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需要自动挡和手动挡和自动挡控制的话要加什么电器原件??

制定行程时,过程也很曲折。起初准备和一对的80后夫妇结伴出游,制定的计划是:北京飞,从悉尼自驾房车到,在阿德莱德还车后,从阿德莱德飞或悉尼,再回北京。但由于两家人关于行程的意见不一致,最终未能结伴。
之后,拿到签证,发现是一年多次往返签证,我们便把重点放在和岛上。于是决定:自驾轿车游大洋路,自驾房车游塔斯马尼亚岛。终于,在网络上发现了从出发去澳洲游玩的一家三口(一对夫妇加一个三岁小男孩)在塔岛的行程与我们几乎一致。在经过几次联系、讨论后,最终确定了在塔岛结伴出游。为此,我们还签署了一份《自驾拼车协议》,确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同伴不会开车,在塔岛租车游太贵,所以决定坐房车和我们一起出游,但他们不住在房车上。
最后的实际具体行程是(地名附上中英文对照,翻译统一按照Google地图上的译法,但注意驴友游记中的翻译会有多种。为方便起见,下文中提到这些地名时,大多数会用中文,少数地名会用英文):
1月25日-26日:北京---墨尔本(Melbourne)
26日:游览墨尔本市区,观澳网男单决赛,从墨尔本市区驱车前往巴拉兰特(Ballarat)
27日:自驾轿车游大洋路:巴拉兰特(Ballarat)-瓦南布尔(Warrnambool)-十二门徒(12 Apostles)-巴拉兰特(Ballarat)
28日:自驾轿车游大洋路:巴拉兰特(Ballarat)-Otway Fly&treetop walk-阿波罗贝(Apollo bay)-栈桥(Lorne Pier)-巴拉兰特(Ballarat)
29日:巴拉兰特(Ballarat)--(Hobart)-阿瑟港(Port Arthur)
30日:阿瑟港(Port Arthur)出海巡游-霍巴特机场接同伴-霍巴特市区
31日:霍巴特-里齐蒙得(Richmond)-比舍诺(Bicheno)
2月1日:比舍诺(Bicheno)-East Coast Natureworld-酒杯湾(Wineglass Bay)-罗斯小镇(Ross)
2日:罗斯小镇(Ross)-泰马河谷(Tamar Valley)-(Devonport)-企鹅小镇(Penguin Town)-伯尼(Burnie)
3日:Burnie-摇篮山(Cradle Mountain)-壁画镇(Sheffield)—蜂蜜小镇(Deloraine)—(Lauceston)
4日:朗塞斯顿(Lauceston)—大湖(Great Lakes)、高地湖(Highland Lakes)-霍巴特
5日:霍巴特-(Sydney)
6日:悉尼--
【机票、酒店、网球比赛门票、电话卡】
——机票—— & 自从递交了签证材料后,我们便一直在关注澳航、捷星、库航、亚航、菲航等航空公司的航班。
为了图便宜,最终决定从北京经菲律宾、新加坡,再到墨尔本。有澳大利亚签证,经菲律宾不需签证,但到新加坡是否需要签证不确定。于是,我们给新加坡大使馆写了一封邮件,询问:我们要经新加坡去澳大利亚,是否需要办理新加坡的签证,结果邮件答复是需要。(其实我看到网上有很多网友说不需要,但保险起见,最好还是问清楚。)
订机票时也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儿。我们在捷星网站上订票时,网络很慢,我们不确定是否已经订到了一张票,于是致电询问。接电话的客服人员告诉我们在电话中也可以直接订票。我问了一下价格,需要121澳元,但在网上订要便宜一些,只需89澳元。所以,在捷星这样的廉价航空公司订票时要注意这一点,即:网站订票比电话订票便宜!
最后定下的各航段航班:
1、北京-菲律宾马尼拉:菲律宾航空公司(航班号:PR399)
2、菲律宾马尼拉-新加坡:菲律宾航空公司(航班号:PR507),以上两段行程的价格合计:人民币5730元(两个成人及一个儿童的总价,以下同)
3、新加坡-澳大利亚墨尔本:捷星航空公司(航班号:JQ8),价格:2187新加坡元(含15公斤托运行李费)
4、澳大利亚墨尔本-霍巴特:捷星航空公司(航班号:JQ707),价格:176澳元(含15公斤托运行李费)
5、霍巴特-悉尼:捷星航空公司(航班号:JQ720),价格:315.5澳元(含25公斤托运行李费)
6、悉尼-南京-北京: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航班号:MU728),价格:人民币8578元
——酒店——
由于我们在墨尔本会住在朋友家里,在塔斯马尼亚岛住在房车上,所以,只需订最后一晚在悉尼停留时的酒店。我们在澳洲的朋友在上帮我们预订了一个酒店,就住一晚上,价格是99澳元(住店后现金支付)。酒店具体信息如下:
酒店名称:City Resort Hostel 地址:103-105 Palmer St, Woolloomooloo Sydney, 2011 Australia 电话: + Email: .au
酒店在市中心,步行至悉尼歌剧院约需半小时。
酒店全天提供免费(注意:是全天、免费!)的咖啡、茶、面包、粥。这些东西都放在酒店三层的公共厨房。有的需要自己动手制作(如:煮粥)。
酒店门口:
酒店的床是上下铺,有一个冰箱,有淋浴,但没有独立卫生间:
& ——网球比赛门票——
有一天,我猛然发现:我们到达墨尔本的当天,正好是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男单决赛日。对于我这种狂热的网球迷而言,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现场观看比赛的绝佳时机。于是,我马上和澳洲的朋友联系,让他们赶紧帮我抢下了一张决赛的票,花费632.5澳元。
——当地电话卡——
澳洲的朋友顺便也帮我买好了一张电话卡。因为我们要去塔斯马尼亚岛,据说有的电信公司在塔岛的信号不是很好,而Telstra公司在塔岛的信号不错,于是我们特地叮嘱朋友,一定要买Telstra公司的SIM。花费30澳元。
【租车、交通规则】 ——租车——
我们游览大洋路时会自驾朋友家的轿车,所以,我们只需租在塔岛游览的房车。
为了了解租车的相关信息,我们一直在关注以下几个网站:
1、阿波罗公司:/reloc.aspx &
2、BRITZ公司:.au/
3、MAUI公司:http://www./
4、Cruisin Motorhomes Pty Ltd.网址:&
5、 这是一个提供几大租车公司(既有房车,也有轿车)的比价的网站。输入提车地点、时间、还车地点、时间、载客人数等信息,就可以看到哪些公司能提供你想要的车型,价格是多少。并且,它不要求你提前支付保证金,只需要有信用卡就可以。还可以随时修改预定(但在旺季是否有车型就要看运气了),提车时付款,取消预订不发生费用。非常方便!
6、http://www..au/ 这也是一个提供多家租车公司比价的网站。
7、/RequestDetails/ 这也是一个提供多家租车公司比价的网站。
但由于一直未拿到签证,且是否能找到同行的小伙伴以及最终的行程均未确定(这对租车影响很大,如果只是我们一家三口,只需租一个四座的房车;如果能找到同伴,则可以租6座的房车),所以,我们一直没有下订单。
澳大利亚的交通规则正好与国内相反,是右舵左行。而我从未开过右舵车,为了避免出现操作不适应而发生危险(塔岛多山路),在选择车型时,我们直接过滤掉了手动挡的车,只选择自动挡的车。而有些租车公司在塔岛没有提车、还车的办公机构,所以,我们的选择相当有限。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眼看着阿波罗公司自动挡的车被订完了,BRITZ公司的自动挡的车也被订完了……!
