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小诗给我个回答1997程诗源老公

没有诗歌,一个民族就不会生气勃勃-中国社会科学网
没有诗歌,一个民族就不会生气勃勃
——对话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
日 08:46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黄玮
内容摘要:解放周末:翻译西方诗歌,使您的诗歌生涯有了两个传统:一个是纵向的东方继承,一个是横向的西方移植。屠岸:直到今天,我仍喜欢吟诵着诗歌入睡,无论是中国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还是西方的莎士比亚、华兹华斯、济慈,都是对我生命的慰藉与激励,让我倍感美好。屠岸:诗歌的翻译,不仅要译出原诗的韵律、节奏之美,还要译出原诗的神韵与风格之美,达到形式和内容的合一,难就难在这里。如果诗歌不能翻译。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之后,“诗呆子”开始尝试着写十四行诗。解放周末:同样是面对诗歌,创作和翻译有何不同?不喜欢诗歌的人,看不到他性格中激情的一面:一种由持久的诗意酿就的激情,一种不妥协地追求美和生命力的韧劲。我想,他们的这些诗歌会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痕迹。
关键词:诗歌;翻译;莎士比亚;诗人;吟诵;诗集;诗意;莎翁十四行诗;文化;先生
作者简介: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近日,当93岁高龄的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现身上海思南读书会,用英文吟诵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时,读者仿佛同时看到了诗和远方。  对这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第一部中文全译本的译者而言,写诗和译诗,是毕生的事业,也是心灵栖息的方式。在接受《解放周末》独家专访中,屠岸描绘了他心目中的诗和远方的文化。在他看来,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诗歌的声音,就会缺乏精神上的丰富和优雅,就不会百花盛开、生气勃勃。  爱上了莎士比亚  上海豫园,九曲桥弯弯,在微风里。  93岁的屠岸故地重游。步移景换间,收藏在他生命中的上海往事,随风而至。最先脱口而出的是,“日,我在《解放日报》发表了一首诗《光辉的一页》,歌颂新中国即将成立。”直指他心灵的栖息之地——诗与诗意。  而他栖身上海,始于1936年。作别故乡常州,考入江苏省立上海中学,13岁的屠岸在这里接受新文化的洗礼。  黄浦江畔的岁月,就像命运在他身体里埋下了两颗事业的种子,在日后长成茂盛的丛林。  初到上海的一个冬夜,冷极。少年屠岸辗转难眠,索性起身,直抒诗怀:“天上是孤独的月亮/我站在操场上/想那些衣不遮体的穷人……北风呼呼如狼似虎。”这首《北风》,成为诗人屠岸的起点。  借居上海姨母家,就读光华大学英文系的表兄的书籍,让屠岸的目光越过重洋,顿时开阔。“我经常看表兄的《英国文学史》《英国诗歌选》,最后反而是我爱上了莎士比亚。”  不过,遇见原汁原味的莎士比亚,要到屠岸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之后。在一家旧书店,他发现了一册英文原版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1904年伦敦德拉莫尔出版社出版的夏洛蒂·斯托普斯注释本。“看了注释,我更能理解莎士比亚诗的内容了,就产生了翻译的想法。”这个想法,正是翻译家屠岸的出发。  解放周末:莎士比亚的诗句最初划过您的生命时,带给您怎样的心灵触动?  屠岸:读到那些诗句时,我被莎士比亚的艺术和思想征服了。他的十四行诗音韵优美,形式整齐,内容精粹,思想深刻,我太喜欢了。上世纪40年代中期,我开始翻译莎翁十四行诗。  解放周末:翻译西方诗歌,使您的诗歌生涯有了两个传统:一个是纵向的东方继承,一个是横向的西方移植。  屠岸:我的诗歌启蒙,来自我的母亲。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母亲就教我读《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唐诗评注读本》等等,从那时起我成为诗歌的朝圣者,一生不辍。  当时,母亲总是先解释诗文的内容,再自己朗诵几遍,然后叫我跟着她吟诵。我像唱山歌一样跟着吟诵,对内容不求甚解,只是觉得能从吟诵中得到乐趣。母亲教我的是“常州吟诵”,2008年这种吟诵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是这个“非遗”的三位代表性传人之一。  解放周末:这些抑扬顿挫的吟诵,在不知不觉间铺陈出您生命的诗歌底色。  屠岸:直到今天,我仍喜欢吟诵着诗歌入睡,无论是中国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还是西方的莎士比亚、华兹华斯、济慈,都是对我生命的慰藉与激励,让我倍感美好。就像我的友人打趣说的那样,每天我不用服安眠药,我服的是“诗药”。&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刘远舰)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诗歌等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回答15、16题。小题1: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_百度知道
诗歌等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回答15、16题。小题1: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
