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爱在中国 宣教士下载的医生宣教士

中国迄今大概有多少名宣教士_百度知道生命之道&点击关注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图片上这七位身着长袍马褂的,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的剑桥七杰(The Cambridge Seven)。受到戴德生(Hudson Taylor)的影响,这7名剑桥大学学生加入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成为传教士,1885年前往中国。盖士利(William Cassels,1858年-1925年) 剑桥毕业不久,就成了圣公会牧师。 他在贫民中工作,然而神让他看见他的工场并非英国,而是遥远的海外。但他要往中国的决心,很快就受到考验。他母亲竟然亲自找戴德生,请求他不要接受凯巴作宣教士,原来他母亲有七个儿子,而凯巴是她唯一留在英国的儿子。结果是神自己挪开了这些障碍,最后他母亲竟写信给戴德生:&这条路已够艰难,如果我加以阻挠,那我不就成了神好儿子的坏母亲?....神己带领他走上这条路,虽然不合我的意,但我须跟上,愿神赐福他,也赐福你们的工作。&来华后在在四川工作,直到1925年在那里去世。司安仁(司米德,Stanley Smith,1861年-1931年),前圣三一学院划艇队队长,被派到华北,不久能用流利的中文讲道。日在中国苏州去世。死前一天晚上,他还讲道。 有谁料到这样一位爱主,爱中国的宣教士,曾经是生活不羁,灵性浮沉不定的软弱基督徒?他父亲是著名外科医生。司米德虽然十三岁已接受救主,但他一直陷于灵性的低潮。在剑桥念书的日子,他仍喜爱玩乐,感到生活无聊,没意思。他自认是个失败的基督徒。直至他明白&我必须把自己完全献上。&生命才有转变。施达德(Charles Thomas Studd,1860年-1931年)曾是英国著名的板球手,知名度最高。投球方面,他更打破全国的记录。然而就是在他板球如日方中的时候,他放下了板球,决心前赴中国传扬主名。当时他毅然决定放弃板球传教曾引起很大轰动, &但他感悟到:&救赎意即'买回来',所以如果我属于他,而我还占着不属于我的东西,那我就是贼,否则我就该放弃一切而完全归神。当我一想到耶稣基督为我死在十字架上,我为他放弃一切,又有什么难呢?&来中国后他主要在山西传教,八八年在天津跟另一位宣教士普丝丽 . 施德活小姐结婚,婚后四个小孩子也相继在中国诞生。1894年由于健康恶化回国。后来又前往印度和非洲传福音。亚瑟.端纳(Arthur Polhill-Turner,1862年-1935年)富家子弟,父亲是上校。于1888年被按立为牧师。但最初他的生活丝毫不检点,他爱赌马,打牌,跳舞。直至在慕迪布道会中,他才真正决志。从此,他彻底与马、牌、舞断绝。在七杰中,亚瑟 . 端纳是第一个蒙召往中国的,一直在四川传福音。1900年庚子之乱中他留在中国,没有离开,直到1928年退休回到英国。宝耀庭(Cecil Polhill-Turner,1860年-1938年) 亚瑟.端纳的哥哥,毕业于贵族云集的伊顿书院(Eton College),是骑兵中尉,但他清楚神并非要他稳步地爬上陆军元帅的高位,而是要他前赴中国宣教。他的摆上并非受弟弟亚瑟影响,原来自从他独自参加&中国宣教士聚会&后,他就决定去中国传福音。而他叔父白亨利伯爵也拦阻他,但西瑟毅然放下了升迁的机会,却远征山西,后来甚至深入西藏。1892年他和妻子在暴乱中几乎被杀。1900年,他因健康不佳回国,无法再回到中国。章必成(Montague BeauchamP,1860年-1939年),高大、强壮的划船选手,男爵之子,1900年庚子之乱中撤离中国,1902年又回到中国。章必成不只放下了世上的享受,他更放弃了大笔财产。当他在中国宣教的时候,英伦的大哥,由于没有儿子继承业务,想给章必成大笔财产,但条件是要他放弃中国,放弃宣教,回英国打理房地产业,章必成毅然拒绝了。他宁愿镇过镇、村过村,艰辛地旅行布道。一次他甚至在炎热的天气中,和戴德生走了近一千哩路。他爱中国的热诚,甚至感动了儿子。1935年,他的儿子成了第二代来华传教士,他也回到中国;1939年,他在儿子的传教站去世。何斯德(Dixon Edward Hoste,1861年-1946年),出身皇家军事学院(Royal Military Academy),将军之子,原是炮兵少尉。