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孔孟教育为理念的学校的教育理念有哪些

中国从古代建国以来,我们从历史上看,自汉朝统一中;现在,让我们超越时空,从《礼记》上领略中国古代的;而现在读书的情形却太苦了!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试问一个小学生,乃至一个初中生,技艺、知识、经验;外国人对儿童很爱护,无微不至,小孩是随心所欲,想;值得强调的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把教育的理念建立在孝;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20世纪7;国家、民族
中国从古代建国以来,我们从历史上看,自汉朝统一中国之后,在教育制度上,就有了一个很精细很明确的概念, 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教育哲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可以说在全世界其他国家民族尚未发觉文明之前,中国人已经十分重视教育:深知唯有教育才能解决人自身以及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才能够帮助人类自己安乐和平;深知教育是强国富民之本,与国家民族之前途密切相关;而小学教育是扎根,教育应从儿童着手,所谓童蒙养正。
教育的中心是孔孟教育,一直延续到清朝。孔老夫子有教无类―― “教不倦,学不厌”的伟大精神光耀千秋。那么,我们首先要问教育是什么?在中国孔孟传统教育理念中,教育就是生命、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天地万物、与宇宙的关系。
现在,让我们超越时空,从《礼记》上领略中国古代的教育场面和读书之乐:童子七岁的时候,离开父母跟著老师,只有节日,才能回家看看父母。跟著老师学什么呢?学洒扫应对。换一句话说,他所学的是生活教育。他在学校里面能够侍奉老师、侍奉学长,回家去自然就会孝顺父母,尊敬兄弟姊妹,这是伦理道德的教育。除此之外,就是背诵重要的经典。老师选出来教他读,督促他背诵,一遍一遍去背 ,一天要背几十遍、上百遍。诸位想想这目的何在?是不让学生胡思乱想。小孩不给他事情做,他会胡思乱想,用这种方法训练他的智慧。整个小学从七岁到十二岁,都不讲解义理,就是叫他背诵,背得滚瓜烂熟,他心里没有妄想,只记诵许多圣哲的智慧结晶。十三岁入太学,太学授课就是讲解研讨。太学里的老师教学,不一定是在讲堂里面,摆著书本坐在讲台上。那时候学生少,一个老师大概只带十几、二十个人,这样小班,老师也都是专家,对于学问,他一生专攻某一经论,他专讲授这个科目,老师往往带着学生游山玩水,领略大好山川,旅行授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归来,他的课程也讲授完毕。为什么呢?课程典籍老师背得很熟,学生也背得很熟,讲课不需要带课本,讲到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大家都知道。每一面十行,一行二十个字,没有空格;不管哪个地方刻书,都是这个规矩。所以上课不带书,老师带着学生去玩 ,带着酒、带着菜,学生替老师拉车,服侍老师,教学是那么自在快乐。所有要修学的课程都在小学完成背诵,以后就不要再用书本了。现在诸如国学大师南怀谨,他到七十多岁写文章,引经据典,随手拈来,这都是他小时候背的。
而现在读书的情形却太苦了!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高中,课业较为沉重。而所学的也仅仅是技艺和谋生之道。而在孔孟的教育中,德行第一,学问第二、技艺和谋生之道是最末的。我们今天把教学的重点丧失掉了,所教的仅是技术,是皮毛,不是根本。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丧失掉了,哀哉可悲!民国以来,学校废弃了中国两千多年所行的制度,一味采取西方的教学法。一味强调培养创造力、创新思维。 试问一个小学生,乃至一个初中生,技艺、知识、经验都十分有限,你叫他去创新、创造,他没有一定的根基,他造什么?
