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可以去贫困山区支教教吗?

我是一名初中生想去偏远地区支教不知道可以么大家帮忙想想办法_百度知道
我是一名初中生想去偏远地区支教不知道可以么大家帮忙想想办法
提问者采纳
往返交通费用自己承担、学历:大专或者同等学历以上(支教学校初中要求本科以上): 1、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希望您能够理解、教师或者或相关工作经历3年以上优先考虑、要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基本要求; 5); 4); 7)、年龄、身体素质良好:年满十八周岁,您的学历不满足政策要求; 3)、有一定经济基础、性格开朗,适应能力强,当地学校提供基本食宿、支教时限、能吃苦耐劳:大专或者同等学历以上(支教学校初中要求本科以上)”; 2; 3,有爱心。
基于第二点“学历: 1):至少半年(一个学期); 2)西部(含云南)爱心支教志愿者基本要求; 6),所以无法去支教,善于与人沟通,有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支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广西“80后”夫妻教师不舍山村学生 带孩子去支教
  图为覃晓在指导学生做作业。朱柳融摄
  图为韦速在指导学生做作业。朱柳融摄
  图为下课后学生围着韦速。朱柳融 摄
  中新网柳州9月9日电 题:广西“80后”夫妻教师不舍乡村学生带孩子去支教
  作者 朱柳融
  “这里的孩子太可爱了,我舍不得他们。”广西柳江县土博镇中心小学的支教老师覃晓看着玩闹的学生说,最想做的事就是把自己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孩子。
  距离县城50多公里的土博镇,柳江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该镇的中心小学四周被群山环抱,34岁的覃晓到此支教已经1年半。和她一起来的,还有丈夫韦速和6岁的儿子。
  夫妻二人原是柳江县百朋镇中心小学的教师,2014年2月为响应教育部门支教轮教的号召,主动报名支教。
  “土博镇是我父亲的家乡,小时候他为了上学赤脚走很远的山路,中午因离家太远只能饿着肚子。”覃晓说,因此她深知偏远地区教学资源的匮乏。
  夫妻俩同时报名支教,在县城上幼儿园的儿子无人照顾,两人干脆把儿子带上。因为没有多余的宿舍,一家三口只能借住亲戚家,挤在18平方米的房间,没有厨房和厕所。
  “刚开始,一切都不习惯。”覃晓介绍,儿子每天都哭闹着要回家,当时她甚至开始怀疑到土博支教是否是个错误的选择。
  当看到孩子们纯真又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神,覃晓说:“再苦再累我也乐意。”
  根据学校的安排,覃晓要负责两个班共计100个学生的数学课,韦速负责高年级的数学。覃晓主动走村串户,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并针对学生的特点在课余时间进行单独辅导。
  班上的蓝洪柱计算能力差,上课很少发言。覃晓和他谈心了解到,蓝洪柱很多问题不懂,但却不敢向老师提问,还害怕上课回答问题错误会受到批评。
  于是,覃晓花了三周时间对蓝洪柱等同学进行计算能力的训练,在2014年春学期期末考试,几个学生数学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
  光阴似箭,一年的支教生活很快就结束了,覃晓的儿子也适应了乡村生活,有了很多小伙伴。“当学生得知覃晓夫妇准备离开时,一拥而上抱住他们,满眼含泪请他们留下来。”覃晓介绍,我也舍不得他们,但是当时必须要离开。
  2015年春学期,覃晓得知有连续支教三年的政策,于是她和丈夫带着孩子又回到了土博中心小学。“这里条件很艰苦,但同事很友善、孩子很可爱!”覃晓说。
  对于覃晓的看法,韦速也表示赞同。“农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单纯,他们更需要我们。”
  据土博镇中心小学校长韦国柳介绍,因地处偏远山区,土博镇教师流动大、师资匮乏。仅今年上半年,因为教师生病、退休或跳槽,就减少了13名教师。(中国新闻网)
编辑:杜静
关键词:支教;覃晓;教师;80后;带孩子;夫妻;中心小学;做作业;了解学生;计算能力
黄晓明点赞“支教岛”:家乡好老师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近期,大众网刊发的“青岛有个支教岛”系列报道影响力不断扩大,引发全国网友的广泛关注。大众网官方微博@大众网相关博文阅读量达226.4万,网友留言讨论1106次;微信阅读量超过5万次,有2000网友点赞。