因担心再等下去将订不到自动挡的房车,日,“忍无可忍”的我终于出手订了一辆Cruisin Motorhomes Pty Ltd.的6座的自动挡房车(而此时在网上找的小伙伴还没和我们最终确定并签署《自驾拼车协议》。当时想:就算找不到同行的小伙伴,三个人开着6座的房车,睡觉也宽敞,自己享受了,多花钱也值!)。好在第二天(1月3日),小伙伴签署确认了《自驾拼车协议》。我悬着的一颗心总算安定了下来。
Cruisin Motorhomes Pty Ltd.的联系信息如下: 预订电话:
(在澳大利亚境内拨打)或 +61 3
该公司在霍巴特机场的地址: 3 Runway PlaceCambridge Tasmania, TAS 7170 Australia
租车的具体信息如下:
取车地点: & &霍巴特机场 取车时间: & &日下午3:30前 还车地点: & &霍巴特机场 还车时间: & &日9:30前 租车天数: & &8天
租金: & & & & &1,440澳元(日租金180澳元) 保险费: & & & 312澳元(我们选择的是Option 2,每天的保险金额是39澳元。) 儿童座椅: & 70澳元(35澳元一个,我们订了两个) 信用卡手续费: 6澳元
预估总价: & & &1,828澳元
在网上预订时,需要用信用卡支付大约20%的定金。租车公司当时刷了我306澳元的预授权。
定金预授权成功后,租车公司便会发来确认租车信息的邮件。
确认邮件中还会告诉你一些提车时的注意事项(Pick up check list)。这家公司的注意事项包括:
1、Any person wishing to drive must be present at pickup.(驾车的司机必须在提车时到场)
2、All driver's licences must be in English. (驾照应是英文的)
3、Minimum driver's age is 21 years. (驾驶司机须年满21周岁)
4、The person whose credit card is being used to pay for the Rental and Bond must be in attendance to sign Rental Contract. (用信用卡付款的持卡人须到场签署租车合同)
5、There must be sufficient funds available on the credit card for both the Rental Charges and Bond. (信用卡内须有足够的用于支付租车费用和押金的额度)
租车公司也会说明他们能接受的信用卡种类,一般来说,Mastercard和VISA的信用卡都没问题。具体还是要看清楚各个租车公司的要求。
租车公司发来确认的邮件后,我还专门去它的网站上看了一下我们将要使用的车的介绍,是一辆“大众”的房车。
剖面图是这样的:
& 白天的俯视图:
& 夜间的俯视图:
&驾驶舱正上方是一张床,车厢内有两处餐桌椅,白天架上桌子可以当餐桌、娱乐,晚上拆下餐桌就变身成了床,可以睡觉。
——交通规则——
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驾驶车辆与国内正好相反,是右舵左行。
我们在网站上() 查询到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并仔细阅读了相关的说明:
&1、Stop(停车):驾驶员必须将车停“死”(静止状态),并为交叉路口的其他车辆让路。
2、Give Way(让路):驾驶员必须减速,小心行驶靠近交叉路口,并为交叉路口的其他车辆让路(主要是右侧来车),确认安全后,通过。
3、No U Turn(不准掉头):有此交通信号灯或标志的路段,驾驶员调头是违法的。
4、Roundabout(环岛行驶):在环岛处按顺时针方向行驶,并为已在环岛中行驶的车辆让路(注意右侧车辆)。
5、60 km/h Speed Limit (限速60公里/小时):红圈内的数字表示路段的最高限速。示例标志表示限速60公里/小时。
6、No Entry(不得驶入、禁行):驶入有此类标志的路段是非法的。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标志。但最常见、最重要的是Stop和Give Way两个标志。看到这样的标志时,一定要减速(甚至停车),观察右侧来车,确认安全后通过。
据澳洲的朋友介绍,在墨尔本市区,交通颇为复杂,连他们本地人有时都会转晕。最难处理的是“Hook Turn”(勾形弯)。
据说:这项规则主要只存在于墨尔本市区,尤其是CBD地区。原因是:墨尔本至今仍然保留着有轨,有轨电车的车道处于道路的中心,而双向行驶的处于道路的两边。在现有的道路条件下(路不可能再拓宽),为了避让有轨电车,同时也为了留有足够的大转弯半径,墨尔本发明了这种勾形弯的规则:在勾形弯路口,司机要向右转弯时,需要先停在最左侧车道,直行灯亮后,先驶入待转区,当右转灯亮,或者直行车道没有车子了以后,才可以向右转向。
其实,这种“勾形弯”并不是墨尔本独有。在北京的地安门东大街由东向西行驶左转进入北河沿大街时,左转的车道在最右边(好像记得是这样),这与墨尔本的勾形弯有异曲同工之妙(或是借鉴了“勾形弯”)。只是存在的原因不同,我个人的理解:北京的这个“勾形弯”是为了方便从东四北大街(由北向南行驶)右转到地安门东大街的车辆再向南行驶转入北河沿大街(东四北大街到北河沿大街之间的距离太短,右转车辆无法从最右侧车道并线到最左侧车道再左转到北河沿大街)。
如果大家不在墨尔本市区(尤其是CBD)自驾,也就不用担心这Hook Turn了。
【房车使用指南】 把房车使用的经验分享一下:
签完租车合同后,工作人员会带着你检查车辆,并会在合同中的车辆示意图上标示出车辆已经受损的地方(划痕、缺少的东西等),此时,如果发现你认为有问题的地方而工作人员没有在合同中标明,一定要指出来,要求工作人员加上去。这一点很重要,不然的话,在你还车时租车公司就可以认为这个受损处是你造成的而要求你承担责任。
我在查看时发现车内有一处木制的装饰角落损坏了(下图左),便向工作人员指出来,工作人员直接就把碰坏的部分给揪掉了(下图右)。
& 一定要在工作人员示范使用车辆时,弄清楚车辆各个部位的使用方法。如果没听清或未听懂,一定要问到你自己弄清楚为止,不用怕麻烦(澳洲的工作人员一般还是非常Nice的,会耐心给你讲解),需要的时候,自己亲自动手操作一下。
现在就我们租用的车辆说明一下使用方法。
首先,非常重要的一点:充满电、加满水的房车,电、水可以使用两天,两天之内必须要进一次房车营地(房车公园),充电、加水,倾倒废物(厕所废物)。如果计划两天进一次营地,电、水都还得省着点用,尽量少开、或不开车厢后部用电的空调,少用或不用淋浴。如果每天进营地,就没有问题。
下面详细介绍房车各部分的使用方法(仅以我们租用的这辆为例):
车头外观(网站上介绍的是一辆大众的房车,实际提供的是一个菲亚特的房车):
& 我们的房车是“Slide Out”型:车厢中部的一部分可以伸缩,在停车、睡觉时,这部分可以伸出(见下图),这样车箱内就有比较大的活动空间(行车时必须收起来):
车门其实有两层,内层是防蚊的纱门,这样的设计还是蛮温馨、周到的(从下图也可以看到,灭火器在车门后、副驾驶座位后方):
车厢的车门打开后,右手边下面有一个总控开关。这个开关是控制车内所有电器的,打开这个开关,车内的电器才能工作。这个开关不需要关上,所以,接车后,把这个开关打开就不用管它了:
& 指针对准“ON”就打开了:
& 这个总控开关的上方是电灯的开关(下图中的两个黑色方块),一个是车辆内的顶灯的开关,另一个是车箱外的灯(不是转向灯哦,而是车门外的照明灯,晚上在营地时可以打开照明)的开关:
& 这两个灯的开关的上方是下图中的两组开关,其中黑色的按钮(下方贴着“SLIDEOUT”的标签)是控制车厢内可滑出的部分的。停车休息时,一直按着它,车厢内的活动部分就可以伸出去(注意不要伸出去太远,稍微留一点空隙)。反向按就可以把活动部分收回来。
带两个红色开关的白色方块,上面是各种设施的状态检查按钮,左边是状态显示栏(表示数量或容量,F表示满,2/3、1/3容易理解,E表示空、用完了),右边是按钮,其中Galley这个按钮基本没什么用, Grey是用来检查厨房和浴室污水量(grey water)的,Black是用来检查厕所污水量(black water)的,Fresh是用来检查自来水(fresh water)剩余量的, Battery是用来检查电池剩余电量的。按下这些按钮中的某一个,左边的状态栏就会显示该设施的量的状态。如:按下“BLACK”,如“2/3”对应的红灯亮,则表明厕所中的污水亮已达到容器容量的三分之二了,此时要尽量减少在车上的如厕次数,或者尽快倾倒厕所污水了;按下“FRESH”,如“1/3”对应的红灯亮,则表明自来水只剩三分之一了,此时要注意节约用水,或尽快在营地(房车公园)添加自来水。
& 下面的两个红色开关,左边的写着“HTR”(应该是供热开关),没什么用(我们全程未用这个开关)。右边写着“PUMP”,这是车上的水泵开关,使用车上的厨房、淋浴等设施时,必须把水泵开关打开,水龙头才会出水(水箱在车下,需要用水泵把水抽上来)。如果发现水龙头没水时,先检查一下这个水泵开关是否是处于开的状态(如果水泵开着,水龙头没水,则是水箱里的水用完了)。
& 一进门的地方有个小桌板,做饭时支起来可以放一些备用的东西,但其实用处不大,我们全程没用过这个小桌板:
& 支起来是这个样子:
& 厨房设施,水龙头左边是煤气灶(三个炉头),右边是水池,上面都盖着玻璃板(玻璃板上的黄色方块物件是洗碗用的海绵布):
顺便说一句:我发现这个洗碗的海绵布很好使,就在第二次去超市时买了两袋。拿回来一看,妈蛋!是Made in China!
