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血清ige正常值 知乎. 640.70

目的观察抗支口服液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和血清中IgE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原则,将120例入选患儿以2∶1∶1比例分为治疗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抗支口服液,中药对照组给予小儿治哮灵片,西药对照组给予顺尔宁。3组均治疗1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清中IgE的变化。结果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P<0.05),在改善肺功能(FEF25、FEF50、FEF75)及血清中IgE水平方面也明显优于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抗支口服液可明显改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和血清中IgE水平。
【关键词】&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抗支口服液;肺功能;IgE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Kangzhi Oral Liquid in treatment of cough variant asthma(CVA) in children&s pulmonary function and serum IgE. Methods120 patients with CAV were ra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ith the ratio of 2∶1∶1.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Kangzhi Oral Liquid, Zhixiaoling Tablet were given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Chinese medicin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Western medicine were treated by Shunerning.The effects were observed after a month. Observed the pulmonary function and serum Ig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control groups(P<0.05).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s in improving pulmonary function (FEF25, FEF50, FEF75) and serum IgE. ConclusionKangzhi Oral Liquid can obviously improve pulmonary function and serum IgE in children CVA.
  Key words: cough varian Kangzhi Oral L IgE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名过敏性哮喘、隐匿型哮喘,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潜在形式[1]。CVA病理基础及发病机制与典型哮喘相同,是一种有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2]。CVA是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抗支口服液是笔者临床经验方,适用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笔者自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以此方共治疗60例CVA患儿,并与中药小儿治哮灵片、西药顺尔宁治疗的各30例作对照,在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治疗患儿,按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原则将120例入选患儿以2∶1∶1比例分为治疗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治疗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5~14岁,平均8岁;病程1~3月;重度3例,中度36例,轻度21例。中药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5~13岁,平均7.5岁;病程1~3月;重度2例,中度17例,轻度11例。西药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14岁,平均7.5岁;病程1~3月;重度1例,中度19例,轻度10例。3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按2004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修订的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部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拟定的邪郁肺闭标准。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抗支口服液。方药组成:炙麻黄、石膏、杏仁、黄芩、射干、鱼腥草、僵蚕、地龙、重楼、炙百部、浙贝母、炙桑白皮、虎杖、芦根、甘草等,水煎服,0.5 mg/(kg&次),每日3次口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鱼腥及寒凉之品。中药对照组口服小儿治哮灵片(吉林敖东集团金海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Z), 5~8岁每次6片,9~11岁每次8片,12岁及以上每次10片,每日3次口服。西药对照组口服孟鲁斯特钠 (商品名顺尔宁,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J),5岁每次4 mg,6~14岁每次5 mg,每日1次口服。3组疗程均为1月,并随访6月,嘱注意休息。疗程中合并细菌感染者,可临时加用抗生素。
  1.4观察项目
  1.4.1安全性观测包括一般体检项目(身高、体质量、血压、体温、呼吸、脉搏等),肝、肾功能检查,血、尿、大便常规检查。注意观察不良反应或未预料到的毒副反应。
  1.4.2疗效性观测(1)症状,包括咳嗽、咳痰量、咽痒、气急等。(2)检测指标,包括肺功能、血清中IgE。(3)统计学方法。观察结束后,各种数据用&2检验和t检验做统计学处理。
  2.1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3]。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各项检查异常指标全部恢复正常,随访6月病情未复发者。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大多消失,部分异常指标恢复正常,其他有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体征部分好转,各项检查异常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异常指标均无改善。
  2.23组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治愈21例,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愈显率71.67 %,总有效率95.00 %;西药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愈显率30.00 %,总有效率70.00 %;中药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愈显率36.67 %,总有效率70.00 %。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优于西药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表13组综合疗效比较
  2.3血清中IgE水平比较
  3组治疗前血清中IgE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Ig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其他2组(P<0.05)。见表2。表23组血清中IgE水平比较
  2.4肺功能比较
  3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也高于2个对照组 (P<0.05)。见表3。表33组肺功能比较
  2006年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将CVA定义为: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在儿童中多见,夜间症状更显著,白天检查可正常。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4]。作为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将近30 %的CVA儿童最终进展为典型哮喘[5]。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及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及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多数与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有关。国外的研究表明CVA主要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主要表现在FEF25、FEF50、FEF75这3个指标上。
  咳嗽变异性哮喘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属于&咳嗽&范畴,其治疗研究可追溯到距今2000年以前。《素问&咳论篇》曰:&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针对CVA的病因特点,我们选用炙麻黄、石膏、杏仁、黄芩、射干、鱼腥草、僵蚕、地龙、重楼、炙百部、浙贝母、炙桑白皮、虎杖、芦根、甘草等药物组成的抗支口服液治疗CVA。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中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杏仁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石膏有解热、消炎、抗病毒作用,其他中药现代药理研究也显示有改善小气道功能,调节免疫力,提高抗过敏能力。先期实验表明抗支口服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机体的免疫紊乱状态,使模型鼠脾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能力恢复至正常水平,降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中药组较模型组浸润淋巴样细胞数明显减少,肺泡壁增厚轻微[6-7]。
  综上所述,本临床观察表明:抗支口服液在治疗CVA时改善患儿肺功能和血清中IgE的水平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
【参考文献】
&  \[1\]David J,Luey M, Osborn K.Cough Variant Asthma:A Revie of the Clinical teratare,Asta,):85.
  \[2\]黄少丹,钟南山.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支气管炎症及变态反应的特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83-286.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8.
  \[4\]许建中,吴银根,李明华.中西医结合哮喘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56.
  \[5\]祝筱姬.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治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368-369.
  \[6\]王亚贤,王秀敏,王婷婷,等.抗支口服液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鼠IL2的水平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150.
