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kindle和多看阅读读,豆瓣阅读目前有多少用户

相关问题:忽如一夜春风来,抛弃了大个儿 iPad 换了 iPad mini 后,终于找到了看电子书的理由和冲动。以前一直用不惯电子书(主要原因可能是没有买 Kindle)。遂发现iOS中电子书市场相当分散,并不像米国那样亚马逊独大。(中文阅读)请问字节社、多看、网易云阅读、豆瓣阅读、Kindle、盛大等,从性价比、阅读体验、同步、功能等方面有哪些区别?想听听知乎上的声音,然后选定一个踏踏实实看书,老老实实做人。环保从自己做起。谢谢!
多看你暂时装不了,不过这是我用过的最好的读书软件,新书多,选题好,都是电子版(跟那些有纸书卖的店比是个优点)。豆瓣书评好,书不够多。kindle中国的书很少,也许以后会多,但排版比多看差很远。图多的书,多看可以有几十上百MB,kindle只有1-2MB。其他那些商城出的阅读软件就别提了,根本不是给人用的。
字节社和盛大我没用过,说说豆瓣,Kindle和多看吧。&br&&br&我最早的时候是用豆瓣,那时候刚出客户端。豆瓣是差异化比较明显的,里面的很多书是网友自己投稿,然后豆瓣进行审核,然后售卖的。初期基本都是这些书,现在开始有一些畅销书了。记得JK罗琳的新书貌似就在豆瓣首发的。他们的UI比较简单,不过配色看起来挺舒服,排版也不错,注释什么的直接点开可以看到。&b&比较适合文艺向的读者&/b&。&br&&br&Kindle的书最大特点就是&b&便宜,多,生态圈完整&/b&。基本每天每周都有特价书,而且数量不少。不过排版没什么亮点。生态圈完整是指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推送,管理体系。你愿意的话可以把kindle当RSS+Pocket用。&br&&br&多看的口号就是“总有人为&b&精致&/b&”付费,这个是我现在的主力看书app和买书的地方。多看的app优点还挺多,比如阅读数据统计,书摘一键导出到evernote,现在还能跨设备同步阅读进度,这点对我这种多设备阅读的非常重要。注意,是&b&本地上传的书也可以同步阅读进度,书签和书摘&/b&,不限于在多看书城买的书。在多看之前只有ibooks做到这一点。当然Kindle的话貌似只要你是推送到kindle上面的内容貌似也能同步,但是app的功能比不上多看。而且多看的很多书排版真的是非常漂亮。
字节社和盛大我没用过,说说豆瓣,Kindle和多看吧。我最早的时候是用豆瓣,那时候刚出客户端。豆瓣是差异化比较明显的,里面的很多书是网友自己投稿,然后豆瓣进行审核,然后售卖的。初期基本都是这些书,现在开始有一些畅销书了。记得JK罗琳的新书貌似就在…
update::本文原本写于2013年6月,之后的四个月里豆瓣阅读APP频繁更新,所以一些内容不再适用,于是修改一版。以下对字节社的评论基于安卓1.1.2(不是最新版,字节社这种基本被我抛弃的东西我也实在懒得去更新研究了),豆瓣阅读基于安卓1.5.0版,多看阅读基于安卓2.5.2版,kindle基于安卓4.2.0.34&br&硬件平台:galaxy note2+nexus7一代&br&————————————————————————————————————————&br&开始买正版电子书看是去年7月,起因是豆瓣阅读上有本我很感兴趣的黑塞短篇集,找遍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然后就开始正版电子书阅读之旅,我因为对实体书本身没啥特别的执着,所以对电子书适应还是挺快的。当然现在如果一本书有完整的免费下载版存在,而且其正版电子书比较贵的情况(超过10元)的话,我肯定还是会选免费下载版,买正版电子书的最重要原因也是因为确实有不少书找不到免费下载的,而电子版又相比纸质版便宜不少,对我来说也是个划算的选择。&br&用了一年多电子书,觉得电子书除了相对纸质书便宜和携带方便的优点外,最爽的还是做书摘笔记,手指一划就行,一本书做完书摘笔记了还能直接同步到云笔记上导出到自己电脑里,太TM方便了。还有就是对于批注和图片比较多的书,电子版点击看批注和放大图片的功能对于阅读体验来说都加分不少。&br&一年多用下来,感觉国内正版电子书虽然刚起步,但确实已经有一定规模和消费群体存在,以下说说我对国内几个正版电子书APP和市场的使用评价(均基于Android平台),从价格、书城、APP质量三个方面考量,满分10分&br&&br&字节社:大概是国内最早开始做正版电子书的之一吧,特点是图书和APP制作都比较精良。但我用得不多,就买过三四本。&br&&img src=&/4d0af8f05e5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12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4d0af8f05e5_r.jpg&&&br&价格:6分。字节社的书价格走的是高端路线,基本都是十几元。&br&书城:6分。书的种类太少,更新频率太低,独占图书也很少。虽然有些书会第一时间在字节社上架(比如东西文库),但是一般一周左右豆瓣和多看也都能上了,没什么太大优势。&br&APP质量:7分。APP的界面时髦度,操作人性化和美观度和流畅度都不错,但缺少我最看重的书摘笔记批注功能,只有个复制功能。&br&总结:书又贵又少,离死不远。&br&&br&豆瓣阅读:目前是我的主力消费对象,累计图书消费金额已破400元。