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驰nvidia显卡命名规则则

得找大师相相面?细数那些奇葩名字硬件
1细数那些奇葩名字硬件  【PConline 杂谈】在DIY硬件差异化发展的今天,好多厂商为了细分市场定位,同时更多地为了让自己的新品实现一鸣惊人的效应,在不同的产品采用了不同的型号,用来针对消费群体。不过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多多益善的,命名作为一个最重要区别,也就造就了很多奇葩的硬件命名方式。&名不正则言不顺&,有多奇葩法,下面一起看看吧!得找大师相相面?细数那些奇葩名字硬件&安能辨我是雄雌?首先问问大家,i7-K、4770T、4770S有什么区别  同学,小编第一个出来批评你。因为你的小弟们,也就是CPU的型号实在太让人眼花缭乱了。乱花渐欲迷人眼,虽然CPU没有被马甲策略带坏,但是在产品细分引出的产品命名上,Intel做得可谓一绝。不查不知道,竟然还有i7-4875T这种奇葩型号的CPU&&  不同型号的核芯显卡带来了如i3-4130与i3-4330的数字游戏;不同的功耗带来了S后缀、T后缀的区分;有R与没R的差别在于前者带有锐炬显卡;还有i7-4770、i7-4771的区别,i7-4770、i7-4770T、i7-4770S的区别,字符的变化却会带来明显的性能差距。如果你没有做足功课而贸然勇闯电脑城,那你肯定GG了。U、M、Y、MQ、HQ后缀的移动CPU,你分得清么?  如果桌面级CPU的名字让你眼花缭乱的话,那么Intel的绝对让你奔溃了。首先是后缀,i7-4500U的U、i7-4600M的M、i7-4610Y的Y、i7-4700MQ的MQ、i7-4750HQ的HQ&&我吐!我百度还不行吗?50竟然比00还要差?58U竟然是28W的高性能产品?  什么?你还能坚持?那么敢问,i7-4500U、i7-4550U、i7-4558U有什么差别,如果你觉得性能按照数字递增的话,认真的你就输了。事实上i7-4550U的CPU性能比i7-4500U还要差,而i7-4558与i7-4550别看是0和8的不同,它们的性能却如同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小编,你醒醒,别吐血啊!  Intel,泥垢了。&  显卡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这个马甲甲天下的显卡市场,到处都是饥渴难耐的JS,他们可以用偷换概念的方法让你上钩,而这个始作俑者,无疑就是混乱的芯片命名。被玩坏了的GT740显卡  就拿2014年新发布的一款主流显卡为例, Geforce GT 740。如果你有兴趣,可以重新回顾GT740显卡的首测。是的一张GT740显卡,可以有三种截然不同的规格:版本、版本,统一为GTX650的低频马甲,还有第三个GT640的马甲版本&&也就是说,如果你只看GT740的型号,但实际你用哪个版本的GT740却不知道!GTX650的马甲、GT640的马甲,都被NVIDIA归到GT740种,傻傻分不清楚的话,那么你就容易中招了。马甲大军带来了数字游戏  这也是目前显卡混乱命名状况的冰山一角。为了精简显卡的命名,NVIDIA与AMD分别采用三位数字与四位数字的型号起名,而显卡更新那么频繁,很容易导致更新换代时候两代显卡并行导致消费者选择混乱的情况。别看5进化成6,其实是X850退化的过程  打个比方,HD看似比领先了一个时代,但实际上HD6870只是定位在当时的第二梯队的单芯显卡,而HD5870是上一代的顶级显卡,在SP、核心面积、显存带宽上HD6870均全面落后。别看都是870结尾,实际上HD6870的性能比HD5870还要烂&&所以,多看评测,做好功课,才是王道。&芯片组的区分一向都十分直白  相比CPU与显卡的天坑漫天飞的状况,芯片组的型号、内存型号、硬盘等这些我们天天遇到的产品型号的区分就十分直观了。如Intel主板分了P系列、Z系列、B系列、H系列、X系列等,如果平时上网即使不关注主板,但也会耳濡目染地接受这类的知识并容易区分。SSD表示起名字无压力  三大件的硬盘与内存在型号划分上也是做得不错的,XX品牌256GB SATAIII,一目了然;XX品牌DDR3 1600 4GB单条内存,清晰明了。