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ell与incell oncell 对比哪个好 还有什么OGS与GFF这些从低到高排个顺序

浅析In-Cell、On-Cell、OGS三种电容式触摸液晶显示屏
联 系 人:彭先生 联系电话:6~86
传真电话:6
移动电话:
&&&&&&关于概念的炒作,从之前的IPS、AMOLED、SLCD的面板之争,到现在各触控面板厂商竭力推崇OGS,各显示面板厂商竭力推崇In-cell或n-cell。要清晰了解In-Cell、On-Cell、OGS这三种屏幕,就得先弄清楚屏幕的基本结构。电容式触摸显示屏的基本结构从上到下分为三层:玻璃盖板、电容式触控层、显示面板。电容式触控层由ITO触控膜层和ITO基板组成。显示面板从上到下分别是上基板、液晶层、下基板。早期的框贴技术触控层与显示面板之间会形成一层空气,显示效果不太理想,如果采用全贴合技术去除这层空气,屏幕反光会大大减少,点亮屏幕时就显得更为通透,熄屏时更加黑沉,没有灰白的观感。传统的G/G、GFF屏幕,都是标准的盖板玻璃+触控层+显示面板层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触控层。G/G屏幕的触控层是由1层ITO基板+1层ITO触控薄膜组成,GFF屏幕的触控层则有2层ITO基板+2层ITO触控薄膜(ITO:X和ITO:Y)。显然,G/G屏幕更薄一些。今天各触控面板厂商标榜的OGS屏幕和显示面板厂商标榜的InCell/OnCell屏幕,之所以被这两大厂商阵营大力推崇,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玻璃盖板+显示面板层的结构,少了一层触控玻璃层,因而相对轻薄。触控层所处位置是区分InCell/OnCell屏幕和OGS屏幕的关键。InCell/OnCell屏幕是将触控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了一起,OGS屏幕是将玻璃盖板和触控层整合在了一起。为了争夺产业话语权,触控面板厂商力推OGS,而显示面板厂商如苹果、LG、三星、夏普等则力推In-Cell/On-Cell。InCell和OnCell都是将触摸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一起,那么ITO薄膜嵌入显示面板的位置就是区分InCell和OnCell关键。OnCell是将ITO触控膜层放在了显示面板的上基板之上,其代表厂商是三星和LG等。In-Cell是将ITO触控膜层放在了显示面板的上基板之下,并与液晶层融合在一起,其代表厂商是苹果公司。In-Cell、On-Cell、OGS这三者的结构不同,使得屏幕的轻薄程度、显示效果、制造成本、良品率等都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屏幕的通透程度和视觉效果方面,OGS最好,In-Cell和On-Cell次之。所以,无论是采用In-Cell的苹果阵营,还是采用In-Cell的三星阵营,单纯的屏幕通透度和视觉效果其实还不如一些采用了OGS屏幕的国产手机。2、轻薄程度方面,In-Cell最轻最薄,这也是iPhone使用了金属机身,还能做到极致轻薄的原因之一。OGS则次之,On-Cell比前两者稍差。3、屏幕抗冲击和抗摔强度方面,On-Cell最好,OGS次之,In-Cell最差。需要指出的是,OGS则由于将盖板玻璃与触控层整合在一起,加工过程削弱了玻璃的强度,屏幕也较脆弱。至于苹果的In-Cell屏幕为何抗冲击能力最差,可能跟其追求极致轻薄有关,微软诺基亚的Lumia系列同样是In-Cell屏幕,但它有很好的辅助设计来增强屏幕的抗冲击和抗摔能力。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In-Cell将触控层与液晶层融合在一起,一旦触摸屏出了问题,必须连同显示面板一起更换,成本不菲。4、触控效果方面,OGS的触控灵敏度最好,On-Cell次之,In-Cell较差。但高灵敏度有时也不是什么好事,OGS工艺没把握到最佳的话,超高的灵敏度很容易发生&跳屏&的现象,细微的灰尘、汗液、水汽都能引发触控屏的&误操作&。另外,由于In-Cell屏幕直接将触控层和液晶层融合在一起,感测杂讯较大,需要有专门的触控芯片进行过滤和校正处理,而OGS屏幕和On-Cell屏幕对于触控芯片的依赖则没那么高。5、技术要求方面,In-Cell/On-Cell都比OGS要复杂,生产控制上,难度也更高,制造成本也更高。6、良品率方面,起初In-Cell屏幕的良品率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iPhone5的供货量,但随着相关厂商不断加大投入,目前技术已非常成熟,工艺已非常完美,In-Cell屏幕的良品率已与On-Cell屏幕和OGS处于同一水平,良品率已大大提高。上一篇:下一篇:
