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能体现人文情怀的素材的关系

登录网易通行证
使用网易通行证(含网易邮箱)帐号登录
提交您的投诉或建议
视频画面花屏
视/音频不同步
播放不流畅
登录后才能查看我的笔记
暂时没有笔记!
确定删除笔记?
即将播放下一集,请您保存当前的笔记哦!
对字幕纠错要登录哦!
内容不能少于3个字
本讲阐述了生态与人文的关系、生态学及生态问题的由来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态理念。从《春秋》、型女、古诗入手论述了生态与人文的紧密关系,介绍了从马尔萨斯、达尔文、梭罗到海克尔、三好学的生态学发展历程以及软实力、简单化生存的生态理念。
本讲阐述了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生态与文化的兴衰以及生态与文化多样性。从韩国的身土不二、林德曼的食物链理论、汉字里的生态寓意入手论述了我们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分析了人口及首都的分布规律,人体特征、语言以及地方饮食特点与生态环境的联系以及生态对人类政治和文化风格的影响。
[第3课]数量还是质量:生态对策
本讲介绍了生物的生殖对策、种群的增长模式以及生物的r、K对策。阐述了生物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的进化优势、生殖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以及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蒂增长模式,探讨了生物界及人类社会的种群增长规律;着重分析了人类社会中的r、k对策理论的广泛应用。
本讲介绍了共生、竞争以及协同进化。阐述了从生物界的共生到人类社会的共生、种内竞争以及姓氏竞争,从协同进化的角度剖析了昆虫与植物、家畜与植物、捕猎者与猎物、人与家畜、饮食与文化以及文化与基因的关系。
本讲从生态学角度介绍了利他行为、集群行为以及求偶行为,从广义适合度角度分析了利他行为以及集群行为的本质。阐述了大公无私和护幼行为的生态学机制,对人类社会的求偶行为进行了剖析。
本讲分别从生态位的概念、生态位与竞争以及生态位与共生三个方面讲述了生态位与人类的关系。从生态位角度剖析了兄弟反目、阿以冲突、远交近攻以及丰产不如聚产。介绍了生态位与利基战略的关系。
学校:吉林大学
讲师:包国章
授课语言:中文
类型:环境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国内
课程简介:本课用大量的人文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生态与人文的关系。创新性地将生态学中的主要原理与历史学、文学、语言学、信息学、政治学、行为学、经济学及关系学等诸学科紧密结合,论述了生态学广泛的适用性及与我们生活及生存的联系。本科本课共分六讲,分别是“生存的艺术:生态理念”、“身土不二:生态文化”、“数量还是质量:生态对策”、“对手就是朋友:种群关系”、“自私的基因:行为生态”以及“正因同根生:生态位的博弈”。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客户端01难舍难分――生态与人文关系导论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01难舍难分――生态与人文关系导论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_吉林大学_中国大学MOOC(慕课)
扫码下载官方APP
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
&&& &本课用大量的人文案例展现了生态与人文盘根错节的联系,内容跨越文理,将生态学与经济学、商学、人类学、语言学、行为学、历史学、文学、信息学、政治学、关系学、医学、营养学、仿生学以及性学等诸学科相融合,论述了生态学广泛的适用性及其与我们生活乃至生存的联系。本课突破了作为理学的生态学学科樊篱,将以往适用于自然的生态学理论拓展到人文领域,通过讲授通适于自然及人文的生态学原理,展现了生态学作为生存艺术和生存哲学的深层内涵。
平时成绩70%{包括单元测试25%,单元作业25%,课程讨论20%(课堂讨论中回复5个可得满分)},考试30%。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90分及以上为优秀。
了解基本的人文知识和科学原理,例如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进化论等。
第一周 难分难舍——生态与人文关系导论&&&&&&& 生态学的定义及沿革& & & & 生态与人文的关系&&&&&&& 生态理念&&&&&&& 生态法则第二周 身土不二——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纬度及温度对文明的影响&&&&& & 土壤及水资源对文化的影响&&&&&&& 饮食文化与生态的关系&&&&&&& 生态对语言的影响&&&&&&& 地域文化第三周 适者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适应的特点& & & & 趋同及趋异适应& &&&&&&& 人种的地域差别第四周 数量还是质量?——种群生态对策&&&&&&& 种群繁殖对策&&&&&&& 种群增长模式及数量调节&&&&&&& 人口的增长&&&&&&& 自然界的r,k-对策&&&&&&& 人类社会的r,k-对策第五周 对手就是朋友——种内及种间关系&&&&&&& 正相互作用&&&&&&& 负相互作用&&&&&&& 自然界的协同进化&&&&&&& 人类社会的协同进化第六周 自私的基因——行为生态&&&&&&& 利他行为&&&&&&& 自然界的集群行为&&&&&&& 人类的集群行为&&&&&&& 领域和个人空间&&&&&&& 求偶行为&&&&&&& 人类的性选择&&&&&&& 人类的性行为第七周 正因同根生--生态位的博弈&&&&&&& 生态位概念及现象&&&&&&& 生态位与近缘种竞争&&&&&&& 生态位与生物入侵&&&&&&& 生态位与共生第八周 物我同舟--物种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文化对生物保护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物种保护的措施第九周 共同的家园——生态系统&&&&&&& 食物链&&&&&&& 生态效率&&&&&&& 边缘效应及中度干扰第十周 发展的代价——环境保护&&&&&&& 生态危机&&&&&&& 环保与发展的关系&&&&&&& 全球化与生态保护&&&&&&& 需要克服的观念及认知
