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6年2016山东理科状元孙昊昊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

清华北大不再是高考状元的“必选项” - 中国网要闻 - 中国网 o 山东
清华北大不再是高考状元的“必选项”
【摘要】[摘要]山东这名高考状元一上高中时,就确定要研究“粒子物理”,他的梦想也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山东这名高考状元一上高中时,就确定要研究“粒子物理”,他的梦想也是成为一名科学家。
  [摘要]山东这名高考状元一上高中时,就确定要研究“粒子物理”,他的梦想也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最终,他毅然选择了离科学梦想更接近的国科大物理学专业。要知道,这门学科可是冷门中的冷门啊!  山东省高考理科状元孙昊刚收到了他心仪已久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的录取通知书。718分的高考成绩,让他成了多所顶尖大学共同争夺的对象,其中有两所顶尖大学同时邀请他报考金融与管理专业,以便今后跨入收入丰厚的行业,但孙昊不为所动。  山东这名高考状元一上高中时,就确定要研究“粒子物理”,他的梦想也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最终,他毅然选择了离科学梦想更接近的国科大物理学专业。要知道,这门学科可是冷门中的冷门啊!笔者也不禁为这名学生的勇气和胆识拍手称赞。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高考状元的“宣传月”,重点中学为自己学校考上了几个清华北大而发出大字喜报,顶尖大学也会为争夺高考状元而“头破血流”。在被称为神一样的一所名牌高中,就为139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而欢欣鼓舞,同时这所学校的两位状元连夜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接到了北京。在这一片赞歌声中,我们几乎听不到学生自己的真正心声。  在笔者看来,成绩好不一定非得上清华北大,关键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兴趣爱好和特长来选择自己能够适应的学校。另外,青年学生在高中时期也要加强对自己学习规划的设计,要逐渐清楚认识到自己适合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如果真心喜欢学一个专业,只要沉下心钻进去,最后一定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这场高校状元争夺大战中,孙昊作出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说,它是学生个人兴趣和梦想的选择,也是学生不以功利为目的的选择。这迸发出了靠自己兴趣爱好选择学校的可喜苗头,这说明了清华北大不再是高考状元的“必选项”。  现在,一年一度的高考录取工作渐渐进入了尾声,几家欢喜几家愁,一些考生幸运的被心仪的学校录取,而另外也有不少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没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学。其实,落榜生大可不必悲哀,要知道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并不是人生就业的终点。成绩不理想,只要勇于面对,自身努力不放弃就会打开另一扇胜利之门。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谢邀。这是一件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事情。本科本来就是个打基础的阶段,物理专业就那些课程,北大也罢清华也罢国科大也罢中科大也罢,哪里学不是学;至于院士指导本科生做科研,听起来很美好但是实际还是院士下的小老板下的青椒来指导他打打酱油。孙同学确实很优秀,但是每年选择学物理的资质好的孩子很多。没有必要神化孙同学,更没必要炒作这个选择。希望某些做招生工作的人适可而止,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心理压力。最后祝孙同学大学生活过得充实快乐。
u知乎首答。没想到是关于自己的问题,本以为会是一个物理学问题的。心塞........&br&