所以,直接用性能规格标记成型号,这样反而让消费者更加易读。2好名字能让人记忆深刻名不正则言不顺  说完了芯片与产品直供厂商的产品命名,我们来说说二级厂商产品中有没有一些奇葩的型号。&事实上,很多厂家的同功率//主板芯片组的产品通常会有好几种型号,用来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本意是想细分市场,但是实际上往往出现反效果。这么多个将,你能分得清?  黑将、战将、大将、虎将&&别看都带有一个&将&字的排比句说起来很顺口,实际上你放到显卡上却变成了雾里看花。GTX750黑将、大将、战将&&你不上网查资料,你能分得清性能的差距?最近冒出的GAMING显卡竟然只为B2C销售而生?那么X将就不能网络销售?  本来这些就是定位在主流级别的显卡,与HOF系列区分开来,最近却来了一个GAMER系列影驰显卡。如果问GAMER与X将有什么区别?可能你不会想到,GAMER是主要面向B2C销售,而X将主要在线下卖场。混乱了没?竟然能用销售渠道来划分显卡产品线,小编表示醉了。  以上就是大杂烩的命名,而另外一种典型的奇葩命名方式,无疑就是超级长的命名。对于这点,小编深有感受。因为我们在做评测时候,为了让标题起得简单易懂,往往要将冗长的显卡型号缩减,并且又不能失去这显卡的本意,所以每次很伤脑筋。烈焰战神X与烈焰战神U有何区别?  七彩虹显卡就是重灾区,iGame+型号+烈焰战神+X/U+4GD5,有时候你不知道iGame与烈焰战神有什么不同,但你就是被动接受进去,然后再加上X或者U,那么问题来了,谁会在平时交流中把这种长名字的显卡全部读出来?意义何在?的型号命名一直给人一种神秘代码的感觉  另一个重灾区就是显示器了,就随便拿一款显示器出来说, S24D390HLW,S24估计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但是,D表示什么?390表示什么?HLW表示什么?即使百度一下你也不可能一定知道,因为可能只有三星知道。更加费解的是,基本上全部品牌显示器都是在品牌+尺寸后加上这些神秘代码,难道解码后你的显示器会获得神秘加成?如果无,倒不如直接品牌+尺寸+中文规格更加直白了。命名上似乎一直没有入乡随俗的显卡  说到中文与英文,一些国际品牌习惯用英文的命名方式,如WF=WindForce、OC=OverClock,如果你不深入了解某品牌的文化,那么你肯定不知道WF原来是技嘉风之力显卡的简称。ARES显卡,够直观  弹了那么多,其实还有不少经典的显卡命名的。如的ARES系列:华硕 ARES III,战神卡,第三代,出自华硕,立即让人想到,这是普罗大众遥望而不可及的神器。还有的HAWK显卡、技嘉的G1 Sniper、影驰的名人堂等型号命名,颇具一种活灵活现的韵味。&PConline总结:别再让小白们掀桌了  古亦有云:&不怕生坏命,最怕起错名。好的产品命名其实就是品牌的一部分,能在用户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招来很多的回头客。而容易混淆的产品命名,反而会让消费者进入死胡同中不能自拔,最后只能强制退出购买副本而选择了其他品牌的副本继续通关。所以,厂商们在提升产品体验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亲生骨肉&好好起个名字吧。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影驰gtx780名人堂和四星黑将有什么区别
内容为广告/垃圾,我要举报!
特聘专家具有协助内容审核的特权
举报后内容将不能在前台展示
错乱举报会导致该权利被剥夺
选择举报原因&
已有1个回答
[见习专家]
专家星级&:&0.5星
问答堂专家综合评分
问题评分&:&0星
采纳、点赞&:&0星
二次回复率&:&5星
内容为广告/垃圾,我要举报!
特聘专家具有协助内容审核的特权
举报后内容将不能在前台展示
错乱举报会导致该权利被剥夺
选择举报原因×
影驰命名规则:四星黑将=轻度预超频+非公散热四星大将=2倍显存容量的四星黑将HOF名人堂=高素质中度预超频+非公散热,也就是四星黑将再高一级。
留下你的评论
如果我用pci-e2.0的板子能支持这个显卡么?
