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大平原地形和地势的区别地势特征

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读下面美国本土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左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右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描述美国本土的海陆位置。(2)根据美国本土的地形、河流分布图可以看出,美国本土的地形特征主要表现在:西部是高大的&&&&&&&&&,中部是广阔的&&&&&&&&&,东部是低矮的&&&&&&&&&&。(3)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A.美国农产品中多为热带产品" g! O
_; Y- ?6 X( E. F5 b7 JB.具有地区生产专门化特点! j# e# [- c, E1 dC.乳畜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 P2 K1 a3 Y* Y# c& aD.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广的国家, U9 M3 B% ]3 a7 V0 [$ L(4)根据美国本土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左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右图)分析美国小麦区发展小麦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1)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与加拿大接壤,墨西哥及墨西哥湾以北(2)山地&平原&山地(3)B(4)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耕作;河流众多流经,灌溉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春夏气温高。
解析试题分析:(1)美国位于北美洲,三面濒临海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接壤。(2)美国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是有多条平行山脉组成的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面积广大的中央大平原,东部是地势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所以国本土的地形特征主要表现在: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矮的山地。(3)美国农业呈带状分布,可见美国农业具有地区生产专门化特点,便于机械化,效率高。选B。(4)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耕作;河流众多流经,灌溉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春夏气温高。考点:美国的位置、地形特点、农业生产特点。点评:(1)美国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温带和亚热带海陆位置三面濒临海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领土组成本土48个州,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一个首都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落基山脉中部平原区:面积广大的中央大平原东部山地区:阿巴拉契亚山脉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河流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湖泊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美洲大陆的地中海”,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2)美国实行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好处: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大规模进行机械化生产,更广泛地使用高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精品]2012年高二地理备考资料北美洲
下载积分:420
内容提示:[精品]2012年高二地理备考资料北美洲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2:44:4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精品]2012年高二地理备考资料北美洲
官方公共微信大平原 - 搜狗百科
该词条缺少摘要、基本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