  \[7\]王稚贤,刘丹,张鹏宇,等.抗支口服液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TNFα水平的影响\[J\].上海免疫学杂志,):249.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特应性皮炎有多种多样的皮肤表现,好发于特殊遗传素质的人,到目前为止,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不很清楚,临床表现多样化,对不典型患者还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现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做一综述。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病因 临床表现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tmatitis AD)是一种具有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致病机制不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 受多种内外源因素影响,缺乏特效治疗手段且发病呈上升趋势, 从而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有人认为AD是一种综合征,有多种比较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出现,是一临床系谱[1]。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工业化国家AD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近半个世纪以来,AD已经成为一个很常见的问题[2]。
  1& AD的发病机制
  1.1& 免疫学说& 辅助T细胞(Th0)既可分化为Th1细胞,也能分化为Th2细胞,其分化方向取决于局部细胞因子环境、遗传背景、病理因素及参与T细胞激活的共刺激信号等因素。AD的免疫学异常主要表现为IgE水平的升高、Th1/Th2的平衡失调以及由此而致相应的细胞因子、免疫炎症因子分泌的异常。在急性AD皮损处,主要是Th2细胞浸润,Th2细胞是抗体和变态反应的重要调解者,活化的Th2细胞通过释放IL-4和IL-13等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产生IgE。在慢性皮损处,主要是Th1细胞浸润,Th1细胞产生IFN-&、IL-2和TNF-&等细胞因子,参与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并抑制Th2细胞核IgE合成。
  1.2& 遗传因素& AD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Moore等[3]发现美国出生的6个月内的婴儿AD的累积发病率为17.1 %。若双亲中一方患病,子女发病风险增加2倍;若双亲均患病,子女发病风险增加3倍。双生子研究显示单卵双生子和双卵双生子患病一致率分别为0.72~0.86和0.21~0.23[4,5]。
  1.3& 食物& 食物作为变应原诱发AD已经得到公认。研究发现69%重度AD和53%中度AD患儿对食物过敏[6]。在AD皮损中分离出抗原特异性T细胞,血清中亦检出特异性IgE;在总IgE水平升高的AD患者血清中,85%可检测到抗食物和/或环境变应原的特异性IgE抗体。食物作为常见的变应原,在40%左右的中重度儿童AD发病中起了关键性的致病作用。但有10%的AD儿童食物过敏并非由IgE介导,其血清IgE水平不升高,点刺试验阴性,而斑贴试验阳性,与机体对食物的迟发变态反应有关。禁食致敏食物可使大多数该部分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有研究表明90%食物变应原见于鸡蛋、牛奶、花生、大豆和小麦,其中又以鸡蛋最为常见[7]。约1/3对食物过敏的儿童AD在1~3岁可逐渐失去对食物的超敏反应,其预后主要取决于致敏食物种类、特异性IgE水平及患者禁食的依从性。监测血清特异性IgE水平波动情况对评价患者是否已失去对食物的敏感性有一定帮助。临床观察表明,若患者已经失去对该食物的敏感性,即使再给予该食物,也不会引起过敏反应的症状和体征。但是,由于禁食某些食物如鸡蛋、牛奶可能影响儿童的营养和生长发育,使得饮食控制受到限制[8]。
  1.4& 感染和超抗原的作用& 临床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最常见的致病菌,在AD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地位倍受关注。90%以上的AD患者皮损中能检测到葡萄球菌,许多研究表明葡萄球菌促进皮肤炎症主要是通过释放一组已知为超抗原的毒素。这些毒素能引起T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激活。50%以上AD患者皮损中的葡萄球菌可释放肠毒素A和B,大多数AD患者血中可检测到针对皮肤表面葡萄球菌毒素的特异性IgE抗体,AD的严重程度与IgE抗超抗原抗体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AD也可因皮肤真菌、病毒感染恶化。糠秕马拉色菌是一种常位于皮脂丰富区的亲脂性酵母菌, AD患者血清中常可检测到针对此菌的IgE,尤其是皮损位于头颈部者。糠秕马拉色菌的一些过敏原已被克隆,这些重组多聚氨基酸能与AD患者中的血清IgE起反应。患者经抗真菌治疗(如酮康唑)后病情缓解也证实了糠秕马拉色菌及其他真菌感染在AD中的潜在重要性。
  1.5& IgE的作用& AD患者接触、食入或吸入过敏原后,过敏原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IgE分子,导致肥大细胞在15~60min内释放各种介质、细胞因子、白细胞趋化因子等到局部,引起红斑和瘙痒等表现,称为IgE依赖的皮肤早发性反应(Early-phase reaction , EPR)。在快速反应后3~4h,接着发生一系列IgE依赖的迟发反应(Late-phase reaction, LPR )。这种反应以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白细胞粘附分子、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
  1.6& 自身免疫反应& 近来有研究证明,AD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有作者[9]提到两种自身变态反应的机制:一是自身抗体与IgE类自身抗原发生反应,然后与效应细胞结合,通过释放炎性介质而引起速发型症状。二是与IgE结合的自身抗原能够激活自身反应性T细胞释放致炎症细胞因子,而引起迟发型症状。综上所述,AD是遗传、环境、免疫、生理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这样从根本上对控制本病的发生和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然而从不同的侧面如局部细胞因子的表达、辅助T细胞的分化、IgE的多重作用、感染因素、超抗原等探讨AD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将可能为最终控制本病提供必要的条件。
  2& AD的临床表现
  2.1& 瘙痒
  2.1.1& 瘙痒的原因& 瘙痒是AD患者最主要的特征,也是AD患者最常见的主诉。这是因为皮肤对微小刺激的瘙痒阈值降低而引起的。有研究发现,AD患者的皮肤神经纤维的分布密度比正常人高,而且神经纤维的直径增粗[10],已发现的多种神经肽可导致血管扩张和引起瘙痒,神经肽在AD患者的瘙痒中起到一定作用。AD瘙痒的病理和生理机制目前还不很清楚,组胺在AD中并不是引起瘙痒的主要介质[11,12]。将蛋白酶、激肽、前列腺素、神经肽、乙酰胆碱、细胞因子和阿片样物质注射到特异性皮肤中,都可引起瘙痒和促进组胺的释放[13]。
  2.1.2& 瘙痒的诱发因素
  2. 1. 2.1& 感染因素& 在AD患者正常皮肤上培养金葡菌的阳性率明显较正常人高[14],在AD患者皮损中90%以上均能培养出金葡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病原菌。金葡菌使AD炎症加重是通过释放一些毒素作为超抗原而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所致。另外,有报道白色念珠菌针刺试验在AD患者中阳性率较高,49%AD患者中发现有抗卵圆型糠枇马拉色菌特异性IgE抗体[15],还有个别报道AD的加重与表皮癣菌、病毒感染有关,这表明真菌在AD的加重上也有一定作用[16]。
  2.1.2.2& 干燥症& 是AD患者最常见的诱发因素,皮肤干燥可致皮肤屏障的异常,屏障异常使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更易进入皮肤,从而导致促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细胞因子的激活,进一步使炎症加剧[17,18]。
  2.1.2.3& 接触过敏原& 被认为是瘙痒加重的免疫诱因,但除了尘螨及动物皮屑外,空气过敏原很少引起瘙痒加重。
  2.1.2.4& 食物& 主要在4岁以下的儿童中影响较大。食物引起瘙痒除了免疫反应外,还有些是由于增加皮肤血流量而引起的,减少相关食物可使瘙痒减轻。
  2.1.2.5& 精神因素& 当紧张和情绪波动时,可激活高级皮质中枢,使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反应性增强,肾上腺分泌更多P物质,它作为脑肽可诱发瘙痒加重。
  2.1.2.6& 气候& AD患者对温度调节存在异常,很多患者受季节影响,表现出冬重夏轻的特点[19],此外,过热、运动引起的出汗也可引起瘙痒加重。
  2.1.2.7& 激素水平& 有研究发现,1/3的女性患者瘙痒在月经前加重[20],52%的AD孕妇在怀孕最初6个月瘙痒加重,说明激素水平与AD的加重有关。