外国人对儿童很爱护,无微不至,小孩是随心所欲 ,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儿童时代享福。中年在社会上奋斗,苦苦挣扎。由于东西方人观念不同,老年的时候住在养老院很可怜,孤独寂寞,极少能与后代享受天伦之乐。所谓老年人的坟墓,中年人的战场,儿童的天堂。我们中国人则和他们相反,童年时代父母师长管教很严,规规矩矩,教给孝悌忠信,培植培福的根;中年时代服务国家、造福社会;晚年时代享清福、颐养天年。人生的境界逐步提升,止于至善,这是较为圆满的人生规律。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把教育的理念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中国的文字,是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都不能够比拟的。中国的文字是智慧的符号,这符号表达的意趣非常浓厚,这个 「孝」字可以说代表了整个的教育,从小把这个观念灌输给小孩子。这「孝」字,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中间没有代沟,不但父子是一体 ,父亲上面还有父亲,一直追到无始;儿子再往下还有儿子,人生代代无穷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是一个整体。西方没有这观念,西方人父子有代沟;所以外国人问中国人为什么祭祖先?几千年前的祖先,你认识吗?你知道吗?你们为什么要祭他?他永远无法理解。但是儒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社会和睦、四海一家、天下太平。今天每个人都希望世界和平,和平要从那里做起?要从这基础上做起。离开这个基础,和平只是口号,绝对不能成为事实。儒家的教育致力于孝道的发扬光大。横的一面是兄弟、朋友、朋友的朋友,如是推展出五伦五常,「伦」是「伦理」。“夫妇“,这是讲人与人的关系,最小 的一个圈。「室」,指同住一个房间。室外面是家,家有“父子”,有“兄弟”。家外面 是社会,社会有“君臣,有“朋友”。从前「团结」这两个字在中国用不上的,因为五伦就是团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是一个整体,还喊什么团结呢?人与人之间,有名份,有义务,所以五伦就有十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诚友信、君敬臣忠他有他本分的责任,他有他应尽的义务。“仁、义、礼、智、信” 这五常是基本的道德理念。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20世纪70年代就指出:现代,乃至未来,能够拯救和构建人类精神生活的,惟有中国的孔孟教育??台湾学者、被誉为“中华经典推广读诵第一人”的王财贵先生说:最高级的教材是“四书”,第二级是“五经”,第三级是唐诗、宋词、古文??
今天,我们借古鉴今的意义何在?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对于固有的文化应当继承恢复,取其精华。对于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训应当再认识、再肯定。古人的智慧、思想、才艺、经验经过几千年的浓缩沉淀,是真理,是智慧。教育是1 国家、民族、社会强盛之本。在教育上,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直到今天受人推崇,而且在新的历史时代,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仍然有许多可取之处。我们应当继承发扬,让优秀的文化为新的时代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与当今素质教育 郭齐家 郭齐家,生于1938年,湖北武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古代学校》、《中国古代考试制度》、《中国古代教育家》和《中国古代学校和书院》等。主编:《中外教育名著评介》、《中国小学各科教学史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务全书》、《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等。与人合著:《简明中国教育史》、《中国远古暨三代教育史》、《陆九渊教育思想研究》等。 一、当今为什么要提出“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各级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人才规格等诸多方面的重要问题,这是在21世纪我们国家、民族迅速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因此,上到党和国家领导层,下到普通大中小学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亿万学生及其家长都对素质教育给予了热切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 所谓“素质”,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二是后天经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这就是孔子讲的“性”与“习”的问题,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人的性情本是相近的,只因为习染不同,便渐渐地相差很远了。孔子说的“性”,是人们的本性,即先天的素质,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征;“习”就是习染,指的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获得的基本品质。“性相近”强调的是每一个人都有相近的本质,因而都有达到理想人格的可能;“习相远”强调的是每一个人究竟能不能成就理想人格,最终取决于他后天的经验活动和受教育的程度。当代著名学者熊十力先生把中国传统教育中“性与习”的关系称之为“性修不二”。熊先生说:“天人合德,性修不二故,学之所以成也。《易》曰:‘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全性起修名继,全修在性名成,本来性净为天,后起净习为人。故曰:人不天不因,天不人不成。故吾人必以精进力创起净习,以随顺乎固有之性,而引令显发。”(《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85年12月版第622页)意思是说,人如果没有天然具足的本性,就失去了为人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不“习”,即不从事于修为,则天性也不能显发。所以说,“性”是成人的先天根据,而“习”是成人的后天根据,二者是内在地统一的。 为什么要提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人们根据当今世界变化和 发展潮流,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必然性和必要性。当今国际社会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第一,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为了抢占经济和科技的制高点,全球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又是以合作为前提,民族经济之间越来越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一国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取决于他国和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国际趋势的出现,对我们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挑战。日本较早提出了“国际人”的人才培养要求,日本提出“为培养具有国际社会生活能力的日本人,应加强国际理解的教育”。美国一个由33位大学校长和权威人士组成的迎接挑战委员会在一份致总统的建议书中“建议”:1.支持并加强国际问题的研究和学习;2.鼓励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互换;3.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外语教学;4.帮助美国高校与外国高校开展教育与科研的合作交流。1994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一份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指出教育应该具有四个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 第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亦带来了对社会的危害和负面的影响。