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苯砜片哪里有卖药膏有买吗或同类的

4类抗过敏药物治疗四突出
核心提示:过敏性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一旦罹患,使用抗过敏药是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抗过敏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有时甚至还会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使用这类药物更应慎重。
  过敏性疾病,如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休克等,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一旦罹患,使用抗过敏药是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抗过敏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有时甚至还会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使用这类药物更应慎重。
  有一些人,吸入、食入或接触某些物质(抗原物质),如尘螨、花粉、动物皮毛、油漆、寄生虫、虾、蟹以及药物像青霉素类、磺胺类等,会引起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即过敏反应,也称为变态反应。这些人便是具有过敏体质的人。过敏体质可以与生俱来,也可以与环境变化、饮食结构改变、年龄增长及健康状况异常等有关。
  认识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四突出”:痒、水、红、反复
  过敏反应第一个突出的症状是“痒”。如皮肤过敏、过敏性鼻炎出现的皮肤、鼻部瘙痒等。只要出现瘙痒,多半离过敏不会太远。
  第二个突出症状是“水”多,这个“水”可以是水肿,如荨麻疹的风团、接触性皮炎局部皮肤的水肿,水肿又会引起一些别的症状,如过敏性鼻黏膜水肿引起的鼻塞,支气管水肿、小气道狭窄引起的哮喘,胃肠道黏膜水肿可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症状。另外表现为皮肤水疱、大疱、皮肤渗液、眼鼻支气管黏膜腺体分泌增加导致眼泪多、鼻涕多和痰多等。
  第三个突出症状是“红”。如皮肤过敏出现皮肤红斑、红丘疹,眼结膜过敏导致结膜充血,过敏性鼻炎引起鼻黏膜充血等。
  最后一个突出反应是“反复”。患过过敏性疾病的患者都感到过敏性疾病很麻烦,很顽固,常常反复,只要碰到那些相似的过敏原就会发病,而且这种发病具有不可预测性。
  抗过敏药 选择多多
  常用抗过敏药物可以分成4类。
  (1)抗过敏药:抗过敏药主要有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H1受体拮抗剂是最常用的抗过敏药,常用的有阿司咪唑(息斯敏)、特非那定(敏迪)、西替利嗪(仙特敏)等;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主要用作止酸剂,如治疗胃溃疡,但有时也用来抗过敏。
  (2)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此类药物能稳定致敏细胞膜,阻止组胺等多种过敏反应介质,如5-羟色胺、缓激肽等的释放。常用药物是色甘酸钠、酮替芬、甲奎吩嗪(波丽玛朗)、扎普斯特(敏喘宁)和曲尼司特(肉桂氨茴酸)。
  (3)皮质类固醇激素:常用的有地塞米松、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氢化可的松、倍他米松、去炎松等。
  (4)其他:静脉用葡萄糖酸钙、硫代硫酸钠、复方甘草酸苷、雷公藤、反应停(沙利度胺)、氨苯砜(DDS)等。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素、支气管扩张药等也被用来配合治疗过敏症状。除此之外,还有免疫调节剂如卡介菌多糖核酸、胸腺肽、转移因子等。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抗炎症介质白三烯的药物孟鲁司特钠(白三平)被用来治疗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开辟了抗过敏治疗的新途径。
  作用不同 特点各异
  抗过敏药抗过敏药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类型的与之有关的过敏疾病。目前将抗过敏药(H1受体拮抗剂)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也有人将一些更新型的,与受体结合更牢固、不良反应更小的H1受体拮抗剂称为第三代。第一代抗过敏药的特点是半衰期短(一天要服用数次)、易通过血脑屏障(导致嗜睡)、有抗胆碱作用(导致口干、加重前列腺肥大者的尿潴留),以及与组胺受体的结合牢固度低、独占性差(临床效果差),但是价格便宜。这一类药物有苯海拉明、扑尔敏、酮替芬、赛庚啶、羟嗪等。
  第二代抗过敏药的主要特点是药物通过血脑屏障少(所以嗜睡作用轻或几乎无嗜睡),半衰期长(服药次数减少),抗胆碱作用轻微(口干和引起前列腺麻烦减少),以及受体结合力强、占有率高。除此之外,有些新型的抗过敏药如白三烯不但有抗过敏作用,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而且起效更快,作用更强。属于第二代抗过敏药的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伊巴斯丁、咪唑斯丁等。