戴德生写的小册子深深地感动了他:&中国三亿八千五百万人民(这是当时的人口数目)在死荫幽谷中,没有机会接触福音,回头想想我们元帅的命令,'往普天下去,把福音传给万民。'....面对成群走向灭亡的人,还能袖手旁观吗?& 起先,当少将的父亲对他往海外宣教加以很大的拦阻,但后来父亲竟写信告诉他,不再阻挠他,这令他更清楚神的呼召。戴德生曾向他强调远赴中国的危险和孤独,但何斯德毫不畏惧。想不到他后来还接续戴德生领导中国内地会30年。抗战时,他曾被日人关进集中营,直到1945年释放,在中国居留达60年,直至逝世前一年才离开中国,返回伦敦。要论知名度,在中国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虽然他们的热爱,青春甚至生命都倾注在中国这片土地的人民的灵魂之上。和当年奥运金牌得主爱丁堡大学的高材生埃里克(Erica Liddle)一样,如果他们不离开英国,他们个个都是有高雅安逸生活的人上之人。但他们的人生作了不一样的选择:背起十字架,跟从耶稣。没有悲情,只有爱情;不是出世,而是进入一片黑暗之地去作光,开荒布道。纵然当时有人怀疑,有人讽刺:究竟他们怎样和艰难的中文奋斗,毕竟在一个与基督教文化断绝的国家,每天接触着无知,迷信,拜偶像的人群,他们的虔诚能持续多久?但至终他们没有一个人退后。在中国,他们努力传播福音并帮助当地人。尽管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他们帮助中国内地会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差会成为迄今中国福音工作最知晓的差会,激励许多新人加入内地会其他传教组织。1885年,当剑桥七杰到达中国时,内地会有163名传教士;到1890年增加了一倍,到1900年达到800人- 占全部新教传教士的三分之一。▼在阅读中我们一起遇见上帝我们相信文字的力量&通过二维码了解我们:长按此二维码,即刻识别后进入& & &欢迎弟兄姊妹订阅关注“生命之道”微信公众号!& &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约翰一书 1 : 1】生命之道(gh_c3aa)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小编说 —
我学的这许多道理是为什么呢?
如果作为基督徒,拥有了对天国永生的盼望,还不能过好这一生的话,那还有谁可以呢?
耶稣是这样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
这样看来,这道理,是为了遵守,不是用来放在嘴边的啊。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尊敬的天国旅客们:
请注意最后一班开往天国的末班车马上就要启程.......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生命之道 点击关注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
前两天看了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我
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若您初信耶稣,或者打算信耶稣;
我们带领您,一步步,接近耶稣.gh_c3aa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
【约翰一书 1 : 1】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c3aa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
【约翰一书 1 : 1】第一个来中国传道的宣教士
第一个来中国传道的宣教士
第一个把基督教文化引进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像中国人一样通晓中文,熟读五经。他惊人的记忆力使中国的读书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利玛窦外国传教士葬在北京先河