先给出有关本问题和本回答的一些说明。&br&1、问题所引报道中引用的我的言论出自本人(经审核),其他部分本人不负责任。&br&2、&b&本回答由于我作为当事人的利益关系,带有一定(可能相当大)的主观性。&/b&&br&3、本回答可以转载,&b&但希望不要断章取义&/b&。接受了很多采访之后,我对于新闻对访谈对象言论的断章取义已经受够。&br&————————————————分割线,以下正文——————————————————&br&
感谢大家对于我的关注,也感谢知乎的和平讨论环境。在百度贴吧里有关我的帖子中互相谩骂的很多,我也不愿意对他们的所谓讨论作出回应。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以下为决定的背景。&br&1、关注国科大两年多,自首届招生起始。信息来自于国科大学长和网络信息。&br&2、了解四大力学是什么东西(不是理解),知道这是多么能让人挂科的课程。咨询过从事科研的前辈(与&b&招生组无关&/b&的清北·、中科院硕博、工作人员),&b&粗略&/b&了解科研的付出与回报。&b&在此基础上对物理学的理想(略中二,望见谅)依然坚定。&/b&&br&&b&3、对国科大有来自于早期了解和综合评价面试经历的先入为主的好印象。&/b&&br&4、&b&有清北情结,选择过程极端纠结。&/b&&br&5、身处小县城(30万人口,经济相对落后),信息闭塞,眼界狭窄。&br&6、对三校有短期(四天左右)的实地考察。&br&&b&7、仅具有一名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思想水平。&/b&&br&
大体上我就是依据以上的信息,基于我自己的认识、思考、权衡作出这一决定的。这决定了我的选择一定是naive、中二、理性权衡中带有明显情绪影响的(但并不意味着选择错误/正确)。这一选择若正确则我受益,不正确则我背锅。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后悔,我也不希望以后会后悔(废话)。It's just my choice.但&b&欢迎大家对我的这一选择进行讨论&/b&,普及关于三校的信息,让更多面临我所面临的选择的学生能更理性地作出选择。但&b&希望不要人身攻击,也最好不要出现让人闭嘴的言论&/b&,这与知乎的目标不符。谢谢。&br&
别有要务,只能先写到这里,有空再更。或许就此烂尾了吧.........我要是少考十分多好,这样我有选择的权利,又不必受大众的关注。有答主说四年后我可能会被遗忘,我倒想四天后就被遗忘。心累......&br&
基本同意 &a data-hash=&9558cac1a8fe6b7b1a0f7b& href=&///people/9558cac1a8fe6b7b1a0f7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9558cac1a8fe6b7b1a0f7b&&@白如冰&/a& 和 &a data-hash=&d9d5b7ef45c5c6bf9eba2f& href=&///people/d9d5b7ef45c5c6bf9eba2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d9d5b7ef45c5c6bf9eba2f&&@王昊翔&/a&的观点,赞同 &a data-hash=&ebb7c17ed01f7& href=&///people/ebb7c17ed01f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ebb7c17ed01f7&&@德布罗意&/a&回答中关于国科大不足的绝大部分表述。感谢大家的作答。
我很普通,不希望被神化;我的选择是个例,没有得出结论、推断“趋势”的意义。但&b&希望大家理解国科大官微文章(即题目所引)部分过于抢眼球的表述,国科大还需要打开名声&/b&,&b&而且微信文章大家也都知道是什么性质&/b&。不过希望能有所改进。&br&
感谢大家的祝福。(说不答了又写了不少啊啊啊啊啊啊啊没时间了)很乱,望见谅。&br&
以上8月5日夜。&br&&br&&br&家母患病住院,前一段时间带她查体、诊断,今天下午接受手术,因此近期及今后一段时间更新或开吐槽的概率不大。非常抱歉。2.3k赞真的让我受宠若惊,在此感谢大家。
u知乎首答。没想到是关于自己的问题,本以为会是一个物理学问题的。心塞........ 先给出有关本问题和本回答的一些说明。 1、问题所引报道中引用的我的言论出自本人(经审核),其他部分本人不负责任。 2、本回答由于我作为当事人的利益关系,带有一定(可能…