&br&&img src=&/1c8db205d4e1bc7fb5f9e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1c8db205d4e1bc7fb5f9e_r.jpg&&&br&价格:8分。大多数书都在10元以下,而且经常做特价以及返书券活动,整体比较厚道。&br&书城:9分。豆瓣阅读这一块做得非常出色,独家的原创作者内容每周都有十几本新书上线,而且不是那种快餐图书,有不少值得一看的作品在里面。豆瓣无比庞大的用户基础,在UGC这一块可谓是无敌的,各种原创作品相关活动(比如翻译,比如征文)搞得有声有色。&br&电子图书这一块,凭借豆瓣的平台优势,和众多出版社和作者都有良好的关系,有很多其他电子书城都没有的独家图书,而新书往往是几家里面上架最快的(如读客的书电子版一般都是豆瓣最早开始预售)。当然字节社和多看也有自己上架快的新书,但据我观察数量没豆瓣多。&br&APP质量:7.5分。豆瓣的APP从6月份的各种残废到现在的1.5.0版,可以说有了很明显的提升。划线、书架UI、流畅度、书签、字号调整等各方面功能的修整和增加,对于一般电子书阅读来说基本是没什么问题了。然而和多看阅读一比还是差距明显,比如行间距没法调整,书架无法归类文件夹,划线内容无法导出,无正文检索功能,跳转还是不太方便等等。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可以看到豆瓣阅读团队在不断努力完善中,近期推出的弹幕功能是个很出彩的功能,虽然我不太感冒这功能,但社会化阅读的方向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暂时还是WEB版独有,不过APP版加上这功能无疑只是时间问题。&br&总结:大量的优质内容让豆瓣阅读无疑将成为国内正版电子书消费的主要平台之一,希望后续能在APP质量方面不断提升。&br&&br&多看阅读:我的另一个主力消费对象,累计图书消费金额不详,应该和豆瓣差不多。&br&&img src=&/8b906db39bdcf2d8dec0fd5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12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8b906db39bdcf2d8dec0fd5_r.jpg&&价格:9分。整体很便宜,而且经常做活动促销,每天都有限时免费,只要经常留意下就能以很低甚至免费的价格入手不少好书。&br&书城:9分。每天都有30+的新书上架,图书量在几个里面(除开kindle)是最多的,但有很多较水的图书,比如各种漫画、励志、职场、校园青春、快餐小说等等,你们懂得。当然各种人文社科类和小说类的高品质图书也不缺,这也是我用多看的主要理由。不过在新书上线这一块不如豆瓣,不少新书的电子版是豆瓣上了后,短则三四天,长则好几周或几个月多看才上架。当然多看也有自己上架早的新书,但数量以我使用来看,不如豆瓣多。&br&APP:9分。多看最大的亮点和优势,界面漂亮,操作人性化,各种书摘批注笔记功能无比体贴,字体、字间距、行距等等细节都可以自定义,笔记可以导出,而且有云端同步收藏。&br&多看的图书都是排版精良制作用心,看那些彩图巨多的书,比如房龙的《西方美术史》(这书才6元!),里面300多张插图都能点开放大细节看,非常爽~&br&&img src=&/96e85aaf1ac498d5c7f7b5c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12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96e85aaf1ac498d5c7f7b5c_r.jpg&&此外电子彩色杂志的优势在多看体现得很充分,排版漂亮,弹出注释方便,插图都能随时手势缩放观看。&br&&img src=&/9a74d469e9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12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9a74d469e9_r.jpg&&总结:正版电子书阅读体验最好的APP,没有之一。但在高品质图书的上架速度和数量上不如豆瓣,希望能不断加强。&br&&br&中国亚马逊kindle:其实我用得不多,只能随便说说,仅供参考。&br&价格:8分。有贵有便宜,整体还是算便宜吧。&br&书城:7分。书是挺多,但高质量的书还是少了些,不过有不少独家图书。另外书城界面太乱糟糟了,看上去就是一团浆糊的感觉……&br&APP:6分。安卓客户端体验各种糟糕,很多书连个合适的字号都找不到,经常卡顿,操作各种不方便。&br&总结:仅就安卓客户端来说,除了有一些独家图书,一无是处。
update::本文原本写于2013年6月,之后的四个月里豆瓣阅读APP频繁更新,所以一些内容不再适用,于是修改一版。以下对字节社的评论基于安卓1.1.2(不是最新版,字节社这种基本被我抛弃的东西我也实在懒得去更新研究了),豆瓣阅读基于安卓1.5.0版…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经验142 米
在线时间8 小时
版本V7.2.4.0.LXKCNDA
积分 1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 积分