餐具,有三个炖锅,一个平底锅:
& 砧板、乐扣乐扣的塑料餐盒、拌色拉的玻璃碗、刀具、锅铲、勺子、刨子、点火器等一应俱全:
& 碗、餐盘、马克杯、玻璃杯、餐刀、叉、餐勺六套:
厨房用毛巾、刀、叉、勺、煤气点火器一应俱全:
& 水桶、封口夹、清洁用的扫帚、簸萁、刷子,还有卫生纸、洗碗用的洗涤灵也都有:
&& 烧开水用的水壶(煤气用):
& 电水壶和烤面包机(在营地给房车插上插头充电时才能用):
& 下图是驾驶舱上方的床铺,白天,所有的被子、枕头都收起来放在这里。车厢的车门后有一个梯子,用于爬到这张床上,梯子是活动的,人上去后,可以把梯子取下来,挡在床沿边,以防人在睡觉时坠落:
& 车厢中部的座椅和桌子,到晚上,拆下桌子,就可以拼成一张床。这是SLIDEOUT未打开的状态,所以车内空间很挤。行车时,司机和副驾驶以外的其他人要坐在这里(这里的座椅配有安全带):
& 车尾还有座椅和桌子。晚上拆下桌子,也可以拼成一张床。行车时,乘客不可以坐在这里(这里的座椅没有安全带):
& SLIDEOUT打开后车内是这样的,明显宽敞多了:
& 位于车厢中部座椅后边的卫生间,注意:马桶垫下有一个扁的扳动开关。行车过程中,使用完卫生间后,一定要记得扳动这个开关,确保马桶处于关闭状态,不然,厕所污水箱内的污水有可能会弄得车上到处都是。租车公司的工作人员会多次向你强调这一点的:
厕所内靠左边 立着的是一张折叠桌,本来放在冰箱后边,开车时晃动时老发出很大的声响,我们后来就把它放在厕所了,在旁边加上一块座垫,就不会发出声响了。这张桌子我们全程未用上。
淋浴室,顶上还有一个通风的窗口,可以打开透气。行车或下雨时,记得关上通风口(车厢中部正上方还有一个更大的通风口,用途和注意事项同)。
& 使用淋浴时,除了记得打开水泵开关,还要注意这个花洒也有开关(颈部的黑色方块要推向一边才能出水)。我们全程未在淋浴室里洗澡。
& 淋浴室后边是一个迷你洗手池:
& 冰箱,最左侧是开关。在营地插上电源后会切换到交流电模式(如下图,插座对应的指示灯会亮),行车时会切换到使用电池模式(电池对应的指示灯会亮),右边的一串指示灯是调冰箱温度的,越往右,温度越低。
& 冰箱上面有一个微波炉(微波炉上方的柜子里放的是床单)。
& 紧挨着冰箱是一个液晶电视机(下图右上方),我第一天打开看了看,没有什么信号。后来我就直接把插头拔了(省电),全程再也没开过。
& 厨房的两边各有两组插座:
& 车尾的洗手池下方还有一组插座:
& 但所有的插座只能在营地给房车插上充电插头后才能使用,在行车时是不能使用的。
挡位见下图。很奇怪,没有驻车挡(P挡),所以,停车后必须拉起手刹:
手刹在驾驶员座椅右侧,伸手即可摸到(用手刹时,一定要使劲把它拉到顶,以免溜车。感觉似乎有四截):
&& 仪表盘(日期和时间不对,我后来把它给调整过来了):
& 司机座椅的左边扶手有点问题,接车时没注意到(但还车时也没有问题,租车公司的工作人员没认为这是我们弄坏的):
& 这个角度看更明显一些:
& 接下来看房车的水、电、气系统。
车身左侧后方是自来水的注水孔:
& 注水孔有两个,左边是正常水压的注水孔,右边是高压注水孔:
& 拉近可以看得更清,左边的注水孔上面写着“Non Pressure Water”,加水时,需要把水管尽量伸到水箱底部,不然的话,你会发现一边在注水,一边在漏水,水根本没加进去:
& 右侧的高压注水孔与左侧注水孔的区别在于:右侧的注水孔有金属丝的滤网,要把水管头直接拧上去,如果水管的密封不好,水会四处飞溅,根本加不进去(不幸的是:我们这辆车就是这样,所以,无法使用这个注水孔):
& 拉近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这个高压注水孔:
& 使用正常水压的注水孔加水时,需把注水管的头部的附件拧下(不然水管也插不进去),把水管一直伸到水箱底部(动不了为止):
& 加满水的标志是:两个注水孔下方的用金属丝堵住的网眼开始不断向外出水,表明水箱的水已经加满了。如果只是注水孔往外出水,但下面的网眼并未出水,则不能说明水已加满,你仍需往里加水:
& 厕所的废物箱在车身右侧的尾部,暗灰色的这个就是,6座的房车的废物箱也只有这么大而已(下方塑料袋装的是清洁剂,每次倾倒完废物、洗干净废物箱后,放一些清洁剂到废物箱中,并加少量水溶解,然后把废物箱放回车内):
& 值得注意的是:房车的厕所废物不能倾倒在厕所内,每个房车营地(房车公园)都有专门的“Dump Point”专供倾倒厕所废物。
注意废物箱上面右侧的两个旋钮,把废物箱放回车内时,这两个按钮的方向要如图所示,不然,废物箱推不进去:
& 在厕所废物箱的下方,有一个很粗的排水管口,这是厨房、淋浴废水(Grey Water)的排放口,车上备有专门排放的水管,接上水管,打开开关(下图中红色的旋钮。图中的状态是关闭的),就可以排放了。排放Grey Water不用找专门的地点,直接排放在房车营地(房车公园)的地上即可;
& 下图中,红色的旋钮已打开,开始排放废水:
& 直接排放到房车营地的地上:
& 排放完毕后,收起水管。一定还要记得关闭红色旋钮,不然,你在停车做饭、洗手时,水就直接排放了。
下图中桔黄色的线是为房车充电的电线(蓝色的粗水管是排放厨房、淋浴废水的水管,浅蓝色的细水管是加自来水的水管)。进入房车营地后,把插头插在营地的充电插座上,就可以为房车充电了:
& 充电插座在车身右侧。充电中……
& 接车时,租车公司准备有两个小型的煤气罐。煤气罐储存在车身左侧、车门后方。这两罐煤气应该可以供一车人使用好多天。我们用车8天,连一罐气都没有用完:
& 澳大利亚的房车设施非常完善。房车营地特别多,设施也很好,而且一般都能在营地找到车位。即使我们在春节这种旅游旺季去,也从未碰到营地客满的情形。但各个营地的设施毕竟有不同(泊位、公用厨房、洗衣房等),所以,如果有特别的要求,最好在旺季的时候还是提前打电话咨询(可以询问并比较价格)并预定。在从租车公司取车时,租车公司同时会免费提供一本房车营地(房车公园)手册,上面有各处的房车营地(公园)的地址、电话等信息。
因为我们只是在塔岛自驾,所以租车公司给我们的手册只是塔岛的房车营地(公园)手册:
& 因为需要充电、加水,所以,大部分房车进营地都会选择Power Site(即:供电泊位)。进入营地的时候营地工作人员会给你一张营地地图,告诉你你的泊位是几号,在哪儿,Dump Point(倾倒厕所废物的地点)在哪儿,厨房在哪儿,卫生间在哪儿等等。有时,可以让你自己挑选,那就尽量挑选离厨房、卫生间近的泊位,这样会方便很多。
Day 1 (1月25日)
1月24日晚上11点左右,我们根据机票确认单上的提示,来到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但是,在T2航站楼竟然没有找到我们要搭乘的菲律宾航空公司的航班信息。但机票确认单上明明说的是T2啊?
&& 我们赶紧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我们的航班是在T3航站楼。这也太坑爹了!这种破国家的破航空公司真不靠谱!
好在我们提前到机场了,时间还来得及。我们赶紧坐摆渡车到T3航站楼。我的直觉告诉我,看样子这次旅途不会那么顺(事实证明如此,后来的行程还发生了一些不顺的事儿,好在事儿不大,没影响旅游的心情)。
坐摆渡车赶去T3:
& 到达T3,赶紧办理完乘机手续。
深夜的T3,人员稀少,没有白日的喧嚣:
& 1月25日2:30,航班起飞。菲律宾马尼拉当地时间7:00多钟,降落。我们要搭乘10:05的航班飞到新加坡。
马尼拉机场:
& 本来拿着澳大利亚的签证是可以出关的,但时间有限,我们也不打算从马尼拉出关,就只向工作人员出示了新加坡签证,工作人员便让我们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休息。还没等我们坐下来,又来了一位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和其他转机的乘客,七弯八拐地走了一段路,直接把我们领到了下一个航班的登机口处,让我们在那儿等候。
我看到机场有免费上网的电脑,便上网看了看在Port Arthur出海巡游的预订情况,发现1月29左右的基本已被预订完了。我便赶紧预订了1月30日上午三个小时的出海巡游。
&& 两个成人、一个儿童,一共325澳元,不用划卡,现场去交费即可:
& 接下来从马尼拉飞往新加坡。从马尼拉上空看下去,这个城市真不怎么样:
& 到达新加坡樟宜机场:
& 出关后,我们也没打算去市区游览。直接到T3去找儿童游乐场。
途中看到一家叫Durian MPire的小店,用榴莲做的食品看起来非常不错:
& 我们买了一些煎饼(Pancake)和一杯榴莲饮料(Pancake买5送1,共11新加坡元;榴莲饮料3.8新加坡元。合计14.8新加坡元),Pancake非常美味!
新加坡樟宜机场的T3:
& 机场内的年味儿也很浓:
& 我们找到了机场内的号称亚洲最高的滑梯:
& 这个滑梯有两段:下方的低断的滑梯是免费的(入口在地下一楼)。上方的高段的滑梯需要用在机场店铺消费的小票来换取游玩的券(10新加坡元的消费额可以换取滑一次的券,入口在一楼):
滑梯的出口:
看看时间还早,我们又来到地下二层的Singkids Playsystem。这里有一些儿童的游乐设施,一个小朋友18新加坡元可以玩一个小时。选择在这里玩,主要是因为里面的一些娱乐设施国内不怎么常见。
我们又拿着在这里玩的消费小票去玩最高的那个滑梯The Slide。在陪小妞玩滑梯时,接到了一个澳大利亚打来的电话,我以为是澳洲的朋友打来的,接听后发现是捷星航空公司打来的,说他们公司1月25日从新加坡飞墨尔本的这个航班超售(卖出的机票超过了飞机的座位数)了,询问我们能否换成后一个航班,航空公司可以送给我们几百元的优惠券作为补偿。我问下一航班是什么时候,回答说是:下周三(1月29日)。这不是要了俺的老命了吗!换了航班,我的澳网决赛、我紧锣密鼓的行程计划都要泡汤了!我马上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不行!我们在澳大利亚已经安排好了活动,无论如何不能改变我们的航班!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于是告诉我们还是按原计划乘坐这次航班(估计他们是在挨个打电话询问情况)。
现在怎么什么事儿都不靠谱啊?