人类社会发生了几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带来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与飞跃,但也产生了一系列世界性的问题,如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心病加剧、价值标准失范,道德滑坡等等。“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对善和恶都会带来无限的可能性。”主要反映在社会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失落这两个方面。 第三,文化时代的到来。其特点如下:一是知识已渗透到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并处于中心的位置;二是知识制约并决定了经济、产业发展的方向、结构和水平,并且成为一种产业;三是知识已成为权力的象征,成为能影响财富、政治权力的最重要权力的来源。可以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就是“知识的差距”。 当前提出“素质教育”,从积极方面说,就是要使我们的教育积极适应当今国际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当今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从消极方面说,是针对当前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而言的,其主要表现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加趋向功利主义,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束缚,甚至是畸形发展。有些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将自己所有的时问和精力都局限于课本知识内,通过各种机械的学习和训练来获取考试成绩的高分,但作为现代人应有的素质却非常贫乏,手拿高分成绩单,却缺少应有的适应社会的能力。重理轻文造成学生素质的低下。学生只看重自己的学习成绩,缺少对他人的和社会的关心。学生缺乏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素养,甚至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学生缺少丰富的个性和创造性,缺少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独立思考力和动手的实践能力贫乏。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2 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 为什么要提出“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更加接近于教育的本质,更加符合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的客观规律,“素质教育”是千百年来人类教育发展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但人的素质的提高终究是需要一种媒体,知识就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最重要媒体之一,包括经验。对两者关系的不同处理,引起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一是重知识,认为只要有了知识也就有了能力,也就提高了素质。这一观念在教育中被逐渐强化了,并影响到学生,使他们的学习较多地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二是重能力。相对而言,人的能力远比知识重要。因此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他们将接受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三是重素质。能力一方面不能覆盖人的全面素质,容易导致对非智力因素的忽视。另一方面,能力和素质比较而言,素质更内在、更根本,而能力只是素质的一种表现。因此教育应当把注意力和着重点落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注意整体的人格的提高,把以往重知识、重能力的教育认识水平再提高一步,提高到更加注重人的素质的新水平上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最大程度的“内化”,身心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人格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这种认识应当说既包括了对能力培养的重视,同时也肯定了知识的基础作用。这种认识更接近于教育的本质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江泽民主席日在北京师大庆祝校庆九十周年之际为师大的题辞:“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谱写中国教育的新篇章”。江泽民主席在日为《中国传统道德》一书的题词:“弘扬中国古代优秀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造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日江主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社会主义新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历史联系。社会主义文化是个大概念,包括社会主义教育及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及其与传统教育之间的历史联系。日江主席在美国哈佛大学作了一个著名的演讲,他说从历史文化角度来了解和认识中国,是一个重要角度,因为现实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中国的文明传统,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乃至中国的发展方向。这些论断不仅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价值,而且说明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至今仍然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根据江主席一系列讲话的精神,我们想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教育的优秀成果与当前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来说明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素质教育”更加接近于教育的本 质,更符合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的客观规律,它是千百年来人类教育发展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它吸取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教育的优秀成果。 二、孔子与“素质教育” 蔡元培先生1921年在美国考察时发表演说,着重介绍了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和墨子。他说:“孔墨教育含有三种性质:(一)专门教育;(二)陶养德性;(三)社会教育。孔子有普通学六种:即礼、乐、射、御、书、数。专门学四种:甲.修词学;乙.伦理学;丙.政治学;丁.文学。孔子主张陶养性情,发达个性。其教人之法,为因材施教。其总的道德主义为中庸,与西哲亚里士多德相似,又极注重社会教育,故其收学生,无年龄界限及职业界限。”蔡元培先生考察欧美后得出的结论是,理想的教育应包括中国传统的孔墨精神,加之英之人格教育,德法之专深研究,美之服务社会等,“大学教育应采欧美之长,孔墨教授之精神,”“照以上所述之欧美教育新法,与中国古代教授法??应参酌兼采。”(《在柏克来中国学生会演说词》) 当代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自从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处于优势以来,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程度已近似悲剧,而且社会管理也很糟糕。”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墨家的仁爱学说,是解决现代化社会伦理问题所急需的。他说儒家的仁爱“是今天社会之所必需”,“墨家主张的兼爱,过去只指中国,而现在应作为世界性的理论去理解。”