[英]奥利维雅o贾德森(Olivia Judson).性别战争[M].杜然译.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美]巴斯(David M.Buss),熊哲宏,张勇,晏倩.进化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美]戴利(Daly,H.E),弗蕾(Farley,J.).生态经济学:原理与应用[M]. 徐中民等译.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英]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自私的基因[M].卢允中,张岱云, 陈复加,罗小舟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美]弗朗斯o德o瓦尔(Frans de Waal).人类的猿性[M].胡飞飞,张凡珊,谭晶晶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美]哈伊姆o奥菲克 (Ofek Haim).第二天性:人类进化的经济起源[M].张敦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黄思贤,魏明扬,元鹿.汉字中的自然之美[M].北京:文汇出版社,2013.[美]贾雷德o戴蒙德(Jared Diamond).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美]康拉德o菲利普o科塔克 (Conrad Phillip Kottak).人类学:人类多样性的探索(第12版) [M]. 黄剑波,方静文译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美]理查德oBo普里马克(Richard B.Primack).保护生物学概论[M].祁承经译.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瑞典]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著.汉字王国[M]. 李之义译.北京:生活o读书o新知三联书店,2008.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美]罗宾o贝克(RobinBaker).精子战争[M]. 李沛沂,章蓓蕾译.海南:海南出版社,2004.钱歌川.世翻译的基本知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日]秋道智弥,市川光雄,大塚柳太郎.生态人类学[M].范广融,尹绍亭译.北京: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7.尚玉昌. 行为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美]唐纳德oLo哈迪斯帝(Donald L. Hardesty).生态人类学[M].郭凡,邹和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杨持.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赵世民.探秘中国汉字[M].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11.声明:&&& 本课程多数图片来自网络,多数视频来自美国国家地理、BBC及其他公开出版物,为教学需要在此借鉴。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邮箱:baogz@&
由高教社联手网易推出,让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用户能够学到中国知名高校的课程,并获得认证。
| 京ICP备号-2 |
(C) icourse163.org人文生态理论--《杭州(我们)》2010年10期
人文生态理论
【摘要】:正城市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也是一个人文系统,因此,城市发展的原因也同样可以从人文生态的层面去探究。人文生态学就是运用自然生态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来集中研究人类社区的规律和特征,是20世纪最早的有系统地研究人类社会中人的社会活动与空间之间关系的学科。人类生态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许多规律和特征具有与自然生态同样的规律和特征,因此,它的最重要概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竞争",另一个是"统治"。
【关键词】:
【分类号】:X321【正文快照】:
城llJ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也是一个人文系统,因此,城市发展的原因也同样可以从人文广卜态的层面去探究。人文生态学就是运用自然生态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来集中研究人类社区的规律和特征,是201仕纪最早的有系统地研究人类社会中人的社会活动与空间之间关系的学科。人类生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唐志军;;[J];商周刊;2010年02期
本刊编辑部;;[J];金融博览;2010年02期
;[J];中外企业文化;2010年01期
王继明;;[J];系统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秦奋;;[J];黑龙江史志;2010年01期
王伟新;;[J];内江科技;2010年01期
姜银方;王勇良;袁国定;李新城;史德旗;;[J];机械设计;2010年01期
马宪滨;;[J];江西煤炭科技;2010年01期
梁广宁;;[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0年01期
吴乃平;;[J];中国海事;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庆进;;[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阳文锐;何永;;[A];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苏建忠;;[A];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程颖;但汉彪;;[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王小玉;康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李世雁;杨束芳;;[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黄立成;姚凌芳;肖平;;[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刘洁;宋志军;黄英;王蔚;;[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朱秀红;;[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许爱娥;郑江玲;;[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授
陈学明;[N];文汇报;2010年
武建雷;[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魏小安;[N];中国旅游报;2010年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陈学明;[N];人民日报;2010年
张俊德;[N];张掖日报;2010年
郑千里;[N];科学时报;2010年
沈孝东;[N];莱芜日报;2010年
李岩;[N];北京商报;2009年
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局长
周培植;[N];中国教育报;2009年