被航空公司的这一通电话吓出一身冷汗后,我们也没有心思再玩下去了。赶紧到T1办理登机手续。拿到登机牌的一霎那,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下来。
在T1的“桃苑”(Peach Garden Noodle House)解决了晚餐(点了馄饨面、干炒牛河、海南鸡饭、排骨煲仔饭,共计59.2新加坡元):&
晚餐后登机。晚上要在飞机上度过了。
Day 2 (1月26日)
在飞机上一觉醒来,发现窗外的天空已经亮了。很神奇的是:地平线上泛着橘红色的光。仔细看:这光很有层次,而且整个地平线一圈都是这样:
飞机到达墨尔本Tullamarine机场T2航站楼。墨尔本机场内竟然有中文的指示标志:
查验护照签证通过海关后,提取托运行李,然后还要通过检疫通道。没有申报内容的旅客通过得快。因澳洲朋友的家人让我们帮着带了奶茶(奶制品),我们自己还带了面条等食物和一些药品,我们老老实实申报了,等着检验。
等候的人还真多,队伍排得很长:
估计是看到人太多了,为了提高效率,有检验官员就在队伍里穿梭,询问游客申报的是什么东西。我们如实告诉他说有奶茶和面条,还有一些常用的药品。他就在我们的申报单上加盖了一个绿色的小戳,没有开箱检验,让我们过去了。
澳洲的朋友说好会来机场接我们。但我们出来后找了几圈,竟然没有看到人!更好笑的是:我竟然没有把朋友的电话储存在手机的电话簿中。我赶紧给他在国内的家人打电话索要电话号码,结果电话还没人接听,发短信也未回复。我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转来转去的时候,朋友一家出现了。原来,他们在来机场的高速路上下错了出口,绕了一大圈才找到机场,所以耽误了约十分钟的时间。
朋友开着车把我们带到Sunshine。把车停在停车场后,我们去找餐馆吃早餐。
今天是澳大利亚国庆日(Australian Day),全国放假。餐馆都没开门。街上都是空荡荡的:
好不容易在Dickson Street找到了一家越南粉店开门营业。我们进去点了几碗米粉解决了早餐问题。&
墨尔本市区停车位不好找,且停车太贵。所以,我们准备坐火车去市区。
街边墙上的涂鸦。画得挺好的:
Sunshine Station:
经过Tottenham、West Footscray、 Middle Footscray、Footscray、South Kensington(这一站是否停记不清了)后,到达Flinders Street Station。
Flinders Street Station非常古老,车站其实可以称得上是墨尔本的标志性建筑:
Flinders Street Station附近就是墨尔本的CBD了:
步行到南半球最大的赌场所在地——Crown Entertainment Complex。
地址:8 Whiteman Street,Southbank VIC 3006, Australia
电话:+61 3
网址:www.
这里有酒店、赌场等。酒店内装饰得美仑美奂,为庆祝农历马年,酒店大堂内还吊着一匹巨大的模型马,不断变换的彩灯映在马身上,煞是好看!&
酒店内还有用中文打出的祝福语:
进入赌场参观(赌场不允许未成年人入内)。赌场夜晚应该是最热闹的。现在是早上,所以,人很少,大多数都是老头老太太,在玩老虎机之类的简单的赌博游戏:
从赌场出来,我们去参观墨尔本的最高建筑(也是南半球最高的观景台)——88层的Eureka Skydeck,就是下图中的建筑:&
街边的建筑:
街头表演行为艺术的艺人:
这个“魔鬼”还正在化妆:
好大的“蜜蜂”:
这儿还有一窝“蜜蜂”:
Eureka Skydeck大楼到了。地址:7 Riverside Quay, Southbank VIC 3006, Australia.
在大楼的一楼买票上楼。票价有好几种:.
成人票:19.5澳元
成人优惠票(学生/领政府救济金者/年长者):15澳元
4-16岁儿童:11澳元
家庭套票(两个成人、两个小孩):44澳元
家庭套票(两个成人、一个小孩):44澳元
家庭套票(一个成人、两个小孩):32澳元
增加一个小孩:9澳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澳大利亚,家庭套票的最佳组合人数是两个成人和两个小孩(这是鼓励生育的标准“配置”),这样的组合的票价是最划算的,而且几乎在所有的景点都可以享受到这样的优惠。
我们一共有三个成人、两个儿童,所以组合后买一套家庭套票(两个成人、两个小孩。放心:工作人员不会问你们是否真的是一个家庭的成员),再额外加上一个成人的票(共计63.5澳元)。
这个地方的网址是:.au/。在网站上也可以买票。而且还可以直接买The Edge(下文中介绍这个东东)的票。
上到88层,俯瞰墨尔本市区景色。四面都拍一下:
下图中间金黄色的建筑就是Flinders Street Station:
上图中几个带顶的建筑就是墨尔本公园的网球场。下午的男单决赛就在其中一个场地举行。想着下午就可以看到决赛了,心里还有点小激动!
拉近一点:金黄色屋顶上边、顶上有很多钢管的球场(图正中间的球场)就是Rod Laver Arena(罗德拉沃尔球场),澳网男单决赛场地:
Eureka Skydeck的88楼还有一个娱乐项目——The Edge(他们称之为“悬崖”)。
这其实就是将建筑的某一部分进行了特殊设计、制作,使其能够伸出到建筑外。伸出去的五面墙都是透明玻璃(地板也是),游客身处其中,可以从200多米的高度俯视地面(要的就是这个吓尿人的效果)。伸出去的这部分地板空间约有四、五平方米。
The Edge刚伸出去时,玻璃墙做了特殊处理,不是透明的(这是我感到非常好奇的一点),这时,里面的人看不见外面是什么样,外面的人也看不清里面是什么。这个“大盒子”停稳后,工作人员像是弄了一个开关之类的东西(后来知道这叫“电子雾化玻璃”),玻璃一下子就变透明了,里外的人就互相看得见了。这个“大盒子”会停在那里几分钟的时间,供里面的人欣赏景色,然后就缩回去。观赏结束。&
我带着两个小朋友买了一套家庭套票(一个成人、两个小孩),票价是19澳元(奇怪的是,网站上看到的是20澳元)。
随票每人赠送一个“勇气手环”——“I survived the EDGE”!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需要等待约30分钟,交给我们一个下图中的东西,说:这个东西震动时,就可以去The Edge那儿参观了:
等待的间隙,继续在这一层观景、拍照:
&澳大利亚海拔最高的邮筒,还有中文说明:
两个小朋友用2澳元硬币在铸模机上铸了一个Eureka Skydeck造型的铜模(还有其他多种图案可供选择):
大约半小时后,轮到我们进去参观了。里面不让拍照(照片只能由工作人员照,然后,游客去找他们买),手机、相机必须寄存。进入时,还需要穿一个特制的软鞋套(以免鞋底划坏了玻璃地板)。工作人员会把游客分成几组,每组二到三人,一般是认识的人在一组。分组的目的是为了拍照。
工作人员讲解完毕后,我们被推送出去。正如刚才在外面看到的一样,刚被推出时,玻璃墙做了特殊处理,看不到外面是什么。停稳后,玻璃一下子变透明了,这时,就可以四处观景了。然后是分组照相。工作人员会给每组照两张照片,一张是正常点的,另一张是让你作出各种搞怪的表情。
在这个盒子里观景的时间也就几分钟。出来后,在The Edge的售票处观看拍摄的照片,挑选了一张印出来(15澳元一张,额外加印10澳元一张。真是贵啊!)
从Eureka Skydeck出来后,我们去找地方吃午饭。边走边看了几家餐馆,到处人都很多。大家都出来享受澳大利亚国庆节了!
刚才看到的那个“魔鬼”已经画好妆了,效果非常好!说实话,别人弄成这样真不容易啊!不过,也有回报,除了路人扔的钱,我还看到了漂亮妞儿上前和他拥抱!
后来我们便在亚拉河边的Ludlow Bar & Dining Room找位置坐下了。
这个餐厅的地址:Building 3, 6 Riverside Quay,Southbank Melbourne Australia 3006
电话:+61&03 &电子邮件:
今天是澳大利亚国庆节,餐厅服务员的头上带着各种装饰:国旗、带国旗的吊坠儿:
美女服务员:
朋友点的菜,忘记都点了些什么。她为我点了一份牛排,说这样下午看球的时候有体力:
朋友为我点的牛排(33澳元):
吃完午餐,我们在市区随便转悠。
有人在河边做瑜珈,好像是在做节目(因为旁边有人在录像):
在游艇上赤膊喝酒狂欢的人们:
前面是联邦广场(Federation Square):&
圣保罗教堂(St. Paul's Cathedral):
和朋友约好:澳网结束后,他们开车到Flinders Street Station门口接我回巴拉兰特。
墨尔本公园离Flinders Street Station不远,走过去也就15分钟左右,而且还很好找,顺着亚拉河河边走即可。
我下午3:40左右从Flinders Street Station出发,大约在下午4:00到了Rod Laver Arena。
一路上都有指示牌:
决赛场地——Rod Laver Arena(罗德·拉沃尔球场):
这时场内正在进行的是混双决赛,由马拉德诺维奇(Kristina Mladenovic)/内斯特(Daniel Nestor)迎战米尔扎(Sania Mirza)/特卡乌(Horia Tecau),大屏幕上直播的就是这场比赛:
入场时竟然要检查相机的镜头,而且,家用的DV都不让带进场!可怜我千里迢迢地把DV带过来,却只能寄存在场外!
免费寄存DV的单据:
但这难不倒我,用手机不也一样拍视频吗?哈哈!
检票进场。正在进行的混双比赛提不起我的兴趣。我要去训练场看看,看看有没有可能碰到男单决赛的选手纳达尔、瓦林卡赛前训练?
地上铺的是天蓝色的塑料垫,都是一小块、一小块地拼成的,但结合得很结实,连成了一大片:
起亚也是赞助商之一:
各球场示意图:
网球名宿们。第一个是Rod Laver。决赛的场地即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在草地上观看电视转播的球迷观众:
训练场上空无一人:
我在训练场上没找到纳达尔或瓦林卡,便在下午5点多回到球场观看混双比赛。结果,刚进场,还没等我找到座位,比赛就结束了。马拉德诺维奇/内斯特夺冠!