积分 1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4c
MIUI版本V7.2.4.0.LXKCNDA
看到豆瓣阅读手机客户端也支持划线了,我表示多看要被超越了。
现在豆瓣阅读支持Android、IPhone和IPad,以及Web。阅读方面,支持图文并排,多种字号和粗斜体等等,也支持划线和笔记同步等等。
我承认现在多看在阅读体验上要比豆瓣好很多,比如标题也可以划线和备注,支持看本地书籍,支持PDF,操作上支持多指手势等,这都是非常优秀的。但作为多看的硬伤,是非致命的——不支持PC上阅读。看到有些论坛上也都说多看准备出PC上的阅读器,但时间都过去一两年了,官方还没有正式的公告。
我使用多看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也一直很支持多看。但就是有几点让我一直不敢全部使用多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没提供PC上的阅读工具,这让我们IT人士很为难。看工具书的时候,有些内容要复制到电脑上测试的;或工作有闲暇时间时看书,总是抱个手机,也太不可能了。在书籍方面,多看就没怎么考虑工具书方面,虽然现在好多工具书都有PDF下载,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喜欢买书收藏或喜欢看正版的书的。这点豆瓣要做的好些,亚马逊的Kindle做的是最好的(可惜排版太差了,最后考虑)。在书城方面,还是不够专业,只有已收录的书。不收集所有的书,不能更好的知道客户群对书籍的评价,以及对书籍的期待情况等。
先就说这么多,希望多看还能多花些精力在产品上,早日把PC阅读工具开发出来。我现在用多看的人会更多,更多的人也会花钱买正版书籍。
祝多看越做越好,真正实现多平台云阅读!
补充内容 ( 00:03):
我无意说谁谁更好,多看不好。只是想指出别人的优点,供自己借鉴。我对电子书的看法详见11#楼。
补充内容 ( 12:09):
盼星星盼月亮,多看Web Reader终于出来啦!!!虽然现在功能很简单,但终于迈出了从零到有的重要一步,不错。希望多看团队继续努力,完善产品功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在线时间1 小时
版本4.12.28
积分 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积分 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机型LG G2 L22
MIUI版本4.12.28
豆瓣不支持kindle 对我没用 还是用多看
经验142 米
在线时间8 小时
版本V7.2.4.0.LXKCNDA
积分 1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 积分
积分 1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4c
MIUI版本V7.2.4.0.LXKCNDA
豆瓣不支持kindle 对我没用 还是用多看
恩,Kindle也是多看的一大优势。原来豆瓣是可以发送书到Kindle的,但现在好像不行了,我没有Kindle,也没注意那方面。
经验201 米
在线时间12 小时
版本4.7.18
积分 2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8 积分
积分 2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8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1/1S
签到次数18
MIUI版本4.7.18
没Kindle,体验不是一个级别。。。。
经验3192 米
在线时间49 小时
版本6.4.28
积分 36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1 积分
积分 36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1 积分
机型红米Note2 移动/标准
签到次数43
MIUI版本6.4.28
通过手机发布
谁支持kindle 我就支持谁
经验110 米
在线时间6 小时
版本6.1.22
积分 1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 积分
积分 1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 积分
机型锤子坚果U1
签到次数10
MIUI版本6.1.22
专业书籍太少是硬伤。
经验118 米
在线时间4 小时
积分 1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 积分
积分 1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3 TD版
签到次数11
MIUI版本4.9.1
Web Reader已经在开发中了,预计10月份会和大家见面。
经验560 米
在线时间16 小时