  2.2& 湿疹& 湿疹是AD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在婴儿、儿童、青年人发病中发病。60%在1岁之内发病,83%在5岁之内发病[21],发病越早病情越严重,湿疹的分布在婴儿、儿童及青年人有一定差异,但多分布于摩擦和搔抓部位,婴幼儿期多泛发,随着年龄的增长趋于局限。皮损呈多形性,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但通常不会同时存于同一AD患者中。当皮损局限于某一部位时,常被误诊为其他皮肤病,如:尿布皮炎、眼部皮炎、掌跖部皮炎、白色糠疹、唇炎、耳廓皮炎、外阴部皮炎等[22]。湿疹并不是AD患者惟一的皮肤表现,AD患者中血管反应性改变也很常见,有50%的患者存在面色苍白[23],60%以上的患者有白色划痕症[24],在临床上还可以见到一些非湿疹样皮肤改变,如:干燥症、过敏性黑眼圈、毛发角化症、春季结膜炎、特异角结膜炎、Dennie-Morgan眶下褶痕、眶周粟粒疹、掌跖部皮纹过度、颈前皱褶等。
  3& 治疗
  3.1& 一般原则& 寻找发病原因,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激发因素。特别是对患儿或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包括尽量避免外源性刺激,避免感染细菌、真菌和病毒;避免过度的洗擦 ,洗澡可以去除皮肤表面的一些过敏源,减少皮肤定殖的细菌,但是过度洗擦造成皮肤干燥;减少环境中的变应源,做好生活、工作中的污染防护措施,如尘螨及动物皮屑的防护,注意家具油漆、装饰材料等;避免易致敏的食物,如鱼、虾、蟹、牛奶等。
  3.2& 局部治疗
  3.2.1& 保湿滋润皮肤& 皮肤干燥可致皮肤屏障的异常,屏障异常使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更易进入皮肤,含尿素的滋润剂效果较好。临床研究表明,含尿素和氯化钠的滋润剂外用,比单用尿素的好,对角质形成细胞具有更好的水合作用,同时还可以减轻外用强效激素引起的皮肤萎缩作用。
  3.2.2& 抗炎、止痒& 常用焦油类、激素类药物。焦油类的抗炎作用不及激素类,但其耐受性和副作用小而广泛使用,不用于急性期, 还可作为撤除激素时的替代药、维持药。在湿疹皮损处使用皮质类固醇是很有效的,注意清除局部感染和结合UVA和UVB照射等,可提高外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效果,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3.2.3& 外用抗菌药物& 细菌的感染,尤其是金葡菌;真菌的感染,尤其是白色念珠菌、糠枇马拉色菌等定殖和感染常是AD的激发因素。治疗时应注意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面部和颈部的顽固性皮损。
  3.2.4& 外用免疫抑制剂& 他克莫司通过抑制T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抑制Langerhans细胞的抗原递呈功能、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等而起作用。Reitamo等[25]用0.1%他克莫司软膏,每天2次外用皮损处,共6或12个月,治疗316例AD患者,治疗1周后有效率54%,6个月后为81%,12个月后为86%。SDZ ASM981是一种囊菌性衍生物,作用与他克莫司相似,Van Leent等[26]用0.1% SDZ ASM981霜,每天2次外用皮损处,3周后局部ADSI评分下降71.9%,而对照侧仅为10.3%,并无明显副作用,被认为是治疗AD等炎症性皮损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药物。
  3.3& 系统治疗
  3.3.1& 抗组胺剂& 宜选用有镇静作用的抗组胺剂,但临床上也常用第二代抗组胺药。
  3.3.2& 抗生素或抗真菌药& 对皮损泛发或有渗出性皮损者,可给口服罗红霉素或者根据皮损处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用药。Kolmer等[27]用伊曲糠唑200mg/d治疗5例严重的AD患者,取得明显效果。
  3.3.3& 糖皮质激素& 原则上尽量不系统用此类药物,尤其是儿童,但对于病情特别严重患者可小剂量短期用药。
  3.3.4& 免疫抑制剂& Czech等[28]分别用环孢素A治疗106例(年龄>18岁)严重AD患者,150mg/d和300mg/d治疗2周,减量50%再治疗4周,2周后都取得较好效果,但150mg/d组肾脏损害较少。国内常用雷公藤多甙20mg,每天3次治疗严重AD患者,同样有满意疗效。
  3.3.5& 干扰素& 研究显示重组IFN-&在治疗中、重度AD患者可以获得肯定效果,且副作用轻微。Jang等[29]用IFN-&1.5&106IU/m2每周3次共12周治疗51例患者获得明显疗效,且起效较快。但由于IFN价格较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3.3.6& 免疫调节剂& 毛明宇[30]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0.5mg/次,隔日1次,共10~12周,肌肉注射治疗38例患者,治疗后6周和12周时的显效率分别为32.21%和63.16%,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   [1] Vincent S,Beltrani MD.Mark
Boguneiw icz MD. Atopic
Dematitis[J].Dermatology Online Joumal,):1.
  [2] Larsen FS,Hanifin JM. Epidemiology of atopic dermatitis[J]. Immunol Allergy Clinics NA, ~25.
  [3] Moore MM, Rifas-Shiman SL, Rich-Edwards JW,et al. Perinatal predictors of atopic dermatitis occurring in the pirst six months of life[J]. Pediatrics,~474.
  [4] Leung DY, Boguniewicz M, Howell MD, et al. New insights into atopic dermatitis[J]. J Clin Invest, ~657.
  [5] Novak N, Bieber T, Leung DY. Immune mechanisms leading to atopic dermatitis[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Supp 1):.
  [6] Gustafsson D,
Sjoberg O,Foucard T.
Sensitization
to food and airborne allergens in children with atopic
dermatitis followed up to 7 years of age[J].Pediatr Allergy
Immunol, 8~452.
  [7] Sampson
H. A.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ood
dermatitis[J]. Clin Dermatol, ~192.
  [8] Sistek D, Kelly R,
Wickens K, et al. Is the effect of probiotics on atopic dermatitis confind to food
sensitized children[J]. Clin Exp Allergy,
):629~633.
  [9] Valenta R,
Seiberler S,Natter S,et al.Autoallergy : a pathogenetic factor in atopic dermatitis[J]. Allergy Clin Immunol, ~437.
  [10] Urashima R,Mihara M.Cutaneous nerves in atopic
dermatitis A
histological immunohistochemical
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y[J]. Virchos Arch, ~370.
  [11] Wahlgren CF. Itch and atopic dermatitis an overview[J].J Dermatol,~779.
  [12] Koblenzer CS. Itching and the atopic skin[J].J Allergy Clin Immunol, 9~113.
  [13] Wahlgren CF, Tengvall Linder M,Hagemark O,et al. Itch
inflammation induced
by intrademally injected IL- 2 in atopic dermatitis patients
subjects[J]. Arch Dermatol Res,1~580.
  [14] Leyden JJ, Marples RR, Kligman AM.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lesions of atopic dermatitis[J].Br J Dermatol,~530.
  [15] Broberg A, Faergemann J, Johansson S,et al. Pityrosporon ovale and atopic dermatitis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J].
Derm Venereol, ~192.
  [16] 张宇,张玉环. 马拉色菌与特应性皮炎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757~760.
  [17] Elias
LC, Feingold KR.Epidermal pathogenesis
of inflammatory dermatoses[J].Am
J Contact Dermat, ~126.
  [18] Effendy J, Loffler H,
Maibach HI.Epidermat cytokines in murine cutaneous irritant responses[J].J Apppl Toxicol, ~341.