微信公众账号ZOL问答堂
关注微信,随时随地解答您的疑惑
ZOL问答堂官方微博@ZOL问答堂
关注成功!该问题被回答后,将给您发送站内短信。
您也可以通过关注问答堂微信,及时获得您关注问题的回答。
微信关注问题方法“”2012显卡性能天梯图、显卡架构天梯图、显卡命名规则
看完后就不会小白咯~~~
顺便贴一下NVIDIA和AMD的命名规则
nVIDIA喜欢采用有规律的命名方式,对相同核心的不同型号显卡,以不同的命名规则区分开,以方便消费群体识别好显卡之间的级别,下面我们就说说nVIDIA常见的命名规律。
  nVIDIA各代显卡都遵循了由高至低命名规则
  GTX & GTS & GT & GS
  GTX: 一般可以理解为GT
eXtreme,代表了极端、极致的意思,用于nVIDIA最高级别的型号,如8800GTX和最新的9800GTX,都采用了GTX的后缀。
  GTS: 超级加强版 “Giga-Texel
Shader”的缩写,千万像素的意思,也就是每秒的像素填充率达到千万以上。GTS最早出现在Geforce2产品中,代表当时的最高端的Geforce2。而现在一般用于表示GTX的缩减版,级别在GTX之后,如8800GTS。
  GT: 频率提升版本"GeForce
Technoloty"的缩写,级别低于GTS,也是广为用户群体所接受的产品型号之一,主打中端——中高端的消费市场,较具代表的就是nVIDIA“7”系列的7600GT。
  GS:GS一般用于命名nVIDIA的主打产品,一般可以看作是GT的缩减版,级别低于GT,较为具代表性的就是7600GS。值得注意的是,采用GS命名的显卡,其核心架构可以和GT一样,只是在运行频率上落后于GT,但也可以是在核心架构上直接缩减,如7600GS的核心架构就和7600GT一样,而8800GS的核心架构则比8800GT要有所缩水,我们在选购显卡时,要注意区分开。
  LE:"Limit
Edition"的缩写,表示限制版本,代表某一产品系列中的低端产品,主要是频率与标准版本相比有一定的下降。如:7300LE。
  最高级别:Ultra
  Ultra:字面意思直译就有“激进,极端”的意思。而在nVIDIA的产品中也是如此,只要后缀带了这个家伙,一定是那类芯片中最高端的,它的命名级别比GTX还要高,细数NV的历代王者,基本都能看到它熟悉的身影。如8800Ultra,它就属于8800GTX的高频版本。
  其实关于nVIDIA显卡的命名后缀还有许多,如XT、ZT、Ti、SE、GE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常见的显卡命名后缀,并不包含它们在内,下面我们来了解显卡显示核心的架构概念。
  2 细析传统管线架构和统一渲染架构
  传统的管线架构
  1)像素渲染管线
  在传统显卡的管线架构中,我们经常说道某张显卡拥有X条渲染管线和X个顶点着色单元。而像素渲染管线又称像素渲染流水线,这个称呼能够很生动的说明像素渲染流水线的工作流程。我们对于一条流水线定义是“Pixel
Shader(像素着色器)+TMU(纹理单元)+ROP(光栅化引擎,ATI将其称为Render Back End)。
  从功能上简单的说,Pixel
Shader完成像素处理,TMU负责纹理渲染,而ROP则负责像素的最终输出,因此,一条完整的传统流水线意味着在一个时钟周期完成1个Pixel
Shader运算,输出1个纹理和1个像素。像素渲染单元、纹理单元和ROP的比例通常为1:1:1,但是也不确定,如在ATi的RV580架构中,其像素渲染流水线就基于1:3的黄金渲染架构,每条像素渲染管线都有着3个像素着色器,因此一块X1900XT显卡中,具有48个像素渲染单元,16个TMU(纹理单元)和16个ROP。
  在过去的显卡核心体系中,像素渲染管线的数量是决定显示芯片性能和档次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在相同的显卡核心频率下,更多的渲染管线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像素填充率和纹理填充率,因而我们在判断两张不同核心规格的显卡时,并不能单一只看它的核心/显存频率,像素渲染管线亦相当重要。
  小知识:
  像素填充率:像素填充率是指图形处理单元在每秒内所渲染的像素数量,是用来度量显卡的像素处理性能的常用指标。显卡的渲染管线是显示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显示核心中负责给图形配上颜色的一组专门通道。渲染管线越多,每组管线工作的频率(一般是显卡的核心频率)越高,那么显卡的像素填充率就越高,显卡的性能就越高,我们可以从显卡的象素填充率上大致判断出显卡的性能。一般像素填充率=显卡的核心运行频率
像素渲染单元的数量。从这点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级别较高的显卡有着更多的像素渲染管线(单元),就是因为像素单元越多,显卡的执行效率就会越高。
  2)顶点着色引擎数
  我们可以将像素渲染管线理解成为一张3D图形的上色过程,而这个3D图形的构建,则是由顶点着色引擎(Vertex