关于对孙昊同学的选择问题,我基本同意 &a data-hash=&9558cac1a8fe6b7b1a0f7b& href=&///people/9558cac1a8fe6b7b1a0f7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白如冰& data-hovercard=&p$b$9558cac1a8fe6b7b1a0f7b&&@白如冰&/a& 的观点,但是关于国科大这所学校,发现很多人在批判他,而我又恰好是了解比较多的,想多说几句。&br&&br&我父亲是中科院物理所的研究员,15年受邀在国科大教了一学期的热力学。先说一个结论,国科大的师资力量(狭义的),在目前,是国内大学中最强的没有之一。&br&&br&三个前提:&b&狭义的,在目前,最强无之一&/b&,后面会一一解释。&br&&br&先提一下师资力量有多强,以下内容出自我父亲的PPT:&br&&img src=&/69c4a281da99eea758e36e0be5f9758f_b.jpg& data-rawwidth=&1071& data-rawheight=&6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1& data-original=&/69c4a281da99eea758e36e0be5f9758f_r.jpg&&&b&正牌北大物理系本科毕业,宾大的博士毕业,正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b&,是我父亲的一位&b&助教&/b&。&br&&br&还有两位助教也不遑多让:&br&&img src=&/c14ffcd623fcbde4b33bcbe_b.jpg& data-rawwidth=&1089& data-rawheight=&6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9& data-original=&/c14ffcd623fcbde4b33bcbe_r.jpg&&&img src=&/edbbddd4a9a_b.jpg& data-rawwidth=&1009& data-rawheight=&5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9& data-original=&/edbbddd4a9a_r.jpg&&而另一位同时间在国科大开热力学课的教师,是北大的新晋&b&院士&/b&欧阳颀。&br&更可怕的是同一时间国科大几乎全部学科的授课教师都有达到这一级别的,这种师资力量在国内即便是清华北大也到不了这种地步(本科生)。这对孙同学来说,是一个&b&机遇&/b&。不应该全盘否定去国科大就是个错误的决定。&br&&br&-----------------------------------------手动分割-----------------------------------------------------------&br&国科大目前确实做到了所谓的‘院士带本科生’,似乎很诱人,但事实却也并非那么乐观。也正如前文提到的另外两个前提:狭义的,在目前。&br&&br&首先我要说一下国科大成立的前提。国科大的全名是中国科学院大学,顾名思义,是中科院办的大学。中科院办这个大学,最大的原因是中科院目前&b&收不到质量高的研究生&/b&。&br&&br&我父亲现在的研究生是诸如山东师范大学,好一些的如哈工大的本科生。清华北大的物理系的优秀本科生基本招不到(清北的优秀本科生基本都知道基础学科还是出国有前途。。。)中科大原先为中科院输送了很多人才,但是中科大自从搬到合肥后虽然在基础学科上依然是超一流的学校,但影响力已经比不上清北了,在加上中科院和中科大因为利益的问题又闹了一些矛盾,导致中科院更招不到优秀的研究生了。于是中科院自己动手,搞出了一个大学,这就是国科大的诞生过程(前身是中科院的研究生院)。&br&&br&中科院为了这个国科大,投入其实蛮大的,声势也造的很大。但是,国科大毕竟是一个成立短短两年的大学,学校底蕴没有,知名校友没有(毕业生都还没有呢)。其实读大学的时候大家应该都会有一种感觉,学校的风气底蕴其实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影响巨大。所以,国科大的在师资方面的强势,更多的是狭义上的强势。&br&&br&(先去吃饭,回来继续更新)&br&继续更:&br&国科大当时给出的宣传很诱人:给每个本科生配置一个长江学者及以上的导师什么的。而事实上,国科大当时基本把每一个在研究生院上过课的教授都算在了自己身上。这其中的水分是非常大的,国科大看重这些人,这些大老板却未必看得上国科大。&br&&br&所谓的‘在目前’,指的是一个人脉的问题。以我父亲为例,我父亲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授课也算很受学生欢迎。有些他教的学生问他在国科大开不开设别的课程,我父亲表示应该不会了,下学期的热学课也不会教了&br&&br&其实对于他们来说,答应教课更多的是给一个顺水人情。倒不是说工资高低的问题,我父亲很乐意也经常去各个高校讲座,但是开专业课有个很讨厌的问题:它把你一个学期的时间完全限制住了。每个星期你必须去教课,他们平时各种会议啊,项目啊,需要很灵活的时间,教专业课真的很耽误事情。&br&&br&所以对这些导师来说,能上他们的课确实很幸运,但是谁能保证这些老师能留在国科大呢?