  [19] Steiger T borelli S.significance of climatic fac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atopic eczema.In Ruzicka
R, Ring J,Przybilla
B(eds).Handbook of Atopic Eczema[M].Berlin: Springer-Verlag, 8.
  [20] Kemmett D,Tidman
the menstrual cycle and pregnancy on atopic
dermatitis[J]. Br J
Dermatol, ~61.
  [21] Wurthrich B. Epidemi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of atopic dermratitis[J].
Allergy Clin Immunol Int,~82.
  [22] Beltrani VS.The Clinical Spectrum
dermatitis[J].
Immunol, : 87~98.
  [23] Przybilla B. Stigmata
cnstitution In.
Handbook of topic[M]. Eds Eczema
Ruzicka T,Ring
Przybilla B.Springer,Berlin,.
  [24] Uehara M, Ofuji S. Abnomal vascular reaction atopic dermatitis[J]. Arch Dermatol,7~629.
  [25] Reitamo S, Wollenberg A, Schopf E, 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1 year of tacrolimus ointment monotherapy in adul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J]. Arch Dermatol, 9~1006.
  [26] Van Leent EJ, Graber M, Thurston M, et al. Effectiveness of the ascomycin macrolactam SDZ ASM981 in the topical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J]. Arch Dermatol, ~809.
  [27] Kolmer HL, Taketomi EA, Hazen KC, et al. Effect of combined antivacterial and antifungak treatment in severe atopic dermatitis[J]. J Allergy Clin Immunol,~707.
  [28] Czech W, Brautigam M, Weidinger G, et al. A body-weight-independent dosing regimen of cyclosporin microemulsion is effective in 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and improves quality of life[J]. J Am Acad Dermatol, ~58.
  [29] Jang I-G, Yang J-K, Lee J-J, et al. Clinical improvement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findings in 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gamma[J]. J Am Acad Dermatol, 3~1040.
  [30] 毛明宇. 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特应性皮炎38例[J]. 中华皮肤科杂志, .
作者单位: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柳州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探讨千佛菌对哮喘模型大鼠血清IL-5和IgE的抑制作用。方法
给各组大鼠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千佛菌液14天,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5和IgE水平。结果
千佛菌用药组哮喘大鼠的血清IL-5和IgE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千佛菌能干预哮喘模型大鼠的免疫失衡,抑制哮喘大鼠血清IL-5和IgE产生。
【关键词】& 千佛菌;哮喘大鼠;白细胞介素5;免疫球蛋白E
Exploration on influence of Grifola frondosa on IgE and IL-5 level of asthmatic rat model in serum
&&& XI Xiao-xian,SU Hai-sheng,HE Xin-huai.Sha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00,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Grifola frondosa on asthmatic rat model for IL-5 and IgE level in serum.Methods& Th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randomly:normal control,asthmatic model,model treated with the big dosage of Grifola frondosa,model treated with small dosage of Grifola frondosa.The rats were sensitized and challenged with ovalbumin to establish an asthmatic model.After the models wer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asthmatic model treated by NS,big dosage group of Grifola frondsa and small dosage group of Grifola frondosa were treated by 50% and by 100% Grifola frondsa.14 days later,we measured IL-5 and IgE level of serum by ELISA.Results& In the big dosage and small dosage of Grifola frondosa,the level of serum IgE and IL-5 were reduced obviously (P<0.01),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Grifola frondosa can interfere in the immunological dysfunction for asthmatic rat model,decrease the level of IgE and IL-5 in serum.
&&& [Key words]& GIL-5;IgE
&&& 支气管哮喘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所导致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存在着辅助性T细胞(Th2)优势的免疫应答。如果能逆转其漂移(失衡)状态,促使Th1/Th2免疫应答的动态平衡,将有利于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治疗。千佛菌(Grifola frondosa)是药食两用的真菌类中药,国内外研究表明千佛菌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我们从中药免疫调节机制和支气管哮喘发生的免疫学机制出发,选择Th2的标志性细胞因子IL-5和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重要介质IgE,探讨千佛菌对哮喘模型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清洁级健康SD大鼠(由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月龄6~9个月,体重150~180 g,均为雄性。
&&& 1.1.2& 药物& 千佛菌购自陕西省镇安县千佛菌种植基地。干品浸泡后煮沸30 min过滤,重复2次,将两次获得滤液混合,浓缩至100%(W/V)浓度,50%浓度用生理盐水稀释。灵芝孢子粉购自陕西大至医药有限公司。
&&& 1.1.3&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Sigma公司产品;灭活百日咳杆菌疫苗: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氢氧化铝: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产品;ELISA大鼠IL-5和IgE试剂盒:大连泛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产品; FA1004N电子天平: 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产品;SHHW21-600电热恒温水箱:天津市泰斯特有限公司产品;G1-20G-ZZ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厂产品; RT-2100C酶标分析仪: 深圳雷杜电子有限公司产品; CC2170A超声雾化器:成都维信电子科大新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HX200型呼吸流量换能器:成都仪器厂产品。
&&& 1.2& 实验方法
&&& 1.2.1& 动物分组及用药& 选取健康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四组: 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千佛菌大剂量组(100%浓度)、千佛菌小剂量组(50%浓度)。千佛菌大、小剂量组在第一次雾化激发后开始用千佛菌按3 ml/只每天灌胃1次,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同时用生理盐水3 ml/只每天灌胃1次。连续14天。
&&& 1.2.2& 造模& 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造模,造模方法参照文献[1]进行。
&&& 1.2.3& 指标检测& 血清IL-5和IgE测定, 摘眼球取血,静置30 min后离心(3000 rpm/min,15 min),吸取上部血清,用ELISA法检测,具体操作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 2& 结果
&&& 2.1& 千佛菌对血清IL-5和IgE的影响& 见表1。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IL-5和IgE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千佛菌用药组相对于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IL-5和IgE含量明显降低,说明千佛菌可抑制哮喘大鼠血清中IL-5和IgE含量的产生。表1& 千佛菌对血清IL-5和IgE水平的影响&&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 2.2& 千佛菌对哮喘模型大鼠行为的影响& 模型组大鼠经抗原激发后,出现张口喘息,呼吸加快,腹部翕动,易激惹,烦躁不安,且出现抖毛,饮水增多。用药组症状较模型组有所减轻,而对照组大鼠行动敏捷,未见异常。
&&& 3& 讨论
&&& 支气管哮喘是指由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所导致的超敏反应性疾病。近年来,普遍认为支气管哮喘是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失衡导致的免疫紊乱所致。哮喘患者存在主要表现为Th1/Th2细胞平衡失调,Th/Th2向Th2漂移,Th1型细胞因子IFN-&等生成不足,而Th2型细胞因子IL-4和 IL-5分泌增多,使Th1/Th2失去平衡。而Th1/Th2失衡介导了哮喘IgE依赖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及以EOS浸润为主的慢性气道炎症,从而促进IgE产生和EOS浸润到支气管和肺组织,引发一系列免疫级联反应,形成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黏液及腺体分泌增加,气道部分或完全可逆性阻塞。其机制为:变应原特异的Th2克隆分泌IL-4、IL-5等细胞因子,IL-4抑制Th1分泌,刺激B细胞产生大量IgE,直接参与哮喘的速发反应过程,对气道炎症的多个环节产生影响,同时,IL-5作为EOS生长、分化和趋化的必需因子,在EOS成熟及在气道聚集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哮喘患者体内Th1功能降低,IFN-&生成低下,对IL-4及IgE生成的抑制作用减弱,使IgE生成增加。所以Th2型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抑制IL-5等Th2型细胞因子的生成,纠正Th1/Th2的失衡,才能有效防治支气管哮喘,阻断患者气道及肺组织炎症。因此,调整并恢复Th1/Th2的平衡状态已成为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热点和重要措施。而免疫调节是中药的特点。我们的以前实验发现,千佛菌对肾阳虚小鼠、荷S180肉瘤小鼠、荷肺癌小鼠及哮喘大鼠低下的Th1功能有明显调节作用,能改善实验动物的肾阳虚症候,对S180肉瘤和肺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4]。本实验证实,千佛菌能通过抑制Th2型细胞因子IL-5,干预 IgE的产生,从而减轻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参考文献】
吕国平.介绍一种建立大鼠哮喘模型的实验方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77-378.