  亦称( American Desert)。  主要自然地理区之一。北起,南抵的,东接和低,西至东麓。南北长4800千米,东西宽480~1120千米。面积约 290 万平方千米。 西高东低,由东麓的1800米向东逐步降至450米。构造为北美中部,覆有深厚的自- 新生代水平系,地面平坦,习称大平原。温带大陆性半,年降水量 300 ~600毫米,东少。 东部发育有普列利亚草被群落 。 土层深厚肥沃 ,降水适中,是北美最重要农业区,产、、、、等。富、、等矿产。  大平原南抵格兰德河,北及岸的马更些河三角洲,东界和,西达落矶山脉,为北美洲一个主要自然地理区。长度约为4,800公里(3,000哩),宽500~1,100公里(300~700哩),面积约290万平方公里(112.5万平方哩),大体等于美国的1/3.美国10个州(蒙大拿、北达科他、南达科他、怀俄明、内布拉斯加、堪萨斯、、荷马、和)和加拿大3个省(、和达)以及均有一部分在大平原内。有些著者以西经线作其东部界线,但更精确的界线为100°线稍为偏东的德克萨斯至北达科他的东向陡崖。在加拿大境内,大平原与加拿大地盾之间的分界线在的以东穿过,然後转向西北 绕过(Lake Athabasca)、、;在北端,大平原在马更些河三角洲正西成一狭窄地带到达北冰洋。  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它实际上一直延续到加拿大。在美国境内,它的基本界限是:西起落基山山麓的海拔1800米一带;东到,大约沿着等高线为海拔300米的位置;北到加拿大的(Saskatchewan);南到的南部。美国学术界对于大平原的东部界线有不同的认识,一般认为在西经97°附近。   美国大平原包括有蒙大拿、怀俄明、科罗拉多、新墨西哥、北达科他、南达科他、内布拉斯加、堪萨斯、俄克拉何马、得克萨斯等州。东西宽640公里,南北长约2400公里(加拿大包括在内)。其中土地面积约占美国本土面积的五分之一(153.6万平方公里),人口550万,只占全美人口的3.7%,很低,大约每平方公里不到5人。除开边缘它是一块相当完整的平原,从西向东缓慢倾斜,人眼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坡度,大约每公里仅下降2米。沿着横贯全美的80号高速公路,穿行于这块广袤的土地,心胸顿感坦荡。一位旅美学人写道:“由来山色为诗魂,平陆应怜亦堪吟,灼灼物华竞畿甸,盈盈谷梁溢仓廪,尽目无涯追落日,入室有思解疑云,胸中自有丘壑在,生机勃发遍桃李”。   
  大平原是一片半乾旱草原型辽阔高原,曾称为美洲。在美国境内,落矶山脉山麓海拔1,500~1,800公尺(5,000~6,000呎),到东部边界降至1,500呎。加拿大境内地势较低,接近北冰洋处地面仅稍高于海面。有些地区非常平坦,如德克萨斯西部和新墨西哥东部的(Llano Estacado);另一些地区有森林密布的山脉高出地面1,500~2,000呎,如南达科他的,以及蒙大拿的贝尔波( Paw)山、大雪山和朱迪斯(Judith)山。   在美国境内,密苏里河及其支流(、〔Platte〕河、)和自落矶山脉向东流经大平原上的宽阔陡岸浅河谷。在加拿大境内,萨斯喀彻温河及其支流为主要河系。  
  其下覆基岩为及浅水相的,主要由缓缓倾斜的页岩、石灰岩、砂岩等组成,厚度可达5公里。本区大部分表层为年轻的组成,在北部还被的冰川物质不连续地覆盖,还有黄土沉积物出现。总的来说地质情况比较简单,地质运动表现不太强烈。但有两个区域在大平原中形成显明的对照:1、巴德兰得( Land):形成了一个极易受侵蚀的地区,其基岩为页岩,偶尔一次性的暴雨即可引起地面相当剧烈的侵蚀,形成了独特的深谷悬崖,在谷地内有高出周围地表几百英尺的小丘壁陆地出现;2、黑山(BlackHill):该区远远高出周围的平原地表,并有足够的雨量,使得松林、桦林生长十分繁茂。其中的基岩为砂岩,为良好的贮水层,为东部的主要水源。   大平原的外貌平整,缓缓向东倾斜,唯有在三个区域被起伏所阻断:1、黑山区:它是一类结晶岩块(约50英里长,20英里宽,即80×32公里),侵入平整的平原沉积,形成一个起伏;2、沿科罗拉多至新墨西哥边界的一带,由一个熔岩盖所保持的古老横亘于平原之上;3、由松树岭断层(接近内布拉斯加至怀俄明一线)打破了平原的整体性,此区并有不同的侵蚀产生。同时由于气候及土壤条件,大平原也被称为“尘碗”(dustbowl)。
  大为。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降水量少,湿度小,多风,气温变化剧烈。湿气主要来自,向北和向西湿气渐少。南部平原年雨量380~640公釐(15~25吋),北部平原12~15吋,内布拉斯加境内的东部边缘25吋,蒙大拿境内的西部边缘不足15吋。加拿大大平原地区的南部降水10~20吋,生长期70~110天。境内生长期平均240天,美、加边境120天,诸省70~110天。  气候属于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在冬季有寒潮时,温度可下降很多,严重的霜冻可分布到得克萨斯。但在冬季如有称作为钦(—nooks)暖风时,它对农牧业却极为有利。在冬天和春天,这种风经常向东南方向,融掉冰雪,提高温度,有利于的放牧。但当称作为伯利扎德(Blizzards)的袭来时,产生风暴,并伴有大雪,对牧业造成极大的灾害。夏季白天很热,但夜晚凉爽,温度变幅很大,一年中最冷月与最热比,温差超过33℃。年降水量少于500毫米,局部变化、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都相当大,给农业生产的稳定带来了很大威胁。   在大平原上,主要的天气灾害类型有以下几种:1、干旱:具有某些周期性的变化;2、尘暴:由于土地干旱、疏松,加上强风及气流的剧烈扰动,尘暴现象很多;3、洪水:尤其是夏季由于暴雨影响加之平原排水困难,时有洪水发生;4、:每年从4月起就经常地发生,虽然是局部性的,但破坏性却极大。   平原上的河流基本上都发源于落基山,从西向东越过平原最终注入,比较著名的河流有、、阿堪萨斯河等。