东莞市昊昕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iPhone 5 的 in-cell 技术和 小米 2 使用的 OGS 及魅族 MX2 的 TOL 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里有同学在评论中问到了这个问题。从今年开始 in-cell 和 OGS 即将占据主流,并且成为众多厂商的宣传重点,我就先将这个问题解释一下啦。
update:这个回答是很久以前写的,现在 MX2 发布后做了更新。* * *从今年开始,in-cell 和 OGS/TOL 这两种技术将从高端智能手机开始向下普及,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先来解释 in-cell ——in-cell 是将触控层和显示层做在一起,可以减少厚度。示意图——再来解释 OGS ——1.OGS(One glass solution),在大的分类上属于外挂式 ( Out-of-Cell ) ,在这一点上区别于 in-cell 和 on-cell。2.在有些触控厂商的内部文档中会用 TOL ( Touch On Lens)来表述 OGS ,两者是一个意思。(MX2 的 TOL/单玻璃 是一个意思,和小米的 OGS 本质上也是一个东西)3.解释:在保护玻璃上直接形成 ITO 导电膜及传感器的技术,一块玻璃同时起到保护玻璃和触摸传感器的双重作用。示意图——
Luckystar回答的非常完整了,但是有一点需要更新:2.在有些触控厂商的内部文档中会用 TOL ( Touch On Lens)来表述 OGS ,两者是一个意思。(MX2 的 TOL/单玻璃 是一个意思,和小米的 OGS 本质上也是一个东西)TOL是触控大厂TPK的称呼,特指以Cell(非Sheet)方式生产出来的单片玻璃触控面板。从结构上看,TOL和OGS是一个意思,但是与sheet方式的区别在于,cell方式(TOL)的生产是先切割成小片进行强化后再走黄光制程,最终产品的玻璃强度非常好,比sheet方式的OGS好很多,前者能大于500Mpa,后者一般小于400Mpa。我们熟悉的手机小米2就是用Sheet方式生产的,而魅族MX2则是用Cell方式生产的
最原始的 触控屏,就是两层玻璃中间一层触控层, 恩,就是两层煎饼夹着一个脆脆的东西。-------------------------这里主要讨论煎饼果子,恩,我们说吃的----------------------------那玩意 叫 guo bier 我不会写。。就是两侧煎饼中间脆脆的东西,我最喜欢吃了。我们这叫果子,为了先得专业点,叫裹子,恩,手机屏幕里,叫触控层。马丹,还是叫果子比较直接--------------------------好了玻璃叫煎饼,触控层叫果子--------------------1,最早的是GFF,就是最老的技术,成品是这么几层,下面是一个煎饼的结构图:煎饼,-------刷油,-------果子,-------刷油,------煎饼。厚的一比,而且,不透光,大灰屏。 虽然一层一层也是帖的挺紧,也可以叫全贴合,但是这么厚你叫全贴合不是坑爹么,某些坑爹厂商采用这个技术。2,技术进步了(OGS),把果子直接粘到上面的煎饼上,就是,煎饼和果子----------------煎饼你看薄多了,而且一体化了,这个是全贴合。
有的是一次摊一张大煎饼的,夹好了果子,再切开(OGS), 有的是先切成小块在夹果子(TOL).本质上差不多,但是先切小块的煎饼,可以把煎饼按照食客的要求切,
所以 TOL有弧面屏啦,边缘打磨的啦,其实就是把煎饼切的好看点。大部分厂商是OGS ,小部分有想法是定制的OTL3,有人反过来,把果子帖在下面的煎饼上(on-cell)。这样,煎饼------------果子和煎饼这是on-cell ,就是把煎饼粘在下面,因为下面是“平底锅”(发光背板),所以,粘在下面的技术还是比较考验手艺的。某三个星星的品牌用这个技术。4,有一家极度蛋疼的公司,把果子和下面的煎饼切成小块,一块一块整整排列好,这样会更薄,如图
煎饼-------------------------------------煎饼/果子/煎饼/果子/煎饼/果子/煎饼/果子/煎饼/果子/煎饼/果子这就是in-cell ,你看这个技术明显就是蛋疼的产物,而且要求手艺非常好才能做。所以这就是做煎饼果子(手机屏幕)的最高境界了!某水果公司使用这个技术。以上,PS:麻痹的大半夜的饿死我了
TOL强度较OGS更大一些,但是成本较高一些。in-cell貌似只有苹果(我不肯定)iP5及之后手机在用,听说良品率低,但是确实效果很好。我同学坐在我侧面点亮屏幕,真的瞬间惊艳!
