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7岁,二十多年高血压患者注意事项,一直控制的不错,但近几天又忽高忽低,什

我妈十年的高血压,一直忽高忽低_百姓问医生
扫描二维码
我妈十年的高血压,一直忽高忽低
来自:广东省 汕头 浏览 177 次
提问时间: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 53078 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您好,目前服用的降压药物有哪些?目前应用降压药物能控制平稳的话出院后可以继续目前方案治疗。
TA帮助了2677人
回答列表(3)
TA帮助了2483人
病情分析:
你好,你母亲这种情况建议平时服用陪他乐克或者替米沙坦。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1612人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来看,说明你妈的血压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建议最好还是需要坚持吃降压药。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106人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所提原发性高血压病目前没有特别明确的病因,可能跟多种因素有关系,主要是服用降压药物来维持血压的稳定。根据以上分析建议,应该监测血压,根据血压的波动情况来调整药物用量,因为血压会随着一些刺激因素导致波动比较大,尤其是劳累,情绪激动,所以平时应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劳累,低盐低脂饮食,可以选择硝本地平缓释片,缬沙坦等药物来治疗比较好。
回答时间:
百姓导医台 高血压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发病部位: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您可能还关注
疾病大全自助查询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高血压总是忽高忽低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办呢
高血压总是忽高忽低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办呢
健康咨询描述:
最近一年内血压总是忽高忽低(以前是低血压),血压高压可达到180多,低压达到90多。因以前是低血压,所以现在突然血压升高之后&会伴有头痛,耳鸣。吃药之后就能把血压降下来一些,有时药效未过血压就升高,有时药效过后会慢慢的升上来,以前有脑血栓,现在行动自如,而且有糖尿病七八年,餐前血糖最高为8点多(偶尔会达到10点多,餐后血糖最高为15点多,未打胰岛素正进行吃药控制。曾经的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高血压&&&&&&&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每8小时吃一片或两片“卡托普利片”,当血压升高将不下来时含服1-2片“硝苯地平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血压一直不稳定,血压升高之后头疼,耳鸣,希望医生提出些意见看怎么把血压给控制到正常范围内,不知血压是否还和糖尿病有关,如果有关应该怎么做来调节。如果突然血压升高有没有快一些缓解的办法。谢谢医生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糖尿病
帮助网友:37803称赞:3598
&&&&&&病情分析:&&&&&&根据该患者的血压是可以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的,同时合并脑梗塞、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指导意见:&&&&&&1、患者目前血压不稳定,建议调整药物,最好使用每天使用一次的药物如缬沙坦、替米沙坦等,钙离子拮抗剂如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也可以使用。由于患者合并糖尿病,所以要去降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2、患者的血糖控制也不满意,建议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基础上,调整药物治疗。
请问施慧达这个管高血压的药怎么样啊?我现在这种情况能服用这种药吗?
12:33医生回答:
施慧达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就你的情况是可以服用的。
刘医生医师
擅长: 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肺炎、哮喘、慢阻肺、肺心病、
帮助网友:63435称赞:432
&&&&&&病情分析:&&&&&&1,目前高血压还没有特效药治疗,具体用药还是要看病人具体的情况.一般建议服用长效的降压药,ACEI类(如:依那普利)或者钙离子拮抗剂类(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前者有较好的保护心血管的功能,难降型的高血压还可以加服利尿剂治疗.同时饮食治疗也很重要,饮食上要禁酒,低盐(小于6克/天)低脂饮食,&&&&&&指导意见:&&&&&&少吃动物脂肪及内脏,多吃粗纤维食物(如芹菜有很好的降压效果),新鲜的蔬菜,水果,情绪不要激动,适当的运动,充足睡眠和良好心态,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参考价格:25
参考价格:18
参考价格:59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参考价格:¥38.5
1.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
参考价格:¥2.4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高血压患者血压忽高忽低是什么原因?
高血压患者血压忽高忽低是什么原因?