贺新怀,吴晓康,席孝贤.千佛菌对荷S180肉瘤小鼠MФ-IL-1-Th1免疫调节网络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医药学刊,):287-288.
贺新怀,席孝贤,杨晓航,等.千佛菌对肺癌小鼠MΦ吞噬功能及IL-1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辽宁中医杂志,):.
贺新怀,席孝贤,杨晓航,等.千佛菌对肺癌小鼠免疫网络影响及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8-10.
作者单位:陕西咸阳,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咸阳,咸阳市中心医院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3种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总IgE水平
免疫学杂志 2000年第4期第16卷 短篇报道
作者:王志光 曾卫玲 胡石秀 王盈盈
单位:王志光(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032);曾卫玲(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032);胡石秀(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032);王盈盈(云南省卫生学校九七级护十二班,云南 昆明 650011)
关键词:哮喘;过敏鼻炎;荨麻疹;血清IgE
  [中图分类号] R39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8-01
Level of serum IgE in 3 anaphylactic patients
WANG Zhi-guang,ZENG Wei-ling,HU Shi-xiu,WANG Ying-ying
  支气管哮喘(哮喘)、过敏性鼻炎(或常年性鼻炎)和荨麻疹为临床多发病,“过敏”伴随其全病程。近年,本辖区这些疾病的发病有增高的趋势。本文报告其血清IgE测定结果,以供临床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全部病例均系我院临床确诊患者。哮喘54(男24,女30)例,年龄中数46.3岁(16~76岁);过敏性鼻炎52(男19,女33)例,年龄中数36.3岁(16~43岁);荨麻疹51(男25,女26)例,年龄中数35.4岁(16~43岁)。其发病2个月至数年不等。收其急性发作期血清4 °C保存,3周内检测。对照为我室资料[1]。
  试剂、方法同文献[1]。
  2 结果
  哮喘者血清总IgE含量为262.08±293.51(0~75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1,差异高度显著;女患者(244.16±267.43)低于男性(292.81±316.23),差异高度显著(P<0.001)。过敏性鼻炎者血清IgE含量为282.68±292.36(20~750),与正常对照比较P<0.001,差异高度显著;女患者(209.12±139.31)低于男性(281.18±396.08),差异高度显著(P<0.001)。荨麻疹者血清IgE含量为143.25±89.06(0~500),与正常对照比较P<0.001,差异高度显著;女患者(128.38±97.63)低于男性(198.01±76.68),差异高度显著(P<0.001)。
  3 讨论
  IgE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具有为产生各种变态反应而致敏同种组织的能力。本文首次报告高原、立体气候之云南、昆明地区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的IgE水平。结果显示:①3种病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均较正常对照高,差异非常显著;②3组女性患者血清IgE水平均较男性低,差异都非常显著。说明定量测定血清总IgE水平对这些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女性患者IgE较男性低的原因、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IgE的生成调节在两个水平上受到遗传的控制:总IgE和特异性IgE的产生[2]。血清IgE不等同特异性IgE。这或许是本文中少数病例血清 IgE为0 μ/ml或<150 μ/ml的原因。当作结果解释时,还需提请临床医师注意IgE含量与IgE受体数及其功能状况密切相关的问题(这在“冷过敏”病例中尤其明显)。
  [作者简介]王志光(1949-),男,云南保山市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及其实验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志光,杨 帆,马春笋.129名成年人血清IgE水平测定[J].云南医药,):180-182.
  [2]顾瑞金.临床变态反应疾病[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收稿日期]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82名撒尼人血清IgE水平测定
免疫学杂志 2000年第1期第16卷 短篇报道
作者:董坚 赵晓生 王志光 李静 曾卫玲 石绍武
单位:董坚(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032); 王志光(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032); 曾卫玲(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032); 赵晓生(昆明市石林县妇幼保健站,云南 石林 652000); 李静(昆明市石林县妇幼保健站,云南 石林 652000); 石绍武(昆明市石林县妇幼保健站,云南 石林 652000)
关键词:撒尼人;血清;IgE
  中图分类号:R392.11文献标识码:A
Determing of Sani adult serum IgE level▲
  云南省石林县撒尼人是我国彝族支系中的一个支系;撒尼人是其自称。本文首次报道采用ELISA测定82名撒尼人血清中总IgE水平,并与汉族同龄人进行了初步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标本82份血清采用自驻地海拔M的昆明市石林县巴第两个乡村村民外周静脉血。年龄中数39.8岁(11~78)。其中男37例,年龄中数40.5,女45例,年龄中数39.2。受检者近期无过敏性疾病及肿瘤;一个月内无急性感染及疫苗接种史;均未进行肠道寄生虫病原学检查。试剂(包括批号)及方法同前文[1]。
  2 结果
  11~78岁撒尼人血清中均有IgE的表达。其中<50IU/ml者占19.71%,<100IU/ml者占42.25%,100~249IU/ml者占28.17%,3项者共占70.42%。尽管个体的IgE含量差异较大,但IgE水平<150IU/ml者仍占绝大数,而且撒尼人(20~78岁,年龄中数为41.7)男女血清IgE含量(342.90±326.80,214.63±270.32IU/ml)无差异性(P>0.05)。青中年撒尼人血清IgE(284.69±328.94,243.64±270.33IU/ml)含量及其与汉族人含量(89.04±19.54,79.09±67.37IU/ml)比较,青年组P<0.02,中年组P<0.01,差异显著。
  3 讨论
  “正常值”测定在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把衡量标尺。本文初步结论①20~78岁撒尼人血清IgE含量无性别间的差异,正常参考值范围为270.63±300.998IU/ml。②在71例成年人血清中未测出IgE为0IU/ml者;1~150IU/ml者38例,占53.52%;<250IU/ml者居多,占70.42%;个体差异较大,>250IU/ml者21例,占29.58%。③青(20~39岁)中(40~59岁)年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与汉族同龄人比较,差异显著(P<0.02,P<0.01)。对此笔者不排除由于职业、生活条件之原因,因受试者均未行肠道寄生虫学调查。④撒尼人血清IgE含量不存在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的变化趋势[1,2]。这点尤其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作者简介:董坚(1964-),女,云南人,副主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王志光,杨 帆,马春笋.129名成年人血清IgE水平测定[J].云南医药,):180~182.