它反映了<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群在天尽头.hiphotos: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jpg" esrc="http,一刻既万周
诗歌等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变迁;&nbsp,行止犹自由;眼见双轮驰;&nbsp
提问者采纳
小题1:B小题2:C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今别离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职业道德的诗歌_百度知道
职业道德的诗歌
  做人一地肝胆。  看职业万般,  面对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机缘,做事一心实干,  好的建设者永不自满,天平托起两边,  追赶那日月旋转,  立足脚下的岗位,  珍惜服务群众的金色华年,  放歌爱得热烈爱得无私自然,  真诚担当是铁肩,  自信一生发光发热二百年,  办事公道正直,  兢兢业业翻新诺言,  态度决定一切,汗水有苦有甜  《歌诗谣》之二百 职业道德歌  姒传双  沿着爱岗敬业汗珠跳跃的谱线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职业道德歌诗谣 》——爱岗敬业 《歌诗谣》之二百零一 岗问 姒传双 引言 在荷兰,一个初中刚毕业的青年农民在一个小镇找到了门卫工作,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60 年。在 这个清闲的岗位上,他没有悠闲,而是选择了打磨镜片,一磨就是60 年。他是那样的专注和细致,技艺超 过了专业水平,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专业人士都高,借助他磨的镜片,他终于发现了当时世界还不 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 他获得了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英国女王亲临小镇去看望他。他老老实实地把手中的镜片磨好,不仅 成为了科学家,而且,因为专注和劳动,也确保了健康,他活了90 岁。 这人的名字叫万 ·列文虎克。 岗是什么? 岗是位置,是黄山上的迎客松,是北斗勺柄上的那颗最亮的北极星。 岗是声音,是司晨的鸡...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诗歌的意义在于撄犯:在一个没有创作自由的社会里,我们如何写诗?
《在意义天际的写作:阿多尼斯文选》[叙利亚]阿多尼斯 著;薛庆国、尤梅 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9月凤凰网读书频道独家授权选载内容,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1
在当今,许多人都在谈论诗歌之死;然而,真正的死亡在于附和或相信类似言论。问题不是诗歌之死,而是在这个文化上只生产死亡的社会里,或是被死亡文化消费的社会里,我们如何写作?
在此,我侧重谈谈与阿拉伯诗歌有关的问题。我把问题的形式变动一下,即:在一个没有创作自由的社会里,我们如何写诗?
无论诗歌在形式上、内容上如何与社会格格不入,它在本质上总是与社会的语言相关,即在政治、宗教和文化层面上与社会的历史相关。在诗歌面前只有两条道路,要么是作为消费品(Consommation)而写,要么是作为撄犯者(Transgression)而写。选择前者,诗歌一降生便已死亡;选择后者,诗歌一降生便被遗弃,沦为边缘。然而,一个真正的诗人别无选择,只有走上撄犯之路――去根本地、全面地撼动这个社会制度赖以建立的非诗歌的文化基础,尤其是其中与家庭、妇女、传统、宗教、民族封闭、种族冲突、人的权利与自由有关的一切。不仅要撼动社会的制度,更要撼动这一制度的根基。因为仅仅改变制度并不能改变任何本质,这已被20世纪后半叶的阿拉伯政治实践所证实。因此,诗人应该超越政治的质疑,去作本体的(Ontologique)质疑。这正是“撄犯文化”的份内职责。
因而,阿拉伯诗歌不能仅仅像兰波的那句名言那样“让感官错乱”(Dérèglement des sens),还应该让“大脑、思想和价值错乱”。这意味着,阿拉伯诗人的自我意识,关联着他对阿拉伯宗教、社会和文化现实及文明史的意识,尤其关联着其中与创新、因袭、自我与他者有关的一切。
要进行这样的撄犯或撼动,其首要条件便是自由――批评、发现与表达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一种无休止的运动,不仅超越外部的界限,而且不停地超越自身:重新审视自我行为,在观念和行动上永远立足高远。
因而,诗歌并不面向集体或大众,它在“他者”――即读者――的内部创造一个隐秘的“他者”,并与之对话。而那位“他者”,也在诗人的写作中寻找一个隐秘人与之对话。双方分享折磨的体验,相互交流知识的途径,以便克服、摆脱这种折磨。那么,个性,应该被理解为抗拒集体的、大众的、民族的文化――亦即消费文化――的惟一方式。然而,在任何情况下,个性都不意味着抗拒集体、大众和民族本身。相反,它包含着与之对话,激发其中撄犯的能量,即自由、革新与进步的能量,而非消费的能量。从这一角度而言,阿拉伯现代诗歌把自我理解为高高在上的个人主义,这不仅是无知,而且是误解与歪曲。如果我们意识到阿拉伯诗人受到宗教、政治和社会的限制,我们就会明白:坚持个性,就意味着坚持自由,挣脱束缚诗人、束缚他所属社会的一切桎梏。
如果我们还能意识到:社会把思想强加给诗人,而不让诗人独立思考;我们就会明白:不以个性为出发点的诗歌,只不过是集体的声音,这集体不仅将诗人扼杀,而且扼杀一切个性,同时也扼杀了自身。
就我而言,我在苏非神秘主义者中间,在诗人和思想家中间,在被抛弃、被边缘化的落难者中间,在抗拒者和革命者中间,找到了诸多追求个性自由的同道。由于这一原因,我对他们及其作品尤为关注。从他们那里,我懂得个性意味着双重超越:一方面超越社会的藩篱,一方面超越个人的孤芳自赏――尤其当你由于种种原因,沉溺于孤芳自赏的虚幻之时。因此,个性便是同时突破个体的有限和社会的障碍。个性告诉你:你不属于某一个时刻,一切时刻都属于你。这正是变革的深层意义。建立在变革原则上的个性,怎么会是中心主义呢?