  由于有些抗过敏药被发现对一些特殊体质的人有心脏毒性而逐渐退市,如特非那定(敏迪)、阿司咪唑(息斯敏),近年来又不断研发出了一些没有心脏不良反应的新药如非索菲那丁、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这些新上市的抗过敏药与受体结合更牢固,疗效好而不良反应轻。
  不过,抗过敏药仅仅是阻断了组胺和组胺受体结合这么一个环节,所以并没有预防过敏疾病发生的作用。
  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曲尼司特、富马酸氯马斯汀(克敏停)、色甘酸钠等属这类药。这类药有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或减少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炎症介质释放,从而达到抗过敏作用,可以配合抗过敏药用于一些慢性过敏患者。
  皮质类固醇激素(又叫糖皮质激素)为强效的抗变态反应和抗炎药物。系统用药主要针对急性皮肤反应或严重的皮肤反应、中重度过敏性鼻炎、严重哮喘或哮喘持续发作以及过敏性休克等。而各种类型的外用制剂,如滴眼液、滴鼻剂、皮肤外用霜剂、软膏剂等对于一些症状轻微或慢性反复的眼、鼻、皮肤过敏反应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被用来辅助治疗过敏性疾病,其目的是使机体免疫系统恢复正常,达到长治久安。使用免疫调节剂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要几个月,才能慢慢改变机体免疫状况,如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剂来调节免疫,隔天注射1次,要1~3个月。另外,免疫调节剂调节不够灵敏,有些人会感到没有效果,这时候只有换另一种免疫调节剂来试试。
  脱敏治疗是另一种免疫调节的方法。如尘螨过敏患者使用尘螨提取液少量定期注射,以逐渐达到脱敏目的。
(实习编辑:黄展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阿里、京东和1号店均已取得网上药品销售第三方平台资质…… []
科学用药指南
中外医药新闻
医药政策解读
安全用药知识
知名药企动态
连锁药店资讯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者发…… []
近年来高血压人群越来越多,而高血压急症成为威胁着…… []
恋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人骚客中也自古有着恋足…… []
老年人只要掌握好的睡眠方法,定能健康又长寿…… []
牙龈出血的细菌会进入血液系统,并通过血液循环直达…… []
只需要用手一量,就能知道每天吃多少可以减肥了。…… []
许多患者服用过敏性鼻炎药时,在情况有所好转后就停止用药了,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通常在情况得到好转后的一周左右,应当再继续用药,给足用药的时间,让机体慢慢脱敏,致使发病间隙时间延长。服用氨苯砜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药物都有其一定的使用方法,对此,患者用药前应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从而发挥最大药效。服用氨苯砜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氨苯砜片为白色或类白色片,主要用于1、与其他抑制麻风药联合用于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各种类型麻风和疱疹样皮炎的治疗。2、也用于脓疱性皮肤病、类天疱疮、坏死性脓皮病、复发性多软骨炎、环形肉芽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某些皮肤病变、放线菌性足分枝菌病、聚会性痤疮、银屑病、带状疱疹的治疗。3、可与甲氧苄啶联合用于治疗卡氏肺孢子虫感染。4、与乙胺嘧啶联合用于预防氯喹耐药性疟疾;亦可与乙胺嘧啶和氯喹三者联合用于预防间日疟。
下列情况应慎用氨苯砜片:
1、严重贫血、G-6-PD缺乏、变性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症、肝、肾功能减退、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及有精神病史者。
2、交叉过敏:砜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过敏现象。此外,对磺胺类、呋塞米类、噻嗪类、磺酰脲类以及碳酸酐酶抑制药过敏的患者亦可能对氨苯砜片发生过敏。
3、随访检查:
(1)血常规计数,用药前和治疗第一月中每周一次,以后每月一次,连续6个月,以后每半年一次。
(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测定,如为G-6-PD缺乏者则氨苯砜片应慎用。
(3)肝功能试验(如尿胆红素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治疗中患者发生食欲减退、恶心或呕吐时应作测定,如有肝脏损害,应停用氨苯砜片。
(4)肾功能测定,有肾功能减退者在治疗中应定期测定肾功能,并据以调整剂量。
4、原发性和继发性耐氨苯砜麻风杆菌菌株日渐增多,氨苯砜片不宜单独用于治疗麻风,应与利福平、氯法齐明、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克拉霉素等联合应用。
5、皮损查菌阴性者疗程6个月,阳性者至少2年或用药至细菌转阴。对未定型和结核样麻风的治疗需持续3年,二型麻风需2~10年,瘤型麻风需终身服药。
6、快乙酰化型患者氨苯砜片的血药浓度可能很低,需调整剂量。慢乙酰化型患者氨苯砜片的血药浓度可能较高,亦需调整剂量。