Shader)来执行的。顶点着色引擎主要负责描绘图形,也就是建立几何模形,每一个顶点将对3D图形的各种数据清楚地定义,其中包括每一顶点的x、y、z坐标,每一点顶点可能包函的数据有颜色、最初的径路、材质、光线特征等。顶点着色引擎数目越多就能更快的处理更多的几何图形,目前许多新的大型3D游戏中,许多独立渲染的草丛和树叶由大量多边形组成,对GPU的Vertex
Shader(顶点着色器)要求很大,在这个情况下,更多顶点着色引擎的优势就被体现出来。
  统一渲染架构
  这一概念的出现,其初衷就如前面说到,在目前许多新的大型3D游戏中,许多独立渲染的场景由大量多边形组成,对GPU的Vertex
Shader(顶点着色器)要求很大,而这时相对来说,并不需要太多的像素渲染操作,这样便会出现像素渲染单元被闲置,而顶点着色引擎却处于不堪重荷的状态,统一渲染架构的出现,有助于降低Shader单元的闲置状态,大大提高了GPU的利用率。
  所谓统一渲染架构,大家可以理解为将Vertex Shader、Pixel Shader以及DirectX
10新引入的Geometry
Shader进行统一封装。此时,显卡中的GPU将不会开辟独立的管线,而是所有的运算单元都可以任意处理任何一种Shader运算。这使得GPU的利用率更加高,也避免了传统架构中由于资源分配不合理引起的资源浪费现象。这种运算单元就是现在我们经常提到的统一渲染单元(unified
Shader),大体上说,unified Shader的数目越多,显卡的3D渲染执行能力就越高,因此,现在unified
Shader的数目成为了判断一张显卡性能的重要标准。
1)nVidia的显卡:
Vanta:字面意思不明,按照nVidia的说法,表示相应芯片的简化版本。只在TNT时代出现过几面。所以就不多介绍了。
&&& 代表作:TNT2
STD:Standard,标准版。一般不用标注。
Pro: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加强’的意思,只要有它出现就代表着相应芯片的比较高端的版本。最初在TNT2系列有过,最后一面是出现在Geforce2系列,现在已经几乎成了ATI的专利。
代表作:TNT2 Pro,Geforce2 Pro
Ultra:字面意思‘激进,极端’的意思。事实也如此,在nVidia的产品中也是如此,只
要后缀带了这个家伙,一定是那类芯片中最牛x的,细数NV的历代王者,基本都能看到它熟悉的身影。还有这个词的读音,很多人会发成‘ultra’但实际发
音是发 ‘altra’。
作:TNT2Ultra,Geforce2Ultra,GeforceFX5200Ultra,GeforceFX5600Ultra,GeforceFX5700Ultra,GeforceFX5800Ultra,GeforceFX5900Ultra,GeforceFX5950Ultra,Geforce6800Ultra
MX:字面意思无,nVida的计划中是代表平价版,大众类的意思,nVidia专用。后缀带它的卡在世面上估计占有率高高在上。
代表作:Geforce2 MX,Geforce2 MX100,Geforce2 MX200,Geforce2
MX400,Geforce4 MX420,Geforce4 MX440,Geforce4
MX440-8X,Geforce4MX460,Geforce4 MX4000
超级加强版 “Giga-Texel Shader”的缩写,千万像素的意思,也就是每秒的像素填充率达到千万以上
。GTS只最早出现在的Geforce2产品中,代表当时的最高端的Geforce2。当时的性能是十分恐怖的。可惜是短命英雄。现在一般是GTX的缩水
代表作:Geforce2 GTS,Geforce8800GTS GTS,8800GTS
一般可以理解为GT eXtreme,如8800GTX
字面意思是‘Titanium’的缩写,也就是那个太空金属
‘钛’,在它出现的地方一般就是代表了nVidia的高端版本。在Geforce3中初现,后来又加入了Geforce2
Ti,最后在Geforce4系列中达到顶峰,大家一定不会忘记那个绝世经典-Geforce4 Ti4200。
代表作:Geforce2 Ti,Geforce3 Ti200,Geforce3 Ti500,Geforce4
Ti4200,Geforce4 Ti4400,Geforce 4 Ti4600,Geforce4 Ti4200-8X
XT:这个词很搞笑,因为在nVidia的解释里面和ATI的解释里面是完全唱反调的,特别混
淆视听,所以重点讲一下。XT按照nVidia的说法应该是降频版的意思。而在ATI的字典里面就代表了高端
‘eXTreme’所以nVidia在这里给我们搞了个文字游戏,戏弄了一下ATI。
代表作:Geforce FX5600XT,GeforceFX5900XT,Geforce 6800XT
LE:"Limit Edition"的缩写,表示限制版本,代表某一产系列中的低端产品,主要是频率与标准版本相比有一定的下降。
如:7300LE
代表作:Geforce 6600LE,Geforce 7300LE
ZT:字面意思不明,nVidia用来推广Doom推出之作,在XT基础上再次降频以降低价格,代表着比XT更低的市场定位,是系列中最低端的产品。
代表作:GeforceFX5900ZT
频率提升版本"GeForce Technoloty"的缩写,有超级跑车的意味。
代表作:Geforce6600GT,Geforce7600GT, Geforce8800GT.