谁有能命令这些老师呢?所以这个“在目前”的帽子,还是要给国科大扣上,今后是什么样子还是个未知数。&br&&br&前一段时间有幸和父亲一起参加了中关村科学家沙龙(同行了9位院士,还有两位中科院院长。。。),在大巴车上有&b&很多其他教授表示受邀会去国科大教书,所以短时间内,国科大的师资力量还是可以保证的。&/b&&br&&br&我高考毕业的那年,正好是国科大招生的第一年,当时我差3分没考上北大,就问我父亲要不要考虑国科大。我父亲给出的回答是:&b&去国科大如果能跟上一个大老板,一路科研出国当然是很好的。但是这毕竟是第一年的大学,一切都是未知数,如果走不上科研出国那条路,那就很坑了。人生应该是有多种选择的,我肯定不会拿我儿子去试水。&/b&&br&&br&&br&同样的话也算是祝福这位状元吧,国科大有机遇也有挑战,我相信凭借状元的能力,走上第一条路应该是很轻松的。但是对于其他考生来说,我个人的建议还是人生是需要多种选择的,没必要在大学就把一切定死,国科大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不要盲目为好。&br&&br&--------------------(有人看的话会继续更一些有意思的东西)&br&8/5/2016 更新(看的人貌似不少,多写点吧)&br&以下内容涉及一些私货,与答案关系不是很大,不喜欢就跳过吧:关于大学行政。&br&管办分离,管办分离,嚷嚷了不知道多久,结果大学的行政影响反而是越来越严重。管事儿的未必懂行,懂行的又无权管事儿,这对大学来说真的不是好事儿。&br&&br&国科大去年期中的时候的一个细节:一位授课老师,院士,期中考试出卷子,被国科大的某行政人员打回来了,原因是&b&卷子不合格&/b&。哪里不合格,肯定不是内容,是格式不合格:答题纸要和试卷分开,不能作答在卷子上(大概是这个意思,细节可能我记不清了,当初是从我父亲那里听来的)。这位院士就纳闷儿了,我自己开的课,一个期中考试,你莫名其妙的插一脚算怎么回事,遂不理。后来据说这事儿闹得挺不开心的,因为这位行政人员还非得插一脚,最后这位院士也是有脾气,就不改,最后好歹因为是院士,行政人员也不敢怎么地,最后不了了之了(我父亲的评价是哪怕你是国科大校长(丁仲礼院士,就是和柴静谈笑风生的那位)也不过和人家平级,你一个不知道哪来的凭什么干预人家)。&br&&br&这件事是被我父亲当跟我炫耀的事儿说的,但却给我触动很大。&b&一个刚成立一年的大学,还是中科院这个国家最高科技机构的直属大学,已然嗅到迂腐的气息,这真不是什么好事儿&/b&。我一直觉得行政这东西如果不能管办分离,那对大学没啥好处。&br&&br&拿我们师大来说,这段时间北师大著名校友,企业家邱季端为北师大捐了6000件古瓷器。北师大领导觉得兴奋啊,一拍案:建瓷器博物馆。然后网上为这事儿争了半天,有人反对说这些瓷器是假的,有人支持邱季端说邱季端还没捐呢,网上哪找的图片就污蔑邱季端,还有说这都是邱季端的套路见好就收什么的。我对这些一点兴趣都没有。我只想&b&质疑两件事&/b&,一:接受捐赠是北师大自己的事,但建博物馆就是大事儿了,必然会有质疑,那为什么不先去做鉴定再决定建不建博物馆呢?二,北师大宿舍七人间,是全北京乃至全国的差宿舍,教学楼也安排很满,我想请问哪里给你地方建博物馆?&b&为什么不征求学生意见?凭什么学校领导一拍案就行,北师大那么多专家教授,你们咨询过他们吗?&/b&&br&&br&&br&回到国科大的问题上来,从我个人的感情来讲,我是希望国科大变好的。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说过南方科技大学,号称管办分离,改革先驱,这几年也没有声音了。国科大依靠着中科院这个大山,讲道理,搞科研的人内心还是有一些而且很向往清高的,真的希望国科大能成为一所认认真真搞科研,培养人才的地方。希望它是一方净土,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关于对孙昊同学的选择问题,我基本同意
的观点,但是关于国科大这所学校,发现很多人在批判他,而我又恰好是了解比较多的,想多说几句。 我父亲是中科院物理所的研究员,15年受邀在国科大教了一学期的热力学。先说一个结论,国科大的师资力量(狭义…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如何看待2016年山东理科状元孙昊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如何看待2016年山东理科状元孙昊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14:36:04 责任编辑:鲁晓倩字体: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有网友碰到如何看待2016年山东理科状元孙昊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具体问题为:我们通过互联网以及本网其他用户共同努力为此问题提供了相关答案,以便碰到此类问题的网友参考学习,请注意,我们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仅供参考,具体如下:(注意:本网只是整理不享有版权及不承担相关可能的其他责任,版权归原作者原网站所有,本网仅为了知识传播.)======以下答案可供参考======供参考答案1:
我本科是中科大,研究生是国科大。个人感觉该同学选择国科大挺可惜的。的确,他导师是王贻芳,高能物理所所长(我也是高能所的直博生),导师的确很牛,但是本科生有个导师又有多大用处呢?我读本科的时候很早就可以进实验室实习了,但没啥用途,基础课还没学好搞什么科研,而且他还做的是近代物理,这方面本身也不需要多要进实验室,最重要的还是把基础物理课和数学学好,顺便也要学编程,这个学习的时间周期是很长的,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学生早早地就把本科阶段基础课学完然后去搞科研的。也就是说真正做科研一般都要到研究生阶段了。本科生主要是学好基础课,王O芳又不给本科生上课,大老板那么忙,估计也没多少时间去”指点”学生。北大科大的近代物理系实力,师资比高能所乃至国科大是要好的。退一步讲即使以后读研深造,从清北保研去高能所甚至保到王O芳的门下并不困难,高能所研究生质量并不好的,能招个清北的很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个顶着状元光环的热爱科研的清北学生。最后,清北这样的平台比国科大要更加成熟,无论从教学还是学生培养上,更加全面,能够享受的资源也更多,国科大刚刚成立,科研的实力主要分散在各个研究所,这些研究所之间的壁垒要比清北各个学院之间要大许多,更何况即使暑期或者什么时候想找王O芳什么的大牛聊聊天,去实验室搬搬砖大老板们也是求之不得的。当初在科大读本科的时候也常常在校园里见到知名院士,他们也挺平易近人,我却没有和他们交流过,归根到底是讨论不了有意义的问题,因为我不懂的问题都是课本上要讲到的,不懂学基础课就好了,问院士人家才不会理会,更有价值的问题自己也问不出来,没基础谈什么科研。我本科做大研实验室对边就是赵政国院士办公室,经常看到他,但也搭不上话,原因无他,物理数学还没学好呢。
供参考答案2:
谢邀。这是一件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事情。本科本来就是个打基础的阶段,物理专业就那些课程,北大也罢清华也罢国科大也罢中科大也罢,哪里学不是学;至于院士指导本科生,听起来很美好但是实际还是院士下的小老板下的青椒来指导他打打酱油。孙同学确实很优秀,但是每年选择学物理的资质好的孩子很多。没有必要神化孙同学,更没必要炒作这个选择。希望某些做招生工作的人适可而止,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心理压力。最后祝孙同学大学生活过得充实快乐。
供参考答案3:
真不喜欢我清,去隔壁也挺好的。人生大事非得要这么中二么……(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姿磁隔壁,遁)
供参考答案4:
我只记得听说去年国科大去山东招生的时候,是这样对学生比较国科大和清华的:1. 国科大的数学比清华的难十倍2. 清华的学生周末都在舞会和玩,国科大的都在自习室学习听去年的高考生转述的(山东top30之内的,具体多少不记得了)。先不吐槽内容真实性和所谓难十倍的可比性/意义(考试难十倍谁不会啊说起来。刚经历过高中三年的小孩子明显很吃这一套,课业难+不水,听上去就很正能量。那个孩子自述并不觉得自己适合/想做科研(which我觉得一直在拉拢他的招生组老师也知道),但还是被打动了。家长当时也非常动心,觉得这种严师出高徒的地方应该会很好。当然后来没去。总之呢,我觉得他们面向【盲目崇拜科研人才】且【职业规划尚不清楚】的一部分【高中生及其家长】的宣传还是有一套的。实际呢...我就不知道了【手动微笑尤其如果不是真的热爱科研的孩子,而是被这正能量高难度愿景吸引来的话【
相关信息 [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清华北大不再是高考状元的“必选项”|国科大|山东状元_新浪教育_新浪网
清华北大不再是高考状元的“必选项”
  山东省理科状元孙昊刚收到了他心仪已久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的录取通知书。718分的高考成绩,让他成了多所顶尖大学共同争夺的对象,其中有两所顶尖大学同时邀请他报考金融与管理专业,以便今后跨入收入丰厚的行业,但孙昊不为所动。