简单说就是iphone5可能不可以玩切水果了,M2可能轻轻一摔就碎了...因为:apple的in cell触控性能不行,OGS玻璃强度不够
OGS还是会比in-cell厚一些,从显示效果来看,息屏反射率也是有明显差别的,in-cell屏更黑。 最主要的还是OGS的抗摔能力。 凡是用OGS的手机 抗摔能力都非常之堪忧,具体可参考魅族、nubia系列的触控失效返修率。从技术发展来说,in-cell是技术前进的方向,但具体是否使用取决于厂家的各种考虑,如功能、成本、供应链稳定性等等一系列因素,无法一概而论
OGS是对原有技术的一种改良,而IIN-CELL是一种技术的革新,不过目前IN-CELL的产品良率不高,所以只有苹果一家在用。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合作帐号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7271|回复: 0
国产千元机看着配置高,价格却便宜?原来是“省”出来的!
在线时间 小时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最近,几大国产手机厂商都发布了新品,大多都是千元机,某些性能参数甚至直追旗舰机。美好的事真的发生了吗?其实一分钱一分货,还是有道理的,今天我就为大家说道说道,这些千元机都“省”了什么地方。1、手机材质
6cb776a.jpg (14.07 KB, 下载次数: 148)
09:13 上传
可能很多人会说:千元机也有金属机身啊!不过实际上,金属材料也分很多种,镁铝合金是最好的,强度明显高于普通金属。如果采用镁铝合金,怎么可能不宣传呢?可见这些千元机,只是采用了金属罢了,甚至有的只有后盖是金属。2、玻璃面板
6cbad04675.jpg (17.1 KB, 下载次数: 143)
09:13 上传
我们都知道,康宁大猩猩玻璃好,扛 &造&!但是千元机,几乎没见宣传过康宁大猩猩玻璃。3、屏幕
d440e8ad2.jpg (28.12 KB, 下载次数: 136)
09:13 上传
不少千元机都宣称采用了全贴合技术,但其实屏幕全贴合技术有好几种,从低到高依次是GFF、OGS、TOL、Oncell 和 Incell,大多千元机都是GFF贴合。此外,虽然分辨率可能都是1080P,但屏幕素质方面,千元机是不如旗舰机的,偏黄偏红什么的,更是“家常便饭”。4、摄像头
3543321.jpg (15.29 KB, 下载次数: 140)
09:13 上传
千元机也1千多万像素摄像头,但像素高不一定代表拍摄效果就好,镜头镜片、传感器、感光元件等差了,拍的照片也不够好。5、内存 / 存储芯片
6cba42d8a.jpg (21.48 KB, 下载次数: 158)
09:13 上传
运存一样,但是 LDDR4 还是 LDDR3 就有区别了,LDDR4 比 LDDR3 更快更省电。此外,如今旗舰机存储已经是UFS标准了,千元机还是EMMC5.0,甚至更差的EMMC4.5 ,读写速度差了好几倍呐~6、传感器、陀螺仪等
6cb3a6a5.jpg (39.11 KB, 下载次数: 153)
09:13 上传
旗舰机可能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陀螺仪等一堆元件,别小看这些,加在一起也不少钱呢,而大多千元机都没有这些。7、手机芯片
db83a869.jpg (26.83 KB, 下载次数: 145)
09:13 上传
十核处理器跑xxxx分,体验就比旗舰机好吗?恐怕未必!人家的单核性能、图形性能比你高不少呢~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ncell和oncell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