(《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89、425-426页) 西方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一次集会后发表的宣言中认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的道德智慧。(参阅新加坡吴德耀《古今人对孔子的评价》,载《走向世界》1989年第5期) 孔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马融注曰:“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皇侃疏曰:“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论语义疏》)所谓“类”,即指按政治地位的贵贱、廒鄙等种类。西周的学校为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不仅奴隶主贵族与平民、奴隶之间有严格的阶级界限,就是奴隶主阶级的内部也等级森严,有贵贱尊卑之分。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人我都可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廒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孔子以前的教育是有“类”的,教育大权是把持在少数贵族手里,那时叫“学在官府”。孔子的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有教无类”,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3 和人才的来源,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这就是蔡元培先生讲的孔子“其收学生,无年龄界限及职业界限。” 当今“素质教育”讨论很热烈,有人认为其重要精神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培养、全面发展,人人有得,学会高质量地生存。湖南汨罗人归纳“素质教育”是:“从孩子出发,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所谓孔墨的精神,就是仁爱兼爱,有教无类,面向全体,为了一切孩子,人人有得。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是“君子”或“君子儒”。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修养自己,使一般人安乐,使老百姓都得到安乐。 修己――讲的是“德”。孔子尤注意把握仁者爱人的忠恕之道。用肯定的方式说,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也就是关心人帮助人,认真为社会做事,这便是忠。用否定的方式说,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也就是要宽待人,体谅人,尊重人,不损害人,这便是恕。假如你不能自觉帮助他人,至少你不要有意去损害他人,这个“他人”既指个人,也指群体,包括民族和国家。道德行为都是相互的,普遍伦理必须普遍适用,忠恕之道便是可以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而且恕道比忠道更具基础性和普遍性,是人类社会维持正常秩序的起码准则,被称为黄金规则。孔子说:“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就是说,君子应该有坚定的信仰和好学的精神,应该用生命去追求真理实现理想,捍卫正义。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品德没有培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道义在那里却不能以身赴之,自己有缺点却不能立即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呀! 安人――讲的是“才”。孔子强调君子应有治国安民之术,治国安邦的才干,具有一定的才智和从政的能力,能治“千乘之国”,能长“千室之邑”,“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如季康子想在孔子三个学生中挑选人才,孔子说:“由也果”(子路果断),“赐也达”(子贡通达),“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均可在政位上独挡一面。(《论语-雍也》)孟武伯曾问孔子其弟子情况,孔子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子路这个学生,如果有千轫兵车的国家,可以叫他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冉求这个学生,千户人口的县份,可叫他当县长,百轫兵车的大夫封地,可以叫他当总管);“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公西赤这个学生, 穿着礼服,立于朝廷之中,可以叫他接待外宾,办理交涉)。(以上见于《论语?公冶长》) 孔子还说,君子应有“智、仁、勇”三方面的修养:“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 此外,孔子还注意美育陶冶,他提出君子要追求“尽善尽美”(《论语?八佾》)。“美”指声音,就艺术形式而言;“善”指内容,就艺术实质而言。还提出君子应“文质彬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内容和形式,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之修养。 由此可见,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仁”(德)、“知”(智)、“勇”(体)、“美”(乐)、“才”等几方面都得到全面修养和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先师”。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习的主动性。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容易上当受骗,只思考而不读书,问题仍疑惑不解。这说明学习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会流于空想,那也是有害的。 孔子有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启发”一词由此而来,“举一反三”成语亦由此而来。朱熹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四书章句集注》) 孔子还认为思考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遇到问题时就问“怎么办”,这意味着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孔子说过:“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对于一个遇事不问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孔子经常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教育学生,例如当子夏读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几句诗(巧妙的笑容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啊!),问孔子是什么意思,孔子就启发子夏说:“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花,作画须先有素洁的底子)。子夏领会到孑L子是说“礼”须建立于“仁”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但子夏对这个想法还不能十分肯定,于是进一步问孔子:“礼后乎?”(是说礼在后吧?)孔子听了很高兴,称赞说:“能够阐发我意思的是子夏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论语?八佾》)这首诗的原意如何,且不去究论,只是从教学法的角度分析,显然孔子在这里运用的是启发式而不是注入式。他避免了用简单的道德说教,利用形象思维的作用,由生动具体的画面,引向抽象的道德观念,以便使学生留下深4 刻的印象,主动地去认识“仁”的意义,从而自觉地接受礼的约束。 孔子通过长期的私人讲学的实践,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即从学生的个人实际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宋儒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由于孔子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所以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往往学生问同一样的问题,而孔子回答却不尽相同。