北京市免疫球蛋白正常值测定协作组.关于北京地区人血清五类免疫球蛋白正常值范围的研究 Ⅱ.人血清IgE正常范围的测定[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38~239.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哮喘病人B细胞体外产生IgE过程中幼稚性T细胞的影响作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9年第8期第15卷 临床免疫学
作者:徐伟 黄瑾 安东善 李淑芳 刘素舫
单位:徐伟 黄瑾 安东善 李淑芳 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呼吸内科,长春 130041;刘素舫 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检验科,长春 130041
关键词:哮喘;幼稚性T细胞;IgE;B细胞
  摘 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T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出病人辅助性T细胞中的幼稚性(Naive)T细胞亚群即CD4+CD45RA+T细胞亚群,并将其与各自的B淋巴细胞共同培养。同时设定非特异性刺激原PWM(美洲商陆)刺激组及非刺激组,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gE含量。结果:非刺激组病人IgE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P<0.01),刺激组病人与健康对照IgE含量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病人幼稚性T细胞在IgE产生中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
  中国图书分类号 R441.5 R441.8
The effects of naive T lymphocytes on IgE prodution by B lymphocytes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XU Wei, HUANG Jin, AN Dong-Shan et al.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The Second College of Norman Bethune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Changchun 130041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role of naive T lymphocyt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sthma.Method: The authors isolated naive T lymphocytes (CD4+CD45RA+ T cell) from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and health donors and culture them with autodogous B cells. The level of IgE in the supernatant from cultured cells conditioned with PWM was determined.Results:Secreted IgE in the supernatant from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rom normal donors in non-stimulated group. There are not difference in IgE production between patients and normal donors in PWM-stimulated group.Conclusion:It suggests that naive T lymphocytes from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secreting IgE.
  Key words Bronchial asthma Naive T lymphocyte IgE B lymphocyte
  自60年代哮喘发病机制研究中石坂的IgE学说问世,特异性IgE产生与哮喘的关系逐渐被人们承认,但是IgE产生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近年的研究进一步证明,CD4+T细胞对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并不是都具有正向辅助作用,其中幼稚性T细胞即按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45将CD4+T细胞亚群进行分类的CD4+CD45RA+T细胞起一定的抑制作用被视为CD4+T细胞中的负向平衡成分[1]。因此,在探讨哮喘发病机制过程中,既应该探讨IgE产生的促进因素,也应该研究与其相互平衡的抑制因素。本文从哮喘病人CD4+T细胞中分离出CD4+CD45RA+T细胞亚群,观察其对B细胞产生IgE的影响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36例哮喘急性发作期病人为我院呼吸内科就诊者,未经激素治疗,诊断符合1997年青岛全国哮喘会议修订的哮喘诊断标准[2],其中男10例,女26例,年龄为17~70岁,平均年龄为39.8岁。25例健康对照为我市中心血站献血员,女6例,男19例,年龄为19~48岁,平均年龄为31.5岁。
  1.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分离 取静脉血5 ml,肝素抗凝,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上海试剂二厂)分离出PBMC,备用。
  1.3 T、B细胞的分离 采用尼龙毛柱法,见文献[3]。实验过程如下:PBMC悬液离心后调成1 ml细胞悬液,加入直径3 mm,长100 mm的尼龙毛柱中,37℃CO2培养箱中放置1 h后,用Hank′s液轻轻冲洗尼龙毛柱,自然流出部分为T细胞,经挤压后流出部分为B细胞。
  1.4 CD4+CD45RA+T细胞亚群的分离 将分离好的T细胞调成1 ml细胞悬液置于24孔培养板中,加入抗CD8单抗(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室),37℃反应40 min,再加入兔血清(我室制备),37℃反应1 h,洗涤细胞,调成1 ml细胞悬液(CD4+T细胞)分别加入抗CD45RO+单抗(美国PharMingen公司)和兔血清,各反应40 min和1 h,洗涤细胞,调成细胞悬液至1×106 ml-1,备用。
  1.5 细胞培养 将具有活性的CD4+CD45RA+T细胞与B细胞(5×105/孔)在IMD培养基中培养9 d,刺激组加入PWM(美国Sigma公司)10 μg/ml,9 d后收取上清液,贮存于-30℃冰箱待测。
  1.6 IgE检测 用抗人IgE单抗试剂盒(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免疫室),方法参照文献[4],用DG3022酶标仪490 nm测定A值(旧制为OD值)。
  2 结果
  2.1 哮喘病人CD4+CD45RA+T细胞对B细胞产生IgE的影响 见表1,病人B细胞与自体CD4+CD45RA+T细胞共同培养后,IgE产生量经统计学处理明显高于对照。
  2.2 PWM刺激后CD4+CD45RA+T细胞对B细胞产生IgE的影响 为了观察CD4+CD45RA+T细胞活化后对B细胞产生IgE的影响,本实验用PWM作为刺激原,体外对CD4+CD45RA+T细胞进行刺激,然后观察对自体B细胞产生IgE的影响。结果显示:病人B细胞与自体CD4+CD45RA+T细胞共同培养,IgE产生量与健康对照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别(表1)。
  2.3 PWM刺激前后CD4+CD45RA+T细胞对B细胞产生IgE的作用 如表1所示,哮喘病人自然状态CD4+CD45RA+T细胞对B细胞产生IgE的作用明显高于活化后CD4+CD45RA+T细胞对B细胞产生IgE的影响;而正常人CD4+CD45RA+T细胞体外活化前后对自体B细胞产生IgE的影响无明显差别。
表1 哮喘病人及正常人CD4+CD45RA+T细胞活化前后对自体B细胞产生IgE影响作用
  Tab.1 Effects of activated and non-activated CD4+CD45RA+T cells on IgE production by B cells in asthma patients and health donors
Level of IgE in the supernatant(
Primitive CD4+CD45RA+T cells 
PWM-stimulated CD4+CD45RA+T cells
Patient group
0.444±0.154(n=20)
0.313±0.128(n=24)
Normal group
0.293±0.211(n=25)
0.329±0.228(n=24)
  note:1)compared with primitive and PWM-stimulated CD4+CD45RA+T ce 2)compared with primitive and PWM-stimulated CD4+CD45RA+T c 3)compared with patient group and normal group of PWM-stimulated CD4+CD45RA+T 4)compared with patient group and normal group of PWM-stimulated CD4+CD45RA+T cells3 讨论