健康咨询描述:
我是高血压患者已经吃要一年多了《吃的是拉西地平片》前段时间吃了药后量血压很低后来医生让停了药结果第二天血压有高了后来有让每天吃半片药还是吃了后血压很底,昨天没吃药量血压是90-100说是压差太小让做个心电图今天有是60-100让我把要停了,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去医院医生说的也不明白一个说把要停了一个又说要不能停每天少吃点。现在我采取先停要看一两天再说!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哪个老师可以帮我看看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停药后有危险吗?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医生爱心医生
帮助网友:3232称赞:92
&&&&&&您好,您说的情况可以减量服用的,直接停药容易反弹的
疾病百科| 高血压
挂号科室:内科-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
好发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常见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心悸气短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
参考价格:25
参考价格:18
参考价格:59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参考价格:¥38.5
1.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
参考价格:¥2.4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高血压病人冬天血压忽高忽低最危险
浙医一院11月接到5例最凶险心脏病病人他们得的病叫主动脉夹层。冬天不要做剧烈运动,搬抬重物也要小心短跑、拔河、跳高跳远等强调短期爆发力的运动绝对禁止。
  上周四晚上七点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室收到一位35岁的男病人,送到医院时已经昏过去了,老婆和病人爸妈哭着大叫他的名字,&他昏过去之前说胸很痛,要死过去的那种痛!&老婆哽咽着说。
  护士赶紧叫来值班内科医生。内科医生一看:&不好,可能是非常凶险的心脏病,需要马上做手术。&
  电话又打给当天值班的心胸外科主任倪一鸣。倪主任接到电话冲到急诊室,做了初步检查后判断,这位男病人得的是主动脉夹层:&这是一种最可怕的心脏大血管病变,立即做手术一分钟都不能等。&病人马上被转入手术室。
  手术一直做到晚上11点多。病人被推出手术室的瞬间,老婆一头哭倒在地。&先不用伤心,你老公送来的时候是很危险,心脏上最大的血管破掉了,现在暂时保住了。&倪主任换下隔离手术服,先安慰她说。
  &你老公有没有高血压?&倪主任进一步问。
  &血压是蛮高的,超过140,好几年体检都这样,但是他不肯吃药,说自己会好的。&老婆说。
  &你老公这个病,很可能就是血压高引起的。&听完倪主任的话,病人老婆难过地摇摇头。
  近三分之一患者被误诊1个月内死亡率超过90%
  《主动脉夹层诊断与治疗指南》认为,主动脉夹层的年发病率是5-10/10万,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5:1。常见的年龄在45-70岁之间,男性发生平均年龄为69岁,女性发生平均年龄为76岁,目前报道最年轻的患者只有13岁,尤其好发于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在40岁前发病的女性中50%发生于孕期。
  倪一鸣主任说,&主动脉夹层像是一颗装在心脏上的炸弹,一旦引爆,心脏的损伤首当其冲,而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心脏破坏后,整个身体的供血系统也将崩塌,大脑缺血、脏器衰竭,迅速死亡。&
  临床上有统计,得了主动脉夹层的病人在发病的第一个24小时内,死亡率为50%;第一周内的死亡率为75%;第一个月内的死亡率已经上升到90%。
  主动脉夹层的死亡率高,误诊率也高,导致早期治疗不明确。北京阜外医院擅长做心胸外科手术,他们对179例主动脉夹层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误诊57例,近三分之一。其中误诊为心绞痛者占10.1%、误诊为心肌梗死者占5%。
  血压时高时低最危险高血压病人冬天禁止短跑、拔河、跳高跳远
  《主动脉夹层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写到,高血压在主动脉夹层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约80%的主动脉夹层病人伴有高血压。还有,血压变化率愈大,主动脉夹层也就越容易发生而且进展越快。非波动性高血压即使高达400毫米汞柱也不会引起夹层,波动性血压在120毫米汞柱时就可引起。
  倪一鸣主任说,波动性高血压是指血压时高时低的病人。如果血压一直保持在一个数值上,即使血压相对较高,发生主动脉夹层的风险也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如果短时间内没有控制好血压,比如天气冷了血压升高,但是你没有按时吃药,血压一下子飙上来,得主动脉夹层的风险就高多了。
  &越来越冷的天气,对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绝对是个考验。&倪一鸣主任说,热胀冷缩的原理在人体血管上也同样适用,天冷了,血管壁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而如果本身血压就高,那么冬天是雪上加霜。
  &预防主动脉夹层和预防其他心血管疾病一样,都要健康饮食、按时服药。血管没有异常的普通人,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就是最好的预防办法,特别是现在天气骤冷,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三高病人可以请医生看看要不要调整药量,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倪一鸣主任说。
  血压偏高的人,在冬天不要做剧烈运动,在短时间内爆发力量的运动要绝对禁止,比如短跑、拔河、跳高跳远等,拿重物、搬东西也要小心。
  对病人来说,可以从病发时的痛感分辨主动脉夹层和心绞痛,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持续的剧痛,&有病人形容这种痛是一辈子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痛,痛起来时只想抛下一切马上去医院。&倪一鸣主任说,而心绞痛是短时间内的刺痛。停止疼痛前的活动,休息几分钟疼痛可以缓解,可能在一天内反复发作,大部分病人能忍受这样的心绞痛。
  预防血压波动,除了少做需要突然爆发的剧烈运动外,应该每天至少测两次血压,看看人在平静的时候血压有没有波动。
  浙医一院11月接到5例主动脉夹层病人
  主动脉夹层,被医学界形容为&心胸外科最凶险的危重病&,浙医一院心胸外科11月就接到了五例,而这个病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的教科书里被归为&罕见病&。
  为什么以前的罕见病现在成了&常见病&?倪一鸣主任认为,从大的方面来说,现在得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异常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容易出现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容易得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有两类人&&
  先天性心血管异常,比如有马凡氏综合征,美国女排运动员海曼和我国男排运动员朱刚都因为这个病而倒在运动场上。这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病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超出常人,常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
  还有一类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病人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也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发人群。
  血压高的人为什么更易得主动脉夹层?