  墓园的守护者是4棵柏树和两丛青竹,迎面是3座高大的汉白玉石碑,碑后是灰黑的长方形砖砌墓。中间的方碑高2.7 米,宽0.94米,碑身正中刻有“耶稣会士利公之墓”,为明万历38年(公元1610年)立。这就是利玛窦墓,它的东侧是南怀仁墓,西侧是汤若望墓。虽然墓主都是外国传教士,但还是入乡随俗,墓碑上盘绕着粗壮的龙身,只是碑额镌刻着十字,表明墓主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400年前,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MathieuRicci年)以西洋客人的身份来到北京,翻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新篇章。利玛窦9岁入耶稣会学校,19岁在罗马加入耶稣教会,自愿到远东任教。1582年 (万历十年)8月,他远涉重洋来到澳门,开始了在中国近30年的传教生涯。经明朝万历皇帝特批,利玛窦被葬在北京。他活着时,北京二里沟一带还是荒地,由他开了外国传教士葬在北京的先河,他的墓地后来成为外国传教士的集体墓地。
二、翻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自然科学译著
  中国文化是在封闭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过去的人常有井蛙之感,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在利玛窦之前,中国人不大知道欧洲,欧洲人也不知道东方古国是个什么样子。而利玛窦成功地把基督教和西方文明嫁接到古老中国的树干上,又率先把中国介绍到西方,为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1853年,利玛窦由澳门入境并居住在广东肇庆,他在肇庆建造了中国大陆上第一座耶稣教教堂。此后的十余年中,他一直在韶州、南昌等地传教。利玛窦认为,中国不仅在道德上,而且在天文、中医以及很多数学分支上都有很大的成就。
  他总结了前人传教的教训,脱下洋装,诚心诚意学习中国文化。在这种心态支配下,利玛窦像中国人一样通晓中文,熟读五经,将儒教与基督教结合。这当然也缘于他过目成诵、倒背如流的本领,他惊人的记忆力使中国的读书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利玛窦还撰写了一本叫《西国记法》的书,专门介绍他的局部记忆法。
  利玛窦定居南昌时,与明朝的高官广泛地交朋友,争取上层知识分子的支持,他结识了学者翟太素和李年吾,甚至还拜见过大戏剧家汤显祖。著名的科学家徐光启也是他的好朋友,他们合作翻译的拉丁文著作《几何原本》1607年在北京出版。这是我国翻译最早的一部自然科学著作,很多专业名词至今仍“活”在我们的生活中。
  博学的利玛窦除了精通数学,还研究过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数学、物理、哲学、建筑等,甚至还精通机械工艺。
  为了更好地传播基督教,利玛窦把从西方带来的自鸣钟、三菱镜、书籍和自制的天文仪器摆在家中,邀请中国人参观。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他还担任“神医”,用奎宁治好了肇庆知府王泮的公子。王泮感激之余,为他争取到建房子居住和传教的权利。
三、一幅世界地图让中国人看傻了眼
  1595年利玛窦随兵部侍郎石星从南昌出发,准备进北京。但没有获准。1597年,利玛窦被任命为耶稣会中国传教会会长。随后他遍游沿海各地,向当地居民展示三棱镜、圣母像、油画、世界地图以及地球仪、天文仪和自鸣钟等西方的宝物,知识分子和士大夫无不纷纷称奇。此时,利玛窦以为他进军北京的道路已经铺平,1598年9月再度北上,到达通州,但他还是没有获得入京许可。这次利玛窦“赖”在南京,并在礼部尚书王忠铭的府邸度过了1599年的元宵节。
  一年后,1600年7月下旬,不屈不挠的利玛窦携带大量进贡皇帝的珍品,与西班牙传教士庞迪我一起第三次北上。不料正赶上日本入侵朝鲜,海上贸易停止,明朝的锦衣卫四处抓日本特务,利马窦因为是外国人,差点儿被抓。他好不容易抵达天津,又因当地官员眼馋他的贡品,将他以违反外国人旅行法为由关押。
  6个月后,利玛窦的朋友徐光启得知后,拿着皇帝的圣旨,这才解了禁。也有人说是万历皇帝突然想起有奏本称几个西夷要来进贡,贡物清单中有自鸣钟、西洋琴等物件。万历皇帝急着想看自鸣钟的模样,这才颁旨命令利玛窦进京。
  日,利玛窦终于到达北京,先住在南城外一名太监家,后移至专供外国使者居住的四夷馆。
  万历皇帝看到自鸣钟,立刻就着了迷。因为只有利玛窦能修理自鸣钟,所以他被特许迁到宣武门附近租住民房,并且每月还可以获得一笔官银做生活费。