  伴随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已认识到哮喘是以病变局部过敏性炎症改变为特点的变态反应性疾病。T淋巴细胞中的调节性T细胞(CD4+T细胞)对B淋巴细胞产生IgE等免疫球蛋白有明确的调解控制作用。CD4+CD45RA+和CD4+CD45RO+两组亚群是CD4+T细胞发挥调节作用的一对平衡因素,它们在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过程中,分别从促进和抑制促进两方面进行控制使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恰到好处。上述两组细胞中的任何一种表现功能异常都将影响机体正常的免疫过程,甚至促成变态反应的发生。在本实验中观察到哮喘病人离体的自然状态CD4+CD45RA+T细胞对B细胞产生IgE有明显的辅助促进作用,其IgE产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健康人幼稚性T淋巴细胞对B细胞产生IgE不应有明确的辅助作用,故哮喘病人的上述改变应视为异常。许多变态反应性疾病病人外周血中CD4+CD45RA+T细胞所占比例高于正常人[5]。另外,CD4+CD45RA+T细胞可以通过刺激其自身TCR(T细胞抗原受体),使其活化并具有辅助IgE产生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哮喘病人的幼稚性T细胞处于失衡状态,且较健康人的幼稚性T细胞明显活化,并参与了IgE的产生,可能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具体作用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体外活化后CD4+CD45RA+T细胞与B细胞产生IgE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还分别在各组中加入了非特异性刺激原即PWM。结果显示,哮喘患者体外刺激后的CD4+CD45RA+T细胞对B细胞产生IgE的影响作用和健康对照无明显差别。这表明,体外实验时接受PWM刺激,病人幼稚性T细胞对B细胞产生IgE的抑制作用恢复到与健康人相同水平。本研究还观察了哮喘病人和健康人的幼稚性T细胞体外活化前后对自体B细胞产生IgE的作用。结果发现,哮喘病人体外活化的幼稚性T细胞对B细胞产生IgE的抑制作用达到与正常人相同水平,而正常人体外活化前后的幼稚性T细胞对B细胞产生IgE的作用无明显差别。由此可见,PWM刺激后哮喘病人幼稚性T细胞的异常功能状态得以调整,而原本处于正常状态的健康人幼稚性T细胞接受PWM刺激后仍处于正常状态。
  因此,本文认为哮喘病人幼稚性T细胞的功能异常参与了哮喘发病,并且哮喘病人的幼稚性T细胞功能改变可能与自身活化状态有关。
  本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
  作者简介:徐 伟,男,38岁,硕士,主治医师,主要研究呼吸系统疾病;
  黄 瑾,男,39岁,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哮喘发病机制
  4 参考文献
  1 Rothstein D M,Sohen S, Daley J F et al. CD4CD45RA and CD4 CD45RA T cell subsets in man maintain distinct function and CD45RA expression persists on a subpopulation of CD45RA cells after activation with CoA.Cell Immunol ,9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全国哮喘会议.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严重分度分级及疗效判断标准(修正方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61
  3 杨景山.医学细胞化学与细胞生物技术.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0:11
  4 Brinkmann V, Kristofic C. TCR Stimulated naive human CD4CD45RO cells develop into effector cells that secrete IL-13,IL-5 and IFN-γ but not IL-4,and help efficient IgE production by B cells.J Immunol, 78
  5 Schauer U ,Jung T , Heymans J et al. Imbalance of CD4CD45R and CD4CD29 T helper cell subsets in patient with atopic disease. Clin Exp Immunol, 1991; 83:25
〔收稿 修回〕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应用液相放大酶免分析检测特异性IgE的方法学研究①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9年第6期第15卷 免疫学技术与方法
作者:陈东松 范淑娟 王 苏 潘洪涛 高红丽 李 岩 曲 颖 蔡颖华 阮承迈 杨振国
单位:陈东松 范淑娟 王 苏 潘洪涛 高红丽 李 岩 曲 颖 蔡颖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长春130062);阮承迈 杨振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长春130062)
  中国图书分类号 R446.61
  应用体外免疫分析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SIgE)是诊断过敏性疾病的关键技术。液相放大的酶免分析方法(L-BA-EIA)的优点是:能够克服固相酶免法中的低反应动力学问题以及由于增加固相包被量所致的“空间位阻”(Steric hindrance, SH)和“高剂量挂钩效应”(High dose hook effect, HDHE)[1-3]。本研究化学修饰了我国常见的几种变应原,建立了L-BA-EIA检测SIgE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葡聚糖(分子量 6 000~80 000);羰酰二咪唑(CDI)、聚谷氨酸、聚赖氨酸、EDC、NHS-Biotin、链亲和素、BSA均为Sigma产品;Sephacryl-300是Pharmacia产品。各种变应原:尘螨、豚草、屋尘、y草、蒿粉均由北京协和医院提供。抗人IgE单克隆抗体酶结合物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室提供。特异性IgE的参考血清及标准,由DPC公司提供,标准血清浓度为0.0、1.5、3.0、15.0、30.0 U/ml。
  1.2 方法
  1.2.1 5种变应原的化学修饰 按以下方法制备:将124 nmol/L的葡聚糖溶解在2 ml含10 mg CDI的二甲基亚砜溶剂中,15~25℃反应30 min;并将溶解在2 ml二甲基亚砜中的770 nmol/L的聚谷氨酸加入上述反应体系。室温(15~25℃)振荡24 h。经Sephacryl-300层析过柱,收集葡聚糖-聚谷氨酸复合物,用水透析,进一步用pH 5.0, 0.1 mol/L ABS透析10 h,将10 mg变应原加入到透析过的葡聚糖-聚谷氨酸复合物中,并加入0.15 mol/L EDC在4℃振荡反应24 h。再用pH 8.1,0.1 mol/L的碳酸盐缓冲液4℃透析12 h。将葡聚糖-聚谷氨酸-变应原复合物与溶解在1 ml二甲基甲酰胺内的NHS-biotin 4℃反应过夜。再经层析分离、收集生物素-聚谷氨酸-葡聚糖-变应原复合物。
  1.2.2 用BSA-Biotin包被聚苯乙烯试管(12×75 mm,管底内表面呈星状) 参照文献[4,5]制备。
  1.2.3 特异性IgE的检测方法 参照文献[2]进行。
  1.2.4 RAST法检测特异IgE试剂盒 由美国GREER公司提供。
  2 结果
  2.1 L-BA-EIA最适工作条件的选择 生物素化牛血清白蛋白(Biotin-BSA)最适包被浓度为2 μg/ml;链亲和素最适工作浓度为5 μg/ml;抗人IgE单克隆抗体酶结合物最佳工作浓度为1∶ 3 000;经修饰后的5种变应原(尘螨、豚草、蒿粉、y草、屋尘)蛋白浓度可调整至25 μg/ml。
  2.2 精密度实验 取经标准皮内试验及应用DPC体外过敏检测系统确认了5种过敏物:分别是尘螨、屋尘、豚草、蒿粉、y草。取患者血清(-20℃保存)重复测定20次,其检验的平均值(U/ml)分别为7.6、12.0、21.0、15.0、26.0;标准差分别为0.32、0.44、0.51、0.40、0.31;变异系数分别为4.2%、3.6%、2.4%、2.6%、1.1%。
  2.3 L-BA-EIA法与RAST法检测SIgE的相关分析 28例外源性哮喘病人,其中过敏物分别为:尘螨9例、屋尘10例、豚草3例、蒿粉6例血清。用DPC标准,分别用两种方法检测血清SIgE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0.993,P<0.01)。
  2.4 抑制实验 应用RAST法对尘螨、豚草、蒿粉、屋尘、y草做抑制实验,方法是分别取25 μl不同稀释度的浸液(0.025、0.050、0.100、0.200、0.400、0.600、1.200、2.400 μg/ml)与25 μl相对应的阳性血清作用1 h,然后用RAST检测特异性IgE含量,结果显示随着变应原浓度的增加血清中特异性IgE被抑制。
  2.5 L-BA-EIA检测SlgE平行实验 分别取尘螨、蒿粉、阳性血清做平行实验(原倍,1∶2~1∶8),尘螨实测值(U/ml)分别为22.0、12.0、5.7、2.9;期望值(U/ml)为11.0、5.5、2.8;实测值/期望值(%)为109、104、104,蒿粉实测值(U/ml)为29.5、15.1、7.6、3.9,期望值(U/ml)为14.8,7.4,3.6;实测值/期望值(%)为102、103、108。