  山东这名高考状元一上高中时,就确定要研究“粒子物理”,他的梦想也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最终,他毅然选择了离科学梦想更接近的国科大物理学专业。要知道,这门学科可是冷门中的冷门啊!笔者也不禁为这名学生的勇气和胆识拍手称赞。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高考状元的“宣传月”,重点中学为自己学校考上了几个清华北大而发出大字喜报,顶尖大学也会为争夺高考状元而“头破血流”。在被称为神一样的一所名牌高中,就为139名同学被(,)、(,)录取而欢欣鼓舞,同时这所学校的两位状元连夜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接到了北京。在这一片赞歌声中,我们几乎听不到学生自己的真正心声。
  在笔者看来,成绩好不一定非得上清华北大,关键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兴趣爱好和特长来选择自己能够适应的学校。另外,青年学生在高中时期也要加强对自己学习规划的设计,要逐渐清楚认识到自己适合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如果真心喜欢学一个专业,只要沉下心钻进去,最后一定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这场高校状元争夺大战中,孙昊作出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说,它是学生个人兴趣和梦想的选择,也是学生不以功利为目的的选择。这迸发出了靠自己兴趣爱好选择学校的可喜苗头,这说明了清华北大不再是高考状元的“必选项”。
  现在,一年一度的高考录取工作渐渐进入了尾声,几家欢喜几家愁,一些考生幸运的被心仪的学校录取,而另外也有不少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没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学。其实,落榜生大可不必悲哀,要知道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并不是人生就业的终点。成绩不理想,只要勇于面对,自身努力不放弃就会打开另一扇胜利之 门。
更多信息请访问:
(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42585人已测试
87535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山东理科状元拒北大清华&选择国科大物理学
山东理科状元拒北大清华 选择国科大物理学
山东省高考(精品课)理科状元孙昊刚收到了他心仪已久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的录取通知书。718分的高考成绩,让他成了多所顶尖大学共同争夺的对象,其中有两所顶尖大学同时邀请他报考金融与管理专业,以便今后跨入收入丰厚的行业,但孙昊不为所动。
高一时,孙昊就确定要研究“粒子物理”,他梦想着成为科学家。最终,他毅然选择了离科学梦想更接近的国科大物理学专业,师从中国高能物理领军科学家王贻芳院士。把录取通知书送到孙昊手中的国科大刘新春教授说:“我们录取他,绝不仅仅因为他分数高。综合评价面试时我们发现,他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具备成为一名优秀科学家的潜质。”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mfd/__90/t0c6381a.jpg?size=550x559" STYLE="vertical-align: display: margin: 0 max-width: 100%; word-wrap: break-word !"
ALT="山东理科状元拒北大清华&选择国科大物理学"
TITLE="山东理科状元拒北大清华&选择国科大物理学" />
去年,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了《2015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年,全国高考“状元”就读专业基本上是目前社会公认的最具竞争力、最赚钱的热门专业。其中,管理学、工学和经济学门类专业最受“状元”青睐,占“状元”总数的68.63%。反之,比较冷门、学业比较艰苦、未来职业薪酬预计较低的历史学、教育学、哲学、文学、医学等专业,较少有状元问津。这次孙昊选择的“粒子物理”,更是冷门中的冷门!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mfd/__90/t01a2b762.jpg?size=450x600" STYLE="vertical-align: display: margin: 0 max-width: 100%; word-wrap: break-word !"