邹瑾 四川省广元市人民政府副市长;[N];中国环境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晓文;[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杜春丽;[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高阳;[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王作功;[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李琳;[D];山东大学;2009年
刘红妮;[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张庆顺;[D];重庆大学;2009年
程胜龙;[D];兰州大学;2009年
经柏龙;[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隋丽;[D];辽宁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腊梅;[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史运伟;[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马可夫;[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杨莉;[D];西南大学;2010年
王毅;[D];西南大学;2010年
蔡炯;[D];浙江大学;2010年
王丽娟;[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隋治森;[D];山东大学;2010年
郭磊;[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王欣;[D];河北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当下生态环境的失衡与人文艺术的关系探究
当下生态环境的失衡与人文艺术的关系探究
北京第四届国际美术双年展发言稿——张 江
在我国漫长的文化长河中,艺术对自然的描摹一直是一大文化主题。老子道德经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的诗画艺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何为“自然”,对艺术家而言,这不仅周围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包括艺术家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深刻体悟。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说:
书当造乎自然。蔡中郎但谓‘书綮自然,’此离天定人,尚未及乎由人复天也。”从字面理解这句话,就是汉代大书法家、文化家蔡邕认为书法艺术起源于自然,自然主导书法,但刘熙载却认为,蔡中郎的话只注意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没有注意到艺术家在榆树创作中的积极能动作用,
即便是自然主导的艺术, 其中渗透着人的因素, 如果只强调自然而不强调艺术家的作用, 自然是有失偏颇。李太白诗里说: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辛稼轩词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青山与诗人达到了互相欣赏,互相玩味的程度,青山与艺术家保持了气度上的融合。
诗词书法如此,绘画艺术亦当如是观。艺术即是现实的,经过艺术家的加工,又是超现实的。在王维开创的文人画体系中,山水(即自然)在一个内心平静,向往佛家空寂玄妙的人心中便是一副悠远恬淡的样貌,这是出世的境界也使他看不到山民的贫困等现实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自然为传统士大夫阶层地艺术家提供了摹写地蓝本,同时,他们又囿于自然,对包括人事在内的自然体系中的问题缺乏重视。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在创作出《自由引导人民》等现实主义杰作时,我们的一些艺术家还流连在传统的已经不能自拔。
而今,这种失衡状态已经被打破了。工业文明狂飙突进,将地球变成地球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让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文明从十九世纪蒸汽机时代至今,是一幅恢宏壮阔的文明长卷,也是一首重整旧山河的史诗。在文人画时代从未有过的现象从肇始到蔓延,原来恬静的自然生态变得不再那么容易让人亲近。化工厂等污染企业的黑水赶走了了清流,滥采滥伐让荒山取代了青山。短短百年之间,人定胜天的豪情鼓胀之下,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变得从未有过的紧张,为人类提供滋养和休憩的生态拒斥人类活动的无序入侵,表现形式就是那些浊流,那些被机器挖得千疮百孔的童山秃岭。
生态与艺术的关系,首先就表现在变化的生态为艺术家的创作提出了新问题,是新时期艺术创作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实。严重的社会现实面前,艺术家该如何表现这些亘古未有的变化?我们艺术界已经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方案。这些方案大都着眼于某一个宏观的社会场景,以给观赏者以警示,积极意义越来越凸显。
瑞士美术史家沃尔夫林在《艺术史原理》一书中分析风格的五对类型时谈到有绘画性(Paintly)的和没有绘画性的风格的区别:破帽滥鞋、乞丐、旧东西入画的,废墟也是如此,没有秩序的边线,有生命的跳跃,能够同背景融为一体。相反,整齐的边线和建筑的正面是没有绘画性的。卡林内斯库(Mateicalinescu)在《现代性之方面》(FiveFacesofModernity)中提到的现代性的五个基本概念中的两个,先锋和后现代。而这两种现代性在当代的命运就是走向了解构。一些原本在传统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和符号在新时期得到了意义的消解和再阐释。这也促使当代绘画艺术适时地对新问题进行因应,当然也包括对环境生态问题做出艺术家群体个性发言。在我提交给本届展览点的作品《天籁》,是从一个细节着手,展示被世人遗忘的一片荒滩,荒滩上荒草萋萋。长期以来,艺术领域对荒草的描摹往往将其作为一个宏大主题的背景,在我的画中,荒草上升为主角儿,并得到了“天籁”的命名。这长期以来被人们践踏和寄托兴衰之感荒草,地位上升,仔细看画面,这些荒草在凄厉的西风吹拂下,仍然顽强地保持着向上生长的力量。这种力量和画面的整体的氛围让人感觉到,哪怕是一颗小草,也是值得尊重并且敬畏的。
这是从艺术品内部意义而言,而艺术品最终是要欣赏者进入互动。我们的文艺在长期以来保持着温柔敦厚的传统,文艺作品的教化意义一直很强。但是在新时期,教化意义被消解,很多人开始反感冗长无味的说教。在表现生态环境的创作中,我的体会仍然是,让人能从作品中得到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继而于生态环境和谐共融的目的,,也正如苏轼《赤壁赋》中所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认为这是当代艺术反作用于社会的价值所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法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