颁奖典礼:
晚上的男单比赛要在7:30开始。接下来继续去训练场碰碰运气,玩玩外场的嘉年华游戏,顺便解决晚餐。
这是训练场上方的一个人行通道,站在这里可以看到训练场上的球员训练。
可惜,训练场上已经没有球员训练了。不过,我有发现……
这位摄影师,你也太敬业了!这么大热天,一个人在球场上,就为了拍个球!
拍的姿势真是销魂啊!
训练场另一侧的海信球场:
这是喷雾设施,用于给观众降温:&
走累了,实在太困了。我就靠着某个临时建筑坐在那里睡了一会儿。
醒来后,继续在园内逛。不过,始终没有看到球员训练。我只好去玩场内的一些游戏打发时间。
玩嘉年华活动的战利品(Mug杯是买的纪念品,5澳元一个):
这是在起亚展馆领的折叠扇(折起来就是上图中塑料袋装的那个样子):
花11澳元买了一份Original Beef的牛肉卷,算是解决了晚餐:
大老远来了一趟,我还是在Rod Laver Arena前照一张到此一游的照片吧。但到了入口处,观众都是匆匆忙忙的,都找不到人来帮我照相。好不容易等到有人来了,让她帮我照了一张,效果还不理想。
我不甘心。继续等。终于等来了一个黑人小妞。在我帮她照了一组照片后,我也请她帮我照几张,还特别强调要把球场上的字照进去。这次照得不错:&
比赛快要开始了,进场!
场馆的内澳网冠军墙:
这时比刚才混双比赛热闹多了,到处都是观众:
比赛开始前,场地的顶棚是关闭的,但后来就打开了:
比赛选手入场:
场中这个用线吊着的移动摄像机很独特:
打开后的顶棚,很多鸟在上面休息:
今天是澳大利亚国庆节,还有直升机在上空飞来飞去巡逻:
我是“奶粉”(费德勒的球迷)。趁着比赛间隙,我在手机上敲出一篇短文发在微信的朋友圈里,算是到此一游的一个纪念吧!全文如下:
坐在我旁边的一对老夫妻见我看着比赛,拍着照片,还不停地在手机上写东西,不停地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 我解释说:我在给朋友直播现场的一些状况,这些在电视转播中是看不到的!
场地全景图:
决胜局比赛视频:
最终的结果:澳网迎来了一位新冠军,瓦林卡击败纳达尔夺冠!
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视频:
比赛结束后出场 。夜色中的Rod Laver Arena:
我告诉朋友,不用来Flinders Street Station接我了,我会坐车到Sunshine他们停车的地方会合(今天国庆节再加上澳网决赛,地铁延长运营时间,还来得及赶上最后一班车)。
我去取寄存的DV时,顺便问工作人员:最近的地铁站在哪里,我如何能到Sunshine Station?工作人员告诉我说,可以走到Richmond Station,乘坐火车坐一站地到Flinders Street Station,然后再去换乘;也可以直接走到Flinders Street Station,找能到Sunshine Station的火车,具体是哪一趟她也记不清。
我看还是到Flinders Street Station乘车省事儿,便顺着亚拉河往Flinders Street Station走。
河边的一个铁塔,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尤其妩媚:
到了车站后,我才发现,刚才乘车用的磁卡车票不见了!我只好又花10澳元买了一张新的磁卡车票。下到站台后,问了一位当地人怎么到Sunshine Station,他说要换乘一次才能到,但他也不知道在哪里换乘。我发现自己完全不可能搞懂怎么换乘,又找到了一对小情侣,问他们。这对小情侣非常热心,本来他们在站台上等着,好像车已经来了,但他们又陪着我上到地面,挨个站台查看哪趟车能到Sunshine。Flinders Street Station真是一个好大的换乘站啊,有N多趟火车经过这里或在这里换乘!最后,这对小情侣终于弄明白了:我要在在4号站台乘车,到Footscray Station后下车,换乘即可到Sunshine。
复杂的铁路运营图:
谢过这对小情侣后,来到第4站台候车。从这一站到Footscray一共有四站地:
在Footscray Station换乘后顺利回到Sunshine Station。朋友早已在车站出口处等候。
从墨尔本一路开到巴拉兰特,已是深夜。回到朋友家后,发现车的后备箱打不开了!又是一件不顺利的事儿啊!
朋友捣鼓了半天,将后座上的部件拆下一块,把后备箱里的东西往外掏,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在关后备箱时,一个提包的带子卡在后备箱锁卡口处。拉出提包,后备箱就打开了。
这么一折腾,睡下时,已是第二天1点多钟了。
Day 3 (1月27日)&
自驾大洋路(巴拉兰特-瓦南布尔-十二门徒-巴拉兰特)
自驾行程开始了!
今日行程路线图:
上图中的各地点:
A(F)——Sebastopol, Ballarat (巴拉兰特)
B——Cape Clear
C——Mortlake (莫特莱克)
D——Warrnambool (瓦南布尔)
E——Gibson Steps (十二门徒景区的“吉布森台阶”)
吃完早餐、收拾好东西出门时,已将近10:30了。
朋友的车是BMW 528i,虽然是右舵车,但转向灯却在方向盘左侧(这与国内左舵车一致。但澳大利亚大多数车的转向灯是在右侧,用右手控制;而左侧是雨刮器)。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路上车少,所以,即使是第一次开右舵车,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可以值得紧张的地方。只是在交叉路口和拐弯时,朋友会提醒:注意观察右侧来车,确认安全后通过!
一出门就发现一个怪异的现象:现在是夏天,为什么当地的草都是枯黄的,而不是绿的?
朋友说:他们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大概是因为澳大利亚夏天气温高、干旱少雨,所以草才是黄的。但在冬天,草就变绿了。
真有意思!不一样的半球,连草的生长竟然都存在如此大的区别!
11:20左右,我们到达Pitfield Road的Cape Clear,在这里稍事休息。
路边有一个迷你灯塔。但是,这里是内陆,为什么要建一座灯塔呢?朋友也回答不上来。
下图中间黑乎乎(逆光拍摄所致)的小屋是公共厕所:
上图中右边的牌子上还写着:乱丢垃圾,罚款500澳元!这都已经是在乡下了!这罚款力度,真够大的!
路边的树:
进入Moyne Shire(莫因郡) 的莫特莱克(Mortlake),应该是一个镇,街道两边的大树有些年头了:
这是位于莫特莱克(Mortlake)的Hamilton Highway和Jamieson Avenue交汇处的一个二战纪念碑(下方的石头上刻着“1939-45”字样):
路边草场上的羊群:
我们把车停在路边,在草场边上拍照。一下车,成群的苍蝇、小飞蛾等扑面而来,追着人跑,简直太烦人了!再加上正中午的太阳非常强烈,晒得人受不了。 我们赶紧拍了几张照片,上车离开。
所以,夏天去澳大利亚旅游的盆友,一定记得带上驱蚊的药水(虽然并不能保证一定有用)。
快下午1:00时,我们到达瓦南布尔了:
上图中的牌子上讲的是人们在瓦南布尔的中岛(Middle Island)上用马雷马牧羊犬(Maremma)保护小企鹅的环保试验:
中岛离瓦南布尔的海岸仅有75米,是短尾鹱(Short-tailed Shearwaters,学名:Puffinus Tenuirostris)和小企鹅(Eudyptula minor,又名小企鹅、蓝企鹅、神仙企鹅、仙企鹅、小鳍脚企鹅,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独有品种)的栖息地。2001年以来,狐狸和狗咬死小企鹅的事常有发生,当地小企鹅的数量也一度由600多只减至只有几只。
2002年,人们搭建了一条木板道(下文中可以看到木板道)供游客行走,以避免游客经过企鹅的巢穴时踩踏到幼鸟。
有人建议使用马雷马牧羊犬来看护小企鹅,使其免受狐狸和狗侵害。2006年,试验开始了,人们把马雷马牧羊犬放置到中岛上。试验结果很成功,小企鹅数量上升。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环保案例。
瓦南布尔的海:
路边奇怪的植物:
下图中的岛就是中岛,退潮时,步行便可上岛:
此处沙滩上的沙子很细,踩在上面很舒服:
这便是上文中提到的供游客行走的木板道,很长,全程走下来需要一小时左右的时间。时间关系,我们只走了一小段:
Thunder Point观景点:
离开瓦南布尔,我们赶赴下一站——十二门徒景区。
在路边加油时,加油站对面就是瓦南布尔的奶酪和黄油厂,这个厂1888年建厂,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了:
农田中的灌溉设施:
太阳能汽车?&
到达十二门徒景区,美景一个接一个。
首先看到的是伦敦桥(London Bridge):
下一个项目:乘坐直升机空中俯瞰十二门徒。
十二门徒景区一共有三处可以乘坐直升机观赏的地方。我们从西往东走时,经过第一处时没有停车。到第二处乘坐点时,我们停车去询问一下情况。
多架直升机在空中盘旋:
这是第二处乘坐直升机的地点,办公室很简陋,就是一座活动房:
我们进去看了一下,一共有三种价格:
第一种(姑且称之为“经济游”):游览十二门徒和伦敦桥景区,行程45公里,时长15分钟,145澳元每人(成人、儿童一个价);
第二种(姑且称之为“舒适游”):游览十二门徒、伦敦桥和海岛湾(Bay of Islands)景区,行程90公里,时长25分钟,235澳元每人;
第三种(姑且称之为“豪华游”):游览十二门徒、伦敦桥、海岛湾(Bay of Islands)和奥特威灯塔角(Cape Otway Lighthouse)景区,行程220公里,时长60分钟,570澳元每人。
如果要他们给拍高清录像,则需加45澳元;十二门徒的帽子,15澳元一顶。
三种价格对应的不同线路的示意图(分别用黑色、浅蓝色、深蓝色表示):
我们决定就玩第一种(经济游)。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需要等候约40分钟的时间。我们知道在十二门徒景区正对的岸边还有一处可以乘坐直升机的地方,便问:在那儿乘坐是否等候的时间会短一些。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和十二门徒正对的乘机处是一个公司经营的,他拿起电话,给那边打了一个电话询问,结果是:等候的时间是差不多的。
于是,我们便决定:就在这里乘坐直升机。
每趟最多只能乘坐三位乘客。我们一家三口,正好。
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个人称重。然后告诉我们:40分钟后回到这里即可。
趁着等候直升机的时间,我们先去游览Loch Ard Gorge。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回到乘坐直升机的地点去坐直升机俯瞰十二门徒景区。
停机坪旁边,有一大群黑色的牛:
在等候登机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儿:在下图中的红白相间的提示牌上,英文写着“NO UNAUTHORISED ENTRY”("未获准禁止进入“),但牌子上的中文翻译竟然是”没有未批准的词条“!简直是神一样的翻译啊!囧!