积分 5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8 积分
积分 5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8 积分
机型华为荣耀6(移动版)
签到次数50
MIUI版本6.2.5
我个人觉得,真正接受电子书阅读,是一批对新事物接受快的人,哪些人呢?IT人员,互联网从业人员。真正要看专业行业书籍,这个有点硬了。目前,电子阅读还刚刚兴起,当然以及肯定必然取代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造就了电子阅读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就是想把你以前在PC下情况阅读习惯,转移到手机及移动的手持终端上来。至于多看没有开发PC阅读,是一定依据的。从技术角度PC阅读开发,不是非常困难得。真正核心价值,1、用户体验 2、内容至上 3、良好的互动。
经验273 米
在线时间13 小时
版本5.1.23
积分 2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5 积分
积分 2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5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3/4 WCDMA版
签到次数24
MIUI版本5.1.23
豆瓣可不支持Kindle。多看kindle一点就能秒杀豆瓣。
经验142 米
在线时间8 小时
版本V7.2.4.0.LXKCNDA
积分 1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 积分
积分 1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4c
MIUI版本V7.2.4.0.LXKCNDA
Web Reader已经在开发中了,预计10月份会和大家见面。
不错,如果这个能出来,那是相当不错的。
已关注微信
关注腾讯微博
已关注腾讯微博
关注新浪微博
已关注新浪微博
Copyright (C) 2016 MIUI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34号 | 京ICP证110507号付费用户kindle>多看阅读>豆瓣阅读装机用户多看阅读>kindle(包含kindle设备)>豆瓣阅读以上排名仅指国内~理由:1.kindle有电纸书设备加持(其中不乏多看系统用户,前提是多看阅读活跃用户,多平台用户),书城也是三者中最大最全最便宜的,所以付费用户很多。但排版和校对不怎么行(至少没用心做),安卓和IOS用户也不多,毕竟体验不行。2.多看猫总在的时候就宣称3500W用户(2014.3),但一半为小米手机的预装,各大APP分发渠道的下载量也是远超豆瓣和kindle,不过僵尸用户很多(或者说仅仅把多看作为阅读工具而不在多看书城消费)。在结合书城电子书的评分和评论数量来看,超过豆瓣阅读应该没什么异议。注:多看阅读和豆瓣阅读的书籍评分和评论仅支持书籍的购买者,所以大致可以推算同一本书两个平台的购买情况。(这里为了区分豆瓣读书的评分和评论,以及书籍上线早晚的问题,请找同时上线的纯电子书对比,如知乎周刊等)3.豆瓣阅读有豆瓣读书加持,以及独有的原创短篇,配合豆瓣的标记体系,同样吸引了很多用户,豆瓣阅读由于不支持本地书籍,非付费用户应该不多,但同样也把有阅读本地书籍需求的用户拒之门外,所以好坏参半吧~
单纯从用户数字来说,kindle用户远远小于多看阅读用户,多看用户至少是kindle的五倍,甚至kindle的用户数都比不上豆瓣阅读。但用户数量主要是因为手机客户端引发的,与电子书销售额没有太大关系。比如说,kindle行货的电子书消费率在三成以上,而手机客户端消费率也就1%-2%,大多还是免费或本地阅读。因此电子书销售额还是kindle居多。
单纯从用户数字来说,kindle用户远远小于多看阅读用户,多看用户至少是kindle的五倍,甚至kindle的用户数都比不上豆瓣阅读。但用户数量主要是因为手机客户端引发的,与电子书销售额没有太大关系。比如说,kindle行货的电子书消费率在三成以上,而手机客户端…
这个我不知道~~自我个人的用户体验来说,我先装了kindle,觉得界面,文字排版都好难受,一点都不美观,不过阅读需求能满足。&br&下了豆瓣装上了,觉得比kindle好点,我用来看一些免费电子书,但是还是觉得不满意。&br&后来装了网易云,用了没两天我就删掉了,因为什么我都忘了,它在我这里就是这样没有存在感。&br&又下了多看装上了,瞬间觉得高大上了(当然仅在于这几个软件中),看着看着有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内容少而且贵!&br&现在我手机里只剩kindle和豆瓣,两个都在用。&br&就这样
这个我不知道~~自我个人的用户体验来说,我先装了kindle,觉得界面,文字排版都好难受,一点都不美观,不过阅读需求能满足。下了豆瓣装上了,觉得比kindle好点,我用来看一些免费电子书,但是还是觉得不满意。后来装了网易云,用了没两天我就删掉了,因为…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多看阅读和豆瓣阅读目前的收费图书下载量和盈利状况如何?