  利玛窦进贡的世界地图也深受万历皇帝的喜爱,这是利玛窦为中国绘制的第一幅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图》。开始他还担心,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国家不是世界中心,会攻击他。没想到,中国人看傻了眼。尤其是万历皇帝,对这张世界地图爱不释手,每天晚上都要看过地图才去睡觉。利玛窦画的这张世界地图在中国被翻拍过12次。此后中国的世界地图,也都沿用这个图式。
  古老的中国终于向他打开了大门。以后10年,利玛窦安居北京,并在宣武门内建起了北京第一座天主教堂。
四、明朝文武百官参加利玛窦葬礼
  在利玛窦去世那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不平常的事情。全国各省5000来京城朝觐皇上的官员,和前来考进士的5000 人,都想见见利玛窦。
  利玛窦在他的最后一年,除了写完《中国基督教史》,除了忙于这些大型活动,还要指导修建教堂。他一向严格遵守斋戒,从不接着吃被来客打断的饭,也不在正常时间以外用餐。终于因过度劳累引起严重的头痛,从此一病不起,闭着眼睛卧床而逝。
  利玛窦生前希望在北京郊区购一块教士墓地。而在当时,外国人怎么可能葬在中国呢?按中国的规矩,外国传教士死后要运到澳门神学院安葬。那时,封建中国虽然接受了传教士,但基督教并没有在中国取得合法地位。
  利玛窦的遗体被装入密封棺材,停放在教堂,等待着奇迹出现。谁能相信中国皇帝会把墓葬的特权批给外国传教士呢?只有利玛窦坚信他死后,一定会出现某些非凡的事情。
  丧事弥撒的时间到了,来了大批的基督教徒。其中一位知名人士熟知朝廷规矩,他认为只要皇上说话,不仅利玛窦可以如愿葬在北京,而且基督教在中国就有合法地位了。这位名人和神父商量,上奏皇帝:首先感谢皇帝赐给利玛窦的皇家津贴,几年后又赐住地;然后再提出长途运送利玛窦的遗体,水手会害怕。考虑到多年来利玛窦一直生活在陛下的荫庇之下,是否也可以算作您的臣民……相信您能赐给利玛窦一块葬身之地云云。
  经过一番周折,明神宗万历皇帝破例恩准。
  有了皇帝的圣旨,教会立即选了几处墓地。北京二里沟有一处乡间寺院叫仁恩寺,只有一个僧人管理。因为是皇帝的礼物,价钱好谈,却没想到这块地是皇宫杨宦官的财产。杨宦官已被朝廷处死,但之前他将这处寺院转给特别受太后宠爱的大太监,条件是必须不惜一切手段把二里沟的这块地从外国人手中夺回来。神父如果事先知情,可能会另挑一处墓地,可现在已经别无选择。
  仁恩寺虽然归户部管理,但皇帝的赐礼要转礼部,也就是说,户部、礼部都可以插手。在礼部尚书的大力协助下,一个月皇帝就批复了。但户部主管刁难,要求解释把这样一宗宏伟产业赠给神父的原因。神父解释,皇上赐的不仅是墓地,也是住所。住所就合情合理了,那么多的外国传教士都住在北京嘛。第二天户部主管送信,答应照神父的愿望办理。
  千曲百折,中国第一座基督教墓地在外国传教团的监督下落成。花园的一端用砖修建了一座六角形带拱顶的小教堂,还围出有四颗柏树的地方作教会的墓地。柏树的位置非常合适,让人不得不想这是不是早先为利玛窦预备下的。
  一年后,利玛窦的遗体入土为安,明朝的文武百官参加了葬礼。
参考资料:新浪新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华内地会医疗宣教士---金品三
金品三于日出于中国陕西汉水一只行船上。其父金辅仁(Mr. George
King)是内地会最早期的宣教士之一,于日抵达中国,先后在甘肃、陝西和湖北等地工作。母亲邬贵贞(Miss
Black)也是内地会宣教士,于日到达上海,然后被分派到陝西宣教。在那里与金辅仁相识相爱,二人于日在上海结婚。1887年8月底,金氏夫妇乘船沿汉水抵达陝南的安康。他们原想租赁或购买房屋传道,但因当地人反对而不得不于11月乘船离开安康。金品三就诞生在此行汉水的船上。
1893年,金辅仁在中国宣教18年后,首次携眷返英述职。因看到中国医疗宣教的需要,他回国后即进入医学院学习,经过六年苦读成为正式医生。金品三因此也在英国完成了六年小学教育。1899年金辅仁以医疗宣教士身份重返中国,被派往山东烟台,担任内地会芝罘学校医院驻院医生,金品三也随之进入芝罘中学求学。金辅仁于1902年退休,金品三随父母回到英国。
1910年12月,金品三从内地会《亿万华民》杂志上得知中国宣教工场急需医疗宣教士,内心大受感动,遂响应神的呼召,于1911年1月以医疗宣教士身份再到中国。接受短期语言训练后,被暂时分派到河南开封福音医院协助柯维则医生(Dr.