如孟懿子问孔子:“怎么才算孝?”孔子答:“无违。”意思是说,无论在父母生前死后,都要依照周礼的规定,不能僭越,这才算是孝。孟武伯问怎么才算孝?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的冷暖疾病而说的。子游问孝,孔子认为子游对父母的生活还注意照顾,于是就提出加强对父母的恭敬,所以说:“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孔子回答曰:“色难。”意思是说,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悦亲切。(《论语?为政》) 据《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三、《学记》与“素质教育” 《学记》是《小戴礼记》49篇中的一篇。《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经验与教育思想的总结。《学记》是中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体系比较严整而又极有价值的一篇,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学专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更是我中华民族的骄傲。 《学记》在具体分析教学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系列教育与教学的原则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也是当今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应认真参考、细心体会的。 1.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学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这两方面辩证的统一的互动过程,是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过程。从教师方面说,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教也是学,教即是学。教与学是互相促进、提高教的水平。从学生方面说,学生从教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仍需要自己学习的努力,才能有所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教因学而得益,学 因教而日进。《学记》明确地指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认为“教”与“学”都是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相长”不只意味着“教”与“学”两方面的关系,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特别在今天推进“素质教育”来说,更应提倡“教学相长”的精神。 韩愈后来继承与发展了《学记》的“教学相长”的思想,进而提出“相互为师”的观点。“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明确提出“相互为师”的新思想。教人要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谁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就向他学习,建立新的相互为师的师生关系。提倡这种原则的即在现代世界教学论著中亦属罕见。这个原则对于我们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师生关系,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藏息相辅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学记》认为课外活动是课内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课外活动,包括课外作业在内,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学习。正课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辩证的统一,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之间辩证的统一,接受知识与消化知识之间辩证的统一,学习与休息之间辩证的统一,“亲师”与“乐友”之间辩证的统一,这些朴素的教育辩证法,如果不是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是锤炼不出来的。 目前教育领域学生超负现象严重,许多学校的减负工作方向和措施是正确的。但也有的走进了误区。该减的不减,不该减的减了。如课业负担不减,把课外活动、兴趣班如绘画航模先减了;收费的减不收费的也减,一减永逸;只向45分钟要质量,下课放学赶学生走,关门大吉。把学生一味推向家庭和社会,游戏机厅及社会收费活动场所红火起来。一课一书不是不要课外书,有的学生课余连课外书也不读了。其实真正的素质教育无处不在。“减负”是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才是目的。为此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全方位教育目标观,不能因课程、教育途径、方法和每个人的工作分工不同而把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割裂开来。要树立全程教育观,从入学到毕业,从活动开始到结束,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到社会劳动实践,从学校到社会、家庭、宿舍等都要进行教育。 3.预时孙摩 5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17传统教育思想等内容。 
 2015 专业科: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与当今素质教育答案共 3 大题,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请于 30 分钟内完成) 一、单选题(共 7 小题,每题 5 分) 1...  中国的古代的教育思想有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和墨 家教育思想。 下面先说儒家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  (《养生主》) 总之,道家具有一种反传统的教育思想,其中除了消极颓废的东西外,也有尚自然、不 盲从,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面可资借鉴。 六、法家教育思想 商鞅(前...  传统教学思想与现代新课程理念 面对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如何树立新课程的思想和观念,把握课程改 革的方向,正确理解课程改革的意图,彻底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中...  ㈡、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㈡、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 私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私学兴起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家庭教育学 我国传统家庭家庭教育思想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讲稿整理 一、我国传统教育的目的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  传统教育思想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国从古代建国以来, 我们从历史上看, 自汉朝统一中国之 后,在教育制度上,就有了一个很精细很明确的概念, 成 为我们...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摘要: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 分不开的。它包括天道观和人性论 历史观与社会观 伦理观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学校教育理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