家之间争论不休。
  最近,来自美国丹娜法伯癌症中心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日常饮用含咖啡因的咖啡能够帮助预防治疗后的结肠癌复发,并能够提高结肠癌治愈的几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
  这项研究包含了接近1000名结肠癌病人,研究人员在研究开始早期病人接受化疗期间以及一年之后,分别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他们的咖啡饮用习惯。
  结果表明这些结肠癌III期并接受了手术和化疗治疗的病人中,每天饮用超过4杯咖啡(大约含有460毫克咖啡因)的病人获益最大,这些病人相比于不饮用咖啡的病人癌症复发风险降低了42%,因癌症或因他因素死亡的风险也降低了33%。每天饮用2到3杯咖啡获益比较适中,而每天只饮用1杯或不饮用咖啡的人基本不会获益。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这项研究表明饮用咖啡可以帮助预防治疗后的结肠癌复发,但是仍然需要其他研究对这一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否则不能依此给病人做出任何指导。对于那些正在接受结肠癌治疗的有咖啡饮用习惯的病人,应当继续保持这一习惯,但是如果病人并没有饮用咖啡的习惯,究竟是否应该开始饮用咖啡,仍然需要与自己的主治医生交流之后再做决定。
  参考文献:Guercio B J, Kaori S, Donna N, et al. CoffeeIntake, Recurrence, and Mortality in Stage III Colon Cancer: Results From CALGB 89803 (Alliance).[J].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Clinical Oncology, ):. doi:10.1200/JCO.2(来源:生物谷)
  高纤维+低脂肪=低结肠癌发病率?
  西方有句谚语叫“We are what weeat” 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也有“吃啥补啥”的说法。那这些说法在科学上是否严格成立,我们不明就里。但是,科学家们已经证明了,饮食确实从很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甚至身材相貌。
  近期《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亮点栏目评论了题为《Fat, fibre and cancer risk in African Americans and rural Africans》研究文章。这篇评论文章中提到了,美国科学家Stephen O’Keefe 和他的同事们证明了在黑人群体中,通过降低饮食结构中的纤维和脂肪含量,可以明显减少结肠癌的发病率。
  在西方国家中,结肠癌是排名高居第二的致死的癌症类型。而美国黑人,则是这些癌症死亡病例中的最高发人群。通过比较20名居住在乡村的非洲本土黑人和20名美国黑人的饮食中的成分差异,研究人员发现在非洲本土黑人中,植物性纤维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而美国黑人似乎吃的更“好”,他们食物中的动物脂肪和蛋白含量高出非洲黑人两到三倍。同时,检测他们肠道发现,在美国黑人中,检查到结肠癌相关的生物标记分子的比例更高。
  除了结肠癌的生物标记分子量的差异,研究者还发现了他们肠道微生物菌群的不同。非洲黑人群体的肠道中,碳水化合物发酵和合成丁酸盐(脂肪分解的产物之一)的微生物种群很多。而对于美国黑人,他们肠道中则有更多的胆盐(胆汁的主要成分,利于脂肪消化)代谢相关的微生物群体。现有的证据可以证明,植物纤维发酵过程可以抑制癌症发生;然而,相反地,胆盐过多是癌症的诱因之一。
  肠道菌群微观摄影
  然后,科学家们还通过两组人群互换食物两周,发现了在美国黑人在摄取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两周后,微生物群体类型发生了变化,而且结肠癌相关的分子标记也相应地减少了。这是证明高纤维低脂肪饮食可以减少结肠癌发病率的有效证据。虽然评论者认为更加长期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但是这项针对黑人群体的研究,对其他人群可能也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O'Keefe S J, Li J V, Lahti L, et al. Fat,fibre and cancer risk in African Americans and rural Africans.[J]. NatureCommunications, 2-6342.(来源:生物谷 )
  体力差可致结肠癌病人早期死亡
  目前,对于导致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和辅助化疗后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知之甚少。《临床肿瘤学杂志》于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早期死亡比较罕见,但其与体力状态差密切相关,因此在确定治疗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体力状态。
  这项研究对25项辅助系统治疗的随机试验中的37568名患者进行了分析,以探讨结肠癌试验参与者早期死亡的决定因素。
  患者的中位年龄61岁,男性54%,白人90%。相对于II 期结肠癌患者(29%),III期结肠癌患者比例较大(71%)。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PS)为0、1和≥ 2者分别为79%、20%和1%。早期死亡率低:第30天时为0.3%,第60天时为0.6%,第90天时为0.8%,6个月时为1.4%。
  在随机分组后6个月内死亡的患者中,有40%的患者在死亡前出现疾病复发。早期疾病复发与治疗后第一个6个月内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有关,早期疾病复发者早期死亡的风险增加82倍。
  预后分析发现,年龄较大、男性、PS较差、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增加、肿瘤恶性程度较高等都预示着早期死亡的可能性较大。
  参考文献:WY Cheung,LA Renfro, D Kerr, et al. Determinants ofEarly Mortality Among 37,568 Patients With ColonCancer Who Participated in 25 Clinical Trials From the Adjuvant Colon Cancer EndpointsDatabase. J. Clin. Oncol 2016 Feb 08;[EPub Ahead of Print](来源:爱唯医学网)
您如果觉得有用,别忘了收藏!