俄耳浦斯,神秘主义者,与历史和社会的革命者相结合,这便构成了诗人的身份。这意味着一种看待人、生命和宇宙的全面观念。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诗歌即政治;“诗歌政治”或“政治的诗歌性”之类说法也由此而生。
如果说我有属于自己的诗歌“轨道”,那么我的“轨道”并非封闭的自我圈子,而是整个阿拉伯历史,是阿拉伯文化的共同遗产。这是为了透彻认识阿拉伯文化,而后自如地从中走出,步入一个新的文化天际;在阿拉伯历史之内,利用阿拉伯历史自身的素材,重塑新的历史。我以不同于他人的眼光审视历史,以便看清被历史的多重厚幕遮蔽的现实。读者可以从我的许多诗篇中领会这一点。自诗集《大马士革的米赫亚尔之歌》,到长诗“伊斯梅尔”,到有关阿拉伯城市的那些诗篇,再到三卷本诗集《书》,以及此后的许多诗中,我都表达了这一主旨。
譬如,在《大马士革的米赫亚尔之歌》中,作为诗人的“我”与“他者”糅合为一,但这一“他者”不是某个个人,而是“你”、“他”和“我们”,这一“他者”在不断更新、变化。这种糅合在《书》中变得更为复杂,以至于难以准确区分作为诗人的“我”和作为“他者”的“我”,或者区分阿多尼斯和阿拔斯朝的诗人穆太奈比,区分阿多尼斯和几千位被各种实践和理论屠宰的人物。因此,主体似乎成了汇聚所有群体的一个焦点,而并非某个个人的焦点。主体是社会中的创造性力量,它用诗歌的语言表达自我。这种语言必定是个体诗人的语言,但是以群体的形式呈现;或是群体的语言,但以个体的形式呈现。譬如,在爱情的体验中,恋人是双方或多人,在忧伤和其他体验中也是如此。作为诗人的“我”,预先熔融于作为社会的“我们”之中。然而,读者应该知道如何糅合及如何离析,如何一致又如何歧异。诗歌,既是政治又是艺术,既是道德又是忤逆,既是破坏又是建设。
当今阿拉伯诗人面临的问题――或许也是全世界诗人在不同程度、以不同形式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为:
1.阿拉伯社会如何摆脱视诗歌为诱惑与迷误的宗教观念?
2.如何摆脱视诗歌为歌颂、商品或消费的观念?
