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宝两个半月,快三个月了,前几天突然抽搐说是缺乏维生素K1引起的脑出血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后侧身睡觉一直

缺维生素K 新生儿出血不止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涂端玉
  顾名思义,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K引起的凝血障碍性疾病,临床主要见于新生儿出生前三个月内,为婴儿期较常见的疾病。如果孩子患病,可能会流血不止或腹泻、抽搐、脑水肿,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年轻父母不要擅自给新生儿使用抗生素。(资料图片)
  解放军458医院小儿科亢安娜主任表示,单纯母乳喂养尤其是初乳喂养的孩子更易患此病,而新生儿滥用抗生素也是人为导致此病发生一大诱因。她提醒,孕妇应从怀孕中后期开始补充维生素K,健康足月新生儿一出生也应立即补充以积极预防此病。
  新生儿出血不止
  原是患“维生素K缺乏症”
  小材(化名)出生不到一个月时突然高烧久久不退,到诊所注射退烧针后针眼出血难以止住,随后送入院治疗。在此期间,小材每天不停抽搐,CT检查发现其颅内出血,继而发生脑水肿,在实施引流术后才侥幸保住小材的性命。
医生最后确诊其患有“维生素K缺乏症”。
  亢安娜介绍,维生素K缺乏症是一种获得性、复合性出血性疾病,由维生素K缺乏引起,以有出血倾向、凝血因子缺乏或减少为特征。
  专家介绍,维生素K是参与人体血液凝固的一种重要物质,一旦缺乏,就会带来“流血不止”等凶险情形。亢安娜表示,在临床上,维生素K缺乏的患儿大多数是出生后3个月内逐渐开始显现,这部分患儿绝大多数为母乳喂养,体内维生素K含量偏低,因为母乳中维生素K的成分比例仅为牛奶的1/4,且初乳几乎不含维生素K,加上母乳喂养者肠道内细菌少,维K合成也少。
  “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维生素K,只有靠食物中天然产物或肠道菌群合成。成人一般可以通过食物或肠道菌群得到足量补充,而维生素K比较难以通过胎盘吸收,所以,婴儿体内没有多少‘老本’可用。从子宫娩出的婴儿,肠道内还是一片‘洁净’,处于无菌状态,还不能帮助自身合成维生素K。”她解释。此外,新生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K需要量较大,更加容易引发摄入不足。
  足月新生儿也须补充维生素K
  亢安娜表示,维生素K严重缺乏的婴儿可因脑出血而致死或致残,但它完全可以通过早观察早发现进行预防。“如果母亲本身就严重缺乏维生素K或者使用加快维生素K氧化降解的药物,造成体内维生素K含量下降,所生下的婴儿一般也会缺乏维生素K。”此外,如果婴儿诞生就出现脐带残端无故渗血不止或婴儿突发莫名抽搐、腹泻等现象,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般可以通过查凝血酶判断是否患有此病。
  专家介绍,除此之外,宝宝出生后三个月内如果全身多部位出血,尤其是胃肠道出血或皮肤皮下出血,表现为皮肤出血点淤斑、注射部位或采血部位出血不止等,都是此病的危险信号。
  专家介绍,新生儿一定要补充维生素K。长期以来,不少父母误认为只有出生体重不足、早产儿以及有产伤的婴儿容易患维生素K缺乏症,但近年来有越来越多资料表明,即使身体完全健康的足月儿,也可能因缺乏维生素K而引起颅内出血等征兆。
  亢安娜介绍,目前,基本上正规医院都会在新生儿出生时就为其补充维生素K,绝大部分宝宝都能通过出生后的迅速补充而避免体内维生素K缺乏。
  擅自用抗生素或致维生素K缺乏
  亢安娜特别提醒,临床发现,不少新生儿患上常见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后,部分年轻父母未遵医嘱自行买药,导致抗生素滥用,从而人为引发孩子维生素K缺乏。“如果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或磺胺药,都可能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生长,造成维生素K严重缺乏,从而导致婴儿凝血机制障碍。”专家表示,“婴儿无小病”,因而针对其用药必须非常慎重,孩子一旦有任何异常都应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补充维生素K
  孕妇多吃蔬菜西红柿
  亢安娜介绍,从临床统计的情况来看,维生素K缺乏的婴儿大多数来自农村,很多直接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没有正常补充维生素K导致。
  目前,国际上使用维生素K对新生儿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的总趋势是:由肌注改口服,由1次变多次,由婴儿服用扩展为母亲服用。亢安娜建议,孕妇应从32至36周起,服用适量的维生素K,直至分娩。临产的孕妇在分娩前1~4小时肌注或静滴维生素K,新生儿也要补充维生素K。
  专家指出,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腹泻的婴儿,以及3个月内单纯母乳喂养儿,一定要实施常规维生素K的补充;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患儿出血,在寻找病因的同时,应该立即肌注维生素K,以防进一步导致颅内出血;患阻塞性黄疸或婴儿肝炎者,应预防性给予维生素K。