ALT="山东理科状元拒北大清华&选择国科大物理学"
TITLE="山东理科状元拒北大清华&选择国科大物理学" />
“状元”的价值观变了吗?高分考生放弃经管专业,是国科大胜利吗?能说明社会风气,特别是优秀学生的人生选择,已经从功利逐渐向兴趣转移吗?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此泼了凉水:“不能太乐观,每年2/3以上的高考状元仍旧会选择读经管类热门专业,中国学生选择专业的现状没有根本性改变。当下,大部分学生选择专业时仍出于功利目的,因为我们大部分高中生没有明确的兴趣。”他认为孙昊现象只是个案,孙昊这样的学生很少见,国科大每年仅招收300多名学生,相对于全国每年招收的700多万大学生,这个比例很小,不能代表一种趋势。
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高考研(课程)究专家刘海峰教授接受采访时则表示,“在高校状元争夺大战中,孙昊作出的选择,不能简单理解为国科大的胜利,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也是中国高中生个人兴趣和梦想的胜利。这是中国学生不以‘改变家庭和自己经济地位’为求学目的,立志‘追逐梦想,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胜利。这也是中国小康之家不以‘出人头地’为教育目的,尊重孩子兴趣选择所萌发出的可喜苗头。这种苗头,以往也出现过,但孙昊的选择再次将它放大。这其中传递的信号,未来可能会对高中生专业选择带来一定的影响。”
刘海峰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到达小康社会之后,公民有了更多的选择权,青年开始考虑为兴趣去追逐梦想,而不是想按照家庭和个人的经济、地位需求,来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当然,成绩拔尖的学生都挤到所谓热门专业中去,也会造成人才的浪费。
据了解,孙昊对物理学的兴趣,源自于初一读过的《时间简史》和改写版《相对论》,初二开始读严肃的物理学书籍。初三时,他找到一张物理学科分支图表,先逐一查资料了解,再逐一排除,最后确定了两个方向“凝聚态物理和高能物理”,两者都是通过实验揭示本质。孙昊觉得,“本质的东西是最美的”。后来,他看到对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新闻报道,又读了《原子物理学》,就开始记录汇总已被发现的100多个粒子,粒子世界让他着迷,“探索新粒子,发现新规律”,也成了他更想做的事。
填报志愿前,孙昊与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院士专门通话,了解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及相关科研情况,这让他坚定了报考国科大的决心。甚至在某高校老师劝其读该校物理学专业时,孙昊非常专业地回答:“你们的引力波在地下,国科大的引力波在天上。”
当下,很多中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会考虑:先选一个好城市,再选一个好大学,最后选一个比较有前途的专业。孙昊觉得这样不太好,“干吗把自己定位得那么务实,如果一上来就以就业为导向,为需求而学习,违背个人兴趣,可能不会真的快乐。”曾经有人劝过他,国科大只有9个本科专业,选择余地少,做科研很辛苦,要熬很多年才能出头。孙昊说:“我既然已经选择了粒子物理,那其他选择对我就没意义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一种使命感,人类需要科学,而我恰好又愿意去做、有能力去做,就是这样。”18岁的孙昊说这话时,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
一直负责山东招生工作的刘新春教授说,今年,国科大以“综合评价”选拔方式,在北京、山东等6省市选拔学生。山东省综合评价成绩由三部分构成,高考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30%,高中学业考试成绩占10%。今年,山东省另有9名和孙昊一样适合做科研的“好苗子”,在提前批被国科大录取,而孙昊的面试成绩接近满分。
“孙昊是学校和家庭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树立个人追求,自主选择未来的成功案例。”熊丙奇认为,孙昊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我们希望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高考状元孙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