诱惑,按照柏拉图在谈论诗歌时的说法,教人把真理视为虚妄,把虚妄当作真理。这种说法并非旨在描述诗歌,而旨在将诗歌从“真理”的领地驱除。诗歌作为一种诱惑,把幻象当作真实,诗人不仅自己陷入谬误,还让读者身陷谬误。既然人应该远离谬误,那他就该规避可能造成谬误的一切,首先是规避诗歌。因此,在城邦或社会里,不应有诗歌的一席之地,而应驱之唯恐不远。
过去,柏拉图借“理想”的权势驱逐诗歌。之后,人们借宗教的权势贬低诗歌。今天,又有一种权势――消费的权势,被人用来对付诗歌。这种权势希望诗歌变得庸俗,为所有人赏识,让大众把诗当作政治工具、消费工具或宗教工具。
在这种情形下,诗人不再致力于深化人们的体验,而只是生产商品。他不再为思想和探索开辟人性的、审美的天际,他的书写只是迎合大众消费和购物的欲望。对这种诗人而言,写作不是为了呼唤新的生活及新的人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是为了让生活本身也变成商品,变成交换商品的场所。
我们面临的是三种情形:以诱惑人们背离柏拉图式理想为罪名驱逐诗歌,以误导人们偏离宗教正道为罪名驱逐诗歌,以代表传统文化和权势文化的大众之名义驱逐诗歌。
我要说:在创作层面上,恰是这三种情形,确定了艺术、尤其是诗歌的独特性,使之能以独特的方式探求知识,理解世界和人性。恰恰如此,艺术的殿堂才得以屹立在大地之上。因此,艺术一开始便与一切营销、消费及政治化的行为对立,而这些行为,正是当今的主流文化制度竭力假借“理性”、“民众关切”、“普遍共性”、“大众”、“全球化”等名义,意欲推广、巩固的。
艺术,尤其是诗歌的独特价值,恰恰在于其“被逐”;创新者的价值,恰恰在于对“流亡地”的坚守。因为知识正是在这样的“流亡地”萌发,知识只有以“流亡”及对“流亡”的自觉为起点,才会趋向完善,并获得人道的、普世的价值。
何况,艺术不仅属于灵魂,而且属于肉体。艺术与肉体相伴,体验着它的秉性、境遇与起伏变化:欢乐、忧伤、痛苦、欲望、狂暴、宁静、温情、爱恋、憎恨、失望、希望……因而,艺术迥异于柏拉图的哲学世界、先知的宗教世界及技术的工业世界。当我们谈起艺术,我们首先指的是各种形式、各个层面上的撄犯之力。这种撄犯发端于人内心最深刻、最广博的冲动:即创造的意志,摆脱一切压制和强权的意志,保持青春的永恒愿望。
在消费主义的全球化体系中,我们可以说:广告便是消费品的“诗人”。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为广告作了一个或许堪称最佳的定义:“它毫无深度,快速迅捷,却很快被人遗忘;它是表面形式的胜利,其意义为零。”他还说:“广告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人类活动当前的一切形式,都趋同于广告。在类似广告的形式中,一切有独特价值的内容都被摒弃了。”
如此,仿佛广告推销、经营的不仅是商品,而且还有文学和艺术。这正是自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以来,20世纪各种形式和层面的革命之所作所为。
推而广之,譬如说,过分强调散文诗的独特性,以为它超越、废止并取代了格律诗,不也是某种程度的广告吗?
相反亦然:将散文诗拒之门外,认为只有格律诗才算得上诗歌,不也是另一种广告吗?
广告追求的是成功,亦即流行。广告便是大众。于是,艺术与诗歌的成功,便取决于作品是否与盛行于大众的观念或情感相联系,取决于作品是否能够流行。于是,以爱国、宗教或性为题材的作品,就可能获得成功,因为它比批判、剖析、质疑的作品更易流行。
然而问题是:假如创作是对真理的探寻,那么真理何在?真理的价值,到底在于和大众契合、媾和?还是恰恰相反,在于歧异与疏离?
这个问题,也向我们强调:诗歌的意义在于它具有撄犯的能量。
或许,我们还能从这个问题中发现诗歌翻译更深刻的意义:致力于走出消费的全球化,而步入撄犯者的疆域。(摘自阿多尼斯《在意义天际的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9月)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陈爽]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
播放数:191569
播放数:123532
播放数:173221
播放数:79746民俗专家建议:端午节也可变成一个“诗歌节”_社会频道_新华网
         
您的位置:
民俗专家建议:端午节也可变成一个“诗歌节”
日 07:53:27
 来源:新华网
】 【】 【】 【】&
&&&&新华网西宁6月8日电(胡若愚 王雁霖)民俗专家、青海省社科院院长赵宗福建议,每年端午节期间可设立全国性的“诗歌节”,以此提升端午节小长假的文化品位,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赵宗福说,端午节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岁时节日,重要性仅次于春节,与清明、中秋并列。与后两者不同,“端午节所纪念的
屈原并非虚幻,而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可以说,屈原投江殉国的传说赋予端午节独特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他说,端午节曾被定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40年端午节前,著名诗人郭沫若发出倡议,从次年开始,将端午节定为纪念屈原的“诗人节”,得到重庆文艺界积极响应。但由于国民政府阻挠,公开纪念活动只在1941年首次举行,之后只能悄悄进行。
&&&&赵宗福说,当年在民族危亡之时,“诗人节”纪念屈原大大鼓舞了广大民众抗日斗志,如今,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伟大复兴,中华文化也需要复兴,端午节更应挖掘内在的历史文化价值。“考虑到‘诗人节’受众面相对较窄,我建议设立‘诗歌节’。”
【】 【】 【】 【】
(责任编辑: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欣赏短诗 回答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