Carr)。他一面跟随柯医生熟习医院业务,一面加紧学习中文,有时还跟医院的学生到开封附近的农村传福音。期间他与高建成医生(Dr.
Kao Gin-cheng)成为莫逆之交,后来二人在拓展西北医疗宣教工作上同工多年。
1912年3月,金品三转往山西平阳(今临汾)善胜医院工作,在那里度过二年愉快的时光。在医院里,他常常接触中国同工,与医学生一起用餐,有时和他们一起到平阳附近农村传福音。他在医疗工作上尽心尽力,在福音事工上充满爱心。故于1914年,金品三被赋予更大的责任----前往甘肃兰州负责兴建一所新医院----博德恩医院(Borden
Memorial Hospital)。
&& 1913年4月,一位富有的美国人威廉&博德恩(Mr.
Borden)预备奉献自己来华作宣教士,向中国西北的回民传福音,却不幸突患脑膜炎而遽然去世,年仅25岁。临终前,他把自己的一大笔遗产捐赠给内地会。为实现他的宣教心愿,内地会决定在兰州建立一所"博德恩医院"(Borden
Memorial Hospital)来纪念他。内地会早在1885年就在兰州建立了宣教站,向汉、回、藏等民族传福音。
金品三于1914年2月到达兰州,同年底,他在黄河北岸买下一大片土地,1915年初开始动工兴建医院。金品三一面行医传道,一面监工,至1918年4月,全部建筑工程竣工。在竣工典礼上,甘肃省长亲自为医院大门正上方的"博德恩医院"金字牌匾揭幕,兰州市13个清真寺的阿訇亦皆亲临或派代表来观礼。
博德恩医院的落成,不仅成为甘肃全省第一间西式医院,也是全省唯一的医院。医院设备相当完善,有门诊室、手术室、化验室、药房、男病人床位80个、女病人床位40个。又有三所医生和护士住宅。此外还有特别病房、厨房和其它设备,专供回教徒病人使用。五年后他们开始收容痲疯病人,到1926年又增设了一所痲疯病院。
日,金品三和夏裕恭小姐(Miss Christina
Shaw)结婚。夏裕恭是妇产科护士,来自澳洲悉尼。她于日到中国,被分派到陝西西乡宣教。因为博德恩医院急需护士,便于1914年4月底从陝西转到甘肃,成为金品三的得力助手,二人因此也相爱结婚。1916年,他们的女儿玛丽(Mary
Fern)出生;1918年1月,他们又得一子约拿单(Jonathan)。产后金师母罹患肺炎,不幸去世。
当初金品三赴兰州时,只从山西善胜医院带了一位医学生刘萃赉 (Liu
Shui-lai)作他的助手。刘萃赉年少时曾吸食鸦片,后来在西方宣教士的帮助下戒除鸦片烟而悔改归主。随后进入教会学校读书,再进入善胜医院作医学生。1915年12月,金品三的挚友、敬虔爱主的高建成医生也从河南来到博德恩医院,帮助他料理整个医院的工作,成为他不可多得的左右手。不久,来自英国伦敦25岁的巴乐德医生(Dr.