作为电子书爱好者,豆瓣阅读和多看阅读是我目前的主力使用软件,很好奇两者目前的付费电子书和销售情况,以及两个团队对国内电子书市场的看法。
按投票排序
和题主一样同为多看和豆瓣的用户,主力多看,豆瓣主要买一些豆友原创作品。。1.但从电子书用户数量上来说多看要比豆瓣多很多,这点应该毋庸置疑。首先,从应用下载量来说,各大应用分销渠道上的下载量多看都要比豆瓣多几倍,这还不算小米手机预装的那一半用户(多看之前透露小米手机预装的用户占多看总用户的一半),当然,数量多并不能代表什么,论用户数量谁都比不上掌阅。。。其次,从书籍的评分数量和评论数量比较,多看和豆瓣也不在一个数量级,这点可参考免费杂志《知乎周刊》。2.付费用户数量和下载量不好比较,因为两都都没有销售统计,只有畅销榜,但实在看不出什么来。对于这部分,先要搞清楚一点,豆瓣阅读的评分人数绝大部分来自于豆瓣读书页面,而豆瓣读书的评论者又大多出自纸书,所以对于有纸质版书籍的电子书来说,看评分人数比较两者销售额是不靠谱的,好在豆瓣阅读和豆瓣读书的评论是区分开的,可以拿豆瓣阅读页面下的评论数量与多看比较,但这样也是不公平的,因为豆瓣阅读的用户有相当一部分会把评论发在豆瓣读书上,而且豆瓣读书的书评质量一般都很高,以至于一般用户会“望而却步”。不过可以拿豆瓣阅读常年畅销榜榜首的《极简欧洲史》的评论数量与多看大体比较下,显然也不是一个数量级,当然还可以找一些两者都有的电子版独占的书籍比较,这里就不举例了。不过豆瓣相比多看有几千本“原创作品”虽然大部分都是陪衬,畅销的实在不多,但也不可小觑。注:豆瓣阅读和多看阅读的评分和评论都是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必须是已经买了某本书后才能评论和评分,所以才可以那评分和评论数量大体比较两者付费用户数量。。。3.至于盈利状况,个人认为两家都还没盈利,豆瓣不知道,但多看貌似在北京有一百多人的团队,加上版权费什么的,支出还是相当大的。爪机码字半小时不容易啊。。。(╯3╰)
我没用过多看,不过想答一下豆瓣阅读的优势。在内容方面,豆瓣阅读的最大优势显而易见:它是一个快捷的出版平台。不仅仅是原创小说,还有专栏,以及译作。出版速度和特色是很快的。豆瓣专栏的作者涉及面很广。包括专门写沉船潜水、汉字考据、日餐文化与制作、幼儿园教师回忆自己的教育经验,最近我很爱看湖南某个商场售货员写的商场故事,我学了好多湖南方言:)。常见的饮食、服装这些就更多了。写手有很多杂志写手。很多专栏和短篇一望即知是有丰富写作经验的写手,比如我看过一部日本神话的半翻译半写作小说,这个没点基础是写不出来的。但是这些写手不会去新浪阅读、搜狐阅读那种网络小说平台的。因为那里的客户群不会看这种小说。豆瓣用自己的账户平台筛选了一遍用户,容易出现欣赏这种作品的人,所以这样的写手也会寻迹而来。特色还是很重要的,否则我去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平台就没有差异化价值了。只有那些能掌握编辑和写手资源的阅读平台才是有前途的,平台只不过是为了迅速匹配对应的编者与读者。当然,需要有内容形象,否则读者就得花更多的时间筛选内容,平台就不高效了。有空再继续写答案
谢邀,抱歉我不知道。这种信息估计一般人拿不到。
倒是有人把自己的销量晒出来的,希望有帮助
半斤八两,都不怎么多。多看的市场份额和销售在不断增长。别忘了还有亚马逊呢。
据我观察,豆瓣的读者较多,评论量可以看出,,但是多看阅读的使用量一直在不断增长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看阅读kindle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