8日,武隆县24位初中生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北京之旅,带领他们的是当地教委有关人士和行走中国户外公益俱乐部的支教留学生。这正是武隆教委试点推行的支教新模式,让支教者过来了解区县教育的同时,也组织学生们在假期出游,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大学生支教应该升级到2.0版本,仅有爱心远远不够,应当拿出更加专业的态度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支教中,不妨让女大学生利用朋辈教育,给女孩子们讲一讲女孩子的自我保护知识。唯有如此,大学生短期支教才能赢得应有的尊重和肯定。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第a20版:日行一善
盖新平带着儿子到农村支教
她让农村的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够听到“城里”老师的课
&&&&现如今,大多数人会想方设法带着孩子挤到城里,或者带孩子去国外游学,但烟台莱阳盛隆小学的美术老师盖新平,作为国培骨干教师和莱阳名师培养人选、兼职教研员,却主动要求到莱阳谭格庄中学支教,还带上自己的儿子,安家农村,静下心来,专心支教,创造性地根据农村学校特点开展美术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深受乡村孩子们的欢迎,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YMG记者姜晓通讯员李震李庆盛摄影报道  主动去圆乡村美术教学梦  2014年春天,结束了“国培计划”骨干教师的学习,盖新平老师主动向盛隆小学校长姜心悦提出申请,要求到农村学校去支教。她的申请一提出,让很多人感到不解甚至猜测,不知道她究竟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选择,其实她的初衷很简单:没有任何功利性,就是想走下去,把优秀的教育资源送到乡村孩子们的身边,让农村的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够听到“城里”老师的课。2014年新学年开学前,校长告诉他,局里批准了,而且是实行大规模支教,让城里的名师、兼职教研员和学科带头人带头到农村支教,同时,对换让农村的教师上城里学校来学习提高,通过人才流动来实现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真的要走下去,她还真有点顾虑,这就意味着这一年,要每天来回一百多里,随着天气的转冷,遇到雪天怎么办?只有把在实验二中上初三的儿子带到农村去,才能做到安心支教。她把想法又和丈夫、儿子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了解这个困难后,校长姜心悦与实验二中联系,校长许京东听说是支教老师,也立刻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同意保留孩子的学籍,让他暂时跟随妈妈到谭格庄借读,于是,她带着儿子来到了谭格庄中心初中,成为了全校唯一的美术老师。  让美的种子扎根乡村孩子们心中  盖新平在学校的家是由最普通的一间教室改成的,卧室里安了两张床、一张旧办公桌和一张用课桌改造的餐桌。“能撇下家有暖气的好条件,到四处漏风的乡村学校来支教,真是了不起!盖老师到我们学校来,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的变化,更是理念的更新!”谭格庄初中老师刘美艳感叹道。虽然是莱阳市最偏远的初中,但谭格庄初中校长宫美春非常重视艺术教育,只要是盖新平老师提出的学生能用得上的美术材料,学校都给予大力支持。谭格庄初中有一个已经退役的老式油墨印刷机,在盖新平眼里却是好宝贝,她向校长提议再买台版画机,就可以开设版画课,这样既能拓展美术课程,又能提升学生的兴趣。于是,新学期开始,她就带着学生们创作、刻版、印制。如今,美术教室的墙上已经挂满了学生们印制的版画作品。  开设的美术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部分初四学生也产生了想报考高中美术专业班的想法。但参加中考前的专业考试,他们又苦于绘画基础薄弱。针对这种情况,盖新平除了在每周的课上进行辅导之外,又在寒假主动抽几天时间对他们进行了义务集中辅导,看到孩子们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每天的进步,她从心里感到特别欣慰。  盖新平老师在指导学生插花。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偏远山区支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