  此外,对接受大剂量水杨酸盐治疗、完全胃肠道外营养患儿,亦应给予维生素K补充。
  除了口服和肌注的方式来补充维生素K,还可以通过孕妇均衡饮食来调节,如多进食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食物,像菠菜、苜蓿、西红柿及鱼类等。
  名词解释:维生素K
  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是天然和人工合成维生素K的总称。存在于食物中的称维生素K1,猪肝、黄豆和绿叶食物如( 苜蓿和菠菜 )中含量丰富。人体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称维生素K2,二者均为脂溶性,在肠道吸收,需有胆盐及胰腺酶参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有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均为水溶性维生素。
(责任编辑:邵沛)
08-08-01 08:25·
08-07-30 04:04·
08-07-22 16:34·
08-07-22 11:52·
08-07-14 08:16·
08-07-07 18:02·
08-06-30 14:11·
08-06-23 15:04·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三个月的宝宝抽搐_宝宝快三个月了,前几天开始给宝宝用大盆给他_宝宝树
三个月的宝宝抽搐
宝宝快三个月了,前几天开始给宝宝用大盆给他放水里洗澡,从前都是没放下水,把水撩起来给他洗,放水里洗后,宝宝全身紧张,拳头紧握,自从洗澡后宝宝开始有抽搐的现象,一周抽了三次吧,一般是在睡醒之后,双手伸出来发现没有依附的东西,开始抽搐发抖,表现是这样的:双手双脚向前伸直,眼睛瞪大,嘴巴紧闭,喉咙发出尖叫,(眼睛不会上翻嘴巴也不会吐沫),身边没人时是这样,后来有两次是我在身边看他双手伸出来准备要抽的时候马上抱紧他,他意识马上清醒正常,没有下面的尖叫眼直脸通红的迹象,两次在睡醒后发生,一次在睡觉过程中发生,只有第一次身边没人是比较严重,后面两次身边有人都及时制止了,后来找医生看,医生轻描淡写说可能是,也有可能是神经系统的问题,让我拍视频给她看,六个月后去复查,我去!后来宝宝躺着时我总在他身上盖个东西,束缚住他双手,好了很多。有宝妈和我同样情况吗?宝宝除了洗澡很紧张,双手紧握外胆小外,其他都很正常,现在白天抱他晚上他睡觉了我上网查这些,说什么的都有,好害怕,我妈说是吓到了,宝宝剖产出生就有点惊颤,就是睡觉时手突然向外张开一下,祈祷宝宝健康,有同样情况的宝妈一起来交流。
三个月的宝宝抽搐相关的更多内容: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引起脑出血
婴儿自发性脑出血,其实是迟(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一个表现,临床上时有所见,出血发生率约为2.4&。我国每年约有10万儿童死于颅内出血,婴儿维生素K缺乏是主要原因之一。
孕妇体内的维生素K不容易输送给胎儿,故新生儿出生时维生素K容易缺乏,加上新生儿肝功能发育不完善,进食又少,肠道菌群也少,在未及时补充维生素K的情况下,生后3-5天即可出现维生素K缺乏的倾向。到了婴儿期,其体内维生素K主要从乳类摄入,但它在母乳中含量仅为15mg/L,为牛乳的1/4,所以纯母乳喂养儿易发生维生索K缺乏症。此外,在腹泻、应用抗生素、消化功能紊乱,肠道正常菌群受抑制及肝胆功能异常时,均影响维生素K的摄入、吸收与合成,进而加剧体内维生素K的缺乏。
维生索K是参与血液凝固的重要物质,凝血因子Ⅱ、Ⅷ、Ⅸ、X的凝血活性直接依赖于维生素K的存在,一旦缺乏它就可以引起消化道出血、脑内出血等危险。迟(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引起的脑出血,多发生于出生后一两个月的婴儿。患儿往往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尖叫、呕吐、抽搐、嗜睡、昏迷,两侧瞳孔也可大小不一。严重时出现脑疝。即使给予积极的治疗,也可能留下一些后遗症,如癫痫、智能障碍、肢体残疾等,应该在医院儿科住院积极治疗。
本病起病急,进展快,出血量大,颅内出血预后差,可影响下一代人生存素质。治疗要及时补充维生素K及输血。对症处理为脱水和降低颅内压,严重的患儿要作血肿微创引流术。
预防本症的发生关键是提高对它的认识,天然维生素K1和K2为脂溶性,口服后必须依赖胆汁吸收;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和K4为水溶性,口服直接吸收。新生儿生后一次性应用维生素K预防典型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效果肯定,但不能完全控制早发型及迟发型出血。建议对所有新生儿生后至3个月定期小剂量(3-5mg)肌注维生素K1,以预防本病的发生。孕妇产前两周常规口服维生素K,在新生儿后期适量进食绿叶蔬菜、水果,可有效提高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出血微创手术危险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