  你可以把人的血管想象成城市里四通八达的地下水管,血液是水管里面的水。水压持续增高,水管承受的内部压力越来越大,当某一天超过它能承受的临界值时,水管就会爆裂。血管也是如此,血液压力过大,血管也会承受不住爆裂。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情况。&倪一鸣主任说,主动脉是动脉血从心脏流出的大血管,这也是人体最粗的一根血管,像是水厂刚出厂的那根大管子。从结构上说,主动脉有两层,并在最里面与血液直接接触的地方,还有一层内膜。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会导致血管内膜硬化。在血流的冲击下,硬化了的内膜就有可能被撕裂。这个时候,从心脏泵出来的血,就会涌入血管内外两层的夹缝中,在两层动脉壁之间形成血肿夹层,称为&主动脉夹层&。
  正常主动脉壁厚约1-2毫米,而发生&夹层&部位的血管壁厚度可能仅为正常厚度1/10。这么薄的血管壁极易破裂,一旦破裂,病人会在几分钟内死亡。
  高血压病人安全过冬须知
  1.冬天是高血压病人的危险期
  2.血压忽高忽低,比稳定的超高血压更危险
  3.每天至少测两次血压,观察血压变化幅度
  4.去医院问医生,冬天了要不要调整药量
  5.一定要坚持按时服药
  6.注意保暖,早上不要太早出门
  得了主动脉夹层需要置换人工血管
  主动脉夹层被称为最凶险的心脏大血管疾病,针对这个疾病的手术在业界也是难度最大、最凶险的手术之一。这个手术的思路是把发生夹层的主动脉用人工血管替代。
  心脏是人体的供血司令部,更换心脏上的主动脉,心脏里的血怎么办?浙医一院用体外循环机代替心脏的功能,本来要流到右心室右心房的静脉血流入储血罐,用人工膜肺氧合后回流到身体里,这个血液相当于动脉血,全身通过这种&动脉血&来补充氧分。倪一鸣主任说,&通过体外循环,心脏被旷置起来,那就可以在心脏无血的情况下做手术。做心脏大血管手术的关键在于快,尽量减少出血的机会和使用体外循环的时间。&
  怎么把手术做快?倪一鸣主任说,手术做得快不快要看医生的技术怎么样。同样是缝血管,有些医生上面入一针左边入一针,破掉的主动脉很脆,像纸一样,稍一用力,血管再次破裂,又要缝新的口子,如此反复,他一台手术所需时间可能比经验丰富的医生要多四五倍。
  前段时间,美国一家医学院心血管外科专家到浙医一院交流经验,美国专家问浙医一院的主任医师,做主动脉夹层手术需要多少时间?倪一鸣主任回答大约要四五个小时,那位美国医生连呼不可能,他们那里做这个手术起码需要7个小时。&我们这里病人多,每年收到上百例心脏大血管的病人,实践机会多,经验就会比较丰富。&倪一鸣主任说。
  浙医一院心胸外科是浙江省最早创建的心胸外科之一,2002年起成为了浙江大学硕士学位点,是省内心胸外科领域的带头学科,2005年起成为浙江大学唯一的心胸外科博士学位点。
  除了心脏大血管手术,浙医一院心胸外科在瓣膜置换、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复杂先心矫治等方面都处于全省领先水平。1999年和2000年在省内率先成功开展了心脏和心肺移植。今年预计完成复杂性心脏手术1200多例,普胸手术2600多例。
  心脏外科手术是用血大户自体血回输技术可以为患者节省200-400毫升血
  天气越来越冷,心血管病人越来越多,需要做心脏手术的病人也越来越多,但是现在血库用血普遍比较紧张,手术备血一旦无法保证,有些手术就开展不了。
  &异体输血困难,那就用病人自己的血。&浙医一院心胸外科体外循环组的施丽萍主任说,2008年,浙医一院心胸外科在医院内率先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在多个方面节约用血:在心脏手术之前把病人体内的部分静脉血暂时储存在储蓄袋中;手术中紧急需要血液时,把病人的血液稀释使用;手术后回收体外循环机的血液,全部回输给病人。
  &病人手术中使用自己的血,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倪一鸣主任说。
  根据浙医一院的统计,这种自体血回输技术5年来已经把心胸外科心脏手术的异体血红细胞输注量下降了70%,血浆输入量下降60%,累计节省用血量达73.6万毫升。
  倪一鸣主任说,之前大家形容心胸外科的医生做手术是&浴血奋战&,每位病人都要准备很多血才可以上手术台,现在他们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为每位符合条件的病人节省了200-400毫升的血。
记者 王真 通讯员 王其玲 骆文宗
&&相关稿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患者饮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