SE:也是一种简化版,只在Geforce4系列中用到,其降频版。很少见的。
代表作:Geforce4 MX440SE,Geforce4 Ti4800SE(4600的8X版本)
GE:一说是“GAMER
EDITION”的缩写,即玩家版本;一说是高清版本。个人认为应该是GS版本优化而来,其实质还是GS版本。
&&& 代表:影驰
7600GE高清版、影驰 7900GS高清版
Extreme:是Ultra的最高一级版本,属于旗舰级产品
TC:TurboCache的简写,nVidia的一项技术,能使独力显卡也能共享内存作为显存。
附:NV芯片后缀性能高低排名:ZT&标版&=GTX
2)ATI的显卡:
&&& LE:‘Lower
Edition’的意思,含义和nVIDIA系列基本相同。ATI显示芯片中带有它的就表示比较低端的版本。从Radeon7500时代开始出现。
代表作:Radeon7500LE,Radeon8500LE
SE:"Special Edition"的缩写,表特殊版本,主要是显存位宽只有STD版本的一半,
或者像素流水线数量减少(如9800SE),同样是某一系列中的低端产品,如X300S
代表作:Radeon9200SE,Radeon9600SE。Radeon9800SE,Radeon X300SE
Pro:Professional的缩写,‘加强版’的意思,,是XT的管线屏蔽版。但在X100系列及之后就代表着主流版本,如X700Pro,X1600Pro。它是ATI后缀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贯穿了ATI命名的始末。
代表作:Radeon9000Pro,Radeon9500Pro,Radeon9600Pro,Radeon9700Pro,Radeon9800Pro,RadonX700Pro,Radeon
X800Pro,Radeon X850Pro
XT:ATi的"XT"是"extreme"的缩写,拥有更高的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在X800以后还同时提升了渲染管线的数量
代表作:Radeon9600XT,Radeon9800XT,Radeon X600XT,RadeonX700XT,
RadeonX800XT,RadeonX850XT
XTX,X1000系列发布之后的新的命名规则,和GTX一个道理,XT eXtreme
GD2:这里的"GD2"并非代表GeForce系列,而是表示试用了GDDR2显存 ,同理,GD3是表示使用了GDDR3显存
PE:‘eXTreme Platium
Editon’有就是所谓的至尊版,,X100系列中出现过。主要代表更高的频率。是旗舰产品。
XL,高端系列中的较低端型号,具体可以理解为eXtreme Limited。
GT/GTO:是PRO的降频或者管线屏蔽版,多出现在X5、X6、X7、X8等显卡里面。
HM:HyperMemory,和上面的TC一个道理
PS:ATI计划中的RV670核心显卡产品将成为他们的HD
3800系列,同时ATI将舍弃沿用的GT、XT、PRO后缀形式,完全依靠数字来区分不同定位的产品。数字越大就表示显卡的性能越好。这样的好处就是更
加简单易懂,任何人看来都明白。就说现在的HD 3800系列,HD 3870就是RV670XT,而HD
3850就是RV670PRO。尽管产品的最终规格还没有确定,不过我们今后将不再看到后缀出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显卡命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文档简介
&&显​卡​命​名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伟达显卡的命名规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