很显然是某人直接用翻译软件翻译后,想都没想就贴在这儿了
这翻译也太丢人了吧!我告诉下图中这个很帅的飞行员,这个翻译完全错了!他尴尬地一笑,意思是:We knew!
我们上飞机了!
空中俯瞰十二门徒:
乘坐直升机时拍摄的十二门徒景区的视频:
接下来,在地面近距离游览十二门徒景区。
乘坐直升机观赏十二门徒景区的地方一共三处,老远看到下图中的黄色布筒标志的地方就是:
坎贝尔港国家公园十二门徒景区的标志牌:
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自拍神器:
观景台西侧的十二门徒:
观景台的东侧,还有(也只有)两尊门徒:
从观景台回到大洋路,继续往东行,几分钟的车程后,就可以看到“吉布森台阶”(Gibson Steps)的指示牌。这是唯一一处可以下去到海滩上近距离观赏观景台东侧的两座门徒的地点。
这就是著名的“吉布森台阶”(Bibson Steps):&
沙滩上有很多鸟的尸体:&
两座门徒离吉布森台阶所在的地方还有点距离(约1000米),而且,从这个角度看,只能看到一座,另一座被挡住了:
走到这里,就可以完整地看到两座门徒了:
在下面看到的景象与在观景台看到的完全不同:
近距离看了一会儿后,返回吉布森台阶。渐行渐远,两个门徒越来越“亲密”:&
沙滩上死去的一条刺鲀(从“捕鱼达人”游戏里知道了这个动物,这是第一次见到实物),刺非常硬:
遍地是死鸟!澳大利亚人不担心禽流感么?
吉布森台阶仰视图:
离开两个门徒,从吉布森台阶原路返回大洋路:
经内陆返回巴拉兰特。
又见到了天边的橘红色的光,不同的是:这次是日落时分。
今日的行程有400多公里。大洋路上的景色只观赏了一半。明天继续。
Day 4 (1月28日)
自驾大洋路(巴拉兰特-Otway Fly Treetop Walk-阿波罗贝-洛恩栈桥-巴拉兰特)
今日行车路线图:
上图中各地点:
A(F)——Sebastopol, Ballarat (巴拉兰特)
B——Colac Otway Shire
C——Otway Fly Treetop Walk
D——Apollo Bay (阿波罗贝)
E——Lorne Pier (洛恩栈桥)
早上拖拖拉拉到11:00多才出门。
大约12:00时,到达Colac Otway Shire:
停车去了一趟卫生间:
在卫生间看到这个黄色的桶状物,不明白是干什么用的。问朋友。朋友解释:在澳大利亚,自己吸毒并不违法;但为了避免环境污染(避免人之间感染也是目的之一),有的卫生间会设置这个装置,专门用于回收针筒。“瘾君子”注射后的针筒或针头等物可投放到这个装置中:
大约在下午1:00,到达了Otway Fly Treetop Walk所在地。详细信息如下:
OtwayFly Treetop Walk Pty Ltd.
地址:360 Phillips Track Beech Forest 3237
把车停在停车场。朋友说:可以把车窗摇下一点缝隙,让空气流通一下,这样,等会儿上车时就不会感觉到那么热了(和关闭车窗相比)。难道不怕有人撬车窗偷车里的东西吗?朋友说:应该不会有人这样做。
我观察了一下:其他游客(或工作人员)的车的车窗也是开着一条缝(右边这辆车,你这缝也开得太大了点吧)。我看仔细了:车上没有任何人在!
进去后买票入场,两个大人(单价:25澳元)、一个儿童(单价:10澳元),合计:60澳元。如在网上提前预订,票价稍有优惠(每个成人可优惠1.25澳元,儿童可优惠0.5澳元)。
买完票,工作人员会给一张导览图,然后就可以入场了,不用门票。
导览图。上面标示了每一个景点的编号、具体名称和看点。左图中的项目是Zip Line Tour,非常刺激,是从高处顺着缆绳一路滑下去!但这个游玩项目非常耗时,朋友他们一家去玩过,光是技术讲解和了解安全须知就需要花费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没有这么多时间,只好玩初级的Treetop Walk项目了。
我在这里的小商店里买了一些小商品。
我以为这也是一张冰箱贴,后来才发现这其实是一个磁性书签:
就这几个小玩意儿,再加上一张1澳元的明信片,花费了18.45澳元,真不便宜:
进入公园内。步行就可以。园内也有电瓶车(好像是10澳元一个人),个人觉得没有必要乘坐电瓶车。
路边的导览图:
园内景色:
到处都是参天大树:
这是3号景点——Boomerang Tree(回力镖树),树干下方确实挺像回力镖:
我们爬到了这个最高点——Spiral Tower:
让小妞给我们照一张合影,我们正在调手机上的相机,准备给她照一张拿着单反拍照的工作照,她已经下手照了一张:
小孩拿大相机工作照:
一位热心的外国朋友主动提出给我们一家三口照一张合影:
抢拍到一张裙子被风吹起的照片:
这应该是我们看到的最粗的一棵树了:
这些全副武装的游客是去参加Zip Line Tour的:
接下来,我们驱车去阿波罗贝(Apollo Bay)。
大洋路风光:
到达阿波罗贝。这个镇明显热闹多了。路边停着很多车,这里的房子依山临海,风景无敌啊:
海边的公共烧烤设置,免费使用:
通往海边的路:
这就是阿波罗贝的Bay(海湾):
阳光、沙滩、海水:
继续欣赏大洋路上的美景:
建议速度标志:
路边被Bush Fire烧过后的枯树,这种景象在澳大利亚很常见:
来到了一处海滩(没记住名字)。
被冲上沙滩的海带(这要是在天朝,早就被弄到餐桌上了,这里却没人拣):
继续前行,下一站是洛恩栈桥(Lorne Pier)。
洛恩栈桥边的餐馆:
洛恩栈桥:
这海……这天空……
栈桥尽头有一些人在玩跳水,动作没什么技术含量&
离开洛恩栈桥后,本来还想着是不是要一路开到Geelong大洋路的起点处。但朋友说,这样一来,再回到巴拉兰特就会很晚了,而且,大洋路上最精华的部分我们已经看到了,就不用再从Geelong绕道回巴拉兰特了。于是,我们便返回巴拉兰特。
弯道上的建议速度标志(黄底黑字):
下图中的是限速标志(白底黑字红圈):
澳大利亚的道路大多数是双车道。繁忙的路段有时设有超车道。下图是“超车道在前方300米处”的标志:
路边可爱的广告牌:&
晚上回到了巴拉兰特。今日行程约390公里。
朋友自己动手为我们准备晚餐。
朋友调制的酒——Bitch on the Beach:
Fruit Tingo:
面包卷蔬菜:
这是袋鼠肉排,我们是烤着吃的:
晚餐后,顺便游览了一下巴拉兰特市区景色。
晚上回到朋友家收拾东西时,发现我的太阳眼镜不见了。找遍了车上每个角落、所有的箱包,都没有发现。可能在白天没收好,不小心丢在路上了。真心疼啊!这个眼镜可是偏光太阳眼镜,还是有点小贵的!又一件不顺心的事儿!
祈祷后续的行程中不要再有这样不顺心的事儿!(祈祷真能起作用,还真的就没有了!)
Day 5 (1月29日) &巴拉兰特-墨尔本-霍巴特-阿瑟港(Port Arthur)
早餐后,朋友开车送我们到墨尔本机场。
我们乘坐捷星航空公司的JQ707航班从墨尔本到霍巴特。
在飞机上俯瞰墨尔本:
飞机飞行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已经到岛了:&
田地里的“怪圈”,澳洲的农民伯伯太有创意了:
进入到候机楼时有警犬在嗅旅客的手提行李:&
当然,警犬也不会放过托运行李的:
托运行李的传送带上放着一个海豹的雕塑,表明这里是起点。巧合的是,紧跟在海豹后面的就是我们的行李:
机场内的免费旅游宣传册——真多啊!