如果看得过瘾,就赶快把这篇文章分享在朋友圈吧!
  着力传递严肃医学科普,用心打造快乐医学教育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 正文
结肠息肉患肠癌风险高5倍 肠癌有哪些早期症状
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多数治疗方法都是手术切除,但是如果能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就能避免癌症的扩散,那么有什么的的病因和早期症状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大肠癌的病因、早期症状及应进行哪些检查,供给大家了解。大肠癌的病因有:1。饮食因素高脂、高肉食、低纤维饮食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高脂饮食不但可刺激胆汁分泌增加,而且可促进肠道内某些厌细菌的生长,胆醇和胆盐一经厌氧菌分解形成不饱和,如脱氧和石胆酸在肠道内部都有增加,后两者都是致癌物质或促癌物质,因此可导致大肠癌的发生。2。遗传因素在大肠癌患者家族中,约有1/4有癌肿的家族史,其中半数亦为消化道。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家属,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2---6倍。几种基因以及遗传病给结肠癌造成很大的危害:家庭性息肉病、Turcot综合征、Gardner综合征、少年息肉病、Cowden氏病、神经纤维瘤病。3。息肉据统计,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有结肠息肉者高出无结肠息肉者约5倍。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癌变发生率更高,多数大肠癌是在息肉的基础上发生的,在正常人群中,息肉发生搴为5%~10%,在4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息肉发生率为10%,直肠息肉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4。慢性炎症刺激溃疡性结肠炎的大肠癌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5~10倍,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肠病以及克罗恩病发生大肠癌者比同年龄对照人群高。由于性结肠炎等炎症可致肠黏膜渗出、水肿,反复的破坏及修复过程可致纤维组织增生,使肠壁增厚,肠腔狭窄,上皮细胞间变,形成多发性息肉和慢性肉芽肿,进而发生癌变。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便形异常正常的大便呈圆柱形,垂直从肛门排出,如果癌肿突出在直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的大便条往往变细,形状也可以改变,可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条上还附着有一丝丝血痕。腹泻部分患者可以腹泻为首发症状,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增多,可为黏液血便、黏液脓血便或为溏薄的稀便,可伴有里急后重感。腹胀、腹痛原因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为或胀痛,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肠刺激症状排便习惯改变便频、腹泻或便秘,有时便秘和腹泻交替、里急后重、肛门坠胀,并常有腹部隐痛。肠梗阻肠梗阻左半结肠癌梗阻多见。溃疡型或增生型,结癌向肠壁四周蔓延,浸润致肠腔狭窄引起的梗阻,常为慢性不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先出现腹胀、腹部不适,然后出现、肠鸣音亢进、便秘或粪便变细(铅笔状、羊粪状)以致排气排便停止。下面为大家介绍疑似肠癌需要进行哪些诊断,供大家了解。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最重的检查项目,一般主张从直肠检查至近回肠处,以了解所有大肠的情况。检查时要注意病人有否心肺功能不全、盆腔术后粘连及高龄者能否耐受问题。检查前两日需食无渣饮食,并清洁肠道,才能使检查顺利进行。直肠指诊直肠指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有50~70%(各地比率不同)的大肠癌病人是由直肠指诊发现的,所以病人和医生都应十分重视这项“举手之劳”就能初步诊断的方法。X线气钡灌肠造影x线气钡灌肠检查,病人痛苦较小,只是灌肠前两日病人需食无渣饮食和口服缓泻剂清洁肠道:检查当日肛内用开塞露协助排便,需多饮开水。测定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检测血中CEA,对大肠癌诊断及随访有参考价值,有50%~60%的阳性率。大肠癌患者CEA多数在手术切除后降至正常。大便隐血试验此试验简单方便,病人毫无痛苦。但阴性者,不能排除息大肠癌的可能。
(责任编辑:郑梦雪 )
文章关键词:
大肠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癌症,多数治疗方法都是手术切除,但是如果能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就能避免癌症的扩散,那么有什么大肠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大肠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癌症,多数治疗方法都是手术切除,但是如果能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就能避免癌症的扩散,那么有什么大肠癌的的病因和早期症状……
最新研究表明,一种叫做具核梭杆菌的常见口腔细菌可引发大肠癌。研究人员指出,这一成果不仅将有助于开发早期诊断、预防与治疗大肠癌的方法,也表……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了解大肠癌的症状是早发现早治疗的基础。
大肠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癌症,多数治疗方法都是手术切除,但是如果能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就能避免癌症的扩散,那么有什么大肠癌的的病因和早期症状……
相关健康数据
石琨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妇科肿瘤病区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妇科炎症、宫颈病变、子宫畸形、妇科内分泌相关性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妇科疾病的微创治疗...
郭亚兵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肿瘤科
擅长:擅长肝脏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临床诊疗;熟悉常见传染病的诊疗。
马骏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疗科
擅长:肿瘤放射治疗,鼻咽癌综合治疗
李家平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肿瘤介入科
擅长:擅长于肿瘤与血管疾病的诊断与介入治疗,特别是对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肺癌、胆管癌、胰腺癌、盆腔肿瘤...
名医专家详细解答 男性不育症的诊治疑难
擅 长:从事泌尿男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专业特长男性科及下尿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肠癌手术风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