7、肾功能减退患者用药时需减量,如肌酐清除率低于4ml/min时需测定血药浓度,无尿患者应停用氨苯砜片。
8、用药过程中如出现新的或中毒性皮肤发应,应迅速停用氨苯砜片。但出现麻风反应状态时不需停药。
9、治疗中如出现严重&可逆性&发应(I型)或神经炎时,应合用大剂量肾上腺激素。
10、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应用氨苯砜片时需减量。
11、治疗庖疹样皮炎时,应服用无麸质饮食,连续6个月,使氨苯砜的剂量可减少50%或停用氨苯砜片。
另外,对氨苯砜片及磺胺类药物过敏者、严重肝功能损害和精神障碍者禁用。氨苯砜片为处方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随意用药。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时间:日&&氨苯砜片_氨苯砜片说明书_氨苯砜片生产厂家_药源网
氨苯砜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氨苯砜片英文名称:Dapsone Tablets汉语拼音:Anbenfeng Pian【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氨苯砜【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适应症】本品与其他抑制麻风药联合用于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各种类型麻风和疱疹样皮炎的治疗,也用于脓疱性皮肤病、类天疱疮、坏死性脓皮病、复发性多软骨炎、环形肉芽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某些皮肤病变、放线菌性足分支菌病、聚会性痤疮、银屑病、带状疱疹的治疗。可与甲氧苄啶联合治疗肺孢三者联合用于预防间日疟。【规格】(1)50mg(2)100mg【用法用量】1.抑制麻风口服,与一种或多种其他抗麻风药合用。成人一次50~100mg,一日一次;或按体重一次0.9~1.4mg/kg,一日一次,最高剂量每日200mg。可与开始每日口服12.5~25mg,以后逐渐加量到每日100mg。小儿按体重一次0.9~1.4mg/kg,一日一次。由于本品有蓄积作用,故每服药6日停药1日,每服药10周停药2周。2.治疗疱疹样皮炎口服,成人起始每日50mg,如症状未完全抑制,每日剂量可增加至300mg,成人最高剂量每日500mg,待病情控制后减至最低有效维持量。小儿开始按体重一次2m【不良反应】1.本品治疗初期,部分患者可产生轻度不适,如恶心、上腹不适、纳差、头痛、头晕、失眠、无力等,但不久均可自行消失。2.贫血,可由于溶血、缺铁或营养不良所致,一般见于治疗初期,且能自行纠正。亦可有粒细胞缺乏、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系统反应。3.药疹,严重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如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肾功能损害和单核细胞增多,称为“氨苯砜综合征”。4.急性中毒,一次服用大剂量本品可使血红蛋白转为高铁血红蛋白,造成组织缺氧、紫绀、中毒性肝炎、肾炎和神经精神等损害,如未及时治疗可致死亡。【禁忌】对本品及磺胺类药物过敏者、严重肝功能损害和精神障碍者禁用。【注意事项】1.下列情况应慎用本品:严重贫血、G-6-PD缺乏、变性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症、肝、肾功能减退、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及有精神病史者。2.交叉过敏:砜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过敏现象。此外,对磺胺类、呋塞米类、噻嗪类、磺酰脲类以及碳酸酐酶抑制药过敏的患者亦可能对本品发生过敏。3.随访检查:(1)血常规计数,用药前和治疗第一月中每周一次,以后每月一次,连续6个月,以后每半年一次。(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测定,如为G-6-PD缺乏者则本品应慎用。(3)肝功能试验(如尿胆红素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治疗中患者发生食欲减退、恶心或呕吐时应作测定,如有肝脏损害,应停用本品。(4)肾功能测定,有肾功能减退者在治疗中应定期测定肾功能,并据以调整剂量。4.原发性和继发性耐氨苯砜麻风杆菌菌株日渐增多,本品不宜单独用于治疗麻风,应与利福平、氯法齐明、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克拉霉素等联合应用。5.皮损查菌阴性者疗程6个月,阳性者至少2年或用药至细菌转阴。对未定型和结核样麻风的治疗需持续3年,二型麻风需2~10年,瘤型麻风需终身服药。6.快乙酰化型患者本品的血药浓度可能很低,需调整剂量。慢乙酰化型患者本品的血药浓度可能较高,亦需调整剂量。7.肾功能减退患者用药时需减量,如肌酐清除率低于4ml/min时需测定血药浓度,无尿患者应停用本品。8.用药过程中如出现新的或中毒性皮肤发应,应迅速停用本品。但出现麻风反应状态时不需停药。9.治疗中如出现严重“可逆性”发应(I型)或神经炎时,应合用大剂量肾上腺激素。10.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应用本品时需减量。11.治疗庖疹样皮炎时,应服用无麸质饮食,连续6个月,使氨苯砜的剂量可减少50%或停用本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可在乳汁中达有效浓度,对新生儿具预防作用。