我们取了一些旅游宣传册材料。但说实话,很多基本上没时间看(我还辛辛苦苦地把它们都背回国内了):
机场门口就是一堆租车公司的办公室,但都是出租轿车的(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只有Hertz在霍巴特机场的店有房车出租) :
行李小推车,但是要投币才能用。如果游客使用后把小推车归还到这个地方,可以得到1澳元的奖励:
归还小推车时,要把小推车推过红线,才能拿到奖励:
本来以为我们的租车公司离机场也不远(原以为走着过去就能找到),但放眼望去没看到。我们问租车公司:我们这家租车公司在哪里。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说,这个地方离机场还有点距离,走着过去肯定不行,可以打的过去。我们又给租车公司打电话,问他们能否派车过来接我们,但被告知他们现在没有人手(估计也不提供这种服务)。于是,我们便叫了一辆出租车,来到了租车公司在机场的办公地点,的士费15澳元。
租车公司的院子里停着好多房车:
租车公司的办公室,没有几个人:
等了一会儿,才有一个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去查看车辆。
这就是我们租的房车:
虽然早就知道自己将要驾驶房车,但当我亲自上车查看了车辆、绕着这个长达7米的家伙走了一圈后、老婆又问了一句“你能行吗”后,我自己也有点含糊、不自信、想打退堂鼓了。虽然本人是正规驾校毕业,从拿到驾照至今已有8年,但这可是一个长7米的车啊!这在国内属于“小货车”级别(比搬家公司用的普通箱式货车还要长一些),是要B照才能开的!
但转念一想:如果不开房车,我们就得重新预订、安排旅游期间的所有酒店住宿和交通,时间上根本来不及,而且,之前交的定金也不会退了(想起来就肉疼),没准儿还要交违约金。况且,那么多国内的游客拿着C照都开过了,也没见出什么问题的。所以,我心一横,决定:还是硬着头皮上吧!
工作人员带着我们查看车辆,并演示车的使用方法。
本来我就是第一次见房车,很多设施都不懂,这个哥们讲英语时,还似乎带着东欧的口音。这真让我有点抓狂了!
好在我有耐心,也有“不搞懂誓不罢休”的决心(这毕竟关系到后面几天的行程的大事),我有不懂的地方、或没听清他讲的地方,我就要求他重复一遍甚至多遍,实在不行,就让他给我演示一遍。工作人员态度非常好,没有丝毫的不耐烦!真心赞一个!
讲解、演示完毕,我也觉得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房车的使用方法后,工作人员带着我去签租车合同。在阅读合同条款时,工作人员一再提醒车的高度,这主要是提醒驾车人注意:路上有限高的地方,驾车人要特别注意车是否能开过去,不然,车的顶部受损,损失可就大了!
租车合同首页(反面是一大堆、字印得非常小的条款,不可能有时间看):
下图是还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若不符合要求,是要扣钱的。
1、如果厕所的污水未倒干净,要收100澳元;
2、如果厨房、淋浴的污水未倒干净,要收100澳元;
3、如果油箱油没有加满,每升要收2.6澳元;
4、煤气罐未充满气,每罐要收35澳元;
5、陶瓷、刀具、床单等,收重置成本;
6、车辆需保持干净、整洁,否则收清洁费100澳元;
7、食物和垃圾必须清空,否则收清洁费20澳元;
8、车辆不能开到碎石路上;
9、车上严禁吸烟,否则收200澳元。
下图是检查车辆后,对车辆已有损坏情况做的批注(车辆高度是3.5米,此处要单独签名确认,足见其重要性):
签完租车合同、交完费用后,工作人员给了我们一份塔岛的房车营地(公园)的手册,把车钥匙交给我们,我们可以把车开走了!
下图是我们的车的里程表。
天啊!这辆车才只跑了320公里!这基本就是一辆全新的车啊!澳大利亚人民对我们也太好了吧!
奇怪的是:这么新的车辆,为什么车身会有划痕、损伤和缺失的东西呢?不管那么多了,我们的房车之旅开始了!
我启动车辆,把车开出了租车公司的院子,但发现车子行驶有阻力,有点不对劲。好在没走远,我就把车又开回租车公司,找到刚才的那位工作人员,询问是怎么回事儿。后来发现,是手刹没有放下来。毕竟是第一次开房车,太紧张了!
刚才在租车公司办理收车手续时,我们问了工作人员,最近的超市在哪里。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在索雷尔(Sorell)有一个大的Wool Worths超市,并告诉我们大致的行车路线,说:顺着主路走,只要到了Sorell,肯定可以找到,超市就在路边,很显眼。
我们在导航上搜寻了一番,找到了这个超市的地址。具体信息如下:
Woolworths&Sorell
地址:27 Cole Street,Sorell TAS 7172, Australia
电话:+61 3
果然非常好找。一路上基本没费周折就开到了超市的停车场。
进入超市一番扫荡。想着今后几天可能没有机会在大的超市里购物,我们买了好多东西。事实证明:东西买得有点多了,直到最后一天还车时,我们都还有些东西没吃完。
上图中的这个东西叫Passionfruit(后来才知道中文是“百香果”、“爱情果”、“鸡蛋果”、“情人果”等),我在国内怎么见过,就买了三个尝尝。
总共花费了195.92澳元!
在超市的卫生间里,我发现了这几天浑身难受的原因了,脸已经被晒伤了,为了防晒我穿了很厚的衣服,结果脖子、头上都捂出了痱子(我在天朝生活,都已经好几十年没出痱子了!)对紫外线过敏的人实在是伤不起啊!
从超市购物出来,看着超市外一大片空旷的停车场,我们都有点想把房车停在超市的停车场过夜了。但这时才下午6:30,时间还有点早;而且,如果在索雷尔(Sorell)过夜的话,明早一大早得感到阿瑟港去参加出海巡游,路不熟,时间可能会有点紧。
于是,我们决定还是赶到离阿瑟港较近的房车营地去过夜。在手册上查了一下,最近的应该是White Beach Tourist Park,离阿瑟港只有10分钟的车程。
White Beach Tourist Park
地址:White Beach 7184,TAS, Australia
打电话预约了一个带充电插座的车位,把导航设定在阿瑟港出海巡游的预订中心,我们便出发了。
沿途经过一个地方,我们看到湖边有房子、还有房车,我们以为是一个小型的房车公园,而且这个地方风景也很不错,我们便把车开过去,想看看能否就在此过夜。
走近了一看,才发现这是私人的地盘,入口处写着“Private”:
我们便在此欣赏了一下落日景色:
然后,我们继续前行。
晚上9:00,澳大利亚的天色竟然还没有完全黑下来:
晚上9点多钟,我们按导航指引找到了出海巡游的预订中心(Booking Centre)。这是我们明天早上要来报道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前行到White Beach Tourist Park。天黑后,有很多小动物开始出来活动了。在路上有时可以看到袋鼠一跳一跳地穿过马路。
快到晚上10:00时,我们顺利地找到了营地。在值班的老大爷处缴费,一辆房车、两个成人、一个儿童的费用是41澳元,办理完登记手续后,老大爷给我们一张营地的地图,告诉我们泊位号是32号。老大爷特别告诉我们,因为水坝的问题,营地里的自来水有点黄。最好不要在此处为房车添加自来水。
停车泊位图(上图中右侧手写的四位数字为进门处的门禁密码)和注意事项:
我们一进门就错过了拐弯的路口。值班老大爷连忙从值班室里出来给我们指路,一直把我们带到了停车泊位上。
给房车充上电,赶紧做晚餐。这是我们在房车上的第一顿晚餐,煮的是我们从国内带过来的面条,加了一些蔬菜,就着朋友为我们准备的卤牛肉和卤鸡蛋(这些东西太有用、太方便了!),吃得饱饱的:
Day 6 (1月30日)
阿瑟港出海巡游-霍巴特机场接同伴-霍巴特市区
早上起床后,我随便在营地里转悠了一圈。
营地里的卫生间:
水确实有点黄:
计时淋浴,不需要投币,但每次出水只能持续5分钟,5分钟后再按一下按钮就可以继续出水了:
我们的泊位——32号:
本来还计划今天早上去营地旁的白沙滩去游完一番(出营地就是白沙滩),但吃完早餐已将近9:00,而我们必须在9:30到达阿瑟港出海巡游的预定中心。时间已经是非常紧张了,自然也就去不了白沙滩了。不仅如此,去阿瑟港都有可能会迟到。
我们赶紧收拾东西,连厕所的废物都没来得及倾倒到Dump Point(好在昨天并没怎么在车上上厕所) ,就赶紧奔赴阿瑟港。
稳妥起见,我们在出发前给预定中心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我们已经预订了今天上午10:00的出海巡游,正在从White Beach Tourist Park到预定中心的路上,有可能会稍微晚一点,麻烦尽量等我们一下。
塔岛上的公路窄,弯道多,再加上又是刚开上房车,路况也不熟,我们也不敢开得太快。
好在路上车少,我们一路狂奔后,终于在9:30赶到预定中心:
我们赶紧交钱,按工作人员的提示把房车停到预定中心后侧方的Overflow停车场。我们都已经坐到大巴上了,大巴司机已经发动车了,我发现相机没带,赶紧和司机以及领队打了个招呼,说要去停车场取一下相机,然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过去,取了相机后又冲回来。上车时高呼:“I'm back!”领队和司机都笑了,说:“That one was quick!”可怜我累得气喘吁吁!我一大把年纪了,我容易吗,我……?
所以说:早安排、早出门、准时非常重要啊!