Parry)也前来加入他们的团队。他们不仅驻守医院,并且常常外出巡回医疗佈道。1916年10月,巴乐德医生应省长之请,南下涛州(Taochow,今合作市),遏止了当地一场类似肺炎症状的流行病。高建成医生曾西行进入青海省接近青藏高原的西宁市和贵德县。金品三医生则于1916年2月带着吴宝瑛和另一位医学生,向东南经过狄道(今临洮)和伏羌(今甘谷),直抵秦州(今天水)。所到之处,他们为人看病、手术、传福音,赢得了各地各族人民对他们的尊敬与爱戴。最后,他們到达秦州之西北的马营镇进行医疗布道,夜宿於一个小客栈中。半夜时分,遇贼偷窃,金品三捉贼时,被贼人连刺数刀,幸得众同工赶到,一起将贼制服并交官。金医生被连夜送往兰州医治,方得保全性命。那个图财害命的贼人本当重判,但金医生本着耶稣基督的爱宽恕他,当庭提出"不要治罪,请予释放"的要求。在他的坚持下,该贼人最后被当庭释放。金品三的宽广、博爱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金品三非常注重当地医护人员的培养与训练。他首期招收了12名医学生,每天上课六小时,其馀时间实习,有空时还带他们出去派发福音单张和圣经,或传福音,目的是训练他们作医生传道人(Doctor-Evangelist)。1919年圣诞节,首届共有九位医学生毕业,其中吴宝瑛医生留在医院协助发展院务,成效卓著;另一位来自陝西省汉中的邵德福(Siao
Deh-fuh),回家乡建立了一所基督教医院,同时还担任教会执事,成为医生传道人的典范。1923年初,又有第二届14名医学生毕业。
为养育两个幼儿,金品三于1919年1月在上海与文济华小姐(Miss Ivy Ethel
Wallis)结婚。文济华于日生于英国,在格拉斯哥(Glasgow)接受教师和护理训练之后,于日抵达中国。随后被分派到河南赊旗店(今社旗县)宣教。婚后,她先后生养5个孩子,其中两个不幸夭折。
日,金品三携家返英述职。离开兰州四周后,甘肃省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地震。因震中在甘肃省东南部,故博德恩医院无大损毁。但靠近震中的静宁县灾情严重。应该县县长邀请,巴乐德医生立刻带人前往,在临时帐篷医院里夜以继日,抢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1922年11月,金品三从英国返抵兰州,继续担任博德恩医院院长之职。在院务方面,因巴医生要返英述职,金品三就把许多职责交给吴宝瑛和刘萃赉二位中国医生分担,由吴师母担任护士长从旁协助。另外他们又在兰州市中心增建一所拥有120张病床的诊疗所。
1924年秋,金品三在素有"小麦加"之称的河州(今临夏)特别为回民设立了一所新医院。该地有三万多回民,在医院开张仅两周内,就为260多病人看病,做了14个大手术,20个小手术。许多汉、回、藏人在住院治疗期间听到福音,或成为慕道友,或受洗成为基督徒。
当时在甘肃省西部有数千麻疯病患者,素来无人关心他们。1923年之后,前来求医的麻疯病人渐多。金品三看到这个需要,在麻疯会(Mission
Lepers)的支持下,于1925年在兰州兴建了第一所麻疯病院,所收治的麻疯病人中有汉人(Chinese)、回民(Moslem)、回回人(Turki)
、藏族(Tibetan)和鞑靼人(Tartar)等。鉴于医院治疗麻疯病的果效,甘肃省政府也予以支持,使得金品三他们能够在离河州20哩外的山谷兴建起一座麻疯村(Leper
Colony),经过治疗后的麻疯病人可移居此村,自食其力。看到有些麻疯病人得到医治,生活有了改善,有些人同时还接受了基督福音,在黄河里受洗归主,金品三心中倍感欣慰。
1927年,因国共两党交恶,政局混乱。为安全故,欧美各国使领馆发出命令,叫各地外国侨民撤离。同年5月,金品三奉命率领全省宣教士及其眷属,离开兰州向沿海撤退。全队共有38位成人和12个儿童,分乘预先订造的八艘大型羊皮筏子(Skin
Raft),预备先由水路沿黄河从兰州到内蒙古的包头,再转乘火车到沿海各地。
皮筏子在波涛汹涌的黄河里漂流,经常会遇到湍流、漩涡和浅滩,险象环生。经过内蒙古地段时又遭遇劫匪强索"买路钱"。因此他们改为夜航,但却常常搁浅。6月5日,行经曲折的河套水段时,八艘皮筏子竟全部搁浅。金品三率众下水抢救,当他倾尽全力将最后一艘皮筏子推至深水中后,终因体力不支,被卷入漩涡中而遇难,当时他还不满40岁。一路同行的米道荣牧师(Rev.
R. W. Middleton)难过地说:
"金医生为了帮助别人而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他是一位德高望重、气质非凡而又勇敢的人,他把自己的生命完全摆上,奉献给了中国人。他的离世对我们所有人都是极大的打击,对博德恩医院的同工打击尤甚!
为拯救中国人的身体和灵魂,金品三医生服事中国人16年之久,生于斯,也死于斯,且葬身在中国的"母亲河"黄河裡。遗下师母和她腹中的遗腹子,并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但金师母坚定地选择留在中国,继续其夫君未竟的事业。她先在山东烟台芝罘学校工作,后来到河南省太康与其姊文扶华(Miss
E. Wallis)一起传道,服务中国人将近33年之久,直到1945年10月才离开中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在中国 宣教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