但砜类药物在G-6-PD缺乏的新生儿中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前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采用,如确有应用指征者应在严密观察下应用。【儿童用药】儿童用量酌减,一般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老年用药】老年患者肝肾功能有所减退,用药量应酌减。【药物相互作用】1.与丙磺舒合用可减少肾小管分泌砜类,使砜类药物血浓度高而持久,易发生毒性反应。因此在应用丙磺舒的同时或以后需调整砜类的剂量。2.利福平可刺激肝微粒体酶的活性,使本品血药浓度降低1/7-1/10,故服用利福平的同时或以后应用氨苯砜时需调整后者的剂量。3.本品不宜与骨髓抑制药物合用,因可加重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必须合用时应密切观察对骨髓的毒性。4.本品与其他溶血药物合用时可加剧溶血反应。5.与甲氧苄啶合用时,两者的血药浓度均可增高,其机制可能为:(1)抑制氨苯砜在肝脏的代谢。(2)两者竞争在肾脏中的排泄,本品血药浓度增高可加重其不良反应。6.与去羟肌苷合用时可加减少本品的吸收,因为口服去羟肌苷需同时服用缓冲液以中和胃酸,而本品则需在酸性环境中增加吸收,因此如两者必须同用时应至少间隔2小时。【药物过量】过量服用本品主要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肝肾功能损害和精神障碍。逾量的处理:(1)洗胃,给予活性炭30g,同时给予泻药每6小时1次,至少持续24~48小时。(2)紧急情况下,对正常及变性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的患者用亚甲蓝1~2mg/kg缓慢静注,如变性血红蛋白重性积蓄,可重复注射。(3)非紧急情况时,用亚甲蓝3~5mg/kg,每4~6小时口服1次,但G-6-PD缺乏患者不能使用。亦可用活性炭,即使在使用本品数小时后仍可应用。【药理毒理】本品为砜类抑菌剂,对麻风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大剂量时显示杀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磺胺类药物相似,作用于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叶酸的合成。两者的抗菌谱相似,均可为氨基苯甲酸所拮抗。本品亦可作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此外,本品尚具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疱疹样皮炎的作用有关。如长期单用,麻风杆菌易对本品产生耐药。【药代动力学】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蛋白结合率为50%~90%。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以肝、肾的浓度为高,病损皮肤的浓度比正常皮肤高10倍。本品在肝内经N-乙酰转移酶代谢。患者可分为氨苯砜慢乙酰化型和快乙酰化型,前者服药后其血药峰浓度亦较高,易产生不良反应,尤其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但临床疗效未见增加。快乙酰化型患者用药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口服后数分钟即可在血液中测得本品,达峰时间为2~6小时,有时为4~8小时,本品存在肝胆循环,所以排泄缓慢,消除半衰期为10~50小时(平均为28小时)。停药后本品在血液中仍可持续存在达数周之久。约70%~85%的给药量以原型和代谢产物自尿中排出,少量经粪便、汗液、唾液、痰液和乳汁排泄。【贮藏】密封保存。
微信扫一扫 说明书内容发送到手机上
氨苯砜片 批准文号及生产厂家
氨苯砜片  
氨苯砜片  
氨苯砜片  
氨苯砜片  
氨苯砜片  
查看更多...
| 药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从事互联网行业已经两年工作经验,擅长推广、品牌策划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相关知识培训(法律法规+药品知识)
下载积分:1200
内容提示: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相关知识培训(法律法规+药品知识)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265|
上传日期: 17:12:5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相关知识培训(法律法规+药品知识)
官方公共微信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兼有抗麻风病和抗结核病作用的药是A.氨苯砜B.利福平C.乙胺丁醇D.苯丙砜E.异烟肼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吡嗪酰胺B.氨苯砜C.乙胺丁醇D.异烟肼E.对氨水杨酸2A.最早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B.对红细胞内期滋养体有杀灭作用C.主要用于耐氯喹或耐多药的恶性疟D.每周服药一次用于病因性预防E.可出现心肌抑制作用3A.G+菌B.G-球菌C.变形杆菌D.军团菌E.支原体4A.青霉素GB.链霉素C.四环素D.氯霉素E.红霉素5A.耐青霉素酶B.抗菌谱广C.易引起过敏反应D.杀菌力弱E.毒性大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氨苯砜片哪里有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