大巴载着我们一车人去港口。
坐在前部的游客需要穿上救生衣,坐在后部的就不用了。一个大巴车上的游客被分成了两船(一个船可乘坐20多位游客)。我看了看,整船人就只有我家小妞一个儿童;老年人竟然占半数以上。
为了预防大家晕船,工作人员给需要的游客每人两粒姜丸儿,放在嘴里含化。工作人员给大家讲解注意事项。还有工作人员给大家发连体的防水保暖外衣。不要以为这里是南半球的夏天就不用保暖,我就是因为刚开始没穿薄羽绒服,在后半程航程中感到很不舒服,穿上后才感觉好了一点。
出港后,船的速度就很快了。虽然穿着防风保暖的连体衣,海风吹在身上还是感觉有凉意,海浪也很大,船颠得厉害。
船沿着海岸线航行。在有景色可看的地方,船速会慢下来,甚至停下来,以便游客观赏。有两个船员会轮流给大家讲解景点。
船开进了洞穴里:
有点浪花就能见到彩虹啊(下图右下角):
造型独特的石柱(这是从北侧观看的):
转到南侧观看刚才看到的石柱:
全副武装的游客:
慵懒的海豹:
因为衣服穿少了,船航行到这里时,我已经感到非常难受了,有想吐的感觉。我按照刚上船时工作人员的提示,坐到船尾处,船员告诉我要解开衣服,我赶紧把薄羽绒服穿上(好笑:夏天竟然要穿羽绒服!),闭目养神。
看到海豹,忍不住又挣扎着起来给它们拍照:
接下来,船又向南稍微开了一点距离,停下来,让游客观赏此处的水鸟。这里就是本人所到的最南端的地方了。是为记!
然后,船开始往回返。
海边一个孤立的石柱:
返回到港口了,船速慢下来,海浪也小很多了:
前方的建筑是阿瑟港的标志景点——监狱:
上岸步行到停车场。
趁着老婆在车上做午餐的功夫,我决定去阿瑟港历史遗迹转一圈。
又回到了预定中心:
预定中心旁边是一个商店兼邮局:
马路对面是一个餐厅:
阿瑟港历史遗迹的指示牌:
这里有个房车停车场,但房车不允许在此过夜:
阿瑟港历史遗迹:
游客中心:
若要入内参观,需要购门票:
我没时间进去参观了,就在门口的商店里买了明信片、邮票,在商店门口的邮筒里寄出:&
我还在售票处旁边的铸模机上用2澳元硬币铸了一个阿瑟港的铜模(还有其他多种图案可供选择):
回到房车上吃午餐——空心粉、卤牛肉、卤蛋、蔬菜乱炖:
差不多要去机场接同行的伙伴了。我们离开阿瑟港,去霍巴特机场。
在去机场的路上,经过塔斯马尼亚恶魔保护公园(所谓的“恶魔”,其实是袋獾,是的特有的一种有袋类食肉动物,因叫声刺耳被赋予“恶魔”称号)。
Tasmanian Devil Conservation Park
地址:5990 Arthur Hwy, Taranna TAS 7180, Australia电话:
门票的价格有点小贵(好像是每人33澳元,家庭套票有优惠)。因我们要去机场接人,没有时间进去参观。我在这里买了一张明信片、一个冰箱贴后便离开了。
赶到机场,正好差不多是同伴的飞机抵达的时间。
进机场停车场时,需从自动闸机取停车票:
霍巴特机场在塔岛算是数一数二大的机场了(塔岛的另一个大机场是朗塞斯顿机场),但机场没有高楼:
接到同伴后,拿着停车票到自助缴费机上交费。具体步骤是:把票塞进机器,机器会显示停车费数额,交完费,机器会在停车票上打印出下图所示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在交费后15分钟内把车开出停车场。在出口处把停车票塞进闸机,即可出停车场。我们在机场停车场停了23分钟,花费3澳元。
把同伴一家送到他们在霍巴特市区预订的酒店——The Old Woolstore Apartment Hotel(老羊毛店公寓)。
The Old Woolstore Apartment Hotel(老羊毛店公寓)
地址:1 Macquarie Street, Hobart,&Australia 7000
电话:+61 3
酒店的正门太矮,房车开不进去院子内的停车场。我便到酒店前台询问酒店有没有其他地方有停车场,可以停下3.5米高的房车。前台服务员告诉我:绕到酒店后边,有一个停车场可以停房车,到那儿后,对着对讲系统说一声,他就可以把栏杆抬起来,让我们把车开进去。
我按照图上所示绕过去,但我围着酒店绕了两圈,都不能确认停车场入口在什么地方。好在围着酒店绕一圈不太远,我就围着酒店再绕第三圈,终于确定了入口所在处,在门口停留片刻,还没等我对着对讲系统说话,栏杆已经抬起来了。我们把车开进停车场停好。
今天是农历大年三十,霍巴特这个地方可能华人少,好像没什么过年的气氛。我们两家人准备找个地方一起吃顿晚餐,庆祝一下新年!
搜索到网上口碑不错的Mures Fish Centre就在酒店不远处。我们便走到此处。
霍巴特港口景色:
爷驾到!海鸥们,列队!&
我们到二楼餐厅,结果发现等候的人很多,服务员告诉我们差不多要等一个小时才有座位。
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各自解决晚餐算了。以后行程中再找机会一起吃饭。
和小伙伴分开后,我们找出房车营地手册,找到了一家离霍巴特市区较近的营地,预订了一个可充电的泊位。然后,将导航定位到这个房车营地,一路开过去。
这次订的是Treasure Island Cabin & Caravan Parks,这在品牌在澳大利亚是个连锁店,在塔岛都有好几家房车营地。
Treasure Island Caravan Park Hobart
地址:1 Alcorso Drive, Berriedale 7011, TAS, Australia
这个房车营地离霍巴特市区仅10分钟车程,就在霍巴特市区北边。
到达后办理进园手续,交费37澳元。工作人员给了我们一个紧邻厨房、卫生间的泊位——60号,而且是湖景泊位!
野鸭一点都不怕人,就在人跟前走来走去:
野鸭都跑到厨房来觅食了!这要是在国内……(倒省了好多事儿了)
泊位后边(东边)就是一个湖:
夕阳西下:
公共厨房的墙壁上贴着各种注意事项。这里有WIFI,所以有人跑到这里来上网。墙角还堆着好多书,有很多还是韩文的:
夜幕降临,看着满城的灯火,浓浓的思乡情涌上心头。若在国内,此时,一家人已经吃完团年饭,听着窗外不时传来的鞭炮声,坐在一起观看春晚节目。
这是我们生平第一次在国外过年。我们在厨房忙乎了半天,弄出四菜一汤:
今天实在没来得及找商店去买红酒,就把朋友送给我的一瓶红酒(本来准备带回国喝的)拿出来作为我们团年饭的酒了!
新年快乐!
我们的第一个在国外、而且是在南半球度过的除夕之夜!
Day 7&(1月31日,正月初一):霍巴特-里齐蒙得(Richmond)-比舍诺(Bicheno)
营地的早晨:
我按营地地图的指示找到了Dump Point,倾倒厕所污水:
太阳已经升起,但被厚厚的云层挡住了,光线穿过云层的空隙,投射在湖面上。在这个安静的早晨,我站在湖边,独自欣赏着这美丽的晨景,尤其是湖面上光线的变化:&
停在营地里的房车:
自来水龙头下的井口是排放厨房和淋浴污水(Grey Water)的下水管道。但不是每个泊位旁都有。我们的房车泊位旁边就没有这个下水管道:
野鸭妈妈领着一群小野鸭:
下图中的房车是一对老年夫妇的。老太太正在享受早晨的阳光。因为我们的房车泊位旁边没有排放厨房和淋浴污水的下水管道,我便上前询问她:Grey water是不是可以直接排放到地上。她告诉我可以。
早餐:蔬菜煮面条、芒果、果酱面包:
早餐后,给房车加水。第一次实际操作,发现自来水不是那么好加进水箱,高压入口的开关拧不紧,水喷了我一身,只好改用正常水压的入口,但我发现:我一边在加水,入水孔一边在漏水。
我问旁边房车的那位老太太怎么回事儿,她告诉我:要把水管头部一直伸入到水箱底部,等到入水孔下方的那个小孔开始往外出水时,表明水箱的水已经加满了。照着老太太说的方法,果然,漏水量就非常小了。
加满了水后,我们离开房车营地,去接小伙伴。
本来准备在去接小伙伴的路上把油箱加满油,但霍巴特市区的街道窄,我一不小心就开过了导航指引的加油站。半箱油也能跑上几百公里,所以,我们就准备在路上再找地方加油。
接了小伙伴,我们朝着里齐蒙得(Richmond)出发了。
交通管制:
霍巴特的路真心不好走。我们在导航的指引下,竟然好几次走错了路,最后竟然只好绕回市区,重走了一遍刚才走的路。
根据导航的指示,在一个BP的加油站把油箱加满了油。半箱柴油花了52.74澳元。
从公路拐进加油站时,因路不平,我感到车后面被托了一下。下车一看,排气管被地面托得变形了,而且,排气管上方、车厢底部的一根横梁被顶凹了。我欲哭无泪啊!这要赔多少钱啊?(但我后来发现,租车合同上标示了:我接车时,车的排气管和后方的横梁已经变形了!也就是说,这不是我弄坏的!)
上午11:00,到达Richmond。
Richmond是一个非常小非常小的镇,镇上可游览的景点几乎是在集中在方圆500米的范围内。值得游览的主要景点:一座古老的桥、两座教堂、一座监狱遗址。
始建于1823年的Richmond Bridge,至今还在使用,桥上能通行汽车:
我拍照所站的地方身后有一条路,路边可以临时停靠车辆。我们的房车在路边也能停(而且是车身与路呈垂直方向)。
如果在桥的另外一侧往这边照,可以把桥和一座教堂一起照下来。我们后来也拍了,但由于赶时间,拍的角度不好:
2330篇关于澳大利亚的游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动挡改装自动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