  3 讨论
  变应原的化学修饰是L-BA-EIA检测变应原SIgE的核心技术,其基本过程是:将生物素以多价的结合形式连接在可溶性大分子骨架上(如:Ficoll,dextran),它可称为液相支持物。而变应原则依次以NH2-、OH-、COOH-、SH- 键与大分子骨架相联,由此确保了SIgE在变应原上的结合位点。实验表明经修饰后的变应原首先与血样中SIgE在液相中的反应,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平衡,由此提高了反应的动力学。在免疫分离过程中,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则包被有BSA-Biotin;并以链亲和素作为桥臂,通过配体与抗配体的高度亲和力完成了分离过程,增加了实验的灵敏度。提高了固相免疫复合物的量,此法全过程只需3.5 h。并且L-BA-EIA的免疫分离模式有利于实现免疫分析的自动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为0.2 U/ml,其余各项指标均能够满足临床需要。本方法改进了变应原的修饰线路[2],其优点是中间产物少、产率高。应用本文方法可标记国人常见的过敏物,有利于国产化,另外本文应用链亲和素替代亲和素作为桥臂,进一步降低了背景信号,效果满意。
  ①本课题受全军九五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资助(96D006)
  作者简介:陈东松,男,39岁,主管技师,从事变态反应学免疫分析研究
  4 参考文献
  1 陈东松,阮承迈,刘卫林 et al.液相放大酶免分析检测血清总IgE的方法学建立.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60
  2 El Shami As, Alaba O. Liquid phase in vitro allergen specific IgE assay with in situ immobilization. Adv Biosciences, 1
  3 Nolte H, Dubuske L M.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automated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llergen-specific IgE. Summary of the probability outcomes of allergen testing to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HYTEC system and CAP system.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65,191,337
  4 Haun M, Wasi S. Biotinylated antibodies bound to streptavidin beads: a versatile solid matrix for immunoassays. Anal Biochem,
  5 Olivieri V, Beccarini I, Galluccu G et al. Capture assay for specific IgE. An improved quantitative method. J Immunol Methods,
〔收稿 修回〕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gE变化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9年第5期第15卷 临床免疫
作者:李士军 程艳杰 杨雪松 刁彦鹏 高阳
单位:李士军 程艳杰 杨雪松 刁彦鹏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116011);高 阳 (大连市结核病防治所,大连116011)
  中国图书分类号 R593.241
  以往的研究中,IgE多用来作为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指标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IgE的合成受多种由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调节,因此也参与免疫调节。本文对45例SLE患者血清IgE值,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研究了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院住院及门诊SLE患者45例,男9例,女36例。年龄14~69岁,根据临床资料确诊活动期25例。正常对照组30例,排除了各种过敏因素的健康者,年龄20~40岁。
  1.2 测定方法
  1.2.1 IgE测定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购自天津新传公司)。
  1.2.2 T细胞亚群测定 APAAP法-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试剂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试剂发展中心)。
  2 结果
  2.1 45例SLE患者血清IgE与T细胞亚群的结果 SLE患者(n=25)活动期IgE值为286.5±143.6 U/ml,明显高于稳定期(88.5±50.2 U/ml,n=20)和正常对照组(86.5±53.6 U/ml,n=30)(P<0.05)。T细胞亚群测定活动期的CD4+ 为36.2%±9.6%,稳定期为33.6%±8.7%; 活动期CD8+ 为19.7%±10.2%, 稳定期为22.4%±9.3%,结果表明活动期较稳定期CD4+ 增高,CD8+ 下降(P<0.05)。
  2.2 SLE患者活动期IgE值与CD4+ 结果 呈正相关(r=0.81,P<0.01),活动期IgE值与CD8+无相关性。
  3 讨论
  许多研究表明,IgE的合成主要受CD4+ 的两个亚型:辅助性T细胞1(TH1)和辅助性T细胞2(TH2)所控制,两者的不平衡可以导致IgE合成的紊乱[1,2]。本文研究了SLE患者血清IgE值活动期显 著高于稳定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CD4+ 细胞百分率与稳定期相比显著升高(P<0.05),且SLE活动期IgE与CD4+ 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说明活动期SLE患者CD4+ 细胞的亚型之一TH2合成的IL-4增加,对IgE升高起了重要作用。另外我们发现SLE活动期与稳定期相比CD8+细胞降低,Michedel等研究表明:CD8+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节IgE的产生,通过IFN-γ对B细胞的抑制作用抑制IgE的合成和/或影响具有支持IgE产生作用的TH2样CD4+的分化与功能[3]。
  SLE发病机制虽未完全阐明,但SLE患者机体的免疫系统紊乱,出现淋巴细胞尤其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等合成异常及B细胞多克隆激活对机体造成损害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肯定。Shigemasa等报道,SLE患者与正常人相比CD4+在活动期升高,CD8+在活动期降低[4]。本文检测的IgE及T细胞亚群值异常,通过上述机理可以认为两者是一致的。活动期由于CD4+增高导致的IL-4分泌增多,使IgE应答增强,CD8+百分率下降,对TH2CD4+细胞免疫应答抑制性降低,临床表现为活动期IgE值升高。在疾病稳定期,各种T细胞恢复正常,IL-4,IFN-γ处于平衡状态,IgE应答表现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1)。
  综上所述,IgE可作为SLE疾病活动情况的一个指标,较T细胞亚群测定相比,IgE测定更方便、廉价,对于SLE临床免疫状态监测,判断疗效都有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李士军,男,29岁,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检验工作
  4 参考文献
  [1] Kazuhito Jujo,Harald Renz,Jun Abe et al. Decreased interferon gamma and increased interleukin-4 production in atopic dermatitis promotes IgE synthesis.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 Romagnani A, Del Prete G, Maggi E et al. Role of interteukins in induction and regulation of human IgE synthesis.Clin Immun and Immunopathol,1989;68(s):s13
  [3] Kememy D M著.张凤蕴译. 免疫调节:CD8+ T细胞的新作用.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154
  [4] Shigemasa Sawada, Hitama Juzahe,Miemaze Susama et al.Soluble CD4/CD8 molecules in pheumatic disorders. Clin Immun and Immunopathol, ):177
〔收稿 三次修回〕
日期:日 - 来自[]栏目共 5 页,当前第 1 页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清ige检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