  大平原的以草为主,东部为中、高草原,西部为矮草乾草原。在这些草地的边缘地带有较大的植物,如、。不过,许多自然草被已被辟为农田。沿河树木成廊,其中有耐旱的硬木树种,如梣和。常青(以熏松为主)多生长于山中森林带,如布拉克山。在加拿大和的之间,有个西北-东南向的过渡地带,名为「」(Parklands),从这里起,草原逐步为森林所取代,北纬54°以北的植被以为主。   在欧洲人定居以前,大平原上有成群结队的︰美洲野牛和。美洲野牛如今几乎已消失尽净,但叉角羚仍繁衍下来。其他与农业息息相关而适应了草原环境的动物有、和。北部针叶林中有、林地、及。
  大约在西元1600年前大平原一直人口稀少。19世纪中叶从美国东部来的殖民者开始驱逐,印第安人被安置在画为的贫瘠农业地区。欧洲移民在将大平原建成殖民地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910年外国出生的移民及其子女构成了北部6个平原州(蒙大拿、北达科他、南达科他、怀俄明、内布拉斯加和堪萨斯)将近一半的人口,主要民族为英国人、德国人(许多是来自)和斯堪的那维亚人。加拿诸省的殖民者为英国人、德裔俄国人(其中许多是门诺宗信徒)、和斯堪的那维亚人。   大平原基本上仍是一个农业地区,生产小麦、棉花、高粱和乾草,饲养牛和绵羊。美国主要产小麦州有8个(堪萨斯、北达科他、、蒙大拿、内布拉斯加、科罗拉多、奥克拉荷马和南达科他)处于大平原内,草原诸省是加拿大主要产麦区。亦很丰富。、、蒙大拿州和煤储量在美国诸州中名列前茅。和加拿大亚伯达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在该国均占首位。
  植物类型为型植被,它是由短草(也称)组成,亦有散布的,最常见的为棉木树(Cottonwood)沿着河谷分布,在石质的非农业土地上还有松树等分布。由于人为影响巨大,草原被毁,过度开垦等,造成了大平原上的天然植被类型很不稳定。在开发前的天然草原,适合于大规模的放牧,一旦被毁弃,草原极难恢复。因此在大平原上植被与土壤的一直是一个重大问题。   土壤肥沃,适于农业耕作,有机质含量很高。但如无充分的湿度及生物的保护,极易受到风蚀,而且风蚀起来的严重程度是惊人的。   从的“沙碗” 变成为“面包篮”   中期,白人逐渐西迁,一步步地向美国中西部侵入,并且在大平原上定居下来。他们赶走了印第安人,以家养的牛群代替几乎被他们灭绝的野牛群,后来又发展了牧羊业,逐渐形成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的八十年代,这时恰逢一个较长的湿润周期(约14年),而且当时的价格又很高,于是许多天然牧场被开垦为农田,但好景不长,又出现了干旱年,这些低于正常年份的降水使农作物受到严重威胁,使得这些无利可图,于是只有废弃。等到又一个到达时,,又照旧循环一次。这样做的结果,导致了严重的恶性循环,因为草原被毁后,牧草极难恢复,致使土地裸露,抗蚀力减弱,一遇到严重干旱及大风时,灾难就不可避免了,最典型的为三十年代的“黑风暴”,这是上述恶性循环的集中表现,如日就遭遇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严重惩罚。在,从加拿大的西段边境与美国西部草原相邻接的几个州,刮起了一股尘雾,以每小时60一100英里的速度,向东推进。这股尘雾携带了美国西部干旱地区的三亿吨肥沃表土,跨越全美国三分之二的领土,一直到达美国的,最后倾泻于离岸几百英里的大西洋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黑风暴”。震惊全球的这个东西长1500英里、南北宽约900英里、厚度达2英里的巨大尘土带,使得当时美国的严重减产,约比过去10年的减少了102亿斤。   它是怎样引起的呢?主要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滥垦土地,破坏草原的结果。在1870年时的美国西部,当时的面积不到180万亩,但在经过60年后的1930年,已经扩大到1亿1千多万亩,相应地增长了60多倍。这样原来的草原毁坏了,致使经过许多年调整已达到稳定的农业的被破坏了,导致了土壤裸露、风蚀加速。加上气候干旱,水分不足,酿成了巨大的灾害。事后调查,这次黑风暴平均刮走了5—30厘米厚的土壤表层,毁坏了约上千万亩的农田。   从那时以后,大平原的农业引起了各方关注,采取了一些措施,逐步使得该区的农业生产稳定下来,这些措施主要可归纳为:1、扩大灌溉;2、机械化;3、增施化肥;4、利用杀虫剂及;5、加强保护土壤等。  由于各种措施,使得现在的大平原成为美国的面包篮(Bread Basket)。美国的、主要都位于大平原上,并成为美国粮食出口的基地。随着21世纪的到来,急剧增加,粮食供应的短缺越来越成为严重的问题,提高大平原的农业生产能力,将会有力地保障全球的,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世界地理(美国和加拿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世界地理(美国和加拿大)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6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本土地形地势特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